2017年高考作文评讲1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7河南高考作文如何立意

2017河南高考作文如何立意2017年的高考又要来临了,而作文的立意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对于河南的考生来说在作文写作时又要怎样立意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2017河南高考作文立意方法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2017河南高考作文立意方法1、倾向揣摩法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2、多向发散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
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
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
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
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3、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
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刚 健有为、自强不息
•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思亲、 乡愁、家国情怀
•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 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
•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 担当
• 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 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 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 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 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 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 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 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 才之道在于教化;
• 德国诗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 中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其实,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 自己。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者来说, 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心不垮,仍 能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在缺陷面前绝 不要退缩和消沉,要凭着良好的心态战胜 困难,当我们有想法但不能实现时,要自 立自强,这样才能发掘你的潜能,冲破困 境走向胜利。
• 逐梦青春,需坚持自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 是花中第一流。”这是一种坚持自我的自信。坚 持自我,相信自己是独特的存在。树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你绽放你的浅碧深红,我呈现我的鹅黄素雅。渴 望想和树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 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无论世界是什么样, 始终坚持自我,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 四方。——魏源
高中作文序列化写作学案 第一讲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 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 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典例】 材料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 在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 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 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答案 (1)感悟类材料作文 (2)“情与理”的辩证关系。女儿举报父亲在传统观念中会被 认为是不孝,但如今是法治社会,面对法律、规则,我们应该 怎样处理:是情大于法,还是法高于情?另一方面,《孟子》 提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可见,女儿举报父 亲违法,正是古人所提倡的孝道的表现。 (3)①赞扬小陈不顾亲情,勇于监督的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 精神。②批评老陈漠视生命不听劝告的行为。③对交警严格执 法,应点赞;但将举报发在微博上,侵犯别人隐私也有不妥之 处。 (4)略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 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 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2017届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立意分析:
第一步:明确材料性质,回忆立意方法 明确材料类型:叙事性材料。 第二步:概括材料大意,思考立意角度 概括材料大意:铁凝、莫言小说中的差错被 《咬文嚼字'》杂志挑出,作家纷纷表示, 只有敢于认错,感谢纠错人,才能避免谬 误流传。
立意角度:
从杂志社方面着想——敢于指出错误;敢于挑战权威;让 文字更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 从作家方面着想——良药苦口利于病;敢于承认错误;改 正错误是一种态度;感谢挑错者。 第三步:把握材料总体倾向,从而确定最佳立意方向 材料的总体倾向: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治学风气 或社会风气”。 最佳立意:良药苦口利于病,勇于改正错误,敢于指出错 误。
图画类:漫画类
明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要求: 完全离题的(抛开材料另说一事),20分以下; 偏离题意的,如前后有牵强“点题”的文字,或 对材料理解存在一定偏差,36分上下; 符合题意(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文句流畅、内 容适当,45分左右; 切合题意(深入准确地理解材料)的,文笔精炼、 内容充实,48分以上。
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提 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 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 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 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 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2
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 构 成:材料﹢要求 文字类:叙事类、议论类、寓言类 材料分类: 诗歌类、多材料类
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
• 1.概括材料: • “山羊过独木桥”比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 双通过。 • 2.抓关键句、据果推因: • • 竞争对手之间通过拥抱而获得双赢 一种智慧的变通之法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高考作文作为每年高考的重要议题,广泛地被社会大众议论着,我们每年都会对高考作文品头论足。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篇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深山,每1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人呢?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3种最宝贵的情感,金钱可以买到名车豪宅,但在这3种情感面前,它连街头流浪的乞丐都不如。
这3种情感是人1生不可丢弃的财富,正是这3种情感像3颗灿烂的宝石将人生道路映照,伴随着你我他从无忧无愁的童年走到饱经沧桑的老年。
我们向往至纯至真的亲情,向往刘关张式的友情,向往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有时这3种情感也会像无形的窗帘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即使1个人再丑,但在他爱人眼里,却是天女下凡。
何止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父母眼里出爱因斯坦、出爱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天下父母亲谁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1直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后,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虽然有时不会说出口,这就是人们眼睛上的窗帘在作怪。
我们眼睛上的窗帘是灰色的,有时也可能是绿色的,它有时像魔鬼,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时又像天使,给人以温馨。
当它是灰色时,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长了人们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发冲突?父仇子报,恩恩怨怨,代代相传,本来是可以化解的,却因为1个“情”字把人们的眼睛掩住了。
有多少次因为这眼睛上的窗帘,使人徇私舞弊,无视事实,错判了冤案。
当它是绿色时,它是可爱的。
有时我们会因孩子、父母或其他1些亲人做错1些无关紧要的事,虽然很可笑,但它代表了亲人之间那个“情”字。
错也是情,对也是情。
情,作为人们眼睛上的窗帘,是需要用心打开的。
善待它,用我们的心去打开它,无论外面是风雨交加,还是艳阳高照,都要给我们的眼睛1片绿色的窗帘。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配角综合症”立意指导及优秀范文点评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配角综合症”立意指导及优秀范文点评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广东省梅州一模)“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
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
”山东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分析】此题通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材料的内容为“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含意为面对此种现象的态度和思考.可就配角综合症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批评或肯定或理性看待等,也可探究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原因.如果以配角综合症为由头,在开头和结尾提及材料,在主体部分谈做主角或适合自己就好的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如果离开材料的内容,谈选择、奋斗的视为偏离题意。
参考立意:1、配角也是一种美;2、甘当绿叶。
【解答】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近日一则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有“配角综合症”,即甘当常青叶衬托盛开的红花,更有人觉得不想承受太多而选择做一名配角.在人才辈出的时代,还有人想退居后方做配角,此举实在让人惋惜.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往前走.不同的是,愿意的人是自己往前走,而不愿意的人是被拖着往前走.有一男子整日泡在网上各种社交上,年迈的父母为其找工作,他却因不会交流不上班,其父母说:“他虽然还活着,却如同死了一般.”他已经丧失了参与这个世界的资格,只是在幕后做一名衬托他人的网瘾君子.虽说有人在配角的行当里展现出最完美的故事,在影视界衬托出当红明星,他们由此获得最佳配角的奖项.但如此的奖项,也是辛苦打拼几年,甚至是半辈子,才有的殊荣.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去幕后,不出来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红花吗?我并不认同那些人说的,不想承担那么多,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其实,年轻人甘为配角是一种社会退缩的表现,这不该是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应有的选择.站在新时代的大地上,你说你要做配角,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与无数片常青叶子一样,衬托红花,然后等待秋天的凋零?就连旧时的士兵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不是他不想当将军,就可以在战场上,退居到其他士兵身后.可能他认为保命最为要紧.而想当将军的人,想崭露头角的人,就不甘做绿叶,不甘做配角,才敢于在沙场上浴血奋战.身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为国家为民族有所担当,才能绽放自己的理想.正如雄鹰不甘停留树梢,才会努力翱翔于蓝天;正如竹笋不甘被大石块压住,才会奋力破土而出.而我们这些年轻人,若不敢为人领头羊,止步不前,终将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都要敢为时代的弄潮儿,像雅虎的杨致远、腾讯的马化腾,始终引领着信息时代的风向.还有许多在影视界日复一日发展打拼的影星,他们心怀“主角”之梦,终成耀眼的星儿,如当红演员孙俪、范冰冰成为女神.我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甘当配角,他们的励志也许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
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立意满分范文

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立意满分范文高考是中国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学生们看重的事情,高考作文在高考中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立意,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立意篇1斜斜地倚在门边,呆望窗外被钢筋水泥衬托得更加灰白的天空——我心情实在糟糕。
说实话,考试砸了,心情也没人会好的。
我想,这七年来我为了什么而奋斗?是的,我为了梦想。
但是,梦想似乎是那么的可望不可即,为了一个飘渺的抽象事物而献出终生,值得吗?我再次陷入沉思······心想,也许是自己奋斗得还不够?是自己的失误还是别人的因素?我觉得我还应该再试一次。
七年来,我以失败过无数次,但每次都是靠着这个念头继续坚持了下来。
我想,如果这一次再不成功,我就真的应该换条路,不再为理想奋斗,庸碌的度过一生——总不能一棵树吊死。
于是,这个念头再次撑起了我生命的风帆,让我不知疲倦地奋斗。
我早早地预习一切的新课,上课一改以往的萎靡不振,积极回答问题。
老师们都说我变了,而我总在心中冷笑:哼,以前也是这样,但是却总不如人意。
要夸我,还是等到结果出来再说吧!终于,复习再次临近。
我又一次紧张了——七门功课一起统考,我能否过这一关?但是看看墙上的“再试一次,海阔天空”的标语,我还是努力地奋斗,为了理想······终于到了考试。
我向一个考场的同学打出胜利的手势,为他们祝福,也为自己祝福。
之后就是地狱般的两天,七门考试一门接一门,我累了,想像以往一样趴下歇一会,但我没有。
我怕再因为次失去宝贵的分数。
于是我又一次检查——发现了一道12分的错题。
也许这是上天的礼物吧。
考卷发下,我成绩猛然拔高,同学们都来祝贺我。
我笑着对他们说,不是我聪明,是理想给我了奋斗的动力,让我奋力拼搏;更给我了一份决绝,让我毫无畏惧!同学们啧啧称奇,说从不知理想有这么大的能量,以后也一定要像我一样。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审题与立意是考场作文的重要环节。
审题,侧重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它包括对材料的主旨,试题文体、字数、立意、标题等方面要求的认知;立意,则是在把握材料基本思想、核心词句的基础上,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看法等。
因此,二者虽然有区别,但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分开。
下面结合2014年高考实例,谈谈不同类型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话题式材料作文——从话题入手确立主题。
作文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称为话题式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话题”是核心,材料可以围绕话题摆出一些现象,或者对话题进行解说、阐述,或者是对话题的引出做铺垫等。
从写作的角度看,材料是次要的,考生应该抓住话题,谈自己对话题的看法,由此确定文章的主题。
例1:(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枪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这则材料作文,核心话题是“智慧芯片”。
命题人假设“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让考生联想或思考“这将是怎样的情形”。
命题不预设任何立意方向,考生只要把握住“智慧芯片”这个话题,或写议论文谈“智慧芯片”的意义与局限,或写记叙文,用故事曲折表达自己对“智慧芯片”的理解、看法,都会被视为“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