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固体的燃烧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知识点固体燃烧的特点

固体燃烧的特点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相同。
主要有下列四种。
(一)蒸发燃烧可熔化的可燃性固体受热升华或熔化后蒸发,产生可燃气体进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发生蒸发燃烧的固体,在燃烧前受热只发生相变,而成分不发生变化。
一旦火焰稳定下来,火焰传热给蒸发表面,促使固体不断蒸发或升华燃烧,直至燃尽为止。
分子晶体、挥发性金属晶体和有些低熔点的无定形固体的燃烧,如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均为蒸发燃烧。
燃烧过程总保持边熔化、边蒸发、边燃烧形式,固体有蒸发面的部分都会有火焰出现,燃烧速度较快。
钾、钠、镁等之所以称为挥发金属,因其燃烧属蒸发式燃烧,而生成白色浓烟是挥发金属蒸发式燃烧的特征。
(二)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后分解出其组成成分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燃烧。
煤、木材、纸张、棉花、农副产品等成分复杂的固体有机物,受热不发生整体相变,而是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的热量又促使固体未燃部分的分解和均相燃烧。
当固体完全分解且析出可燃气体全部烧尽后,留下的碳质固体残渣才开始无火焰的表面燃烧。
塑料、橡胶、化纤等高聚物,是由许多重复的较小结构单位(链节)所组成的大分子。
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是易燃的,而且大部分发生分解式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很大。
一般说来,高聚物的燃烧过程包括受热软化熔融、解聚分解、氧化燃烧。
分解产物随分解时的温度、氧浓度及高聚物本身的组成和结构不同而异。
所有高聚物在分解过程中都会产生可燃气体,分解产生的较大分子会随燃烧温度的提高进一步蒸发热解或不完全燃烧。
高聚物在火灾的高温下边熔化、边分解,边呈有焰均相燃烧,燃着的熔滴可把火焰从一个区域扩展到另一个区域,从而促使火热蔓延发展。
(三)表面燃烧可燃物受热不发生热分解和相变,可燃物质在被加热的表面上吸附氧,从表面开始呈余烬的燃烧状态叫表面燃烧(也叫无火焰的非均相燃烧)。
6.2固体废物的燃烧

⑺焚烧温度
焚烧过程到达的实际温度称为焚烧温度,指固体废物在 燃烧室内着火、分解、燃烧的温度水平,它比固体废物 的着火温度高得多。燃烧室及燃烧流程上温度水平不同。 提高焚烧温度有利于废物中有机有毒物质的分解和破坏。 通常,大多数有机固体废物的焚烧温度在800~1100℃之 间。
⑻停留时间
固体废物在焚烧炉中的燃烧停留时间为进入燃烧室加热干 燥至起燃的加热时间与固体废物燃尽的燃烧反应时间之和。 该时间受固体废物的粒径与密度的制约,粒径越大,停留 时间越长,而对于同种物料,密度决定于粒径大小。为使 焚烧停留时间缩短,投料前应预先经破碎处理。
物料所含水分越大,干燥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很容易降低炉膛内的温度,从而使着火难度增大。因 此干燥阶段需要很好的控制温度,如投入辅助燃料燃 烧,提高炉温,改善着火条件。
⒉ 燃烧阶段 当物料完成干燥后,如果炉膛内的温度足够高,且又有 足够的氧化剂,物料就会很快地进入燃烧阶段。燃烧阶 段包括了三个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模式:强氧化反应、热 解、原子基团碰撞。
yz yz Cx H y Clz x O xCO zHCl H 2O 2 2 4 2
式中 x、 y、z 分别为 C、 H、Cl 的原子数。 以上几个典型的氧化反应都是表示完全氧化反应的最终结果,其中还有若干中间反应。
⑵热解
热解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热能破坏含碳高分子 化合物元素间的化学键,使含碳化合物破坏或者进行化 学重组的过程。 焚烧炉热解发生原因:由于物料组分的复杂性和其它因 素的影响,即使炉膛内具有过剩的空气量,在燃烧过程 中仍会有不少物料没有机会与氧充分接触,从而形成无 氧或缺氧条件。这部分物料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发生热解。
6.2.6 影响固体废物燃烧的因素
低重力下典型固体燃料的火焰特征及燃烧速率

(. 1 扣闰科学技术大学火 灾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肥 2 02 ;2 3 0 7 .清华大学 l程 热物理系公共 完伞研 究院,』 京 r 匕
10 8 ;3 0 0 4 .中 旧科 学 院力 学 研 究 所 微 重 力 重 点 实 验 室 ,J 京 10 8 ) 匕 000
2 Is tto u l aey eerh D pr n o n i eigP y i , s g u i ri , e g10 8 , hn .ntue f biS ft sac , e a met f gn r h s s T i h a v s y B in 0 04 C ia i P c R t E e n c n Un e t j i 3 Ke aoa r f corvt ,Istt o Mehnc ,C iee ae f c n e ,B in 0 0 0 hn) . yL b rty o Mi gai o r y ntue f c ai i s hn sAcdmyo S i cs e ig10 8 ,C ia e j
Fu lUnde d e r v t e rRe uc d G a iy
Ra Liz o g’ W AN G hu n —e g ZHANG a 1 Xio.e , HU ng h ’ HUO n , YANG . h n , Lo . ua S a g fn
,
,
i v si a e . e r s ls s o t a a e ta s o s fo d fu i e t r u e tfa n e o m a r v t o lm i a n e t t d Th e u t h w h tf m r n f r r m i sv u b ln me u d r n r lg a i t a n r g l m l y l f me u d r r d c d g a i .F a e h i h , a e a e f m e l m i a c a n e e u e r vt y lm e g t v r g a u n n e, fa e p r t r n o b s i n r t f l l me tm e a u e a d c m u t ae o o f e e r a eu d rr d c d g a i . c u e o er sd a i o e n n u e y c mb si n u d rn r l r y u l c e s n e e u e r v t Be a s f h e i u l r d y t a m v me t d c d b o i u to n e o ma a — g i t v. t e rs p n a e tm p r t r , l mi a c n o h ie i u wi d f m e n l e a u e u n n e a d c mb si n r t a e n o s r e u to a e h sb e b e v d, w h c y ma e t e i h ma k h i e n e d c d g a i mo ec mp i a e n a a d U . fr su d r e u e r v t r o r y l tda dh z r O S c
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的燃烧

3.1 液体的燃烧
• 在闪点温度下只能发生闪燃而不能连续燃烧,这是因为在闪点温度下 的可燃液体蒸发较慢,蒸气量较少,闪燃后即将蒸气烧尽。
• 闪点对可燃液体的防火工作意义很大,根据物质闪点可以区别各种可 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例如煤油的闪点是40℃,它在室温(一般为15℃ 左右)情况下与明火接近是不能立即发火的,因为这个温度比闪点低,蒸 发出来的油蒸气很少,不能闪燃,更不能燃烧。只有把煤油加热到40℃ 时才能闪燃,继续加热到燃点温度时,才会燃烧。这就是说,低于闪点温 度时,在液面上不会形成油蒸气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遇到火种的瞬间 作用也不会燃烧,只有在闪点温度以上才有着火的危险。
• 连锁反应通常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图3-2)两种。 • 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是典型的直链反应。直链反应的基本特点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液体的燃烧
• 每一个活性粒子(自由基)与作用分子反应后,仅生成一个新的活性粒子 ,自由基(或原子)与价饱和的分子反应时自由基不消失;自由基(或原子) 与价饱和的分子反应时活化能很低。
下一页 返回
3.1 液体的燃烧
• 蒸发:形成可燃蒸气而燃烧,例如酒精喷灯把酒精预热蒸发后再进行燃 烧。
• 热分解:有些复杂化合物经过热分解的中间过程后,再同氧气化合燃烧, 如蜡烛的石蜡大分子,在火焰温度烘烤下发生分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 较小的可燃气后与氧化合。
• 1.活化能理论 • 物质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首要条件是相互碰撞。在标准状态下,单
• 燃烧的连锁反应理论已被用于指导生产实际。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效化 学灭火剂,如1211灭火剂(CF2ClBr)、1202灭火剂(CF2Br2)等,其灭火 原理就是利用了有些燃烧反应为连锁反应的理论。当1211或1202等 与火焰接触时,受热分解产生溴离子,由于溴离子能够与燃烧反应产生 的氢自由基相结合,使氢自由基与氧的连锁反应中断,从而使燃烧反应 停止,火焰熄灭,最后达到灭火的目的。
几种典型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 n M o e n Ch mit y Re e r h I s iu e,Xi n 7 0 6 ,Ch n ) xi d r e s r s a c n tt t a 10 5 a ia
火 炸 药 学 报
86
Chn s o r a fEx lsv s& P o eln s i eeJ u n l p o ie o rpl t a
第3 3卷 第 4期 20 10年 8月
几种 典 型 固体 推进 剂 的燃烧 转爆 轰 实验研 究
秦 能 ,廖 林泉 ,金 朋 刚 ,胥 会 祥 ,李 军 强 , 范红 杰
定 条 件 下 可 以发 生 燃 烧 转爆 轰 。
关键 词 : 理 化 学  ̄ MD 物 C B推 进 剂 ; TP H B推 进 剂 ; E E推 进剂 ; 烧转 爆 轰 ; 险性 分 级 N P 燃 危
中图 分 类 号 : 5 ;V5 2 TJ 5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77 1 (0 O 0 — 0 6 0 i0 —82 2 1 )40 8—4
( 安 近 代 化学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 0 6 ) 西 1 0 5
摘
要: 为探 索 影 响 固 体推 进 剂 发 生 燃烧 转 爆 轰 的 因 素 , 4 典 型 固体 推 进剂 样 品进 行 了实 验研 究 。通 过 选 用 不 对 种
同壁 厚 的样 品 管及 改变 样 品 的装 填 形 式 , 现 了燃 烧转 爆 轰 。 用 电 离 探 针对 试 样 稳 定 爆轰 时 的爆 速 进 行 了测 试 。 实 利 结 果 表 明 , D N 高 敏 感 度 含 能材 料 的 颗 粒 状C 含R X、 G MD B推进 剂 及 药 柱 内 部 含 有大 量 气 孔 的NE E推 进 剂 发 生 燃 P 烧转 爆 轰 。推 进剂 的配 方 、 药 形 式 、 界 约束 条 件 是 影 响 推进 剂 发 生 燃 烧 转爆 轰 的 主要 因素 。 明 了推 进 剂 在 特 装 外 证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沈桂芳(1、江苏仪征固废污染事件2011年春节以来,在仪征市的古井、谢集、大仪等乡镇,接连发生了倾倒化工危险废渣的污染事件。
一些不法之徒,乘借夜幕掩护和旷野人烟稀少之际,动用机动车辆将绿豆里面的粒状、黑色焦油状的化工危险废渣,倾倒在乡村的公路两侧和荒坡上,引起了当地群众极大的恐慌。
一堆堆的化工危险废渣,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造成周围土壤严重污染,农作物和草木纷纷被灼烧死亡。
先后有6棵10多米高的杨树,被废渣散发的强烈气体蒸死,而行人或耕作的农民接近废渣后,立刻会感到头昏眼花,皮肤上则有一种强烈的刺痛感。
2、上海市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固废污染1991年8月30日,在上海市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内,发生了一起因运输船舶投放含氰化钠废渣,严重污染水域致使水生生物死亡的特大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余万元。
因水域污染,当地自来水厂停止供水,造成部分企业停产的利润损失20余万元。
此起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向阳化工承包厂长曹保章,为牟取暴利,明知本厂没有处理含氰废渣的能力,仍于1989年1月伙同陆恒福与上海钢锯厂签订了处理含氰废渣的协议,并于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指使陈祥兴等,租用张氏父子的机轮船,到上海宝山云岭东路码头装运含氰废渣(含氰化钠13.3%),共25次,计294吨,后因无法处理,将含氰废渣直接抛入途经的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
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8月17日,以投毒罪判处主犯曹保章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兰州饮用水源污染事件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在1987年物理爆破事故以及2002年车间泵管线开裂着火导致产生的未经处置的渣油,在地下埋了23年和12年后,在地下缓慢渗出,导致污染物扩散,最终入侵管网从而污染饮用水,造成兰州全城断水,市民恐慌,引发公众危机事件,省长出面协调,兰州市市长向社会道歉。
4、北京宋家庄固体废物污染治理2004年,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探井时,由于地处农药厂污染地段,未处理的土壤中的废气导致工人中毒。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1.燃烧的定义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有焰燃烧:发生在蒸气或气体状态下的燃烧称为有焰燃烧,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融化蒸发的固体主
要为有焰燃烧
无焰燃烧:燃烧只发生氧气与固体表面(不容易热解、升华或
融化蒸发的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 松散多孔的固体可燃物常伴有无焰燃烧,如焦炭、香火、香烟等。
需要注意的是:
① 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只有固体才存在无焰燃烧。
② 焦炭、香火、香烟为典型的无焰燃烧,其他类固体大多数是
有焰燃烧。
2.燃烧的条件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温度(引火源),有焰燃烧还需
具备链式反应自由基。
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定的助燃物、-定的点火能和不受抑制的式反应(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
① 助燃物本质是氧化剂,一般是氧气,但氟、氯等氧化剂也可以作为助燃物。
②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有焰燃烧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几种典型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几种典型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秦能;廖林泉;金朋刚;胥会祥;李军强;范红杰【摘要】为探索影响固体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的因素,对4种典型固体推进剂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选用不同壁厚的样品管及改变样品的装填形式,实现了燃烧转爆轰.利用电离探针对试样稳定爆轰时的爆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含RDX、NG 高敏感度含能材料的颗粒状CMDB推进剂及药柱内部含有大量气孔的NEPE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推进剂的配方、装药形式、外界约束条件是影响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的主要因素.证明了推进剂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转爆轰.【期刊名称】《火炸药学报》【年(卷),期】2010(033)004【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物理化学;CMDB 推进剂;HTPB 推进剂;NEPE 推进剂;燃烧转爆轰;危险性分级【作者】秦能;廖林泉;金朋刚;胥会祥;李军强;范红杰【作者单位】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55;V512引言高能固体推进剂中含有大量高能炸药,高能炸药本身具有较高的机械感度和冲击波感度,因此,如何保证高能固体推进剂在研究、制造、实验、运输、装卸、贮存、保管及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1-2]。
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其爆轰危险性[3]。
为了安全使用危险等级较高的改性双基推进剂,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开展有关推进剂危险评估技术的研究,从而确定推进剂危险的临界参数和危险效应。
联合国规定的爆炸品危险等级分级程序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程序[4],对于火药(固体推进剂),雷管感度实验、燃烧转爆轰实验和标准隔板实验是联合国规程推荐的实验,在固体推进剂分级实验中必不可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中重量损失(%)
80 60 40 20
0
4
8
12
16 时间(min)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5、木垛燃烧速度
孔隙率
N 0.5 b1.1 AV
AS
b
木垛中单个木材的粗细度
N
木垛的层数
AV 木垛竖直通风井的外露面积 AS 所有木材的外表面积
φ<0.08,φ=0.1~0.4,φ>0.4
呈黄色,冒黑烟,放出有毒的酚蒸气。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五)影响因素 1、热源温度 扩散速度、热量的散失速度 2、物质的理化特性 热容 导热系数 3、热稳定性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五)影响因素 4、环境氧浓度
不含卤素高聚物 的氧指数
OI 17.5 0.4CR
动物纤维 蛋白质纤维:羊毛、骆驼毛、蚕丝
人造纤维 再生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
合成纤维 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原料聚合而成,如涤纶、
锦纶、腈纶、丙纶、氯纶等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二)高聚物的燃烧过程
热软化熔融、热分解、着火燃烧
根据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给出的定义,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量有 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它在加工完成时呈现固态形状,在 制造以及加工过程中,可以借流动(flow)来造型。
或黄色,燃烧时有熔滴,并产生有毒的CO气体。 2、含有O的高聚物 如有机玻璃、赛璐璐等 易燃且猛烈,火焰呈黄色,燃烧时变软,无熔滴,并产
生有毒的CO气体。 3、含有N的高聚物 如脲甲醛树脂为难燃自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缓燃缓
熄;尼龙为易燃以烬。 它们在燃烧时都有熔滴,并产生CO、氧化氮有毒气体和
HCN剧毒气体。
(三)木材的燃烧特点
1、有焰燃烧阶段
即木材的热分解产物的燃烧。在此过程中,木材 的成份逐渐发生变化,氢、氧含量减少,碳含量 增加。
2、无焰燃烧阶段
即木炭的表面燃烧。木材表面生成的炭处于灼热 状态,但基本上不燃烧,这是由于热分解产物及 其燃烧阻碍了氧向木炭表面扩散,其中在有焰燃 烧阶段燃烧时间短、火势扩展快。
一、高聚物的燃烧
(四)不同类型高聚物燃烧的特点
4、含有Cl的高聚物 如聚氯乙烯等 硬的为难燃自熄,软的为缓燃缓熄,火焰呈黄色,燃烧
时无熔滴,有炭瘤,产生HCl气体,有毒且溶于水有腐蚀性。 5、含有氟的高聚物 实际上不燃,但加强热时,能放出腐蚀毒害性的HF气体。 6、酚醛树脂 无填料的为难燃自熄,有木粉填料的为缓燃缓熄,火焰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一)三大常见高聚物 塑料、橡胶、纤维
提取橡胶树、 橡胶草等植 物的胶乳, 加工后制成 的具有弹性、 绝缘性、不 透水和空气 的材料。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一)三大常见高聚物 塑料、橡胶、纤维
植物纤维 纤维素纤维:亚麻、黄麻、罗布麻、剑麻、蕉麻
表6-11 常见热塑性塑料的软化、熔融温度(oC)
塑料名称
软化温度 熔融温度 塑料名称 软化温度 熔融温度
聚乙烯
123
220
聚己内酰胺 209
228
聚丙烯
157
214
聚氨酯
121
155
硬质聚氯乙烯 219
--
聚碳酸酯 213
305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二)高聚物的燃烧过程 热软化熔融、热分解、着火燃烧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6、木垛燃烧时间
t H w W
(h)
K1
ΔHw 可燃物的燃烧热
kJ/kg
W
单位面积上可燃物的重量 kg/m2
K1
木材类
β
与W有关
837200kJ/m2·h 表6-18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6、木垛燃烧时间
例6-3 某棉花仓库,8m2的地板上堆放着4.2t棉花,试 估算该仓库着火后燃烧持续的时间。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2、密度
密度较大的木材,导热性能较好,挥发份较难析 出,燃烧速度较慢。
3、含水量
含水量较多的木材,燃烧速度较慢 原因一:水蒸发消耗大量的热 原因二:较湿木材的导热能力较强,燃烧时传入 木材内部的热量较多。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4、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越大的木材,单位体积的木材暴露在空 比气中的面积越大,且受热时析出的挥发份越多, 因此燃烧速度越快。
木质素 280~500 oC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二、木材燃烧
(二)木材的燃烧过程
加热温度 110 oC 130 oC
220~250 oC
现象
干燥、蒸发出少量树脂
开始分解出水汽、CO2 变色碳化,分解出CO、H2、碳氢化合物
300 oC以上 有形结构开始断裂,直至“龟裂”,剧烈热分 解
二、木材燃烧
表6-12 常见塑料的热分解温度及主要热分解产物
塑料名称 分解温度(oC) 主要分解产物
聚乙烯
335-450
烯烃、链烷烃、环状烃
聚乙烯醇 250
甲醛、乙酸
聚氯乙烯 200-300
氯化氢、芳香烃、多环烃
尼龙-66
310-380
胺、CO、CO2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一)三大常见高聚物 塑料、橡胶、纤维
(二)高聚物的燃烧过程 热软化熔融、热分解、着火燃烧
(三)高聚物燃烧的普遍特点 1、发热量较高、燃烧速度较快 2、发烟量较大、能见度降低 3、燃烧(或分解)产物的危害性大
一、高聚物的燃烧
(四)不同类型高聚物燃烧的特点
1、只含C和H的高聚物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易燃但不猛烈,离开火焰后仍能持续燃烧,火焰呈兰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含卤素的高聚物
17.5
(CP 1)
的氧指数
OI 60 42.5 CP (CP 1)
CP
H
0.65
(
F
)
1 3
1.1(
Cl
)
1 3
C
C
C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二、木材燃烧
(一)木材的组成
木材组成成分 分解温度范围
木材组成元素
纤维素 200~260 oC
半纤维素 240~350 oC
C、O、H、N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1、纹理影响 2、密度 3、含水量 4、比表面积 5、木垛燃烧速度
二、木材燃烧
(四)木材燃烧的影响因素
1、纹理影响
平行于纹理方向上的导热性大约是垂直于纹理方 向上的2倍;
平行于纹理方向上的透气性大约是垂直于纹理方 向上的103倍;
在未炭化表面以下产生的挥发物沿纹理方向比沿 垂直纹理方向逸出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