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直肠癌病人的护理
结、直肠癌病人的术后护理ppt课件

2)腹痛:定位不清的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性胀痛。 3)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 4)肠梗阻症状:一般属结肠癌的晚期症状,主要表现是
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 阻时,症状加剧。 5)全身表现为:贫血、乏力、疲劳、纳差、消瘦、消化 不良、低热等。
知识缺乏:与缺乏肠造口的自我护理知识有关
2、护理目标
1、减轻疼痛 2、缓解焦虑 3、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4、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5、病人能接受结肠造口的存在 6、病人出院时可自理结肠造口
四、术后护理
1)术后体位:术后病情稳定,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 吸和腹腔引流。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A、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30分钟测脉搏、血压、呼吸1次, 4~6次后改为每小时1次,至平稳后延长间隔时间。
4)应用抗菌素:由于肿瘤病人抵抗力下降,结、直肠癌 手术创面暴露时间长,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或腹 腔感染,为防止感染常应使用有效的抗菌素。
5)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胀气性、刺激性气味、腐败 及易引起便秘的食物。
6)术后尿潴留的观察及护理:直肠癌根治术易损伤骶部 神经或造成膀胱后倾,可致尿潴留,故术后均需放置 导尿管。术后5~7天起开始训练膀胱功能,即夹闭尿 管3~4小时放1次。并观察病人尿意和排尿是否正常, 如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0天左右 可拔除尿管。
2、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即使有少量出血,肉眼也不易觉、 察到,到癌肿发展为溃疡及感染时才出现症状。
1)直肠刺激症状:排便不适,排便不尽感,便前肛门下坠感, 便意频繁、腹泻、里急后重。
2)癌肿破溃感染症状:排便时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感染严 重时出现脓血便,大便次数最多。
结肠癌直肠癌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结肠癌直肠癌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日期:2009-10-26 14:17:25 点击492次来源:邢台市第四医院结肠癌直肠癌:发生在齿状线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称直肠癌,发生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称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结肠癌直肠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病人过去病史时注意有无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了解病人饮食习惯是否与癌的发生有关等。
2、身体状况病人早期仅有排便习惯的改变、腹部隐痛,以后可出现粘液脓血便、腹部肿块、贫血、消瘦、乏力等。
如腹部有明显压痛,多由于癌肿穿透于肠壁外,已形成伴有炎症的肿块,若出现肝肿大、腹水和低位性肠梗阻者,则为结肠癌直肠癌晚期症状。
结肠癌直肠癌Dukes分期:癌肿局限于肠壁内为A期;已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为B期;既穿透肠壁,又有淋巴转移为C期;已有远处转移为D期。
不同的分期阶段,其治疗效果与预后不同。
【咨询邢台四院在线医生】3、心理状况结肠癌直肠癌病人除了焦虑和恐惧外,也常常会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沮丧和内疚等情绪体验,有些病人还可能产生愤怒、忿恨和敌意。
尤其是永久性使用人工肛门的病人会产生"不完全感"或失落感,可将自己当作"废人"感到悲观和绝望。
也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及交际活动。
4、辅助检查①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癌的肿块,并能判断其部位、范围、活动度以及有无肠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②癌胚抗原(CEA)检查:对直肠癌预后与复发的判断有一定价值,测定值增高者预后相对较差。
结肠癌直肠癌护理诊断1、焦虑、恐惧或绝望与癌症威胁、个人意志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依据:心烦、失眠、忧郁、无助感。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癌症消耗、饮食控制、手术创伤或化疗反应有关。
依据:消瘦、贫血、甚至恶病质表现。
3、自我形象紊乱与人工肛门病人对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不能接受有关。
依据:自卑、孤独、失落感。
4、潜在并发症排尿异常,与手术损伤盆腔神经丛有关。
《外科学》第十五章第七节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课件

01
心理护理
评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 恐惧情绪。
02
03
营养支持
对营养不良的病人进行营养支持 ,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 效果。
04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和清洁 ,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
介绍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包括 手术、化疗、放疗等,让病人了解治疗方案 的选择和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调整
指导病人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膳 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热 量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
吸烟。
运动与休息
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充 足的休息,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 康复。
《外科学》第十五章第七 节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课
件
目录
• 结直肠癌概述 • 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 • 结直肠癌病人的健康教育 • 结直肠癌病人的心理支持
01
结直肠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 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之一。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结直肠癌可分为 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据病理类型 ,可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腺 鳞癌等。
引流管护理
评估病人疼痛情况,提供有效的镇痛措施, 减轻病人痛苦。
康复训练
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3
结直肠癌病人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结直肠癌的病因
介绍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 措施,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结肠癌、直肠癌护理常规

结肠癌、直肠癌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术前评估(1)健康状况:1)一般资料:了解病人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
2)既往是否患过结、直肠慢性炎性疾病,结、直肠腺瘤;以及手术治疗史。
无家族性结肠息肉史,家族中有无患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者。
(2)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专科检查:1)直肠指检:2)实验室检查:大便饮血实验、CEA测定3)影像学检查:X线钢灌肠检查、B超、CT内镜检查(2)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做大便饮血实验前要告知患者检查前一天禁止食用深色蔬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做X线钢灌肠检查、内镜检查前两日需进少渣流食.(3)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肋缘下至大腿上1/3处,包括会阴部,为手术做准备。
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结肠直肠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结肠直肠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一般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疾病及手术的顾虑,耐心细致做解释安慰工作,使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树立治病的信心。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饮食。
4、结肠癌病人因有便血及肠道吸收不良,常有贫血及营养不良,应输血、输液、改善全身情况。
5、肠道准备:(1)术前三天给流质饮食并酌情补液。
(2)术前两天开始口服新霉素或链霉素以抑制肠道细菌,同时给予维生素K和灭滴灵。
(3)术前一日晚服轻泻剂并清洗灌肠,手术日早上再行清洁灌肠一次。
(4)手术日晨留置胃管。
6、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除备腹部皮肤外,还要准备会阴及肛门周围皮肤。
(如灌肠后行坐浴)7、直肠癌病人,送手术前应放置尿管,防止术中损伤膀胱。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结肠切除术后,病人血压平稳改半卧位,直畅癌术后24小时改斜坡位或侧卧位。
3、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观察引流液性质,准确记录引流量。
4、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现象。
5、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6、开放人工肛门后,病人应取侧卧位,腹部伤口用宽胶布复盖,以防粪便污染伤口,如果大便稀烂或太多,可用茄类或次碳酸铋。
如开放三天后无排便或排气,应查明原因,也可用导尿管从造瘘口注入石腊油50一100ml,如仍不能排便,2小时后可用温盐水300mI灌入,一周后教患者带手套用食指插入瘘口扩张瘘口,隔日一次,出院后定期扩张瘘口.防止狭窄。
7、肠瘘周围伤口愈合后,可用人工肛收集大便,并教病人用人工肛袋。
8、结肠造瘘口约2—3cm肠管外露,应注意观察。
如有水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颜色变紫变暗,说明肠道血流障碍,应及时报告医生。
9、直肠癌手术后,常因骶丛神经损伤并发尿潴留。
一般留置尿管5—7天,保持尿管通畅,多饮水,勤翻身,防上匕泌尿系结石。
10、术后一周拔除各种引流管后,要鼓励病人离床活动,术后1—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增加腹压造成结肠外翻。
结肠癌直肠癌围手术期宣教

结肠癌直肠癌围手术期宣教一、结肠癌直肠癌术前宣教(1)心理护理:要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尤其对需作人工肛门者,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及意义,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
同时注意社会、家庭的相互配合,从多方面给病人以关怀和心理支持。
(2)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必要时采取输液、输血、输蛋白等支持疗法。
(3)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前3日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0.4g,每日3次,以预防术后感染;术前3日控制饮食,给流质饮食,以减少粪便产生和保证肠道的清洁;术前晚及术日晨作清洁灌肠。
也有人用大量含盐溶液口服,在数小时内作全肠道灌洗。
(4)术日晨安置尿管、胃管。
(5)术前备皮、皮试、配血等常规准备,并做好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透、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6)备好术中所用抗癌药物(如氟脲嘧啶250mg3支)。
二、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宣教(1)一般护理:①术后平卧6h,如无禁忌可改半卧位;②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内出血和吻合口瘘迹象;③加强术后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④胃肠减压一般使用48~72h至肛门排气或结肠造口开始开放,起初少量进流质,如无腹胀改为半流质,2周后改为少渣饮食;⑤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⑥术后化疗期间,随时防止和处理化疗副作用。
(2)引流管护理:骶前引流管接负压装置,观察和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2~3日后如无引流液排出者可拔除引流管。
肛门部切口手术后4~7天,可开始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日1次,同时更换敷料。
(3)直肠癌术后导尿管护理:①留置导尿一般需1~2周;②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导尿管;③数天后关闭导尿管,每隔4~6h或有尿意时开放尿管一次,训练膀胱收缩排尿功能;④拨管后如排尿困难,可先试行针刺、按摩、热敷等。
(4)人工肛门(结肠造口)护理:人工肛门一般于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并预先用塑料薄膜将造瘘口与腹部切口隔开;腹部切口用特制胶布封闭,以防粪便污染;造瘘口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并以氧化锌软膏涂抹周围皮肤,以免浸渍糜烂;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净皮肤并揩干,及时更换敷料。
重症医学科ICU结肠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

重症医学科ICU结肠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一)临床表现1、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由于癌肿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
2、息肉型大肠癌病人可出现右下腹部局限性腹痛和腹泻,粪便呈稀水样、脓血样或果酱样,粪隐血试验多为阳性。
随着癌肿的增大,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可以摸到肿块。
3、狭窄型大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粪便呈脓血便或血便。
4、溃疡型大肠癌的病人,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或脓血便,并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一旦发生完全性梗阻,则腹痛加剧,并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全身情况急剧变化。
5、在肿瘤的晚期。
由于持续性小量便血可引起贫血;长期进行性贫血、营养不良和局部溃烂、感染毒素吸收所引起的中毒症状,导致病人消瘦、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和恶病质;由于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肝脏肿大、腹水、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生转移。
(二)术后护理1.体位:病情稳定,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腹腔引流。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30分钟测脉搏、血压、呼吸1次,4-6小时平稳后改每小时1次,直至平稳后延长间隔时间。
2)局部出血情况: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及骶前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同时观察切口敷料。
3.饮食:术后禁食,肛门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进流质饮食,1周后改半流食,2周后可进普食,且选择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4.术后放置导尿管,5-7天后训练膀胱舒缩功能,观察病人尿意和排尿是否正常,恢复正常后拔除导尿管。
5.加强会阴部切口护理,预防局部感染。
6.结肠造口的护理:1)观察造口有无异常2)保护腹部切口3)保护肠造口周围皮肤4)造口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5)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结肠造口的知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普外科护理—结直肠疾病的护理

5、复查指导 定期复查,防止癌变,每3-6个月复查一次
6、筛查指导
积极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及大肠癌的癌前期疾 病;积极参加防癌普查工作;高危人群应及时 到医院进行有关检查;对有家族史及癌前期疾 病者,应进行筛选性及诊断性检查。
案例回顾
男性,40岁,6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不时出现粪 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的现象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 时有排便不尽感,但无腹痛,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
处理原则
处理 原则
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重视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最常用
局部切除术
2、直肠癌 根治性手术
腹会阴联合 Miles手术:腹膜返折以下的 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永久性人工肛门
经腹腔
Dixon手术:直肠癌下缘距肛
直肠癌切除术 门边缘5cm以上保留正常肛门
经腹腔直肠癌切直除肠癌腹会阴联 直肠癌腹会阴
2、肠道准备
一、术前护理
目的:便面术中污染、术后腹胀和切口感染等
(1)传统 肠道准备法:
①控制饮食:术前3日进半流饮食,术前2 日进流质饮食 ②清洁肠道:术前2-3天服缓泻剂,术前2 日晚肥皂水灌肠及术日晨清洁洗肠 ③药物使用:口服肠道抗生素,如卡那霉 素、甲硝唑等。注意术前补充维生素K。
护理措施
若癌肿已侵犯女病人的阴道后壁,病人术前3日每晚行冲洗阴道 直肠癌病人手术前2日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4、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护理 措施
1、一般护理
二、术后护理
①体位:
平卧→半卧位
②饮食: 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由静脉补充。恢复肛门 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约2-3日给予流质, 1周后少渣饮食,2周普食。食物以少渣饮食 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注意事项
• 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 止挤压血行转移。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 在拟切断肠管处用纱布阻断肠管。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 药物,常用5-FU,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 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 • 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可一期切除吻合。如肠 道充盈,可先作结肠造口术。
药物治疗
• 化疗 • 常用 5- 氟脲嘧啶 (5-FU) ,也可联合应用丝 裂霉素、环磷酰胺等。 • 免疫治疗 • 干扰素、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中药治疗 •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
直肠癌
• 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大肠癌中最常见。 • 我国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以往以青年多见,目前 为45岁左右。 • 多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壶腹部。 • 病因: • 饮食习惯: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 直肠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病。 • 直肠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绒毛腺瘤。 • 遗传因素:
(1)A-A′示盲肠 和升结肠癌的切 除范围
(2)B-B′示肝 曲癌的切除范围
左半结肠切除术
•(1)A-A′示脾曲癌的切除范围开发 •(2)B-B′示降结肠癌的切除范围
横结肠切除术
• A-A′示横结肠癌 的切除范围 • B-B′示横结肠癌 的扩大切除范围
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 (1)A-A′示乙状结肠上段癌的切除范围 • (2)B-B′示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癌肿的切除 范围
临床表现
• 1 排便习惯改变 即直肠刺激征状,如便意频繁, 肛门下坠,便不尽感,有里急后重等。 • 2 粪便反常 血便85%、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 3 梗阻症状 有排便困难、便细如筷头。伴腹痛、 腹胀。甚至可见肠型并有肠鸣亢进等。 • 4 侵犯周围器官及转移症状:侵犯骶神经可有持续 剧痛。肛门括约肌受累可致大便失禁。侵及泌尿 系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癌转移至肝脏 时,可有肝大、黄疸、腹水等症状。晚期可有消 瘦、贫血、恶病质等。
直肠癌指检涂片
• 图注:癌细胞聚集成团。胞体大小不等,多为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胞浆量少,染成蓝色或灰蓝色。核大,偏 在,染色质丰富,着色深浅不一,核仁隐约可见。
治疗:手术为主+放化疗
• • • • • • •
根治性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原则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力争保留肛门。 距肛缘5cm内Miles术。 距肛缘5cm以上,作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 Hartmann手术:经腹、近端造口、远端封闭。 距肛缘5-7cm ,借助吻合器作直肠前切除术。 后盆腔脏器清扫、全盆腔清扫。
诊断检查
• 粘液血便或大便变细时应进一步检查。 • 直肠指检 约80%可触及,指检可达肛门缘以上8公分。 指检要注意指套有无粘液或脓血。直肠癌常误诊为“痢 疾”、“痔”等,皆因不作指检所致。 • 直肠镜检 镜检取活检而确诊。 • 乙状镜检 适用于手指不能触及或直肠镜不能发现者。 • 钡剂灌肠及钡气双重对比造影 排除多发癌。 • 其它检查 侵及阴道后壁时可作双合诊检查。膀胱镜检确 定有无尿道膀胱侵润。B超、CT检查可了解有无肝转移。 还可取腹股沟淋巴结作病理检查。 • 直肠癌手术前必须获得病理学诊断。
临床表现
• • • • • • 1早期常无特殊症状 2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3腹部不适 4腹部肿块 5肠梗阻症状 6 全身症状 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 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低热等。 • 7病情晚期可出现肝肿大、黄疸、浮肿、腹水、锁骨 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病理分型
• • • • • • • 溃疡型:较多,占50%,分化低,转移早。 肿块型:髓样癌、菜花型癌,低度恶性。 浸润型:硬癌,易肠梗阻,分化低,转移早。 75%-85%为腺癌 粘液腺癌占10-20%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其他: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转移扩散
• 直接浸润:多向肠管周围及肠壁深层浸润性 生长,沿纵扩散较少。1cm肿瘤浸润1周约 需1.5-2年。穿透肠壁可侵润邻近器官。 • 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上段向上、下段 向上和侧方转移。齿状线周围癌肿向上、 侧、下方转移。 • 血行转移:经门静脉入肝、髂静脉进入体循 环。 • 种植播散:少见。
病理
• 肿块型 ( 菜花型 ):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易溃烂 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生长较慢,恶性程 度低,好发右半结肠,尤盲肠。 • 浸润型 ( 缩窄型 ):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引起肠 腔狭窄和梗阻。转移早,恶性程度高。好发 左半结肠,尤乙状结肠和直乙交界处。 • 溃疡型 :最常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四周侵 润,易发生出血、感染、穿透肠壁。转移早, 高度恶性。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常用的辅助检查 肛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活检可确 定病变性质。 X-线钡剂灌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 结肠内病变意义大。 CT、MRI:对诊断、分期、有无淋巴结 转移和肠外侵犯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病变的记录方法:时钟定位法。
时钟定位法
器械
工作站
结肠癌
•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 50~60岁发病率最高。 • 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有关。
治疗
•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 1.术前准备 • ( 1 )常规术前准备,手术前二天进少渣或无 渣饮食; • (2)术前1~2天服缓泻剂;口服肠道抗菌药 物:甲硝唑、新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 (3)清洁灌肠,于术前一日及术晨进行。。
手术方法
• 根治性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的肠段 及其供应动脉旁的区域淋巴结,适用 于Dukes A、B、C期。 • 右半结肠切除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护理措施
• 术前主要是肠道的准备 • 术后主要是结肠造口的护理,注意病情的 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 • 了解术后的并发症
传统肠道准备法
术前3日半流,术前2日全流。 术前3日潘泻叶泡服或术前2日硫酸镁口服。
术前2日晚灌肠1次,术前晚和术晨清洁灌肠。
口服肠道杀菌剂。
肌注Vk1 。
结肠造口护理
造口开放前:及时更换渗湿敷料,注意观察肠段有无 回缩、出血、坏死。 保护腹壁切口:防粪便污染腹壁切口 正确使用造口袋,保护造口周围皮肤 饮食指导:饮食卫生,避免进食胀气,刺激性气味的 食物,防便秘 预防并发症:造口狭窄(扩肛1次/日) 便秘(造口灌肠,低压) 正视并自我护理造口
扩散转移
• 扩散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 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累及 肠段不超过 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 围组织、脏器及腹膜粘连。 • 淋巴转移:依序扩散,也有跨越转移:结肠淋巴 结→结肠旁LN→肠系膜LN →系膜根部LN • 血行转移 沿门静脉达肝脏、肺等。 • 浸润:可直接浸润周围组织与脏器。 • 种植:癌细胞脱落种植在腹膜上,引起癌性腹 膜炎,出现腹水等。
结肠癌、直肠癌病人的护理
⑵姑息性手术:晚期浸润广泛无法根治切 除者,可行乙状结肠造口术,以解除梗阻,缓 解症状。 2.癌肿局部冷冻、激光和电灼治疗 晚期直肠癌致肠腔狭窄时,作为姑息性治 疗,可改善症状。 直 3.放疗、化疗 肠 肛 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病人的术后 管 检 复发率。 查 体 位
肿块型结肠癌
浸润型结肠癌 溃疡型 结肠癌
组织学分型
• • • • 腺癌 占3/4,腺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 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 到一边(印戒细胞癌),予后较腺癌差。 • 未分化癌
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局限于粘膜 A1期: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侵及肠壁肌层 •Ⅱ期(Dukes 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Dukes C期):穿透肠壁且有淋巴结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结肠壁及结肠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及其根部)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
左右结肠癌表现差异
• 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的不同,临床表 现有区别。 • 右侧(肿块型结肠癌)以慢性中毒、贫血、 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 左侧(浸润型结肠癌)则以肠梗阻、排便紊 乱、便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诊断
• 中年以上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的消瘦, 贫血、腹部肿块结者,需进一步检查。 • X线:全消钡餐及钡灌肠。可出现肠壁僵硬、粘 膜破坏、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 • 结肠镜检查:直视下活检。 • B超、CT和MRI检查: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 定价值。 • 血清癌胚抗原(CEA):60%高于正常,可判定预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