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一、审题明确分析的对象:1.某区域的区位:注意该区域的有利、不利区位。

如:印度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的是印度这个区域中的跟农业有关区位条件)2.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注意这种的地理事物的主导和限制性因素,答题时要突出主导因素。

如:棉花种植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是与棉花这种农作物相关的区位条件)3.某区域中某地理事物的区位:既注意该区域的特征又突出该事物的主导因素如:评价新疆种植番茄的区位条件。

(分析的是新疆这个区域中的种植番茄的条件)二、掌握并熟悉各种区位因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线和点、城市、商业、旅游,特别是工农业。

答题时要注意一下方面:(一)区分主导因素、限制因素、区位优势等1.主导因素:一般有一或两个因素,指影响某区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工农业。

如:农业上,该因素对该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农业的分布。

如西北灌溉农业的水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光照和热量、南方农业的水热、东北的热量和土壤等工业上,一般就是某工业指向型。

如原料指向型,原料为主导等。

2.限制性因素:某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限制该工农业的发展。

若这个条件得到满足,就能成为主导因素。

(对农业发展影响更明显)如干旱地区区的水源、河谷农业的热量、东北的热量等。

3.区位优势:某一地区优于其它地区的条件或该地区特别突出的条件。

如:干旱地区的光照和日温差;高海拔地区的光照;热带地区的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热;我国西部的矿产资源、土地;东部地区的技术和资金、交通;沿海地区的海运、对外联系;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等。

4.有利区位条件:所有对某地区发展有利的条件如:我国东北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作物生长周期长,质量好;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地理区位分析

地理区位分析

属性信息:城市群,联 系课本知识,组织答案
影响城市 区位因素
气候 —地中海气候,降水和气温适宜 自然 地形 —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河流
自然资源
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济
交通运输
—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 便利
政治、宗教等
其它:科技、旅游等 —经济发展(工业和第三
产业发达);技术水平高 地点信息:美国西南部:地形、气候 属性信息:城市群 设问要求:形成的区位条件
例题3:根据下图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 劳动力丰富,种棉历史悠久;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光、热、水、土)。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 复种制度、产量;
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 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
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 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在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 ,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要迁出城区。
例题2:(2004年全国文综)(3)简述20世 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 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 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题目中文字提示及图示信息,可依次得出答案:
1、煤铁(图示)→有丰富的铁、煤矿产资源; 2、东北密集铁路网(隐含条件)→便利的运输; 3、辽河→水源、水运; 4、辽河平原(隐含条件)→农业资源丰富; 5、城市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区位分析2篇

区位分析2篇

区位分析2篇第一篇:区位分析区位分析作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究不同地理位置的优劣势,帮助人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区位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区位分析是指通过分析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域差异性,评估该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人口等方面的优劣势,并基于此对该区域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地理位置:区位分析的基础是不同地理位置的分析。

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交通条件、人文环境和区域特征等多个方面。

2. 区域差异性:不同地理位置的环境、资源、人口等条件存在各自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又决定了该区域的优劣势。

3. 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人口:这几个要素是衡量一个地区优劣势的主要因素。

二、方法区位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SWAT分析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分析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环保、交通、工业、人口等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来评估这个区域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因子分析法:该方法将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交通、人口等因素组合起来,通过赋权处理,计算得出各因素的权重,然后综合这些因素的权重得出区域的综合得分。

3. SWOT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分析一个区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因素,以判断一个区域的综合优劣势。

三、应用区位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实践应用:在产业发展、决策评估等方面,区位分析所提供的优劣势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

2. 学术研究:区位分析作为一种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为地理学领域的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支持和参考。

四、结论综上所述,区位分析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人口等方面的优劣势分析方法。

通过对一个区域的不同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得出该区域的综合优劣势,进而为制定发展计划、决策评估等提供参考和支撑。

虽然该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但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中的应用前景依然广泛,有着重要的意义。

区位分析的方法及

区位分析的方法及

3、横找异同: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 工业区位——经济因素更明显。 工业区位——经济因素更明显。 城市区位——适合生然 条件和影响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区位——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因 交通区位——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因 素,同时受自然条件影响。
三、辅助材料 1、位置要素: 2、自然要素: 3、社会经济要素: 4、环境要素:
四、实战演练
例1.(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 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 图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10分)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10分)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 (2009年全国二卷) 2009年全国二卷)
例3: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 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 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 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 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 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 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 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 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 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 要原因。(12分) 要原因。(12分)

区位分析是一种什么方法

区位分析是一种什么方法

区位分析是一种什么方法概述区位分析是一种在市场定位和规划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通过区位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人口、交通、资源等情况,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区位分析的定义、目的、步骤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定义区位分析是指通过对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人口、经济发展、交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以确定适宜的区位选择,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

目的区位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最佳的地理位置,以在特定市场中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

它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在选址决策、扩张计划、市场开发、供应链调整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各种因素,区位分析可以提供可行的选址建议,以支持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步骤区位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收集与所研究区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情况等。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对研究区域的深入了解。

可以使用各种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工具来分析数据。

3.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市场潜力、竞争环境、交通便利性、劳动力资源等各种因素。

4. 评价和比较:根据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区位进行评价和比较。

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来进行评价,例如利用指标加权法进行综合评价。

5. 选址决策:根据评价和比较的结果,做出最终的选址决策。

决策者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利弊,做出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需求的决策。

实际应用区位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商业选址:零售商、餐饮企业等需要选择适合的商业位置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区位分析可以帮助他们确定最佳的商业选址,以确保商业活动的成功和增长。

2. 工业区规划:政府部门在规划新的工业区时,需要考虑区域的交通、环保要求、资源分布等因素。

区位分析方法

区位分析方法

二、熟练掌握区位分析的基础知识各区位因素对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尽相同,要进行区位分析,首先必须了解影响各产业活动和城市的影响因素,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进行区位分析的基本前提。

1.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气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产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科学技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工业、城市的发展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畜、禽、蛋为主的农业生产基地,以城市为中心,地价(租)呈递减分布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工业部门类属名称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代表部门原料指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制成产品后质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损毁等)甜菜、甘蔗制糖,水果、水产品加工,低品位炼铁等市场指向型工业运输产品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损毁等)家具、印刷、啤酒、食品等动力指向型工业能耗大的工业,一般要求接近能源供应地(特别是丰富廉价的水电基地吸引力很大)有色金属冶炼(炼铝、炼钢、合金等)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该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临近高速公路与航空港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机械等3.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区位因素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地形城市主要在平原,热带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城市主要在河谷地区气候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河流河流的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卫功能,古代更明显。

高考地理总温习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28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条件必修2

高考地理总温习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28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条件必修2

第28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条件考试内容必考要求考查点拨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ab主要考查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但大都难度不大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b考点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部门不同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区位有多种选择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1.区位分析的一般方式(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①某个区域的区位。

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当场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2)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

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切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就主要方面重点分析。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位置要素;②自然区位要素;③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2.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不同较大。

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产业类型主要区位特征原因目的农业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优越的地区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布影响农业生产地域分布合理利用土地优势,获取更多的农副产品矿业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矿产开采活动的前提是矿产资源的存在,同时经济效益与矿产数量、品位、埋藏条件及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利用区域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工业受自然条件限制少,更注重社会经济条件等优势明显的区位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和劳动力来自四面八方,选择机会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降低成本,占领市场商业、服务业消费水平高,消费人群密集的区位消费对象是人,并由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决定生产效益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增大商品销量考向一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1.(2015·浙江10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区位分析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区位分析

建筑方案设计区位分析一、前言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址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价值。

因此,本文将对建筑选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选址的原则和方法,为未来建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二、选址原则1. 地理位置要优越地理位置是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一个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应该尽可能优越,便于交通,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和吸引力,将来也更容易进行规划和改造。

2. 周边环境要和谐周边环境对于建筑物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环境是否和谐,有利于建筑物的使用和发展。

理想的周边环境应该是安静、绿化程度高、容易停车、便利的商业设施和教育资源等。

3. 土地条件要适宜土地条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建筑物是否能够安全和稳定地建造在土地上是设计的基础。

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土地的条件,包括地质特点、地形地势等因素,尽量避免选址在易发生灾害的地区。

4. 未来发展潜力要大选址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建筑物的选址应该是未来发展的热点地区,能够有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机会。

因此,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因素,尽量选择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5. 社会环境要稳定选址时还要考虑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稳定性。

如果选址的地区政治乱动、社会不安定,则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发展,因此选址时要考虑地区的社会环境是否稳定。

三、选址方法1. 调查研究在选址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潜在选址地区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只有全面了解选址地区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选址。

2. 现场勘察进行现场的勘察是选址的重要步骤,通过实地考察选址地区的土地条件、地形地势等情况,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选址地区的特点,以便制定合理的选址方案。

3. 综合评估在进行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比如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土地条件、未来发展潜力、社会环境等,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选址地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位置要素②自然区位要素③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3、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
(1)全面分析(注意从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例如:简述东北商品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因素)
例如:对比上海与昆明城市发展的条件?
(3)优势分析(全面分析找出在同类中具有优势的因素)
区位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应在何处最佳,效果最大。从人类空间经济活动看,投资最小而获利最大的地点,就是最佳区位。区位论自产生以来就侧重于经济区位论的研究。
区位论产生于产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时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产业革命后,出现了现代工业并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最大利润,要求工农业企业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样,区位问题便成了企业主存亡与否的大问题,于是,区位论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区位;要素;分析;方法
前言:地理事物的特点表述与成因分析;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地理问题表述与解决措施;地理意义与作用的简述等。其实每类问题都有其一般的模式。
一、关于区位论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的学说,是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只有在最佳场所下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从理论上说,人类活动应选择最佳区位,但事实上人类活动选择的不一定就是最佳区位,这就涉及到人类的区位选择问题。
例如:简述上海港在我国水运中的区位优势?
(4)主导因素分析(指在各区位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例如:1、我国大庆、株洲与合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有何不同?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④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B.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光照
2、借地图的认知方法
①坐②界线法:在地图上把握一些重要的地理界线,是认知区位的好办法。
③相关法:在地图上找出其邻近的地理事物,说明它们的空间联系。
④形态法: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线状对象的线形特征判别它们的区位。
⑤特征事物法:根据区域内的特征地理事物与周围的相关事物来判别它们的区位。
例如:⒈简述上海港在我国水运中的区位优势?⒉简述东北商品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问题1属于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问题2属于某个区域的区位。
2、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
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进行分析。
⑥综合法: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
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
①某个区域的区位。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分析:该问题为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要求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从答题要求看对“长三角”城市群位置可以不作表述,但具体分析时心中一定要有其位置。通过对区位各要素的梳理,可以得到下面答案要点:①、自然条件:地处三角洲,地形平坦广阔,土层深厚、肥沃(地形要素);气候温暖湿润(气候要素);水源充足(水文要素)。②、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腹地要素);水陆交通便利(交通要素);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历史要素),人口稠密(劳力要素),文化繁荣、科技发达(技术要素)。
【例题2】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分析:该问题为某区域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要求全面分析,从答题要求看应对东北相关位置先作表述,再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梳理出对农业发展有利和不利的主要的区位要素。可以得到下面答案要点:①、地处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位置要素);夏季高温,水热配合较好(气候要素);平原广阔,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土壤肥沃(地形要素);水源条件较好(水文要素);但易受低温冻害,洪涝影响(不利自然要素)。
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摘要:首先从区位论、区位的含义与区位认知的方法几方面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区位,怎样认知区位。重点阐述了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作者认为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主要把握的几点是: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就对象而言有某个区域的区位和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两种。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位置要素,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三个方面。按区位分析的要求有:全面分析、对比分析、优势分析和主导因素分析。依区位分析的要点看,先交待其位置;再分析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
二、区位的含义与区位认知的方法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
区位认知的方法:
1、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方法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位置,最好先知道它在其上一级区域中的相对位置。因此,首先掌握世界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了解一些主要国家在各大洲的位置,掌握我国各省在中国的位置。是区位认知的基础。
C.①地形②热量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4、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
要点①→交待其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要点②→分析自然区位;
要点③→分析社会经济区位。
但要注意题目要求,就有特色的要素作答,避勉面面俱到。
四、区位分析例析
【例题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