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视听说》课程考核改革报告

合集下载

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高级日语视听说》是日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立足于通识教育视野,探究《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培养通识型日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级日语视听说;教学改革;创新人才《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是日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课程,主要是面向高等院校日专业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的一门日语应用类试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通识教育在于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目标是“社会人”的培养。

立足于通识教育视野,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为目标,探究《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对于培养通识型日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启发意义。

一、《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对于通识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析《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视听说训练,帮助学习者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及新闻报道写作,将课堂与日本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现实的场景再现,增加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的了解,将在日语学习基本阶段掌握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予以实践运用,在语言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日本社会的真是现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培养广泛社会适应性的社会人,其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是要塑造完整的社会的人,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是身心健康,充满理性,陶冶情操的自由教育[1]。

因此,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实现通识型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日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的有效尝试。

二、《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现状和不足目前我国高校日语专业《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设,一般都采取以教材为依托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地教材的讲解,单词背诵,课文泛读等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

多模态日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教学改革

多模态日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教学改革

[摘要]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使日语视听说课程具有极为显著的多模态特征。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鉴于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多模态属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模态评价体系更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提出日语视听说课的多模态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关键词]日语视听说课程;多模态;评价体系;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25-0080-02多模态日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教学改革①董杰(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00)一、多模态日语视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网络日益发达,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给人类的交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之间的交际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或声音这种单一的模态,而是迅速拓展到文字、声音、图像、色彩、动画及其组合的多模态领域。

在网络多媒体的新时代环境下,任何语言的交际均具有多模态特性,听说更为突出。

因而,大学的外语教学包括日语在内的多模态听说教学已成为多数高校的主流,这种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并以多模态干支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某种模态为主,其他模态为辅,共同配合、相互补充使信息意义更加突出,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能有效促进外语教学。

多模态化的日语视听说教学能使师生把交际诉诸多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利用多种符号系统(文本、PPT 、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表情及动作等)对意义进行构建和解读,使听和说等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模态这个领域得以顺利实现。

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科学的评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能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鉴于日语课程视听说的多模态属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模态评价体系更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现代的日语教材呈现出显著的多模态化特征,即多种模态共同组成的外语教材,包括文字、图画、表格、录音、录像共时或者按一定顺序出现。

大学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者 的 问卷调 查 ,对 于二 年级 和三 年级 总共 1 1 8个 学 生 ( 其 中 5人 没 有 上 交 调 查 表 ) 的 问 卷 调 查 中 , 收 回问卷调 查 的有效 率 为 9 5 . 7 6 % ,即有效 问卷 调 查 人数 为 1 1 3人 。在 关 于 “日语 视 听说 课 程 能 否
第1 4卷
第 3期
集 关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J i me i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1 4 No . 3
2 0 1 3年 7月
J u 1 . 2 0 1 3
大 学 日语视 听说 课 程教 学 改 革探 析
喜欢 该课 程 。显然 ,学 生对 于 日语 视 听说课 程学 习 的动力不 足 ,学 习积极 性低 下 。 ( - )教 师 的教学 方式 和教学 效果 低
日语 视 听说课 程 由于其 在 日语专 业 教学 中 的特 殊地 位 和性 质 ,时刻 受 到 课 程 的 安 排 、课 时 的 分
提高 自身 的 日语 听力 和 I = 1 语水平 ”这一项 中,有
1 0 1 人认 为 日语 视听说 课程 并 不 能 提高 自身 的 日语 听 力 和 口 语 水 平 ,约 占 有 效 问 卷 调 查 人 数 的 8 9 . 3 8 % 。也就是 说 只有 将 近 l O %左 右 的学 生认 为 H语视 听说课 程对 于 自己的 日语 听力 和 口语 水平 的 提 高是有 帮 助 的 ,其 他 将 近 9 0 % 的 学生 认 为 日语
认 知 ,实 际限制 日语 专业 学 生 的语 言 习得 。但是 由 于 日语 专业 教 学课 程 的安排 、课 时有 限 、学 习 环境 等 的限制 , 日语 视 听说课 程 的教学 水平 在实 际 教学 中无法 得 到真正 的改 善 和提 高 。本 文 拟分析 日语 视 听说课 程在 实 际教学 中遇 到 的一些 困境 ,解 析影 响 大 学 日语 视 听说课 程 教学水 平 提升 的各 种 因素 。 同 时针对 实 际教学 中遇 到 的困难 和 问题 ,立足 教学 实 际提 出 自己的看 法 和解决 问题 的措施 。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日语视听课程改革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日语视听课程改革

2 0 1 3年 3月
M8 目的的 日语视 听课程改革
史子 明 , 康 卉
( 1 . 大连大学 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辽宁 大连 1 1 6 6 2 2 ;2 . 大连外国语学院 软件学院,辽宁 大连 1 1 6 0 4 4 )
【 摘 要】 本文从社会文化角度 ,借用 目标导向理论 ,以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为 目的,通过增加学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 , 提高指导和控制 自己的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之间的 自控能力不同 ,因而教师需 要在学生 自主学习过程 中加 以指导和监督 。而监控只是对 自控能力较低学生的监督手段 ,培养学生学 习策 略能力才是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 。 .
【 收稿日期】 2 0 1 2 — 1 2 — 1 1 【 作者简介】 史子 明 ( 1 9 8 0 一 ) ,男, 辽 宁大连人 ,大连大学日 本语 言文化学院实 验 师, 硕士 , 从事 自 主学习、远程互动教学研 究。
第3 2卷第 2 期
V0 l - 3 2 No . 2
长春师 范学 院学报 ( 人文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c h u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u m 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1 8 8・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 ,教师应结合 日语视听说教材的内容和进度 ,在 日常 日 语听力教学 中根据一、二 年级学生 的日语学习能力 ,有计划地在课 堂教学中导入 日 语听力学 习方法 。并要求学生在网络化 日语听 力 自主学习活动中灵活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在网络化 日 语 听力 自主学习中探索和总结适合 自己的 学 习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 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教学过程既要重视教学结果 ,更要 重视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训练嘲 。总之 ,在学习 自主性的培养中,教师应该随时帮助学生 自主地学习网 。 在教学反馈方面 ,我们采用 了目标导 向的方法监控和指导学生的网络化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 自主学习

浅谈高校大学日语视听说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大学日语视听说教学改革
囫 圈 嚣
浅谈高校大学 日语视听说教学改革
董月 日 阴
(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 3 0 1 l 8 )
[ 摘要】对 于从初 中就接 触 日语 的大学 日 语 学生而言 ,考级 已经不是他们 的主要 学习 目的 ,更 多地
接 触 日本 风 俗 习惯 , 了解 日本人 的心 理 更加 重要 。 日语 视 听 说课 程 正 是 他 们 更 深接 触 日本 的好 机 会 , 可 是 长 时 间 以来 的 传 统教 学 方 式不 能够 满 足 他 们 的 学 习要 求 ,因此 需要 在 诸 多方 面进 行 教 学改 革 。
[ 关键词】 教材 改革 教 学方法改革 考核 方式改革 [ 中图分类号 ]H 5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3 4 9( 2 0 1 5 )0 5 —0 2 0 0 —0 2
对 于 外 语 学 习者 而 言 , 我 们 教 师 一 直 都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言 能 力 ,这 种 语 言 能力 包 括 “ 听 、 说 、 读 、 写 、译 ”等 的 各 种 能 力 。 日语 学 习者 也 是如 此 。 在 大 学 期 间 , 以 日语 为 第 外 语 的学 生只 有 在 大 一 和 大 二 两 个 学 年 能 够 接 触 到 日语 , 相 较 日语 专 业 的 学 生 而 言 , 学 习 时 间 要 短 很 多 ,所 以课 时 较 日语专业 的学生 也要 少许 多。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培养 这五种基本技能,是许 多大学 日语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 。 在 这 五 种 基 本技 能 中 , “ 听 ”的 能 力 占据 首位 ,说 明 “听 ” 的这 一 能 力 的培 养 是 很 重要 的 ,会 “听 ”才 会 “ 说 ” ,会 “ 听 ”会 “ 说 ” 了才 能会 “ 读 ”会 “写 ”会 “ 译 ” 。 因 此 许 多 高 校 在 最 初 开 设 了 大 学 目语 听 力 和 大 学 日语 会话 这两 门课程 。经 过长 期的教 学实 践 ,我 们又 发现 “ 听” “ 说 ”不 分 家 , 于是 又 出现 了大 学 日语 视 听 说 这 门课 程 。日语视听说作 为培养 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支柱课 程 ,在 提 高 学 生 的语 言交 际 能 力 、 展 现 异 域 文 化 方 面 有 着 明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作者:卜小恬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08期[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第二外语日语在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优化课程设置、教学过程适当导入日本文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助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优化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效果,培养新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8-0110-03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势。

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也被提上日程,第二外语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活跃以及日语人才需求量较大,带动了日语教育的迅速发展,其中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方面第二外语日语虽然是一门第二外语课,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课程内容量大,需要足够的学时给予支撑。

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基本上是零基础起步,对于日语没有任何的基础和积累,要想培养学生较为专业的外语能力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然而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开设在学生二年级至三年级阶段,不同学校开设总学期数有所不同,有的为三个学期,有的为四个学期。

在学时设置上,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为一周2~4个学时,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复杂、课程量大的第二外语日语课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致使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有限。

如果每周2课时,四个学期共计128课时,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为例,整个课程结束后也只是完成课本初级上册的学习而已,学生刚刚日语入门,对日语才发生了兴趣就停止了学习,这对他们接下来的日语学习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

关于高职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初步思考

关于高职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初步思考

关于高职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初步思考摘要:语言学习要求掌握“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听,紧跟着是说,这决定了日语视听说课程在专业学习当中的核心地位。

如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掌握听与说的技能是在教学当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技巧无论在本科日语教学还是高职日语教学中,视听说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必不可少。

在听说读写译六项语言技能中,听居首位,说紧随其后,这足以说明了本课程的重要性;此外,在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中,据统计,没通过的学生70%以上缘于听力上的严重失分①,侧面反映了学生视听说能力的不足。

在高职日语中,视听说课的教学在综合教学中仍属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教学效果不强,考试成绩亦不理想。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依据对本校一年级下学期两个班70人进行的“如何看待日语视听说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试图分析课堂教学不足的原因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1、教学方式落后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认为授课上最大的不足点为教学方式落后的达64%,占大多数。

这里所说的落后并非是不会使用多媒体手段或者视听说教学软件等的问题,而是课堂讲授的方式问题。

让学生听一二遍,再与学生重听一遍,边听边对答案,边听边讲解其中语法点,每一题以如此方式循环反复,每一周甚至每学期都没有变化,导致学生厌倦情绪蔓延,觉得上课是乏味枯燥的事,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

针对此问题,笔者的意见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具体做法有两点。

其一,在做题目之前,教师不妨把每道题的背景知识或详或略做个介绍,尽量把题目所涉及情景的文化背景介绍出来,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在此情景下一般会用到的单词、句型表达,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把所学知识做个串联复习,为做题做个铺垫。

这样学生做起题来得心应手,有成就感,愈来愈有信心学好视听说课。

如在听解去医院探病的题目时,不妨先介绍日本人在探病礼节上的习惯及忌讳,告诉学生去探病时不要送菊花,因为菊花是皇室的象征,更不要送莲花,因为莲花在日本暗指的是死亡;告诉学生病人是上司、下属、朋友时应该采用相应的表达,这是由日本严谨的上下关系所决定的。

基于职业特色的应用日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以《日语视听说》课程改革为例

基于职业特色的应用日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以《日语视听说》课程改革为例

画、 寓言故事、 音乐等激发学生 的兴趣 , 充分调动学 生 的学习潜 力 , 使 学 生 能够 轻 松 愉快 地 学 习 。在 直 观、 生动地介绍 日本概况、 风土人情、 生活 习惯的同 时, 帮助学 生系统 地学 习 日语语 言 , 提 高灵 活运用 日 语 的能力 。 ( 四) 系统设计 教学 实施方 案 课 程 改 革 中采取 阶段式 递 进教 学 实施 方 式 , 使 学生在打好语 言基础知识 的 同时, 提高 实 际应 用
( 三) 设计 学 习情 境 ( 或 教学载 体 ) 在 课 程建 设 中充 分 利用 多媒 体 、 网络等 现代 化 教学手 段 。采用多媒 体课 件 、 录音 、 录相 等现代 化教 学手段 辅助 教学 。通过 日文原版 的影视 剧 、 卡通、 漫
际应用能力 的《日 语视 听说》 课程改革是 高职特色 日语 人才培 养 的要 求 。
关键词 : 职业特 色; 课程改革 ; 日语视听说; 中图分类号 : C , 6 3 3 .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l 一1 5 8 0 ( 2 O l 3 ) O 8 —0 o 8 2 —O 2
多年来 , 《 日语听力》 教学在教学 内容、 教学方 法、 教学模式等方面一直沿袭本科院校的内容与模 式 。教学 内容上 主要 以教师 主导 的“ 听音 ” 为主, 培 养学 生 的“ 应试( 国际 日语 能力考 试 ) 听力 ” , 忽 视 了 “ 说” 的语 言 实 际应 用 能力 的训 练 。高 职特 色 的 技 能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的听力教学提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即注重 学 生 语 言实 际应 用 能 力 的 培 养。将《 日 语 听力》 教学逐步转入融人以 日 本 文化 为背 景 的“ 视频” 及“ 音频 ” , 注重 以培 养学 生语 言 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视听说》课程考核改革报告
一、学情分析:
学生为10级的大专商务日语班,以往对日语的学习毫无基础,由于专业的需要,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会用到日语,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个别学生语言接受能力弱,上课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大部分学生能较为轻松地,有浓厚兴趣地开展学习.另外,学习情绪化较强,感兴趣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内容枯燥内容学习效率较低。

动手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对学习缺乏耐心和毅力,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我们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地道的日语口语表达方式;了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日语敬语、谦语。

能力目标:具备日语句型、日语表现形式的应用能力;能够理解说话人说话意图;能用日语进行解释说明。

素质目标: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和日语思维、分析的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商务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耳听、口述、模仿、视听等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进一步了解不同表达方式、视听和口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日本社会的理解,以适应毕业后工作和社会交际的需要。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要通过检验才能知道。

以前主要是在期末的时候,通过期末试卷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检验比较片面,偶然性程度也较高,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能较全面地、客观地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考核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

首先,我们注重平时的考核。

平时检验分定期和不定期二
种模式。

定期的就是课堂检查。

不定期的就是每隔一两周抽一些比较常用的,课堂上出错较多的内容进行检查。

平时考核的形式多样化,对学生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包括模拟场景会话练习、新闻填空练习、新闻阅读及翻译情况、观后感发表、影视台词复述等。

另外,还把学生的平时出勤及学习态度列入考核范围,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就是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我们也不是“一卷定终生”,而是分听和说两方面进行检查。

“听”以试卷的形式进行,检查的内容以所学内容为主,题型就以填空、回答问题为主,这样可以更好的检测到学生对所听内容飞理解程度。

“说”可以是小组会话,也可以是师生会话。

通过以上这些形式能较全面地检验出课堂的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出勤、学习态度占10%;会话新闻台词练习占20%;观后感发表占10%。

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包括“听”的部分占40%,“说”的部分占20%。

在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改革以后,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作业,尤其是口语的练习,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考核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