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鱼类胶原蛋白及胶原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不具备原有胶原蛋白的功能,不能用于医用生物
材料[5】。许庆陵等人探索了热水法从鱿鱼皮中提 取胶原蛋白的制备技术,结果发现此方法提取胶 原蛋白最佳工艺的温度为80℃【6 J。 1.1.4酸法提取胶原蛋白 酸法提取是利用一定浓度的酸溶液在一定的 条件下提取胶原蛋白,主要低离子浓度酸性条件 破坏分子间的盐键和希夫碱,而引起纤维膨胀、 溶解,溶剂使用的酸,主要有醋酸、盐酸、柠檬 酸等,采用酸法提取的胶原通常成为酸溶性胶原 蛋白(acid—solubilized
collagen
ASC)。酸溶解法
可将交联的胶原分子溶解出来,也可溶解含有醛 胺类交联键的胶原,但不适合从酮亚胺交联键 较为丰富的组织提取胶原,例如骨、软骨或来 自于年代较老动物的组织等。酸法是提取胶原 蛋白比较常用和有效的方法,用酸法提胶原最 大程度的保持了其三螺旋结构,适用于医用生 物材料及原料的制备。Takeshi Nagai等人利用 0.5Mol/L的醋酸从金枪鱼、海鲈鱼、鲷等鱼皮、 鱼骨及鱼翅中提取胶原蛋白,并对其胶原蛋白 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川。张培丽等研究了乙酸和 柠檬酸提取罗非鱼、鳙鱼、草鱼和鲫鱼鱼皮胶 原蛋白的工艺¨1。
鱼类胶原蛋白及胶原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郭玉华,刘扬瑞,李钰金
(泰祥集团,荣成264309)
摘要:胶原蛋白(Collagen)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丝状的胶原蛋白纤维,能使皮肤保持结实而有弹 性。胶原蛋白由于其特有的生理活性及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领域中得到广泛 应用。从水产品中获取胶原蛋白或制备胶原活性肽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渔业的发展,水产品的 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加工时产生出占鱼体总重约40%~55%的下脚料(包括鱼头、鱼皮、 鱼鳍、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而这些废弃物是制备胶原蛋白的优良原料,对这些废弃物的再利用,不 仅保护了环境还可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本文简要介绍了来源于鱼类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种类、性质、鱼 类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鱼类胶原蛋白水解物中的活性肽、鱼类胶原蛋白及其肽的应用,并分析了鱼类胶原 蛋白开发前景。 关键词:鱼类;胶原蛋白;活性;肽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lO)03一0175一05
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

2.1
新鲜鲫鱼(曲靖沃尔玛超市)、乙酸(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氯化钠(天津市鼎盛鑫化工有限公司)、盐酸(福州痕量分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透析袋(南京乐进生物实验器材商城)。
2.2
DK-8AB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P214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HG9123型恒温烘箱(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80-2台式低速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SK3200LHC超声波清洗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其他为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
摘要
胶原蛋白是构成动物支持组织的结构蛋白质,其提取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加工、化妆品等众多领域,迄今其制品主要是从一些陆生哺乳动物如牛、鱼等的皮肤提取。但近年来,科学家对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也没有止步,“鱼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主要是大分子的胶原蛋白及粘多糖的成分,是女士养颜护肤美容保健佳品,也是滋补佳品。提取方法主要有聚能式脉冲逆流超声辅助法、中性盐萃取法、酶法、酸法、碱法,而这些方法都尚未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但其中酶法提取对胶原蛋白破坏性小,能更好、更完全地得到活性胶原蛋白,具有反应速度快、时间短、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超声波提取因其空穴效应、污染小、节能、环保等优越性能在当今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所以本论文以新鲜鲫鱼皮为原料,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目标参数,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鱼皮中胶原蛋白提取,从而进一步提高鱼皮的药用、食用价值。选取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功率3个影响因子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得鱼皮中胶原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提取时间为55min、料液比为1:45、提取功率为100%时候提取率最高为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在当今的生物科技领域,胶原蛋白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胶原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如皮肤、骨骼、肌腱等。
而淡水鱼鱼皮作为一种丰富且廉价的原料,其胶原蛋白的提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来源丰富多样,常见的淡水鱼如草鱼、鲤鱼、鲫鱼等的鱼皮都可以作为提取胶原蛋白的原料。
这些鱼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纤维,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提取工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胶原蛋白。
提取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第一步是原料的预处理。
首先,要将新鲜的鱼皮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鱼鳞和残留的鱼肉。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使用清水多次冲洗,以确保鱼皮的清洁。
接下来,将清洗后的鱼皮进行脱脂处理。
常用的脱脂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和酶解法。
溶剂萃取法通常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等,通过浸泡鱼皮来去除其中的脂肪。
酶解法则是利用脂肪酶分解脂肪,这种方法相对温和,对胶原蛋白的结构破坏较小。
完成脱脂处理后,下一步是去除鱼皮中的非胶原蛋白成分。
这主要包括多糖和一些杂蛋白。
常用的方法有酸法和碱法。
酸法一般使用稀盐酸溶液浸泡鱼皮,使多糖等物质溶解并被去除。
碱法则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鱼皮,以去除杂蛋白。
但需要注意的是,酸法和碱法处理的时间和浓度都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可能会导致胶原蛋白的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
经过上述预处理后,就可以进行胶原蛋白的提取了。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酸提取法和酶提取法。
热水提取法是将预处理后的鱼皮置于热水中加热,使胶原蛋白溶解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相对较低,且得到的胶原蛋白纯度不高。
酸提取法通常使用醋酸、柠檬酸等有机酸溶液来提取胶原蛋白。
在一定的酸度和温度条件下,胶原蛋白会逐渐溶解到溶液中。
酸提取法的提取效率较高,但酸溶液可能会对胶原蛋白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酶提取法是利用蛋白酶对鱼皮中的胶原蛋白进行水解,使其释放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提取条件温和、提取效率高、对胶原蛋白的结构和性质影响小等优点。
鱼皮明胶研究报告

鱼皮明胶研究报告鱼皮明胶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鱼皮明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鱼皮明胶是一种天然的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鱼皮明胶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鱼皮明胶;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一、引言鱼皮明胶是一种天然的胶原蛋白,由鱼皮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得到。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
鱼皮明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鱼皮明胶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二、制备方法鱼皮明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鱼皮的处理:将鱼皮去除杂质、清洗干净后,进行碱处理或酸处理,使其脱去非胶原蛋白质。
2. 胶原蛋白的提取:将处理后的鱼皮进行水解或酶解,得到胶原蛋白。
3. 明胶的制备:将提取得到的胶原蛋白进行酸性处理,使其凝胶,然后经过干燥、粉碎等处理,得到鱼皮明胶。
三、物理化学性质鱼皮明胶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凝胶性。
它的分子量较小,平均分子量在10万左右。
鱼皮明胶的凝胶温度较低,一般在25℃左右。
它的pH值在4.5-5.5之间,稳定性较好。
鱼皮明胶的水溶液具有黏度较高的特点,可以用于增稠、凝胶等作用。
四、应用领域1. 食品领域:鱼皮明胶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增稠、凝胶、稳定等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果冻、糖果、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中。
2. 医药领域:鱼皮明胶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人工皮肤、软骨修复材料等。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 化妆品领域:鱼皮明胶可以用于制备面膜、乳液、洗发水等化妆品。
它具有良好的保湿、滋润、抗皱等作用。
五、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健康的需求增加,鱼皮明胶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鱼皮明胶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鱼皮明胶的性能,如增加其凝胶强度、改善其流变性能等。
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鱼皮 胶 原 蛋 白提 取 工艺 的研 究 进 展
艾 超 ,黄灿灿 ,李致瑜 ,陈 东杰 z
(. 1 福建农林 大学 食 品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 00 ; 2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 00 ) 502 . 5 13 摘要 :综述 了鱼皮胶原蛋 白的特性与应用 、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 在问题 ,并对该产品研究前 景进行展望 。
作者简介 :艾
超 (9 l 19 一
) ,男 ,福建人 ,在读本科 ,研究方 向:农产品贮藏。
农产品加工 ・ 学刊
21 0 2年第 5期
度 、p H值 5个 因素对 提 取 工艺 条件 进 行 了优 化 ,结 不仅可 以充分利 用资源 ,提高鱼类 加工 的附加 值 , 果表 明 ,最佳提取 工艺条件为 :酶加入量 1 5 /,p 而且 增加 经济 效益 ,促进 渔业 的发 展 。 2 g H U 值 7 ,温 度 3 . 2 5℃ ,超 声波 辅 助提 取 时 间 3mi,酶 n 胶原蛋 白的提取从传 统的溶剂萃 取法 到酶法 、 超 声 辅 助法 和 微 波 辅 助法 等 ,而 对 于 鱼 皮 胶 原 蛋 白 解 时 间 7h ,得率 达 9 . 24 %。
1 鱼皮胶 原 蛋 白的特 性及 应用
当广泛 ,但其主要是应用 于食 品中 ,包括功能保健 食 品 、食 品添 加剂 、食 品包装 材料 等 。
2 鱼 皮胶原 蛋 白提取 方法
21 酶 提取法 . 目前 ,酶 法 提 取 已广 泛 用 于 各 类 不 同 物 质 的 提
胶 原 蛋 白是 一 种 白色 、不 透 明 、无 支 链 的纤 维 蛋 白质 ,其 广 泛存 在 于 动物 的皮 、骨 、软骨 、牙齿 、 肌腱 、韧 带 和血 管 中 ,是 结 缔 组 织 极 重要 的 结 构 蛋 白质 ,起 着 支 撑器 官 、保 护 机体 的功 能 【 5 1 皮 中含 。鱼
鲤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1 材料 与方 法
11 材 料 : .
液混合 后 , 沸水 浴加 热 3mn点 样 , i 开始 电泳 。 电流 开始 为 1 0mA, 至浓缩 胶 , 离胶 界 限处调 整 电流 为 分 1 5mA, 电泳 结 束 , 固定 液 固定 3 n 染 色 1h 脱 0mi, , 色直 到无底 色 , 做成 干胶 , 照 。 拍
(. 1江苏 海洋生 物 重点建 设 实验室 淮海 工学 院海 洋学 院 , 云港 ,2 052 北 海道 大 学水产 学部 , 连 2 20 ;. 日本 函馆 )
摘要 : 首先对鲤鱼鱼皮 的成分进行 了研究 , 通过凯 氏定氮 、 索式 抽提 、 高温 灰化 、 直接 干燥法 测定 了鱼皮 的蛋 白质 、 脂肪 、 灰分 、 水分含量 。通过粘度测定法得到鱼皮胶原蛋 白的变性温度 为 2 %左右 ; 8 紫外可见光谱 扫描 的结果证 明鱼皮胶原蛋 白在 2 8n 2 m有一 最大吸收峰 ;D S S—P G A E电泳初步确定鱼皮胶原蛋 白是 I 型胶原蛋 白; 酶解实验进 一步证 实了鱼皮 同鱼 鳞 、 鱼骨
视。
所有操作在 4C  ̄ 下进行。 原料 处 理 一 洗 涤 一 去 杂 蛋 白一 去 脂 肪 一 0 5 .
m l L 乙酸提 取一 过滤一 盐 析一 透析一 冷 冻干 燥 o・
一 鱼 皮胶 原蛋 白 12 3紫 外可 见光 谱扫 描 ..
准确称 取 00 5g 原蛋 白加 入 5m 0 5m l .0 胶 L,. o
维普资讯
氨基 酸 和生 物 资 源
2 0 ,0 1 :8~2 083 ( )1 1
Ami o Acd n is& BltcRe o re oi sucs
鱼皮胶原蛋白及其研究进展

d i1 . 6 8in10 — 5X. 1. . 1 o: 0 9 9 . . 7 5 0 2 1 20 3 s 0 s 0 1 0
.
中图分类号 :T 2 4 S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X ( 0 )1- 0 6 0 0 7 50 2 1 1 2 03 - 5
其在各 自相 应鱼 肉中的含 量 :1.%、1.%和 7 8 53
1.%。有研究 报道真鲷鱼皮 中胶原蛋 白占粗 蛋 66
术落 后 ,在加 工 过程 中 ,产生 了大 量下脚 料 ,
如 :鱼头 、鱼皮 、鱼鳍 、鱼尾 、鱼骨及其残留鱼 肉等 ,其中鱼皮和 鱼鳞 占7 % 一 0 [ . 5 l 4 %] 。胶原蛋 白
了其应用范 围。
22 碱法提取 .. 2
( ) 骨鱼类的胶原 蛋 白,一般 由3 3 硬 条异种 链形成 的单一型杂分子 1)L (03) , 0 O2I 【(组成 ) I
而非 [ (]仪2([】 仅l) I2 I1。 )o
2 鱼皮胶原蛋 白的制备
21鱼皮 的预 处理 .
国 内外用 碱法 提取 胶原 蛋 白的报 道相 对较 少 ,可能是 与其 它提取方法相比碱法提取的胶原 蛋白含量较 少。相关研究报道女 K l zj a 1  ̄ o dis 等【1 o ek 5
3 《 建 轻纺 》 6 福
福建轻纺 2 1年 1月 第l期 01 2 2
低有关 ,因为胶原蛋 白的热稳定 }和羟晡氨酸 含 生
量呈正相关 [ 9 ] 。
提取鲤 鱼鱼鳞胶原 蛋白过程 中温度 、时间 、乙酸 浓度 的影响 ,得 到了鲤鱼鳞胶原蛋 白的提取最佳 条件 :温度 1 ̄ 8 C,提取时 间3 ,乙酸浓度为 1 8 h . 3 mo. 1 1一。但是 ,由于酸法提 取对胶原蛋 白的损伤 L 严 重 ,难 以获得较 高质量 的产品 ,从而大大 限制
胃蛋白酶制备鲤鱼鳞胶原肽及其特性研究

1 3 4 水解度 的测 定 选 用p — t r  ̄ ,水解 度表 示 水解 的效 .. HSat 果 以及 进 程 ,并 能确 定 酶解 终 点。 占鱼 鳞质 量 的 5- 0 ,以胶 原 蛋 白为 主 ,还 含有 少 量 杂蛋 白。 0 7% 向 水 解 液 中 滴 加 己 知 浓 度 的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保 持 p 值 不 H 胶 原 蛋 白又 称 胶 原 ,起 到 保 护 机 体 、 支 持器 官 的 作用 , 是 种 重 要 的 结 构 蛋 白。 胶 原 蛋 白的分 子量 为3 0 D , 是大 分 子 变 , 记 录 下 消 耗 碱 液 的 体 积 , 即 可 求 得 。水 解 度 的 公 式 为 : 0K a H% = B b Ⅱ p 0% H 蛋 白质 , 不 能 被 人 体 和 皮 肤 直 接 吸 收 ,将 其 直 接 应 用 于食 品 、 D () ( ×N ) ÷ ( ×M ×h。) ×l 0 。式 中 :D 一 水 解
[] J
o
2 3 4
4 % 6 % 8 %
4 % 6 % 86 9
2 4 3 6 4 8
3 0 3 5 4 0
鱼 鳞 是 鱼 类 的皮 肤 经 长 期 进 化 形 成 的 ,起 到 保 护 作 用 。鱼 鳞 占鱼 体重 量 的 卜 5 。一 般 分 为骨 鳞 ,硬 鳞 和 檐鳞 。鲤 鱼 鳞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号 :1 7—4 2(0 1 0 —0 62 64 03 2 1 )一4 07 —
在 中 国 ,渔 业 是 发 展 较 快 的产 业 之 一 。 目前 ,我 国水 产 品 产 量 占世 界 水产 总量 的7 % 右 。虽 然 我 国 的水 产 养 殖 业发 展 很 0左 快 ,但 在 水 产 加 工和 利用 方 面 还 相 当 落 后 。每 年 水 产 品 加 工 过 程 中的 下脚 料 达 到 1 0 吨 ,少 部 分用 于加 工 鱼 粉 ,大 部 分 被废 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李彦春, 程宝箴, 靳立强. 胶原蛋白 的应用 [ J]. 皮革化 工, 2001, 19( 3): 10~ 14
[ 10] 陈胜军, 曾名勇, 董士 远. 水 产胶原 蛋白 及其 活性肽
张俊杰等: 鲤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 21#
的研究进展 [ J ]. 水产科学, 2004, 6 ( 23) : 44~ 46. [ 11] T akesh iN aga,i Y oko A rak.i Co llagen o f the sk in of o ce-l
la te puffer fish. [ J] Food chem istry, 78( 2002): 173~ 1 77
[ 5] 大连轻工业学校, 华南理工 大学, 郑州轻 工业学 院. 食 品分析 [M ] .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
[ 6] 沈同, 王镜岩. 生物化学 [M ]. 北京: 高等 教育出 版社, 199 4
[ 7] [美 ] O# R# 菲 尼马 著, 王璋 等编 译. 食品 化学 [ M ] 北京: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1991
应用蛋白酶 K对鱼皮胶原蛋白进行分解, 分别 以 1 / 500和 1 /800的酶用量 以及 0e 和 15e 作用温 度对酶作用条件进行选择, 结果见图 4。
# 20#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酸组成非常接近。但样品的酶解难易程度不同, 说 明胶原的完整性及结构的紧密度均不同。相比较而 言, 鱼骨胶原蛋白更容易被蛋白酶 K 分解。
[ 2] 张慧君, 罗仓学, 张新申等. 胶原蛋 白的应用 [ J]. 皮革 科学与工程, 2003, 13( 6): 37~ 41.
[ 3] 宁正祥主编. 食 品成 分分析 手册. 北 京: 中国 轻工业 出版社, 1998
[ 4] 郭尧君. 蛋白质电 泳实验技 术 [ M ]. 北 京: 科 学出版 社, 1999.
由图 4可知, 随着时间的延长, 各样品 ( 1~ 3; 4 ~ 6; 7~ 8) 中胶原分子分解 程度逐渐增大, 大分子 量肽段减少, 而低分子量肽段逐渐增加。在同样用 酶量的情况下 ( 1 /500) , 与 0e 相比, 15e 时的酶解 速度明显加快, 30 m in时电泳图谱显示胶原被分解 成很多小分子肽段, 由于这些小分子肽段分子量接 近, 条带分界变得模糊。 0e 时, 1 /500和 1 /800的 酶量相差不大, 1 /500的酶用量, 分解 20 m in的样品 条带清晰, 分解程度适中, 因此选用该条件作为蛋白 酶 K 分解条件。 2. 3. 4. 2鱼皮、鳞、骨的酶解比较
由表 1可以看出, 鱼皮在 4e 下经过一次提取 ( 48 h) , 得率是 8. 9% , 随后再进行二次提取, 得率 增加了 0. 6% , 说明鱼皮经过 48 h提取后, 大部分胶 原蛋白已经提取出来, 再延长提取
提取方法
第 1批材料
第 2批材料
张俊杰等: 鲤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 19#
2 结果与讨论 2. 1 成分分析 2. 1. 1 蛋白质测定: 经凯氏定氮测得鲤鱼皮中粗蛋 白含量占鱼皮鲜重的 20. 14% 。 2. 1. 2 脂肪测定: 采用索式抽提法测定得鱼皮粗脂 肪质量分数为 21. 55% 。 2. 1. 3 灰分测定: 通过高温灰化法测得鲤鱼皮中灰 分质量分数为 0. 67% 2. 1. 4水分测定: 经 105e , 烘干至恒重后测得水分 质量分数为 52. 68% 。 2. 2 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
原料质量 / g 一次提取质量 / g
101. 196 9. 016
104. 665 8. 973
二次提取质量 / g
-
0. 988
得率 /%
8. 9
9. 5
注: / - 0表示未进行此步骤操作
图 1 鱼皮胶原蛋白紫外可见光 谱扫描
18. 4e , 鲭鱼鱼皮变性温度为 26. 1e , 秋刀 鱼变性 温度为 23. 0e , 鲑鱼为 19. 4e , 猪皮胶原蛋白的变 性温度为 37e [ 11] , 一般来讲, 来自海洋鱼类胶原蛋 白的变性温度比来自陆地动物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 低, 这与生存环境和体温有关 [ 12] , 鲤鱼胶原蛋白的 变性温度高于一般的海水鱼, 低于陆生动物。
图 5 鱼皮、鳞、骨的酶解比较 样品 1: 鱼皮胶原蛋白; 2: 鱼鳞胶原蛋白; 3: 鱼骨胶原蛋白 酶解条件: 0e , 1 / 500的酶用量, 分解 20 m in
3 结论 鲤鱼鱼皮两次提取的得率高于一次提取 0. 6% ;
通过旋转粘度计测定鱼皮 胶原蛋白的变性 温度为 27. 6e ,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得出鱼皮胶原蛋白 溶液在 228 nm 有一最大吸收峰; SDS - PAGE 电泳 证明了鱼皮同鱼鳞、鱼骨的胶原蛋白相似, 初步确定 是 I 型胶原蛋白, 酶解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鱼皮同鱼 鳞、鱼骨的胶原蛋白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摘要: 首先对鲤鱼鱼皮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通过凯氏 定氮、索式 抽提、高温灰 化、直接干 燥法测定 了鱼皮 的蛋白 质、脂肪、
灰分、水分含量。通过粘度测定法得到鱼皮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28e 左右;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的结果 证明鱼皮胶 原蛋白在
228 nm 有一最大吸收峰; SDS- PAGE 电泳初步确定鱼皮胶原蛋白是 I 型胶原蛋白; 酶 解实验进一 步证实了 鱼皮同鱼鳞、鱼骨
胶原蛋白是由三条多肽链组成呈三股螺旋结构 蛋白质, 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特有的结 构和化学组成使其在生物医学材料、药物输送载体、 组 织 工 程、化 妆 品 和 食 品 等 领 域 得 到 了 广泛 应 用 [ 1] 。鱼皮胶原 蛋白可以作为一种 安全的食品添 加剂。此外, 研究表明, 胶原蛋白还具有抗衰老、组 织修复、伤口促愈等生理功能, 作为医用生物材料,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2] 。
的胶原蛋白在结构上 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关键词: 鱼皮; 胶原蛋白; 提取; 性 质
中图分类号: T S25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8376( 2008) 01- 0018- 04
随着水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产生了大量的 鱼皮、鱼鳞、鱼骨等废弃物, 如不加以充分利用, 不仅 会污染环境, 也浪费了资源。由于近年来疯牛病、口 蹄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使人们对来源于 牲畜的胶原蛋白的安全性发生了怀疑, 另外, 来源于 牲畜的胶原蛋白在信仰伊斯兰教、回教等地区的应 用受到限制。因此, 研究和开发鱼皮、鱼鳞、鱼骨等 水产加工废弃物中的胶原蛋白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 视。
由图 5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三种来源不同的胶 原蛋白经蛋白酶 K 分解后, 条带都较清晰, 主要部 分条带位置几乎完全一致, 说明其结构构型及氨基
参考文献
[ 1] 任俊莉, 付丽红, 邱化玉. 胶原 蛋白的应 用及其 发展前 景 (续 ) [ J]. 中国皮革, 2004, 33( 1) : 36~ 38.
准确称取胶原蛋白 0. 005 g, 加入 1 mL 的 T ris - m a leate( pH 7. 0) , 沸水浴加热 3~ 5 m in。按 1 /500 或 1 /800加入质量浓度为 0. 15 g# L- 1蛋白酶 K, 分 别在 0e , 15e 酶解, 达到相应时间时立即取 0. 1 mL 样品加入 0. 1 mL 的 SDS样品处理液, 沸水浴加热 3 m in后置于 - 20e 冰箱保存待用, 点样时自然解冻, 进行 SDS- PAGE 电泳。考查不同酶用量和酶解温 度对胶原蛋白的分解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鲜活鲤 鱼宰 杀后取 鱼皮 装 于密 实袋 中, 置于 - 25e 冰箱保存。 1. 2 实验方法 1. 2. 1 鱼皮成分的测定
蛋白质测定 [ 5] : 采用凯氏定氮法。 脂肪测定 [ 5] : 采用索式抽提法。
收稿日期: 2007 - 11- 26 作者简介: 张俊杰, 男 ( 1970- ), 博士, 副教授, 从 事水产品加工 与综 合利用方面的研究。 基金来源: 江苏省海洋生物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006H S016
[ 12] R igby, B. J. Am inoac id com po sition and therm a l stab ility o f the skin co llagen o f the A nta rctic ice- fish. [ J] N ature, 219( 1) : 166~ 167.
2. 3 胶原蛋白的性质 2. 3. 1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一般具有共轭双键的物质都具有紫外吸收, 在 20种基本氨基酸中, 有 4种具有共轭双键, T rp, T yr, Phe和 H is, 而这其中 T rp 在 280 nm 的紫外吸收最 强, 所以大多数蛋白质在 280 nm 处都有一个很强的 紫外吸收, 并可通过对 280 nm 的紫外吸光度的测量 对蛋白质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但胶原蛋白由于其中 几乎不含 T rp, 所以在 280 nm 处没有强吸收峰的出 现, 这可作为一个鉴定胶原蛋白纯度的方法。由图 1可知, 胶原溶液在大约 228 ~ 230 nm 处有一个吸 收峰, 与资料报道的胶原蛋白吸收峰 ( 225nm 附近 ) 位置一致 [ 9] 。 2. 3. 2 粘度测定
1. 2. 4粘度测定 取皮 ASC 0. 075 g溶于 10 mL 乙酸 ( 0. 1 m o l#
L- 1 ) 中, 用旋转粘度计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粘度值。 1. 2. 5 SDS- PAGE电泳 [ 4 ]
0. 1 mL 胶原蛋白溶液与 0. 1 mL SDS样品处理 液混合后, 沸水浴加热 3 m in点样, 开始电泳。电流 开始为 10 mA, 至浓缩胶, 分离胶界限处调整电流为 15 mA, 电泳结束, 固定液固定 30 m in, 染色 1 h, 脱 色直到无底色, 做成干胶, 拍照。 1. 2. 6酶解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