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图形拼接》教案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图形拼接》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图形拼接》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3. 图形拼接》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践,了解和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生活中的实物为例,让学生感受图形拼接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图形拼接有一定的了解,但拼接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也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示范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拼接的实物或图片,如拼图、建筑、衣物等。
2.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拼接材料。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图形拼接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拼接的例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拼接方法,讲解拼接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拼接的规律、颜色搭配和创意。
同时,教师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拼接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图形拼接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创新。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给定的图形拼接出有趣的图案。
4.巩固(5分钟)每组选出一个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用所学图形拼接方法,创作一个具有故事性的场景。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三课 组合与图形拼接 ︳湘美版

组合与图形拼接课程: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版本: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与图形拼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组合与图形拼接的基本概念。
2. 组合与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3. 组合与图形拼接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掌握组合与图形拼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1. 对组合与图形拼接的理解和应用。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实例。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组合与图形拼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组合与图形拼接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组合与图形拼接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教授组合与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组合与图形拼接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组合与图形拼接的认识和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了组合与图形拼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发现组合与图形拼接的美感,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第13课 图形拼接 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3课图形拼接说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的是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3课——图形拼接。
主要内容包括:图形拼接的概念、图形拼接的构图方法、色彩的搭配和表现形式。
二、教学目标•了解图形拼接的概念及构图方法;•掌握色彩的基本搭配方法;•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表现个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图形拼接的概念及构图方法;•色彩的基本搭配方法。
3.2 教学难点•自由创作并表现个性。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将一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辨认图形名称并描述所看到的颜色和形状。
•通过观察图形形状、颜色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拼接的概念;•利用图形表达颜色,让学生对色彩有直观感受。
4.2 学习新知识•讲解图形拼接的构图方法:选择多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以有规律、有意义的方式排列组合,得出新的图样。
让学生多从生活中寻找图形拼接的例子,理解图形拼接的美妙之处。
•讲解色彩搭配方法:介绍色彩的基本分类,如红、黄、蓝等,以及在色轮上的位置。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色彩穿搭的美感。
4.3 训练技能•带领学生练习图形拼接的构图方法,让学生体会不同图形组合带来的效果不同,并帮助他们找出最佳比例;•利用板书和图示,让学生练习色彩的搭配方法,并帮助他们刻画出表现不同氛围和情感的色调组合。
4.4 提高思维•练习素描稿,通过墨汁笔、炭粉、油画棒等不同工具制作素描稿,同时灰阶作业增加巩固练习,加深对光影变化的理解和感性印象;•带领学生进行自由构图,让其利用多种形状、颜色、材料,自主创作图形拼接作品,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5 总结梳理•结合着手作品,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评价彼此的创作,并关注作品在色彩、形态、构图等方面的各自优点;•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讲解图形拼接和色彩搭配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和反思分享。
五、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等;•巡视学生的作品,评估学生在图形拼接中的造型、色彩、构图、表现个性等方面的表现;•分享学生的作品,以及对学生表现和反思的评价。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三课 图形拼接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三课图形拼接︳湘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拼接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洁准确的绘图表达。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对美术形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图形拼接的基本方法。
2.如何组合图形创造更多元化的题材和构图。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图形拼接的技法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
2.如何通过组合图形创造更多元化的构图。
教具准备1.玩具积木、彩纸、剪刀。
2.每人备一张A4白卡纸、铅笔、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热身环节:1.学生手持积木,教师让他们尝试拼接得尽量完美并且稳定。
2.教师要求学生在彩色卡纸上剪出几种基本的图案,并将其拼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导入环节:1.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随意剪切的彩纸拼图,让学生猜测拼图的主题。
2.介绍图形拼接这种绘画方式的概念和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环节:1.介绍图形拼接必备的技巧与工具(如:图案设计、美术素描、构图设计等)。
2.通过讲解图形拼接的构图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表达意识,提高其对于美术形式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实践环节:1.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图形拼接的实践演练。
2.让学生在自己的白卡纸上先用线条稿拟定好初步构图,再用不同的彩色卡纸细致地填充细节,最后进行拼接。
总结环节:1.老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2.教师就图形拼接的学习成果和重要性与学生进行总结并分享。
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
2.学生是否掌握了图形拼接的技巧和方法。
3.学生作品的创意、构图、表达能力等是否优秀。
扩展阅读推荐一本涉及到图形拼接美术教程的书目:《构造与图形拼接系列:美术素描课堂教程》。
13. 图形拼接-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3. 图形拼接-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目标•知道图形拼接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图形排列对整体效果的影响;•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知识点1:图形拼接概念图形拼接是指利用各种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方式,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整体画面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2:图形拼接的基本方法1.选择图形:从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图形中选择符合题材和需要的图形。
2.布局:对选定的图形进行排列,要注意布局的整体效果,尽量营造简洁、和谐、美观的整体感觉。
3.拼接:将每个图形的轮廓线拼接到一起,不重不漏完美呈现出每个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图形拼接的概念老师可以用相关图形拼接的作品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拼接的相关特点与魅力,并引入本课程的主题-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图形拼接。
步骤2:展示相关作品老师可以展示一些相似的图形拼接的作品,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了解图形拼接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步骤3:分析图形拼接的组合方式老师可以利用案例,将图形与其组合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组合的奥秘,了解图形选择与组合的关联性以及相互间的影响。
步骤4:学生练习图形拼接老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小组,选择一幅图片,进行图形拼贴。
带领学生认真观察选材并思考排列顺序与角度,充分发挥创意能力,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步骤5:学生展示成果学生向同学展示自己所创作的图形拼接作品并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时空感知。
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可操作性强,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高美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转化观念,培养其自主思考与独立创新精神。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图形拼接》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图形拼接》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图形拼接》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图形拼接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图形拼接的例子,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简单的图形拼接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图形拼接技巧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拼接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拼接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主创作出有创意的图形拼接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图形拼接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拼接的基本技巧。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图形拼接的方法。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图形拼接的实例作品、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美术用品(如剪刀、胶水、彩纸等)、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拼接实例,如海报、广告、图案等,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图形拼接。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然后,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拼接的基本技巧,如组合、重叠、镶嵌等,并讲解这些技巧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实践图形拼接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图形拼接(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图形拼接(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图形拼接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不同的图形形态和颜色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图形能够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创造性。
二、教学目标1.学习图形的形态和颜色,丰富视觉感受。
2.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掌握图形拼接的基本技巧。
3.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富有创意的图形组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不同颜色和形态的图形拼接方法。
2.难点:如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图形作品。
四、教学准备1.图形拼接的样本图。
2.彩色纸张和剪刀等相关工具。
3.教师示范时需要准备幻灯片或黑板。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与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样板展示或故事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和形态的图形,并且告诉学生组合美丽图形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表达出他们自己对图形拼接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步:示范与讲授(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相关图形的知识和基本拼接技巧,同时示范一些简单的图形拼接,鼓励学生跟着尝试。
在学生熟悉基本技巧后,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样板图供学生参考。
第三步:实践与创作(4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技巧,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拼接,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作品。
教师同时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和辅助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同学之间交流和分享。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的同时,要注重肯定每个学生的努力和独特之处。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美术技巧方面的水平和创造性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鼓励,也为学生的表现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13. 图形拼接-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3. 图形拼接-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教材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剪贴和组合不同的图形,形成富有想象力的形象,并且了解图形拼接对美术创作的重要性。
教学材料:美术教学用纸、彩笔、剪刀、画笔等2. 教学流程【教学步骤】2.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猜猜看这些图形可以拼成什么?2.2 操作给每名学生发放一张美术教学用纸,让学生尝试剪切图形进行拼接,并鼓励他们进行各种组合尝试。
让学生利用彩笔填充颜色,让这些图形形成色彩鲜艳且富有生动感的拼贴图。
2.3 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贴图,并通过观察和总结来发现不同的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
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创造出新的富有想象力的拼贴图形象。
2.4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图形拼接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美术创作的灵感往往也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和图形。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猜猜看这些图形可以拼成什么?•步骤二:操作–给每名学生发放一张美术教学用纸,让学生尝试剪切图形进行拼接,并鼓励他们进行各种组合尝试。
–让学生利用彩笔填充颜色,让这些图形形成色彩鲜艳且富有生动感的拼贴图。
•步骤三: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贴图,并通过观察和总结来发现不同的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创造出新的富有想象力的拼贴图形象。
•步骤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图形拼接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美术创作的灵感往往也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和图形。
4. 教学建议•对于一些不太擅长剪切和组合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频边图形模板进行练习。
•在练习剪切和拼贴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教授一些美术语言,例如画面结构的概念;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表现技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图形拼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人文目标: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演示,变变图形
1、老师这有张圆形的纸片,同学们注意观察经过我任意的剪割后会有什么变化。
2、教师进行教学演示。
3、还有哪位同学有更新颖的摆法?(1—2名学生)
三、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2、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进行拆分造型。
四、发现问题,质疑释疑
1、在造型的时,你们觉得纸片剪成几块最好造型?(3—5)
2、在造型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五、学生活动
1、强调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2、强调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3、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六、欣赏评析
1、在小组内评价,比比哪位同学拼摆的造型最有趣。
2、下位交流:去看看别组同学拼摆的图形,评选出你认为最新颖的造型。
3、展示作品:把学生推荐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4、欣赏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