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的杀菌性能与消毒作用

合集下载

二氧化氯代替氯气消毒的原因

二氧化氯代替氯气消毒的原因

二氧化氯代替氯气消毒的原因
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代替氯气进行消毒。

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二氧化氯具有高效的消毒能力。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器,从而杀死细菌。

与氯气相比,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更高,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细菌、病毒和其他潜在的病原体。

其次,二氧化氯具有广谱的杀菌效果。

二氧化氯可以杀死多种类型的细菌和病毒,包括耐氯的细菌和病毒,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腺病毒等。

因此,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可以更全面地保护人们的健康。

第三,二氧化氯具有较低的毒性。

相比之下,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呼吸道和眼睛等部位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二氧化氯是以固体或液体形式使用的,不会释放气体,安全性更高。

此外,二氧化氯具有较稳定的性质,不易分解。

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的降解产物。

这使得二氧化氯易于处理和使用,并且能够长时间保存。

此外,由于二氧化氯溶液的PH值在酸性范围内,所以使用过
程中不会对容器造成腐蚀,有效地延长了容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二氧化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在水中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不会对水中的氨、硫化物等物质产生氯化副产物,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二氧化氯具有高效、广谱、较低毒性和稳定性等优势,可以有效地代替氯气进行消毒。

在各种场合,例如水处理、医疗设备消毒、食品加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同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二氧化氯ab剂成分

二氧化氯ab剂成分

二氧化氯ab剂成分
二氧化氯ab剂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通常被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

二氧化氯ab剂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二氧化氯ab剂在水处理中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它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障水质安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氧化氯ab剂也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异味物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此外,在食品加工中,二氧化氯ab剂可以用于食品表面的消毒,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

二氧化氯ab剂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

在水处理中,通常会将二氧化氯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含二氧化氯的溶液。

这种溶液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投加。

在污水处理中,二氧化氯ab剂通常会与污水混合,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再进行处理。

在食品加工中,二氧化氯ab剂通常以蒸汽或溶液的形式喷洒在食品表面,待一定时间后再清洗干净。

二氧化氯ab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二氧化氯气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暴露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二氧化氯ab 剂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的来说,二氧化氯ab剂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在水处理、污水
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障水质和食品安全。

在使用二氧化氯ab剂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其有效性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二氧化氯 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 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其消毒原
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可以与有机物中的氨基、脂肪酸等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它能氧化细胞内的重要酶和代谢物质,破坏微生物的生物膜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2. 协同作用:二氧化氯在水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亚氯酸(HClO),亚氯酸是弱酸,能与细胞膜中的脂质反应,破坏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使之失活,从而实现杀菌的效果。

此外,二氧化氯还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DNA,阻止其复制和增殖。

3. 选择性杀菌:相对于氯化物和次氯酸钠等传统消毒剂,二氧化氯对微生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体组织,减少对生物体的损害。

4. 残留物少:与氯化物和次氯酸钠不同,二氧化氯不会产生三氯甲烷(一种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潜在健康风险),也不会在水中产生氯酸盐。

综上所述,二氧化氯通过氧化作用、协同作用和选择性杀菌的原理,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类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饮料加工、医疗卫生、环境消毒和空气净化等领域。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一、二氧化氯的消毒灭菌性能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1、高效、强力。

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2浓度是最低的。

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ClO2浓度仅为Cl2的1/2。

ClO2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

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

2、快速、持久。

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

它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

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 的ClO2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而0.5ppm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时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3、广谱、灭菌。

ClO2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伤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

ClO2对病毒的灭活比O3和Cl2更有效。

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

4、无毒、无刺激。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剂属实际无毒级产品,积累性试验结论为弱蓄积性物质。

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皮膜和头皮产生损伤,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是绝对安全的。

5、安全、广泛。

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二氧化氯的介绍

二氧化氯的介绍
二氧化氯的水溶液容易挥发,不稳定,通常会产生歧化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氯酸盐:
二氧化氯对藻类的控制主要是因为它对苯环有一定亲和性,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嗅无味。叶绿素中的吡咯环与苯环非常类似,二氧化氯也同样能作用于吡咯环。这样,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新陈代谢终止,使得蛋白质的合成中断。这个反应结果对植物的损害在于原生质脱水而带来高渗的收缩(质壁分离),这是不可逆的过程,导致藻类死亡。
作为消毒剂,二氧化氯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实验室中以PE管模拟居民小区管路系统,低浓度的二氧化氯(浓度为1mg/l左右)经过21天衰减,浓度仍可达到0.2mg/l。根据美国标准,0.2mg/l的二氧化氯就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因此,在居民小区饮用水中若投加低浓度的二氧化氯,即使长时间不打开水龙头,再次打开时,仍可得到优质的净化水(实用时可先放掉一些)。故在居民小区中推广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水消毒剂是可行的。经过进一步实验,冷藏避光条件下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每天衰减约1%,温度升高则二氧化氯衰减增加。在实际应用中,夏季应适当增加二氯化氯的浓度。
将二氧化氯用于污水处理后排水管道中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将二氧化氯用于游泳池水处理,尚未见到正式报道。根据二氧化氯良好的特性,这些尝试是有意义的,目前我们正在做此方面的工作。
4 二氧化氯———绿色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它能在很宽pH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与氯气相比,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是在低浓度时更突出。有意义的是,二氧化氯不仅能杀死微生物,而且能分解残留的细胞结构,起到杀孢子和杀病毒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细菌、藻类及粘泥。
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未见影响的含量一般为10mg/l~100mg/l,而市政饮用水的ClO2最高含量也将低于1mg/l。即使饮用水中的ClO2最大浓度为1mg/l,10mg/l~100mg/l已确证为安全范围,而实际上,在水中ClO2的浓度可能比1mg/l还低得多,故实际的安全性也将高得多。

二氧化氯与三氯比较

二氧化氯与三氯比较

二氧化氯消毒剂与二(三)氯消毒剂比较
1、杀菌原理:二氧化氯是过氧化物消毒剂,是强氧化作用杀菌;二(三)氯是
氯化异氰尿酸类含氯消毒剂,杀菌是氯化和氧化作用。

2、安全性:二氧化氯杀菌是氧化作用,不会参与氯代反应,不生成有机氯代化
合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是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二(三)氯杀菌有氯化反应,生产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影响的二(三)氯甲烷等致癌物等,属低毒类LD50:700~800mg/kg(大鼠经口)。

3、杀菌力:二氧化氯杀菌力强,0。

1到几十个ppm都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而二
(三)氯在低浓度下的杀菌作用不及次氯酸钠,一般使用浓度都是200ppm以上。

4、刺激性:二氧化氯气味弱,二(三)氯具有较强氯臭味。

5、腐蚀性:二氧化氯腐蚀性小,二(三)氯有较强的腐蚀性.
6、空气消毒:二氧化氯对空气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而二(三)氯是非常弱.
7、涉水性:二氧化氯可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安全性高,二(三)氯国家涉水禁止产
品。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泛的消毒和杀菌作用。

它常用于饮用水、游泳池、医疗设备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消除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二氧化氯消毒的原理主要包括氧化作用和破坏细胞膜。

首先,二氧化氯能够与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和细胞膜结合,进而引发氧化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氯会释放出氧气,形成高氧环境,从而破坏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最终导致其死亡。

此外,二氧化氯还能直接氧化微生物体内的DNA,破坏其遗传物质,进一步使其失去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其次,二氧化氯还能破坏微生物细胞膜。

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细胞膜是保护组织结构、调节物质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氧化氯通过与细胞膜中的脂质物质反应,破坏其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进而破坏微生物的正常功能。

此外,二氧化氯还能与细胞膜中的乙酰胆碱等化学成分反应,阻断神经递质传导,引发细胞死亡。

此外,二氧化氯还可以通过活性氧的生成来发挥其消毒作用。

在消毒过程中,二氧化氯会与水分子反应,释放出活性氧种类,如氢氧根离子、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等。

这些活性氧种类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进一步杀灭微生物和破坏其细胞结构。

综上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主要包括氧化作用、破坏细胞膜以及活性氧的生成。

通过这些机制的协同作用,二氧化氯能够高效地抑制和杀灭各种微生物,保持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浓度、接触时间、水质条件等。

因此,在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剂量和处理时间的选择,并且定期监测消毒效果,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同时,也应注意二氧化氯的毒性和安全操作,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其原理主要包括氧化作用、破坏细胞膜和活性氧的生成。

通过这些机制的协同作用,二氧化氯能够高效地抑制和杀灭各种微生物,确保水质和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二氧化氯消毒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消毒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消毒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消毒杀菌的原理是利用二氧化氯分解后释放出的活性氯离子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进行氧化破坏。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壁、膜以及核酸、酶等重要生物组分。

二氧化氯分解后会释放出活性氯离子(OCl-),这种离子对细菌的细胞壁具有较强的破坏能力,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导致其死亡。

二氧化氯消毒杀菌具有以下特点:
1. 广谱杀菌:二氧化氯可以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

2. 高效性:二氧化氯的活性氯离子具有强氧化能力,能够迅速杀灭微生物。

3. 无臭味:二氧化氯消毒后不会产生刺激性或难闻的气味。

4. 不易产生抗药性:由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机制多样,不易导致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二氧化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氯的杀菌性能与消毒作用自1911年问世,1944年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以来,经过漫长的各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二氧化氯的如下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二氧化氯在含有机物较少的水中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2,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消毒效果同属于一个数量级,但是它比次氯酸根、一氯胺、二氯胺要强的多;3,在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接触时间时,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表中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均为99%);4,二氧化氯能灭活细菌和同速同效的灭活病毒。

对灭活病毒而言,比液氯、臭氧更有效。

它也不受PH值升高的影响。

但是在浊度较高的水中,病毒被灭活量会明显下降,这与浊度较高悬浮物固体保护了病毒有关;5,当水温从20摄氏度降低至5摄氏度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随之下降。

它与温度的关系见表2所示(二氧化氯投量在表中的条件下,投入0.25mg/l时大肠菌的灭活率99%);6,二氧化氯杀灭内生孢子的能力比氯强。

在含氨水中,杀灭芽孢杆菌孢子所需二氧化氯量低于液氨量,并且须行折点投氨时才能杀灭孢子;7,二氧化氯对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它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透过性,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巯基的酶,很快地抑制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8,二氧化氯对饮用水中肉毒杆菌毒素的去除是卫生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投入0.20~0.25 mg/l的二氧化氯,在数分钟内可将肉毒杆菌杀灭,它远胜过液氯的杀灭效果;9,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10,使用0.5 mg/l的二氧化氯就能杀灭水虱,而使用液氯则要6~7mg/l;11,用二氧化氯进行滤前消毒,对杀灭藻类也有较好的效果、1995年美国费城曾以二氧化氯取代硫酸铜作为处理水库的藻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氧化氯对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它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臭无味。

叶绿素中的吡咯环与苯环非常类似。

因此,用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的新陈代谢很快被终止,蛋白质合成被中断,植物细胞原生质脱水,使细胞液形成高渗收缩,细胞质和细胞壁被分离。

这个过程也是不可逆的,最终会导致植物死亡;12,二氧化氯能成功地控制霉味、鱼腥味,以及放线菌带来的异味。

自1911年问世,1944年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以来,经过漫长的各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二氧化氯的如下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二氧化氯在含有机物较少的水中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2,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消毒效果同属于一个数量级,但是它比次氯酸根、一氯胺、二氯胺要强的多;3,在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接触时间时,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表中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均为99%);4,二氧化氯能灭活细菌和同速同效的灭活病毒。

对灭活病毒而言,比液氯、臭氧更有效。

它也不受PH值升高的影响。

但是在浊度较高的水中,病毒被灭活量会明显下降,这与浊度较高悬浮物固体保护了病毒有关;5,当水温从20摄氏度降低至5摄氏度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随之下降。

它与温度的关系见表2所示(二氧化氯投量在表中的条件下,投入0.25mg/l时大肠菌的灭活率99%);6,二氧化氯杀灭内生孢子的能力比氯强。

在含氨水中,杀灭芽孢杆菌孢子所需二氧化氯量低于液氨量,并且须行折点投氨时才能杀灭孢子;7,二氧化氯对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它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透过性,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巯基的酶,很快地抑制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8,二氧化氯对饮用水中肉毒杆菌毒素的去除是卫生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投入0.20~0.25 mg/l的二氧化氯,在数分钟内可将肉毒杆菌杀灭,它远胜过液氯的杀灭效果;9,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10,使用0.5 mg/l的二氧化氯就能杀灭水虱,而使用液氯则要6~7mg/l;11,用二氧化氯进行滤前消毒,对杀灭藻类也有较好的效果、1995年美国费城曾以二氧化氯取代硫酸铜作为处理水库的藻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氧化氯对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它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臭无味。

叶绿素中的吡咯环与苯环非常类似。

因此,用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的新陈代谢很快被终止,蛋白质合成被中断,植物细胞原生质脱水,使细胞液形成高渗收缩,细胞质和细胞壁被分离。

这个过程也是不可逆的,最终会导致植物死亡;12,二氧化氯能成功地控制霉味、鱼腥味,以及放线菌带来的异味。

自1911年问世,1944年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以来,经过漫长的各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二氧化氯的如下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二氧化氯在含有机物较少的水中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2,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消毒效果同属于一个数量级,但是它比次氯酸根、一氯胺、二氯胺要强的多;3,在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接触时间时,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表中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均为99%);4,二氧化氯能灭活细菌和同速同效的灭活病毒。

对灭活病毒而言,比液氯、臭氧更有效。

它也不受PH值升高的影响。

但是在浊度较高的水中,病毒被灭活量会明显下降,这与浊度较高悬浮物固体保护了病毒有关;5,当水温从20摄氏度降低至5摄氏度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随之下降。

它与温度的关系见表2所示(二氧化氯投量在表中的条件下,投入0.25mg/l时大肠菌的灭活率99%);6,二氧化氯杀灭内生孢子的能力比氯强。

在含氨水中,杀灭芽孢杆菌孢子所需二氧化氯量低于液氨量,并且须行折点投氨时才能杀灭孢子;7,二氧化氯对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它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透过性,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巯基的酶,很快地抑制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8,二氧化氯对饮用水中肉毒杆菌毒素的去除是卫生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投入0.20~0.25 mg/l的二氧化氯,在数分钟内可将肉毒杆菌杀灭,它远胜过液氯的杀灭效果;9,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10,使用0.5 mg/l的二氧化氯就能杀灭水虱,而使用液氯则要6~7mg/l;11,用二氧化氯进行滤前消毒,对杀灭藻类也有较好的效果、1995年美国费城曾以二氧化氯取代硫酸铜作为处理水库的藻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氧化氯对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它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臭无味。

叶绿素中的吡咯环与苯环非常类似。

因此,用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的新陈代谢很快被终止,蛋白质合成被中断,植物细胞原生质脱水,使细胞液形成高渗收缩,细胞质和细胞壁被分离。

这个过程也是不可逆的,最终会导致植物死亡;12,二氧化氯能成功地控制霉味、鱼腥味,以及放线菌带来的异味。

自1911年问世,1944年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以来,经过漫长的各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二氧化氯的如下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二氧化氯在含有机物较少的水中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2,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消毒效果同属于一个数量级,但是它比次氯酸根、一氯胺、二氯胺要强的多;3,在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接触时间时,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表中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均为99%);4,二氧化氯能灭活细菌和同速同效的灭活病毒。

对灭活病毒而言,比液氯、臭氧更有效。

它也不受PH值升高的影响。

但是在浊度较高的水中,病毒被灭活量会明显下降,这与浊度较高悬浮物固体保护了病毒有关;5,当水温从20摄氏度降低至5摄氏度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随之下降。

它与温度的关系见表2所示(二氧化氯投量在表中的条件下,投入0.25mg/l时大肠菌的灭活率99%);6,二氧化氯杀灭内生孢子的能力比氯强。

在含氨水中,杀灭芽孢杆菌孢子所需二氧化氯量低于液氨量,并且须行折点投氨时才能杀灭孢子;7,二氧化氯对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它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透过性,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巯基的酶,很快地抑制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8,二氧化氯对饮用水中肉毒杆菌毒素的去除是卫生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投入0.20~0.25 mg/l的二氧化氯,在数分钟内可将肉毒杆菌杀灭,它远胜过液氯的杀灭效果;9,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10,使用0.5 mg/l的二氧化氯就能杀灭水虱,而使用液氯则要6~7mg/l;11,用二氧化氯进行滤前消毒,对杀灭藻类也有较好的效果、1995年美国费城曾以二氧化氯取代硫酸铜作为处理水库的藻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氧化氯对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它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臭无味。

叶绿素中的吡咯环与苯环非常类似。

因此,用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的新陈代谢很快被终止,蛋白质合成被中断,植物细胞原生质脱水,使细胞液形成高渗收缩,细胞质和细胞壁被分离。

这个过程也是不可逆的,最终会导致植物死亡;12,二氧化氯能成功地控制霉味、鱼腥味,以及放线菌带来的异味。

自1911年问世,1944年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以来,经过漫长的各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二氧化氯的如下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二氧化氯在含有机物较少的水中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2,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消毒效果同属于一个数量级,但是它比次氯酸根、一氯胺、二氯胺要强的多;3,在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接触时间时,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表中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均为99%);4,二氧化氯能灭活细菌和同速同效的灭活病毒。

对灭活病毒而言,比液氯、臭氧更有效。

它也不受PH值升高的影响。

但是在浊度较高的水中,病毒被灭活量会明显下降,这与浊度较高悬浮物固体保护了病毒有关;5,当水温从20摄氏度降低至5摄氏度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随之下降。

它与温度的关系见表2所示(二氧化氯投量在表中的条件下,投入0.25mg/l时大肠菌的灭活率99%);6,二氧化氯杀灭内生孢子的能力比氯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