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其相关反应
高三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

高三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高三化学知识点:二氧化氯高三学生都知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二氧化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lO2,由氯和氧组成。
二氧化氯具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密度较大,可溶于水,溶于水时呈现黄绿色。
由于它的臭气和颜色,二氧化氯广泛用于水处理中杀灭细菌和病毒。
此外,二氧化氯相对比较稳定,在常温和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可以存放一段时间。
二、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可以与有机物反应,从而引发爆炸或火灾,因此需要小心处理。
同时,二氧化氯也能与某些无机物发生反应,例如与银、硫化物等,引发爆炸。
三、二氧化氯的制取方法目前,二氧化氯的主要制取方法有两种:氯酸-硫酸法和氯酸-氯酸钠法。
氯酸-硫酸法是通过将氯酸和硫酸混合,然后加热制取二氧化氯气体。
而氯酸-氯酸钠法则是通过氯酸和氯酸钠的反应制取。
四、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由于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和较强的杀菌能力,它在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同时,它还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和异色物质,改善水的品质。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五、二氧化氯与环境的关系尽管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很广泛,但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也需要重视。
二氧化氯可以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例如氯胺、三卤甲烷等。
这些物质对水体生态和饮用水的安全性可能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在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水处理时,需要严格控制其用量和处理过程,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六、二氧化氯的其他应用领域除了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二氧化氯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二氧化氯可以用于漂白纸张、纺织品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杀菌。
此外,它还可以用作化学品的生产和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二氧化氯符号

二氧化氯符号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二氧化氯的概述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氯的应用领域
4.二氧化氯的注意事项
正文
【二氧化氯的概述】
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氧化性:二氧化氯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酸性: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亚氯酸和氯酸,表现出酸性。
3.稳定性:二氧化氯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中易分解。
【二氧化氯的应用领域】
二氧化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1.消毒剂: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消毒工作。
2.漂白剂:二氧化氯具有漂白作用,可用于纸浆、纺织品等的漂白处
理。
3.环保:二氧化氯可用于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有助于环境保护。
4.其他:二氧化氯还应用于农药、染料、香料等领域。
【二氧化氯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二氧化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吸入:二氧化氯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应尽量避免吸入。
2.避免接触皮肤:二氧化氯对皮肤有刺激性,应避免直接接触。
3.储存安全:二氧化氯应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应用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二氧化氯是化学式以CLO2表示的气体,当其溶于含有稳定剂的纯水时,才得于保存期为二年的称为稳定性二氧化氯,英文正确的称法是Stabilixed Chlorline Dioxide,但在美国又叫Chlorline Dioxide,仅称为[二氧化氯],也就说明在美国二氧化氯是稳定的化学物质,是一种常识。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棕红色气体,浓度低是黄绿色气体,相对空气比重为1.1 ,比空气重,液体比重2.37,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浓度极低时,具有青草气味及轻微的甜味,沸点11℃凝固点-59℃,易溶于水和冰醋酸、四氯化碳等溶剂,液化二氧化氯及高浓度二氧化氯极不稳定,撞击或日光照射均会发生爆炸,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0%就可能发生爆炸,低于10%则是稳定性极好的物质,没有爆炸的危险。
二氧化氯(CLO2)的爆炸极限参数:温度Tc=64℃(浓度15%液体)压力Pc=0.37MPa,(浓度15%液体)浓度Cc=12.5%气体(温度137℃)二氧化氯(CLO2)的爆炸通溃是8倍-12倍的体积膨胀,并放出热量,没有规律性,它会引得连环小爆炸,声响低沉,二氧化氯(CLO2)的爆炸后,气味很刺激,成份是CLO3、CLO2、CL2、O2、O3、H2,爆炸的能量不足以对人造成太大的伤害。
二氧化氯发生器爆炸极限参数必须在爆炸极限参数以下,二氧化氯爆炸极限参数图表是二氧化氯发生器生产厂家的最高秘密文件。
二氧化氯气体毒性比氯气、臭氧小,空气中,氯气浓度1.2mg/m3,臭氧1.6mg/m3,人就呈现头痛、甚至于死亡;而二氧化氯在220mg/m3浓度,不会有这种现象,二氧化氯气体稳定性比臭氧高,空气中,臭氧在18℃就分解,二氧化氯大于35℃不会分解。
到目前为止,将二氧化氯液化的储存,经种种努力均没有成功,固此只能在使用现场制备使用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深解度是氯气的5倍,在室温30mm/Hg分压下,溶解度为2.9g/L;在室温760mm/Hg 压力(常压),溶解度为3.1g/L,二氧化氯不易被水解,在水中以分子的形成存在,在低浓度下,(10mg/L 以下)它杀茵、消毒能力,主要以氧化的方式进行,与氯气杀茵消毒不同,氯气消毒以电子转移的方式进行,因此CLO2杀茵可在PH值较大范围内(2-10)高效杀菌消毒,且对人体绝无害处,经检测水中CLO2在1mg/L浓度以下时对比1mg/L氯气的杀茵能力超过10倍以上,(在各种介质下,对应杀灭的时间,残菌数量,对照得出的结论)。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作用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作用二氧化氯的性质物性参数学名:二氧化氯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分子式:ClO2相对分子质量:67.45(按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沸点:11.0℃熔点:-59.0℃相对密度:2.33(空气=1)* 有效氯:2.63(氯气有效氯=1)有效氯是衡量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
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
物理性质:二氧化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红色气体(低浓度黄绿色),在外观和气味上与氯气相似。
当空气中ClO2浓度大于10%易于爆炸。
受到照射、遇高温物体、接触有机物、也可发生爆炸。
若有铁锈、油脂、以及较多的有机粒子存在时,即使在安全体系和浓度(8%~12%)下,也会自发地分解。
二氧化氯具有刺激性气味,对人的眼、鼻、喉和呼吸道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当空气中ClO2浓度为14mg/L时,就可使人察觉,45mg/L 时,明显地刺激呼吸道。
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较稳定,几乎全部是以单体自由基的形式存在。
二氧化氯腐蚀性很强,一般常见金属、不锈钢都可腐蚀(指高浓度)。
化学性质:强氧化性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lO2+4H++5e=Cl-+H2O ψ=+1.511V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ClO2+e=ClO2- ψ=+0.95V ClO2-+2H2O+4e=Cl-+4OH-ψ=+0.78V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取决于水中还原物质的强弱。
与无机物反应水中少量的S2-、SO32-、SnO22-、AsO32-、 SbO32-、S2O32-、NO2-和CN-等还原性酸根均可被氧化去除。
水中一些还原态的金属离子Fe2+、Mn2+、Ni2+等也能被氧化,如:2ClO2+5Mn2++6H2O=5MnO2+12H++2Cl-ClO2+5Fe(HCO3)2+13H2O=5Fe(OH)3+10CO32-+Cl-+21H+8ClO2+5S2-+4H2O=5SO42-+8Cl-+8H+2ClO2+2CN-=2CO2+N2+2Cl-在中性溶液中,碘化钾、亚硫酸钠、亚砷酸钠及氧化铅,能把二氧化氯还原成亚氯酸盐。
二氧化氯使用及操作

二氧化氯使用及操作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消毒、脱色和除臭等领域。
在操作二氧化氯之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安全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以下是二氧化氯使用和操作的详细说明。
一、二氧化氯的性质1.化学性质: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可以在水中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2.氧化性: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有机物、杀灭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它具有较长的残留时间,可以提供持久的杀菌效果。
3.反应性:二氧化氯可以与氨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有毒氯胺,应避免与含氨物质同时使用。
4.稳定性:二氧化氯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和阳光下易分解,生成氧气和盐酸。
二、二氧化氯的使用1.水处理:二氧化氯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消毒。
在水处理中,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气体或其溶液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微生物。
2.消毒:二氧化氯可以灭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具有广谱的杀菌效果。
在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和饮品行业中用于消毒和灭菌。
3.脱色和漂白:二氧化氯可以用于纸浆、纺织品和食品加工中的脱色和漂白过程。
它可以有效去除颜料和色素,使物质恢复原色。
4.除臭:二氧化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废气和恶臭物质的异味,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三、二氧化氯的操作步骤1.安全措施:在操作二氧化氯前,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器。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和中毒风险。
2.制备溶液:可以将固体二氧化氯慢慢加入水中,制备二氧化氯溶液。
注意按照正确的比例加入二氧化氯,通常为0.8克二氧化氯溶解在1升水中。
3.溶液搅拌:将二氧化氯溶液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一般情况下,搅拌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
4.应用领域:根据所需的处理目的和应用领域,将二氧化氯溶液喷洒或加入待处理的水体或物质中。
确保溶液充分接触待处理的物质。
5.反应时间: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加入二氧化氯后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以确保其效果。
19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其制备和应用

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一种抗菌剂,由于其低毒性和高效性,在食品、医药、农业及其他行业
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性质:
1. 物理特性:稳定性二氧化氯是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或固体;本品密度大约为1.5g/cm3 ;易溶于水。
2. 化学特性:本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易分解。
3. 抗生物作用:本品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对各类微生物(如大多金黄色念球菌)。
二、制备方法:
1. 通过盐酸-乙酰胺反应制备:将盐酸逐步加入乙酰胺中,然后加入少量NaOH,即可得到所
要的稳定高浓度的ClO2;
2. 通过HCl-NaClO2反应制备:将HCl逐步加入NaClO2中,然后加入少量KOH,即可得到所
要的稳定高浓度的ClO2;
三、应用:
1. 生物学上使用: 由于该剂对人体无毒耐受性好,因此在食品工业领域广泛使用作为保存剂;
2. 工业领域使用: 还广法工厂净化巡航员之间使电子都会领留断裂形式凝回装備
之间使雾化装備之间使雾化装備之间使雾化装備之间。
二氧化氯相关介绍

二氧化氯相关介绍二氧化氯一、性质:(一)、物理性质:①、二氧化氯ClO2摩尔质量为67.453g/mol是在自然界中完全或几乎完全以单体游离原子团整体存在的少数化合物之一。
ClO2熔点-59℃,沸点11℃。
常温下是黄绿色或橘红色气体,ClO2蒸气在外观和味道上酷似氯气,有窒息性臭味,当溶液中ClO2浓度高于30%或空气中大于10%,易发生低水平爆炸,在有机蒸气条件下,这种爆炸可能变得强烈。
②、二氧化氯不稳定、受热或遇光易分解成氧和氯。
③、二氧化氯气体易溶于水,其溶解度约是Cl2的5倍,溶解中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具有与Cl2近似的辛辣的刺激性气味。
(二)、化学性质:①、二氧化氯系一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气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强烈反应,二氧化氯腐蚀性很强。
②、二氧化氯能与很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其中包括铁、锰、硫化物、氰化物和含氮化物等无机物以及酚类、有机硫化物、多环芳烃、胺类、不饱和化合物、醇醛和碳水化物以及氨基酸和农药等有机物反应。
③、在2-30℃内测定亚硝酸盐和4-甲基酚的阿累尼乌斯图给出了很好的线性关系,每升高1℃其表现速率常数分别增加4%和7%。
二、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及特性: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机理:先进入微生物体内,然后破坏微生物体内的酶和蛋白质以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目的,但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特别是在低浓度时更加突出。
二氧化氯主要通过两种机理灭活微生物,(一)、是二氧化氯与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反应。
(二)、是二氧化氯影响微生物的生理功能。
三、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1、水温:与液氯消毒相似,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力越大。
在同等条件下,当体系温度从20℃降到10℃时,二氧化氯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率降低了4%。
温度低时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较差,大约5℃时要比20℃时多消毒剂31%~35%。
2、pH值:适应范围宽。
ClO2分解是pH和OH-浓度的函数:当 pH值>9时 2 ClO2+2 OH-= ClO2- + ClO3-+H2O (岐化反应)3、悬浮物:悬浮物能阻碍二氧化氯直接与细菌等微生物的接触,从而不利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主要与其化学结构以及反应性质有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1. 氧化性消毒作用: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高活性氧原子,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生物活性和结构,从而造成微生物的死亡。
这种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2. 断链反应:二氧化氯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断链反应,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和功能,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这种断链反应导致微生物细胞膜的破裂和细胞内容物的泄漏,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3. 染色体蛋白质的影响:二氧化氯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蛋白质相互作用,阻断其正常的DNA修复和复制过程,从
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增殖能力,达到消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较长时间地释放氧化性活性物质,因此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注意适当的使用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2S04+H20
R4反应旨在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变滤饼为氯化钠。 (7)R5反应(盐酸法) R5反应原理如下:NaCl03+2HCI—争C102+1/2CI:+NaCl+H20 (8)R6反应 R6反应是R5工艺反应与氯酸钠电解生产装置相结合。反应器进料为电解装置出来的氯酸钠槽 液,其中含有重铬酸钠,氯化钠和氯酸钠。 (9)R7反应 80年代初在北美洲,R7反应首先工业化。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30NaCl03+20H2S04+12CH30H一30C102+23H20+lONa3H(S04)2+5CH30H+6Hc00_H+C02 副反应:12NaCl03+8H2S04+6CH30H寸6C102+3C12+4Na3H(s04)2+18H20+6 C02
(11)Solvey反应 Solvey反应是美国阿莱德公司开发的工艺,其反应如下:
NaCl03+(1—-X)NaCl+[(2--X)/2]H2SO‘+XHCI—'C102+1/2C1z+H20+[(2--X)/2]Na2SO。
上式中0≤X≤l,当X=O时,上式即为典型的R3反应:当X=I时,则有:
66
NaCl03+HCI+H2S04一C102+1/2C12+1/2
(6)R4反应法
C102+5Fe(HC03)2+3H20§5Fe(OH)3V+10C02+C1一+H+
此外,CIO。还可将以有机键合形式存在的Fe2+、Mn2+氧化,这一过程无疑强化了水中Fe2+、Mn2+ 的去除效果。 C10z不与水中的NH。和氯胺作用,为此,经氯胺消毒过的饮用水在贮存中的进一步消毒可以采用 C10z.对水中残存有机物的氧化,C10z比C1。要优越。C10:以氧化反应为主,而Cl-以亲电取代为主。 经氧化的有机物多降解为含氧基团(羧酸)为主的产物,无氯代产物出现。如对水中酚,ClOz可将 其氧化成醌式支链酸。而经Clz处理后,都产生臭味很大的氯酚。ClOz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它对稠环
t℃ 1/t
O 15 35
1/15
70+0.7 45
1/35
26.5+0.8
溶解度%
CIOz气体易溶于水,溶解于水中形成黄绿色的溶液。二氧化氯溶液浓度lOg/1以下时,基本没有 爆炸危险。 3、C l
0:的化学性质
CIOz,为奇电子分子,没有明显的二聚倾向,电子对呈平面三角形排布,分子内生成一个离域 大n键,2个0与Cl的两个双键间夹角为117.7。±1.7。,2个0与CI之间的距离相等,即D=I.784
133.322Pa),C102的浓蒸气超过大气压强6(Psi)(41Kpa)时爆炸,即在5.8Psi(40Kpa)时爆炸,压 缩或贮存ClO。一切尝试,无论是单独或其他气体结合,在商业上均未成功。水中溶解热(℃) 6.6Kcal/mol,ClO:在水中溶解度%与1/t成线性关系。 ,ClO:明显歧化
2C102+20H一营clo;+clo;
4、CIO:的强氧化性
在酸性条件下,CIOz有很强的氧化性
C102+4H++5e§C1一+H20
E0(V)=1.511—0.0473pH+0.01 1819[CCl02/Cl一] 在水处理条件下,(pH=7)
C102+e§clo;E020.95V
±0.01。
C102的红外光谱:
64
u
1945cm~:u 2445cm‘1
u
31 108cml
CIOz在CCl。的紫外吸收:人max375nm及355nm,在263nm处还有一个弱吸收 CIO:以AB:的等控结构存在 CIOz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但在水中,却不以二聚或多状态存在,这对ClO:在水中的 迅速扩散是有利的。 CIOz对光较敏感。在水中溶解的CIOz,在436 fUll处的光解量子产率为0.20mol/E,在405nm处则 上升为1.Omol/E,其机理如下: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其相关反应
候宏卫,贺启环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4)
摘
要: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由于其在消毒杀菌、除臭除味、脱色、保鲜及水处理等方面
的功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二氧化氯的物理、化学性质,强氧化性质和 制备,生产二氧化氯的工艺反应以及二氧化氧在水中的无机反应,有机反应,广谱消毒反应。
2 C102+H:0《今HCl03+HCl02
二氧化氯在酸性溶液中稳定的多,开始还原到HCIO。,近而分解为HCl和HCIO。:在碱性溶液中迅 速生成ClO;和CIOi混合物。 但在实际水处理条件下(PH=6.8)CIOz都在水中有较大的安定性(48h以上)。 20"C:[HCIO:][HCIO。]/[CIO:]2=1.2X
关键词:二氧化氯;性质;反应
1、引言
二氧化氯(ClO。)在水处理中应用始自1944年在纽约的尼亚加拉瀑布水处理厂。1988年秋。 由于加拿大西部海域被含氯有机物废液污染,政府颁布了法规,进一步限制西部纸浆厂含氯有机物 废液的排放量,要求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这种情况波及美国和西欧国家。因此在许多领域内,用 ClO:取代氯气的趋势,在80年代占主导地位。 作为一种优良水处理剂,CIOz的优点日渐明显:(1)不会与水中腐植酸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的 卤代烃(THMS):(2)不与水中的氨反应形成消毒效力低的氯胺;(3)在pH值较高时消毒效力不会 降低;(4)不会引起微生物长期使用的抗药性。并且ClO:是四种常用消毒剂(O。、ClOz、C1z和氯胺) 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其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I级,是一种公认的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换产 品. 2、C 1
0:的物理性质
ClO:,67.46,是在自然界中完全以单体游离基形式存在的少数化合物之一.熔点一59℃,沸点11
℃,临界点153℃.在冷却并超过一40℃下,液体CIO:为深红色,ClO:的蒸气在外观和味道上酷似氯气。
ClO。气体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CIO。蒸干后(℃)为49卜512托(1托
2C102+h
13§2
CIO一+20—
CIO’+H20 e,H2C102 H2C102+CIO’C》HCl03+HCl 2C102+h
u+H20§HCl03+HCI+20一
二氧化氯在低温下光解生成易爆炸的暗棕色物质C1:0s,很危险.因此,实际中,CIO。应避光保存, 一般情况下,现制备,现使用. 在理论上,CIOz应为砸氯酸和氯酸的酸酐,即
2NaCl03+Na2S03+3H2S04—◆2C1(h+4NanS04+H20
所以在实验条件下,上述两个反应同时存在
2NaCl03+NazS03+2H2S04—}2C102+Na2S04+2NaHS04+H20
在一定酸性条件下,HzS04和NaClOs摩尔比1.1~1.2:2,在控制水溶液温度和加入H2S04速度, 使C102可以均匀地发生。 (4)R2反应 R2反应也是Rapson教授发明的,反应如下
典型地用于水处理中的CIO。浓度有0.1和0.5mg/L之间。ClOz用于对原水或预沉水、或过滤之 前的水进行消毒,控制嗅味(尤其是酚类、氯代酚类、藻类副产物引起的嗅味)、氧化铁和锰脱色,
化合物的氧化降解上。如ClO:可将致癌物3、4一苯并芘氯化成无癌性的醌式结构。些外,灰黄霉素、
腐植酸也可被氧化降解,而且其降解产物不以氯仿出现,这一点,是传统的氯处理方法决不能实现
65
的。 实验还表明,ClOz对水中的色、味去除能力很强。 C10:是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3倍。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C102以正四价态存在, 其活性为氯的2.5倍。氯气的有效率含量是为100%,而C102的有效率含量为263%。 5、C 1
C102。
(1)Mathieson反应,S02为还原剂,反应如下:
2NaCl03+S02+H2S04—》2C102+Na2S04+H2S04
该工艺反应收率较低,最初生产的二氧化氯是用于生产亚氯酸钠。 新Mathieson反应是生产高纯C102的反应。 (2)R1反应 1946年加拿大的Rapson教授发明的R1法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首次工业化。反应如下:
3№C103+4S02+3H20—》2Ci02+Na2S04+3H2S04+NaCI
(3)R1改进反应 还原剂由S0:改用NaSOs,使反应更易控制,减少了S02的逸出,免去洗涤装置,省去了S02气体 发生装置。从而提高了得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制备C10。时,不同的H。S04可导致以下两种反
2NaCl03+Na2S03+H2SO-->2C102+2Na2S04+H20
NaCl03+NaCl02+2CHI・{:》2C102+2NaCl+H20
Rapson反应
2NaCl02+NaClO+2CHl・{:>2C102+3NaCl+H20
4C10;+2H+§2C102+4C10;+C1一+HzO
(14)其他无机反应 盐酸与氯酸加热时,进行分解,生成CIO。和Cl:。
67
2HCI+2HCl03 C争2C102+Ch+H20
NaCl03+Nacl+H2S04_C102+1/2C12+Na2S04+H20
R2反应操作简单,收率较高,但生产废酸较多,并副产大量Na2S04,造成了回收困难。
(5)R3反应 1967年在美国首先工业化的R3反应,反应原理与&反应相同,主要是改进了设备和溶液的循 环,并提高了CIOz水溶液的浓度。 R3H反应 R3H反应与R3反应的区别是部分或全部用次氯酸水溶液或无水盐酸取代氯化钠,加酸是为了 减少硫酸用量和副产硫酸钠的量,反应式如下:
NaCl03+HCI+I/2 H2S04---)C102+1/2 C1z+1/2 Na2S04+H20
1/2 C12+1/2 S02+H20—}1/2H2 S04+HCI 总反应归纳为:NaCl03+1/2
S02+专C102+1/2
Na2SO。
由以上反应式可能看出,R7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数量大大减少。 (10)R8反应 R8反应是由Albrigh+&Wilson Ainerian(原阿莱德公司)开发的,1985年工业化的最新生产工 艺.此外,Donter公司最近又开发了lurgi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