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 涂油、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 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
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2.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 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
答:刷漆、涂 油、镀铬等
据有关资料报道, 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 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 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 的20% ~ 40%。
• 铁生坏铁生锈的条件就能防止铁生锈。 •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为:
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2.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涂油、镀铬、 “烤蓝” 等 3.制成合金钢。
小结
•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有效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 2O xH
(2)铁制品的防护措施
防止铁生锈的原理 --就是破坏铁生 锈的条件 ①隔绝空气 ②隔绝水
讨论
1.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 具体方法来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为:
资料二: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
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 ~ 40%。
议 一 议
1 .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发 展意味着什么? 2 .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 危害?
金属腐蚀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铜生锈
钢铁生锈
金属腐蚀的危害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但每 年被腐蚀的铁占到我国钢铁年产量的十分之 一,因为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 产总值2%~4%;约合人民币:6000亿元(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万亿元)。 另据国外统计,金属腐蚀的年损失远远 超过水灾、火灾、风灾和地震(平均值)损 失的总和,在这里还不包括由于腐蚀导致的 停工、减产和爆炸等造成的间接损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金属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我国金属资源利用现状。
2.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腐蚀方法。
3.金属提炼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4.金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原则。
(二)教学难点
1.金属腐蚀的原理及其与金属资源保护的关系。
2.金属提炼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3.如何引导学生将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设计一项关于金属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验或实践活动,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将实验(活动)方案、过程和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
2.调查生活中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情况,如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金属制品的防腐蚀措施等。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我国金属资源利用现状,掌握金属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
2.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防腐蚀的基本方法。
3.掌握金属提炼的基本方法,了解其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高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学习方法,掌握金属资源的相关知识。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
A.车架表面喷涂油漆 B.钢圈表面镀防护金属 C.露天放置,日晒雨淋 D.链条表面涂机油
C
关闭
答案
123456
5.进行实验探究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科学方法来获得信息。请根 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1)实验A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
关闭
来(1探)可究燃可物燃是物否燃与烧氧的气条接触件。
关闭
C
答案
123456
3.青岛海湾大桥的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不当会生锈。 下列有关钢筋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钢筋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钢筋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钢筋生锈时只发生物理变化 D.钢筋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关闭
C
答案
123456
4.下列对自行车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例题】 生活中许多常用器具都是搪瓷器具。搪瓷是指在钢铁 坯体表面涂上陶瓷,经高温烧结而成,这不仅使器具美观,而且还能 对内部钢铁坯体起保护作用。
(1)钢铁在与

同时接触时容易
生锈。
(2)发生碰撞时,搪瓷器具表面的陶瓷易脱落,破损后露出的坯体
易生锈,为延长破损搪瓷器具的使用寿命,可采用的一条补救措施
(2()2实)探验究B铁中只试与管水②接的触实是验否目生锈的是

(3()3综)对合比分(控析制以变上量两) 个实验,它们都采用了 法。
的实验方
答案
是。
解析:(1)钢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2)破损后露出的坯体是钢铁,为防止钢铁生锈,可采取的防锈措施 有表面刷油漆、涂油等。
答案:(1)氧气 水 (2)在破损部位的表面刷油漆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二课时)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二课时)
高温
答:⑴该3000 t生铁中含纯铁2850t。 ⑵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为4790t。
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 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 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 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改正:(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甲 乙 丙
⑶若生产1000 t这种纯度的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 铁矿多少吨? 解:⑶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Y。 1000 t这种纯度的铁含纯铁的质量为1000t×93.3%=930t。 高温 3CO+ Fe2O3 ====2Fe + 3CO2 160 112 Y×80% 930t 160:112=Y×80%: 930t Y=1666.1t

烧杯+稀硫酸 加入的铁样品 200g 9g

150g 9g

150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解:⑴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丙三人的实验生成气的质 量都是0.3g(如甲为200g+9g-208.7g=0.3g),即各人的实验中都有一种 反应物完全反应。由甲、乙数据可知,9g铁样品中的铁完全反应, 甲中的酸过量。由乙、丙数据可知,(150g- 25.4g)=124.6g的稀硫 酸中的H2SO4完全反应,丙中的金属过量。综合分析可知乙同学所 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⑵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解:⑵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50g+9g-158.7g=0.3g。 设Fe的质量为X。 Fe + H2SO4 = FeSO4 + H2↑ • 2 X 0.3g

【核心素养】课题3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件

【核心素养】课题3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件

课堂总结
课题3(第2课时)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
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刷漆、涂油等。
保护金属资源: 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计划、合 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分层作业
【基础培优】:
1.“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能为国家安 全作出贡献,是真正的大国重器。科考船由高强度钢制成,下列有关科考船 的保养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定期清除船体表面锈斑 B.用油漆涂装船体表面 C.涂润滑油保养船体齿轮、钢绳 D.经常用稀盐酸清洗船体
课堂练习
1.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
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C)
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回收铝饮料罐说法不正确的是( D
1.可节约金属资源; 2.可节约能源; 3.降低金属使用成本; 4.可减少重金属对水体和土 壤的污染。
稀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
徐光宪和他的团队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使我国能 够自主分离稀土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 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开采会面临枯竭。
防止菜刀锄头生锈: 洗净擦干。
探究新知 二、如何防止金属锈蚀
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 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水。(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铁 就不能生锈)
防止铁栅栏生锈: 刷漆。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知道金属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年限以及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课时。

本内容是在学习“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安排的,在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其特点是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体现了化学课程生活化的理念。

课标要求学生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止其生锈的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铁制品易于生锈的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并且结合前面已经学习过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矿石的冶炼等知识框架,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提供了实际经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难点:对铁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方法。

五、教学设计
主要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类比法、多媒体
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生锈的铁锁,刀片,剪子,铁丝,水龙头等,试管三个,试管塞,铁钉,蒸馏水,植物油,干燥剂,试管架。

向学生展示一周前准备好的铁生锈的实验(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3.5 使用指示剂观察生锈情況
含锈蚀指示剂的胶凝体溶液 钉头
钉身 铁钉
培养皿 钉尖
铁生锈时会生成Fe2+(aq) 离子;六氰合铁(III)酸 钾指示剂能鉴定 Fe2+离子 (纵使极其微量),形成一 种深蓝色的化合物,所以 蓝色出現之处显示生锈发 生。
用指示剂來测试生锈的发生,数 分钟后铁钉的周围会呈现蓝色。
镁(Mg)
钙(Ca)
钠(Na)
镁(Mg)
钙(Ca)
钠(Na)
3.2 铁生锈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古代铁制品
古代铜制品
• 铜制品在空气中也会被腐蚀,但铜的氧化物反而 能成为保护铜的物质。然而,铁锈并不稳固地附 在铁的表面,易于剥落,使铁的表面不断被腐蚀, 最后整块铁都被锈蚀。
3.2铁生锈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 铁的腐蚀称为生锈 (rusting),其化学反 应过程是相当复杂, 但结果非常简单:
铁(s)
+ 氧气(g)

Fe2O3·xH2O(aq)
疏松多孔,会加速铁的锈蚀 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生锈的必要条件
没有水 没有空气 水和空气同时存在
无水氯化钙 棉 花 铁 钉 1 2 油层 经煮沸 的蒸馏 水 3 蒸馏水 海水 4
没有生锈
产生锈蚀
3.3 生锈的必要条件
氧气 生锈

没有水 没有空气 蚀
3.4 加快铁生锈速率的情况
离子化合物的存在 (氯化钠) 酸性污染物的存在 (酸雨) 高溫 (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经刮擦或凹凸扭曲 表面(增加接触面) 与活泼性较低金属 接触(置换反应)
加快生锈 速度
3.6 怎样防止铁生锈
氧气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doc课题3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doc课题3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doc课题3[教学目的]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复杂方法。

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求〞内容,让先生记载实验状况以及探求结果,并从中应道先生如何由实验来剖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维护的教学,可以应用电教手腕,使先生剧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维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讨〞,使先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自动去做。

1.经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先生树立环保看法、回收、应用废旧金属等,看法到金属资源维护的重要性。

2.经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引见,让先消费生金属资源的危机看法,以便于让先生懂得要维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求〞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求〞的结论的辨析归结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预备]先生预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早一星期设计预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载铁钉锈蚀状况。

搜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应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进程]金属资源维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

试设计实验以证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与先生讨论设计的目的并对先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小结: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 xH2O提问:1、试管Ⅱ中为什么要用煮沸过的蒸馏水,且要参与植物油?2、试管Ⅲ中为什么要将空气枯燥?教员展理想验:(1)、试管①中参与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在试管②中参与大批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3)在试管③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4)在试管④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5)在试管⑤中参与大批枯燥剂(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留意〕试管2需求事前用酒精灯停止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两课时)第二课时[展示投影资料]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控要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议一议]1.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题可能的回答有:(1)金属大量腐蚀使冶炼金属的成本提高。

比如说既消耗能源,又浪费矿物,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气危害人类健康。

(2)使金属制品的寿命缩短。

(3)作为量器,将影响到其精确度。

(4)若高科技领域所用金属制品锈蚀,如在火箭上,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5)金属制品锈蚀,会影响其美观程度。

……2题可能的回答有:(1)金属资源短缺时,将会使好多金属冶炼厂因缺乏原料而倒闭,工人下岗。

(2)人们设计好的金属制品将会因原料短缺而无法付诸实践,即心想事不成。

(3)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多是金属制品。

若金属资源短缺,它们的数量将急剧减少,从而影响人们的交流和旅行等。

(4)要是没有那么多的金属起导电作用,我们势必会经常生活在黑暗中。

(5)金属资源短缺虽会影响人类对金属制品的使用,但它却可以促使人们去寻找更好的替代品。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评价][总结]由大家刚才的讨论可知,金属腐蚀和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是严峻的挑战。

[引入]因此,保护金属资源也就成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板书]四、金属资源保护[过渡]防止金属腐蚀是我们保护金属资源的有力措施。

[板书]1.金屑的腐蚀和防护[讲解]金屑腐蚀是需要条件的,如要有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反应物要能相互接触、生成物不会对反应起阻碍作用等等。

只要我们知道了金属腐蚀的条件,就能知道如何防止金属制品腐蚀。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制品为例来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

[板书](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投影]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稀硫酸(或醋酸)、食盐水、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

试设计实验比较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速度。

注:此实验在约一周前已给学生布置。

[学生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学生设计的方案大约有以下几种:实验结果:铁钉锈蚀的快慢顺序为1>2>3>4>5>6>7。

[根据以上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导致铁钉锈蚀的因素,并板书]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

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

[讲解]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设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铝的作用。

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学生看书后回答]不能。

[讲解]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

具有吸水性,它能让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

故铁锈反而能加速里层铁的生锈。

[问]为什么方案5中的铁钉比方案4中的铁钉锈得慢呢?[答]因为煮沸过的蒸溜水中氧气极少。

[过渡]了解了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铁制品的生锈呢?[板书](2)铁制品的防护措施[学生讨论][教师启发]铁制品的锈蚀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锈蚀的基础。

就能防止铁制品锈蚀。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如:1.铁制品放置时要远离酸性环境,尽量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

2.在铁制品外面穿一层保护衣,如可涂上隔绝空气的油脂、涂油漆、镀上一层耐腐蚀的其他金属、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等。

3.一发现铁制品有锈蚀,就马上处理,以防止其继续蔓延。

……[教师总结并板书]①把铁制品放在非酸性的干燥环境中。

②为其穿一层耐腐蚀的外衣。

[讨论]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学生讨论并回答]刷漆、涂油脂、镀其他金属等。

[过渡]上面我们讨论了铁制品的腐蚀和防护。

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呢?[板书]2.金属资源保护[启发]废品收购站为什么要收购废铁、废铜和易拉罐等金属?[生]回收它们是为了对它们进行再利用。

[师]很正确!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又一有效途径。

[讨论]废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可能的观点有:1.可节约金属资源。

2.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3.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4.可减少重金属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讲解]据估算,回收一个铝制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1 t废钢铁回炉冶炼可炼成近1 t钢,跟用铁矿石冶炼比,能节约11 t煤和铁矿石,减少污染空气的悬浮微粒11 kg,可见回收利用废金属,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属得到了回收和利用。

[讨论]你还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其他途径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合理开采矿物,可避免乱采矿所引起的金属资源的浪费;寻找金属的代用品也可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进一步研究金属的结构和性质,使各种金属都能最大限度地得以运用。

……[总结并板书](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代用晶(5)物尽其用[师]金属资源不可再生,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属资源呈日益短缺之势,故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

希望大家能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也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且能在将来利用你的智慧找出更多的金属代用品,从而使我们的未来不再为金属资源的匮乏而发愁。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铁制品腐蚀和防护,同时讨论了金属资源的保护问题。

[布置作业]习题l、2、6板书设计四、金属资源保护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

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

(2)铁制品的防护措施①把铁制品放在非酸性的干燥的环境中。

②为其穿一层耐腐蚀的外衣。

2.金属资源保护(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代用品(5)物尽其用考题回顾1.(2003年辽宁省中考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 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 菜刀生锈、牛奶变酸2.(2003年江西省中考题)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下列各项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C. 扇子扇煤炉火 D.埋入地下的电线杆稍稍烧焦3.(2003年辽宁省中考题)下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________种;(2)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

4. (200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 g,并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试回答:(1)你认为,应当选择_ 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为______。

(2)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

分析:(1)应当选择A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因为B组数据如果按烧杯中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变化来作为CO还原Fe2O3的产物CO2的质量所导致的误差较大,原因是空气中的CO2也与石灰水作用。

所以选择A组数据,计算如下:Fe2O3 + 3CO 2Fe+3CO2Δm160 112 160-112=48x 43.7 g-41.3 g=2.4 gx=8 g,ω(F e2O3)%=×100%=80%。

(2)因为CO通过玻璃管时并未全部转化为CO2,而且烧杯中的溶液又不能吸收CO,所以CO通过烧杯中的石灰水后排放到空气中,这种剧毒气体将严重污染环境,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1.D 2.C 3.(1)6 (2)7.73% (3)FeO(或Fe2O或Fe3O4)4.(1)A 80% (2)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备课资料1.我国古代冶铁、炼钢的成就我国在2300多年以前就已经接触了铁,并加以利用。

在河北曾出土一把商代的铜钺,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4世纪前后。

铜钺上嵌有的铁刃已经全部氧化成氧化铁。

对铁刃的残锈检验后表明,铁刃是用陨铁锻成的。

这说明那时不仅认识了铁,而且能进行锻造加工。

已有的考古发现,我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器始于公元前6世纪,即春秋末期或更早一些。

那时,几乎同时产生了块炼铁和生铁两种工艺。

块炼铁是用木炭在固态时还原铁矿石的方法,这种铁里含有较多大块的氧化铁和硅酸铁。

生铁是在高温下液态冶炼出来的,含碳超过2%,还含有较细小的硅酸盐。

对公元前5世纪的铁锛和铁铲进行鉴定,发现是生铁铸造的,其中铁铲还经过退火处理,是展性铸铁。

在我国一些早期的文献(如《诗经秦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就有铁和铁器的文字记载。

欧洲最早的生铁出现在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比我国晚1900多年。

块炼铁炼出以后需要加热锻打,以挤出夹杂物,锻成器物。

在多次加热过程中,块炼铁同炭火接触,有可能增碳变硬,块炼渗碳钢的冶炼技术由此产生。

从河北易县出土的79件铁器证明。

至迟在战国后期,这种技术已在燕国应用。

对部分铁器的检查表明,绝大部分是钢锻制的,如长100.4 cm的长剑以及某些残剑、箭杆、矛等。

这些锻钢件大都经过淬火处理,这表明至迟在战国晚期,淬火技术在生产上已经广泛应用。

2.炼铁的矿石主要有哪些?怎样识别铁矿石?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含铁的矿石很多,具有冶炼价值的铁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

识别铁矿石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其颜色,光泽、密度、磁性、刻痕等性质。

①磁铁矿(Fe3O4)黑色的,用粗瓷片在矿石上刻画时,留下的条痕是黑色的。

具有磁性,密度为4.9~5.2克/厘米3。

②赤铁矿(Fe2O3)颜色暗红,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甚至接近黑色,但是瓷片留下的刻痕仍然是红色,不具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