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 使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金属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3. 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

4.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资源的分类、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金属资源的图片、资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和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金属资源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动性、氧化还原反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化学反应。

3. 实践:学生进行金属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5. 总结:教师总结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发言,评估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和保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运用金属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意义。

2. 探讨金属资源的替代品和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3. 组织学生参观金属冶炼工厂或相关科研机构,加深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等方面。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优秀教案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优秀教案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1.知道—些常见的含铁、铝、铜等的金属矿物质。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知识点梳理一、几种主要的金属矿物——矿石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化合物性质较活泼,所以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常见矿石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二、铁的冶炼1.钢铁生产的发展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代和中世纪的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钢铁生产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们就开始了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铁成了我国最主要的金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1949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1亿吨,跃居世界首位。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仪器:铁架台(2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3)装置图:氧化碳氧化铁■:(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氧化碳气体;石灰水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高温占燃(6)化学方程式:3CO+FeO'2Fe+3C02C0+0'2CO23222Ca(OH)+CO=CaCOI+HO2232(7)注意事项:与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8)尾气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或收集备用。

人教版九年纪化学下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人教版九年纪化学下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铁的冶炼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从常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教学难点1.冶炼铁的原理。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问题的计算。

情境导入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了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图)。

如常说的“沙里淘金”就是这个原因,虽然金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但人类很久以前就发现了金。

较活泼的金属又是怎样从其化合物中冶炼出来的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金属资源概况提出问题1.金属资源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2.我国存在的金属资源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有哪些?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了解金属资源概况。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金属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矿石。

(1)常见的矿石。

名称主要成分名称主要成分赤铁矿Fe2O3铝土矿Al2O3磁铁矿Fe3O4黄铜矿CuFeS2菱铁矿FeCO3辉铜矿Cu2S(2)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矿物储量也很丰富,其中钨、钼、钛、锡、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锰等储量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培养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的腐蚀原因及其防护措施。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金属的利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加工和应用。

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的防腐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利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 教学难点:金属的腐蚀原因及其防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3. 利用实验演示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2. 讲解金属的性质:介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3. 探究金属的利用:讲解金属的冶炼、加工和应用过程。

4. 分析金属的腐蚀原因:讲解金属腐蚀的内外因素。

5. 介绍金属的防腐措施:展示金属防腐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防腐方法。

6.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金属腐蚀实验,观察腐蚀现象,分析腐蚀原因。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金属冶炼、加工和应用过程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金属腐蚀原因和防腐措施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探讨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2. 介绍新型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3. 探讨金属回收的意义和途径。

八、教学资源1. 金属性质和利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金属腐蚀实验器材和试剂。

3. 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相关文献资料。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完整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完整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教学课题本课题本节课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由常见的从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表格引入金属的冶炼,“铁的冶炼”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外,主要是通过实验,说明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通过录像简要介绍工业炼铁的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在实验当中重现其中的主要炼铁原理。

紧接着将钢铁的利用以及钢铁生锈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做引,使学生进入情境来探索钢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措施,最后让学生自发的去思考金属资源为什么要保护并且如何进行保护。

而有关杂质计算部分则另外用一个计算的专题来针对性的训练。

这样,把化学原理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内容,共包含两大部分内容:铁的冶炼和金属资源的保护。

本课题共需2课时,此设计的是第1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方法;2、知道钢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原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明白钢铁生锈的条件,使学生学会明白金属资源的有限,并且了解如何去保护金属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和现在我国钢铁产业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炼铁的过程、实验原理,钢铁生锈的条件的探究。

难点:实验室模拟炼铁的有关问题,钢铁生锈的条件探究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引导学生从一些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第二:以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设计学生活动进行讨论,通过采集资料的处理和在实验探究中的观察与分析获得新的感悟;第三: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金属的提取、冶炼和加工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

4. 金属的加工和应用。

5.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提取、冶炼和加工方法,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金属的提取和冶炼原理,金属资源的保护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实际案例。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金属资源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

2. 准备金属的提取和冶炼实验器材和试剂。

3. 准备金属资源保护的相关文献和报道。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金属资源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新课导入】一、金属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 金属资源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2. 金属资源的分类:教师介绍金属资源的分类及各类金属资源的特点。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讲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师介绍金属的活泼性、腐蚀性等化学性质。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

【金属的提取和冶炼】1. 金属的提取方法:教师讲解湿法炼铜、火法炼铜等提取方法。

2. 金属的冶炼方法:教师介绍热还原法、电解法等冶炼方法。

【金属的加工和应用】1. 金属的加工方法:教师讲解铸造、锻造、焊接等加工方法。

2. 金属的应用领域:教师介绍金属在建筑、电子、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金属资源的保护】1. 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教师强调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材料、资料、准备演示实验8-3、课件制作实验用品:具支试管20×15(3支)、铁架台(2)、酒精灯(2个)、防风罩一个、磁铁浓硫酸、甲酸、澄清的石灰水等。

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金属矿石图片、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教学过程】一、铁的冶炼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金属资源,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金属资源的认识[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展示资料学生甲:展示收集到的金属矿石的图片。

学生乙:展示收集到的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情况。

学生丙:展示收集到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学生丁:展示收集到的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教师]展示部分常见矿石的实物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黄铁矿(主要成份FeS2)、菱铁矿(主要成份FeCO3)、铝土矿(主要成份Al2O3)、黄铜矿(主要成份CuFeS2)、辉铜矿(主要成份Cu2S)[教师]展示图片[小结]地球上金属资源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种类齐全。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分类和性质;2.掌握金属的提取与利用方法;3.理解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及方法;4.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提取与利用方法;2.教学难点:金属的保护方法及其实现。

三、教学过程A. 金属的分类和性质1. 金属的分类金属按照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左侧和下方的金属,如铜、铁、铅等;•二类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右侧和上方的金属,如钨、铂、铬等。

2. 金属的性质•密度大;•导电性好;•熔点和沸点高;•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

B. 金属的提取与利用方法1. 金属的提取方法金属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冶炼法和化学法两种。

•冶炼法:将金属矿石经过高温冶炼得到金属;•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提取出来。

2. 金属的利用方法金属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方法:•制造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日用品和工具;•制造电气设备和电子元件。

C. 金属资源的保护1. 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金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但是,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保护金属资源十分必要。

2. 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强金属矿产资源管理,限制开采量;•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型绿色金属材料,减少对稀缺金属的依赖。

D.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进行“金属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材料和装置•电源;•电线;•电阻器;•灯泡;•金属丝。

实验步骤1.将电阻器、灯泡和金属丝分别连接上电源和电线;2.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值;3.测量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果•金属丝的电阻值小,导电性好;•金属丝可以使灯泡点亮。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金属的分类和性质,掌握了金属的提取和利用方法,理解了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及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了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材料、资料、准备演示实验8-3、课件制作实验用品:具支试管20×15(3支)、铁架台(2)、酒精灯(2个)、防风罩一个、磁铁浓硫酸、甲酸、澄清的石灰水等。

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金属矿石图片、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教学过程]一、铁的冶炼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教师]课件展示--铁的用途[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的?[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利用多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阅读介绍]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3.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教师] 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演示实验]P17页—[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教师]展示图片步骤:把部分装置连接好,然后取5mL浓硫酸倒入,再加入5mL的甲酸,3g Fe2O3塞紧橡皮塞,浓硫酸和甲酸混合会放热,反应开始。

如果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够再用酒精灯加热。

看到石灰水中的气泡连续均匀时,把尖嘴管的点燃,再给反就物加热。

反应2~3分钟,红色粉未变黑时,用磁铁靠近试管底部。

效果比较明显。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步骤:气—灯—灯—气。

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反应方程式。

介绍炼铁的原理开拓学生思维[教师]课件展示—我国钢铁产量变化[小结]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炼铁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学生]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由设问把学生心中所思明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一.铁的冶炼1.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 设备:高炉 3. 原理:3CO+Fe 2O 3高温2Fe+3CO 2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解一: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160 2×56800t x562160 =xt800x=160800562t⨯⨯=560t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答: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

解二: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160 2×56 1000t×80% 96%x562160⨯= x tt %968001000⨯ x=%961608001000562⨯⨯⨯⨯tt =560t答: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

[练习]1、①生铁②赤铁矿③氧气④空气⑤石灰石⑥生石灰⑦无烟煤⑧焦炭。

炼铁高炉中投放的基本原料是以上物质中的哪几种( )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④⑤⑧D 、①③⑥⑦2、炼铁用的铁矿不仅要选用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

常见的铁矿有:磁铁矿(主要成份Fe 3O 4)赤铁矿(主要成份Fe 2O 3)褐铁矿(主要成份2Fe 2O 3.3H 2O )菱铁矿(主要成份FeCO 3)黄铁矿(主要成份FeS 2)你认为最适宜炼铁的矿石是 ,理由是 。

3、某炼铁厂每天生产纯度95%的生铁70t ,问该厂每天最少需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含Fe 2O 3)多少吨?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二、金属资源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倒去溶液。

2.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3.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4.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

5.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水和氧气同时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

[教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

[学生]讨论得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建议: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教师]简单介绍一些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

如:刷漆、涂油、电镀、烤蓝2.“增强体质”——改变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合金)。

如:不锈钢、不锈铁3.改变腐蚀环境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二)金属资源保护[教师]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学生]讨论:既然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和我国金属资源概况。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1. 防止金属的腐蚀;2. 金属的回收利用;3.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

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利用的一些资料,如废金属回收、电子垃圾的回收、废电池回收等等。

[学生]汇报交流,积极探讨金属的回收利用。

[板书设计]二、金属资源的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实验报告: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二)金属资源保护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1.防止金属的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课堂评价练习]一、选择题1.据估计每年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下列防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①涂油②刷漆③砂纸④镀金属⑤经常用雨水冲洗⑥烤蓝A.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①④2.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A.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3.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二、简答题4.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置数天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是否相同?若有不同则三处各有什么现象?三、实验探究题5.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睛框表面出现的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⑴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⑵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它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

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

⑶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

[资料链接] 附:探究主题:铁钉的锈蚀条件活动目标1.2.3.活动准备(建议提前一周、分小组准备,课堂交流)1.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有哪些,能写一些吗?这些铁制品易生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铁制品采取防锈措施了吗?防锈的效果怎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从你观察和了解的情况看,铁生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