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一、说教材。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

币和1元的硬币)

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五、说活动过程。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初步认识人民币。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二环节:认识人民币。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说活动反思。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2

“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一开始就以幻灯片情景引入“兔博士要和大家一起参加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比比谁的收获大,谁的纪律好”。以卡通人物参与教学的形式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层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教学内容之后的游戏设计:吹气球、模拟购物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不过,在教学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对于10角就是1元,买1元的物品可以付成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等等的多种方式,是有一定基础的。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之前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不断的谈话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说明,这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表现的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3

在教学环节上,我努力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我放手让学生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在突破1元=10角时,我选择送红包的方式问学生“你想要哪个红包?”学生听到送红包,个个兴趣盎然,将我本节课的重点突破的同时,也将本节课的学习气氛推向了至高点。

在教学中,我增强了一名后进生自信心,碍于自己是后进,课堂上面想说,却不知怎样开口,我在耐心引导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让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重视和希望,最后,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用响亮的声音证明了自己也是可以的。

不足之处:在认钱环节中,由于我的疏忽,忽略了同桌认钱这一重要环节,使学生未能体验到同桌互助的喜悦;指生利用展示台进行认钱时,只请了两名同学进行展示,未能给其他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说认钱方法过多,显得哆嗦。

改进方向: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首先,作为一位年轻教学经验不多的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多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4

国内外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显示在课后反思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美国学者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体现了教师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我们才决定以教师的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针对老师们没有写反思的经验、方法,不知如何下手,我们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六安路小学请来了张宁老师给我们指导,传授经验,谈体会。而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每课必写教学反思,

可写长处,亦可写短处,可三言两语,亦可详写、细写,每月要有两篇反思在组内交流。在本学期的教学反思书写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一、通过张宁老师的指导,我们知道了如何去书写教学反思,在书写教学反思中我们知道了书写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1、反思什么?是我们写反思的目标对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A、教学定位;

B、课堂的动态生成;

C、教学设计、教师的活动、教学效果;

D、教学的预设;

E、教学的资源。我们只有明确了反思的对象,才能去写好反思。

2、怎样去写好反思。我们在写反思时,可以抓住课堂中的一个闪光点来写,亦可对教学中的败笔之处来反思,反思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分析,对自我的剖析,如果现在对上过的课再上一遍,能否做到将自己的败笔之处删去,在写教学反思时,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四大环节去运用不同的策略,才能写好反思。

二、我们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反思策略,这也是我们本学期教学反思书写中收获较大的一部分。

1、教学环节反思策略。我们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分类,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反思:

A、教学目标:通常教学目标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B、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

C、教学过程:要根据设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模式选择最恰当的策略。

D、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既要有量,又要有质。

2、教学行为反思策略。我们可把课堂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应包括:显示行为、对话

和讨论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应包括:注意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等行为,而师生互动行为则应有:接纳学生的情感、表扬或鼓励学生、接受学生意见、学生自发提问等。

3、教学问题反思策略:教学问题有别于教学事故,是可作探讨的问题,可从自我反省角度去探讨,可以从听课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去探讨。

本学期的教学反思书写是我们写反思活动的开始,而我们的反思性教学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强调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是以增强教师道德感为基准。一个优秀的教师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发现困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学,书海寻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灵感,探索教材内容的新的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学生学习的新方式;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勤学的善于反思的优秀教师。而我们教师的《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反思,最能代表我们本期教学反思活动的收获。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5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

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

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

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6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3、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学习差异大: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学习差异很大,平时在家家庭教育氛围好点的学生自理能力比较强,可能接触人民币比较多,他们掌握起来又快又好,都能为那些掌握不好的孩子当老师,相反那些平时不大接触钱的孩子学习起来特别费劲。

总之,以后的教学工作我要不断总结每一堂课的教学经验,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培养自身素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7

《认识人民币》是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1元、1角较熟悉。因此我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认识元、角、分这一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

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任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但是,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早就换好,可有的学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优化。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8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人民币,重点为认识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本着目标,我针对重难点进行了以下设计:首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1.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对照你面前的人民币,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我立刻抓住机会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4.针对这一重点,设计练习:想想做做1“连一连”、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币游戏。

其中,“填一填”后引申问题:

“它们是这两张卡片的价钱,老师用1元钱能买到卡片吗?”渗

透7角、1元、1元3角的比较,是一个小延伸,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另外,不少的人民币教学中,都有认识人民币后,教师报面值学生拿人民币的强化训练,而我将其设计为小猴摘桃游戏,要求学生“先说出是几元、几角或几分,再找到人民币举起来”,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1.我创设情境,提出:“买钢笔1元钱,小明可以付钱?”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1角=10分。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对元、角、分进率的小结不可忽视。我指出:“也就是说,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1分钱也不能浪费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还渗透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一举两得。3.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1.想想做做3“怎样拿出5角钱”,我增加了一个1元硬币,学生想出第五种拿法:付1元钱,找回5角。既是针对前面难点的应用——“扎实”,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拓展”。2.想想做做4,我引用游戏中的小猴:“小猴亮亮开了一家文具店”让学生同桌轮流当营业员,用1元整钱买卖。很多人民币的教学中,常常直接以大组或全班为单位进行买卖,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我改为以同桌为单位,力求练得扎实。同时还要不乏拓展,于是,我将这一题的物品进行变更,为“橡皮2角、铅笔5角、小刀9角、自动铅笔7角、直尺3角”,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性问题:a、他们都用1元钱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谁能用1元钱买2件物品?b、谁能用1元买到这里最多的物品?c、“给你1元”“找你1角”,“你猜我买

了什么?”这节课的不足点就是学具准备不够精当,认识人民币时课堂比较混乱,学生认不完不甘心,耽误时间。查看更多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9

这一周多主要让孩子认识了人民币,没想到会这么困难!累的我嗓子都快不出音了,孩子还是晕晕乎乎的!好郁闷!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

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

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

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3、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学习差异大:

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学习差异很大,平时在家家庭教育氛围好点的学生自理能力比较强,可能接触人民币比较多,他们掌握起来又快又好,都能为那些掌握不好的孩子当老师,相反那些平时不大接触钱的孩子学习起来特别费劲,

总之,我觉得这个单元安排在一年级学习,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很难,太容易理解,如果等孩子上了二三年级,也许这些就不用我们这么费劲了。真希望教材能够考虑孩子的实际,做些适当调整。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0

今天教学了《认识人民币》。我创设了让学生用学具盒里的假币买东西的情景。数学课上,教室变成了“小商品市场”,学生们有的摆摊设点、大声吆喝、招揽生意,有的东转西逛、左挑右选、讨价还价,在活动中完成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并让学生进入情境,投入活动,感受氛围,激活思维,在体验已知中获取新知,并产生探索未知的强烈欲望,学习成了学生的内在追求,他们学得主动、学得生动,自然也就学得成功。

我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一支铅笔3角,一块橡皮5角,一本本子6角。最少带几张1元的钱才能够各买一件物品?小明带了1元,买了两件不同的物品,你能说出他买的可能是哪两件吗?这道开放题我先设置一个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

情境,再让学生口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入“开放”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十分有益。由于开放题的思考方法和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同的结果,这种不同是由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知识和水平造成的。

因此,在巩固训练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多种形式的开放性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个性化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14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1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

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含反思教案吧。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 民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一」 设计意图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于钱币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于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谈到真正的钱币交易,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单独出去买东西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光头强”为主线,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2:运用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盘子、红包、区角活动布置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们来分享!仔细听!在一个酷热的晴天里,光头强带着锯子去深山砍树,他砍得正起劲儿时,被去深山避暑的熊大发现了:“光头强,又在砍树,快给我住手”!吓得光头强一哆嗦,扔掉锯子拔腿就跑。这可怎么办呢?锯子丢了,工资又没发,没钱买锯子愁死光头强了。正当这时,嗖的一股风吹过来,哇!这么多张钱,可是光头强不认识钱,你们认识吗? 二、认识人民币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逐一出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人民币) (1)这是几元钱,谁认识,来告诉他(1元) (2)这张呢?哦!(5元) (3)我们看还有哪张钱小朋友都认识?(10元) (4)来,我们看下一张吧!(我竖一下大拇指) (5)最后,这张小朋友都认识吧!(对!100元)小结:小朋友刚才认识的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圆圆的,硬硬的,用金属做的叫硬币;硬币可以干什么?(坐摇摇车)对,在我们这里硬币可以坐摇摇车,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币和纸币一样,都可以买东西。长方形的,用纸做的叫纸币,我们平时买东西大多用的是纸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含反思精选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识别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置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时机,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置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拟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方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根底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稳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认识人民币》带 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包含了对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知道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知道他们的面值不同,教育孩子照顾好人民币,养成不花钱的好习惯。来看看幼儿园班《认识人民币》,对课程计划有一些思考。 活动目标 1.知道1元以内的人民币,就可以命名它们,并且知道它们的面值不同。 2.初步掌握用钱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人民币,养成不花钱的好习惯。 4.愿意探索,交流和分享。 5.幼儿可以用普通话交流。 教学重点,难度 1.知道1元以内的人民币,就可以命名它们,并且知道它们的面值不同。 2.掌握有钱购物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习箱,上面装有元,分和分。 游戏区设有银行和商店。 活动程序 首先,以对话方式介绍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展示了一些学校用品:您为孩子们买了这些东西是谁?您想学习在商店自己购买吗?如果要自己购买,则必须知道钱。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钱。 其次,对幼儿进行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孩子触摸,捏捏,看看钱是否有所不同。 2,孩子的手术答案,老师的总结:圆的,硬的叫硬币。矩形,类似纸的钞票。 3.要求孩子将钞票和硬币分开。 第三,识别硬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差异。 1.请观察儿童硬币1元,5个角,1个角的硬币。有什么区别? 2,老师总结:这些硬币大小不一样,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编号不同。 (2)知道硬币的面值。

幼儿知道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一个单词。老师拿了一个硬币并将其放在投影仪上。这是数字“ 1”,后跟单词“ yuan”,该硬币是1元,使用相同的方法来识别其他面额的硬币。 (3)识别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游戏《纸币找朋友》了解钞票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老师说,某元的名字在1元以内,孩子迅速从工具箱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钞票。 第四,玩购物游戏并学习基本的购物知识。 玩法:老师扮演银行职员,老师扮演商店推销员,孩子扮演顾客,孩子去银行取款(不超过1元),然后去商店买东西,考虑买什么。游戏可以按角色更改。请有强壮的孩子担任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销售员。 第五,老师评论: 1.请孩子们讨论:您买了多少东西? 2.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剩下剩下的钱? 3,教育幼儿爱人民币,不要花钱。 [活动扩展] 1.老师带孩子们去超市购物。 2.父母为年幼的孩子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并教育年幼的孩子照顾人民币。 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教学反思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幼儿课件、大班课件、中班课件、小班课件、说课稿、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nursery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courseware, large class courseware, middle class courseware, small class courseware, said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 • • • • • • • • • • • • • • •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1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

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人民币,包括各种面额、字样、图案 等内容。 2.能够简单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运算。 3.提高学生对钞票的警惕性。 二、教学内容 1.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各种特点、图案、面额 等。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如元、角、分等。 3.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简单的数 学运算,如加减法等。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并记住人民币各个面额的特点和相关知 识。 2.强调学生必须保持警惕,在生活中防止遭受钞票假 冒的骗局。 3.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人民币的价值,鼓 励他们认识到人民币的古老文化。 四、教学准备 1.制作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人民币各个面额的图案及特 点。 2.准备足够数量的人民币,保证每个学生能够观察和 认识到真实的人民币。 3.准备好能够让学生模拟数学运算的物件或工具。

1.导入环节: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简单介绍人民币的分类以及特点。 2.认识人民币:以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各个面额的图案及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合理识别。 3.认识人民币单位:简要介绍人民币常见单位(元、角、分),并让学生模拟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相关运算。 4.大班数学简单运算:教师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题让学生在识别人民币的同时进行数学计算,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5.提高警惕:让学生认识到钞票假冒和钞票损坏的影响,让学生学会预防和控制并帮助保护己财物。 6.总结与归纳:教师较为简要地介绍人民币的发展和历史,并提出相关思考问题。 六、教学反思 1.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难以掌握的是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额,教师需要进行细致详细的授课以及严密的策划,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课时的合理安排: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需分半读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进行紧盉。 3.布置作业的合理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深入了解人民币的内容,老师可以后两部分为一次测试,以查实学生学习效果的结论设置相应的测试和考试等课程并安排及时反馈。

幼儿园优质课-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1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 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 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 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 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 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 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 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 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 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反思 1、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以10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并能说出其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的不同兑换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小朋友说出操作结果,老师会展示活动结果。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赚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老师展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孩子们用人民币卡探索不同的兑换方法,并记录在记录单上。 2.儿童报告他们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孩子一起换10元钱有几种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里。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够遵守秩序,与人礼貌沟通,体验独立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使用10以内的加减法玩游戏。 活动:记录单,人民币,文具。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1 在本次幼儿园开展的三优课数学赛教活动中,我与其他两位同一年级组的同事上的是同课异构的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在组织这一活动前,我就和搭班老师商量事老师自己准备钱呢?还是让幼儿自己在家里准备了带来?如果老师自己准备的话就省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大家的钱都是统一的,要是让孩子带吧,那些硬币肯定会背孩子们不小心弄丢的,但汇过来想想,让孩子带钱来园,硬币会让孩子不小心弄丢,但幼儿“带”钱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幼儿发现并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就方便多了。 在活动开始前我给每个幼儿分发总额均为1元,但面值不同的硬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幼儿已经能探索出这些硬币的关系,活动开始我以参观《纸币展览会》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认识从古至今的纸币,感知钱的不同,和它们的共同名字“人民币”,让幼儿找出现在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接下来出示人民币中的硬币,让幼儿了解1角、5角、1元硬币,从硬币的大小来知道它们钱的面值不一样,让幼儿了解后带着分发的钱去购物,并用钱来收银员这来付钱,进一步让幼儿感知1元=10个1角,1元=2个5角,5角=5个1角。我在这个环节只是说一下有两个小朋友买了5角东西,其中一个小朋友给我一个5角,另外一个小朋友给我5个1角,有的小朋友买1元的东西,一个小朋友给我1个1元,一个小朋友给我2个5角,还有一个小朋友给我10个1角,其实我在这里应该立即把这个等价兑换的公式列举在黑板上,让幼儿一目了然,也可以避免幼儿在做练习时不知道从何下手,还有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买东西的环节,幼儿“买好东西”到下一个环节,幼儿一直都把东西抓在手里,觉得这样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我也没有明确买好后东西应该放在哪里,如果当时要是买好了,把钱付好了,再添加一个把买来的东西捐赠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这样东西就不会在孩子们手中碍手碍脚。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1 这是第三次磨课,感觉自己进步很大,会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怎么结合。现在闭着眼睛都是想这句话该怎么表达,怎么说孩子喜欢听,怎么说孩子能听懂。这就是磨课带来的收获吧!现在我把自己第三次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进行一下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始我出了一个谜语引起本课课题,创设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在认钱、换钱、购物这些过程中,均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无论哪一个情境的创设都是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丝毫疲倦的感受。 二、注重学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直观体验。 学生在换钱的活动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游戏,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们喜欢活动体验和游戏体验,喜欢好玩的课堂,我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学生用手触摸学具,用游戏感受开心气氛,在玩的过程中就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有效的渗透 在换钱的过程中,我在向学生渗透着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对学生后续学习知识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日后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让这些数学思想成为学生数学思考的一种支撑。 当然,我的课还有很多缺点,比如说教师语言不够规范,有时候有点随意;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很单一,都是“你真棒!”“不错!”这几句评价语。而且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要加强学生书写格式的规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反 思 1、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对人民币有初步的了解,知道人民币的价值,10分,20分,50分,1元,5元,10元。 2.学会看硬币上的数字,知道硬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等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的不同兑换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在超市做销售的父母做好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10元不同币种的人民币。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1、大班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置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置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欢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究一样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预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知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教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看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争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预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争论,作出准备。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相互沟通,叙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熟悉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迟疑着是让教师自己预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协作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或许预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时机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

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教案反思 1、大班科学熟悉人民币说课稿教案反思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学问的把握是在自我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所以我选择熟悉我们生活中必不行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熟悉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纳嬉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熟悉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学问与技能---------熟悉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识别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置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嬉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熟悉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熟悉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学问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力量,现代训练理论主见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时机,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阅历,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

过嬉戏熟悉钱币。 教学重点:熟悉三种面值人民币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置相应价格商品 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把握学问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学问和阅历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展商品交换的嬉戏,让孩子们体会到熟悉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预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由于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拟常见),带小朋友熟悉后,请小朋友通过观看想方法快速辨别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熟悉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其次个环节是个小嬉戏,通过这个小嬉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识钱币,第三个环节我预备了许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预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根底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爱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辨别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爱的玩具,这主要是稳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终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许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 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一」 一、说教材 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有了较好的活动常规,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新的内容,接受新的知识,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踊跃的回答,也愿意独立动手操作。因此我设计活动时尽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我以幼儿认识事物具体到抽象为依据,通过运用教具演示直观的让幼儿理解,再提供游戏加以引导,使幼儿能将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经掌握10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引导幼儿探究10的加法的计算过程,并能准确的进行运算,知道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根据《钢要》精神和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我将本活的目标定位为:

1、学习10的加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上,我采用了游戏法引导幼儿复习10的组成,然后,我选用了直观演示法和幼儿动手操作法,让幼儿学习10的加法。在思维活动组织上。我还通过讲解、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从而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幼儿认识规 律和年龄特点,最后再让幼儿自己尝试,进一步巩固知识。 四、说学法 1、语言表达法 语言表达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本班幼儿的情况,语言表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他们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偶尔还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语言表达是幼儿进行活动最乐于接受的。 2、观察法 通过观察算式,利用交换规律列出另外两组算式。请幼儿观看学具,让幼儿先点数模块,最后得出结论。 3、尝试活动法 要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尝试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幼儿极为感兴趣的形式。幼儿在活动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