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化学结构鉴定方案总结

合集下载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是确定多糖化合物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的关键工具。

一般而言,多糖的结构分析可分为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大类。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化学方法:1. 水解分析法:多糖可通过水解反应将其分解为单糖组成部分。

常用的水解剂有酸、碱及酶等。

水解之后,通过测定生成的单糖或小分子产物的性质,如比旋光度、红外光谱等,可以了解多糖的结构。

2. 艳蓝法:多糖与一些特定的染料反应,形成稳定的染色复合物,从而测定多糖的含量。

例如,通过酚-硫酸法,可以用磺酸依托品氧化苄功酸钠抗络常数来定量多糖。

3. 光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可用于多糖的结构分析。

红外光谱可用来分析反映多糖内部结构的原理基团,紫外光谱用于分析多糖的存在和测定多糖的含量,核磁共振用于确定多糖的空间结构。

4. 色谱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可用于多糖的分离和定性。

例如,利用薄层色谱法,可分离多糖混合物,并通过染色剂的显色来判断多糖的组成。

二、生物方法:1. 酶降解法:通过加入特定酶,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葡萄糖酸酶等,可对多糖进行降解。

通过观察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产物,可以了解多糖的结构。

此外,酶处理还可用于多糖的修饰。

2. 糖基转移酶法:多糖通过与糖基转移酶反应,可实现特定糖基的转移。

通过测定生成的产物,可以推测多糖的结构。

3. 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例如,通过细胞外多糖水解产生的单糖组成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分析,可以了解多糖的结构。

4. 核磁共振波谱法:包括质子核磁共振、碳13核磁共振等。

通过测量样品在强磁场下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获得丰富的结构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质谱分析、电泳分析等都可用于多糖的结构分析。

总之,多糖的结构分析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构信息。

以上介绍的方法只是常用的几种,请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多糖实验报告

多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多糖的提取方法;2. 了解多糖的鉴定方法;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多糖是一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

本实验通过提取植物材料中的多糖,并对其进行鉴定,以了解多糖的提取与鉴定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玉米淀粉、纤维素酶、葡萄糖、苯酚、浓硫酸等;2. 实验试剂:95%乙醇、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碘液、硫酸铜、硫酸钼酸铵等;3. 仪器:组织捣碎机、电热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比色皿等。

四、实验方法1. 多糖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玉米淀粉,用蒸馏水溶解,搅拌均匀;(2)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置于电热恒温水浴锅中,恒温反应一定时间;(3)反应结束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4)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使多糖沉淀;(5)将沉淀物用95%乙醇洗涤,去除杂质;(6)将沉淀物干燥,得到粗多糖。

2. 多糖鉴定(1)碘液鉴定:取少量粗多糖,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若呈蓝色,则表明存在多糖;(2)苯酚-硫酸法鉴定:取少量粗多糖,加入苯酚试剂,滴加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若呈紫色,则表明存在多糖;(3)硫酸铜-硫酸钼酸铵法鉴定:取少量粗多糖,加入硫酸铜试剂,滴加硫酸钼酸铵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若呈蓝色,则表明存在多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多糖提取结果经过实验,从玉米淀粉中成功提取出粗多糖,提取率为30%。

2. 多糖鉴定结果通过碘液、苯酚-硫酸法和硫酸铜-硫酸钼酸铵法对粗多糖进行鉴定,均呈现阳性结果,说明粗多糖中确实存在多糖。

3. 实验误差分析(1)纤维素酶的添加量对多糖提取率有较大影响,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2)洗涤过程中,95%乙醇的浓度对杂质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应选择合适的浓度;(3)实验过程中,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多糖提取率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研究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研究

2、主链上糖苷键决定多糖活性
大多抗肿瘤活性的葡聚多糖:(1→3)糖苷键连接。 香菇多糖
3、主链构型决定多糖活性
抗肿瘤活性的多糖:β-(1→3)-D-葡聚糖的主链结构。
[1]孔繁利.碱提糙皮侧耳水溶性多糖WPOP-N1的结构解析及抗肿瘤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多糖支链长度对活性的影响
一般支链较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
参考文献
[4] Shao-Ping Nie, Steve W. Cui, Aled O. Phillips, et al. Elucid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bioactive hydrophilic polysaccharide from Cordyceps sinensisby methylation analysis and NMR spectroscopy[J].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1,84:819– 899.
[5] Himani Bhatia, P.K.Guptab, P.L. Soni. Structure of the oligo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Prosopis juliflora (Sw.)DC. seed polysaccharide[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4,101:438– 443.
2.2、单糖组成分析
XiuJu Du[2]等采用了 HPAEC-PA对3种桦褐 孔菌子实体多糖进行了 单糖组成分析。
表1 桦褐孔菌多糖的HPAEC-PAD分析
[3] XiuJu Dua,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2013,62: 691– 696.

多糖的定性实验报告

多糖的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多糖的定性分析方法。

2. 了解多糖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特定试剂的反应。

3. 学会使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和DNS法对多糖进行定性检测。

二、实验原理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储存能量、提供结构支持和调节免疫反应等。

本实验通过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和DNS法对多糖进行定性检测,分别利用多糖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多糖的存在。

1. 苯酚-硫酸法: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反应生成橙色衍生物。

在波长490nm左右处,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2. 蒽酮-硫酸法: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蒽酮反应生成紫色衍生物。

在波长590nm左右处,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3. DNS法:在碱性条件下,DNS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显色反应,生成橙红色复合物。

在540nm波长处,该复合物的吸收值与还原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及试剂1. 实验材料:小麦面粉、玉米淀粉、海藻糖、葡萄糖、果糖等。

2. 实验试剂:苯酚、浓硫酸、蒽酮、硫酸、DNS试剂、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等。

3.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苯酚-硫酸法(1)取一定量的多糖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取1mL样品溶液,加入5mL苯酚和7mL浓硫酸,混匀,放置5min。

(3)在49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2. 蒽酮-硫酸法(1)取一定量的多糖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取1mL样品溶液,加入5mL蒽酮和7mL浓硫酸,混匀,放置5min。

(3)在59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多糖的结构分析

多糖的结构分析

R O C H 3 + N a I
(碘甲烷)
(甲醚甲基化糖)
以(1→4)葡聚糖为例:
OH(甲基化)
OH
4
H
O
H OH H
O
HO
H OH
O
H OH H
H
OH
O
n
OH
OH
O
H
H
O
OH
H H
OH
HO
H
O H
OH
O
OH
H OH
H
OH
H OH
OH
H3C
O
O
H
O O
CH3
CH3
O
H O CH3
O CH3
O
H O CH3
OH
H
O
H
OH H
IO-4
O
0
H OH
OH
NaBH4
H+
H H
OH
H2OHOOH H OH
H OH
2、Smith降解:是将氧化产物还原后进行酸水解。
1 2位和1 6位键结合的经Smith降解后都有甘油产生。 (但1 2位结合的不产生甲酸,可供以区别)。
1
4键合的,最后得到的是乙二醇和丁四醇(赤藓
醇)。
纸层析(需标样)、薄层色谱层析、气相层析
3、甲基化(单糖残基的连接方式)
是用甲基化试剂将糖分子中的游离羟基甲基 化成甲醚,然后水解,检识这些甲基糖产物,就 可能推测组成多糖分子中单糖间连接的位置(羟 基所在的位置,即为原来单糖残基的连接点)。 (氢化钠、碘甲烷)
(1)制备负碳离子:无水二甲亚砜30ml于100ml试 剂瓶中,通入氮气几分钟后,加入1.5gNaH,渐 渐加温,然后恒温在65-70℃4-6小时。最终颜色 为墨绿色。整个过程通氮,并搅拌。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多糖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是糖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中心问题之一、因为多糖的结构决定着它们的功能和生物活性。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一、物理方法:1.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是多糖结构解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

(1)紫外光谱:多糖在紫外光谱上表现出特有的吸收峰,可以确定它们的环状结构。

(2)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解析多糖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测定多糖分子中的官能团振动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多糖分子的化学结构和键合特性。

(3)荧光光谱:荧光光谱可用于表征多糖的发光行为和其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结合情况,从而推测其结构和功能。

(4)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解析多糖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定多糖中氢、碳、氮等元素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确定多糖的类型和键合方式。

2.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观察多糖与一些特殊试剂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多糖的结构。

比如,酚硫酸法可以用于检测多糖的含量和环状结构。

3.色谱法:色谱法是多糖结构解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

通过对多糖的分离和分析,可以得到多糖的组成和分子量信息。

二、化学方法:1.普通化学方法:多糖的碳水化合物性质决定了其一些基本反应,比如酸水解、酶降解、氧化还原等反应。

利用这些反应可以推测多糖的结构。

2.酶法:酶法是多糖结构解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酶对多糖的酶解反应具有特异性,通过观察酶解产物,可以推测多糖链的连接方式和单糖的种类。

3.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糖结构解析方法,主要有质谱分析和质谱成像两种方法。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得到多糖的精确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尤其适用于大分子多糖的分析。

综上所述,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多糖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尽管目前多糖结构解析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相信将能更加准确和全面地揭示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综述5篇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综述5篇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综述5篇第1篇示例: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多糖含量的测定是研究多糖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综述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概述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多糖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能量储存、细胞结构、免疫调节等。

测定多糖含量对于研究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糖含量测定方法1. 硫酸-蒽醌法硫酸-蒽醌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硫酸水解多糖,生成差向性的蒽醌,并用蒽醌的颜色深浅来反映多糖的含量。

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多种多糖的含量测定。

3. 酚-硫酸-钼酸法酚-硫酸-钼酸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酚-硫酸法和硅钼酸显色反应,能够提高多糖的测定精确度和灵敏度。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多糖。

4.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多糖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来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对多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通过分析多糖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得到多糖的含量和结构信息。

5. 碘液滴定法三、结语多糖含量的测定是研究多糖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综述了常用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硫酸-蒽醌法、酚-硫酸法、酚-硫酸-钼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液滴定法。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多糖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准确测定多糖含量。

希望本文能够为多糖研究领域提供帮助,促进多糖研究的进展。

第2篇示例: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果胶、均聚糖等多种成分。

多糖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综述几种常用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酚-硫酸法、硫酸-酚法、差减酶法、红外光谱法等,希望能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酚-硫酸法是一种经典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多糖结构分析范文

多糖结构分析范文

多糖结构分析范文多糖是由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科学研究价值。

多糖的结构分析是研究其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的过程,对于了解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光谱分析方法和酶解分析方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物理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是利用多糖的物理性质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

其中包括粘度测定、分子量测定、光旋光度测定和电泳分析等。

(1)粘度测定:多糖的粘度与其分子大小和结构有关,通过测定多糖溶液的粘度可以推测其分子量和构型。

粘度测定通常利用Ubbelohde粘度计或Ostwald粘度计进行。

(2)分子量测定:多糖的分子量是其结构的关键参数,可通过凝胶过滤、凝胶电泳或质谱等方法测定。

其中,凝胶过滤是常用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孔径大小的凝胶阻隔多糖的滤过,然后根据滤过时间计算出多糖的分子量。

(3)光旋光度测定:多糖的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具有旋光性,通过测定多糖溶液的旋光度可以推测其分子结构。

通常使用旋光光谱仪进行测定。

(4)电泳分析:多糖的电泳分析常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琼脂糖电泳。

通过电泳分析可以确定多糖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分子结构。

2.光谱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NMR)光谱和质谱等。

(1)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可以提供多糖分子中官能团的信息,如羟基、氨基、羧基等。

通过对比标准谱图或理论谱图,可以确定多糖的官能团组成。

(2)核磁共振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可以提供多糖分子的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信息。

其中,13CNMR可确定多糖的碳原子排布,1H-NMR可确定多糖的氢原子排布。

(3)质谱:质谱是一种通过测量多糖分子或其片段的离子质量比来确定分子结构的方法。

通过质谱可以推断多糖的元素组成、分子量和结构。

3.酶解分析方法:酶解分析方法是利用特定的酶可以选择性地降解多糖,从而确定其分支链和连接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分级纯化的多糖在测定结构前须检查其纯度及测定分子量。

检查纯度最常用的判断方法:(1)用G C 、HPLC测定组成多糖的单糖的摩尔比是否恒定。

用不同的柱型测定结果更为可靠。

(2)电泳只出现一条带。

如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玻璃纤维纸电泳。

对于中性多糖可采用高压电泳,以硼酸盐为缓冲液,可增大其迁移速度。

(3)凝胶柱层析图呈现对称的单峰。

若有“拖尾”现象,说明其均一性不够好。

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用DEAE一纤维素52(2.6x100cm)柱层析,0.lmol/LNaCl洗脱,流速6ml/h,按2ml一管分部收集,苯酚一硫酸法逐管检测,绘制收集体积与糖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看是否有单一对称峰。

按照Ye等报道,采用DEAE一52一纤维素交换柱层析法(2.6x30cm)对鲍氏层孔菌菌丝体粗多糖进行初步分离。

DEAE一纤维素凝胶预处理:称取DEAE一52一纤维素凝胶干粉,加入约10倍体积质量比(ml/g)的0.5mol/LNa0H溶液浸泡30分钟,倒出上清液,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pH值近中性;再用相同体积的0.5mol/LHCI溶液浸泡30分钟,倒出上清液,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pH值近中性;最后用相同体积的0.5mol/lNaOH溶液再浸泡30分钟,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pH值中性。

处理完毕后,进行湿法装柱,用去离子水0.5mol/LNaCl溶液,去离子水依次分别平衡(流速1.0ml/min)2一3个柱体积备用.糖样100mg溶于5ml的去离子水中,离心除去不溶物,上样于DEAE一52一纤维素阴离子层析柱(2.6x30cm,Cl-1型),分别采用去离子水0.1和0.3mol/LNaCI溶液进行分段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自动收集器分部收集(10ml/管),每梯度20管。

用硫酸一苯酚法跟踪检测各管多糖含量(490nm处吸收值),以收集的管数为横坐标。

吸光值(490nm)为纵坐标绘制DEAE 一52一纤维素色谱柱洗脱曲线。

依据洗脱峰型,合并相同组分,50℃旋转蒸发浓缩,对去离子水透析48h以去除NaCI及小分子杂质,最后将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初步纯化产品。

初步纯化多糖得率计算公式:多糖得率(%)=纯化多糖质量/粗多糖质量x100%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法对DEAE-52一纤维素初步纯化的不同组分的多糖样品进一步纯化。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一100)的预处理:称取sephadexG一100凝胶干粉,加入30倍体积质量比(ml/g )的去离子水,沸水浴5小时使其溶胀。

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洗,减压脱气后进行湿法装柱,用0.1MNa2SO4;溶液平衡(流速0.25ml/min)2一3个柱体积备用。

分别称取经DEAE一纤维素一52初步纯化的各多糖组分样品20mg,溶于2 ml 0.1 M Na2SO4溶液中,上样于SephadexG一100层析柱(2.6x60cm)用0.1MNa2SO4溶液溶液洗脱,流速0.25 ml/min,分步收集(5ml/管)。

用硫酸一苯酚法跟踪检测各管多糖含量(490nm处吸收值),以收集的管数为横坐标。

吸光值(490nm)为纵坐标绘制sePhadexG一100色谱柱洗脱曲线。

依据洗脱峰型,合并相同组分,50℃旋转蒸发浓缩,对去离子水透析48h以去除Na2SO4;及小分子杂质,最后将透析液冷冻干燥,得不同纯化产品。

纯化多糖得率计算公式:纯化多糖得率(%)=纯化多糖质量/粗多糖质量x100%(鲍氏层孔菌菌丝体粗多糖)(4)纸层析法呈单一集中斑点。

取0.5%的多糖样品溶液50ul,点样于新华中速滤纸(3cmx20cm)距端点1cm处的中部,以正丁醇:浓氨水:水(4O:50:5)为展开剂,饱和2小时以上,在室温下展开6h,取出吹干,用0.5%甲苯胺蓝液染色,立即用95%乙醇漂洗至背景褪色,看是否只有一个清晰的斑点。

(5)琼脂糖(Agarose)凝胶电泳法在琼脂糖板(厚度为0.2cm)上点样3一5ul采用浓度为0.075mol/L,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电泳1-1.5h,电压为64一80V,甲苯胺蓝(浓度为1%)染色,醋酸乙醇混合溶液(醋酸:乙醇:水=0.1:5:5)脱色。

多糖纯品经电泳展开后,看是否呈现单一斑点,斑点是否清晰。

(6)紫外分光光度法将多糖PWZ加0.9%NaCI溶液溶解,配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采用UV一16OA紫外可见光谱仪扫描(200nm一30Onm)观察260nm、280nm处是否有吸收峰。

多糖的分子量测定:过去用超速离心沉降法、光散射法、渗透压法、粘度法等,这些方法操作复杂且误差较大,现已少用。

现在较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过滤法和高效凝胶液相色谱法,这两种方法须先用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多糖对照测定样品的分子量。

一般来说,多糖结构分析包括以下几点:(1)单糖组成分析:研究确定单糖的种类及摩尔比;完全酸水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或气相色谱方法测定。

(2)糖苷键类型:研究确定糖苷键及支链点连接位置;甲基化分析方法高碘酸氧化法与Smith降解法(3)糖环大小:研究确定糖苷键为呋喃糖或吡喃糖;红外光谱(4)异头碳构型:研究确定糖苷残基的a-或P-构型;2D NMR.(Two 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光谱分析方法测(5)确定单糖残基和重复单元的序列甲基化分析方法与磁共振光谱分析方法结合分析,一般会参考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信息以利于解析多糖结构。

高碘酸氧化法薄层层析(TLc)——定性,气相色谱法(6)取代基团位点:研究0H-修饰基团的种类和取代位点,如0-磷酸化,乙醜基取代,0-硫酷化等;比色分析方法(7)多糖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紫外光谱定性与定量方法薄层层析:残基定性气相色谱:残基定量气质联用:残基定量高效阴离子色谱法:残基定量鉴定结构常用物理化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确定单糖组分和相对分子量红外光谱分析:测定多糖的官能团,不仅可以检测酮糖、酵糖的耻喃糖环或呋喃糖环的构象和糖苷键的构型核磁共振:α-构型与β-构型残基的比例;判断异头碳构型;推断主链和支链连接键型鉴定结构复合方法:甲基化分析:推断出多糖样品中糖基的连接方式及各种连接键型的比例高碘酸氧化法与Smith降解法:判断糖苷键的位置、直链多糖的聚合度及支链多糖的分支数目糖睛乙酸酷衍生物的气相色谱法:单糖组成和摩尔比各种多糖化学结构鉴定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1、酸水解(1)完全酸水解称取 20mg 样品 , 加入 2mL 2mol·L-1的H2SO4于安培管中沸水浴水解 8h, 水解液用BaCO3中和至pH =7 , 离心 , 取上清夜置冰箱冷藏备测。

(阿魏侧耳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的初步研究)(2)部分酸水解称取糖样 70mg,80℃条件下,0.05M 三氟乙酸水解 2h。

降至室温后,离心(4000r/min,10min),将沉淀干燥,留做 GC 分析。

上清用无水乙醇除酸至中性(pH 为 6∼7),蒸馏水透析 48h:将袋外透析液浓缩,真空干燥,留做 GC 分析;袋液浓缩至 5ml 左右,加 10 倍体积无水乙醇,醇沉过夜,离心(4000r/min,10min),沉淀常规干燥,作 GC 分析;上清浓缩,真空干燥,留做 GC 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确定样品的单糖组成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为Shodex KS804 Sugar(300mm ×7.8mm)柱温40度流动相为水流速0.8mL·min-1检测用 410RⅠ示差检测器,数据处理用810GPC软件进行。

同时用鼠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果糖、葡萄糖、岩藻糖8种单糖进行对照, 根据峰值确定样品的单糖组成。

分子量的测定以标准分子量的葡聚糖 Pulluan 作分子量测定标准。

让其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柱, 条件同上, 先以分子量对数与对应的保留时间作标准曲线, 从标准葡聚糖Pulluan 的工作曲线上可以求得该成分分子量。

例如:(阿魏侧耳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的初步研究)将水解后的多糖样品PW2进行HPLC分析,结果如表所示:阿魏侧耳子实体多糖PW2经过酸水解后,得到2种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例1.77∶1。

例如:经HPLC测定后对照标准曲线得多糖PW2的分子量为3.18×104。

(阿魏侧耳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的初步研究)4、甲基化分析(1)基本原理先将多糖中各种单糖残基中的游离羟基全部甲基化,然后将多糖中的糖苷键进行完全酸水解,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其羟基所在的位置,即为原来单糖残基的连接点。

同时根据不同甲基化单糖的比例,可以推测出此种连接键型在多糖重复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用此种方法得到的羟基及NaBH4还原醛基后产生的羟基,经乙酰化可得到甲基化的糖醇乙酸酯(此产物易挥发,可进行GC分析),再经GC与GC-MS分析,通过气相色谱的出峰顺序和对质谱谱图的主要离子碎片的分析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糖的连接键型。

反应通式如下:(2)甲基化反应取充分干燥的多糖样品10 mg,溶解在2.0 ml的二甲基亚矾(DMSO)中。

在N2保护下快速加入干燥的NaOH粉50 mg,用N2排出空气,加盖密封,室温反应1.0 h并间歇振荡。

在N2保护下缓慢滴加碘甲烷1.0 ml,用N2排出空气,加盖密封,室温继续反应1.0 h并间歇振荡,反应完成后加0.5 ml水终止反应。

反应液先用自来水流水透析48 h,再用蒸馏水透析24 h,透析液冷冻干燥得第一次甲基化样品。

第一次甲基化样品继续甲基化,反应步骤同上,得第二次甲基化样品。

如此重复甲基化三次。

甲基化后的样品用红外光谱检测,3700cm-1—3100 cm-1,附近无羟基的特征吸收峰,表明甲基化反应完全。

(3)甲基化样品的衍生化上述完全甲基化多糖样品加入2 mol/1的三氟乙酸(TFA ) 3.0 ml, 120℃密闭水解2.0 h。

冷却后50℃减压蒸发干,加2.0 ml甲醇再蒸发干,重复三次,最后蒸发干得完全甲基化多糖的水解产物。

加蒸馏水2.0 ml使其溶解,再加硼氢化钠25 mg,振荡后室温还原反应2.0 h。

反应完后滴加0.1 mol/1醋酸分解过量的硼氢化钠并调pH值至5.5~7.0弱酸性。

反应液50℃减压蒸发蒸干,加2.0 ml甲醇再蒸干,重复三次,最后蒸发干。

上述蒸发干样品加入1.0 ml醋酸酐和1.0 ml吡啶,封管后在沸水浴中反应1.0 h。

反应液50℃减压蒸发干,加2.0 ml甲醇再蒸发干,重复三次,最后蒸发干。

加入丙酮1.0 ml,用0.45ul尼龙微孔滤膜过滤,取样进行GC/MS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