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模版

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模版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确保学校内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所有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
二、职责分工1. 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员负责安全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制定运行规程和操作规范,并及时指导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修;2. 各部门负责保障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情况,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3. 学校领导负责统筹安全设施设备的工作,配合设备管理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和维护的顺利进行。
三、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1. 设备清单学校将设备进行分类编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等,并按照设备类型、位置、维修记录等进行详细记录。
2. 设备存放根据设备的特性和用途,设备管理员确定设备的存放位置,并确保设备存放的环境符合要求,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
3. 设备使用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正确操作设备。
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操作规范,严禁随意操作或进行私自改动。
四、设备的维护与检修1. 日常维护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特性,制定相应的日常维护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工作。
日常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灯泡的更换、电池的更换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
2. 定期检修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的维护要求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定期检修计划,并委派专人进行检修工作。
定期检修内容包括设备的整体状况检查、零部件的更换等,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能够被发现和解决。
3. 维修记录设备管理员对每次维修和检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等,并将记录归档和备份,以备后续查询和参考。
五、设备故障处理1. 发现设备故障后,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或上级领导,不能擅自处理或忽视。
2. 设备管理员根据故障情况和设备重要性,确定故障解决的优先级,并委派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

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现如今,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一、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是扑救各类火灾的先决条件和战斗武器,要求全体员工都要爱护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志。
二、非火灾情况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使用、试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示。
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时,需经消防管理部门许可。
三、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圈占、堵塞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畅通,消防器材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四、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消防设施、器材和标示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送交公安部门处理,并号召全体员工检举破坏消防器材、设施和标示的行为。
五、按有关规范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
六、由专职人员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日常巡检,按照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日、每月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
七、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7.1室内消火拴系统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拴箱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和其它损坏。
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
检查要求为(一)、消火拴和消防卷盘供水闸阀不应有渗漏现象。
(二)、消防水枪、水带、消防卷盘及全部附件应齐全良好,卷盘转动灵活。
(三)、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控制线路功能正常,无故障。
(四)、消火拴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
(五)、消火拴、供水阀门及消防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7.2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定期检查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灯具等设施。
应按照有关规范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并建档管理。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校园安全环境的建设。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以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管理责任1. 学校领导层要重视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2. 学校领导层要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各单位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3. 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教职员工的执行。
4. 目标责任制要在学校范围内推行,确保每个教职员工都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
5. 所有教职员工都应按照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场地管理1. 学校应根据课程需求和学生人数合理分配教室,确保场地和座位安全。
2. 学校应定期检查教室的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并及时进行维修。
3. 学校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4. 学校应定期检查教室的桌椅、黑板、灯具等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设施器材管理1. 学校应建立设施器材的台账,记录设施器材的情况、使用人员、年限等信息。
2. 设施器材的使用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3. 设施器材的保养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设施器材的维修人员应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安全防护措施1. 学校应配备消防设施,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学校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学校应配备安全监控设备,对重要场所进行监控,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
4. 学校应制定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习,确保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六、事故处理流程1. 一旦发生事故,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 学校领导层和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范文是指学校在保障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对校园内各种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检修维修工作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制度。
1. 管理责任: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职责部门或由特定的责任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校园内的安全设施设备。
2. 设备清单:学校应建立完整的安全设施设备清单,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等,并定期更新。
3. 定期巡检: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4. 维修保养:学校应设立安全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5. 检修备案:学校应建立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备案,对设备的检修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定期进行归档和备份。
6. 报修流程:学校应建立安全设施设备的报修流程,确保师生及时报修问题,并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7. 维修质量检查:学校应定期进行设备维修质量检查,检查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修复设备后的使用效果。
8. 设备更新:学校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定期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更换,确保设备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9. 培训措施: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10. 紧急处理:学校应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或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师生的安全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以上是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落实。
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范文(二)一、引言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的良好管理和及时的检修维修对保障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学校环境的安全和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责任1. 校长负责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监督。
2. 专人负责监督和协调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和检修维修工作,并及时报告校长及校务委员会。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制度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制度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确保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设施设备安全责任1.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检查和事故处理。
3.学校各职能部门、年级组、班级要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本部门、本年级、本班级设施设备安全。
4.学校教职工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学生要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服从管理,自觉维护学校设施设备安全。
二、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度。
学校要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度。
学校要制定设施设备安全使用规程,加强对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3.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维修制度。
学校要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学校要制定设施设备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培训制度。
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学校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处理1.学校发生设施设备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学校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学校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奖惩1.对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学校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以及学校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使用。
以下是一份学校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总则1. 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学校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2. 所有师生都应该遵守本制度,并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
3. 所有使用学校设备和设施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4. 学校领导对全体师生和使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并组织实施本制度。
二、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责任,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责任人。
2. 学校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教职工要严格按照使用规定进行设备和设施的使用,确保使用安全。
4. 使用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三、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管理1. 所有设备和设施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禁止私自改装或拆卸。
2. 学校要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3. 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要专人负责,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4. 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和设施,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1.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设备和设施,要加强安全防范,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对于需要特殊操作和使用知识的设备和设施,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使用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 学校要建立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各类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 对于易受损害的设备和设施,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
五、设备和设施的紧急处理措施1. 学校要建立紧急处理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学校教学场地和设施器材的安全管理对保障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学校教学场地的安全使用,制定和实施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就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使用的安全要求1. 学校教学场地的安全要求(1)教学场地应具备安全、保密、无污染、大气清新、充分采光等基本要求。
(2)教学场地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教室、实验室、校园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教学场地应具备防火、防盗等基本设施,确保学校教学场地的安全。
2. 设施器材的安全要求(1)设施器材的选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施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设施器材的存放和使用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进行,确保设施器材的安全。
(3)设施器材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应得到重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器材的安全隐患。
三、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的要点1. 学校教学场地安全管理制度(1)教学场地的选用与验收: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对教学场地进行合理选用,并进行严格的验收和监督。
(2)教学场地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制定教学场地的使用和管理规定,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学场地中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有人值守和管理有序。
(3)教学场地的安全维护:制定教学场地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保证教室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2. 设施器材的安全管理制度(1)设施器材的采购与验收:制定设施器材的采购程序和验收标准,确保设施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设施器材的存放和使用:规定设施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确保设施器材的安全使用。
(3)设施器材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定设施器材的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器材的安全隐患。
(4)设施器材的出借和管理:制定设施器材的出借和管理规定,明确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防止设施器材的滥用和损坏。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设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其安全管理对保障校园安全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建立健全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的重要性、管理要求、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度的重要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校园安全、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施设备的损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要求1.责任明确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并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
各级负责人应加强对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明确责任范围和职责,落实到位。
2.制度规范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设施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管理要求。
制度应细化设施设备的使用规定,明确设备的使用时段和使用对象,严禁无关人员和非法使用。
制度还应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记录、故障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规定。
3.培训宣传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确保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安全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同时还应抽查不定期进行,以增加监督的力度。
检查重点应放在重要设备和设施上,如实验室、运动场、电器设备等。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重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保养维护情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做好记录并责令整改。
四、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障设施设备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定期保养。
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责任人和维护频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校内的一切设备与设施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维护,做到固定牢固,运行安全可靠。
2、教学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电脑、投影仪、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电视机、照相机等贵重办公器材,维护管理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在做好防火、防盗的同时,要做好使用维护记录,消除用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
(1)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加强教室、教师宿舍、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设施和用电安全管理,由总务处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转。
(2)学校总务处应按规定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保证灭火器械规格正确、功能有效,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组织开展紧急情况下师生安全撤离和疏散的演习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4)总务处加强对电源、电器、电网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隐患引发事故。
(5)加强对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严禁教师在宿舍私自接线,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将煤油灯、蜡烛、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宿舍。
(6)学校教师一旦发现消防不安全隐患,因立即向校长反馈,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整治,不得以各种理由拖延。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