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field DV2T 粘度计快速操作指南T

合集下载

东南科仪 美国 BROOKFIELD 旋转粘度计 VT 型 操作说明书

东南科仪 美国 BROOKFIELD 旋转粘度计 VT 型 操作说明书

美国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 VT型操作使用说明书(中文版V1.1)中国区域一级代理东南科仪广州:天河北林和东华庭路4号天河商务大厦1506-07 (510610)E-mail:dongnan@sinoinstrument.com上海:延安西路1590号增泽世贸大厦10E (200052)E-mail:shanghai@sinoinstrument.com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60号舒至嘉园3座 (100044)E-mail:beijing@sinoinstrument.com东南科仪技术部关于BROOKFIELD 粘度计校正检验的判断标准为何要进行校验法定检验, 用户例行检验.旋转粘度计是采用铍-铜合金弹簧及支相应的承机构来完成对转子在液体中的旋转扭力的原理的进行操作的, 传感器测得的弹簧的扭变程度, 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

但这些记忆金属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疲劳, 使仪器的测定状态发生变化, 所以, 检验是必须的.校验的目的检验旋转粘度计偏离正常值的程度, 用以判断旋转粘度计的磨损程度, 此校验属于检验性质, 用户不能自行进行调整, 这与电子天平的校正有所不同.使用的标准品:东南科仪可以提供符合美国NIST标准的粘度标准品, 分为常温和高温标准品两大类, 最常用的常温标准品在常温下(25C)的标称粘度值为: 5, 10, 50, 100, 500, 1000, 5000, 12500, 30000, 60000, 100000. 其比重处于0.92-1.00之间, 每一种标准品的实际粘度与标称值之间有一个校正值, 所以实际的粘度是在标称粘度的附近, 在标签中已经标明.标准品的选择原则是要选择与被测定样品的粘度最相接近的粘度标准品.使用标准品中应该注意避免标准品可能会被稀释, 污染, 最好不要重复使用, 取用后应及时加盖密封.粘度是对温度极其敏感的物理量参数, 温度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粘度的相当大的偏离, 所以在粘度测定中特别是标定过程中保持温度的稳定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 使用恒温循环水浴是必要的.校验的操作规程1. 粘度测定容器恒温条件的准备;2. 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选择转子和速度的组合, 每一种转子与转速的组合形成了一个满刻度的范围(测定范围); 组合的选择原则是要使标准品的粘度在满刻度的50%左右, 小于满刻度的10%和大于90%的范围是不适当的,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用体积大的转子(小号转子)在低速度下的组合和使用体积小的转子(大编号)与高旋转速度的组合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测定范围, 但为了避免高速度产生涡流而使测定结果不稳定同时减少仪器的磨损, 应尽量选择小号转子与低速度的组合.3. 按照常规的测量方法测定标准品, 读取粘度数据.4. 对数据的稳定性, 重现性, 数值进行判断.仪器状态的判断标准一般新的仪器或者经过良好调校的粘度计, 在恒温度(25C)状态下, 选择合适的转子和转速的组合得到的测定值应该与标称值相当, 其误差应该在3%之内, 注意: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很大,若温度不同,则粘度将不同,如果误差大于±10%, 粘度计不能使用, 需要维修或者调校.Brookfield(博力菲) 表盘式旋转粘度计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概述:美国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作为世界通用标准粘度计,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国 BROOKFIELD 博勒飞 DV2T 粘度计 操作手册说明书

美国 BROOKFIELD 博勒飞 DV2T 粘度计 操作手册说明书

美国BROOKFIELD博勒飞DV2T粘度计操作手册手册编号:M13-167说明:请以英文操作手册为准,中文版本仅供参考。

目录I.简介-----------------------------------------------------------------------------------------------------------4I.1仪器组件------------------------------------------------------------------------------------------------------51.2规格-----------------------------------------------------------------------------------------------------------7I.3技术指标-------------------------------------------------------------------------------------------------------8 I.4安装方法------------------------------------------------------------------------------------------------------9 I.5安全标志和警告---------------------------------------------------------------------------------------------10 I.6控制面板介绍----------------------------------------------------------------------------------------------11 I.7仪器清洁----------------------------------------------------------------------------------------------------11 II. 入门指南---------------------------------------------------------------------------------------------------13 II.1接通电源------------------------------------------------------------------------------------------------------------13 II.2 自动调零-----------------------------------------------------------------------------------------------------------13 II.3 状态栏--------------------------------------------------------------------------------------------------------------14 II.4 仪器导向按钮----------------------------------------------------------------------------------------------------15 II.5 主屏幕--------------------------------------------------------------------------------------------------------------16 II.5.1粘度测试设置-----------------------------------------------------------------------------------------------16 II.5.2加载测试------------------------------------------------------------------------------------------------------19 II.5.3查看结果------------------------------------------------------------------------------------------------------20 II.5.4文件管理------------------------------------------------------------------------------------------------------20 II.5.5外部控制模式----------------------------------------------------------------------------------------------- 20 II.6测量范围------------------------------------------------------------------------------------------------------------20 II.7超出测量范围-------------------------------------------------------------------------------------------------------21 II.8打印-------------------------------------------------------------------------------------------------------------------22 III粘度测试操作---------------------------------------------------------------------------------------------25 III.1快速入门-----------------------------------------------------------------------------------------------------------25 III.2 测试前的准备---------------------------------------------------------------------------------------------------25 III.3 转子/速度的选择-----------------------------------------------------------------------------------------------26 III.4多个数据点--------------------------------------------------------------------------------------------------------28 III.5数据采集的选择-------------------------------------------------------------------------------------------------29 III.6结束条件-----------------------------------------------------------------------------------------------------------31 III.7附加测试参数----------------------------------------------------------------------------------------------------32 III.8运行测试-----------------------------------------------------------------------------------------------------------35 III.9 结果----------------------------------------------------------------------------------------------------------------38 III.10数据平均---------------------------------------------------------------------------------------------------------40 IV 设置---------------------------------------------------------------------------------------------------------43 IV.1设备设置-----------------------------------------------------------------------------------------------------------43 IV.2用户设置-----------------------------------------------------------------------------------------------------------47 IV.3全程设置-----------------------------------------------------------------------------------------------------------48 IV.4管理功能--------------------------------------------------------------------------------------------------53 IV.4.1登录和锁定---------------------------------------------------------------------------------------------------53IV.4.2用户和权限---------------------------------------------------------------------------------------------------54 IV.4.3设置时间和日期---------------------------------------------------------------------------------------------56 IV.4.4备份和导入---------------------------------------------------------------------------------------------------56 IV.4.5默认路径-------------------------------------------------------------------------------------------------------57 IV.4.6设置重置-------------------------------------------------------------------------------------------------------57 IV.4.7设备重置-------------------------------------------------------------------------------------------------------57 IV.4.8校准提醒-------------------------------------------------------------------------------------------------------58 IV.4.9保存账号记录------------------------------------------------------------------------------------------------59 V PG flash软件-----------------------------------------------------------------------------------------------60附录A 安装锥板型粘度计------------------------------------------------------------------------------------64 附录B粘度范围-----------------------------------------------------------------------------------------------68 附录C粘度测量的变量-------------------------------------------------------------------------------------73 附录D转子和机型编号--------------------------------------------------------------------------------------75 附录E校准程序-----------------------------------------------------------------------------------------------78 附录F护腿-----------------------------------------------------------------------------------------------------85 附录G转速的选择--------------------------------------------------------------------------------------------87 附录H实验室支架--------------------------------------------------------------------------------------------88 附录I DVE-50A探针夹--------------------------------------------------------------------------------------91 附录J故障诊断和排除---------------------------------------------------------------------------------------93 附录K仪器尺寸图--------------------------------------------------------------------------------------------95I.简介自从1985年面世以来,博勒飞DV-II系列粘度计一直处于工业粘度计的领先地位。

BROOKFIELD粘度计操作规程

BROOKFIELD粘度计操作规程
1.3.3当指针所指的数值过高或过低时,可改变转子和转速,务使读数约在30~90之间。
1.3.4根据读数窗的读数和系数表上所对应的特定系数,由下式计算待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η= K·X
η—试样粘度,mPa·S
K—粘度系数
X—粘度计读数
1.3.5 使用完毕,将实验区清洁整理,罩上仪器罩,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1.4维护保养及安全注意事项
1.4.1本仪器适宜常温下使用。
1.4.2装卸转子时应小心操作,不要使转子横向受力,以免弯曲;装上转子后不得将转子侧放或倒放;不得将转子在无液体的状况下空转。
1.4.3一定要在电机运转时变换转速,使用结束后将转速调到12转/分档位。
1.4.4连接螺杆和转子的连接端面和螺纹处应保持清洁,否则将影响转子的正确连接及转动时
拟订
审核
批准
日期
1. 操作程序:
1.1原理:Newtonian Fluid通常指的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能稳定的液体,粘度不会随力的作用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本仪器主要针对测量牛顿流体的绝对粘度。
1.2使用前准备
1.2.1检查仪器装置,尤其是升降夹头的灵活性和自锁性;通过调节水平调节螺钉,保持仪器水平。
1.2.2准备被测液体,置于直径不小于70mm的烧杯或直筒型容器中,按照样品项下规定的温度控制被测液体的温度。
1.2.3将保护架装在仪器上(向右旋转装上,向左旋转卸下)。
1.3供试品测定
1.3.1将选好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向左旋入装上,向右旋出卸下)。旋转升降旋钮,使仪器慢慢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液体中,直至转子液面标志和液面相平为止。
1.3.2开启电机开关,转动变速旋钮,使所需转速向上,转子在液体中经过多次旋转 (一般20~30秒),待指针趋于稳定,按下指针控杆(注意:不得用力过猛;转速慢时可不利用控杆,直接读数),使读数固定下来,再关闭电机,使指针停在读数窗中,读取数据。

粘度计使用方法

粘度计使用方法

东南科仪粘度计使用方法东南科仪工程师推荐粘度计使用方法,Brookfield粘度计使用方法举例,以旋转粘度计使用方法为例子,作为粘度计使用方法的说明,以下是旋转粘度计使用方法。

粘度计使用方法,旋转粘度计使用方法:1.清理旋转粘度计,调节两个水平调节脚,直至旋转粘度计顶部的水泡在中央位置。

(调水平)2.将转子保护框架装在旋转粘度计上(向右旋入装上,向左旋出卸下)3.将选用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向左旋入装上,向右旋出卸下)4.插入电源,打开旋转粘度计后面开关按钮。

5.输入选用的转子号:每按转子键一次,屏幕显示的转子号相应改变,直至屏幕显示为所选转子号6.选择转速:按“转速”键设置转速,并通过按TAB键可逐位移向当前显示转速的十位、个位及十分位,待选定后,通过按数字增加键或减来设置十位、个位及十分位等的转速大小。

转速设置完毕后,按转速键确认。

7.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的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液体当中,直至转子上的标记与液面相平为止,调整粘度计位置至水平。

8.按下“测量”键,步进电机开始旋转,适当时间(读数大致稳定)后即可同时测得当前转子、该转速下的粘度值和百分计标度。

9.在测量过程中,粘度计如果需要转换转子,可直接按“复位”键。

(此时电机停止转动,而粘度计不断电)。

当粘度计转子更换完毕后,重复以上6-8项即可继续进行测量。

尤其要注意的是:更换旋转粘度计的转子后一定要调整仪器上对应的转子号SP。

10.测量完毕后,按“复位”键,同时关闭电源开关。

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的上升,取出测量样品。

卸下旋转粘度计的转子,并将旋转粘度计的转子、仪器及试验台清理干净。

以上是粘度计使用方法的10个步骤,粘度计使用方法多样,针对自己所使用的粘度计,来选择粘度计使用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粘度计,这里简单叙述了一下粘度计使用方法,希望对您的实际操作有帮助!。

Brookfield DV2T 粘度计快速操作指南T

Brookfield DV2T 粘度计快速操作指南T

Brookfield DV2T粘度计快速操作指南(此指南仅供参考,不清楚之处请严格以原厂英文手册为准)1 物品清单2 仪器参数3 注意事项4 安装5 菜单及屏幕5.1 菜单及图标5.2 屏幕介绍6 测量粘度6.1 快速开始6.2 自动调零6.3 编辑方法6.3.1 转子,转速设置6.3.2 数据记录方式6.3.3 结束条件6.4 开始测量7 查看结果8 仪器设置8.1 Device Setup8.2 User Settings8.3 Global Settings8.4 Admin Function9 PG Flash Softwar 119.1 软件安装9.2 软件操作10 仪器校验11 常见故障排除1 物品清单标准型配置清单:粘度计主机1 支架1转子(LV:4 支#61-#64;RV/HA/HB:6 支#2-#7) 电源线(无插头)1护腿(LV/RV:1 个;HA/HB 无护腿)温度探头1黑色手提箱1 软件光盘1U 盘1 触摸笔1操作手册1 转子保护帽12 仪器参数转速0.5~200rpm 测量精度:最大量程的+-1%温度精度:+-1%(-100℃~+149℃)其余+-2% 重复性:最大量程的+-0.2%使用环境:0℃~40℃,20%RH~80%RH 无凝露电压:220V 功率:150W3 注意事项在使用仪器前请务必熟悉这些注意事项,仪器会记录由以下错误引起的故障,不正确的操作将导致您的仪器失去免费保修。

1、插拔仪器后部接线时需要关闭电源(U 盘除外);2、关闭电源后等待30 秒再开机;3、开机调0 前检查确保仪器水平,卸下转子;4、安装转子时需托起转轴并固定,不左右晃动,转子竖直,使螺纹对准,轻轻旋紧,不可强行用力;4、测量完成后卸下转子再清洁;5、转子为不锈钢材质,不能被碰撞,强掰,转子和主机,线缆均不能用酸碱清洗;4 安装1、安装支架:取出支杆,固定在底座上,将底座下的螺丝用13#扳手拧紧;2、将粘度计主机固定在支架上,拧紧固定螺丝;3、电源线连接:使用国标10A 的三角插头与电源线连接,棕色接火线,蓝色接零线,黄绿色接地线(也可以直接用电脑电源线代替);4、保持电源开关关闭,将温度探头和电源线接入仪器后部接口;5、调节支架底脚螺丝,使仪器水平,旋下转轴保护帽并保存;安装完成;5 菜单及屏幕5.1 菜单及图标回主菜单用户登录仪器设置输入数字按日期排序按名称排序方向键5.2 屏幕介绍图1、开机启动画面:显示仪器型号,及软件版本信息图2、自动调零:检查调整仪器前方的水平泡位于中央,移除转轴上的转子,转子保护帽或者其它接头。

Brokfield公司 DV-II+粘度计 中文操作手册

Brokfield公司 DV-II+粘度计 中文操作手册
DV-II+型 粘 度 计 测 定 相 当 广 范 围 的 液 体 粘 度 , 粘 度 范 围 与 转 子 的 大 小 和 形 状 以 及 转 速 的 有 关 。 因为,对应于一个特定的转子,在流体中转动而产生的扭转力一定的情况下,流体的实际粘度于转 子的转速成反比,而剪切应力与转子的形状和大小均有关系。对于一个粘度已知的液体,弹簧的扭 转 角 会 随 着 转 子 转 动 的 速 度 和 转 子 几 何 尺 寸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所 以 在 测 定 低 粘 度 液 体 时 ,使 用 大 体 积 的转子和高转速组合,相反,测定高粘度的液体时,则用细小转子和低转速组合。
所 显 示 的 数 值 会 因 所 选 择 的 的 计 算 单 位 ( CGS 或 SI) 而 异 1. 粘 度 : 可 以 显 示 cP 或 mPa.s 值 。 2. 扭 矩 : 以 最 大 弹 簧 扭 矩 的 百 分 比 表 示 。 3. 剪 切 应 力 : 单 位 为 dyne/cm2 或 牛 顿 /平 方 米 4. 剪 切 率 : 1/秒
计算单位互换:
国际单位
粘度:
1mPa.s
=
剪 应 力 : 1 牛 顿 /米
=
扭矩:
1 Newton-m
=
CGS
1cP 10dyne/cm2 107dyne-cm
I.2 组 件
名称
编号
数量
DV-II+粘 度 计
1
S型 实 验 室 用 支 座
1
转子数
LVDV-II+: 4 支
SSL
1套
RVDV-II+: 7 支
最大值。 7. SELECT SPINDLE: 按 第 一 下 进 入 转 子 设 定 模 式 , 通 过 上 下 箭 头 键 选 择 合 适 的 转 子 编 号 ,

美国博勒飞DV-S粘度计操作手册

美国博勒飞DV-S粘度计操作手册

I. 简介
DV-S 是美国 Brookfield 博勒飞公司粘度计系列中的实验室仪器,它可以与 Brookfield 博 勒飞产品系列的其它附件如超低粘度适配器、小量样品适配器、升降支架、螺旋适配器、恒 温循环水浴或加热器附件等一起使用,从而构成适应范围宽广而全面的粘度测量系统。
DV-S 粘度计的测量原理是通过一个经校验过的铍-铜合金的弹簧,带动一个转子在被测 流体中持续旋转,通过旋转式扭矩传感器测得弹簧的形变程度即扭矩,它与浸入样品中的转 子被粘性拖拉形成的阻力成比例,扭矩因而与液体的粘度也成正比。DV-S 粘度计可以测定相 当宽广范围的液体粘度(厘泊 cP 或毫帕斯卡.秒 mPa.s),测量的粘度范围与转子的大小、形 状、转速以及所使用的容器以及弹簧的最大扭矩有关。
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s., Inc.
Page 4
Manual No. CM12-354
I.4 安装方法
1. 根据附录 E,装配好 A 型支架,将垂直杆插入底座。垂直杆齿轮和装配夹具应朝着底 座的前面。用固定螺母将直杆在底座的底部固定好。将水平螺钉装在底座上。
2. 将 DV-S 机头后的安装杆插入支架上夹具组件的孔中。确认此时 VS-41Y 旋钮是松的。 3. 当拧紧夹具旋钮时,调整粘度计使其尽量呈水平状态,然后拧紧旋钮。 4. 调节粘度计的水平,使机头顶部的水平气泡在黑色圆圈中。
美国 BROOKFIELD 博勒飞 DV-S 粘度计 操作手册
手册编号 No.:CM12-354
SPECIALISTS IN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VISCOSITY
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11 Commerce Boulevard, Middleboro, MA 02346-1031 USA TEL 800-628-8139 or 508-946-6200 FAX 508-946-6262

Brookfield DV-II+ 数显旋转粘度计操作规程

Brookfield DV-II+ 数显旋转粘度计操作规程

Brookfield DV-II+ 数显旋转粘度计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Brookfield DV-II+数显旋转粘度计的使用和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Brookfield DV-II+数显旋转粘度计的使用和操作标准。

三、职责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保养。

主管负责设备操作、保养监督检查。

四、工作原理:本仪器为数显粘度计,由电机经变速带动转子作恒速旋转。

当转子在液体中旋转时,液矩也越小。

该作用在转子上的粘性力矩由传感器检测出来,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被测液体的粘度。

五、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100mPa.s~200000mPa.s转子规格:27号转子转子转速:5、10、20、50、100转/分测量方式:手动测量精度:±2%(牛顿液体)控温范围:室温+20℃~200℃内胆测量容积:10cc使用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5℃~35℃;(2)相对湿度:不大于80%;(3)供电电源:电压220V±10V,频率50HZ±10HZ;(4)产品附近无强的电磁场干扰,无剧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

六、操作步骤:1、准备被测样品,称量10.5g样品放入恒温槽中,设置被测样品的试验温度。

2、仔细调整仪器的水平,检查仪器的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保证仪器处于水平的工作状态。

3、打开后盖的开关,按屏幕提示校正归零,然后固定上段连接头,旋入转子连接头(向右旋装上,向左旋卸下)。

装卸转子时,必须用手固定上段连接头,再旋下转子。

4、缓慢调节升降旋钮,调整转子在被测液体中的高度,直至转子的液体标志(凹槽中部)与液面相平。

5、试样在测试温度下充分恒温,以保持示值稳定准确。

6、选择合适测量转速,按“SET SPEED”键测量。

七、注意事项1、本仪器在出厂前严格调校检验,开机后即可正常工作,请操作者在操作前认真仔细地阅读本仪器说明书,严格按要求操作。

2、仪器电源必须在指定的电压和频率误差范围内测定,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ookfield DV2T粘度计快速操作指南(此指南仅供参考,不清楚之处请严格以原厂英文手册为准)1 物品清单2 仪器参数3 注意事项4 安装5 菜单及屏幕5.1 菜单及图标5.2 屏幕介绍6 测量粘度6.1 快速开始6.2 自动调零6.3 编辑方法6.3.1 转子,转速设置6.3.2 数据记录方式6.3.3 结束条件6.4 开始测量7 查看结果8 仪器设置8.1 Device Setup8.2 User Settings8.3 Global Settings8.4 Admin Function9 PG Flash Softwar 119.1 软件安装9.2 软件操作10 仪器校验11 常见故障排除1 物品清单标准型配置清单:粘度计主机1 支架1转子(LV:4 支#61-#64;RV/HA/HB:6 支#2-#7) 电源线(无插头)1护腿(LV/RV:1 个;HA/HB 无护腿)温度探头1黑色手提箱1 软件光盘1U 盘1 触摸笔1操作手册1 转子保护帽12 仪器参数转速0.5~200rpm 测量精度:最大量程的+-1%温度精度:+-1%(-100℃~+149℃)其余+-2% 重复性:最大量程的+-0.2%使用环境:0℃~40℃,20%RH~80%RH 无凝露电压:220V 功率:150W3 注意事项在使用仪器前请务必熟悉这些注意事项,仪器会记录由以下错误引起的故障,不正确的操作将导致您的仪器失去免费保修。

1、插拔仪器后部接线时需要关闭电源(U 盘除外);2、关闭电源后等待30 秒再开机;3、开机调0 前检查确保仪器水平,卸下转子;4、安装转子时需托起转轴并固定,不左右晃动,转子竖直,使螺纹对准,轻轻旋紧,不可强行用力;4、测量完成后卸下转子再清洁;5、转子为不锈钢材质,不能被碰撞,强掰,转子和主机,线缆均不能用酸碱清洗;4 安装1、安装支架:取出支杆,固定在底座上,将底座下的螺丝用13#扳手拧紧;2、将粘度计主机固定在支架上,拧紧固定螺丝;3、电源线连接:使用国标10A 的三角插头与电源线连接,棕色接火线,蓝色接零线,黄绿色接地线(也可以直接用电脑电源线代替);4、保持电源开关关闭,将温度探头和电源线接入仪器后部接口;5、调节支架底脚螺丝,使仪器水平,旋下转轴保护帽并保存;安装完成;5 菜单及屏幕5.1 菜单及图标回主菜单用户登录仪器设置输入数字按日期排序按名称排序方向键5.2 屏幕介绍图1、开机启动画面:显示仪器型号,及软件版本信息图2、自动调零:检查调整仪器前方的水平泡位于中央,移除转轴上的转子,转子保护帽或者其它接头。

图3、主菜单:——ConfigureViscosityTeat:配置年度测量的方法,设置转子,转速,并进行粘度测量(只能一个转速);——LoadTest:可在电脑上编辑测量方法后拷贝到U 盘,从U 盘,LoadTest 从U 盘加载测量方法,可以多个转速下测量;——ViewResults:查看已经保存的测量数据;——ManageFiles:管理仪器和U 盘内的文件;——ExternalMode:用Rheocalc 软件(选配)连接电脑控制时使用;图4、编辑测量方法——Spindle:输入要使用的转子编号,在转子上有标示;——Speed:输入使用的转速(只能使用一个转速);——EndCondition:设置结束条件(Time—时间结束时停止测量,Viscosity—粘度到达设定值后停止测量,Torque—扭矩达到设定值停止……)——Instructions:为此次测量输入备注;——SinglePoint:设置数据记录方式;——Reports:定义测量结束后报告展示方式;——QCLimits:设置质量控制方式及上下限,超出限值会有提示;——Density:输入样品密度,当测量动粘度时该值回参与计算;(具体设置详见6.3)图5、测量界面——实时显示测量使用的方法名称,粘度值和扭矩,温度,剪切率,转速等信息,按StopTest 可以终止测量;图6、数据报告——在该界面显示测量完成后的报告,包含温度,转速,粘度等信息,箭头键查看数据,按Save 键存储数据;ConfigureTest 键返回方法编辑进行下一次测量;按主页键返回主菜单;6 测量粘度6.1 快速开始测量流程为:1、调节仪器水平;2、打开电源;3、自动调零;4、编辑测量方法,设置转子,转速,结束条件,读数方法;5、安装转子,准备样品,转子放入样品中;6、开始测量;7、记录并保存测量结果并停止测量;8、继续下一次测量或关机,清洁仪器;下面针对某些步骤进行说明。

6.2 自动调零自动调零前确保仪器处于水平状态,取下转轴上的转子,转子连接头和转轴保护帽,按next 进行;6.3 编辑方法6.3.1 转子,转速设置按下Spindle,输入要使用的转子编号;按下Speed,输入要使用的转速;6.3.2 数据记录方式如上图4,在QCLimit 和Temperature 中间,点击SinglePoint 的箭头,弹出DataCollection 面板,选择数据记录方式——Single Point:只记录测量最后结束时的一个数据;——SinglePointAveraging:即在总测量过程内,每隔一段时间取一个数据,最后将这些数据平均后报告给用户;例如:总测量时间120s,SingelPointAveraging 设置为10,过程中会取12个数据,但最终只能看到这12 个数据的平均值。

——MultiPoint:即在测量过程内,每隔一段时间取一个数据,将这些数据报告给用户;例如:总测量时间120s,MultiPoint设置为10,过程中会取12 个数据,最终可以看到这12 个数据。

——MultiPointAveraging:在总测量时间内,每个时间段内取设定个数的数据,将这些数据平均,用户最终看到的是每个时间段内的平均值;例如:总测量时间120s,MultiPointAveraging间隔设置为10s,个数设置为5 个,测量时会每两秒取一个数据,每5 个数据进行平均,用户最终看到10 个经过平均后的值。

——NoData:不记录数据;设置好后按OK 确认设置6.3.3 结束条件如上图4,在Speed 和Insturctions 中间,点击EndCondition 的箭头,弹出EndCondition 面板,设置结束条件,满足结束条件后将停止测量;——Time:定时:从测量开始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后停止测量。

——Of Points:设定取点读数的个数,读取到设定个数的数据后停止,读数方式设置参考DataCollection;——Of Revolutions:转速达到设定值后停止;——Torque:扭矩到达设定值后停止;——Viscosity:粘度到达设定值后停止;——Temperature: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停止;由于样品原因,某些值可能一直无法达到,即达不到结束条件,仪器将一直运转。

设置好后按OK 确认设置,Cancel 取消设置。

6.4 开始测量测量方法编辑完成,转子安装好,并浸入样品中合适位置后,按下绿色RUN 按钮,即开始测量,仪器切换到测量界面。

(安装转子时,一手握住转轴并竖直向上轻轻顶住固定,另一手握住转子,以顺时针方向旋紧,不可用蛮力,若安装不顺畅,请检查转子是否竖直,螺纹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是从电脑下载程序到U 盘,则在主菜单处点LoadTest 加载测试方法后按绿色Run 按钮直接开始测量。

——Viscosity:实时显示粘度值;——Torque:扭矩,范围应该在10%~100%之间,当低于10%则不会记录数据,若高于100%则会显示EEEE 提示超过量程,应该停止测量,重新设置转速或者选择编号更大的转子;——ShearStress,ShearRate,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标准转子均显示为0,一些特殊转子才可正常显示;——Speed:转速——ViewTest:按下后切换到方法设定界面,可以在测量过程中更改转速设置;——StopTest:强制终止测量;7 查看结果测量完成后会自动打开结果界面,查看测量数据;此界面包含几个按钮:回主页报告设置左右翻页打印保存回测量方法界面上下翻页——:设置报告——Table:表格形式显示所有的数据点;——PostTestAveraging:分类显示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包含温度,粘度等;平均时有StepAveraging 和ResultAveraging 两种(在测量中可能会按转速分几个阶段,Step 即将每个阶段内的值单独平均,Result 则将所有阶段的值全部平均)——TestUsed:——Notes:查看或添加备注;——CompareResults:加载两个样品数据进行比较;——DeviceInfo:显示仪器和样品的一些信息,测试日期时间等;——Save:存储测量结果,子菜单下可以选择存储路径,文件名称及类型,CSV 格式可在电脑上用EXCEL 查看;8 仪器设置按进入仪器设置;包含几个菜单:8.1 Device Setup————Temperature:连接特殊温度探头时需要在此设置;————Printer Setup:设置打印格式;————AutoZero:在不关机的状态下再次进行自动调零;————OscillationCheck:转轴检查,取下转子,保持仪器水平的状态下,手动转动转轴,使扭矩读数在10%~15%之间,松手,扭矩应当平滑地减少到0.0%(+-0.2%)如果不在此范围内,则仪器应当进行校正。

————Technical Support Info:显示仪器信息;————About:仪器版本信息;8.2 User Settings————Sound:调节仪器按键和警报声音大小;————Display:屏幕亮度调节;————Change Password:修改登录仪器用的密码;8.3 Global Settings————Measurement Units:更改测量单位;————Regional Settings:日期时间格式;————GlobalAlarm:报警设置;————Spindle List:特殊转子设置;————Speed List:常用速度设置;8.4 Admin Functions————Log In and Lock Out:登录和锁屏设置;————Users and Access:用户管理;————Set Time and Date:设置日期和时间;————Backup and Import:固件更新;————Default Path:设置方法和数据保存默认路径;————Settings Reset:恢复基本默认设置;————Device Reset:所有设置恢复出厂设置;————Calibration Reminder:设置校准提醒;————SaveAudit Trail:保存日志,当使用有异常时;9 PG Flash Software通过PG flash,可以在电脑上编辑相对复杂的程序,拷贝到U 盘,将U 盘插入仪器,从U 盘调出程序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