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原理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2、截面尺寸

3、箍筋

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梁支座上部筋

8、梁下部钢筋

9、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梁高-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梁高-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箱涵设计计算书

公路桥涵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公路上箱涵,净跨径L 0为2.5m ,净高h 0为3.0m ,箱涵顶平均为2.0m 夯填砂砾石,顶为300mm 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层,两侧边为砂砾石夯填,土的内摩擦角?为40o ,砂砾石密度γ=23KN/m 3,箱涵选用C25混凝土和HRB335钢筋。本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荷载为公路-Ⅱ级。 二 设计计算 (一)截面尺寸 顶板、底板厚度 δ=40cm(C1=30cm) 侧墙厚度 t=40cm(C2=30cm) 故 横梁计算跨径 L p =L 0+t=2.5+0.4=2.9m 侧墙计算高度 hp=h0+δ=3.0+0.4=3.4m (二) 荷载计算 1.恒载 恒载竖向压力 221/0.56m KN H P =+=δγγ 恒载水平压力 顶板处 2 002 11 /00.1024045tan m KN H e p =???? ? ?-=γ 底板处 2 002 12 /01.2934045tan )(m KN h H e p =??? ? ??-+=γ 2.活载

汽车后轮地宽度0.6m ,公路-Ⅱ级车辆荷载由《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4条计算一个汽车后轮横向分布宽,按30。角向下分布。 m m H 23 .145.0130tan 26.00?=+ m m H 2 8 .145.0130tan 26.00?=+ 故,横向分布宽度为029.43.1230tan 1.026.00=+??? ? ??+=a m 同理,纵向,汽车后轮招地长度0.2m : m H o 2 4 .1255.130tan 22.0?=+ 故,m H b 509.2230tan 22.00=??? ? ???= ∑G=140KN 车辆荷载垂直压力 2m /25.13509 .2029.4140KN b a G q =?=?∑= 车 车辆荷载水平压力 2 002 m /2.8820445tan KN q e =??? ? ??-?=车车 (三)内力计算 1.构件刚度比 1.171 21=?= P L h I I K 2.节点弯矩和轴向力计算 (1)a 种荷载作用下(图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其分项系数。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 图1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 m2 70mm水泥焦渣 14kN/ m3×0.07m= kN/ 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 m3×0.08m=2 kN/ m2 20mm石灰砂浆 17kN/ m3×0.02m= kN/ m2 恒载标准值g k= kN/ m2 活载标准值q k= kN/ m2

荷载设计值 p =×+×= kN/ m 2 每米板宽 p = kN/ 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 h =80mm ,次梁 b×h=200mm×450mm 边跨l 01=2600-100-120+80/2=2420mm 中间跨l 02=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 3.配筋计算 b =1000mm ,h =80mm ,h 0=80-20=60mm ,f c = N/mm 2, f t = N/mm 2, f y =210 N/mm 2 对轴线②~④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 其中ξ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281 0.35%100080 ρ= =?>min 1.270.2%45450.27%210t y f f ρ==? =及 板的模版图、配筋图见图3 。板的钢筋表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与行车道板配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书

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型梁桥设计工程计算 课程设计书 一、课题与设计资料 (一)设计资料 1、装 (1)桥面净空 净—8+2×1m 人行道 (二)设计荷载 公路-II 级和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2m kN (三)主梁跨径和全长 标准跨径:墩中心距离); 支座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主梁预制长度)。 (四)材料

1)主梁、横隔梁: 钢筋:主钢筋采用Ⅱ级钢筋,其它用钢筋采Ⅰ用级钢筋 混凝土:C30(容重为25KN/m3) 2)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为23KN/m3)混凝土垫层C25(容重为23KN/m) 3)人行道: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6KN/m (五)缝宽度限值:Ⅱ类环境(允许裂缝宽度0.02mm)。 (六)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①《公路桥涵设计通甩规范》(JTGD60-2004) ②《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③《桥梁工程》,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④《桥梁计算示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板)桥》,易建国主编,人民 交通出版社,北京。 ⑤《结构设计原理》,沈浦生主编。 ⑥《结构力学》 二、设计内容 (一)主梁 1.恒载内力计算;

1.1恒载集度 主梁: m kN g /85.1425)]22.098.1(2 18 .012.05.122.0[1=?-?++?= 横隔梁: m kN g /132.25 .1952518.0)22.098.1()218 .012.020.1(2=???-?+- = 人行道和栏杆:m kN g /2.15 6 3== 桥面铺装:m kN g /368.05 23 0.102.0230.106.04=??+??= 作用于主梁上的全部恒载集度: 35.17368.0132.285.144321=++=+++=g g g g g KN/m 1.2恒载内力 跨中截面 m kN l l g l gl M ?=??-???=??-?= 667.82445.1925.1935.1725.195.1935.172142221 1/4跨截面 m kN l l l g M ?=-??=-??= 50.618)45.195.19(45.1935.1721)4(421 kN l l g Q 58.84)25.194 1 5.19(35.1721)241(21=??-??=?-= 支点截面 0=M kN Q 16.169)205.19(35.172 1 =?-??=

抗滑桩计算

4.3.3 1-1′剖面抗滑桩设计 (1)抗滑桩各参数的确定或选取 在滑坡力最大处即边坡1-1′剖面潜在变形区滑面条块21(剩余下滑力828.7KN )附近处设置一排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间距为6m ,共布置8根抗滑桩。初拟抗滑桩桩身尺寸为b×h=1.5m×2.0m。桩长12m ,自由段h 1为6m ,锚固段h 2为6m 。采用C30混凝土,查资料得,C30混凝土,42 3.0010/c E N m m =?。 桩的截面惯性矩3 3 4 1.5 2.0 112 12 b h I m ?== =。 桩的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7 7 0.80.8 3.0010 2.4010c E E K P a ==??=?。 桩的计算宽度 1.51 2.5p B m =+=。 1-1剖面滑动面以下为较完整的岩层(泥灰岩),对于较完整的岩层,其地基系数的选取参考下表(表4-1): H V H V 剖面处滑面以下是泥灰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6.85MPa ,根据上表侧向K H 可取:K H =2.7×105kN/m3 按K 法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β为: 所以抗滑桩属于刚性桩,所谓刚性桩是指桩的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桩轴线仍保持原有线型,变形是由于桩周土的变形所致。这时,桩犹如刚体一样,仅发生了转动的桩。 桩底边界条件:按自由端考虑。 (2)外力计算 每根桩的滑坡推力:kN L 2.497267.828E n r =?=?=E ,按三角形分布,其 kN h E P r 4.16576 5.02.49725.01 =?= ?= 桩前被动土压力计算: 抗滑桩自由段长度h 1=6m,自由段桩前土为块石土,按勘察报告提高的参数,块石土的c=8.81kP a ψ=15.4O γ=15.4kN/m 3 128.01104.24.52107.244 175 41 <=??? ? ???????=???? ???=EI B k p H β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算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整体式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班级:20130211 学号:20130211**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5.30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4) 3.板的设计 (5) 3.次梁的设计 (8) 4.主梁的设计 (14) 5.参考文献 (21)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任务 某多层工业厂房,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如图2所示。 1)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承载力计算。要求板、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考 虑调幅,调幅值15%。 3)绘制结构施工图:板平面配筋图、板剖面配筋图;次梁及主梁配筋图。 (2)楼面做法:厂房楼盖四周支承在砖砌体墙上;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kN/m 3),板底及梁用20mm 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kN/m 3)。 图1 楼面做法 (3)选用材料: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y y f f N mm ==外,其余均为HPB300级钢筋'2 270/y y f f N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2214.3/, 1.43/c t f N mm f N mm ==。 图2 建筑平面图布置

(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5kN/m;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重要性 系数 01.0 γ=。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楼盖尺寸为(21.6×30)m,如果梁下不设钢筋砼柱,主梁跨度21.6米,截面尺寸太大,因此在设计中主梁下设置柱子,拟定尺寸(400×400)mm,主梁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整体现浇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附图3所示。梁、板支承长度为:板120 mm,次梁240 mm,主梁360 mm。按板周边支撑条件,将板区分为中间区格板(4)、边区格板(B、C)和角区格板(D)。梁、板尺寸确定如下。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这样主梁的弯矩图较为平缓。 (2)估计梁、板尺寸: 1)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30≥2400/30=80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取h=80mm。 2)次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8~L/12= (1/18~1/12)x6000=333~429.7mm,取h=400mm,截面宽b=(l/2~l/3)h,取b=200mm。 3)主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4~L/8=(1/12~1/8)x7200=600~9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

抗滑桩计算

抗滑动桩验算 计算项目:平昌东站后侧滑坡PX1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桩总长: 19.000(m) 嵌入深度: 7.000(m) 截面形状: 方桩 桩宽: 1.200(m) 桩高: 1.800(m) 桩间距: 5.000(m) 嵌入段土层数: 1 桩底支承条件: 铰接 计算方法: K法 土层序号土层厚(m) 重度(kN/m3) 内摩擦角(度) 土摩阻力(kPa) K(MN/m3) 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 1 50.000 24.500 37.00 500.00 80.000 1.000 桩前滑动土层厚: 0.000(m) 锚杆(索)参数: 锚杆道数: 0 锚杆号锚杆类型竖向间距水平刚度入射角锚固体水平预加筋浆强度 ( m ) ( MN/m ) ( 度 ) 直径(mm) 力(kN) fb(kPa) 物理参数: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 桩纵筋级别: HRB400 桩箍筋级别: HPB300 桩箍筋间距: 200(mm) 场地环境: 一般地区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28.000(度)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4.000(度) 墙后填土容重: 22.000(kN/m3) 横坡角以上填土的土摩阻力(kPa): 20.00 横坡角以下填土的土摩阻力(kPa): 270.00 坡线与滑坡推力: 坡面线段数: 7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1 12.974 5.133 2 3.000 0.000 3 25.000 10.000 4 0.000 1.500 5 9.500 0.000 6 0.000 -1.500 7 50.000 0.000 地面横坡角度: 6.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参数名称参数值 推力分布类型矩形 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 0.000(kN/m) 桩前剩余抗滑力水平分力 0.000(kN/m)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注意:内力计算时,滑坡推力、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200 ===================================================================== 第 1 种情况: 滑坡推力作用情况 [桩身所受推力计算] 假定荷载矩形分布: 桩后: 上部=0.000(kN/m) 下部=0.000(kN/m) 桩前: 上部=0.000(kN/m) 下部=0.000(kN/m) 桩前分布长度=0.000(m) (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K 法 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 0.000(kN-m) 距离桩顶 0.000(m) 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m) 距离桩顶 0.000(m) 最大剪力 = 0.000(kN) 距离桩顶 0.000(m) 最大位移 = 0(mm) 点号距顶距离弯矩剪力位移土反力 (m) (kN-m) (kN) (mm) (kPa) 1 0.000 0.000 0.000 0.00 0.000 2 0.375 0.000 0.000 0.00 0.000 3 0.750 0.000 0.000 0.00 0.000 4 1.12 5 0.000 0.000 0.00 0.000 5 1.500 0.000 0.000 0.00 0.000 6 1.875 0.000 0.000 0.00 0.000 7 2.250 0.000 0.000 0.00 0.000 8 2.625 0.000 0.000 0.00 0.000 9 3.000 0.000 0.000 0.00 0.000 10 3.375 0.000 0.000 0.00 0.000 11 3.750 0.000 0.000 0.00 0.000

2x2.5m箱涵计算书

已知计算条件: 涵洞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三级,取其结构重要性系数:1.0 涵洞桩号= K0+000至K0+724.65 设计荷载等级=城-A 箱涵净跨径= 2米 箱涵净高= 2.5米 箱涵顶板厚= .4米 箱涵侧板厚= .4米 板顶填土高= 9米 填土容重= 18千牛/立方米 钢筋砼容重= 26千牛/立方米 混凝土容重= 24千牛/立方米 水平角点加厚= .15米 竖直角点加厚= .15米 涵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等级= Ⅲ级钢筋 填土内摩擦角= 30度 基底允许应力= 160千牛/立方米 顶板拟定钢筋直径= 14毫米 每米涵身顶板采用钢筋根数= 9根 底板拟定钢筋直径= 14毫米 每米涵身底板采用钢筋根数= 9根 侧板拟定钢筋直径= 12毫米 每米涵身侧板采用钢筋根数= 5根 荷载基本资料: 土系数 K = 1.489286 恒载产生竖直荷载p恒=251.66千牛/平方米恒载产生水平荷载ep1=54千牛/平方米 恒载产生水平荷载ep2=73.8千牛/平方米 汽车产生竖直荷载q汽=2.11千牛/平方米 汽车产生水平荷载eq汽=.7千牛/平方米 计算过程 重要说明: 角点(1)为箱涵左下角,角点(2)为箱涵左上角,角点(3)为箱涵右上角,角点(4)为箱涵右下角 构件(1)为箱涵顶板,构件(2)为箱涵底板,构件(3)为箱涵左侧板,构件(4)为箱涵右侧板 1>经过箱涵框架内力计算并汇总,结果如下(单位为:千牛.米): a种荷载(涵顶填土及自重)作用下:

涵洞四角节点弯矩和构件轴力: MaA = MaB = MaC = MaD = -1 / (K + 1) * P * Lp^2 / 12 = -54.70137kN.m Na1 = Na2 = 0kN Na3 = Na4 = P * Lp / 2 = 301.9972kN a种荷载(汽车荷载)作用下: MaA = MaB = MaC = MaD = -1 / (K + 1) * P * Lp^2 / 12 = -.4583918kN.m Na1 = Na2 = 0kN Na3 = Na4 = P * Lp / 2 = 2.530705kN b种荷载(侧向均布土压力)作用下: 涵洞四角节点弯矩和构件轴力: MbA = MbB = MbC = MbD = -K / (K + 1) * P * hp^2 / 12 = -20.70764kN.m Nb1 = Nb2 = P * Lp / 2 = 78.3kN Nb3 = Nb4 = 0kN c种荷载(侧向三角形土压力)作用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

淮阴工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训课程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专业层次:土木工程 ________ 班级:土木 1134 ____ 姓名:赫新荣 学号: 指导老师:何卫忠 __ 2 0 1 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1、设计资料 1.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6.0kN/m2 1.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3 γ=),板底及梁用 KN m 20/ 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3 γ=);,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 17/ KN m 15mm. 1.3、材料选用: (1)、混凝土:C30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能够采用Ⅰ级。 2、平面结构布置: 2.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5.7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 次梁,板的跨度为2.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楼盖结构布置图

2.2、按高跨比条件,当1 5040 h l mm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 =80mm 2.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 12 1 ~181)L =(317~475)mm ,取h = 400mm 。则b =(2 1~3 1)h =(133~200)mm ,取b =200mm 。 2.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8 1~ 14 1 )L =(429~750)mm ,取h = 600mm 。则b =(2 1~3 1)h =(200~300)mm ,取b =250mm 。 3、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0.02×20=0.4 kN /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 kN /m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 kN /m 恒载: g k =2.655 kN /m 活载: q k =6×1=6 kN /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 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 kN /0.4,因此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1.3。于是板的 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10.986 3.2、板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审定:审查:校核:编写: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 一、计算目的 已知抗滑桩需抵抗的剩余下滑力,进行结构配筋验算。 二、计算依据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DL 5077-199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实用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 史佩栋 主编 《材料力学》教材 三、抗滑桩结构计算思路 抗滑桩的结构计算包括2部分:其一为计算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嵌入基岩深度):其二为计算抗滑桩的力、截面及配筋。本算稿采用工程中常用的悬壁桩简化法计算。 1、基本假定 1) 同覆盖层比较,假定桩为刚性的; 2) 忽略桩与周围覆盖层间的摩擦力、粘结力; 3) 锚固段地层的侧壁应力成直线变化。其中:滑动面和桩底基岩的侧壁应力发挥一致,并等于侧壁容许应力;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侧壁应力假定相同,并设些等压段的应力之和等于受荷段荷载; 4) 假定边坡剩余下滑力按三角形分布。 2、基本计算公式 1) 锚固深度计算及力计算公式 0,0' =-=∑p m T B y E H σ即 (1)

06 1 )22()23( ,023331'=-+-++=∑h B h y B y h y h E M p m p m m T σσ即 (2) 32h y h m += (3) 式中:' T E ──荷载,即每根桩承受的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值(kN); 1h ──桩的受荷段长度(抵抗长度)(m); m y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厚度(m); 3h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m); p B ──桩的计算宽度(m);按“m ”法计算,则1+=b B p 推导得最小锚固深度: ? ?? ? ??++=1'''min 22][3][][h B E B E B E h p T p T p T σσσ (4)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厚度: 2 2)()(22 22121h h h h h y m ++++-= (5)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 23h y h m -= (6) 锚固段地层侧壁应力 p m T B y E '= σ (7)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海天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浙江电大仙居学院奥鹏学习中心[22]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2 年春季 学号: 学生:张奇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一、设计资料 海天多层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一层平面如图所示,露面周边支撑于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烧结承重多孔砖砌体承重外墙,钢筋混凝土内柱尺寸为400×400㎜。 1.楼面做法 20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抹底。 2.荷载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水泥砂浆容重为20KN/㎡,混合砂浆容重为17KN/㎡,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按照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为;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3.材料 混凝土楼板采用 C25,梁内受力钢筋为 HRB400级,板内钢筋及箍筋为 HPB235 级。 二、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按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M,l 2/l 1 ==3 按照单向板设计。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000×1/40=5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取板厚为80㎜。 次梁截面高度要求h= l 0/18 ~l /12 =6000 /18 ~ 6000 /12= 333 ~ 500 ,考虑到 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 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要求 h= l 0/15 ~l /10= 6000 /15 ~ 6000 /10 =400 ~ 600 mm ,取 h=600mm。截面宽度取为 b=300mm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2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一、概述 抗滑桩是将桩插入滑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利用稳定地层岩土的锚固作用以平衡滑坡推力,从而稳定滑坡的一种结构物。除边坡加固及滑坡治理工程外,抗滑桩还可用于桥台、隧道等加固工程。 抗滑桩具有以下优点: (1) 抗滑能力强,支挡效果好; (2) 对滑体稳定性扰动小,施工安全; (3) 设桩位置灵活; (4) 能及时增加滑体抗滑力,确保滑体的稳定; (5) 预防滑坡可先做桩后开挖,防止滑坡发生; (6)桩坑可作为勘探井,验证滑面位置和滑动方向,以便调整设计,使其更符合工程实际。 二、抗滑桩类型

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滑坡类型及规模、地质条件、滑床岩土性质、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因素具体选择适宜的桩型。 三、抗滑桩破坏形式 总体而言,抗滑桩破坏形式主要包括: (1)抗滑桩间距过大、滑体含水量高并呈流塑状,滑动土体从桩间挤出; (2) 抗滑桩抗剪能力不足,桩身在滑面处被剪断; (3) 抗滑桩抗弯能力不足,桩身在最大弯矩处被拉断; (4) 抗滑桩锚固深度及锚固力不足,桩被推倒; (5)抗滑桩桩前滑面以下岩土体软弱,抗力不足,产生较大塑性

变形,使桩体位移过大而超过允许范围; (6)抗滑桩超出滑面的高度不足或桩位选择不合理,桩虽有足够强度,但滑坡从桩顶以上剪出。 对于流塑性地层,滑体介质与抗滑桩的摩阻力低,土体易从桩间挤出。此时,可在桩间设置连接板或联系梁,或采用小间距、小截面的抗滑桩,因流塑体的自稳性差,当地下水丰富时,开挖截面过大的抗滑桩易造成坍塌,对处于滑移状态的边坡,还可能会加速边坡的滑移速度,甚至造成边坡失稳。 四、抗滑桩设计 01 基本要求 抗滑桩是一种被动抗滑结构,只有当边坡产生一定的变形后,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抗滑桩宜用于潜在滑面明确、对变形控制要求不高的土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碎裂状、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 抗滑桩宜布置在滑体下部且滑面较平缓的地段;当滑面长、滑坡推力大时,可与其它加固措施配合使用,或可沿滑动方向布置多排抗滑桩,多排抗滑桩宜按梅花型布置。此外,抗滑桩设计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通过桩的作用可将滑坡推力滑坡的剩余抗滑力传递到滑面以下 稳定地层中,使滑体边坡安全系数达到规定值。保证滑体不越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 ?桩身有足够的稳定性。桩的截面、间距及埋深适当,锚固段的横向应力在容许值内。 ?桩身有足够的强度。钢筋配置合理,能够满足截面内力要求。 ?保证安全,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02 设计流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6.6,次梁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m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2016年6月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板的设计 (1) 2.1 荷载 (2) 2.2 内力计算 (2) 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 3 次梁设计 (3) 3.1 荷载 (4) 3.2 内力计算 (4) 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 4 主梁计算 (6) 4.1 荷载 (7) 4.2 内力计算 (7) 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4.4 主梁吊筋计算 (13) 参考文献 (13)

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 1 设计资料 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取次梁截面高度h=450mm (L/18=6000/18=333mm ~L/12=6000/12=500mm ),截面 宽度b=200mm(h/2.5=450/2.5=180mm ~h/2=450/2=225mm),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 级,

抗滑桩计算

5.3.2.3A型抗滑桩设计计算 图5-1 A型桩尺寸示意图 1、判别抗滑桩的类型 当βh2≤1.0时,抗滑桩属刚性桩; 当βh2>1.0时,抗滑桩属弹性桩。 其中:h2为锚固段长度; β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 4 1 4 k ?? ? ? ? ? = EI B p β 式中:k——地基系数(kN/m3)。 Bp——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Bp=b+1 E——桩的弹性模量(kPa); I——桩截面惯性矩(m4):I=ba3÷12 抗滑桩的截面尺寸为1.2×1.5,长得计算宽度为Bp=1.2+1=2.2m。桩的截面惯性矩I=ba3÷12=1.2×1.53÷12=0.3375(m4) 桩的变形系数0.0881 3375 .0 10 8.2 4 2.2 10 1.044 1 7 5 = ?? ? ? ? ? ? ? ? ? ? = β 0.1 0.324 0.0881 4 2 < = ? = hβ,故按刚性桩计算。 2、外力计算 (1)每根桩上承受的滑坡推力: E T=E n×S=330.76×4=1203.04kN

(2)桩前抗力计算: 由于抗滑桩设置在滑坡前缘处,桩前没有土体处于悬臂状态,所以桩前不考虑抗力。 3、受荷段内力计算(见表5-7) 假定滑坡推力和桩前抗力都是三角形分布: m kN h E q b T /601.525.01 == ? m kN h E q b R /05.01 '== ? 剪力:22 1'75.192)(y y h q b q b Q y =?-?= 弯矩:325.063 y y Q M y y == 滑面处的剪力Q 0=1522.60kN ,滑面处弯矩M 0=2283.59kN·m 表5-7 桩身受荷段内力表 4、锚固段内力计算 (1)确定转动中心的位置y 0:采用k 法,有: []202000h 2h 3) 23(h ++= h h y 计算得: y 0=2.3810(m),距桩顶6.8810(m ) (2)桩的转角 :[] 202h -2y K 2H h B p = ?

9-K55+487.7钢筋混凝土箱涵基坑稳定性检算

附件:K55+487.7箱涵内支架、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铜陵市S321黄浒至白杨坡一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S321黄浒至白杨坡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周永兴等编著);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8)理正深基坑5.3版软件。 2.工程概况 K55+487.7新建涵洞设计为1-3.0×3.0m钢筋混凝土箱涵,线路中心处填土高度2.29m,涵洞长度35.87m,涵内流水面设置由左向右0.5%横坡,洞口设计为混凝土翼墙式。 施工期间S321保持畅通,涵洞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施工右幅接长段11.2m箱涵,基坑开挖深度6.4m,基坑壁为老路基边坡,主要为填筑粘土,现场采用放坡法开挖。第二阶段封闭现状道路,施工现状道路范围内24.67m箱涵,基坑开挖深度6.4m,采用放坡法开挖。 3.地质情况 老路基部分地质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路面结构层约76cm(16cm厚沥青混凝土+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20cm原水泥混凝土路面+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改良土,填筑粘土层。填筑土:褐色,密实,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碎石。 路基加宽接长部分根据设计地质钻探、现场调查资料,涵洞位置地层分布情况如下: ①1层种植土:灰黄色,含大量植物根系,层厚0.4~0.6m; ①2层填筑土:灰黄色,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碎石,层厚0.3m;

钢筋砼箱涵模板计算例子

一、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安徽肥东龙潭东风大道改造工程。由于肥东东风大道的建设,东风大道在K17+52处,与安徽省天然公司已建D400高压管道交叉。为防止管道发生意外,需对该段交叉管道进行箱涵保护。本工程箱涵保护长度65米。 二、施工部署 2.1、组织机构 为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建设,我公司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已选派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态度诚恳、勤奋实干、科学务实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了项目管理班子和管理机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从已组建的项目管理机构中指派工程师林奕和具体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其他各部门人员协助配合,以质量、安全、工期成本为中心。开展高效率的工作。 2.2、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本部位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安全目标: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工期目标:绝对工期44日历天,开工时间计划为2010年1月20日 2.3、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我项目部已组织了专门施工箱涵,通道工程的劳务作业施工队,配置了普工20人、模板工20人、架子工10人、钢筋工15人、砼工8人、防水工2人。各工种紧密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普工:清理基槽土方,搬移材料、碎石垫层铺设、袋装土护坡、基槽回填,配合技术工种作业等。 模板工:支模前的放线,配模,支模,拆模等。 架子工:施工脚手架及支撑、承重脚手架搭设等。 钢筋工:钢筋加工及半成品的运输,绑扎,保护层的控制等。 砼工:砼的浇筑入模,振捣,养护等(砼的搅拌运输由商品砼站集中组织供应) 防水工:涵洞的沉降缝处理等。 2.4、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 ①、为满足基槽土方开挖,投入1.25m3反铲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3台, 潜水泵3台。 ②、为满足砼施工需要,砼计划从商品砼站购置,采用3台9m3砼搅拌 运输车运至现场浇筑,现场配备砼振动器3台,30kw发电机1台,同时 投入成套的钢筋加工设备,木工机械,测量设备及其他设备等,均已按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配置要求组织到位,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2.5、投入的主要施工材料 主要施工材料计划如下表: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题目名称:单向板整浇肋形楼盖设计 教学班号:1班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3)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 3.1 荷载计算 (4) 3.2 板的计算简图 (4) 3.3 内力计算及配筋 (5) 四、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6)

4.1 荷载计算 (6) 4.2 次梁的计算简图 (7) 4.3 内力计算及配筋 (7) 五、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0) 5.1 荷载计算 (10) 5.2 主梁的计算简图 (10) 5.3 内力计算及配筋 (1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2)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荷载组合。 (3)结构环境类别一类。 (4)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为20KN/m3)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重度为25KN/m3),12mm厚纸筋石灰(重度为17KN/m3)粉底。 (5)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4KN/㎡。 (6)材料:混凝土采用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7)外墙厚度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 (8)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主梁和次梁布置 ①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②主梁跨度为6.9m,次梁跨度为6.0m,板的跨度为2.3m,L02/L01=6.9/2.3=3,按单向板设计。 ③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300×1/40=57.5mm,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为80mm。 ④次梁的高度要求h=L02(1/18~1/12)=333mm~500mm,考虑到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mm,宽度b=h(1/3~1/2)=150mm~225mm,取b=200mm。 ⑤主梁的高度要求h=L01(1/15~1/10)=460mm~690mm,取h=650mm,宽度b=h(1/3~1/2)=217mm~325mm,取b=300mm。 ⑥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

12m箱涵计算书

12m箱涵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钢筋砼箱涵计算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跨径:12米。 2.涵身壁厚:0.85米 3.荷载标准:城市-A级; 人群荷载:m2; 4.混凝土容重:m3; 5.采用的主要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2-2004);《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JTG/T D60-04-2007); 6.选用材料: ①混凝土C40,fcd=,ftd=,E=; ②普通钢筋HRB400:fsk=400MPa,fsd=360Mpa,E=; 7.结构重要性系数:ro= 8.重力系数: 9.设计要点: 箱涵按整体闭合框架计算内力。顶、底板按受弯构件配置钢筋(不计 轴向力的影响),侧墙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涵身荷载:涵身所受荷载包括涵身自重、涵身侧面及顶面填土、铺装 的压力,不计涵内底板上路面。涵身所受活载的考虑,明涵按45o角扩 散车轮荷载,并计入冲击力;暗涵按30o角扩散车轮荷载,不计冲击 力。土容重采用19KN/m3,内摩擦角采用30o。 温度应力按±10℃考虑,并考虑了底板、侧墙与顶板分期浇筑时的混 凝土的收缩影响,此项按降温15℃处理。 斜涵涵身的计算,仍试作正交箱涵计算。 箱涵洞口八字洞口采用悬臂挡墙设计,洞口设有洞口铺砌和隔水墙。 10.荷载组合: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 进行验算,其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参照规范JTG D62 2004第6.4.2条)。 二模型建立 1.计算的基本假设: 1)取3m箱涵长度为研究对象,单元按钢筋混凝土构件II环境设计; 2)模拟地基土弹簧刚度为20000KN/m3; 2.荷载工况: 1)混凝土收缩徐变:3600天; 2)体系温差:升温15、降温20; 3.施工阶段 1)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7天); 2)计算收缩、徐变;(3600天); 4.使用阶段 1)箱涵顶板土压力按1m填土厚度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力的方法,并熟悉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及梁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