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_七色光_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0七色光 冀教版 (共27页)PPT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制造彩虹
• 用哪些方法可以制造彩虹?
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
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你 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小活动:制作彩虹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 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 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 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的彩 虹都有哪些颜色呢?
七色光记住了吗?请同学们记一记: 七色光会写了吗?请同学们写一写:
红 橙 黄绿 蓝 靛紫
• 取白色的卡纸,剪成直径为5厘米 的圆形。
• 将卡纸分为7等份,分别用彩笔涂 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颜色。
• 将铅笔从圆盘的中心插入。
• 旋转七彩转盘,观察现象。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七色光-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七色光-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光的本质;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光的特性;3.学生掌握光的基本颜色和加色混合原理。
二、教学重点1.知道光的本质;2.理解光的特性;3.掌握光的基本颜色和加色混合原理。
三、教学难点1.学生自行推导出光的基本颜色和加色混合原理;2.学生能够简单运用光的特性进行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先让学生想想他们都见过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以及这些颜色是怎样产生的?2. 学习光的本质(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绘图向学生介绍光的本质:光是由电磁波构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能够在空气、真空、水和玻璃等透明媒介中传播,是一种能够被眼睛看见的能量。
3. 实验感受光的特性(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通过光的折射,能够实现图像的翻转、变形等效果。
然后让学生通过镜子实验,感受光的特性。
让学生分别拿起挂墙上的双面镜和手上的平面镜,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看看有什么不同。
4. 理解光的颜色(20分钟)介绍光的颜色,让学生将白光分谱,通过实验了解光的颜色和这些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介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然后在白纸上描绘出彩虹的七个颜色,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5. 掌握加色混合原理(20分钟)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加色混合原理,分别拿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纸,放在照明灯下,让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变化以及颜色的深浅程度。
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自行推导出光的基本颜色和加色混合原理。
6. 教学总结(5分钟)通过教学已经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本质,理解光的特性,掌握光的基本颜色和加色混合原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印证了理论知识,加强了学生对光的了解。
五、课堂反思通过教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动手实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通过问题的探讨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光的认识。
河北人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0 七色光》课件2

• 将铅笔从圆盘的中心插入。
• 旋转七彩转盘,观察现象。
牛顿盘
七色光总结
通过做实验和查资料,我们可以确定: 白光可以折射出七色光,七色光能复合 成白色光。白光是复色光,而七色光中 的每种颜色是单色光,彩虹不过是白光 让空中的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分成七 色而已。
• 用什么颜色的光照白色物体,白色 物体就呈现什么颜色的光。
• 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 么颜色的光。
光的三原色
•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 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天上飞架一座桥, 不能走来只能瞧, 经历一番风雨后, 赢得彩衣乐逍遥。
➢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 将它固定。
➢ 2、翻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局 部的镜面上。
➢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 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 成的。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七色光》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七色光》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七色光》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七色光》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七色光》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10 七色光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
2、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3、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
2、能与基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澜验。
3、能用语言描述彩虹允的美丽。
科学知识目标预: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翱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员 STSE 目标:能举实例说阿出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就与不利之处。
教具准备贝: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识棱镜、手电筒、纸、彩笔、弄一瓶肥皂水、塑料袋、3 支扰手电筒、红、绿、蓝玻璃纸爽、胶带、1 / 3白纸。
课时安排:裔 3 课时知识点课例教师割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教戳材另作处理的理由七色光三功棱镜七色光一、引入新课你森见过美丽的彩虹吗?二、活当动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听?我们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援彩虹?三、活动二:制造彩穷虹 1、光照在三棱镜上礼,慢慢转动三棱镜,直到出非现七色光带。
室内光线弱,订把三棱镜旋转直到看到彩虹秽为止。
2、你还在哪些菌地方见到过类似彩虹的光现爱象?让我们试一试吧!用肥镐皂泡,安全。
四、活动三:泽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骆 1、准备用具:3 支手电伐筒、橡皮筋,红、绿、蓝玻能璃纸,白纸。
2、按图铣中的方法做实验,看看不同淬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伎什么现象。
七色光-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七色光-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白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2.掌握分光棒的使用方法。
3.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学内容一、七色光•以实验为引导,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了解光的七种颜色。
•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学会用彩虹的七种颜色来描述光。
二、分光棒的使用•分享实验过程,让学生对分光棒的功能有初步认识。
•为课后实验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分光棒的使用方法。
三、彩虹的形成•以图片或视频作为教学载体,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以彩虹实验为例,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学生对彩虹和分光棒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白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掌握分光棒的使用方法。
•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彩虹的七种颜色描述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利用分光棒进行实验。
教学过程一、七色光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规定这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实验:请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并进行总结。
实验步骤:–用手电筒照射一盆清水,通过眼睛观察并用彩虹的七种颜色来描述光。
–手电筒中加入小量牛奶,再次观察并用彩虹的七种颜色来描述光。
–取一张白纸,将分光棒放在手指上,照射在一端,再用另一端扫过白纸。
3.思考:让学生思考,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白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结论,并整理出彩虹的七种颜色。
4.展示:呈现彩虹概念图,展示七种颜色的相对位置关系。
二、分光棒的使用1.分享:由教师分享实验过程,让学生对分光棒有初步认识。
2.再现:请学生按照教师所演示的使用流程,正确使用分光棒。
–让光线斜入分光棒。
–将有颜色的光线汇聚到同一位置。
–观察不同颜色光线的偏转情况。
3.操练:请学生小组分工,尝试自己操作分光棒,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三、彩虹的形成1.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之前所学过彩虹的相关知识是否了解。
2.讲解: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告诉学生彩虹的主要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三年级科学教案-七色光

基本信息
名称
七色光
执教者
王珅
课时
第2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七色光》这一课位于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光”。三年级下册整本书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光”这一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可以使光源通过,使学生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等,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
2、现在我把这个圆盘黏在小风扇上,让它快速旋转起来,两个颜色混合在一块儿后,都看到了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位同学(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4、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颜色混合,可以出现新的颜色。那么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七色光中的红绿蓝它们相互混合在一起会不会也产生新的色光
红色和绿色
绿色和蓝色
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蓝三种颜色
猜想与假设
学生开始画表格
小组交流设计评出记录表格。
做混合颜色的实验
黄色
粉色
淡蓝色
白色
讨论并猜测
学生发现七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灰白色。
、
电视机
学生比较困惑
电视机
看到红灯、绿灯、蓝灯。
学生大致会说出来。
观看七色光盘,转动出来后变成了灰白色。
评价与总结
但是老师要纠正一点就是我们把这种颜色的光不叫做粉光,而是品红。
把你们说的淡蓝叫做青。
也就是说,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相互混合可以出现黄、品红、青以及白光。
多姿多彩的世界是都由红绿蓝三原色的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原色呢
小学科学《七色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0 课_七色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知道光有颜色,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七种色光可以合成太阳光。
2.能通过三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能将多种单色光合成太阳光。
3.尝试对所观察到的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4. 具有探究七色光的兴趣,具有不断质疑、敢于探究,面对困难,勇于挑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三棱镜、强光手电筒、铁架台、纸屏、放大镜、气球、白色的瓶子、平板电脑或手机、希沃授课助手。
【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难点:光的合成。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天空出现彩虹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时候最容易出现彩虹。
2.揭示本课探究主题——太阳光的颜色。
二、探究光色散现象的奥秘1.教师出示阳光下彩虹的图片和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墙上出现白色光斑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图片,引发质疑——太阳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2.讨论:太阳光究竟是白色还是多种颜色?3.介绍科学家牛顿,讲解牛顿初期研究太阳光的故事和研究太阳光的实验方法。
4.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三棱镜做分解太阳光的模拟实验,重现牛顿实验时的场景。
5.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光的色散的现象,观察白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6.利用课件与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对所看到的现象做出解释。
(交流)7.小结: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三、探究光的合成1.讲述:牛顿研究太阳光的色散,得出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创新见解,在当时却引起许多科学家的争议。
面对争议与不同的见解,牛顿又如何做才能让其他科学家接受他的见解?2. 讲述牛顿在实验室将分散的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以及牛顿的结论被证实的历史故事。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科学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后还能不能混合?猜测被分解的七色光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交流)4. 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滤光原理,制造红绿蓝三种单色光。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七色光》word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七色光》word教案第一篇:冀教小学科学三下《七色光》word教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七色光一、教学目标:1.能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2.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教学设计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3.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能举例说出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与不利之处。
4.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二、材料准备:1.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肥皂水.塑料袋等。
2.课时安排:用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三、教学过程:(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活动目标:1.能对彩虹这种自然现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实施过程:1.每四个同学一组来开展活动,活动时间为10分钟。
2.让学生说说见过彩虹的情况,然后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彩虹的美丽,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交流。
(二)制造彩虹活动目标:1.能利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由几种颜色的光构成。
2.能想出一种制造彩虹的方法。
实施过程:1.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活动时间为25分钟。
2.在进行活动1时,学生已经知道彩虹与阳光的关系。
在活动2中,要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指导学生做光照在三棱镜上的实例时,要设法遮挡室内的阳光,使室内变暗。
要慢慢地转动三棱镜,直到在纸上出现彩虹为止。
3.在使用三棱镜做光色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
为学生观察色散现象,可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1)教学设计对着阳光喷水雾,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
(2)教学设计用光盘.肥皂水做实验时,出现的色条彩色,都是光光干涉现象形成的色散,说明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主要反射绿光,那么我们就看到绿光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 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我们身边的物体为什么 会有各种各样的色彩?
我们看到物体颜色是由
于物体反射光的缘故。
各种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不一样
有的主要反射红光,那么我们就看到红光
七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 ____种不同 的颜色的光,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 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彩虹形成的 原因解释: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 气中的水滴 色散(折射)而 产生的。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怎样产生的?
放大镜放大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二、色光的混合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太阳光(白光)是 不是单纯的光?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物体为什么有 各种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的。
无色透明体可以透过各色光。 黑色透明体不透过任何色光
1、透明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 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