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评述如何开头与结尾

合集下载

关于即兴评述的开头

关于即兴评述的开头

即兴的开头一、开门见山结尾扣题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1.诗词开头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2.俗语开头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3.名人名言开头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

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

’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

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即兴评述如何开头与结尾(干货分享)

即兴评述如何开头与结尾(干货分享)

即兴评述如何开头与结尾即兴评述如何开头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如何设置即兴评述的开头将会关系到整体效果的表现。

应该说怎样开头其方法是各种各样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下面为考生介绍几种最行之有效的开头方法。

..(一)、讲出典故法ﻫ在某些试题的背后,常常会存在一些典故,像这句话的出处、形成原因、由来根源、内涵故事等等。

在评述开头如果能将这些有根有据地娓娓道来,既能使开头显得有学识有见地,同时又能为接下来的评述奠定确凿的基础,博得主考老师的欣赏.在此我们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有名的成语为例来做一个开头的示范。

这句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这里面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呢。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班超奉皇命出使西域,到了鄯善国。

本来鄯善国王要和班超交好,不了却被随后赶来的匈奴使者挑拨离间.班超知道后,带领部下夜袭匈奴营地,大获成功,使鄯善国最终归附了汉朝。

这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班超在此次夜袭之前用来鼓舞部下士气的。

使用这种方法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当你对这题目里包含的典故并不十分把握,有点模棱两可的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宁可选用其他的方式开头,也不能为了一鸣惊人而仍然要去选择这种方法。

如果你讲出的典故和题目当中本来的典故相差甚远,甚至是南辕北辙驴唇不对马嘴的话,那么无论你的即兴评述有多么精彩,也给主考老师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开始印象,这对于整体的分数将会产生很坏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在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才能选用这种开头方法。

..(二)、开门见山法所谓开门见山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开头直接解释题目的意义,包括字面上的意义和深层的内涵.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导入正题,干净利落,不拖沓。

如果考生对试题背后的历史典故模糊不清时,最好不要冒险,可以转而使用这种方法开头。

我们试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出自《名贤集》,它的意思是:正人君子襟怀坦白,思想乐观,而小人总是心胸狭窄,忧虑重重.由此可以看出,做一个君子可比做小人要快乐多了。

即兴演讲的构思可以采用开头淡响结尾

即兴演讲的构思可以采用开头淡响结尾

即兴演讲的构思可以采用开头淡响结尾
即兴演讲是指在紧张和时间压力下进行的即时演讲,通常需要快速思考和组织语言。

以下是一些构思技巧,可以帮助即兴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
1. 开头淡响结尾
一个好的演讲开头应该引起听众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继续听下去。

淡响结尾则是指在演讲的结尾部分,应该尽量减少语言的重复和冗长,而是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记住演讲的主题和主旨。

2. 采用故事或比喻
演讲者可以使用故事或比喻来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使用一个比喻,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的主题和主旨,同时也可以增加演讲的感染力。

3. 重点突出
在即兴演讲中,需要尽可能地突出演讲的重点。

演讲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的内容。

4. 考虑听众
在即兴演讲中,演讲者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听众的需求和兴趣。

在演讲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调整演讲的内容和节奏,以便更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

5. 练习和准备
即兴演讲需要演讲者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即兴演讲,演讲者应该尽可能地练习和准备,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和能力。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实用版】目录1.即兴评述的定义与重要性2.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3.即兴评述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正文即兴评述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评论和表达的特殊口语形式。

在很多场合,如演讲、辩论、面试等,即兴评述能力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掌握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展示自己的思维敏捷和口才。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引言、主体和结尾。

1.引言:引言是即兴评述的开头部分,通常用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为后续论述作铺垫。

在引言部分,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讲一个故事、引用名言等方法来引发听众的兴趣。

同时,引言还应明确表达自己评述的主题和立场,为后续论述指明方向。

2.主体:主体是即兴评述的核心部分,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述。

在这一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阐述观点:明确自己的观点,阐述其合理性,并给出相关论据支持。

(2)对比分析:对比不同观点,分析其优缺点,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

(3)举例说明:通过举例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4)引申拓展:对主题进行拓展,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问题,使论述更加全面。

3.结尾:结尾是即兴评述的收尾部分,主要用于总结全文观点,强调自己的立场,并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结尾部分,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提出建议、展望未来等方式来使自己的评述更加完整。

在即兴评述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结构外,还需要注意以下技巧和事项:1.保持冷静:即兴评述往往需要迅速组织语言,容易让人紧张。

在评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稳定发挥。

2.语言简练:即兴评述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表达,因此需要语言简练、条理清晰。

3.注意逻辑:即兴评述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观点之间要有合理的联系。

4.注重临场发挥:即兴评述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发挥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

即兴评述技巧万能开头

即兴评述技巧万能开头

即兴评述技巧万能开头
1.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故事/观点。

"
2.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问题/挑战,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应对。

"
3. "我曾经有一个有趣的经历/故事,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并听听你们的想法。

"
4.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观点/理论/研究,我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

"
5.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互相学习和启发。

"
6.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主题/事件,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并听听你们的看法。

"
7. "我一直对某个特定领域/主题/话题很感兴趣,我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互相学习和分享知识。

"
8. "在我们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挑战/感兴趣的事情,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能否找到解决办法/答案/启发。

"
9. "我最近读了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文章/演讲,我想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思考。

"。

即兴评述如何收尾

即兴评述如何收尾

即兴评述结尾如何做好收尾
即兴评述大部分都写完了,如何进行即兴评述收尾呢?那就要讲究一些技巧方式:
(一)归纳总结法
为使评述结构完整,应该注意做到首尾呼应。

在开头提出主旨要意后,结尾时应该再次归纳总结,强调、升华中心思想。

这种结尾方法比较平稳,但注意在使用时切勿落入俗套,避免产生语言无味之感。

(二)表达祝愿法
亦即用祈愿式的语句来表达良好的祝愿的方法。

一般说来,许多考生较倾向于用这种方法来结尾。

在即兴评述中应用是比较合适的。

(三)发出感召法
这种方法俗称为“喊口号”法,即抒发激越的情感,展望光明的前景,发出激动人心的口号。

在有些语文老师的眼中,如果作文用这种方法结尾会略显苍白,但用在即兴评述中却不同。

因为即兴评述是用有声语言去表达,只要把握好语气、语调,会收到不错的现场效果。

(四)以理明人法
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对试题的层层评述、阐释和剖析下,在结尾部分引申出内在的深刻寓意用来启迪和警示大家。

如:
冬天已经来临,难道春天还会远吗?
其实,即兴评述的结尾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则,只要遵循一个总的原则,便可以大胆灵活地运用了。

总体而言,好的结尾别忘了点题,进一步揭示即兴评述的主题,加强考官对评述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把握强调观点的最后机会。

用一种简洁而独到的方式把你的主题和结论重申一遍,考官在感知上便有一个新的飞跃了。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

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摘要:一、即兴评述的定义与作用二、即兴评述的基本结构1.开场白2.主题阐述3.论据支持4.结论与建议5.结束语正文:即兴评述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针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实时思考和表达的口头论述。

它要求表达者具备较强的思维敏捷性、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即兴评述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新闻评论、演讲、辩论等。

要完成一次成功的即兴评述,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结构。

以下是详细的具体内容:1.开场白:在即兴评述的开始,简短地介绍一下自己和所要评述的主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XX 问题的看法。

”2.主题阐述: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阐述自己所要评述的主题。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主题进行定义、分类和背景介绍,使听众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例如:“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论据支持: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需要提供有力的论据来支持。

这些论据可以是事实、数据、权威观点等。

例如:“根据我国科技部的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到XX 亿元。

”4.结论与建议:在评述的最后部分,总结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例如:“综上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应该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5.结束语:在即兴评述的结尾,对听众表示感谢,并表达自己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例如:“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迎接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

”遵循以上基本结构,能够帮助你在即兴评述中更好地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播音主持即兴评述60篇范文

播音主持即兴评述60篇范文

播音主持即兴评述范例民生类话题结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做任何事情,民生都是不变的“指南针”,必须把握好这个“指南针”,以极大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落实好每一项改革举措、惠民政策,让中国这条大船满载更广大人民的幸福,乘风破浪,驶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彼岸. 生态类话题结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昔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干秋的事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我们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创业类话题结尾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繩锯木断,水滴石穿。

创新创业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发挥坚忍不拨的螺丝钉精神: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凝聚合力上求实,在奋斗不息中求精。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样以来才能为创新创业成功打下基础,为创造个人、社会价值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成为成功的攀登者;社会价值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成为成功的攀登者文化类话题结尾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士层。

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文明类话题结尾如果说城市精神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那么城市精神则是名片上最亮丽的一笔。

现代城市绝不仅仅是钢铁和水泥结合起来催生的怪物,而应该充满个性、充满活力、充满温情,这种个性、活力和温情就是一座城市的精神。

现阶段唯有大力弘扬城市精神,才能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教育类话题结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兴评述如何开头与结尾
即兴评述如何开头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如何设置即兴评述的开头将会关系到整体效果的表现。

应该说怎样开头其方法是各种各样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下面为考生介绍几种最行之有效的开头方法。

(一)、讲出典故法
在某些试题的背后,常常会存在一些典故,像这句话的出处、形成原因、由来根源、内涵故事等等。

在评述开头如果能将这些有根有据地娓娓道来,既能使开头显得有学识有见地,同时又能为接下来的评述奠定确凿的基础,博得主考老师的欣赏。

在此我们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有名的成语为例来做一个开头的示范。

这句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这里面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呢。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班超奉皇命出使西域,到了鄯善国。

本来鄯善国王要和班超交好,不了却被随后赶来的匈奴使者挑拨离间。

班超知道后,带领部下夜袭匈奴营地,大获成功,使鄯善国最终归附了汉朝。

这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班超在此次夜袭之前用来鼓舞部下士气的。

使用这种方法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当你对这题目里包含的典故并不十分把握,有点模棱两可的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宁可选用其他的方式开头,也不能为了一鸣惊人而仍然要去选择这种方法。

如果你讲出的典故和题目当中本来的典故相差甚远,甚至是南辕北辙驴唇不对马嘴的话,那么无论你的即兴评述有多么精彩,也给主考老师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开始印象,这对于整体的分数将会产生很坏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在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才能选用这种开头方法。

(二)、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开头直接解释题目的意义,包括字面上的意义和深层的内涵。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导入正题,干净利落,不拖沓。

如果考生对试题背后的历史典故模糊不清时,最好不要冒险,可以转而使用这种方法开头。

我们试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例。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出自《名贤集》,它的意思是:正人君子襟怀坦白,思想乐观,而小人总是心胸狭窄,忧虑重重。

由此可以看出,做一个君子可比做小人要快乐多了。

使用这种方法开头时要注意,很多题目的意义并不是一重的,所以我们在分析题目时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最好能够比较充分和全面地分析题目的含义,看看主考老师出这个题目的最终目的是考察你对哪一层含义的理解程度。

(三)、提出问题法
这种开头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问题引起各位主考老师的注意力,使大家对考生的评述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中,提出问题法还可以分为自问自答和现场设问两种方式。

所谓自问自答,其实也是一种设问,只不过问者和答者都是考生自己。

就是指考生根据所抽试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随即答出答案,通过答案标明主旨立意,以便后面继续阐述自己观点。

我们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例来说明自问自答法。

我想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乘坐一条小船逆着水流而上却没有人去用力划桨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对了,船肯定会顺流而退,让我们无法到达预定的彼岸。

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正印证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自问自答式时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不言自明的,考生此时提出问题并不是为了难倒主考老师或者是真的为了寻求一个答案,而只是为了将在座各位的思路引导到你的评述之中。

现场设问这种方法虽然也是设问,但是和自问自答有所不同。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考生一进考场就问了主考老师一个问题:“请问各位老师,人是从哪里开始衰老的?”主考老师活跃起来,有的说大脑,有的说心脏,有的说大腿,还有的说肚皮,答案各异,妙趣横生。

这位考生微笑着摇摇头,最后主考老师安静下来,考生才说出他的答案:“我看——有的人是从屁股开始衰老的。

”老师们露出笑容,急于听他怎么解释。

他顿了一顿,说:“现在有些部门的领导不深入实际,整天泡在‘会海’里,坐而论道,屁股可受苦了!既要负担上身的重压,又要与板凳摩擦,够劳累的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屁股先老么?”原来,他抽到的试题是有关当前一些领导工作作风不踏实现象的探讨。

在这个例子中,考生用提问的方式制造了一个悬念,调动了听者的积极性,使得场面气氛活跃起来,抓住了听者的注意力。

在听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又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制造了第二个悬念,从而控制了听者的思想和情绪。

应该说,这样的开头是比较受欢迎的,同时也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技巧。

(四)、讲出故事法
这个方法应该是比较好理解和掌握的,就是根据抽取的试题的主题思想,讲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使考生的评述从一开始就显得贴近生活,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大话和空话。

其中也分为典型事例法和自编故事法。

所谓典型事例法,就是讲一个真实存在的、见诸于媒体报道的、广为人知的典型事例。

即兴评述如何结尾
(一)、归纳总结法
为使评述结构完整,应该注意做到首尾呼应。

在开头提出主旨要意后,结尾时应该再次归纳总结,强调、升华中心思想。

这种结尾方法比较平稳,但注意在使用时切勿落入俗套,避免产生语言无味之感。

如:总之,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们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但我们一定能成功。

(二)、表达祝愿法
亦即用祈愿式的语句来表达良好的祝愿的方法。

一般说来,许多考生较倾向于用这种方法来结尾。

在即兴评述中应用是比较合适的。

(三)、发出感召法
这种方法俗称为“喊口号”法,即抒发激越的情感,展望光明的前景,发出激动人
心的口号。

在有些语文老师的眼中,如果作文用这种方法结尾会略显苍白,但用在即兴评述中却不同。

因为即兴评述是用有声语言去表达,只要把握好语气、语调,会收到不错的现场效果。

(四)、以理明人法
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对试题的层层评述、阐释和剖析下,在结尾部分引申出内在的深刻寓意用来启迪和警示大家。

如:冬天已经来临,难道春天还会远吗?
其实,即兴评述的结尾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则,只要遵循一个总的原则,便可以大胆灵活地运用了。

总体而言,好的结尾别忘了点题,进一步揭示即兴评述的主题,加强考官对评述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把握强调观点的最后机会。

用一种简洁而独到的方式把你的主题和结论重申一遍,考官在感知上便有一个新的飞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