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硕士复试题

合集下载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硕士)复试题说课材料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硕士)复试题说课材料

云南中医学院2010年中医儿科学(硕士)复试题一、多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现阶段预防接种有( )A、卡介苗B、麻疹减毒活疫苗C、百日破菌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牛症2、下列属于清代的著作有()A、《幼科铁镜》B、《幼科发挥》C、《幼幼集成》D、《幼科要略》E、《幼科释谜》3、钱乙创制的方剂有()A、异功散B、四君子汤C、七味白术散D、泻白散E、六昧地黄丸4、小儿五脏辨证,心经本病有()A、大热,口渴引饮B、惊悸,神乱不安C、手足动摇D、牙关紧闭E、四肢抽搞5、寒性哮喘的产生是由于()A、外感风寒B、内伤生冷C、或素体阳虚D、寒痰内伏E、稚阴之体6、肺炎喘嗽的基本泊疗法则是()A、宣肺定喘B、疏风解表C、清热化痰D、活血化瘀E、温扶难?/P>7、急惊风的治疗原则为()A、清热B、豁痰C、熄风D、镇惊E、强力止痊8、小儿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恶心呕吐,头晕甚或昏迷,苔腻,脉弦,治选()A、温胆汤B、附子泻心汤C、己椒苈黄丸D、龙胆泻肝汤E、导赤散9、疹退后每有脱屑的出疹性疾病有()A、奶麻B、丹痧 C 、风痧D、麻疹E、天花10、痄腮在历代文献中有不同命名,称之为()A、时行腮肿B、搭腮肿C、腮颌发D、大头瘟E、蛤蟆瘟11、小儿发病后变化迅速的特点,具体表现()A、易虚B、易实C、易寒D、易热E、易愈12、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A、生机蓬勃B、邪易化火C、发育迅速D、阳亢阴亏E、纯阳无阴13、造成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是由于,()A、脾胃虚弱B、寒湿内阻C、饮食失调D、湿热壅滞E、正常现象14、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A、感染B、低钠C、血栓形成D、低钙E、贫血15、肺炎喘嗽的辨证要点有()A、辨风寒风热B、辨外感内伤C、辨寒热虚实D、辨常证变证E、审痰重热重16、依据以下哪儿点可以初步诊断为伤食泻?A、痛则欲泻B、泻后痛减C、粪便酸臭D、泄泻清稀E、臭气不甚17、风痧的临床特征是()A、发热轻微B、咳嗽C、皮疹色红细小如沙D、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E、杨梅舌18、丹痧病变过程中常并发与继发()A、心悸B、水肿C、痹证D、腹痛E、泄泻19、鹅口疮多见于()A、新生儿B、幼儿C、久病体虚儿D、早产儿E、儿童20、儿童多动综合征主要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心B、肝C、脾D、肾E、肺21、明清时期,儿科以哪些时行疾病发病最为猖獗()A、丹痧B、麻疹C、天花D、水痘E、白喉22、小儿面呈青色,多主()A、寒B、痛C、惊D、瘀E、虚23、2周岁小儿,下列哪些项目是正常的()A、呼吸约35次/分B、脉搏约110次/分C、血压84/48毫米隶柱D、乳牙20颗E、体重12公斤24、肺炎合并心衰治宜()A、温补心阳B、回阳救逆C、益气D、宣肺E、定喘25、咳喘哮鸣,痰白清稀,形寒无汗,面青肢冷,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治疗代表方()A、小青龙汤B、射干麻黄汤C、冷哮丸D、三子养亲汤E、苏葶丸26、小儿五脏辨证,肝脏本病为()A、大叫B、目直视C、呵欠D、颈项强直,四肢抽搐E、以上都不是27、肺炎心衰常见哪些表现()A、突见面白而青B、唇绀肢厥C、呼吸浅促D、右胁下瘀块E、脉疾数而弱28、对于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的治疗原则有哪些()A、消热解毒B、化瘀活血C、温振心阳D、养心固本E、镇静安神29、血热妄行紫癜的临床表现包括A、起病急骤B、斑色鲜红C、瘀斑大小相等D、伴有鼻衄、齿衄E、口臭,口渴30、水痘的诊断要点有()A、发热l-2夭内山疹B、丘疹于1夭左右变为疱疹C、皮疹以躯干居多D、皮疹一起出现E、三期皮疹共存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简述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具体临床表现。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儿科医学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儿科医学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儿科医学
一、简介
儿科医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儿科医学考研复试是医学考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历年儿科医学考研复试真题的整理和总结。

二、历年考研复试真题
1. 请简要介绍你在本科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2. 请简要介绍你对儿科医学的认识和理解。

3. 请结合你的科研或临床实践经验,谈谈你对儿科医学发展的看法。

4. 请简要介绍一下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5. 请谈谈你对儿科医生的要求和职责。

6. 请结合你的科研或临床实践经验,谈谈你对儿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规划。

7. 请结合你的科研或临床实践经验,谈谈你对儿科医学研究的兴趣和计划。

8. 请谈谈你对儿科医学领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以上是近几年儿科医学考研复试的一些常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准备和回答,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总结
儿科医学考研复试真题主要涉及对儿科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考察,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考生在准备复试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点准备相关知识和经验,并注意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通过充分准备和积极应答,考生可以提高复试成绩,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参考资料:
- 《医学考研复试真题解析与备考指导》- 儿科医学相关教材和论文
- 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中医院校复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院校复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院校复试题库及答案1. 何为“四气五味”?- 四气指的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五味则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2. 请列举中医理论中的“五行”。

-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

3. 简述“八纲辨证”中的“八纲”。

- 八纲指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4. “脏腑辨证”中“脏腑”指的是哪些?- 脏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

5. 解释“经络”在中医中的意义。

-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6. “四诊”指的是什么?-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7. 何为“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因、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8. 描述“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

-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用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9. 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0. “气血津液”在中医中有何重要性?-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营养和滋润的物质,津液是体内液体的总称。

11. 何为“三焦”?-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的三个主要区域:上焦、中焦和下焦。

12. “六淫”指的是哪些?- 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

13. 解释“七情”在中医中的含义。

- 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中医认为情绪过度会影响脏腑功能。

14. 简述“九种体质”的分类。

- 九种体质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15. “五运六气”在中医中有何意义?- 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医用来解释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理论。

16. “十二经络”分别对应哪些脏腑?- 十二经络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心包、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1. 题目一:请简述中医的整体观念。

答案: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仅是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个人体机能失调的表现。

同时,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2. 题目二:描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结合自然环境、气候、地域等因素,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即对同一疾病,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和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不同的疾病,如果病因和病机相同,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原则。

3. 题目三:列举并解释中医的“四诊”方法。

答案:中医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

- 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形态等外在表现,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 闻诊:通过听病人的语音、呼吸、咳嗽等声音,以及闻病人的体味、排泄物等气味,判断病情。

- 问诊: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生活习惯、症状等,收集病情信息。

- 切诊: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了解病人的气血状况和内脏功能。

4. 题目四:请解释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五种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认为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五行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对应,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分析和治疗疾病。

5. 题目五:简述中医的“八纲辨证”。

答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将疾病的性质和状态分为八个方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通过八纲辨证,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中医儿科科学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

中医儿科学重视儿童生理特点和疾病发展规律,以求得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中医儿科学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以及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论为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 中医儿科学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中医儿科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

望诊是通过观察婴幼儿的面色、目光、舌苔等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哮喘声音、咳嗽声音等来判断病因;问诊是指医生与家长详细了解症状和病史;切诊是通过触摸患儿的脉搏、检查腹部等来确定病情。

4. 中医儿科学常见疾病有哪些?常见的中医儿科疾病包括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胃口不良、便秘、哮喘、过敏性紫癜等。

这些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中医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 中医儿科学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是通过中药的药性来调理患儿体内的阴阳平衡;针灸是通过针刺经络来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推拿是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穴位来改善病情。

6. 中医儿科学在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是什么?中医儿科学在儿童疾病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讲究调节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通过合理的膳食、锻炼、穴位按摩等方法,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免疫能力。

7. 中医儿科学的优势是什么?中医儿科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药物的成分相对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少,适用于儿童的特点。

此外,中医儿科还很好地结合了中医养生和预防理念,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8. 中医儿科学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近年来,中医儿科学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许多大医院都设有中医儿科科室,并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研究。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模拟试题:中医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与以下哪一项有关?A. 气血B. 阴阳C. 五行D. 脏腑答案:B2.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中,“先天之本”指的是什么?A. 肾所藏的精B. 脾所化的气血C. 父母遗传的体质D. 后天饮食的营养答案:A3.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木对应的是以下哪个脏腑?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中医认为“怒伤肝”,这里的“怒”指的是哪种情绪?A. 愤怒B. 忧郁C. 思虑D. 惊恐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兼养C. 劳逸结合D. 过度滋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疾病?A. 外邪侵袭B. 饮食不节C. 情志内伤D. 遗传因素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属于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 B C D8.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治病求本B. 辨证论治C. 未病先防D. 已病防变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等手段,增强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从而避免疾病的侵袭。

10. 描述中医中的“阴阳”概念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基本概念。

阴阳代表了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如阴代表寒冷、潮湿、静止、内向等,而阳代表热、干燥、活动、外向等。

在诊断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判断阴阳是否失衡;在治疗中,会采取调和阴阳的方法,如补阴或补阳,以达到恢复生理平衡的目的。

四、论述题(15分)11. 论述中医的“整体观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考研儿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儿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儿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儿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哪些?- A. 体重、身高、头围- B. 体重、身高、胸围- C. 体重、身高、臂长- D. 体重、身高、腿长答案: A2.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 A. 发热- B. 咳嗽- C. 腹泻- D. 喉咙痛答案: C3. 儿童哮喘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哪些?- A. 反复喘息- B. 夜间咳嗽- C. 过敏史- D. 所有以上答案: D## 二、简答题1. 简述儿童营养性贫血的预防措施。

儿童营养性贫血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确保儿童摄入均衡的膳食,特别是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贫血并给予治疗。

- 对于高危儿童,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营养补充。

- 教育家长和儿童了解营养性贫血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 描述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 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 食物不耐受或过敏。

- 药物副作用。

- 其他疾病,如炎症性肠病。

处理方法包括:-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 根据病原体类型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 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必要时进行医学干预,如住院治疗。

## 三、论述题1. 论述儿童肥胖的成因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儿童肥胖的成因主要包括:- 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

- 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 遗传因素。

- 社会经济因素,如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

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包括:-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增加睡眠呼吸障碍的风险。

- 导致代谢综合征,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 心理影响,如自尊心受损和社交障碍。

##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名6岁男孩,体重超标,最近出现频繁的夜间咳嗽和喘息,家长怀疑是哮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中医儿科学考试试题

中医儿科学考试试题

中医儿科学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及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的医生来说,掌握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中医儿科学的考试试题。

1. 请简述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六经辨证、脏腑学说等。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是由阴阳的相互作用和五行的相互制约而产生的。

气血津液理论强调人体的生理功能与气血津液的运行有密切关系。

六经辨证是根据六经的特点和病情的表现来进行辨证论治。

脏腑学说则是研究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请简述中医儿科学的诊断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儿的面色、舌苔、舌质、舌体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患儿的呼吸声、咳嗽声、哭声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儿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儿的脉搏、腹部等来判断病情。

3. 请简述中医儿科学的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咳嗽、哮喘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中药治疗是通过中药的药性和功效来调理患儿的身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患儿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患儿的穴位和经络来调理患儿的身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请简述中医儿科学的预防和保健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预防和保健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养成、草药调理等。

饮食调理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从而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生活习惯养成是指培养患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增强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力。

草药调理是通过使用一些中草药来调理患儿的身体,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5. 请简述中医儿科学的发展趋势。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科学化、个体化、综合化等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中医学院 2010 年中医儿科学(硕士)复试题
一、多选题〈每题 1 分 ,共 30 分〉
1、现阶段预防接种有 ( )
A、卡介苗
B、麻疹减毒活疫苗
C、百日破菌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
E、牛症
2、下列属于清代的著作有 ( )
A、《幼科铁镜》
B、《幼科发挥》
C、《幼幼集成》
D、《幼科要略》
E、《幼科释谜》
3、钱乙创制的方剂有 ( )
A、异功散
B、四君子汤
C、七味白术散
D、泻白散
E、六昧地黄丸
4、小儿五脏辨证 ,心经本病有 ( )
A、大热,口渴引饮
B、惊悸,神乱不安
C、手足动摇
D、牙关紧闭
E、四肢抽

5、寒性哮喘的产生是由于 ( )
A、外感风寒
B、内伤生冷
C、或素体阳虚
D、寒痰内伏
E、稚阴之体
6、肺炎喘嗽的基本泊疗法则是 ( )
A、宣肺定喘
B、疏风解表
C、清热化痰
D、活血化瘀
E、温扶难?/P>
7、急惊风的治疗原则为 ( )
A、清热
B、豁痰
C、熄风
D、镇惊
E、强力止痊
8、小儿全身浮肿 ,尿少或尿闭 ,恶心呕吐 ,头晕甚或昏迷 ,苔腻 ,脉弦,治选( )
A、温胆汤
B、附子泻心汤
C、己椒苈黄丸
D、龙胆泻肝汤
E、导赤散
9、疹退后每有脱屑的出疹性疾病有 ( )
10 、痄腮在历代文献中有不同命名 ,称之为 (
12 、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
14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 (
15 、肺炎喘嗽的辨证要点有 ( ) A 、辨风寒风热 B 、辨外感内伤
C 、辨寒热虚实
重热重
I 八、、 I \
16 、依据以下哪儿点可以初步诊断为伤食泻 ? A 、痛则欲泻
B 、泻后痛减
C 、粪便酸臭
D 、泄泻清稀
E 、臭气不甚
17 、风痧的临床特征是 ( )
A 、发热轻微
B 、咳嗽
C 、皮疹色红细小如沙
D 、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E 、杨梅舌
18 、丹痧病变过程中常并发与继发 ( )
A 、心悸
B 、水肿
C 、痹证
D 、腹痛
E 、泄泻 19 、鹅口疮多见于 ( )
A 、时行腮肿
B 、搭腮肿
C 、腮颌发
D 、大头瘟
E 、蛤蟆瘟
11 、小儿发病后变化迅速的特点 ,具体表现 ( A 、易虚
B 、易实
C 、易寒
D 、易热
E 、易愈
A 、生机蓬勃
B 、邪易化火
C 、发育迅速
D 、阳亢阴亏
E 、纯阳无阴
13 、造成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是由于 ,(
A 、脾胃虚弱
B 、寒湿内阻
C 、饮食失调
D 、湿热壅滞
E 、正常现象
A 、感染
B 、低钠
C 、血栓形成
D 、低钙
E 、贫血
D 、辨常证变证
E 、审痰
26 、小儿五脏辨证 ,肝脏本病为 ( )
A 、大叫
B 、目直视
C 、呵欠
D 、颈项强直,四肢抽搐
E 、以上都不是
27 、肺炎心衰常见哪些表现 ( )
A 、突见面白而青
B 、唇绀肢厥
C 、呼吸浅促
D 、右胁下瘀块
E 、脉疾
数而弱
28、对于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 )
A 、消热解毒
B 、化瘀活血
C 、温振心阳
D 、养心固本
E 、镇静安神
29 、血热妄行紫癜的临床表现包括
20 、儿童多动综合征主要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21 、明清时期 ,儿科以哪些时行疾病发病最为猖獗 A 、丹痧
B 、麻疹
C 、天花
D 、水痘
22、小儿面呈青色 ,多主 (
)
A 、寒
B 、痛
C 、惊
D 、瘀
23 、 2 周岁小儿 ,下列哪些项目是正常的 ( A 、呼吸约35次/分 B 、脉搏约110次份
牙 20 颗 E 、体重 12 公斤 24 、肺炎合并心衰治宜 ( )
A 、温补心阳
B 、回阳救逆
C 、益气
E 、肺 ( ) E 、白喉
E 、虚
)
C 、血压84/48毫米隶柱
D 、乳
D 、宣肺
E 、定喘
( )
E 、苏葶丸
25、咳喘哮鸣 ,痰白清稀,形寒无汗,面青肢冷 ,苔薄白或白腻 ,脉浮滑,治疗代表方 A 、小青龙汤
B 、射干麻黄汤
C 、冷哮丸
D 、三子养亲汤
口渴
30 、水痘的诊断要点有()
A、发热1-2夭内山疹
B、丘疹于1夭左右变为疱疹
C、皮疹以躯干居多
D、皮疹一起出现
E、三期皮疹共存
二、问答题〈每题 15分,共75 分〉
1 、简述小儿病理特点 : 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的具体临床表现。

2、活动期佝偻病轻、中、重三度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补充维生素 D?
3、中毒型菌俐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4、试述痄腮的临床表现及常用的外治法。

5、简述肺炎的临床表现。

三、病案分析〈每题 15 分 ,共 45 分〉
(一)患儿男,7岁。

主诉:双下肢发现粉红色斑丘疹 2夭。

现病史: 2天前自觉下肢皮肤搔瘁 , 随后长山条索状斑丘疹 :口渴咽干 ,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检查 :双下肢踝关节附近对称分布有较多红色斑丘疹 ,高出皮肤 ,压之不返色 ,两臀部有三条约 3 厘米长斑丘疹;心肺(一);血小扳计数,出、凝血时间正常;舌质微红苔薄自,脉浮数。

要求 :病名:诊断依据 :证型 :症候分析 :治法 :代表方名及药物组成。

(二)患儿,男,10 个月。

因“发热,咳嗽 5天,气急 2 天”入院。

入院症见 :发热,咳嗽,喉间痰鸣, 气急,鼻煽,纳差,便干。

体检:肛温:38.7 C,心率140次/每分,律齐,呼吸50次/每分,精神差,鼻翼煽动,唇周微青 ,咽部充血 ,两肺可闻及中细湿水泡音 ,肝右胁下 1.5cm 可及。

舌质红 ,苔黄腻, 指纹紫滞。

胸部X线片示:两肺散在小斑片状浸润影,血Rt WBC:13x109/L, N75%L 25% 。

要求:病名:诊断依据:证型:症候分析:治法:代表方名及药物组成。

(三)患儿,女,9个月,因"腹泻伴呕吐二日 "前来就诊 .刻下症见:大便4-5次/天,大便中夹食物残渣, 大便气味酸臭 ,便前伴啼哭 ,哭时有泪 ,便后哭止 ,纳食减少 , 呕吐一次 ,为胃内容物 ,夜卧不安 , 小便尚正常 .查:精神可 ,腹胀,全腹无压痛 ,肠鸣音 4次/分,大便 Rt WBC(-) RBC(-), 脂肪滴 (卅), 舌质淡红 ,苔厚腻。

要求 :病名:诊断依据 :证型 :症候分析 :治法 :代表方名及药物组成。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