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天宫,高淳老街,天生桥导游词
2021年南京景点导游词

2021年南京景点导游词南京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6年,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9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2个。
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南京景点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2021年南京景点导游词1南京那里的历史文化有戏曲文化,这是一种十分传统的文化了,白曲是其中之一,表演白曲必须要使用当地的方言才有那个味道,并且语言通俗易懂,听上去十分的有意思,是雅俗共赏的一种表演了。
还有就是南京那里的历史构成的文化了,南京是我国的古都之一,被称为是六朝古都,像是南宋就定都于南京那里,并且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定都于南京,一向到迁都,南京那里还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的这首诗是很多像我们一样的人对南京初次印象的来源。
南京历史文化简介将会与这首诗一样,让您对南京了解的更多。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京与武汉、重庆并称“三大火炉”。
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较大,四时各有其特色。
人如其名,地如其气。
南京就如同它的气候一样,其命运之多舛令人叹息不已。
最明显的就是在南京定都的王朝没有几个是不短命的。
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南京定居。
到了战国时代,当时的南京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战略目标。
而当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南京又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行政经济中心。
然而到了公元6世纪,南京的命运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南京连续的遭遇了水灾、火灾、农民起义战争的破坏,再加上与首都相距遥远,南京逐渐的成为废墟。
进过漫长的等待,南京最终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刻。
公元1356年,朱元璋的农民军在对元朝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溧水天生桥导游词

溧水天生桥导游词【篇一:南京朝天宫,高淳老街,天生桥导游词】南京朝天宫导游词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朝天宫。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古代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它位于南京水西门内莫愁路东侧冶山南麓。
前临古运河,就是今天所称的秦淮河,背依冶山,飞阁重楼,绿树掩映,素有“金陵第一胜迹”的美誉。
冶山是南京城西的一处著名旅游胜地,古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称之为“冶城西峙”,是南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
山虽不高,但其名由来已久。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设有冶炼作坊,制造青铜兵器,因而得名冶城。
三国时,孙权也在此设冶官,专门从事冶铁。
东晋时,冶山辟为宰相王导的西园,又称西苑。
以后各朝都曾在此修建各种建筑。
南朝刘宋时建有总明观。
集中了全国著名的文人学士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成为全国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家祖冲之等人曾在此任职。
唐代,这里被称为紫极宫。
大家知道,道教场所分为宫、观、庵三级。
宫,是道教建筑中规模最大一种,观次之,庵又次之。
到了北宋太宗雍熙年间(985~987年),于山南建孔子的文宣王庙,不久又改为道教的天庆观。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为祥符宫,建太乙殿,仍归道教所有。
元朝先后改为玄妙观、永寿宫。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建,主要用于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祭祀天地,国家大典前百官先期练习礼仪,以及官僚、贵族子弟袭封前学习演练朝贺天子礼节的地方,所谓“百司府庶,有大朝贺,皆习仪于此”。
“朝天宫”由此得名,并且沿用至今。
清初至道光年间,朝天宫仍为道观所在。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同治四年(1865年),将江宁府学移于此地,进行重建,形成东、中、西三大建筑群格局。
中路为江宁府文庙;东侧是江宁府学,包括学署、名贤祠、乡宦祠等;西侧为卞公祠、卡壶墓。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中路景点,也就是朝天宫的主体建筑--文庙。
文庙为琉璃瓦屋面,整座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建筑布局完整端庄,丹墙黄瓦,金碧辉煌,占地七万余平方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文庙建筑,1953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天生桥导游词-范文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天生桥导游词篇一:天生桥导游词篇二:天生桥导游词天生桥导游词位于西南部的马鸣乡,距县城30余公里。
桥高约20米,呈东西向横跨于干河---咨卡河上;桥拱跨度10余米,宽约6米。
桥体为坚硬厚实的石灰岩,整座桥浑然一体,天衣天缝,让人深深惊叹大自然美妙绝伦的造化之功。
桥体簇拥在原始的林木之中,幽深的林木,巍峨的桥体,潺潺的流水,构成了大自然一幅奇绝古朴的山水画。
干河---咨卡河源远流长,上游和下游层岩叠嶂,青山拥翠,碧水潺潺。
美景层出不穷。
篇三:天生桥导游词天生桥导游词位于西南部的马鸣乡,距县城30余公里。
桥高约20米,呈东西向横跨于干河---咨卡河上;桥拱跨度10余米,宽约6米。
桥体为坚硬厚实的石灰岩,整座桥浑然一体,天衣天缝,让人深深惊叹大自然美妙绝伦的造化之功。
桥体簇拥在原始的林木之中,幽深的林木,巍峨的桥体,潺潺的流水,构成了大自然一幅奇绝古朴的山水画。
干河---咨卡河源远流长,上游和下游层岩叠嶂,青山拥翠,碧水潺潺。
美景层出不穷。
篇四:南京朝天宫,高淳老街,天生桥导游词南京朝天宫导游词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朝天宫。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古代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它位于南京水西门内莫愁路东侧冶山南麓。
前临古运河,就是今天所称的秦淮河,背依冶山,飞阁重楼,绿树掩映,素有“金陵第一胜迹”的美誉。
冶山是南京城西的一处著名旅游胜地,古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称之为“冶城西峙”,是南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
山虽不高,但其名由来已久。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设有冶炼作坊,制造青铜兵器,因而得名冶城。
三国时,孙权也在此设冶官,专门从事冶铁。
东晋时,冶山辟为宰相王导的西园,又称西苑。
以后各朝都曾在此修建各种建筑。
南朝刘宋时建有总明观。
南京的导游词

南京的导游词南京的导游词南京的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华旅行社全体员工对大家来到我们南京光观游览表示热忱的欢迎,在这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称呼我小王或者王导就可以了。
我会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为大家尽心尽力的去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配合与支持,从而促进我们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够玩的愉快,走的顺利。
南京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领略,秀丽风光正等待您的欣赏。
愿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够成为您的度假天堂。
在这里预祝各位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玩的开心,玩的顺利。
称心而来,满意而归。
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切辽阔的江淮平原,他是江苏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
南京面积6598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南京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誉。
三国时的东吴,而后的东晋、宋、齐、梁,陈都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而后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又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称为十朝都会。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崭新发展的城市。
南京也是我国东部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支柱性产业有电子业、汽车业、石化业、钢铁业和电力业,南京又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
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庙等全国5a级风景旅游区及多个4a级景区,同时还有两百多处景点,数额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
所以南京是一个集山、水、城、文为一体,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滨江城市。
《南京导游词大全.doc

《南京导游词大全.doc南京导游词游吧,一路游来,江南的美景游了不少,美食也品了不少,美女呢,也见过不少。
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不过肯定还有不少的遗憾,江南的美景太多了,不可能在这短短的几天就全部看到,我所能做的就是带大家欣赏更多的美景,多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文物特产。
也许有的人还有机会再来,也许有的人可能再没有机会来了,一路上大家对我的工作都很支持,我很感谢,让我们一起抛开遗憾,收藏美丽!快到南京了,说起南京带给我的感受,可谓爱恨交加。
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在南京呆过一年半载的人,都知道,夏天像个大火炉,那个热呀,恨不得苍蝇蚊子都能中暑;冬天像个大冰窖,那个冷呀,好像睡觉也会冻翘翘。
三言两语难以表达我的讨厌。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要说到它的地势了。
听听诸葛孔明怎么说的。
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应孙权之约,下江南共商抗曹大计,骑着小毛驴,摇着鹅毛扇,考察建邺后(今南京),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也就是说,在南京,东有绵延起伏的钟山,像一条盘龙;西有巍然的石头城屹立于大江之滨,像一只猛虎蹲踞着,这一切暗合古时传统的好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后人简称为虎踞龙蟠。
大山小山整把南京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了个口儿。
造物主偏爱南京,又送给她什么?长江,对了。
古人没翅膀,没大桥,没飞机,没大炮,敌人只能望江兴叹。
所以嘛,封建帝王想:南京好,美景多,美人娇,躺在里面睡大觉。
更关键的是,南京有个凝聚了金陵王气的宝物,就是貔貅,南京的市徽。
它是上古的神兽,英勇善战而且招财进宝、驱邪消灾。
大家要记得带个回去哟,是个好东西。
于是乎,11个朝代在南京这个大摇篮中,上演了你方唱罢。
我方登场的历史剧。
想当年,蒋家王朝也曾妄想据长江天险二分天下。
哪十一家,有你家吗?我们游客中有姓孙的,姓朱的吗?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有几家了?十。
还有一家,哪去了?再加上南唐前的杨--徐政权。
杨指杨行密、徐指徐温,南唐始建政权者是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也即唐烈祖李昪。
3篇精选南京导游词

3篇精选南京导游词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
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南京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南京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南京导游词雨花台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古都南京,我是来自**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在我身边的便是司机王师傅,有王师傅在,大家可以放心、安心、开心的随我游览。
最后希望大家有一段愉快的旅程,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是南京城南的著名景点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在中华门外约1公里的地方,这一带是宁镇山脉的余脉,自六朝至近代此地素为兵家所重,是攻据南京的必争之地。
雨花台原名石子岗,长陵,到唐朝的时候才改称为雨花台。
关于雨花台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南朝时期,有位高座寺的云光法师在山顶说法讲经,精妙绝伦,感动了佛祖,佛祖散天花以示褒扬他。
顿时天花乱缀,落花如雨。
天花坠地之后就变成了雨花石。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山上本就多五彩卵石,遇雨即现花纹,格外新丽多彩,晶莹剔透。
所以雨花台又叫玛瑙岗、聚宝山。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雨花台成为他屠杀革命烈士的主要刑场。
1949年12月14日,南京市决定建立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现在,雨花台不仅是南京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基地,也逐渐成为南京市著名旅游景点。
景区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烈士陵园纪念区、名胜风景区、雨花游乐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石文化区以及生态度假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北大门,也是入口的正门,由两根花岗岩门柱组成,上面雕刻着两只巨大的花圈,表达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
石柱高11.7米,隐喻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
毛主席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由此才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从大门进入陵园广场,广场有三层,四周种植雪松、龙柏、红枫、冬青、腊梅等常绿树木,中间花圃种植四时花草。
南京导游词(2)

南京导游词(2)南京导游词走过棂星门,便是孔庙的正门大成门,也叫戟门。
因孔子被追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故而得名。
甬道两侧立着每尊高1.8米的八座孔子门生的汉白玉雕像,为孔门十二哲中最有名的八位: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
大成殿前有一露台,也叫丹墀,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
露台高1.4米,东西宽21.8米,南北长14米,四周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侧设有两只石灯笼。
丹墀上有尊孔子青铜雕像,像高4.18米,重2.37吨,为全国最大的一座孔子青铜像。
露台两旁的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30位著名书法家的墨迹,共有30余块碑石。
【大成殿】1、大成殿的规模及建筑特色2、大成殿的用途及内部陈设3、仿吴道子孔子像、孔子圣迹图等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孔庙主殿——大成殿。
它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堂七开间,四周殿廊上环立着26根仿木圆柱。
这是一座气势巍峨、重檐歇山顶的仿古建筑。
正面屋檐下海蓝色竖匾上有“大成殿”三字,比喻孔子集大成之意;屋脊鸱吻是造型精美的“双龙戏珠”立雕,这在同类建筑中属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清秀之势,与北方孔庙屋面采用黄色琉璃瓦的富丽恢宏之势明显不一样,更显随和、入俗之意。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画像,高6.5米,宽3.15米,是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为画家王宏喜按照唐吴道子的孔子画像用一年的时间画成。
两旁是颜回、曾参、孟轲、孔汲四亚圣的汉白玉塑像;东西两侧摆放有古代庆典时演奏的乐器,有築、琴、卧箜篌、编磬、编钟、古筝、鼓等。
大成殿的四周墙壁上还悬挂着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孔子圣迹图”;是浙江乐清200多名匠师采用玉石、翡翠、黄金、珠宝等贵重材料,耗时三年雕成。
总价值580万人民币。
表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
【碑刻】1、玉兔泉点到即可2、五块古碑的名称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口古井叫“玉兔泉”,玉兔泉旁边这块碑叫《筹措朝考盘费碑》。
江苏南京导游词优秀6篇

江苏南京导游词优秀6篇南京导游词篇一南京导游词(明孝陵)1、景点概况1、明孝陵的主人、位置、建陵时间及名称由来2、宝城宝顶的特点3、朱元璋生平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其实明孝陵的这片土地原是六朝开善寺的原址,也就是我们此刻位于明孝陵东侧的灵谷寺,但是当时朱元璋为了夺取这篇风水宝地呢,还大兴土木的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了紫霞洞的南面。
当新寺建成后一些风水先生又来搬弄是非,于是灵谷寺又再次搬迁此刻到了明孝陵以东。
在陵墓动工后一年,马皇后病逝,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因此陵墓取名“孝陵”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
朱元璋生世:朱元璋生平。
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
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
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
1356年,领兵攻占集庆(南京),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
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积畜实力,1364年,灭陈友谅,自称吴王,1367年,灭张士诚,后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举兵北伐,进攻元大都。
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位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京师,是为明太祖高皇帝。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红墙金甍,宏门巨碑,神道石刻森严肃穆,深远庄严。
坟山封土为宝城宝顶,即围绕坟山起墙,称宝城。
城中封土为山,称宝顶。
自朱元璋开始宝城宝顶均为正圆形(清代帝陵依明制而建,独改宝城宝顶为椭圆),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天宫导游词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朝天宫。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古代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它位于水西门莫愁路东侧冶山南麓。
前临古运河,就是今天所称的淮河,背依冶山,飞阁重楼,绿树掩映,素有“金陵第一胜迹”的美誉。
冶山是城西的一处著名旅游胜地,古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称之为“冶城西峙”,是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
山虽不高,但其名由来已久。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设有冶炼作坊,制造青铜兵器,因而得名冶城。
三国时,权也在此设冶官,专门从事冶铁。
东晋时,冶山辟为宰相王导的西园,又称西苑。
以后各朝都曾在此修建各种建筑。
南朝宋时建有总明观。
集中了全国著名的文人学士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成为全国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家祖冲之等人曾在此任职。
唐代,这里被称为紫极宫。
大家知道,道教场所分为宫、观、庵三级。
宫,是道教建筑中规模最大一种,观次之,庵又次之。
到了北宋太宗雍熙年间(985~987年),于山南建孔子的文宣王庙,不久又改为道教的天庆观。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为祥符宫,建太乙殿,仍归道教所有。
元朝先后改为玄妙观、永寿宫。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建,主要用于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祭祀天地,国家大典前百官先期练习礼仪,以及官僚、贵族子弟袭封前学习演练朝贺天子礼节的地方,所谓“百司府庶,有大朝贺,皆习仪于此”。
“朝天宫”由此得名,并且沿用至今。
清初至道光年间,朝天宫仍为道观所在。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同治四年(1865年),将江宁府学移于此地,进行重建,形成东、中、西三大建筑群格局。
中路为江宁府文庙;东侧是江宁府学,包括学署、名贤祠、乡宦祠等;西侧为卞公祠、卡壶墓。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中路景点,也就是朝天宫的主体建筑--文庙。
文庙为琉璃瓦屋面,整座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建筑布局完整端庄,丹墙黄瓦,金碧辉煌,占地七万余平方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文庙建筑,1953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维修,现在朝天宫的建筑仍是当时修建的规模,基本上是古代文庙和府学的形制。
作为文庙,讲究中轴对称。
这里中轴线的最南端为万仞宫墙(照壁),由南向北依次有: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
下面我给大家一一作介绍。
好,我们首先来到朝天宫的最南面,眼前看到的这条河,是一条自东向西的人工运河,古名“运渎”,为东吴赤乌三年东吴大帝权命人开凿,后来成为淮河之一支,俗称淮河。
河畔北侧矗立着一堵高大的照壁,正南面有“万仞宫墙”四个砖刻楷书大字。
“万仞官墙”是古代文庙建筑的特殊标志性建筑,出典于《论语·子篇》“子贡贤于夫子”一文,用来形容孔子的儒家学说高深莫测。
绕过照壁来到官,首先看到的是半月形泮池。
古称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
在泮水之边盖学,称泮宫,后世振兴学校都在学宫前设有泮池,以至形成典制。
泮池周以石栏,有涵洞与古运渎河道相通。
泮池的北面广场上,东、西两侧的宫墙各建有一座牌坊,三间拱门,上有砖额,东刻“德配天地”,西刻“道贯古今”,传为曾国藩所书。
东西两坊外原设有下马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今仅存西碑一方。
穿过广场,步上石阶,我们迎面看到的是棂星门。
棂星门为文庙的南门,是四柱三间式牌楼,斗拱,黄琉璃瓦屋面,棂星门三个字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手迹。
用“棂星”来命名文庙的第一道正门,寓意这里是读书人进出的门第,也象征着孔子思想影响了天下读书人。
大门两侧八字墙上有砖雕“团龙”两对,刻工精湛,堪称为清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两边木柱前后分别排列着四对用汉白玉石雕刻的石狮,工艺精湛,形态各异,维妙维肖。
进入棂星门后,迎面是一尊青铜孔子行教像,这是孔教学院院长汤思佳于孔历2548年(1997年)所立。
塑像后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大成门。
这座建筑是在明代朝天宫三清殿基础上改建而成。
“大成”典出《孟子》句“孔子之谓集大成”,寓意孔子的学说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因门曾设仪仗棨、戟,又称戟门。
其建筑为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
分设左、中、右三门,中门专供祭祀官员出入,左右侧门供随祭人员出入,一般人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掖门(东侧称金声门,西侧称玉振门)。
棂星门两边建筑东庑为文史斋、司神库,西庑为武官斋、司牲亭等,是当时文武官吏准备祭孔的房间以及储备祭品的地方。
现棂星门和大成门中间的广场已成为古玩市场。
过大成门朝北就是朝天宫的第二进院落,左右各有配殿一座,东配殿旁原有《重修江宁府学碑记》。
大成门后能容纳千人的广场,便是明清习仪、祭孔的场所。
明代朱元璋为恢复礼治,倡导文明,建成朝天宫后,钦定礼仪制度。
朝廷遂于正旦(春节)、冬至、圣节(皇帝诞辰)三大节日举行大朝会。
节前三日,百官威仪,到朝天宫演习礼仪,盛况空前。
史载朱元璋曾亲临朝天宫接受百官朝贺。
1994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为中国主会场,这里首次专门安排了仿古朝拜礼仪表演,再现古代朝拜礼仪的宏大场面,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如今,这一民俗表演已成为的一项旅游专项活动。
各位游客,等我们参观完整个朝天宫后再到这里观看表演,体会一下古代朝拜的恢宏场面。
广场东西两侧有廊房。
广场正北的建筑便是大成殿,这是在明代朝天宫大通明宝殿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殿阔46.30米,深18.90米,高26.70米,气势雄伟。
殿用于供奉孔子牌位。
殿前设露台,围以石栏,是祭孔时进行乐舞的地方。
大成殿后为崇圣殿,是祭孔子祖先的地方,面阔七楹,歇山顶,殿前建有两层台基,围以石栏,殿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牌位。
绕过崇圣殿,我们来到了朝天官最北面,也就是冶山最高处,这里建有“敬一亭”。
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专一敬业之意。
站在“敬一亭”,凭栏远眺,城东、北、西三面景色,一览无余,“龙蟠虎踞”的雄姿尽收眼底。
敬一亭东侧,有飞云阁、飞霞阁和乾隆御碑亭,其间绕以低矮的镂空花墙,是一座典雅古朴的园林庭院建筑,这一组建筑自成体系,有着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其间楼阁参差,错落有致,绿树掩映。
清朝乾隆皇帝对朝天宫情有独钟,六下江南曾五次到此,每次都题诗一首,镌刻在同一块石碑上,以叙事抒怀,后人将此碑建亭加以保护。
进入园门正面便是砖木结构的飞云阁,高二层五开间,檐下悬挂有清代著名书法家莫友芝所书“飞云阁”三字篆体匾额,登楼览胜,给人以置身琼楼仙阁之感,古人赞美此阁为“八方烟树齐横廓,四面云山不遮楼”。
《金陵新四十景》将它列为“朝天云阙”一景。
它的东边便是飞霞阁。
朝天宫东面为江宁府学所在,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府学围很大,南临运渎,北至后山,西与文庙相接,东达王府大街,现为省昆剧院驻地。
至今院东南面尚保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龟碑一通。
朝天宫西边是卞壶(音坤)祠,卞壶为东晋名臣,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历阳(今和县)守将峻起兵攻打建康,卞壶率部与峻战于西陵(今鼓楼岗),大败。
卞壶及其子盼、盱三人,均死于这场战役,葬于冶城西侧。
卞壶父子忠心报国,事迹感人,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皆到此祭祀,立碑建亭。
南唐中主璟曾命人在此建祠筑亭,作为褒彰。
朝天宫现为市博物馆所在地,除供大家浏览外,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种馆藏文物展,并推出了“明代朝贺天子礼仪展演”、“古代艺展演”、“古代茶艺展演”、“古玩集藏”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
1997年被授予“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好,各位游客,朝天宫的讲解到此结束,大家!高淳老街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这里的导游***,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高淳。
来到这里,我们就先了解一下这里。
省高淳县是个盛产大螃蟹的地方,这里以蟹为媒,第ⅹ届中国固城湖螃蟹节于9月26日至10月6日在高淳隆重举办。
“高淳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富矿区’”!来到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蟹乡的地方,除了能品尝到鲜美无比的大闸蟹外,还能感受这里独特的民俗文化,游览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1997年8月,薛城乡(现为淳溪镇)在新建卫生院挖地基时意外出土了部分文物,县文保所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控制了施工现场,并同市博物馆一道对此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个地方就是后来被评为“全国考古重要发现提名荣誉奖”的薛城遗址。
它占地约6 万平方米,被专家推定为地区目前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处史前古文化遗存,距今约6 3 0 0 年。
薛城遗址的文化堆积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均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时代约相当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中期约相当于或略早于北阴阳营文化第三期,晚期约相当于崧泽文化中、晚期。
其上层为氏族墓地,下层为居住址,遗址位于皖南青弋江,水泄入长江口的“古”之滨,丰富的遗存颇具有特色,代表了、淅、皖交汇地带,山地与沼泽地交界区的一个新文化类型。
6000多年前,当土生土长的高淳人在这里生活时,就开始用原始的高淳方言交流,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不少唐音,不少唐诗用现代普通话朗诵没有了韵感,但用高淳方言则句句押韵。
目前高淳县专门成立了县长挂帅的申报小组,并抽调一批教育、文化界的老同志对高淳方言进行科学、全面、典型的搜集整理,以早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在高淳,除了有古老的遗址和方言外,吴国宰相伍子胥两千多年前率部在这里开凿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并仍在发挥航运作用的人工运河;古固城遗址乃是春秋吴濑渚邑所在地,比古代的金陵邑还早两个多世纪;总数达320幅的清末道教神像画,是国保留最完整、涵最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东坝戏楼、沧溪戏楼为南地区罕见,折射出当时多姿的民间娱乐活动和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
另外,双女抗婚的美丽传说和国大诗人致远的动人诗人令人鬼共泣,在国流传甚广,大学、大学、南师大都因此而举行过致远学术暨中文化交流研讨会……高淳,除了名闻遐迩的“固城烟雨”、“石臼渔歌”、“保圣晚钟”、“官溪夜泊”等高淳八景外,“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的高淳四宝更是众口皆碑,千秋光彩。
难怪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唯独把“江南圣地“的美誉赐于了高淳。
列为“四宝“之首的“保圣寺塔“相传建于三国时期的吴赤乌二年(23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
据说是权为庆贺其母八十寿诞而建。
亦说周瑜英年早逝后,权之母痛怜周瑜之爱妻小乔,亲自到当时的周城(今砖墙镇)接她回建业〈今〉游玩解闷,当八牛车驾行至高淳镇〈今淳溪镇〉东龙城山时,被两个打架的醉道士挡住去路。
母喝令拿下,不料两道士受惊而死。
母一生信佛,待人宽厚仁慈。
于是令人在龙城山建造了一座“七级浮屠“(即保圣寺塔),以超度两位死去道士的亡灵。
这座寺塔别具一格,国罕见。
历代地方官吏都视该塔为镇县之宝。
塔高31米,塔身用特制的青砖叠砌。
“近看似玉笋拔地,远眺若健笔凌云“。
登塔鸟瞰,县城风貌,一览无余,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早已消失在固城湖底的“一字街“,始建于南宋,因明正德七年〈1512年〉东坝被加高三丈,致使流淌了数千年的三湖之水不复东流,高淳被沉田10万亩,固城湖区60余座圩堤尽被淹没,作为高淳四宝之一的“一字街“也被淹没在浩瀚的固城湖中,直到明嘉靖年间,人们仍可在枯水季节看到湖中裸露出来的砖、石、木料、水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