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 有双相障碍家族史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16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情绪低落 兴趣丧失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17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 情绪低落 • 兴趣缺乏 • 快感缺失 • 思维迟缓
昼重夜轻
精神运动迟滞或激

自责自罪
自杀观念和行为
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18
您认识他们吗?每天,他们涌向你的门诊……
• 伴有焦虑者 坐立不安、手指 抓握、搓手顿足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22
抑郁发作患者的世界
过去:无所事事 现在:困难重重 将来:一片黯淡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23 23
老年儿童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常常不典型
• 儿童患者多表现为不听话,厌学,不愿意读书, 学习成绩下降,兴趣减退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1.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2.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3.混合发作的临床表现 4.快速快速循环型 .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1、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 抑郁发作是双相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
• 其特点是以显著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 等“三低”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国际公认的抑郁发 作的核心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缺乏,可伴 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焦虑和活动减少等
双 相 情 感 障 碍 的护理查房
查房 时间:2015年2月25日 参 加人员:全体护士 主 查 人: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内容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
3
诊断要点和治疗
4

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查房发言稿

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查房发言稿

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查房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进行双向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护理这种患者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我记得有一次,刚接手一个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

那时候,对这个疾病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

他处于躁狂期,精力极其旺盛,不停地在病房里走来走去,还时不时地大声讲话。

最开始的时候,想让他安静下来真是困难重重。

我就尝试跟他交流,问他在想什么,可是他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思维极度跳跃。

我根本插不上话,这就导致我一开始很难去引导他进入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

这让我意识到,对待处于躁狂期的患者,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先顺着他们的节奏,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去引导。

而当他进入抑郁期的时候,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

那是一种极其低沉的状态,整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目光呆滞。

这个时候与他交流,就像在对着一堵墙说话一样。

不管我怎么鼓励,他都没有回应。

给他送食物的时候,他也没什么反应,有时候甚至拒绝进食。

这时候我心里特别着急,但我明白这个时候的耐心是无比重要的。

我会每天坐在他床边,哪怕他没有回应,我也和他说说话,像分享今天病房里发生的一些小事,哪怕他完全没有反馈,我还是日复一日地去做这件事。

特别想说的是,在护理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时候,安全问题一定要放在首位。

这些患者在躁狂期可能会冲动,容易伤害自己或者他人。

有一回,另外一个患者在发病的时候突然拿起身边的东西就要往墙上砸。

我们当时吓了一跳,但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一些经验,我们一边用非常温和的语言安抚他,一边慢慢靠近他,最终成功制止了他,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伤害事件。

在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的时候,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有时候患者会抗拒吃药,认为这些药没有用处或者有副作用。

我的体会是,这个时候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个药的功效,还要从他们能理解的角度去解释。

比如说有一个患者觉得药吃了之后会不舒服,我告诉她这个不舒服只是阶段性的,就像是修路的时候可能会有些拥堵,但是等路修好了就顺畅了。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详解演示文稿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详解演示文稿

双相情感障碍: 未识别和未诊断
误诊为单相抑郁
31.2%
49.0%
19.8%
正确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问卷阳性率 (美国人群)
n=85,358
第三十五页,共58页。
误诊为其他疾病
Hir治疗目标
短期
- 控制急性期症状
长期
- 预防复发 - 治疗可接受性 /
依从性
睡眠需求减少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第二十六页,共58页。
26
老年儿童患者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躁狂症状常常不典型 儿童患者思维活动相对简单,情绪行为症状单调,主要表现为活动增
多,要求增加 老年患者心境高涨少见,多表现为易激惹,言语增多,讲话啰嗦,夸
大,倚老卖老等症状
27
状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发展,心境障碍是间歇发
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
第三十二页,共58页。
32
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
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的鉴别要点 有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 有无明显的家族史及发病年龄
对抗抑郁药物和对情感稳定剂反应的不同
第三十三页,共58页。
33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面临的挑战
第三页,共58页。
一、双相障碍(BPD)的概念
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
“常 Ö典型的形式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 Ö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Ö部分病人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
第四页,共58页。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变化
躁狂
亚综合征躁狂 (轻躁狂)
躁狂
亚综合征抑郁 (心境恶劣)
第十页,共58页。
双相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四、疾病相关知识
2.躁狂发作:
① 心境高涨 ② 思维奔逸 ③ 活动增多 ④ 躯体症状: 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
加快,瞳孔扩大,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 暴饮暴食。 3.混合发作 治疗: 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 (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
四、疾病相关知识
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 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 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 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严重的 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 可以考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治疗中需要注意 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P10:排尿异常
• 护理目标:排便能自行控制,养成良好的排泄习 惯
• 护理措施: 1. 每天训练其膀胱功能,每日至少两次。 2. 如小便在身上,及时清洗更换衣物,穿着宽松柔
软的内衣裤,夜间尿床立即更换床单位。 3. 如有瘙痒勿抓挠,注意手卫生。 4. 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 5. 睡觉前尽量少饮水。 • 护理评价:现小便在身上次数减少,并能及时入
5. 如发生噎食立即启动噎食应急预案。
• 护理评价:现患者进食速度缓慢,在工作人员陪同 下控制抢食。
P6:思维过程障碍
• 护理目标:思维异常引起的行为得到改善
• 护理措施:
1. 要以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注意态度和蔼、关心患 者生活,使患者逐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2. 不可贸然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若患者回避不谈, 不必勉强。
4. 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配合工作人员看服下肚。
5. 指导家属如何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更好的 了解及应对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多 来探视,至少每月一次。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边静坐三秒)并学会运用,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 4. 洗澡时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完成,勿让其单独洗澡,
如站立不稳,即使用沐浴倚。 5. 入厕时起身需缓慢并使用扶手,睡觉时拉好两侧
床栏,并告知如何使用,学会运用。
P4:有跌倒的危险
• 护理评价:与入院时比行走时较平稳,能正确 使用防跌倒床栏。
P5:有噎食的风险
5. 督促其垃圾扔入垃圾桶,勿随便乱扔,告知乱扔
P8: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的不便与危害。 • 护理评价: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提高,能自己入厕、
冲厕等。
P9:皮肤完整性受损
• 护理目标:患者皮肤完好,无破溃 • 护理措施: 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爽身粉涂擦,如有瘙痒或
破溃等,给予碘伏消毒,防止感染,嘱其勿抓挠 , 遵医嘱给予外用药。 2. 如小便在身上,及时清洗更换衣物,穿着宽松柔 软的内衣裤,夜间尿床立即更换床单位。 3. 防止摩擦力及剪切力,为患者更换床单和衣物时 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4. 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 5. 睡觉时注意翻身,注意骨骼凸处有无红肿。 • 护理评价:患者皮肤以好转,现在脱皮中。
3. 患者主动叙述病情时,不要与其争辩或过早批判, 可根据患者的特长和爱好,鼓励病人参加工娱活动, 转移其注意力。
4. 不要在患者面前议论他人的事情或低声耳语,以避 免引起患者的猜疑。
5. 遵医嘱用药,如有病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交接 班。
P6:思维过程障碍
• 护理评价:患者夸大妄想仍存在,其他症状 不明显。
P10:排尿异常
• 护理目标:排便能自行控制,养成良好的排泄习 惯
• 护理措施: 1. 每天训练其膀胱功能,每日至少两次。 2. 如小便在身上,及时清洗更换衣物,穿着宽松柔

双向情感障碍演示文稿

双向情感障碍演示文稿
第二页,共15页。
第三页,共15页。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
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②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 是双向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向障碍的素质标志;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 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④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⑤γ-氨基丁酸
第四页,共15页。
疾病分类
◆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 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 (DSM-Ⅳ)。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 向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双相障碍 目前为轻躁狂;双相障碍 目 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向相障 碍 目前为轻抑郁;双向障碍 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 目前为有精
)的躁狂发作很少见。躁狂发作的特征是异常并持续地情绪高涨、自夸或易激惹。患
者的情绪高涨可以被描述成欣快、振奋,并伴有盲目热情和乐观,这在别人看来是富
有感染力的。虽然患者的情感主要表现为高涨,但也可很快变得易激惹,特别是当他
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更是如此。 PS: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
第五页,共15页。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
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查房发言稿

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查房发言稿

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查房发言稿今天我们进行双向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我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护理这方面病人时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我记得有一次,接手了一个年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这个患者刚入院的时候,处于躁狂期。

那真是精力超级充沛,好像完全不需要休息一样,整天在病房里走来走去,还不停地大声说话,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

我们护理起来特别困难,因为他的要求很多并且很急切,而且还很难听从我们的劝告。

比如说,到了该吃药的时候,他会坚决抗拒,认为自己根本没病。

这时候,我们就得特别有耐心,我就慢慢地跟他解释,给他讲这个药的作用是什么,就像跟小朋友对话一样。

我会说:“这个药就像是给你身体里的小卫士补充能量的,吃了它你就会感觉更舒服呢。

”虽然他一开始并不配合,但我坚持每天都这样耐心地劝说,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接受了吃药这件事。

还有在他抑郁期的时候,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

整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兴趣。

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他动起来,哪怕只是坐起来几分钟也好。

我会给他带一些小零食,放在他床边,跟他说:“这是特别好吃的小点心哦,你尝一点呗。

”我的体会是,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耐心是最最重要的。

特别想说的是,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支持也不能忽视。

曾经有个患者跟我说,他在病发的时候心里特别痛苦,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一个黑暗的漩涡里,想挣扎却又挣扎不出来。

他说周围人的理解和陪伴对他来说就像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除了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督促他们吃药治疗,还要花时间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患者的睡眠情况。

有个患者睡眠特别差,晚上不停地翻来覆去,这也影响了他的病情恢复。

我们就调整了他的作息习惯,白天减少他的睡眠时间,晚上通过一些放松的音乐、调暗灯光等方式来帮助他入睡。

对了还想提一下,家属的教育也非常关键。

很多时候家属不了解这种疾病,他们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我就遇到过一个家属,在患者躁狂期的时候跟患者对着干,结果患者的情绪变得更加激动。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课件一、内容概述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课件。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主题,关乎着我们身边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照顾那些受到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人们。

首先我们要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这是一个情感波动的疾病,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情绪高涨,过于兴奋而在另一段时间里又情绪低落,沮丧不已。

这个疾病对患者和他们身边的人都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

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日常护理,这部分内容会包括如何识别患者的情绪波动、如何提供情感支持、如何协助他们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我们要知道,护理不仅仅是医疗人员的职责,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还会讨论如何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通过了解疾病的触发因素,学习应对策略,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疾病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和概述这种病症不仅仅是情绪波动那么简单,患者的情绪高涨时可能表现出过于兴奋、话语多、容易冲动等行为;而当情绪低落时,则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等症状。

这种情绪起伏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还可能对人际关系造成困扰。

因此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学会如何护理这样的患者,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护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2. 病症的特点及表现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课件》中“病症的特点及表现”的部分。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感波动较大的心理疾病,它的特点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让人难以捉摸。

这种病症的表现,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

听起来这两种表现似乎像是两个极端,但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表现。

情绪低落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沮丧、无助和失去生活的乐趣。

他们可能会丧失活力,整日疲惫不堪,对未来失去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情绪低落 兴趣缺乏 快感缺失 思维迟缓
昼重夜轻
精神运动迟滞或激越 自责自罪 自杀观念和行为 精神病性症状
18
您认识他们吗?每天,他们涌向你的门诊……
19
20
抑郁发作常见的躯体症状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睡疲喉胃便体头颈胃心
眠乏头纳秘重痛 / 肠血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演示文稿
内容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
3
诊断要点和治疗
4
护理诊断和措施
5
护理提问
一、双相障碍(BPD)的概念
“ Ö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称“双相情感障 碍” Ö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伴相 应认知行为改变的一组疾病 Ö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和妄想等,但思维及行 为的异常均继发于情感障碍 ” Ö双相障碍具有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至少2次)的临 床特征
2、神经生化因素
Ø5-羟色胺(5-HT)假说 Ø多巴胺(DA)假说 Ør-氨基丁酸(GABA)假说 Ø其它
双相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3、神经内分泌因素
p双相障碍患者具有神经内分泌改变 p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和下丘脑-垂体-生长素 轴(HPGH)的功能异常,其变化能体现对双相障碍发生的 重要性 p研究发现,MRI检查双相障碍患者的垂体较正常对照组 增大
增多,要求增加 老年患者心境高涨少见,多表现为易激惹,言语增多,讲话啰嗦,
夸大,倚老卖老等症状
27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相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新三高 三高
三低 新三低
情感高涨 情感高涨 情感低落 情感低落
或易激惹
兴趣增多 思维奔逸 思维迟缓 兴趣下降或丧失
精力旺盛 活动增多 活动减少 精力减退
典型抑郁常见有“三自症状”,即自责、自罪、自杀28
一、双相障碍(BPD)的概念
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
“常 Ö典型的形式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 Ö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Ö部分病人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变化
躁狂
亚综合征躁狂 (轻躁狂)
躁狂
亚综合征抑郁 (心境恶劣)
抑郁
维持 (情感正常)
15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较 发病年龄较早,起病较急,发作更为频繁,发作时间更长,常伴有
愤怒攻击行为等 具有非典型特征、激越特征和共病特征,激活的易感性或心境不稳
定性,易激惹,易冲动,激越,愤怒和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睡 眠增加 有双相障碍家族史
16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情绪低落 兴趣丧失
1 Chapter
第二章节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 ——临床表现
Φ起病年龄较早,多为青年期起病 Φ抑郁发作与躁狂发作交替出现,间歇期精神状态可完全 正常,为复发性疾病 Φ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起病较急,自然病程数周至数月,平 均3个月;抑郁发作起病相对较缓,自然病程6个月至1年 ,平均9个月 Φ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无固定的顺序,间歇期长短不一, 可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双相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4、心理社会因素
u与社会经济地位和负性生活事件无明显关系 u首次发作常与患者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相关,以后的躁狂或抑郁发作 与外部的生活事件无关 u双相障碍患者多数是易变的、不稳定的,无躁狂抑郁发作时可能是 新事物的探求者。有学者提出,具有情感旺盛性人格特征(明显外向 性格、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少者易患双相障碍) u者的抑郁症状常常不典型 儿童患者多表现为不听话,厌学,不愿意读书,学习成绩下降,兴
趣减退等 老年患者除心境低落外,常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焦虑、易激惹、
甚至敌意等,症状多样化,为混合状态,可伴有某些认知障碍,症 状趋于不典型,病程较长,易发展为慢性
24
2、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3、混合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是在抑郁与躁狂快速转相时发生,躁狂和抑郁两类症状都很突出,给
人予“混合”的感觉 该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很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 混合发作时临床上躁狂和抑郁的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情感
心境高涨:愉快、热情、乐观; 愤怒、敌意、攻击行为
思维奔逸:联想加速,随境转移 意念飘忽、音联意联
活动增多
25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夸大观念和夸大妄想 睡眠需求减少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26
老年儿童患者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躁狂症状常常不典型 儿童患者思维活动相对简单,情绪行为症状单调,主要表现为活动
1 Chapter
第一章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双相情感障碍
病因
形式
制定计划的作用
目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 生化、神经内分泌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双相障碍的发生都有影响,是多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基因的易感性起重要作用。

胸失

背症管

部常

疼状症





21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伴焦虑
抑郁和焦虑被认为是“姐妹症状”,尤其 是老年患者,焦虑甚至可能完全掩盖抑郁, 但仔细检查可发现明显的痛苦和抑郁情绪
伴有焦虑者 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 手顿足
22
抑郁发作患者的世界
过去:无所事事 现在:困难重重 将来:一片黯淡
23 23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1.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2.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3.混合发作的临床表现 4.快速快速循环型 .
1、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是双相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 其特点是以显著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
退等“三低”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国际公认的抑 郁发作的核心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缺乏 ,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焦虑和活动减 少等 抑郁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 损害,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行为等
双相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Ë患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 病概率就越高 Ë单卵双生(MZ)同病率为40%-80%,而双卵双生子(DZ)为 10%-20% Ë遗传方式无定论,多基因遗传模式早期遗传现象 Ë分子遗传学研究:尚无定论
双相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