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6对外友好往来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三)预习质疑
(二)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基本流程为:交流助学——拓展深学——系统建学
集体设计
个人修订
一、交流助学
1.小组交流
2.点拨交流
二、拓展深学
(二)局部揣摩
1、你从玄奘、鉴真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2、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
三、系统建学
四、限时作业
(三)课堂限时作业
课题:《对外友好往来》
①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
②中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是什么?
③新罗与中国交流的事迹有哪些?
④日本从皇帝时开始派“遣唐使”。
⑤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⑥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
⑦天竺就是现在的。唐太宗在位时期,高僧西游天竺。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有《》一书。
4、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高僧玄奘B.鉴真和尚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
5.“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B.天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波斯D.日本
6、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
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C、《大藏经》D、《徐霞客游记》
班级:姓名:成绩:
1、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2、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_第6课__对外友好往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_第6课__对外友好往来

长安
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 年 玄奘从长安出发, 往西经过秦州,跨过黄河 黄河, 往西经过秦州,跨过黄河, 经过凉州、敦煌、高昌, 经过凉州、敦煌、高昌, 一路风尘,历经千辛万苦, 一路风尘,历经千辛万苦, 于628年夏天到达天竺西 年夏天到达天竺西 北部。 北部。这是玄奘西游路线 示意图。 示意图。 那烂陀
/
看图答题
长安 登州 扬州 广州 市舶司
1.唐朝的陆路交通中心是 ,海路交通 的重要城市有 、 、 。 2.唐政府在广州设置的 ,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史上第一次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说明什么? 使节、留学生来唐 日本 民族很善于向其它民族学习。 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民族只有交 流学习才能发展,友好往来促进各国的 共同发展,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
崔致远
崔致远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 年 岁 入唐留学。 岁 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 入唐留学。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 节度使高骈幕府, 讨黄巢檄》 节度使高骈幕府,做《讨黄巢檄》,据传黄巢读其檄 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 年归国, 文,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885年归国,官 年归国 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 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以时务策 十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地方官吏10余 十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地方官吏 余 终限于出身,无法实行其改革主张, 年,终限于出身,无法实行其改革主张,又不满当时 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罗亡丽兴,不知所终。 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罗亡丽兴,不知所终。或 云得道成仙。 云得道成仙。 返回
/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提高文化软实力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提升本国的文 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和平稳定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增进 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减少冲突与战争,促进国 际和平与稳定。
推动多边主义
对外友好往来有利于推动 多边主义,加强国际组织 的作用,解决全球性问题。
应对全球挑战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各国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 国犯罪等。
对外友好往来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 国际游客到本国旅游,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对外友好往来还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和人才的流动。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人才, 可以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06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外友好 往来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繁荣阶段
总结词
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
详细描述
进入繁荣阶段后,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渐形成,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 泛的伙伴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目录
•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 对外友好往来的发展历程 • 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 对外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 • 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与价值 •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01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篇一:人教版历史七下《对外友好往来》word教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师寄语:和平友好是世界交往的前提。

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友好交往的情况,主要与日本、天竺。

2.分析隋唐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

比较玄奘和鉴真的共同点。

3.比较日本与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日本使:日本先后次派出遣唐使或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学习仿唐制进行唐与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参考汉字,创建的关系在、、、等方面保留唐的风尚时间:东渡经过: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

影响:人员往来:、唐与新罗贸易往来:的关系新罗用制选官文化交流新罗引入、、等科技传入唐朝唐与天竺友好往来唐与天竺时间:的关系玄奘西游经过:从出发,到达天竺,遍访名寺,并在寺游学。

归国后,写成一书。

影响:二、记忆擂台1.天竺是的古称,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汉朝杰出的使者,并开辟了闻名,中印史上杰出的使者,中日交流史上传播者。

4.佛教发源地在,传入中原,北朝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著名的、,唐朝时西游天竺,并写成《》成为研究、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早在朝时,日本派遣隋使来到中国,在中日交往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时期)设计的。

三、合作探究1.看P28、P29《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P29—P31分析归纳唐朝与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史实(从次数、规模、影响来对比)。

3.对外交往中比较著名的人物及事迹。

4.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舞》,未知秦王何许人,有何功德?”你能帮助他吗?四、达标检测1、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A、鉴真B、崔致远C、遣唐使D、玄奘2、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A、印度B、印尼C、天竺D、孟加拉3、玄奘回国后,以其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A、《西游记》B、《桂苑笔耕》C、《老子》D、《大唐西域记》4、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A、高丽B、西域C、天竺D、日本5、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A、逻些B、长安C、涿郡D、洛阳6、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A、隋朝B、西汉C、唐朝D、秦朝7、“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A、新罗B、日本C、波斯D、天竺8、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1)李冰(2)李春(3)玄奘(4)鉴真A、(1)(2)B、(3)(4)C、(1)(4)D、(2)(3)9、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朝鲜B、阿拉伯C、日本D、印度10、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学习目标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开放的区别。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唐朝对外交往的概况1.交往地区: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贸易政策:各国商人到中国,允许他们。

3.外贸城市:、、、。

4.世界声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二)、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遣唐使的概况:从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2、遣唐使的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和文化。

3、遣唐使的影响(唐对日本的影响):(国家)受唐朝影响最大。

①政治:以唐朝。

②文化:参照。

③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上。

(2)鉴真东渡1、概况: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次才成功。

2、鉴真的贡献:①辛勤传播唐朝的。

②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概况①文化:新罗派遣和大批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②贸易: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居唐朝进口。

2、相互影响①政治:新罗仿唐制建立了,采用其所长选拔官吏。

②科技:新罗引入了中国的、、等科技成就。

③音乐:的音乐也传入了中国。

(四)、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1、概况:初年,从出发,前往。

遍访天竺有名的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上游学。

2、贡献:写成《》,成为研究的重要典籍。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看《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及作用。

政策:原因:作用: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知识讲述】隋唐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派往中国遣隋、遣唐使,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隋唐与新罗的频繁来往。

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如唐玄奘西游取经等。

【能力拓展】唐朝对外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强固稳定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

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文化远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考频分析】本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考查频率较高。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考查的内容,重点以考察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考查的角度多样,综合性考查较多,如联系唐朝的内容政治、经济等,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从考查的层次看,以识记、理解能力为主,也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经典题目】1.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鉴真B.玄奘C.郑和D.马可·波罗[参考答案] A【解析】题干中提到东瀛,指的是日本,故是鉴真东渡。

2.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参考答案]B【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设计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想一想: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 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
慕。
●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 步。
看课本P31唐与新罗的关系, 结合小字材料思考:
唐朝与新罗交往中,唐朝对新罗 在人才选拔与贸易关系及文化交 流是怎样的?
新 罗
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人才交流: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交往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 文化、历算成就 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国境内也不断发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3)材料二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唐
朝的影响,你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完成下列表格
领域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以唐朝制度为模式、大化改新,废除奴隶制 两国经济交往频繁,瓷器,茶,丝绸大量运入日本
日本参照中国文字创立了日本文字 日本的和服,日本的茶道等,榻榻米
谈谈看: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网友迅速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对日本地震幸灾乐祸,;另一 部分则表达了对日本地震的怜悯和同情,表示“爱不分国界”,邻邦有 难,我们理应伸出援手。
• 你如何看待中国网友的这两种言论?
• 鉴真法师用六次东渡为我们和日本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唐朝政府 也用开放的态度去对待外国来客。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往来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主要领域和成果。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国际视野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背景。

2. 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主要领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

3. 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成果: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友谊与合作加深等。

4. 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主要领域、成果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阐述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背景、成果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合作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实际效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背景、主要领域、成果和意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实际效果。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阐述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背景、主要领域、成果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中展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树立了热爱祖国、关注国际事务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准确的学习材料。

2. 图片:收集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图片,用于课堂导入和辅助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讨论:
1、唐朝的外交有什么特点?唐朝实行什么外交
政策?
唐朝的外交十分活 跃,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
2、世界各国为什么称中国人为唐人?
因为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实行开放的对 外政策,对各国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 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所以各 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交?他做出 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玄奘西游
玄奘:唐代高僧、旅行家、 翻译家。俗姓陈。通称三藏 法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 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后, 游学各地,深感佛教理论分歧 和经典译本不全,疑伪杂陈, 于贞观元年(627)冒险孤征, 留学南亚各地,
贞观十四年在印度那烂陀 寺主持讲座,蜚声南亚。 次年春,携带 657部经典 和塑像以及花果种子动身 归国。贞观十九年正月抵 长安。前后跋涉 5万多里。 回国后,从事翻译佛典工 作,直到逝世前一个月才 停笔。19年中共译出74部, 1335卷,1300多万字, 在中国翻译史上作出了巨 大贡献。
❖ 1、了解遣唐使 ❖ 2、遣唐使自何时开始来到中国?规模如何? ❖ 3、遣唐使来到中国干什么? ❖ 4、日本哪些习俗受中国的影响?
鉴真东渡日本
1、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何 时?
2、鉴真在日本做出了哪些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表现在哪些方面?
了解:唐与新罗的关系
❖ 新罗对唐称臣,初唐政府间接帮助新罗实现 了朝鲜半岛的统一,以新罗的国力人力实难 完成,新罗的最高领导只能称王,需要得到 唐朝政府的认可,新罗王即位,唐朝皇帝会 派使册封,唐与新罗的关系与吐蕃的关系完 全一样,不同的是现在西藏是中央政府的了, 朝鲜半岛未纳入中国版图 。
《大唐西域记》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唐朝对外交往如此活跃的原因是什 么?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 位
2、唐朝政府采取了开放的对外政策;
练习: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的是 ( B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 玄奘西游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B )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3.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 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4、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C )
①都对邻邦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1、唐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列举唐朝对外 友好往来事例。
1、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对外开放 2、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
3、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
2、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由于唐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实行比较 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各国影响很大,在世界上 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 所以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