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训练题

合集下载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习题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习题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习题一、判断推理类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路面湿滑。

已知路面不湿滑,那么今天是否下雨?2. 所有的猫都怕水,小明养的小动物不怕水,那么小明养的不是猫。

3. 要么去公园,要么去图书馆。

如果不去公园,那么一定会去哪里?4. 所有勤奋的学绩都好,小明成绩不好,那么小明是否勤奋?5. 如果A是正确的,那么B是错误的;如果B是错误的,那么C 是正确的。

现在已知C是正确的,那么A是正确还是错误?二、类比推理类1. 苹果之于水果,就像铅笔之于什么?2. 狗之于忠诚,就像猫之于什么?3. 太阳之于地球,就像月亮之于什么?4. 医生之于病人,就像老师之于什么?5. 水之于鱼,就像空气之于什么?三、逻辑排序类四、逻辑谬误识别类1. 小明说:“我每天都锻炼身体,所以我从不生病。

” 这个说法是否存在逻辑谬误?2. 小红说:“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我的宠物是猫,所以它一定喜欢吃鱼。

” 这个说法是否存在逻辑谬误?3. 小李说:“我认识的所有的程序员都戴眼镜,所以戴眼镜的人一定是程序员。

” 这个说法是否存在逻辑谬误?4. 小王说:“这个餐厅的菜很难吃,所以我再也不会来这家餐厅了。

” 这个说法是否存在逻辑谬误?5. 小张说:“这本书的封面很漂亮,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一定很有趣。

” 这个说法是否存在逻辑谬误?五、逻辑应用类1. 有三个房间,分别放着苹果、香蕉和橙子。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标签,但标签都贴错了。

你只能进入一个房间,并且只能通过观察房间外的标签来判断房间里放着哪种水果。

请问你怎么做?2. 有四个开关,对应着四个灯泡。

现在所有灯泡都是关着的,你只能按一次开关,然后去查看灯泡的状态。

请问你怎么找出哪个开关对应哪个灯泡?3. 有一群人中,有的人总是说真话,有的人总是说假话。

现在你有一次机会问其中一个人一个问题,来判断这群人中哪些人说真话,哪些人说假话。

请问你问什么问题?4. 有五个不同颜色的球,需要将它们放入两个不同的盒子中,使得每个盒子里的球颜色都不相同。

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练习题目

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练习题目

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练习题目在小学生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数学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用来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练习题目。

1. 数字推理题1.1. 给出一系列数字,要求学生根据规律推测缺失的数字。

例如:5, 10, 15, ?, 25该题目中,规律是每个数字相差5,因此缺失的数字为20。

这类题目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数字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

1.2. 给出一个数字序列,要学生找出其中不符合规律的数字。

例如:2, 4, 6, 9, 12, 14该题目中,规律是每个数字相差2或3,但9和14是不符合规律的。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规律,识别出不符合的数字。

这类题目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规律的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排列组合题2.1. 给出一些条件,要求学生确定不同条件下的排列组合情况。

例如:桌子上有3本书,学生想选2本书带回家,有多少种可能性?学生可以通过列举不同的情况来计算,例如:选择了第一本和第二本书,选择了第一本和第三本书,选择了第二本和第三本书等。

这类题目可以让学生思考可能性的多少,培养他们的组合思维能力。

2.2. 给出一些条件,要求学生确定满足条件的排列组合情况个数。

例如:有5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其中小明和小华不能挨着站,有多少种排列方式?学生需要考虑不同位置上小明和小华的排列情况,但要排除他们挨着站的情况。

这类题目可以让学生思考满足条件的情况个数,培养他们的计数思维能力。

3. 运算推理题3.1. 给出一些数学公式,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推断未知数的值。

例如:若 2 + x = 7,则 x = ?学生需要进行一步简单的运算,即可得到 x 的值为 5。

这类题目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

3.2. 给出一些数学方程,要求学生解出方程中的未知数。

例如:若 x - 3 = 9,则 x = ?学生需要进行逆运算,即可得到 x 的值为 12。

推理逻辑智力测试题(3篇)

推理逻辑智力测试题(3篇)

第1篇背景: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踪案。

当地警察局接到报案,一位名叫林浩的青年男子在镇上的一家小旅馆过夜后,第二天早上却发现他的房间空无一人,个人物品完好无损。

林浩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担心,警方也展开了调查。

经过初步调查,警方发现林浩的手机和钱包都留在房间内,且旅馆监控录像显示,林浩在晚上11点后并未离开过房间。

然而,第二天早上6点,他的房间却被发现空了。

这起失踪案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推理逻辑测试,揭开真相。

测试题目:1. 第一个线索:旅馆监控录像- 视频显示,林浩在晚上10点进入旅馆,并在房间内忙碌了约30分钟。

之后,他坐在床边,似乎在思考什么。

大约11点30分,林浩离开房间,但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蹒跚。

监控录像到此结束。

- 问题:林浩离开房间时是否有人跟随?为什么他的步伐显得蹒跚?2. 第二个线索:林浩的房间- 房间内没有翻动的迹象,但床头柜上放着一杯半喝的咖啡。

咖啡杯的温度适中,说明林浩离开房间不久。

- 问题:林浩离开房间时是否有人进入过房间?为什么?3. 第三个线索:旅馆服务员- 旅馆服务员表示,她在凌晨3点左右听到房间内有响动,但由于房间隔音效果良好,她没有听清具体的声音。

- 问题:服务员听到的响动可能与林浩的失踪有关吗?为什么?4. 第四个线索:林浩的手机- 林浩的手机显示最后一条短信是凌晨4点30分发送的,内容是:“我会回来。

”但手机并没有收到回复。

- 问题:林浩发送这条短信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否真的打算回来?5. 第五个线索:旅馆的老板- 旅馆老板表示,他在凌晨5点左右听到有人在楼下的停车场大声喧哗,但随后就安静了下来。

- 问题:喧哗声可能与林浩的失踪有关吗?为什么?6. 第六个线索:林浩的朋友- 林浩的朋友表示,他们在失踪前一天晚上曾一起喝酒,林浩当时情绪有些低落,提到最近工作压力很大。

- 问题:林浩的情绪低落是否与他的失踪有关?为什么?7. 第七个线索:林浩的电脑- 警方在林浩的电脑中发现了一份未完成的文档,内容是关于小镇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小班孩子逻辑练习题

小班孩子逻辑练习题

小班孩子逻辑练习题为了锻炼小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逻辑练习题。

这些题目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方法。

以下是其中几道经典的逻辑练习题。

练习题一:一只猴子爬上了一颗树,然后又爬了一段距离。

之后,它掉头往下爬,并在下降的过程中喊出了“31”这个数字。

那么,请问这棵树有多高?解答:由于猴子在下降过程中喊出了“31”,可以推断出树高为31米。

练习题二:乌龟在水井中爬行,它白天爬行3米,但在夜晚时会滑落2米。

如果井深30米,那么乌龟需要多少天才能爬出水井?解答:每天乌龟爬行3米,滑落2米。

所以每天它实际上只能向上爬行1米。

在第29天,乌龟会爬出28米,并在夜晚时滑落2米,所以只需要再爬2米就能脱离水井。

练习题三:有三个箱子,分别标有“苹果”,“香蕉”和“苹果+香蕉”。

这三个箱子标签全部贴错了。

你只能打开一个箱子,然后从里面拿出一个水果。

请问你应该打开哪一个箱子来确保获取正确的水果?解答:由于三个箱子的标签全部贴错了,所以“苹果+香蕉”箱子的标签上不可能是正确的。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确定这个箱子不可能是“香蕉”,也不可能是“苹果”。

所以,我们应该打开被标为“香蕉”的箱子,因为我们可以肯定里面不可能是香蕉,而只有苹果和苹果+香蕉两种可能性。

因此,打开这个箱子后,我们就可以确定余下两个箱子的正确标签了。

练习题四:小明在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共花费了50元。

他买了20个苹果和一些橙子。

知道苹果的价格是橙子的3倍,橙子的价格是多少?解答:设橙子的价格为x元。

根据题意,苹果的价格是橙子的3倍,所以苹果的价格为3x元。

小明买了20个苹果,所以20 × 3x = 50。

解这个方程可得x = 50 / 60 = 5/6。

所以橙子的价格为5/6元。

以上是几道逻辑练习题,旨在帮助小班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孩子们可以不断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

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

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快去训练一下你的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吧!1.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超过6公里。

因此,如果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公里,它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

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员。

(B)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

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第5小时。

(C)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

因此,家长应该多做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

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启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启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都不干。

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漆。

2.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

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

因此它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

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3.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

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在甲、乙、丙、丁之中。

于是,对这四个重大嫌疑犯进行审讯。

审讯所得到的口供如下:甲:我不是作案的。

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那么,以下哪项才是正确的破案结果?(A)甲作案。

(B)乙作案。

(C)丙作案。

(D)丁作案。

(E)甲、乙、丙、丁共同作案。

4.古代一位国王和他的张、王、李、赵、钱五位将军一同出外打猎,各人的箭上都刻有自己的姓氏。

打猎中,一只鹿中箭倒下,但不知是何人所射。

张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李将军射中的。

王说:“不是钱将军射中的。

李说:“如果不是赵将军射中的,那么一定是王将军射中的。

锻炼小学生逻辑思维解答有趣的推理题目

锻炼小学生逻辑思维解答有趣的推理题目

锻炼小学生逻辑思维解答有趣的推理题目近年来,随着教育意识的提高,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得日益重要。

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几道有趣的推理题目,以帮助他们锻炼逻辑思维。

1. 玩具大赛小明、小红和小亮参加了一场玩具大赛,其中每个人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他们坐在长椅上,依次排列着。

已知以下条件,请回答:小明可能坐在哪个位置上?条件:- 小红左边的人不喜欢小熊玩具。

- 小亮喜欢飞机玩具。

解答:考虑到小红左边的人不喜欢小熊玩具,而小亮喜欢飞机玩具,可以得出小亮不可能坐在最左边的位置上。

因此,小明只能坐在最左边的位置上。

2. 水果盘小明、小红、小亮和小刚准备吃水果。

已知以下条件,请推理每个人所吃的水果和放在盘子里的位置。

条件:- 小明喜欢苹果。

- 放在盘子中间的水果是橙子。

- 小红右边吃的是橙子。

- 放在盘子最左边的水果不是桃子。

解答:根据条件,可以得出小红右边的水果是橙子。

而放在盘子中间的水果是橙子,说明小红坐在最左边的位置上。

根据最后一个条件,可以推断放在盘子最左边的水果不可能是桃子,因此,小明吃的是桃子。

而小亮和小刚的位置无法推导出。

通过以上两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出逻辑思维在解答问题时的重要性。

小学生通过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更好地解答这类推理题目,还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进一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几个有趣的推理题目。

3. 舞会服装小明、小红、小亮和小刚即将参加一场盛大的舞会。

已知以下条件,请推理每个人穿的服装颜色:条件:- 小明的衣服不是红色。

- 小亮穿的衣服是蓝色。

- 小红的衣服颜色和小亮的不同。

解答:根据第一个条件,小明的衣服不是红色。

结合第三个条件,小红和小亮的衣服颜色不同。

因此,可以推断小明的衣服颜色也不是蓝色。

综合可得小明的衣服颜色可能是除红色和蓝色外的其他颜色。

4. 糖果分配小明、小红、小亮和小刚参加了一个糖果分配游戏。

发展逻辑思维初中数学推理练习题

发展逻辑思维初中数学推理练习题

发展逻辑思维初中数学推理练习题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接下来,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适合初中生的数学推理练习题,帮助大家发展逻辑思维。

1. 推理题(1) 小明是班级的优秀学生,小红也是班级的优秀学生。

请推理出以下结论:- 小明和小红是同学。

- 班级中至少有两个学生。

(2) 以下是一份选修课的名单,每位学生只能选一门选修课:- 小明选了音乐课。

- 小红选了美术课。

- 小亮选了体育课。

请判断以下结论的真假:- 小红和小亮至少有一门选修课是相同的。

- 小明和小红选修课的相同数量比小明和小亮选修课的相同数量多。

2. 推理题解答(1)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小明和小红都是班级的优秀学生。

因此,可以推断出小明和小红是同学。

另外,由于小明和小红都是班级的优秀学生,班级中至少有两个学生。

(2)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小明选了音乐课,小红选了美术课,小亮选了体育课。

因此推断出小红和小亮至少有一门选修课是相同的。

再者,小明和小红选修课的相同数量是0,小明和小亮选修课的相同数量也是0,所以小明和小红选修课的相同数量并不多。

通过这些推理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分析和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

除了上述的推理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类型的数学推理练习题来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3. 数字推理题(1) 请写出下一个数字:2, 4, 6, 8, ...(2) 填写问号处的数字:5, 10, ?, 20, 25在数字推理题中,学生需要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并运用逻辑思维推断下一个数字或填写问号处的数字。

这样的题目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对数学规律的敏感度以及推理能力。

通过以上的数学推理练习题,可以帮助中学生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题目既考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逻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难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情况。

为了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将给出一些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希望能够帮助读者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1. 题目一:假设有三个箱子,一个箱子里装有苹果,另一个箱子里装有橙子,第三个箱子里装有苹果和橙子。

这三个箱子都被错误地标记了,一个是“苹果”,一个是“橙子”,另一个是“苹果和橙子”。

你只能从一个箱子中拿出一件水果来看,然后判断这个箱子的标记是否正确。

请问,你应该从哪个箱子中拿出水果来看?答案:你应该从标记为“苹果和橙子”的箱子中拿出水果来看。

因为如果拿出的是苹果,那么这个箱子的标记应该是“苹果”,而不是“苹果和橙子”。

同样的道理,如果拿出的是橙子,那么这个箱子的标记应该是“橙子”,而不是“苹果和橙子”。

所以,拿出的是苹果和橙子的箱子,标记应该是“苹果和橙子”。

2. 题目二:有三个人,每个人都穿着一顶帽子。

这三顶帽子是红色和蓝色的,但是每个人都不能看到自己头上的帽子颜色。

他们只能看到其他两个人头上的帽子颜色。

现在,主持人告诉他们,至少有一顶帽子是红色的。

然后,主持人问第一个人:“你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第一个人回答:“我不知道。

”主持人接着问第二个人:“你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第二个人回答:“我也不知道。

”最后,主持人问第三个人:“你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第三个人回答:“我的帽子是红色的。

”请问,第三个人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答案:假设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的帽子都是蓝色的,那么第三个人能够看到两个蓝色的帽子,因此他知道自己的帽子一定是红色的。

如果第一个人或第二个人的帽子是红色的,那么第三个人会看到至少一个红色的帽子,他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帽子颜色了。

所以,第三个人得出结论的前提是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的帽子都是蓝色的。

3. 题目三:有三个袋子,分别是红袋子、蓝袋子和混合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训练题(附解题思路)(2015-08-07 17:32:40)转载标签:教育学数学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方法”,而方法就体现在思考过程、解题过程。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训练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会很有帮助。

现收集整理以下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训练题,希望对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有所助益。

1、5只猫5分钟抓5只老鼠,那么100分钟抓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解题思路:5只猫5分钟抓5只老鼠,延伸下去就是,5只猫10分钟抓10只老鼠,5只猫20分钟抓20只老鼠……5只猫50分钟抓50只老鼠,依此类推,则5只猫100分钟抓100只老鼠,所以,答案还是5只猫。

也可以用其他解题思路:5只猫5分钟抓5只老鼠,那么5只猫1分钟抓1只老鼠,5只猫100分钟抓100只老鼠。

或者:5只猫5分钟抓5只老鼠,那么1只猫1分钟抓1/5只老鼠(用分数表示),1只猫100分钟抓100*1/5=20只老鼠,5只猫100分钟抓20*5=100只老鼠。

】2、一个人花8元钱买了一只鸡,9元钱卖掉了,然后这个人觉得不划算,花10元钱又把这只鸡买回来了,11元钱卖给另外一个人,请问,这个人一共赚了多少钱?【解题思路:分成两次交易计算,第一次8元买9元卖,9-8=1(元),赚了1元;第二次10元买11元卖,11-10=1(元),又赚了1元,两次交易1+1=2(元),所以,一共是赚了2元钱。

】3、有三名旅客分别为A、B和C,已知他们三人一个去美国,一个去英国,一个去德国。

而且A不去美国,B不去英国,C既不去德国,也不去英国。

问三个人分别去哪个国家?【解题思路:需要用“排除法”,即对题目中不符合条件或者不可能的答案逐一排除,留下的就是准确的答案。

C既不去德国,也不去英国,排除了这两个可能后,他只能去美国。

而B不去英国,也不能去美国(因为C已经确定去美国了),所以只能去德国。

最后剩下的A只能去英国了。

所以答案是:A去英国,B去德国,C去美国。

】4、一瓶汽水1元钱,喝完后两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解题思路:可以采用“递推法”,也就是自上而下,一步步的推理。

第一步,1元钱一瓶,20元可以买20瓶,即20×1=20(瓶);第二步,喝完有20个空瓶,可以换10瓶汽水,即20÷2=10(瓶);再喝完还有10个空瓶,可以换5瓶汽水,即10÷2=5(瓶);喝完有5个空瓶,可以再换2瓶汽水,即5÷2=2(瓶)……1(瓶);2个空瓶再换回1瓶汽水,即2÷2=1(瓶);剩下的1个空瓶和前次余留的1个空瓶,还可以再换1瓶汽水,即(1+1)÷2=1(瓶)。

所以经过以上所有步骤之后,一共可以喝到20+10+5+2+1+1=39(瓶)汽水。

还有人认为,可以找别人“借”1个空瓶,和最后剩下的1个空瓶凑成2瓶再换一瓶汽水,喝完后的空瓶再还给别人,这样就可以喝到40瓶汽水。

我觉得这应该属于发散思维,靠的是想像力,而不是数学问题。

】5、中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现在将五岳分别标记为数字1、2、3、4、5,让甲、乙、丙、丁、戊5个学生来辨认。

甲说:2号是泰山,3号是华山;乙说:4号是衡山,2号是嵩山;丙说:1号是衡山,5号是恒山;丁说:4号是恒山,3号是嵩山;戊说:2号是华山,5号是泰山。

核查后,发现这5人每个人都只说对了一个,那么请问,5个数字分别对应哪座山?【解题思路:可以采用“作图法”,即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图表。

如下:12345甲泰山×华山√乙嵩山√衡山×丙衡山√恒山×丁嵩山×恒山√戊华山×泰山√(1)如果甲说的2号是泰山是正确的,那么戊说的“2号是华山”和“5号是泰山”都是错误的,不符合每个人都说对了一个的条件,所以甲说“2号是泰山”是错的(在2对应的泰山打×,反之,甲说“3号是华山”是对的(可以在3对应的华山打√)。

(2)既然3号是华山,那么丁说的“3号是嵩山”就是错的(在3对应的嵩山打×),反推,则丁说的“4号是恒山”是正确的。

(在4对应的恒山打√)10、某旅馆内住着不同职业、不同国籍的甲、乙、丙、丁四个人,他们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个国家,现已知德国人是医生,美国人年龄最小且是警察,丙比德国人年纪大,乙是法官且是英国人的朋友,丁从未学过医。

问甲、乙、丙、丁分别是哪国人?【解题思路:(1)乙是法官且是英国人的朋友,所以乙当然不会是英国人,也不会是美国人(警察)、德国人(医生)。

由此推知乙是法国人。

(2)丙比德国人年纪大,所以丙当然不是德国人,也不可能是美国人(年龄最小);那么丙有可能是英国人或法国人,因为已确定乙是法国人,所以丙一定是英国人。

(3)丁从未学过医,当然不会是医生,所以丁不是德国人;已知乙是法国人,丙是英国人,那么,丁一定是美国人。

(4)综合以上,乙、丙、丁的国籍已确定,那么甲就是德国人。

所以答案是:甲是德国人,乙是法国人,丙是英国人,丁是美国人。

】11、A、B、C、D、E、F六人参加一场决赛,赛前甲、乙、丙三人猜测冠军归属。

甲:冠军不是A,就是B乙:冠军是C或D丙:D、E、F绝不可能是冠军赛后发现他们三人的猜测只有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谁是冠军呢?【解题思路:三个人的猜测只有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另两个人就是错误的。

(1)假设甲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丙的猜测也是正确的,不符合只有一个人猜测正确的条件。

所以冠军不可能是A和B。

(2)假设乙猜测冠军是C是正确的,那么丙的猜测也是正确的,所以冠军不可能是C。

(3)假设丙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冠军就是A或B或C,与上述已推理出的冠军不可能是A、B、C互相矛盾,所以丙的猜测是错误的。

(4)假设乙猜测冠军是D是正确的,那么甲的猜测和丙的猜测都是错误的,符合规定的条件,所以冠军是D。

解题关键是将乙的猜测“冠军是C或D”分成“冠军是C”和“冠军是D”两部分。

综合以上,正确答案是:D是冠军。

】12、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其中一个人成为经商的商人,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大学生,一个人参军成为一名士兵。

此外已知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请推导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解题思路:(1)根据已知条件,小赵不是士兵;(2)根据已知条件,小张不是大学生;(3)根据已知条件,小王也不是大学生。

(4)小张和小王都不是大学生,所以只能小赵是大学生。

(5)根据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张不是士兵。

(6)已推导出小赵是大学生,而小张不是士兵,那么小张只能是商人;(7)小赵是大学生,那么小王就是士兵。

所以,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

】13、有个人拿100元假钞去商店买了一件标价30元的商品(这件商品的成本是25元),店主没零钱就拿这100元假钞去找邻居换了100元的零钱,找过钱后,这个人就拿着钱和东西走了。

后来邻居发现这100元是假钞,又拿着假钞找店主换回了100元真钞。

请问店主在这一过程中总共亏了多少钱?【解题思路:计算各方的得失。

买者(付出一张假钞)得到标价30元的商品+70元的找零=100元;邻居先得到100元假钞付出100元真钞,后换回100元真钞退去100元假钞,整个过程不亏也不赚(邻居和店主之间互不亏欠);店主(收到一张形同废纸的百元假钞)损失一件标价30元的商品+70元的找零=100元。

当然如果以商品成本价计算店主实际损失则为25+70=95元。

从另一种角度来考虑:假设买东西的人用的是真钱来买东西,店主其实只是挣了30-25=5元,现在店主收到的是假钱,那么他应该亏了100元钱,两者相加,一挣一亏,实际损失应该为亏了95元。

呵呵,这是一道经典的数学题,做错的人非常多。

】14、我花70元买了件衣服,后来以80元把这件衣服卖掉,结果发现收到的是100元假币,问我损失了多少钱?【解题思路:衣服卖出,要把衣服(价值70元)交付买者;同时,衣服以80元卖掉,收到100元,要找零20元。

对我来说100元假币不能用,形同废纸。

所以这个过程中,一共损失价值70元的衣服和20元的找零,即70+20=90(元)。

15、“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道传统数学题。

(一)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解题思路:鸡有1个头,2只脚(即1双脚);兔有1个头,4只脚(即2双脚)。

“三十六头笼中露”,就是说这两种动物总数是36只,假设将兔子当作算鸡来算,则有36双脚,但实际是脚共有50双,少了50-36=14(双)脚,一只兔少了1双脚,14只兔子就少了14双脚,所以兔子应有14×1=14(只),那么鸡就是36-14=22(只)。

所以答案是:鸡22只,兔14只。

验算:14+22=36(只)22×1+14×2=50(双)脚】(二)鸡兔同笼不知数,头数相同已告诉,知道脚共九十只,请问多少鸡和兔?【解题思路:“头数相同”是说鸡和兔只数相同,一样多。

那么可以将鸡和兔编成组,每组各有一只鸡和一只兔子,每一组共有6只脚,90只脚可以编成90÷6=15(组),所以,各有15只鸡、15只兔。

验算:15×2+15×4=90(只)脚。

】16、新学期开始了,有6个学生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他们分别带了14元、17元、18元、21元、25元、37元钱。

到了书店,他们都看中了一套跟教材配套的参考书,一看定价,这6个人都发现自己所带的钱不够,但是其中有3个人的钱凑在一起正好可以买2套,除了这3个人,有2个人的钱凑在一起恰好能买1套。

你能知道这套书的价格是多少吗?【解题思路:(1)6个人的总钱数是:14+17+18+21+25+37=132(元);(2)有3个人的钱凑在一起正好可买2套,除了这3个人,有2个人的钱凑在一起恰好能买1套,就是说这5个人的钱一共能买3套;(3)根据以上,总钱数减去某一个人的钱数应该能被3整除,那么132只能减18或者21。

即(132-18)÷3=38(元),6个人的钱数中满足“有2个人的钱凑在一起恰好能买一套”的只有17+21=38(元),而(132-21)÷3=37(元)则不满足题意。

所以这套书的价格是38元。

(4)验算:有5个人的钱凑在一起一共正好能买3套,(17+21)+(14+25+37)114÷38=3(套)】=38+76=114(元)17、数学家高斯在小时候就很喜欢钻研数学,在他10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让同学们把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相加,并求出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