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体验“新加坡式”双语教学(二)
留学新加坡感受Singlish

留学新加坡感受Singlish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未被认可成为一种正式语言,但在新加坡生活时,对新加坡式英语的些许了解无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式英语是由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及当地方言独特混合而成。
对于某些人来说,新加坡式英语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语言,因为她鲜明地展示了新加坡社会中的多元化特征;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这种语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以至于每次听到时,都会多多少少感到一些困窘。
不论如何,适当地了解新加坡式英语,或至少明白其中最常见的短语,对于避免出现“翻译迷失”将具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当地人在绝大多数句子中用于停顿的典型的“lah”外,下面是您可能会遇到以及最经常使用的短语的快速指南:Don’tprayprayah!:“别胡闹!”Oh,izzit:“有意思。
”/“噢,那是真的吗?”Dohwan:“不用了,谢谢。
”/“我不想要。
”Kiasu:这是用于形容众多新加坡人强烈求胜个性的一般用语。
最初来自于中文方言中的表达,意为“害怕失败”。
Sohow:“那我们现在做什么?”Alamak!:惊愕或怀疑的一般表达。
Cancan!:“是的,肯定。
”Auntie/Uncle:分别对年长女士/男士的尊称。
Laidatalsocan:“这个可以接受吗?”新加坡方式英语与正统英语的比较hiscountryweatherveryhotone.—这个国家天气很热。
(话题语为地点)和正统英语比较:Theweatherinthiscountryisveryhot.Yesterdaygotsomanypeople!—昨天人真多!(话题语为时间)和正统英语比较:Thereweremanypeopleyesterday!Playsoccerheverygood.—踢足球他拿手。
(话题语为范围)和正统英语比较:Heplayssoccerwell.Thatpersontherecannottrust.—那边那个人信不过。
新加坡课程标准

新加坡课程标准
新加坡的课程标准以双语教育为核心,采用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
其具体内容如下:- 双语课程的理念: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学生所操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
- 双语课程的框架: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让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
小学阶段有三种双语课程分流,正式分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
- EM1:学生修读的英文和母语都作为第一语言。
- EM2: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
- EM3: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主要是听说会话。
学生小学毕业后进入中学,再进入三种双语课分流进行学习:
- 特选双语课程:会考优秀的1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均为第一语言水准)。
- 快捷双语课程:会考较优的3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英文为第一,母语为第二语言水准)。
- 普通双语课程:会考后余下的4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其中母语水准又降一等要求)。
- 双语课程总目标:通过学校制度确保学生的双语能力;促进作为中立语言的英语的使用,以使所有种族平等竞争;促进母语的使用,以确保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课程标准注重双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文化素养。
新加坡双语教育改革与启示

新加坡双语教育改革与启示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公民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混血人和其他人种构成,官方语言为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淡米尔语(即泰米尔语,新加坡译为淡米尔语)。
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果断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以加强国际地位、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双语教育制度。
新加坡双语教育以各族群母语加授英语为基本政策,加上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分层教育制度,为该国培养了大量通晓双语的高素质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和睦相处,为政府赢得了信任和支持,带来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殖民期、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定型期5个时期。
1.殖民期(1819-1945年)。
在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最初的双语教育是为优秀的马来儿童开设过渡性的双语教育计划。
在马来语学校完成至少5年小学教育的马来学生,为了能去英语学校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一些学校为他们开设两年的特殊课程。
在这里,学生学习英语和其他必要的技能,以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英语学校教育。
2.萌芽期(1946-1955年)。
1946年,新加坡颁布了“十年教育计划”,提出了一些双语教育构想。
如,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可以进入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特殊学校进行集中训练,然后再进入英语学校学习。
1952年,新加坡宣布了“马来语学校重新调整计划”。
该计划要求“马来语必须作为小学三年级前的教学用语,从一年级起将英语作为一门课程来教。
第三年以后,除马来语和马来文学外的其他所有课程都要用英语讲授。
那些出色地完成了七级马来语课程的学生,可被准许成为英语学校特殊标准五级马来语课程的学生,其目的是使马来学生能获得未来工作所需的母语知识以及足够的英语知识,以便进入中学或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
3.发展期(1956-1964年)。
1956年,时任立法议会议员李光耀、教育部长周瑞麒等9名各党派成员组成的华人教育委员会对当时新加坡华语用语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于1956年2月发表了《新加坡立法议会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怎样的制度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怎样的制度新加坡对于教育上还是很重视的,而这个双语教育就是他们最有特色也最重视的一个制度了。
很多留学生的是因为这个双语教育哪来新加坡去留学的,在这里就把新加坡的这个双语教育来解释给大家。
一开始新加坡为了使自己的政治更加稳定经济上也发展得更好,同时也为了处理自己当地群族之间的关系,也能走向国际让这些族群之间有国家意识。
而为了要实现上面的这一些,就必然要有一套比较理性的语言教学体制,并且用它来兼顾族群之间的交流,还有情感依附。
因为在新加坡这里的语言属于是多元化的一种模式。
一般这里的学校都会选择两种语言来进行教育,比如说学生的母语以及另外一种共同的语言。
对于国内现在拥有的几种语言,比如说英语华语等等的语言都是平等对待的。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新加坡就把这一个双语教育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其中一个基础。
从这个双语教育实行的这几十年来,它在新加坡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成效,这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给新加坡培养了很多拥有双语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它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还有更多的合作。
对于各个族群之间也有了融合的作用,这也能要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意识,保证了新加坡在社会上的安定,也能提升它的综合国力。
在这些年来,新加坡正是以这个双语教育等优势,让它与国内有了更多的贸易合作,从此前景就更广阔了。
在国际上英语向来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对于新加坡来说,当然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对于现在这种世界上的全球化变化,怎么样应用英语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而且这个英语对于新加坡来说,也是他们能够加入全球经济化的一个工具。
不过在新加坡实行这个双语教育的时候,因为英语在经济上有比较高的价值,对于个人的升学以及就业等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所以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会很容易被淡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有更多的母语人才。
所以在教育中,新加坡对于母语课程也在积极地开展,并且进行改革。
还对于母语的学习放宽了很多条件,以便鼓励更多人来学母语。
新加坡和香港双语教学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新加坡和香港双语教学对中国内地的启示摘要:近年来,内地掀起了一股双语教学的热潮并且有伴低龄化的趋势。
本文回顾和介绍了新加坡及香港地区双语教学的历史及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并就其对中国内地双语教学的启示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双语教学;新加坡;香港1.引言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所开课程的5%-10%要求进行双语教学。
”全国各地很快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双语教学活动,不少幼儿园和小学也都声称开始了双语教学。
数据显示,仅在2003年,上海来自260所学校的45,000名学生就接受了双语教学。
笔者分析了新加坡和香港双语教学的历史经验,以期对中国内地双语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2.新加坡国情及双语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为63平方公里,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而被称作“东方十字路口”。
新加坡人口一直都以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欧裔四大群体为主。
独立前后华人约占77%,马来人14%,印度人7.7%,欧裔人1.3%,这一比例至今没有太大变化。
这一种杂居的状况导致了新加坡这个国家多语盛行的局面,即华语、马来语、印度语和英语成为国家的四大语言,其语言的复杂现象可想而知。
二战前,英语在新加坡的地位可谓“一语独尊”,但殖民者不愿意把英语变成一门各共同语供各民族交流,而是对华、马、淡米尔语等各种方言都采取放任的态度,故意制造其他三大族群之间的矛盾隔阂,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政府这种对语言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了各族群之间无法交流,各自保持着强烈的我群意识,没有共同的国家意识和归属感。
1966年,新加坡独立后才正式实施双语教育政策。
新加坡现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是“三向分流”,其基本精神是把英语作为教学用语,而母语(华语、马来语等)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于理解民族文化传统。
新加坡1-4年级的小学生都接受一样的基础教育,重点是英语、母语和数学,以培养学生计算和读写的能力。
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启示-2019年教育文档

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启示暑假,笔者随名师团来到新加坡参观学习。
先后聆听了关于新加坡国情、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等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小学,并与当地的教师、校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
通过学习、参观、交流、讨论,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了解了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地域面积不广,资源能源贫乏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基础教育蒸蒸日上的原因,亲身感受了新加坡双语教学的魅力。
一、新加坡的双语教育1.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新加坡的英语教育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59―1970年1971―1985年以及1985年至今。
1959年新加坡独立后,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模式并未摆脱传统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以讲授传统语法为主。
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实行双语教育,即英语与另外一种官方语言并用,在当时众多的官方语言中,新加坡政府领导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采用“以英语为本”的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新加坡与国际经济和文化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双语教育,新加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通过语言分流使得双语学生接受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更高层次的教育,重金聘请国内外名师等砝码来吸引人才;通过大众传媒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
这些积极措施的实施有利地促进了新加坡英语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培养了大量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80年代中期至今,新加坡的英语教育侧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细节问题,如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入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英语教育发展早,体系完备,特别是双语教育的开展,对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改革趋势新加坡人认为,英语虽不是母语,但它是国际性的语言,又是本国经济、科技法律和行政的通用语言,英语的地位巩固、用途广泛,所以,必须保持英语的教学和发展水平。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外院韩冬晶在新加坡,人们已习惯用汉语和英语交流。
正因如此,新加坡的双语教学更加容易开展。
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相关信息也会更加容易灌输给教师,并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在新加坡,英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汉语是他们的母语。
由于新加坡人口的78%是华人,引起了新加坡政府对汉语的足够重视。
因此,在新加坡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是完全性得通的。
所有的现象表明,在新加坡开展全新的教学理念—双语教学是具备一定条件基础的。
新加坡的教学制度与中国的教学制度很类似。
小学六年制,中学同样分初中和高中两部分。
略有不同的是,在新加坡,初中是四年制而不是三年制。
然而,高中是两年制。
因此,虽然中学阶段的具体教育细节不同,但学生完成中学义务教育的总年数是相同的—六年。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兵役制度。
所有的男子均需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服兵役两年。
在完成两年的军旅生活后,男生方可进入大学学习。
然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直接升学。
目前,新加坡的大学升学率是20%,政府希望能够逐年提高其升学率,现在的目标是25%。
新加坡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新加坡的人口主要由四个种族群体组成: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一些欧亚等人种,其比例大致为75:15:7:3。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语言文字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新加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为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对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加坡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为了尊重各种族的历史,弘扬各种族的文化,推行了十分英明的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即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学好母语。
一、双语教育课程标准(一)双语课程的理念新加坡实行的是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把双语教育运作过程与分流结合在一起的新加坡式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其基本精神,乃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学生所操的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些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即英语为教学语言,用于学习绝大部分课程,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学习英语,而母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理解民族文化价值,保持传统。
浅谈海外华人学生汉语拼音教学——以新加坡汉语教育为例

、
新加 坡汉语 拼音教 学研 究的现 状
南洋 理工大 学国立 教育 学院的 肖川在 《 新加 坡汉语 拼音教 学现 状 实证研 究》中 , 以1 0 0 位 在职教师 为对象 , 对 《 小学华文课 程标准 》 ( 2 0 0 7 年 最新版 )指 导下 的新加 坡汉语 拼音 教 学情况 进行 了问 卷调 查, 其 中关 于 汉语 拼 音 对学 生 学 习华 文的 帮 助情 况 ( A8 和A 9 题) 显 示, 英语 家庭背景 的学 生对汉 语拼音 的依赖 性更大 , 在读 写方面遇 到 的生 词 更多 , 所 学汉 字 的回 生现 象 也更 明 显 。同时 ,AI O和 A1 1 两个 问题 显示 , 在 学习汉语 拼音 后 , 学 生偏重拼 音拼读 而忽 略汉字 的 学习 , 从 而影响 了学 生书写 汉字的能力 , 并且常 出现 错别字 。 与此 同时 , 南 洋 理 工 大 学 国 立 教 育学 院 的 刘 振 平 在 《 新 加 坡 汉 语 拼 音 教 学若 干 问 题 的 辩 证 》 一文 中 , 就上述观点 “ 在 学 习 汉 语 拼音 后 , 学生 会 依赖 拼音 教学 而 忽略 汉 字学 习 ”进 行 了辩 证 , 根 据 这 个 领 域 的 研 究 者 做 的一 些实 验 ( We b e r - F o x , C . M. &H . J .
浅谈海外华 人学生汉语拼 音教学
他 山之 石
浅谈海外华人学生 汉语拼 音教学
以新 加 坡 汉语 教 育 为例
党 子君
( 渭 南师 范学院教 务 处
【 摘
陕 西渭 南 7 1 4 0 0 0 )
要 】 本文分析 了新加 坡汉语拼音教 学研 究 的现状 及问题 , 针对 问题探 究 出创设 情境 、 巧编儿歌和故 事、 肢体语 言的运 用、 分层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留学生体验“新加坡式”双语教学(二)
第二,新加坡的“双语教学”
指的是英文与华文同时教,并采用用华文教华文,用英文教英文的策略。
其实,大多数华文老师都来自中国,他们的英文水平并不是很高,所以用华文授课是在恰当不过了;而英文老师大多都不会讲华语,因此英文课也只能用英文教了。
这样一来,学生反倒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纯正语言了。
乔媛记得两三年前,在她放来新加坡不久,新加坡就掀起了一场“是否应该用英文教华文”的辩论。
这种授课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华文基础差的学生迅速理解课堂上的内容,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记忆大量的成语词汇。
然而其弊端就是:在教学中,华语本来的深厚含义无法被很好地理解。
因为两种语言毕竟有隔阂,英语永远不能把话语本来的意思表达的恰到好处。
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华语完全是为了一时的考试过关而已,并不能增强他们对博大精深的华语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华语水平。
所以,辩来辩去,大众还是觉得:这种用外语教学的方法弊大于利,不太可行。
而在中国国内,因为学生整体的英文水平有限,除了个别学校推行用英语教英语课之外,大多数英语老师还是用中文教授英语;还有极少数的学校尝试用英语教非语言学科,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谓之“
双语教学”。
那么,新加坡在语言教学方面到底有何秘诀呢?
先让我们把视野聚集到圣公会中学的英文课堂里:
教室里稀疏地坐着大概20多个学生,他们神情轻松,桌子上没有摆英文课本。
铃声过后,老师左手抱着一个写着“Scrabble”
(一种拼字游戏)的大盒子,右手拎着笔记本电脑,急急忙忙地冲进教室。
学生们一般会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散布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开始玩拼字游戏。
老师也会很随意地在桌子上一坐,滔滔不绝地讲昨天发生的趣闻。
游戏过后吗,取胜者会从老师那里得到几块糖的奖励,然后和全班分享。
接着,同学们一边吃着糖一边听老师讲课,对于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随时举手发问,老师很乐意解答。
此外,老师还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口语能力,经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表演等。
新加坡老师崇尚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他们从来不会依照课本循规蹈矩地讲课,他们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就是想尽办法使大家思维活跃。
即便是考试来临,老师也不会给学生们留成山的作业。
一开始,我(乔媛)很不习惯这种授课方法,认为新加坡的英文老师从来不用备课,不如中国的老师认真负责。
后来我发现:这里的老师对于每堂课都会有一个大概的构架,具体怎样开诊就要看学生们的积极性了。
久而久之,我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习惯了这种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
我所在的圣公会中学曾经开展过“Speak standard English week”
(讲标准英语周)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全校都禁止讲“Singlish”。
一旦有同学被逮到说“Singlish”
,老师就会在他身上贴一个“小哭脸”图,以示他触犯了规则;只有当他抓到另外的同学,才能洗清他说“Singlish”的“罪责”。
在这个星期内,老师没有任何教学任务,大家只是在课堂上玩许多有关英文词汇的游戏。
例如:“
拍卖行”这个游戏的目的,就在于鼓励同学们大胆地在班上讲英语,并且练习“描述”和“推销”
的方法。
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要准备一样东西,但是不能让别人知道。
然后大家轮流到讲台上对自己的东西进行描述,让别的同学竞相出价,最后用纸做的“钱币”
买下。
我记得自己当时把一袋从中国带来的牛肉干用报纸包好,并对大家说: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food , you are not able to study well without eating it since it can provide y our energy and nutrition.Moreover, it is very precious. it comes from China! So buy it now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没有它你就没有能量去学习、运动。
而且这还是从中国带来的,非常独特,大家快买吧!)听了我的一番描述,大家都非常兴奋,竞相出高价要买下我的东西。
经过一番激烈的拍卖,我以高价卖出了我的东西。
后来,当老师和同学发现那只不过是一包牛肉干时,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老实说:“You are too exaggerated , but good description and selling skills!”
(你讲得也太夸张了,但是说得很好!)后来我们组赢得了最多的成交额,成了班上的冠军。
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许多新加坡同学在家里也说英语,因为他们的父母英语都很棒。
如果说他们的日积月累足以让他们应付英文考试的话,那么他们的华文水平可就不敢恭维了。
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赶上来。
原文摘自:
http://sstc.iedu.sg/CollegeNews/show/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