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李阳王秀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自独立以来,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受到国家平等对待英

语、各民族母语的语言政策的影响,并随着它的调整而调整。多元的民族、文化政策决定新加坡选择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来实施其学校教育,同时也不排斥在功能上区别对待。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则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语言政策;多元民族;文化政策;中央集权制

中图分类号:G 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9(2000)0420090207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自国家独立后的1966年实施以来,历经近40年,目前,已经成为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石,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也为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为经济技术起飞、赶超先进国家,为社会日益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功能性单语现象的产生,即学校和社会上严重偏向英语,忽视母语,两种语言的掌握处于不平衡状态,长久下去,也就造成了一种语言即各民族母语只限于交际口语水平,在功能上只有另一种语言———英语真正在接受更高一级教育、就业、升迁中占主导地位,形成功能性单语现象。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是重要方面。因而,本文在简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拟就影响它的一些相关政策和制度因素作些分析,以对它有紧扣实际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也为我国制定和调整双语教育政策时更好地加强政府的职能,发挥有关政策的综合优势提供借鉴。

新加坡是个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二战后开始提出双语教育政策初步构想,1956年《教育政策白皮书》发表后,双语教育政策正式形成,独立后的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1979年“新教育体制”颁行后,进行了重新修订,目前,正在全国普遍推广实施。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是: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的“母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外)。用教育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意味着英语是教学用语,用于学习其他绝大部分课程内容,而母语则是主要的语言学习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英语,以明了其实用价值;学习母语,以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

双语教育政策具体地又与分流教育密切相联:

小学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语、母语和数学,正式的第33卷第4期

2000年11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 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V ol.33N o.4 N ov.2000

收稿日期:1999209229

作者简介:李阳王秀(1969-),女,江西定南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教科处讲师。

分流考试在小学四年级末进行,以便确切地评估学生在英文、母语(华文、马来文、泰米尔文)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及其能力。随后,他们进入五至六年级的定向阶段,可选择修读三种语文源流课程中的一种,这三种课程是:

1.E M1———学生修读英文和母语为第一语文;

2.E M2———学生修读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

3.E M (Oral )———学生修读英文为第一语文和母语会话。

第二语言流即E M2还分为两个次语言流,是为那些学习英语和母语都有困难的学生设置的。学校有权确定不适合在第二语言流中学习,而必须进入次语言流学习的学生。第三语言流即E M (Oral )为基础水平教育。

定向阶段的六年级末,所有学生都参加修订过的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者进入中学阶段。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

1.“特别双语课程”

(sepecial bilingual course ),会考成绩最优秀的10%学生,兼修两种语文,。此一课程所教授的两种语文均维持平等的“第一语文”程度。

2.“快捷双语课程”

(express bilingual course ),约有30%以上的学生,兼修两种语文,于四年期间民中学教育———不过这一课程所讲授的英文程度较为高(第一语文水准),母语的程度则较低(第二语文水准)。

3.“普通(学术/工艺)双语课程”

(normal bilingual course ),约有40%以上学生,兼修两种语文,于五年期间成中学教育。不过这批学生所接受的“母语”教育水准,比前者又降一筹。初级学院、理工学院(polytechnics )以及大学的教育媒介语以英语为主,没有第二语文的课程。

从整个实施过程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更加偏向英语,忽视母语,因此是一种不平衡双语教育的政策。该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客观原因,但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度也对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下面拟作具体分析。

一、国家的语言政策对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的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既然涉及语言的教学、学习、使用,那么它自然要受到国家语言政策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影响和制约表现为:

(一)双语教育政策所设立的语言目标必须源于语言政策并与之保持一致。在一个特定国家,双语教育政策的语言目标的确定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决策,绝不能违背这个国家的语言政策。独立后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以及所设立的语言目标,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独立后的新加坡,其语言政策基本上是1970年稳定下来的,那就是四种官方语言并存,英语被法定为工作语言(w orking language )。因此,英语具有了实际的国语(de factonational lan 2guage )地位,而马来语则降为象征性的国语(de jure national language )了。

现行语言政策的语言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学校制度确保学生的双语能力,以便加强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削弱多元社会中所固有的分裂主义;

2.促进作为中立语言———英语的使用以使所有的种族平等竞争;作为一种团结各语言群体的共同语,它最终使新加坡人更好地使用它并得益于它作为国际语言和作为现代交流、科学和技术的语言的地位。

3.促进母语的使用以确保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这将免于失去与传统文化

19第4期李阳王秀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2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的联系。

显然,语言政策所设立的语言目标为双语教育政策制定其语言目标提供了蓝本,而且在执行以及对政策的评估中都是以这个目标为参照标准的。双语教育政策基本上就是基于以上三点来制定、规划的。

根据语言政策的目标,双语教育政策规定要为学生开设两门语言,一门是英语,另一门是民族语。根据这个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其课程设置须确保两门语言有足够的教学时数;学校尽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不同种族儿童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不但在课程中学习语言,还通过同伴团体使语言的习得在一种自然、无意识的状态中进行。

为了促进中立语言英语的使用,1979年的双语教育政策中就规定,英语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语言。因为无论是小学教育系统中的双语普通班、双语延长班还是中学教育系统中的三种课程都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学,对于语言能力较差即分配到单语班的学生来说,也是宁可放弃母语而确保英语的学习,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标准。

双语教育政策对母语水平的规定也是和语言政策的目标一致的。对母语水平的规定显然比英语要低,但母语被定为小学会考和中学的G CE“0”级必考科目,也使母语维持一定的水准,以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政府发起“华语运动”就是一个证明,初期规定用母语讲授公民学、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二)语言政策的调整、改变将直接影响双语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下面从新加坡几个历史时期的语言政策的调整和改变的历程来阐述这一点。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新加坡的语言政策自然是独尊英语,凡是与政府施政有关的立法、行政、公告、文书无不以英文为本。不过,英国殖民政府对其他语言即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以及各种方言等,都采取放任与容忍的态度。因此,新加坡传统上一直就有多种语文源流的学校并存;以各种文字发行的报纸争鸣齐放。新加坡自治之前一段时期政府的各种报告、各个委员会的报告书所建议的双语教育,可以说都是以限制、改造甚至消灭民族语学校为目的的。因此,在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一般都规定英语作为必修的课程,而且母语的接受只限制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直至中等教育都要以英语为教学用语。这种政策当然是违背民族语学校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愿望的,因而遭到大多数民族语学校的抵制而难以实施。又如50年代,对华校的双语教育政策规定中,英语和华语的课时分配之间也明显地偏重英语,它规定英语及用英语教授的其它科目的教学时间,小学至少占1/3,初级中学占1/2,高级中学占2/3。

从自治到独立前夕,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实现与马来西亚合并的政治目标,在语言政策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这种倾向于独尊马来语的多语政策,带有向马来族占绝大多数的吉隆坡的马来亚政府认同的政治意义。这种政策虽然遭到华族、印度族人士的强烈反对,但政府宣传马来语的热情不减、矢志不移。有关当局甚至还于1966年11月发起了一次盛大的“国语(即马来语)宣传月”。这个时期语言政策的改变反映在双语教育政策上就是:1.强调马来语作为国语在各级学校的教学;2.教育部成立“马来文教育咨询委员会(Malay Education Advis ory C ommittee);3.规定在政府学校任教的教师,须有第一级马来语程度(Standard I Malay);4.开办中学程度的马来课程,同时成立马来文源流中学。

但是从1967年以后,新、马两国的政治情况有愈来愈多的迹象显示,新加坡的独立并非是暂时的,而新加坡作为一个政治个体,不但具有独立存在的能力,甚至于还欣欣向荣。在这种政治情势下,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在有形无形之中,也就开始有了转变。

自1970年以后,以英语为主的多语政策逐渐定型,而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此时表现为:各民族学生均须学习英语作为共同语。英语教学时数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英语用于作为教授其他科目的教学语言,如在民族语学校规定要用英语讲授数学和科学等。学校的行政用语也是英语。而1979年“新教育体制”出台后,更把英语提高到空前的地位。1987年政府干脆把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语学校取消,而设立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国民型学校,在全国统一推广。从南洋大学的命运也可知这一点。1980年这所东南亚惟一以华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学和考试一律改为用英语作惟一教学用语。这标志着新加坡用民族语作为教学用语的大学历史的彻底结束。致使双语教育中母语的教学只能止于初中四年级,降低了母语的水准。

由此可知,双语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政治决策,是要受到国家语言政策的制约和影响的,要与后者的目标保持一致,并随之而改变和调整。

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对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到底选择一种还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作教学语言?如果选择两种或多种语言,又选择哪两种或哪几种?是选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呢?还是选择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影响最广的语言?抑或选择土著语言?这一系列问题,仅仅考虑语言政策的影响将无法得到解释。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实际上还受着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的影响。

贝克查斯(Bacchus )于1989年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讨论双语教育政策,该框架包括五个模式:(1)同化主义模式;(2)文化中心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模式;(3)文化整合的结构功能主义模式;(4)复性社会模式;(5)多元文化主义模式。贝克查斯认为这最后一种模式最有希望成功地促进多元社会的社会文化整合以及全民族的发展。该模式不但承认各种族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需要,同时也承认建立一套核心信仰体制和通用语的必要性,并且还许诺为所有种族群体提供进入社会机构的平等机会。我们可将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置于第五种模式即多元文化主义模式下来讨论。多元文化主义体现在新加坡的民族和文化政策中就是,政府平等对待各民族,给予其各项事业同等的发展机会;确认华、马、印三大民族的文化以及以英文为载体的西方文化都是新加坡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都可以自由发展其优良的部分。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平等对待”,但是该模式却不排除建立一套核心价值观和确定一种通用语的必要性。多元文化主义模式对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多元文化主义模式决定了教育政策制定者首先选择两种语言而非一种语言来实施学校教育。因为多元文化主义模式下,四种语言、三大民族是平等的,政府并为各民族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学生必须学习、使用两种语言而非某一种语言,其中一种是各自的母语,即马来人选马来语,华人选华语,印度人选泰米尔语。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尊重各民族文化,并认为有权利发展其优良部分,那么各民族都有权利,而不是最大民族才有此特权,这就意味着无论民族大小,都可在学校学习、使用各自的民族语。另一种就是共同语,这样各民族学生才能真正交流、沟通。同化主义与此相反,它只尊一种语言即国语、官方语言,并将该语言用于立法、行政、教育等各领域,而排斥其他语言。如马来西亚,它独尊马来语为国语,以马来语为全民统一的基础。又如在伦敦或芝加哥这样一些移民众多的城市的某些双语教学中心里,学生所讲母语可能有12至15种之多。由于美国属于典型的同化主义模式,在这些中心,

39第4期李阳王秀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4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只能选择一种或几种语言(但却并非是自己的母语)作为最为重要的教学语言。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没有选择英语和华语作惟一一种组合,而是英—华、英—马、英—泰三种组合,正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模式的指导原则。

(二)多元文化模式也不排斥双语教育政策中对两种语言在功能上的区别对待,即双语中并不是平衡地强调两种语言的功能,而是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功能(instrumental function)、民族语的情感性功能(sentimental function)。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K elman)曾指出,中央当局为不同目的选择语言时,主要须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建立并改善传播模式,以使社会经济机构得以采用最有效率且最平等的方式,达到人口的需求与利益。第二,如何确保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有平等的机会接触并参与社会体系之中。

以上原则可用来分析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对语言的选择:第一,由于英语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又是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英语的普及运用有助于多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对个人而言,凡是熟悉英语者,在个人经济社会地位方面,也深得其利。第二,英语是惟一不属于某一,也是具有中立性的语言。对三大民族人口而言,彼此不占特权优势,处于平等地位,各民族之间也不致于因为语言问题而造成摩擦和冲突,因此要选择英语作为双语教育政策的其中一门语言,这是基于它的工具性功能。另一方面,各民族人口由于对各自的民族文化和语言具有情感依附性,以及保持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需求,又必须选择一门民族语,这主要基于它的情感性功能。

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对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

与单一语言教育政策相比,双语教育政策的成功更有赖于师资队伍的精良、教材和课程的统筹安排、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对语言程度差的学生实施额外补课计划等等。这一切又依赖于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新加坡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更能满足这种要求。

新加坡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即由代表国家的教育部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各级各类教育,有关各级教育的方针、政策、内容、方法、规章制度及教师人事等等,均由教育部及其下属的各局、处直接负责,学校拥有的权限很小。中央集权的这种模式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推行、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并且保持大致相同的标准。双语教育政策在制定之前,一般都是由政府先行任命一个教育调查委员会,对全国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委员会耗资巨大,还可能遭到许多阻力,只有依赖于中央的统一组织和安排,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1979年,“新教育体制”(双语教育政策构成其重要内容)的出台,就是由政府任命了副总理吴庆瑞博士领导的教育调查委员会的工作结果。1990年7月由政府任命的调查委员会深入德国、日本、台湾调查、访问,而后提出双语教育政策调整、改革的建设。没有政府的行政权威、财政支持,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安排,委员会工作是难以见成效的。特别是60年代末期,三大民族间关系紧张、种族冲突和骚乱时有发生,教育语言问题更带上浓厚的政治色彩,双语教育政策有消灭民族语学校之嫌。因此,只有政府的统筹安排,权衡利弊,才能使双语教育政策在各民族学校中顺利推行。另一方面,由于中央集权制比分权制便能使双语教育政策保持统一标准,更利于推广执行。

新加坡一直存在着英、华、马、泰米尔等四大源统教育传统,而且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教学语言各异。政府利用国家的权威强制推行标准比较统一的双语教育政策,经过28

年的演变,1987年终于将四种分歧的语言源流,大一统于单一源流之下,使以上分裂局面得到根本扭转。这与美国的分权制形成鲜明对比。在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由各州自行制定,其结果造成了极其不同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联邦政府只能通过补助金的形式,各州双语教育政策才勉强保持着最低限度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它并不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执行。

(二)有利于双语师资的招聘、培训,建立一支保证双语教育政策顺利实施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素质可以说是双语教育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双语教育要求教师既能够在语言上熟练运用,又能在所教授的学科上胜任,甚至还要求部分教师具有能以另一种语言教学的能力。因此,双语教育中的师资要比一般教育中的更难以招聘,更难以定标准。如果:1.选择能够以一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教学但在所教的学科训练不良的教学人员,结果会给学科的教学带来损害;2.延聘在自己的专业上训练有素,但并不是真正能用所需要的语言教学的教学人员,结果会使学生双语训练方面蒙受损害。结论很明显,双语教育的教师更加短缺,更难招聘,更需要多培训一些教师。而中央集权制模式在运用中有利于双语教师的招聘、培训工作的组织。新加坡的教育部也确实与国家教育学院(设在南洋理工大学)联手承担起这项任务。

(三)中央集权模式有利于双语教育教材的编制和传播。教材的编制、传播往往也是双语教育政策制定者们深感头痛的事。要得到适当的教科书,即标准相同而用不同语言编制的教材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其根源就在于编制教材的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间的不平衡。讲某种语言的人数及其经济状况所形成的用户潜在市场状况、政府对自己官方语言所提供的保护以及每种语言的国内国际地位是决定语言教材出版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显然,在新加坡,英语教材丰富多采、不断更新、方便易得,再加上新加坡作为一个以英语占统治地位的国际大都会,通讯发达,英文信息资料铺天盖地,更有助于英文教材的得到。而华语呢,由于使用人口比较多,消费市场大,因此得到华语教材并不是非常困难,但无论如何要次于英语,至于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两种少数种族语言的状况就并不那么乐观了。这两种教材的编制和出版投入大、收益小、消费市场小。一般私营出版单位根本不愿过问。而中央集权模式使新加坡政府从各民族的实际利益出发,政府投入人力、资金编制出版这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教材,满足少数民族实际的需要,而不是从营利角度考虑问题。另外一点则是中央集权模式使政府统一编制的教材能保证不同语言的版本保持相同的标准,这一点是重要的,也是分权制所难以做到的。

(四)中央集权模式有利于保证双语教育政策制定、推广、执行的经费来源。和其他任何教育政策一样,双语教育的政策制订者们同样要考虑到费用问题,以便达到比单纯良好愿望更好的结果。双语教育的费用一般是指超过单语教育之上的那些额外费用。这些额外费用一般都包括教学人员的招聘、培训、组织费用,因需要特殊照顾或补救性教学而增加的费用,在新加坡主要指为马来人的部分儿童以及其他民族的中下阶层儿童由于英语程度跟不上而进行的补救

性教学。例如1981年10月成立的“穆斯林儿童教育委员会”

(the C ouncil on Education for Muslim Children )或叫“蒙达克”

(Mendaki ),就是马来社区和政府合作共同提高马来儿童教育成就的一个组织,政府给予的资助自然包括双语教育方面的费用。此外,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材供应可能甚至需要“白手起家”,例如在80年代,新加坡政府组织儒家伦理教材中英文对照版本的编制就是这样。另外除了这些业务费外,还有一些建设和更新费用等都使双语教育的经费超出正常的一般教育费用许多。显然,双语教育费用比单语教育的更昂贵。中央集权模式使政府统筹安排经费的分配,有利于达到双语教育政策预期的目标。

59第4期李阳王秀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6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五)新加坡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集权模式还使双语教育政策在各民族语学校统一实施而未遭到一些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的抵制,从而保证了双语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彻底的实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国民型学校的诞生也意味着中央集权制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得力和有效。

双语教育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决策,它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政府行为,其制定、执行、调整会受到政府其他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和估价它们,双语教育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反观我国的双语教育实践,我们认为,虽然我国同为中央集权制国家,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双语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因此,加强政策导向,发挥相关政策的综合优势将是今后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振羽.新加坡的语言和社会[M].台湾:正中书局,1985.

[2]张晓昭,孙忠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J].教育史研究,1994,(2).

[3]董俊峰.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4,(3).

[4]李路曲.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研究,1991,(3).

[5]〔加〕M.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6]H.E.Wils on,“S ocial Engineering in S ingapore(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s ocial changes1819-1972)”[M].S ingapore:

S 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78.

[7]LOKE KIT2KE N.“P olicy Intentions and P olicy Outcoes:a C om 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S ingapore Bilingual Education

System”[J].C om pare,1995.

[8]Jon.S.T.Quah.“G overnment and P olitics of S ingapore”[M].Englan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责任编辑:宋 毅)

新加坡的小学英语科

新加坡的小学英语科 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 政策,即所有的学生,一方面要学习自己的母语哩另一方面又要学习英语。英语也是新加坡政府规定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又是惟一法定的工作语言,虽然新加坡华人占绝大多数,但英语并非“外语” ,而是最重要的国语。由此有人指出,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的实质是“双语教育,英语为本”。 新加坡小学的教育目标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而主要课程是母语、英语和数学,其中母语和英语尤其重要。由于新加坡实行分流教育制度,导致不同阶段不同班级对英语的要求有所不同。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为基础阶段、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母语和英语都是学习的重点。各校根据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的规定使用某种教材。1981年开始选用PER(Primary English Programe)和NESPE 两种英语教材,教材仍以结构法(structura1 approach) 为主。1991 年修订新大纲后,强调以交际为主,提倡发展儿童智力、启发逻辑思维穹培养能力。教材改用新编的PETS(Primary English Thematic Series) 。此教材通过教学实验后,师生反映内容较深,儿童难学。 新加坡小学开设的英语课,除正课外,教育部还规定每周有一节英语会话课。会话课由一位教师专门负责辅导,主要启发学生开口讲、参与活动,训练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反映较好。新加坡小学四年级末通过考试进行分流,学生被分流到不同的班级,进入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分为正常双语班、延长双语班和单语班,前二者均修读英语和母语,后者只修读母语,虽然英语不是一门正式课程,但仍需学习英语口语。在整个小学阶段,平均而言,学生接触英语的总时间(包括英语科目和用英语教授其他科目占用的时间)比母语要多得多,英语为71%,母语为29%。由此可见,英语在新加坡小学学科课程中是王关重要的。 原文摘自: http://www.iedu.sg/show-19-8505-1.html

新加坡地名中英文(1)

ABINGDON ROAD 爱明敦路 ADAM ROAD 亚当路 ADIS ROAD 爱蒂丝路ADMIRALTY ROAD 海军部路ADMIRALTY ROAD EAST 海军部东路ADMIRALTY ROAD WEST 海军部西路 AH HOOD ROAD 亚佛路 AIRLINE ROAD 航空公司路AIRPORT CARGO ROAD 机场货运路AIRPORT ROAD 机场路 AKYAB ROAD 爱业路ALEXANDRA ROAD 亚历山大路ALJUNIED ROAD 阿裕尼路ALLANBROOKE ROAD 爱兰布鲁路ALLENBY ROAD 爱伦比路 ALNWICK ROAD 安尼克路 AMA KENG ROAD 亚妈宫路 AMBER ROAD 安珀路ANCHORVALE ROAD 安谷路 ANDERSON ROAD 安徒生路 ENGLISH CHINESE ANDOVER ROAD 安多华路 ANDREW ROAD 安德烈路 ANG MO KIO ELECTRONICS PARK ROAD 宏茂桥电子科技园路ANGSANA ROAD 安莎娜路 ANN SIANG ROAD 安祥路 ANSON ROAD 安顺路 ANTHONY ROAD 安东尼路 ARCADIA ROAD 雅凯路ARNASALAM CHETTY ROAD 安娜莎南齐智路ARTHUR ROAD 阿德路ARUMUGAM ROAD 阿鲁慕甘路 ATTAP VALLEY ROAD 亚答谷路AUCKLAND ROAD EAST 奥克兰东路AUCKLAND ROAD WEST 奥克兰西路 AVA ROAD 爱花路

新加坡小学教育分为几个阶段

新加坡小学教育分为几个阶段 【新加坡小学教育分为几个阶段--学前准备阶段】 在新加坡,因为多民族的现状,使得新加坡把英语这门外语定为工作语言的同时,也看到了双语教育的必要性。所以,新加坡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两种语言,即作为工作语言,英语和为了文化与价值观的交流而使用的母语。在学校里,数学、科学和其他绝大部分科目是用英语实行教学的,而母语则主要用来实行基础价值观的培养,改造与发展等。 【新加坡小学教育分为几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 基础阶段包括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入学年龄为6周岁。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水平与计算机技能,其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近80%的教学时间用于核心课程,以协助学生在两种语文水平与数学方面奠定良好的扎实的基础。此外,学生还学习音乐、工艺美术、健康教育、体育并参加课外活动。该阶段还实施道德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能清楚地了亚洲价值观的核心和国民的同一性。 留学专家表示,随着孩子智力的持续发展,年级的逐步升高,到小学三年级末时,新加坡学校还要对学生实行一次初步评价,向家长们提出相关孩子们可能选择的教育途径的建议。 【新加坡小学教育分为几个阶段--定向阶段】 小学五年级与六年级是小学教育的定向阶段,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分别进入3种语言流学习。 第一语言流: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如华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也作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流: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第三语言流: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熟练的口语。 定向阶段同样继续强调基本的语文和数学水平,将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英语和数学课程,另外,还提供一些不同的课程,一些核

心的和扩展的课题也要讲述。一般来说,所有的学生都被寄予希望能够掌握核心的课题,同时,学校还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变化扩展相关课题。在定向阶段,还要对学生的水平,兴趣和智力实行进一步的考查,以便于在语言分组时的最后的变换。

世界各国的国名和地名英汉对照

世界各国的国名和地名 英汉对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 欧洲国家列表 国家名称翻译世界各国首都列表各国首都名称翻译安道尔 Andorra 安道尔 Andorra 奥地利 Austria 维也纳 Vienna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爱尔兰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爱沙尼亚 Estonia 塔林 Tallinn 冰岛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白俄罗斯 Belarus 明斯克 Minsk 保加利亚 Bulgaria 索非亚 Sofia 波兰 Poland 华沙 Warsaw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萨拉热窝 Sarajevo 比利时 Belgium 布鲁塞尔 Brussels 德国 Germany 柏林 Berlin 丹麦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俄罗斯联邦 Russia 莫斯科 Moscow 法国 France 巴黎 Paris 芬兰 Finland 赫尔辛基 Helsinki 荷兰 Holland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捷克 Czech 布拉格 Prague 克罗地亚 Croatia 萨格勒布 Zagreb 拉脱维亚 Latvia 里加 Riga

立陶宛 Lithuania 维尔纽斯 Vilnius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瓦杜兹 Vaduz 罗马尼亚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马其顿 Macedonia 斯科普里 Skopje 马耳他 Malta 瓦莱塔 卢森堡 Luxembourg 卢森堡 Luxembourg 摩纳哥 Monaco 摩纳哥 Monaco 摩尔多瓦 Moldova 基希讷乌 Chisinau 挪威 Norway 奥斯路 Oslo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Serbia and Montenegro 葡萄牙 Portugal 里斯本 Lisbon 瑞典 Sweden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瑞士 Switzerland 伯尔尼 Bern 斯洛伐克 Slovak 布拉提斯拉发 Bratislava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卢布尔雅那 Ljubljana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圣马力诺 San Mari no 乌克兰 Ukraine 基辅 Kiev 西班牙 Spain 马德里 Madrid 希腊 Greece 雅典 Athens 匈牙利 Hungary 布达佩斯 Budapest 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 英国 England 伦敦 London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李阳王秀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自独立以来,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受到国家平等对待英 语、各民族母语的语言政策的影响,并随着它的调整而调整。多元的民族、文化政策决定新加坡选择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来实施其学校教育,同时也不排斥在功能上区别对待。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则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语言政策;多元民族;文化政策;中央集权制 中图分类号:G 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9(2000)0420090207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自国家独立后的1966年实施以来,历经近40年,目前,已经成为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石,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也为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为经济技术起飞、赶超先进国家,为社会日益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功能性单语现象的产生,即学校和社会上严重偏向英语,忽视母语,两种语言的掌握处于不平衡状态,长久下去,也就造成了一种语言即各民族母语只限于交际口语水平,在功能上只有另一种语言———英语真正在接受更高一级教育、就业、升迁中占主导地位,形成功能性单语现象。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是重要方面。因而,本文在简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拟就影响它的一些相关政策和制度因素作些分析,以对它有紧扣实际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也为我国制定和调整双语教育政策时更好地加强政府的职能,发挥有关政策的综合优势提供借鉴。 新加坡是个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二战后开始提出双语教育政策初步构想,1956年《教育政策白皮书》发表后,双语教育政策正式形成,独立后的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1979年“新教育体制”颁行后,进行了重新修订,目前,正在全国普遍推广实施。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是: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的“母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外)。用教育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意味着英语是教学用语,用于学习其他绝大部分课程内容,而母语则是主要的语言学习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英语,以明了其实用价值;学习母语,以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 双语教育政策具体地又与分流教育密切相联: 小学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语、母语和数学,正式的第33卷第4期 2000年11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 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V ol.33N o.4 N ov.2000 收稿日期:1999209229 作者简介:李阳王秀(1969-),女,江西定南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教科处讲师。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照表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照表香港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行政区设一个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18个分区分别为: 香港岛(Hong Kong Island)(共有4个分区) 中西区(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东区(Eastern District) 南区(Southern District) 湾仔区(Wan Chai District) 九龙(Kowloon)(共有5个分区) 九龙城区(Kowloon City District) 观塘区(Kwun Tong District) 深水埗区(Sham Shui Po District) 黄大仙区(Wong Tai Sin District) 油尖旺区(Yau Tsim Mong District) 新界(New Territories)(共有9个分区) 离岛区(Island District) 葵青区(Kwai Tsing District) 北区(North District) 西贡区(Sai Kung District) 沙田区(Sha Tin District) 大埔区(Tai Po District) 荃湾区(Tsuen Wan District) 屯门区(Tuen Mun District) 元朗区(Yuen Long District)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译 九龍水塘九龍城區九龍塘九龍灣 Kowloon Reservoir Kowloon City Kowloon Tong Kowloon Bay 八仙嶺上水上環土瓜灣 Pat Sin Leng Sheung Shui Sheung Wan To Kwa Wan 大水坑大老山大坑大尾篤 Tai Shui Hang Tate''s Cairn Tai Hang Tai Mei Tuk 大角咀大東山大埔區大埔滘 Tai Kok Tsui Tai Tung Shan Tai Po Tai Po Kau 大埔墟大浪灣大圍大帽山 Tai Po Market Tai Long Wan Tai Wai Tai Mo Shan 大窩口大網仔大潭水塘大潭灣 Tai Wo Hau Tai Mong Tsai Tai Tam Reservoirs Tai Tam Bay 大澳大嶼山大鵬灣大欖涌 Tai O Lantau Island Tai Pang Wan Tai Lam Chung 大欖涌水塘小西灣小欖中西區 Tai Lam Chung Siu Sai Wan Siu Lam Central and Western Reservoir 中環井欄樹元朗區分流 Central Tseng Lan Shue Yuen Long Fan Lau 天水圍天后太子太古 Tin Shui Wai Tin Hau Prince Edward Tai Koo 太和屯門區火炭牛池灣 Tai Wo Tuen Mun Fo Tan Ngau Chi Wan 牛尾海牛頭角北角北區 Ngau Mei Hoi Ngau Tau Kok North Point North 北潭涌打鼓嶺汀九石門 Pak Tam Chung Ta Kwu Ling Ting Kau Shek Mun 石崗石硤尾石塘咀石壁

新加坡各阶段的教育优势

新加坡各阶段的教育优势 新加坡低龄教育:双语环境西学东践 很多低龄留学生的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能否适合国外的教育方式 和语言环境,小编表示,新加坡是一个中英双语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汉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校以英文教学为主,学生接受英文 教育,也能够选择双语教育。所以,新加坡兼具资本主义制度和华人 社会双重特点,既能让中国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又能避免学生去欧 美国家留学的文化冲突,所以这对较少离开父母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 个非常好的选择。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承袭英国教育传统,采用英联邦式的公私结合、联合办学的教育体制,同时兼具东方基础 教育优势,既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教授西方的先进理论。 新加坡高中:“专题研究”开发学生潜能 在新加坡高中,有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教育项目--专题研究,这是 一个全年性质的教育项目,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能够研究一种文化、 做一个小发明,甚至能够自己谱写歌剧。由学校委派指导员,有的还 能够得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大学资深教授的指导,整个研究 的过程也十分专业。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得专业指导意见,并深入研究,对日后的升学规划和职业发展非常有协助。 此外,课外拓展课程也是新加坡中学生的“必修课”,从攀岩、 野外生存到空中走粗绳,都让学生亲自体验,锻炼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规则的尊重。放假期间,学校 则极少布置作业,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团体,可 如篮球、足球、管乐队等。 新加坡本科:进入世界名校的跳板

高考前后,咨询出国留学的高中学生和家长数量通常大幅提升, 其中不乏希望去新加坡的。华申留学新加坡顾问老师表示,就读新加 坡大学可同时获得修习其它国家着名大学课程、获得该大学文凭的机会。还有很多具有国际水准的外国大学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校,比如 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就在新加坡设立了校区,新加坡有300多所私立 学校,通常有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知名大学的联办课程,让学 生有机会拥有国际水平的文凭,却不需支付昂贵的学费。此外,在新 加坡学习1-2年后,学生可转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继续深造,签证简单,省时省钱,是很理想的留学中转站。 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相比,新加坡的留学费用更便宜。 学费和生活费用一年约12-15万人民币,入读公立学府还有机会申请 到高额奖学金及高达80%的助学金,此外,公立院校留学生还可通过打工兼职降低留学费用。 看完上文,大家对新加坡留学的各个阶段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如 果准备低龄留学新加坡,入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就需要通过AEIS考试。AEIS由新加坡教育部专为有意申请就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国 际学生统一组织、安排的入学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9月或10月。

一些香港地名中英对照

一些香港地名中英对照 2008年12月26日10:30 标签:暂无 觉得香港的地名很陌生,为工作方便,收集一些中英文对照。 香港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行政区设一个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18个分区分别为:香港岛(Hong Kong Island)(共有4个分区) 中西区(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东区(Eastern District) 南区(Southern District) 湾仔区(Wan Chai District) 九龙(Kowloon)(共有5个分区) 九龙城区(Kowloon City District) 观塘区(Kwun Tong District) 深水埗区(Sham Shui Po District) 黄大仙区(Wong Tai Sin District) 油尖旺区(Yau Tsim Mong District) 新界(New Territories)(共有9个分区) 离岛区(Island District) 葵青区(Kwai Tsing District) 北区(North District) 西贡区(Sai Kung District) 沙田区(Sha Tin District) 大埔区(Tai Po District) 荃湾区(Tsuen Wan District)

屯门区(Tuen Mun District) 元朗区(Yuen Long District) Chan Uk 陈屋 Chau Tau 洲头 Cheung Sha Wan 长沙湾Ching Chau Steep Island Green Island Tsing Chau Table Island 青洲 Chuk Hang 竹坑 Chuk Yuen 竹园 Chung Hau 涌口 Chung Uk Tsuen 钟屋村Ham Tin 咸田 Hung Fa Leng Robin's Nest 红花岭 Kai Kung Leng 鸡公岭Kai Kung Shan 鸡公山Kwun Yam Shan 观音山Lai Chi Yuen 荔枝园 Lei Uk 李屋 Lin Fa Shan 莲花山 Lo Uk 罗屋 Luk Wu 鹿湖 Lung Mei 龙尾 Nam Fung Wan 南风湾Nam Hang 南坑 Nam Shan 南山 Nam Wan 南湾 Ng Uk Tsuen 吴屋村Nga Yiu Tau 瓦头 Ngan Chau Flat Island Round Island 银洲 Ngau Liu 牛寮 Pak Kok North Point Boulde Point

新加坡文化介绍

提起新加坡,人们脑海中马上出现一个小国的概念。的确,新 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一个县。人口只有500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然而,这个小国不寻常。 国土虽小眼界宽 小小新加坡拥有世界最大的机场。机场大,说明其空运发达,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国际上是出名的。当然这也是让国土太小给逼的,新加坡弹丸之地,国人只要活动活动就得出国。也正因此,新加坡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享有免签待遇,居民拿起护照就可以随时走向五洲四海,比我们方便多了。所以,新加坡人虽然是“小庙的和尚”,但却常见大世面。 小小新加坡还拥有世界数一数二的港口。港口大说明航运发达。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七大洲四大洋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而新加坡正遏马六甲海峡入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凭此地利,新加坡制定了自由港政策,不管哪里的船只到来,均免收关税。这样看似吃亏了,但却得到大便宜。自由港吸引了大量船只到来,人员要在这里休整消费,给养要在这里采买补充,船只要在这里维修保养,货物要在这里加工包装,费用要在这里结算存储,这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依托自由港政策,没有任何天然资源的新加坡发展起了发达的服务业,主要包括物流、商务、交通、通讯、金融、膳宿六大门类。依托这些服务业,新加坡确立了其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

凡事利弊兼有。新加坡经济外向度太高了,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如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新加坡经济也大受影响。聪明的新加坡人认识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也不是高枕无忧。他们要把新加坡进一步发展为更先进的世界理财中心,把钱交给我,帮你投资增值,提前规避金融风险,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可想而知,这一计划实现,新加坡的经济能力又会“新加一坡”。 建国虽晚成就大 新加坡1965年才“被迫独立”。她本是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因为主体民族马来族和少数民族华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被心胸狭隘的马来西亚政府赶出联邦。面对一个地寡物缺,连淡水都依赖马来西亚进口的小岛,新加坡举国上下一片悲观迷惘,开国总理李光耀曾经泪流满面。但是,新加坡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艰苦奋斗,仅仅二十年,就把自己的国家建成了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跻身“亚洲四小龙”,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相当于我国人均GDP的10倍。更可贵的是,新加坡的发展成果惠及到了全体人民,国富民也不穷。全国80%以上的人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组屋里,其他20%的人民居住在自己花钱购买的别墅里,“居者有其屋”达到百分之百。他们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中央公积金”,强制雇主为雇员缴纳。只要参加工作,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雇主就要在

常用英语地名

常用的英文地名 Alabama亚拉巴马州 Alaska阿拉斯加州 Arizona亚利桑那州 Arkansas阿肯色州 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州Colorado科罗拉多州Connecticut康涅狄格州Delaware特拉华州 Florida佛罗里达州 Georgia佐治亚州 Hawaii夏威夷 Idaho爱达荷州 Illinois伊利诺伊州 Indiana印第安纳州 Iowa艾奥瓦(衣阿华)州Kansas堪萨斯州 Louisiana路易斯安那州 Maine缅因州 Massachusetts马塞诸塞州(麻省) Maryland马里兰州 Michigan密歇根(密执安)州Minnesota明尼苏达州Mississippi密西西比州Missouri密苏里州 Montana蒙大拿州 Nevada内华达州 New hampshise新罕布什尔州New Jersey新泽西州 New Mexico新墨西哥州 New Y ork纽约州 North Carolina北卡罗来州North Dakota北达科他州 Ohio俄亥俄州 Oklahoma俄克拉何马州Oregon俄勒冈州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州Rhode 罗得岛 South Cardina南卡罗来州South Dakota南达科他州Tennessee田纳西州 Texas得克萨斯州 Utah犹他州 V ermont佛蒙特州V irginia弗吉尼亚州 Washington华盛顿州 West V irginia西弗吉尼亚州 Wisconsin威斯康星州 Wyoming怀俄明州 Countries A 阿富汗Afghanistan 阿尔巴尼亚Albania 阿尔及利亚Algeria 安道尔Andorra 安哥拉Angola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 阿根廷Argentina 亚美尼亚Armenia 澳大利亚Australia 奥地利Austria 阿塞摆疆Azerbaijan B 巴哈马Bahamas 巴林Bahrain 孟加拉Bangladesh 巴巴多斯Barbados 白俄罗斯Belarus 比利时Belgium / Xtra page 伯利兹Belize 贝宁Benin 不丹Bhutan 玻利维亚Bolivi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博茨瓦纳Botswana 巴西Brazil 文莱Brunei 保加利亚Bulgaria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 布隆迪Burundi C 柬埔寨Cambodia 喀麦隆Cameroon 加拿大Canada 佛得角Cape V erde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

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 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

英文地名翻译集锦

英文国名翻译集锦States of USAlabama亚拉巴马州 Alaska阿拉斯加州Arizona亚利桑那州Arkansas阿肯色州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州Colorado科罗拉多州Connecticut康涅狄格州Delaware特拉华州Florida佛罗里达州Georgia佐治亚州 Hawaii夏威夷 Idaho爱达荷州 Illinois伊利诺伊州Indiana印第安纳州 Iowa艾奥瓦(衣阿华)州Kansas堪萨斯州Louisiana路易斯安那州Maine缅因州Massachusetts马塞诸塞州(麻省) Maryland马里兰州Michigan密歇根(密执安)州Minnesota明尼苏达州Mississippi密西西比州Missouri密苏里州Montana蒙大拿州Nevada内华达州 New hampshise新罕布什尔州 New Jersey新泽西州 New Mexico新墨西哥州New York纽约州 North Carolina北卡罗来州North Dakota北达科他州Ohio俄亥俄州 Oklahoma俄克拉何马州Oregon俄勒冈州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州Rhode 罗得岛 South Cardina南卡罗来州South Dakota南达科他州Tennessee田纳西州 Texas得克萨斯州 Utah犹他州Vermont佛蒙特州 Virginia弗吉尼亚州 Washington华盛顿州 West Virginia西弗吉尼亚州 Wisconsin威斯康星州 Wyoming怀俄明州 Countries A 阿富汗Afghanistan 阿尔巴尼亚Albania 阿尔及利亚Algeria 安道尔Andorra 安哥拉Angola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 阿根廷Argentina 亚美尼亚Armenia 澳大利亚Australia 奥地利Austria 阿塞摆疆Azerbaijan B巴哈马Bahamas 巴林Bahrain 孟加拉Bangladesh 巴巴多斯Barbados 白俄罗斯Belarus 比利时Belgium / Xtra page 伯利兹Belize 贝宁Benin 不丹Bhutan 玻利维亚Bolivi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博茨瓦纳Botswana 巴西Brazil 文莱Brunei 保加利亚Bulgaria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 布隆迪Burundi C柬埔寨Cambodia 喀麦隆Cameroon 加拿大Canada 佛得角Cape Verde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乍得Chad 智利Chile 中国China 哥伦比亚Colombia 科摩罗Comoros 刚果(金) Congo (Congo-Kinshasa) 刚果Congo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 科特迪瓦Cote d'Ivoire 克罗地亚Croatia 古巴Cuba 塞浦路斯Cyprus 捷克Czech 前捷克斯洛伐克Former Czechoslovakia D 丹麦Denmark 吉布提Djibouti 多米尼克Dominica 多米尼加Dominican Republic E 东帝汶East Timor 厄瓜多尔Ecuador 埃及Egypt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 厄立特里亚Eritrea 爱沙尼亚Estonia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F斐济Fiji 芬兰Finland 法国France G加蓬Gabon 冈比亚Gambia 格鲁吉亚Georgia 德国Germany 前东德Former East Germany 加纳Ghana 希腊Greece 格林纳达Grenada 危地马拉Guatemala 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 几内亚Guinea 圭亚那Guyana H 海地Haiti 洪都拉斯Honduras 匈牙利Hungary I冰岛Iceland 印度India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怎样的制度.doc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怎样的制度 新加坡对于教育上还是很重视的,而这个双语教育就是他们最有特色也最重视的一个制度了。很多留学生的是因为这个双语教育哪来新加坡去留学的,在这里就把新加坡的这个双语教育来解释给大家。 一、双语教育的历史 一开始新加坡为了使自己的政治更加稳定经济上也发展得更好,同时也为了处理自己当地群族之间的关系,也能走向国际让这些族群之间有国家意识。而为了要实现上面的这一些,就必然要有一套比较理性的语言教学体制,并且用它来兼顾族群之间的交流,还有情感依附。 因为在新加坡这里的语言属于是多元化的一种模式。一般这里的学校都会选择两种语言来进行教育,比如说学生的母语以及另外一种共同的语言。对于国内现在拥有的几种语言,比如说英语华语等等的语言都是平等对待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新加坡就把这一个双语教育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其中一个基础。 二、双语教育的成效 从这个双语教育实行的这几十年来,它在新加坡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成效,这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给新加坡培养了很多拥有双语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它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还有更多的合作。对于各个族群之间也有了融合的作用,这也能要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意识,保证了新加坡在社会上的安定,也能提升它的综合国力。在这些年来,新加坡正是以这个双语教育等优势,让它与国内有了更多的贸易合作,从此前景就更广阔了。 三、未来 在国际上英语向来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对于新加坡来说,当然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对于现在这种世界上的全球化变化,怎么样应用英语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而且这个英语对于新加坡来说,也是他们能够加入全球经济化的一个工具。不过在新加坡实行这个双语教育的时候,因为英语

新加坡介绍英文版Singapore

新加坡介绍英文版Singapore 新加坡英文介绍 Singapore (Singapore) According to Malay legend(马来传说), a Sumatran (苏门答腊人)prince encountered a lion - considered a good omen - on Temasek, prompting him to found Singapura, or Lion City. It mattered little that lions had never inhabited Singapore (more likely the prince had seen a tiger); what did matter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gion as a minor trading post for the powerful Sumatran Srivijaya empire and as a subsequent vassal state (封建时代的诸侯国)of the Javanese(爪哇人的)Majapahit empire in the mid-13th century. Singapore might have remained a quiet backwater(荒僻处)if not for Sir Stamford

Raffles' intervention in 1819. The British had first established a presence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now called Melaka)(马六甲海峡)in the 18th century when the East India Company set out to secure and protect its line of trade from China to the colonies in India. Fearing another resurgence(卷土重来)of expansionism(扩张主义)in the Dutch - which had been the dominant European trading power in the region for nearly 200 years - Raffles(废弃的物品)argued for an increased British presence, which he was promptly given. Under his tutelage(指导,托管), Singapore's forlorn(荒凉的)reputation as a fetid(有恶臭的), disease-ridden (疾病盛行)colony was soon forgotten. Migrants attracted by a tariff-free port poured in by the thousands, and a flourishing colony with a military and naval base was established.

新加坡地名中英文对照

Lim Chu Kang 林厝港Sembawabg 森(三)巴旺(机场)Woodlands 兀兰 Simpang新邦 Sungei Kadut双溪卡独 Mandai 万礼 Yishun 义顺 Seletar 实里达(机场) Punggol 榜鹅 Choa chu kang 蔡厝港 Tengah 登加(机场) Bukit panjang武吉班(坂)让 Bukit batok武吉巴督(都) Ang mo kio 宏茂桥 Bishan 碧山 Sengkang 盛港 Serangoon实笼岗 Hougang 后港 Toa payoh 大巴窑 Paya lebar巴耶利峇(巴耶利嗒) Tampines 淡宾尼 Pasir ris 巴西立

Jurong point 裕廊坊 Jurong west 裕廊西 Jurong east 裕廊东 Clementi 金文泰 Bukit timah 武吉知马 Tanglin 东陵(中国助新加坡大使馆地址:150 Tanglin Road,Singapore 247969)Novena 诺维纳 Kallang 加冷 Geylang 芽笼 Bedok 勿洛 Changi 樟宜(机场) Boon lay 文礼 Queenstown 女皇镇 Bukit merah 武吉美拉 westem water catchment 西水流域 central water catchment 中央水流域 滨海湾Marina Bay 红山Red Hill 莱佛士Raffles 湖畔Lakeside 杜弗Dover 波那维斯塔Buona Vista

欧南园Outram Park 牛车水Chinatown 市政厅City Hall 乌节路Orchard小印度Little India 四美Simei 丹那美拉Tanah Merah 景万岸Kembangan 友诺士Eunos 劳明达Lavender 武吉士Bugis 政府大厦City Hall 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 中嗒鲁Tiong Bahru 联邦Commonwealth 博览中心Expo 裕华园Chinese Garden 武吉甘柏Bukit Gombak 油池Yew Tee 克兰芝kranji 马西岭Marsiling 海军部Admiralty 布莱徳Braddell 纽顿Newton 索美塞Somerset 多美歌Dhoby Ghaut 港湾Harbour Front 克拉码头Clarke Quay 花拉公园Farrer Park 文庆Boon Keng 波东巴西Potong Pasir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照表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照表 香港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行政区设一个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18个分区分别为:香港岛(Hong Kong Island)(共有4个分区) 中西区(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东区(Eastern District) 南区(Southern District) 湾仔区(Wan Chai District) 九龙(Kowloon)(共有5个分区) 九龙城区(Kowloon City District) 观塘区(Kwun Tong District) 深水埗区(Sham Shui Po District) 黄大仙区(Wong Tai Sin District) 油尖旺区(Yau Tsim Mong District) 新界(New Territories)(共有9个分区) 离岛区(Island District) 葵青区(Kwai Tsing District) 北区(North District) 西贡区(Sai Kung District) 沙田区(Sha Tin District) 大埔区(Tai Po District) 荃湾区(Tsuen Wan District) 屯门区(Tuen Mun District) 元朗区(Yuen Long District)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译 九龍水塘九龍城區九龍塘九龍灣 Kowloon Reservoir Kowloon City Kowloon Tong Kowloon Bay 八仙嶺上水上環土瓜灣 Pat Sin Leng Sheung Shui Sheung Wan To Kwa Wan 大水坑大老山大坑大尾篤 Tai Shui Hang Tate''s Cairn Tai Hang Tai Mei Tuk 大角咀大東山大埔區大埔滘 Tai Kok Tsui Tai Tung Shan Tai Po Tai Po Kau 大埔墟大浪灣大圍大帽山 Tai Po Market Tai Long Wan Tai Wai Tai Mo Shan 大窩口大網仔大潭水塘大潭灣 Tai Wo Hau Tai Mong Tsai Tai Tam Reservoirs Tai Tam Bay 大澳大嶼山大鵬灣大欖涌 Tai O Lantau Island Tai Pang Wan Tai Lam Chung 大欖涌水塘小西灣小欖中西區 Tai Lam Chung Siu Sai Wan Siu Lam Central and Western Reservoir 中環井欄樹元朗區分流 Central Tseng Lan Shue Yuen Long Fan Lau 天水圍天后太子太古 Tin Shui Wai Tin Hau Prince Edward Tai Koo 太和屯門區火炭牛池灣 Tai Wo Tuen Mun Fo Tan Ngau Chi Wan 牛尾海牛頭角北角北區 Ngau Mei Hoi Ngau Tau Kok North Point North 北潭涌打鼓嶺汀九石門 Pak Tam Chung Ta Kwu Ling Ting Kau Shek Mun 石崗石硤尾石塘咀石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