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能源》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能源话题,激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离不开什么吗?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能源。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对能源话题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能源知识。
5.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能源分类及特点的理解:学生对能源的分类和特点的认识是本章节的重点,特别是新型能源的原理和应用,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源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能源分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知识点。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强调节能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化学知识在解决能源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为国家和人类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明白知识的力量,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能源》教案、教学设计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针对不同知识点,运用生动的案例、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作业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现象,如火力发电、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心得,反思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能源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4)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能源现状,讨论能源利用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6)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能源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7)作业:布置与能源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现状,认识到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
化学与能源教学设计

能源的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废弃电池的处理
小结
2、除化石燃料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能源?
根据是否可再生、获取的途径分类
列举一些消耗能源多的事实
设疑:如何解决能源危机?
观看图9-2节能标志
在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古老的一种获取能量的方法就是燃烧获取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这种获取能量的方法简单,但转化效率低,并产生大气污染,那么,我们能否寻找到一种转化率高,并且污染少的能量转化方式呢?
直观的观察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Biblioteka 常见能源的种类展示图片提出疑问:
1、目前我们常利用的能源有哪些?
组织学生看图9-1
观看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联系。
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内容,教学环节自然、流畅。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的兴趣。
能源的分类
能源的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2、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
对能源的认识
难点
电池的原理
课
前准备
教师:1、世界生计盎然的景象的图片;
2、准备演示实验。
学生:1、搜集资料(如何解决能源危机?)
2、搜集资料:废弃电池对环境都能造成哪些污染?
3、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分析讨论。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教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后退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
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Microsoft 产品支持服务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 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后退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
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Microsoft 产品支持服务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
2。
初中化学与能源开发教案

初中化学与能源开发教案课程名称:初中化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化学与能源开发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能源开发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具体应用教学准备:教材《化学与社会》、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能源?为什么能源开发与化学有关?2.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二、学习内容的介绍(10分钟)1.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关系,以及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笔记记录。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能源开发中的问题。
2.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
四、实验演示(20分钟)1. 老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2.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老师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并强调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背诵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激发学生对化学与能源开发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延伸化学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对化学与能源开发的认识和理解。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初中化学新能源顺口溜教案

初中化学新能源顺口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及特点。
2. 掌握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会制作和运用新能源。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新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2. 理解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 学会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难点:1. 融合化学知识,理解新能源的制备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并动手制作新能源。
四、教学内容:1. 介绍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
2. 分析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演示制作太阳能发电实验。
4. 引导学生设计新能源应用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回顾化学知识和能源概念。
2.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新能源?有哪些种类?3. 学习:介绍新能源的定义、种类及特点,展示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4. 实验:演示制作太阳能发电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新能源的制备过程。
5. 拓展:引导学生设计新能源应用方案,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2. 学生对新能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创新、可行。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化学知识和新能源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新能源的概念和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一化学与能源》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组能源图片,包括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共同点。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6.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出一套关于能源知识的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要求题型丰富、难度适中,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能源知识的掌握。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内容要具有原创性,切勿抄袭他人作品。
3.作业完成后,请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课后作业:布置与能源相关的作业,如调查家庭能源使用情况、设计节能方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本节课所学的能源分类、特点及应用,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图文并茂,以展示学生对能源知识的掌握。
4.撰写一篇关于新能源发展前景的短文,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提出自己对新能源发展的展望。
5.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化学在能源转换和节能减排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并分析其优缺点。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一化学与能源》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形成原电池概念,初步了解原电池的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能力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原电池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投影资料:1、奇妙的青蛙腿——伽伐尼电流伽伐尼是意大利的解剖学和医学教授。
有一天,他的妻子用蛙腿做菜肴。
她把剥去皮的青蛙随手放在起电机旁的金属板上。
并取了一把解剖刀,解剖刀很偶然地触及到了青蛙的腿神经,这时起电机刚好飞过一个火花,青蛙腿猛地抽搐了一下。
妻子惊讶地叫了起来,引起了伽伐尼的注意,于是他立即重复了这个实验。
起先,他用铜丝与铁窗连着,在雨天和晴天做实验,他发现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青蛙腿都发生了痉挛。
他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选择不同的条件,在不同的日子做了这类实验。
在1791年发表的《论在肌肉运动中的电力》一文中他说到:“我选择不同的日子,不同的时间,用各种不同的金属多次重复,总是得到相同的结果,只是在使用某些金属时,收缩更加强烈而已。
”2、金属的“怪味”瑞士学者苏尔泽早在1750年就谈到过类似的发现。
他将银片和铅片的一端互相接触,另一端用舌头夹住,舌头则感到有点麻木和酸味。
他想到,这可能是两种金属接触时,金属中的微小粒子发生震动而引起舌头神经的兴奋,产生的感觉。
为此苏尔泽做了另一个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现象。
他将一个盛水的锡杯子放在银台上,舌头接触杯子内的水,并没有酸味的感觉;但当用手接触银台时,舌头就明显地感觉到酸味,这时已构成电流回路。
[教师]可惜的是,苏尔泽并未继续研究这种现象,而伽伐尼却做到了。
因此,伽伐尼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投影]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伏打,根据伽伐尼电流产生的原理,设计出第一块电池——伏打电池[提问]我们目前使用的电能从何而来?[投影]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投影]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提问]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化石燃料燃烧——加热水蒸气——推动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氧化还原反应)[总结]燃煤发电是从煤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燃烧是使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关键[教师]目前大规模使用的火力发电有何优点,有何缺点?[学生思考]火力发电的优点:投资较少,建厂快,技术成熟,安全性能较高,原料较充分。
火力发电的弊病:对环境污染较重,所需原料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能源利用率低。
[设问]能不能找到一种装置,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过渡]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除燃烧外,还有哪些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呢?[学生]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某些化合反应[提问]是否能描述出铝片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学生]铝片表面被腐蚀,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温度升高[教师]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反应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实验]①将Zn片和Cu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②将Zn片和Cu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③将Zn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中④将Zn片和Cu片用导线与电流表相连插入稀硫酸中⑤将Zn片和Cu片的导线互换,重复实验④[教师]请大家完成这5组实验并观察现象[学生]实验现象①Zn片表面产生气泡,Cu片表面无现象②Zn片表面产生气泡,Cu片表面依然无气泡③Zn片表面无气泡(或少量气泡),Cu片表面产生气泡④Zn片表面无气泡(或少量气泡),Cu片表面产生气泡,电流表指针偏转⑤Zn片表面无气泡(或少量气泡),Cu片表面产生气泡,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④相同[教师]为何③、④、⑤三组实验出现了与前两组不相同的现象?[投影]Zn片:表面被腐蚀现象Cu片:表面出现气泡电流表:指针有偏转Zn片:Zn - 2e-=Zn2+氧化反应原因Cu片:2H++2e-=H2↑还原反应电流表:有电流通过(方向Cu→Zn)[教师]为什么电流会从Cu流向Zn ?[讲述]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失电子能力不同,当两端存在电势差时,便形成了电流[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什么物质?又产生了什么?[学生]消耗了Zn和H+,产生了电流[教师]对,在这个过程中,化学物质被消耗了,这些化学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就转化成了电流具有的电能装置[投影] 化学物质电流化学能电能原电池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教师]刚才我们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原电池,那么原电池的构成,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实验]完成下列四组实验并观察现象①、两块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插入番茄②、Cu片和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插入无水乙醇③、Cu片和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两只番茄④、Cu片和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插入番茄[学生]实验现象:①、②、③组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第④组电流表指针有偏转[教师]前三组不能形成原电池,而最后一组可以,请大家比较一下这几组的差异,归纳原电池的条件[学生思考][投影]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材料负极:电子流出(氧化反应)——较活泼金属正极:电子流入(还原反应)——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等②、电解质溶液酸:稀硫酸碱:NaOH溶液盐:食盐水③、形成闭合回路[总结]两极一液成回路[思考]用Cu片、碳棒、AgNO3溶液,能不能组合成原电池?若可以,请写出电极反应式以及实验现象。
负极:Cu – 2e- = Cu2+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出现蓝色正极:2Ag+ + 2e- = 2Ag 碳棒表面析出银白色物质[学生活动][教师]现在大家能不能用原电池原理来解释加伐尼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巩固练习]1、下列装置能否组成原电池?并判断正负极。
答:I能,Fe为负极,Cu为正极;II不能;III能,Fe为负极,C为正极;IV能,Fe为负极,C为正极;V不能。
2、请根据反应Fe + Cu2+=Fe 2++ Cu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负极:Fe 正极: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电解质溶液:CuSO4、CuCl2等[课后思考]能否利用常见家庭用品,设计出原电池?如何证明装置中有电流通过?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学习图表表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实验、阅读图表的能力。
4.通过研究性课题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投影]中国面对能源危机新闻图片;新闻:央视国际消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
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8亿吨标准煤。
其中煤炭占67.1%,原油占22.7%,天然气占2.8%,可再生能源占7.3%。
目前中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中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做好石油节约与替代的同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世界油气市场的开发与资源分享,扩大能源对外贸易和投资。
[讲述]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今天我们以化学的眼光来研究能源。
[板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生阅读]前言内容[回答]本章讨论的问题: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源中,那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做出什么贡献?[学与问]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板书]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复习]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键能:拆开1 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
单位:kJ/mol。
[讲解]化学键的形成蕴涵着能量变化,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分析]2H→H2中能量变化?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吸收436kJ的能量。
[类比分析]CH4→4C+4H(吸收4mol×415kJ/mol=1660kJ)[小结·板书]1、化学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讨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小结]:1.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
2.反应中要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
如果二者能量比较接近,则放热和吸热不明显。
[强调]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小组讨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别如何?(提示:可从能量守恒角度分析)[板书]2、∑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投影]图2-1水能、化学能对比示意图[过渡]我们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中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同样一种能量可以转化成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这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它同样可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
我们开始研究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板书]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讲述]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投影]吸放热与能量关系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板书] 化学反应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问题]那么,化学反应为什么有些是放热反应,有些是吸热反应呢?[投影][小结]略[作业]P331、2、3补充: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方面利用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板书计划]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