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1. 引言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是全球应用广泛的会计准则体系,旨在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以促进跨国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本文将探讨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目的以及对全球财务报告的影响。
2. 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会计原则和准则,这导致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难以比较和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制定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
3. 国际会计准则的目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其具体目的包括:- 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减少企业在财务报告中的主观判断和自由披露- 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和真实性4. 国际会计准则对全球财务报告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
其对全球财务报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提供一致的会计政策选择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得跨国公司有了一套一致的会计政策选择,降低了财务报告的主观性和歧义性,增强了国际比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4.2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财务信息,包括对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披露。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4.3 加强财务报告的质量控制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和监管机制,以确保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5. 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情况截至目前,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其中包括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等重要经济体。
会计师需要了解的国际会计准则

会计师需要了解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是指全球范围内通用的会计规范和原则,旨在提供统一的会计标准,便于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者之间的财务信息比较和理解。
作为会计师,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处理国际业务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会计师需要了解的一些国际会计准则。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是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会计准则。
了解IFRS对于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会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IFRS提供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报告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透明度。
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是制定和修订IFRS的权威机构。
会计师需要了解IASB的工作原理和决策过程,以及与IASB合作的机会和挑战。
了解IASB可以帮助会计师跟踪和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
三、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简称IAASB)负责制定国际审计准则。
了解IAASB的工作职能和最新发布的审计准则,可以帮助会计师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并提高审计质量和可靠性。
四、国际道德准则(IESBA)国际道德准则(International Ethics Standards Board for Accountants,简称IESBA)为会计师提供了职业道德规范和指引。
会计师需要了解IESBA的道德准则,确保在职业实践中遵守高标准的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要求。
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IFRIC)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Interpretations Committee,简称IFRIC)是为了解释和解决IFRS适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设立的机构。
国际会计大纲教案初稿

国际会计大纲教案初稿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准则,掌握国际会计的主要科目和报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会计分析和应用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货币单位与汇率、跨国公司会计、国际税务等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1. 国际会计的定义:国际会计是指在跨国经济活动中,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进行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
2. 国际会计的目的:提供有关跨国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为各方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3. 国际会计的特点:统一性、国际性、复杂性、动态性。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1. IFRS的背景和发展:介绍IFRS的起源、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
2. IFRS的主要内容:概述IFRS的主要章节和规定,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现金流量等。
3. IFRS与我国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IFRS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异同,提高学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货币单位与汇率1. 货币单位:介绍货币单位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如本位币、辅币、外币等。
2. 汇率:解释汇率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分析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如供求关系、利率、通货膨胀等。
3. 外币会计:介绍外币会计的处理方法,如外币交易、外币报表的转换和分析。
五、跨国公司会计1. 跨国公司的概念和类型:介绍跨国公司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如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
2. 跨国公司会计的处理原则:阐述跨国公司会计的处理原则,如一致性、连续性、真实性等。
3. 跨国公司会计的主要问题:分析跨国公司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货币兑换、转移定价、税收筹划等。
六、国际税务1. 国际税收的基本概念:介绍国际税收的定义、目的和作用,分析国际税收的主要税种,如所得税、增值税等。
2. 国际税收协定:阐述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介绍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条款,如避免双重征税、转让定价等。
第1章国际会计

(1)全球性国际组织
(2)地域性国际组织 (3)其他民间国际组织
第二节 会计国际化的协调进程与面 临的困境 一、国际组织的协调活动
1、联合国在会计国际化中活动
(1)概况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签定生效。 是一个统一的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 组织,现有192个会员国。
(2)设立国际会计研究与协调机构
1972年建立跨国公司委员会和跨国公司中心
1976年建立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专家组 1979年,成立了有34个成员国代表参加的会计和 报告国际准则特设政府间专家工作小组小组 1982年,常设的会计与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 工作组。 成果不好 提供讨论、支持IASC
2、欧盟的会计协调与转轨
美国管理会计认证考试(IMA)
美国(IMA)目前是一个拥有70万会员的专业组织。 IMA主要从事注册管理会计师( CMA) )及注册财 务管理师( CFM )的考试认证工作。 是目前全球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权威的 证照。 拥有中/英文双语试卷的CMA认证被列为中国国际 化人才重点培养项目。中国地区已于1999年9开始 CMA考试。
(2)兼具国际和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 所
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第二个层次。 目前在世界上约有20多家,其前4名的年营业额只 是“四大”的1/7——1/8。
(3)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从事国际业务 而进行的临时性协作
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第三个层次
目前可在国内参加考试、国外认证的会计 师资格证书主要有 ACCA(特许公认注册会计师) 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借贷、国际 筹资活动日益增多;伴随国际资本流动而来的是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进了经济的全 球化。
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AS)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是全球范围内规范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的重要标准。
这些准则为企业提供了指导,确保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对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意义。
一、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制定的一系列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旨在为全球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规则框架,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严格遵循透明、公正、可复制和可公众接受的原则。
每个准则都经过广泛的民意征询和专家评审,以确保其代表了全球会计界的共识和最佳实践。
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财务报表项目的定义、计量和披露。
3. 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布局。
4. 各类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和确认。
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演进和修订使得其具备了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会计问题也不断涌现,因此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和挑战。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undation,IFRS Foundation)制定的财务报告准则。
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加注重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披露要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致力于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以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
它规范了财务报告的核心要素、报告周期、信息披露和报表附注等方面,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一章 国际大会计概述

一、传统国际商务理论
• (一)静态传统国际商务理论 • 1.静态传统国际商务理论含义。传
统国际商务理论的兴趣是在静态的意 义上, 取出发展阶段静止的断面, 在严 格假定的基础上分析贸易形式, 从福利 角度解释对外贸易产生的利益, 它所分 析的是已经标准化的商品和初级产品 的贸易。假定技术水平不变、生产要 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从而各国优势固 定不变。
(二)国际会计的发展
• 根据国际会计发展的重要阶段及主要事件以及
国际会计重点的转移过程。国际会计的发展主
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从1900年至1972年,在此期间的国
际会计进展较为缓慢,主要是陆续成立了一些
国际性的组织,召开了一些学术研讨会。当时
的工作虽然没有涉及国际会计理论的实质性内
容,但为以后的研究起到了探索和铺垫的作用
二、国际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国际会计的必要性 • (二)国际会计的可行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一)国际会计的必要性
• (一)国际会计的必要性 • 1.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 2.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保障。 • 3.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二)国际会计的可行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 国际会计的本质是国际会计的重点从“协调化”转向“标准化”,即建立和推行 一套世界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第一章 国际会计概述
第一节 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会计及其发展 (一)国际会计的概念 (二)国际会计的发展 (三)国际会计的特征
(一)国际会计的概念
• 1. 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 Accounting)。国际 会计内容广阔但研究时间较短,因此,较难有一个 确切的定义。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M.Zafar Iqbal等认为,国际会计是针对国际间经济业务的 会计,是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比较,以及世界范 围内的会计准则的协调。而美国会计学家Weirch和 Anderson则进一步将国际会计细化为三个概念,即 跨国公司会计(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ccounting)、比较会计(Comparative accounting)和世界会计(World Accounting)。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缩写为IFRS)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制定的一系列会计准则,旨在统一全球各国的财务会计报告准则,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介绍IFRS的背景、目标、原则以及对全球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等内容。
IFRS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国际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会计准则,各国之间的会计报告无法进行比较,国际商业活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成立。
IASB代表了全球会计专业的权威机构,其成员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制定适用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致、透明的会计准则。
IFRS的目标是提供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IFRS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销售发生时点和经济实质等原则编制财务报表,以确保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IFRS包括一系列具体的会计准则,主要涵盖财务报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准则解释等方面。
所有上市公司和一些大型私营企业都被要求按照IFRS编制和公开财务报告。
此外,IFRS还适用于其他一些领域,例如银行和保险业。
IFRS的实施对全球财务报告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IFRS的统一规定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可比,跨国公司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业绩比较和分析。
其次,IFRS的公允价值计量和合同会计模式等原则的引入,使财务报告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再次,IFRS的实施促进了国际投资和跨境融资的发展,提高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总之,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全球金融报告准则的统一标准,增加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比较性,对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1. 核算模式: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即按照经济事项发生的权益转移和组织的责任承担来进行核算。
而中国会计准则(CAS)往往更倾向于“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强调经济实质的反映。
2.利润计算方法:国际会计准则注重准确计量公司的经济业绩和盈利水平,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重估计价来反映市场变动。
中国会计准则更加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往往使用保守的会计原则。
3.财务报表格式: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提供包括现金流量表、综合收入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内的完整财务报表。
中国会计准则则只要求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收入确认:国际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标准,注重交易过程的实质。
而中国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交易过程的合法性,要求满足一定的交付和支付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5.合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更加详细和严格,包括控制的定义、合并的条件以及预计收购比例的重估。
中国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
7.商誉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商誉按摊销法计量,并要求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
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商誉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不一定按摊销法计量。
总的来说,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透明度和市场价值,强调经济实质和权责的反映。
而中国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合法性和谨慎原则,着重历史成
本和保守的计量方法。
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中国会计准则在不断迎合国际趋势,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1、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论坛(Forum of Firms)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7月31日,除四大外共有19家国际国内联盟会计师事务所,其中美国4家、英国9家、法国4家、阿根廷和约旦各1家。
(共计23个)四大:普华永道国际(PWC)、毕马威国际(KPMG )、德勤国际(DTT,)、安永全球(EY)2、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会计研究观点世界会计(全球会计)观:国际会计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承认和接受的一套世界性公认会计准则(GAAP),如齐默曼等(1968)。
国别会计观:国际会计是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和管理的集合体。
该观点主要比较分析各国的会计差异,探索有关超越国界的会计原则与方法以协调各国会计实务,如科拉里奇(Kollarich)和马霍(Mahon)(1967)。
跨国公司会计观:国际会计是以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的会计实践为依据,研究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特殊会计问题。
(如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如何进行折算调整,如何用本国货币为计量单位重新表述,如何再同母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等。
)第二章3、财务报表种类的差异(p29页表2-1)全面收益表(第二收益表)a、净收益:已确认的已实现收益(损益表)b、其他全面收益:已确认的未实现收益4、增值表:始创于西欧,也流行于西欧。
增值表是一种反映社会责任和分配关系的报表,两部分组成:从销售收入中减去外购材料和劳务,得出增值额将增值额分配给各有关方面如雇员、政府、出资者、企业等5、资产负债表账户式vs. 财务状况式(表2.6) 资产负债表项目排列:流动性高低 损益表销售成本式:销售业绩总费用式:销售业绩+生产业绩(德国)第三章比较会计模式6、模式:指某种事物或过程的标准形式或已定型化的形式。
会计模式:指会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标准形式,是对若干个国家和地区会计特征的综合概括和描述。
不同的会计模式,代表不同国家(地区)在某个时期处理会计数据、加工并传递会计信息的特殊程序和风格。
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的必要性和意义:a、为国际会计实务的比较提供基础b、为国际会计协调提供依据7、Nobes借用生物学的划分方法,按“纲”、“亚纲”、“族”、“种”和“个体”,将不同国家的会计模式进行分层分类,见表3-2。
Nobes会计模式(1998, Abacus)关注对象:公司而不是国家使用非生物术语进行分类(表3-3)类(class)、属(family)、体系(system)、例(example)8、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Securities andExchange Commission)支持下由民间机构负责制定,SEC则拥有监督权和最终修改权。
会计程序委员会(CAP,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1936-1958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1958-1973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Board):1973-至今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法律依据:《证券法》(1933年)和《证券交易法》(1934年)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体系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财务会计准则解释(IFAS)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Statement of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为准则提供理论指导的概念框架(CF, ConceptualFramework),截至2012年8月,FASB共发布了8份SFAC,即SFAC No. 1-8SFAC No. 1:《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1978年11月)(已被SFAC No. 8所取代) SFAC No. 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980年5月)(已被SFAC No. 8所取代)SFAC No. 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1980年12月)(已被SFAC No. 6所取代)SFAC No. 4:《非营利机构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1980年12月)SFAC No. 5:《企业编制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问题》(1984年12月)SFAC No. 6:《财务报表的要素》(1985年12月)(取代SFAC No. 3)SFAC No. 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2000年2月)SFAC No. 8:《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一章:一般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第三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2010年9月)(取代SFAC No.1 和No.2)SFAC No.8提出,由于财务报告都要在不同程度上与决策有关,“对决策的有用性应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如果没有有用性,就谈不上从信息中获得足以抵偿该项信息所费成本的利益。
”FASB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其中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及时性(timeliness)、预测价值(predict value)和反馈价值(feedback value)三个方面,可靠的会计信息则应同时具备如实反映(true response)、可核实性(verification)和中立性(neutrality)三个特征。
FASB多层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如图3-1所示。
9、理解质量特征图10、高质量会计准则目标准则必须包括公认的综合性的会计基本概念中的核心部分准则必须高质量(可比性、透明度、充分披露)准备必须严格加以解释和应用11、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正式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A),即《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小布什正式签署该法案使之成为法律正式生效。
小布什声称该法案是“自罗斯福总统以来对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
SOA法案主要内容1、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负责监管执行公众公司审计职业2、特别加强执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3、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4、强化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义务5、大幅加重对公司管理层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6、增加经费拨款,强化SEC的监管职能7、要求美国审计署加强调查研究8、SEC发布关于采纳IFRS路线图的《征求意见稿》12、我国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2009年6月发布《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2010年4月1日发布正式稿《路线图》发布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此背景下,中国响应G20和FSB倡议,在现有基础上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趋同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的持续趋同。
《路线图》主要内容1、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实现与IFRS趋同2、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3、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趋同的时间安排13、英国会计模式法律依据:英国《公司法》。
“真实和公允”观点英国《公司法》提出的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要求的指导思想,源于英国人对财产所有者承担“经管责任”(stewardship)所奉行的信条。
一般认为,“真实和公允”是指以诚实的态度披露所有真实的、可信的重要信息,没有偏见、不隐瞒或忽略重大事实,必要时可超出规定要求披露有关细节。
扩展到欧盟所有成员国会计准则理事会(ASB)《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主要内容: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真实和公允”观点财务报表目标:经济决策有用性+评价公司管理层经管责任财务报表质量特征(图3-2)财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业主权益、利得、损失(五要素)(美国FASB:十要素) 财务报表确认(初始确认:历史成本、后续确认:历史成本or 现行价值)财务报表列报:编制现金流量表14、法国会计模式----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政府主导会计准则制定: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总方案》,这是法国会计模式与美英会计模式的最大区别。
法国《会计总方案》1947年由法国国家财政经济部制定颁布,目的是构建法国会计法规的统一基础,是对《商法》和《公司法》中基本原则的具体化规范德国会计的法律体系:《税法》、《商法》和《公司法》《税法》会计准则基本上取决于税法要求。
税法规定公司会计期间收入、费用的计算方法、分配方法、账簿记录必须同税收目标保持一致,会计报表上的收益必须同应税收益保持一致。
如果会计记录与税法条款不符,税务机关可以拒绝其作为计税的依据。
《税法》要求会计报表和纳税报表必须一致的强制做法,使得纳税人为了能够从纳税抵免中获取最大利益,在编制报表时总是主动服从税法要求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在德国被称为“权威性原则”或“税收决定原则”,即会计记录和报表应服从税务目的15、会计惯例基本服从法律要求规范日本会计实务的“三角法律体系”:《税法》、《商法》和《证券交易法》《税法》及有关税务规章对会计实务规定了具体处理方法,要求在会计记录和纳税申报中采用同一种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16、规范荷兰会计实务的法律体系:《民法典》、《商法》和《年度报表法》,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不一致17、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共同特征1、会计实务体系处于不断变革之中2、各国会计实务体系“国家化”与“国际化”3、政府主导会计准则制定4、会计职业界影响力有限5、稳健原则与不充分披露6、利润分配中提取法定公积发展中国家当前会计实务体系的独特问题:通货膨胀会计18、国际会计协调化的核心:增强可比性、Choi, Frost和Meek(1999, 2002):协调化是对会计实务的差异设定限度以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
经过协调后的准则减少了逻辑上的冲突,并改进了不同国家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常勋和常亮(2009):协调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限制和缩小会计实务中的差异,形成一套公认的标准(准则)和惯例,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19、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欧盟法律层次法令(Regulation):属于基本法律,颁布后各成员国必须立即执行指令(Directive):属于次级法律,指令提出了目标,包含了多种达到该目标的选择,成员国可以做出最适合本国国情的选择推荐书(Recommendations):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的文件20、欧盟内部会计协调形式制定和颁布欧盟指令(EU Directives)成立欧盟会计咨询论坛(AAF)强制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21、欧盟第4号指令:《年度财务报表的格式与列报规则》该指令总的指导思想是“真实和公允”(true and 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