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_盘门景区导游词

合集下载

最新[苏州盘门三景是哪三景]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doc

最新[苏州盘门三景是哪三景]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导语苏州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了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盘门景区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而且当时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因此而形成了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

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年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1988年起逐步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程之一。

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2亿元人民币(除吴宫大酒店)。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水陆古城门,是由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

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

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

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2万㎡。

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

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

现已投资四千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2万㎡。

1999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苏州导游词范文模板

苏州导游词范文模板

苏州导游词范文模板苏州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整理的苏州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州导游词1盘门风景区位于苏州城西南隅,是以瑞光塔、水陆城门(盘门)、吴门桥等千年历史古迹为背景而建设的园林式景区,既有传统古典园林的格局,又有2500年的历史风韵,特别是水陆并联的古城门更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建筑典范,因此,有“北看长城,南看盘门”之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盘门水路并联,是春秋时期吴国“阖闾大城”的“路八门、水八门”之一,随着历史风云的变迁,八门现仅存盘门,其余诸门早已灰飞烟灭。

盘门因“刻木作蟠龙向北镇越”得名,大运河在此环抱城垣,水陆萦回交错,是苏州的水陆交通要道,今存的城门虽为元朝之物,但仍不失春秋大气,巍然雄峙。

吴门桥横跨运河、近傍盘门,因吴中门户之意而得名,几经重建,现为清朝同治年间的遗物,为桥洞高大的单拱石桥,极具江南水乡特色。

瑞光塔临流倒影,多有兴废,今塔为北宋遗存,是座七层八面、砖木结构阁的楼式塔,古朴隽秀,因发现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及《妙法莲华经》、铜质金涂塔、铜佛像等文物而声名鹊起。

除“盘门三景”外,盘门景区内还有伍相祠、四瑞堂、世纪唐钟、双亭廊桥、丽景堂等多处景观。

苏州导游词2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苏州,向来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无论信步漫游在城内的小巷里弄之中,或是荡舟于波光粼粼的京航大运河里,还是在清秀精巧的的园林中徜徉,都能感受到这座江南名城的细致粉嫩和美丽韵致。

如果你在残冬或初春来到这里,也不必担心百花凋残而兴味索然,建议你到香雪海去一下,那里是探梅的最佳所在。

梅树属于落叶乔木,深秋后便枝桠嶙峋,瘦影可怜。

它生性耐寒,天孕花蕾于隆冬寒风之中,率万木之先开花于冬末,“一树独先天下春”,所以被人们称为春的信使。

每年春节过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探梅的习俗,江浙苏沪一带尤为盛行,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探梅胜地,如杭州的灵峰和超山,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

我们身后的四瑞堂,名取自传说:北宋时候有一个叫圆照的大和尚在寺里放生池边谈经说法,真是惊天地泣鬼神,道理说透,此时“法鼓自鸣,枯竹爆青,灵龟出水,宝塔放光:,四瑞齐祥。

如今我们在法师说法的地方重建了”四瑞堂“以资纪念,在三层高台建筑基石上烘托出纪念馆的庄重,同时用高低上下的廊连接着钟楼、鼓楼,在凝重中不乏生动。

一弯清流南行,柔和了建筑的曲直。

而从庭院的西南角小桥上远眺,秀挺的瑞光塔如同一管墨笔架在砚台似的四瑞堂上,到也十分应景,符合苏州文化古城的特性了。

对面的丽景楼是占据全园的制高点,重檐歇山。

遥想当年“学丘崇建,雄威甲于诸楼”,“雄家6三吴”的气魄和豪奢的吴宫生活,巍峨的丽景楼完全成了“琼楼玉宇”的实在形体了。

而台前阶下的月台,呈八卦形,难道是五子胥“象天法地”的占星?抑或是馆娃宫女临流照影、偏偏起舞的地方?背面在喜来登主楼的映衬下渐近渐低,廊桥两翼生凤,有亭翼飞天,三孔拱桥下在湖石上常年跳动着二阶小落差瀑不;在最低处,一平桥飞渡水榭平缓的舒展,显得水面愈加开阔。

在建筑空间上构思奇巧工整,使园内外的景致连成一体。

而南面则以一座低矮的丛桂小山似院墙般稍作阻隔,更多的却是为了增加景深,牵引我们的视线一直到最尽头的盘门城墙和城楼。

几乎不做更多的人工雕琢,以绿地自然伸展,成为街中的城隅、吴宫高楼到盘门城楼的一个缓冲区。

【由北绕行,经丽景楼,出南部庭院门,经过明清商业街,上盘门城楼】盘门是苏州仅存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514年),使2500年前的苏州古城的八座城门之一。

为了适应春秋后期激烈的诸侯争霸战,吴王阖闾命令大臣五子胥修筑新城。

五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古城姑苏山东北0里的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池,称“姑苏城”,史称“阖闾大城”。

苏州古城周长47里,立陆门八座,“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座,“以象地之八卦”,“八门皆通水陆”。

原为板筑土城,只在水关等处用石头和砖木砌成;五代吴越国时代才用砖砌城墙,里外开有壕沟;元代政府和张士诚小朝廷都十分注意驻防,加厚了城墙,加深了壕沟,马可波罗曾惊叹这座“美得惊人的城市”;清兵南下毁城后在康熙年(1622年)重修,留6门,城垣45里;民国(1928年)时增辟了金门;可惜的是在958年“大跃进”运动时,大部分城墙城门被拆,只剩下盘门保留了水陆城门的样式。

游苏州盘门三景

游苏州盘门三景

游苏州盘门三景游苏州盘门三景文/旻旻(图片源自网络)去年的四月底,随单位一众同事外出春游。

乘旅游大巴,沿京沪高速公路,抵达苏州城区。

由于咱这个单位有很多残疾人士,不宜登山涉水,故而这次苏州一日游只游两处景点:盘门三景和观前街。

顺带说一下,观前街属于苏州新城区,是昨天午餐后的内容;同时我觉得苏州的街市盛况再怎么繁华流丽也不及上海。

而久居闹市的我对于城市的喧嚣早已心生厌倦。

故而这里只提去年春游的第一个景点——苏州“盘门三景”。

盘门位于苏州城的西南角,古运河之畔。

由瑞光塔、盘门水陆古城门、吴门桥,此三者构成“盘门三景”。

苏州盘门是以瑞光塔、钟鼓楼及长廊、丽景楼、盘门水陆古城门、吴门桥等这些古迹为背景而建设的园林式景区,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进入盘门景区,举世闻名的瑞光塔便第一个映入眼帘。

瑞光塔建于三国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重修于北宋(公元1004年),是一座七层八面的砖木混合结构的水利塔。

塔高53.57米,是盘门景区的最高建筑。

而之所以建塔七层,是因了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一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得。

刚刚瞻仰完瑞光塔,咱一众人等循着脚下略显狭窄的盘门古道,跨进钟鼓楼。

耳畔时或传来声声钟响。

这钟声,隐隐然,悠悠然,低沉而雄浑,与游览的胜景同步,旋响旋止,复旋起旋落。

几乎每走几步,似乎盘门的每一棵苍幽的松柏深处都会传来这“铛、铛、铛、铛”的钟声。

这钟声,一波接一波。

一波一波地,摇漾着沉潜与幽静,给人以梦回唐代“夜半钟声”的幻觉。

这低沉雄浑的钟声,使得旅客悠闲的脚步也变得庄重起来。

循着脚下的盘门古道,仿佛倏忽间时空倒转,循着钟鼓楼里的晨钟暮鼓,悠扬的钟声仿佛要向全天下播告历史的悠长以及光阴的易逝。

越过瑞光塔,绕过钟鼓楼,步入楼后的长廊。

整条长廊呈一池三岛的格局。

走在古色古香的长廊上,可以远眺对面的吴中胜景:丽景楼。

丽景楼的外观是仿照南昌的滕王阁而建。

飞檐重阁。

三间三楼。

底部筑有3.15米高的高台。

苏州园林导游词

苏州园林导游词

苏州园林导游词苏州园林导游词(15篇)苏州园林导游词1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今天,就由我带大家去“人间天堂”——苏州观赏园林。

在车还没到古典园林之前,我先为大家介绍古典园林吧!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据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同时被称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四大名园。

”我们已经到了今日黄金游的第一站——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是园林路,它应用了分和,明暗等比较手法。

大家可以好好去观赏了,不过也要注意卫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留园不留我们,那我们就去狮子林吧。

狮子林变化多端,值得一览。

穿过狮子林,出去约五千米,就可以看见寒山寺了。

说到寒山寺,大家一定自然的想起《枫桥夜泊》里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吧?因为唐初有一个寒山的.和尚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现在在寺内存碑一方,上面还刻着《枫桥夜泊》一诗呢!好了,寒山寺到了,现在大家可以仔细观赏寒山寺了。

各位朋友,我们在“人间天堂”——苏州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我们明天再见!苏州园林导游词2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中国有句老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名言吸引着千百万游客来苏州观光。

现在由我陪同大家去我国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苏州观赏园林,到人间天堂去享受一天。

我先为大家介绍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

苏州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

当然,也请大家注意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游客。

我们到了今日黄金游的第一站——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市园林路。

它应用了分合,明暗等对比手法。

请大家好好观赏!……留园不留我们,那我们就去狮子林吧!狮子林到了,你们跟我来,狮子林变幻莫测,值得一览。

……穿过狮子林,出去约5千米,可以见到寒山寺。

说到寒山寺,大家自然会想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吧!现在寺庙内有一方碑,上面刻着张继写的'《枫桥夜泊》。

苏州盘门三景介绍

苏州盘门三景介绍

苏州盘门三景介绍
苏州盘门三景是指苏州城内的三处著名景点,分别是盘门、山塘街和平江路。

以下是对这三处景点的介绍:
一、盘门
盘门位于苏州城北,是苏州城的北门,也是苏州城墙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

盘门建于元代,明代时曾经重修,现存的盘门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建筑。

盘门的门楼高大宏伟,门洞宽敞,门楼上刻有“盘门”两个大字,门洞两侧有石狮子和石雕花鸟,门楼内部则设有展览馆,展示了苏州城的历史和文化。

二、山塘街
山塘街位于苏州城内,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街区之一,也是苏州最具特色的商业街之一。

山塘街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街道两旁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小店和茶楼,是游客品尝苏州特色小吃和购买苏州特产的好去处。

此外,山塘街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苏州博物馆、平江书院等,是了解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平江路
平江路位于苏州城内,是苏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苏州最具特色的街道之一。

平江路两旁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街道宽敞,石板路面,是散步和欣赏江南水乡风情的好去处。

平江路两旁有许多茶楼和小店,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苏州小吃和购买到精美的苏州特产。

此外,平江路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平江府、平江书院等,是了解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以上就是苏州盘门三景的介绍。

这三处景点不仅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也是了解江南水乡风情和品尝苏州特色小吃的好去处。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5篇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5篇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5篇随着苏州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知名度日益提高。

苏州一些知名园林每天入园人数在数千人次,旺季有时达到上万人次以上。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园林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1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卢导,欢迎你们来到景色宜人,美轮美奂的苏州园林,你们将会和我度过如痴如醉的一天。

苏州园林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气魄雄伟,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沧浪亭,位于苏州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历史最为悠久,是苏舜钦的私人花园,沧浪亭占地1。

08公顷,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下面我给你们讲个传说,乾隆皇帝经过苏州,听说有种东西叫说书,就请了王周士来说书,王周士名气响彻江浙,来了但不说,皇帝问他为什么,王说没有灯和椅子,皇帝就给了他一盏灯和一把椅子。

王周士把三弦一拨,叮叮当当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又像金鼓齐鸣,皇帝听的眉开眼笑便把他请进宫内,王周士反而过不惯,请了一天假,便回了苏州。

他说不是他的说书吸引了皇帝,而是苏州的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景色吸引了乾隆皇帝。

可见苏州自古便是游览的最佳去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的介绍完毕,百闻不如一见,你们快快动身吧。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2你们好,很开心认识你们。

今日,就由我带你们去“人间天堂”——苏州观赏园林。

在车还没到古典园林之前,我先为你们介绍古典园林吧!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据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同时被称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四大名园。

”我们已经到了今日黄金游的第一站——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是园林路,它应用了分和,明暗等比较手法。

你们可以好好去观赏了,不过也要注意卫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最终来到了盘门三景,只见大门口有一头大石牛,它有两只尖尖的脚,四周都是鲜花,我猜想这头牛是不是立过什么功呢?往里走,就能观察一个装满许多硬币的铜鼎。

它的背面就是盘门三景之一,瑞光塔,我数了一下,共有七层,底层塔基最大,越往上越小,从远处看它的顶端,隐隐地有点往后倒的感觉,真令人担忧。

看了一下介绍,瑞光塔为宋代古塔,建于公元1020_年,高度约为53米,为七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

再往里走,就是四瑞堂,堂中心立着一幅盘门胜景图,同学们纷纷在图上找到了我们所在的位置,这样一览风光的感觉真好!衬托着全景图的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叶子,叶身上全是镂空的,就象被人工雕刻过一样,但我们全都认为是自然的,真是太奇妙了!在四瑞堂的左边是钟楼,钟楼内设了敲钟项目,“撞世纪唐钟,交世纪好运”。

我们都用手摸了一下,冰凉凉,很光滑,用手小扣,也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后来,朱沁宜的爸爸买了一张票,这让我们兴奋不已,一连敲了三下,“咣!咣!咣!”的声音在钟楼内回荡!和钟楼相对应的是四瑞堂右侧的鼓楼,鼓名叫平安大鼓,直径2.1米,是宋元丰二年(1079年)所制的牛皮大鼓,听说敲一下可祈求天下太平!和四瑞堂相呼应的则是一座宏伟的大殿“雄甲三吴”,中间是一方漂亮的湖泊。

湖泊四周有很多柳树,湖泊上横跨着一座九曲桥,湖泊名叫“白龟池”,这中间还有个典故呢!在湖泊旁“爬”着一只听禅乌龟,白龟长得很大,它伸长着脖子,聚精会神地在听禅讲法,听的好仔细哦!白龟的前面正端坐着圆照禅师,手里正捏着佛珠,在给大家讲法。

再往前走,在草丛中隐隐地有一口井的身影,这是一口唐朝时的井,井里的水很混浊,想必是很久没有使用了。

唐井的介绍更是被草遮掩了大半,假如不认真看很难发觉。

我们走上九曲桥,白龟池里的鲤鱼们仿佛占了许多灵气,长得又肥又大,个个摇头摆尾的,似乎在跳舞,它们个个张着圆润的嘴巴,仿佛在大合唱,再看看旁边的人,才发觉原来争着吃鱼食呢!我和队员们也去买来鱼食,抢着喂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_盘门景区导游词盘门三景是苏州古城的名胜区,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作为导游,也要做好盘门三景的解说词,介绍给旅游了解。

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篇1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
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

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514年)。

虽经历代多次改筑,但位置基本未变。

由于吴国在辰位,越国在已位,因此刻林木作蟠龙镇北,面向越国,以示吴国征服越国之意,故名蟠门。

后因水萦回交错,改称盘门。

历史上盘门一带的繁华仅次于阊,胥二门。

盘门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其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已绝无仅有。

今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

相传,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曾绕城巡视,并登城楼眺望。

盘门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

陆城门分内外两重,内外两道城垣构成迷长约20**重建,飞檐翘角,巍然耸
立。

城楼前方。

架着三尊土炮。

重现昔日吴都的风貌。

与陆城门毗连的两道水城门,是沟通西南角城内外的唯一水路通道。

内外两道水城门全用花岗岩石构筑,高大的城门洞,可容两船并列而过。

每重门都在巨型闸门以控制水流。

不难想象,当年盘门双重水陆城门照临大运河,车马出入城关彩幡飘扬,船只进出水门扳舵击桨的繁盛景象。

盘门水城门遗迹是研究我国古代政防工事极在价值的实物资料,是一座适应水乡城市的城堡建筑。

吴门桥傍近盘门,始建于北宋。

今桥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建,因此处水陆要冲,有吴中门户之意,而为桥名。

桥横亘于波滚滚的大运河上,桥洞高大,木船可扬帆而过,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型单拱石桥。

,由盘门水城门而出的一支水流经水关桥进入宽阔的大运河,此处北面城墙高耸,下临深渊,水流湍急,形势险要,古名石家汇,是古代舟师出没之所。

在东面不远处,扼运河与大龙江交汇的岔道口上,有兴龙桥飞架,轻盈飘逸,举目水环水,桥接桥,河道纵横,水流盘缠,绿浪环抱,如置身船在波上游,人在画中行的画卷。

瑞光寺塔始为三国时代吴国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在普济禅院内所建造。

宋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修建时,朱励把塔改建成13层的天宁万寿宝塔。

因塔现五色光,易寺名为瑞光禅寺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改建为七层。

寺毁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

仅存瑞光寺塔傲然耸立。

瑞光寺塔的砖砌塔身高44、42米。

为八面七层,形体古朴,是砖木结构阁楼式塔的典型建筑,塔顶有层檐。

塔由外壁、回廊及塔心组成。

塔体由下向上逐层收缩,使轮廓微成曲线,古朴秀隽,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现已完成复原性整修。

从塔的第二层塔心的窖穴发现的文物中,在年号题记的下限是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可以肯定,
现存瑞光寺塔一至三层地塔身是北宋初期遗物。

瑞光寺塔傍近盘门和吴门桥,大运河之滨,日夜照影于东流的大运河上。

曙光初临,万道霞光齐射塔身,还是暮色苍茫,落日余辉照映塔顶,瑞光寺塔都是灿烂辉煌。

如循梯登塔,临空远眺,天际白云悠悠,大地碧绿如海,江南水乡风景如画,吴中风物尽收眼底。

苏州盘门三景游记篇2今天,是我们学校秋游的日子。

同学们非常兴奋,像放飞的小鸟,一路高歌来到了盘门景区游玩。

来到盘门景区,首先,我看到的就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塔。

它历史悠久,是国家重点文物,名叫瑞光塔。

瑞光塔有7层,呈八角型,非常漂亮!我看这塔,不觉
感叹古人真得很伟大,用当时的技术能造出如此漂亮的宝塔!
然后我们去了一间陈列室,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很多盘门三景的历史故事,使我们对景区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

盘门景区是由瑞光塔、吴门桥、水陆城门三个部分组成。

所以又称盘门三景。

接下来,我们走过一条小桥,来到了景区的花园,那里有很多的植物,还有一片草地。

同学们迫不及待地铺开了桌布,拿出了美食,开始了野餐。

我看着干枯的树叶铺满草地,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刚学的一句诗词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最后,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水陆城门盘门。

我们登上城楼,看到城楼上的牌匾上写着水陆萦回。

盘门主要由水门和陆上两个城门组成,是我们苏州保存最完好的水陆城门。

看着那城门,我眼前就会浮现当时打仗时,
守军艰守姑苏城的景象。

站在城楼上放眼远眺,只见一座石拱桥横架在运河之上。

那就是最有名的吴门桥。

这次秋游,使我们了解了姑苏城的历史,也使我们放飞了心灵,感受了自然。

苏州盘门三景游记篇3蒙蒙的细雨撤在沥青大路上,笆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姑苏名胜一盘门始览。

我们钜着,走着,来到一条乡间的小路上,路两旁田野里的小麦碧绿碧绿的,青菜是绿油油丨的,真象一条绿色的大绒毯,我不由地唱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愉,看城门广嘿丨这样雄伟的古成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据说这座巍哦的城门是春秋时建造的,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连雨伞也不要撑了,一口气奔到城塘边,看丨多髙的城楼啊!听丨多美的瘅水声啊!我真要把癉迷人的景色看个眵。

这时,笆笆妈妈也气喘吁吁迪赶上来了。

我们一起越过葙离的台阶梯,来到城头的平台上,一望,真有点长城的气魄,这城门可有趣呢!城塘有许多处呈凹形丨据说这是打仗射游的地方。

我伸出头往赂一看,啊,好一条大河呀1河水哗哗地流漪。

妈妈说彳这是古代人民为保卫城市而建的,凡是城门,外面都有一条河。

我们走下城头,来到一块整方的大平地,
大平地前后有两扇牢固的大城门呢I我奇怪地问爸笆/为什么要用两扇门呢?爸爸说:这就是有名的双城0,啊I我一想对啦1如果第一道门被敌人打进来了,还有第二道城门呢丨妈说:还有,可以诱敌入门,然后把两扇门关住。

这样敌人就似笼中之鸟,在城墙上射箭,放枪,敢人就走投无路,全军覆灭了。

我简直听呆了,古代的劳动人民真聪明啊!这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I小愉,快来看水城门广啊!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来。

原来陆城门旁边还有两道水城门。

水城门下正停故着一只小船,船上堆满了西瓜。

锕!水陆两城门的设计多巧妙啊!
盘门城、瑞光塔、吴门桥,组成了驰名中外的盘门三聚,秀丽如画,庄重雄伟,真是名不虚传。

在蒙蒙的细雨中,我站在旲门桥顶上,髙声赞叹,江山如此多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