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空调焓差实验室原理

空调焓差实验室原理

空调焓差实验室原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初中物理教材第十章第二节“空调焓差实验室原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焓差实验室的设备组成和操作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空调的制冷原理、制热原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膨胀阀的作用、焓差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理解制冷和制热的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焓差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程,安全操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调的工作原理,焓差的计算方法。

难点: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膨胀阀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调焓差实验室设备一套,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空调,思考空调是如何制冷和制热的。

2. 讲解空调的工作原理:通过PPT展示空调的制冷和制热过程,讲解压缩机、膨胀阀等部件的作用。

3. 焓差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焓差的含义,教授焓差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实验室操作演示:演示如何进行焓差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安全操作规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6. 答案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的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空调的工作原理、焓差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验室的操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绘制空调的工作原理图。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出空调的工作原理图。

2. 作业题目:请运用焓差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计算出焓差,并给出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对空调的工作原理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焓差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实验室操作环节,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空调的节能原理,探索如何提高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率。

空调焓差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

空调焓差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

焓差I室测量空调器制冷量不确定度1.测试原理焓差法实验室是通过测试间环境工况调节系统使放置被测空调器的测试间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稳定值,然后对空调器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送风、回风焓差的乘积确定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2.测试对象本公司的分体式空调器ZE36H.以该机的某次抽检测量结果为例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该次测试结果的数据另见附页。

3.数学模型式中:Φ—空调器室内侧总制冷量,Wq —空调器室内测点的风量,m3/sh a1 -空调器室内回风空气焓值,J/kgh a2 —空调器室内送风空气焓值,J/kgV n —喷嘴处空气比容,m3/kgW n—喷嘴处的含湿量,kg/kg(a)Φl—受风室漏热量,Wb、c—为校正系数,其中b=1.0249,c=135.86考虑到环境条件波动、不同试验人员包纱布等其它因素对制冷量的影响,所以将模型转化为: 式中:Φe-—环境条件波动、不同试验人员包纱布等其它因素影响的影响量,W。

4.传播系数(灵敏系数)C1=4。

19×103C2=26。

6416×103C3=3。

388×103C4=0。

158C5=0.158C6==C7==15.6.1)喷嘴处空气比容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1由热力学公式,PV=mRT可以推出:其中,t n:表示喷嘴前的风温,℃;P n:表示喷嘴前的压力,Pa=0.0029 =-0.000008根据校准证书,喷嘴前测风温的铂电阻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04℃,其中k =2。

所以其标准不确定度℃。

喷嘴前的压力测量仪器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20,其中k=2,所以u pa=20/2=10Pa所以u1=0。

098×10—3m3/kg2)风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2风量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表示喷嘴的面积,m2Dn:表示喷嘴的直径,mPv:表示喷嘴前后的静压差,Pa由公式知,造成风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喷嘴前后的静压差Pv和喷嘴处的空气比容Vn。

空调机组性能测定

空调机组性能测定

实验原理图
柜式空调 机原理
1 .制冷机 ;2 .冷凝器; 3 .蒸发器; 4 .风机
实验装置与仪器
柜式空调机性能 实验装置系统图
1、电机;2、轴流风机; 3、加热器;4、加湿器; 5、静压箱;6、温湿度测点;7、测压环; 8、涡轮流量 计;9、柜式空调机;10、整流栅; 11、喷嘴流量计
实验装置
用焓差法计算空气侧的制冷量。用水侧状态参数计算水侧的制冷 量。
计算空调机的热平衡偏差,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了解实验装置中空气系统、水系统、测量系统等各部分的组成情 况,熟悉主要数据的控制、调整和测定方法。
将有关仪器接入各自的测量部位,把控制电热器的电接点水银温 度计调到实验要求的温度。
空气通过表冷器时,可实现等湿冷却、减湿冷却等过程,这些 过程是在定压下进行的。空气状态的变化以及其变化前后得热 或失热可以进行计算。空气的热量为显热和潜热两部分,其总 和称为空气的焓。所以,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得热或失热量即 为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焓差,这就是所说的焓差法。
通过冷却水参数的变化,可计算出冷却水的热交换量。 在稳定状态下.空气侧与水侧的热量应该是平衡的。
m2; △ P ——喷嘴前后的静压差, Pa 。
空气侧失去热量
Q1 Ga i
式中:Q1=空气失去的热量,KW。
计算公式与数据整理
空气侧的制冷量
Qa
Ga
i1 i2 1 d2
Eff
式中:Q a― 空气侧制冷量, kw; Ef― 被测空调机内风机的实际输入功率, kw ; ηf—风机的效率, 一般取值为ηf =0.8。
口温差大约为 3 一 5 ℃ 。 实验系统运行稳定后,每隔 5min 记录一次各项数据,共连续记

焓差性能综合实验室技术方案

焓差性能综合实验室技术方案
1. 电源输入:220V±10%,50Hz;380V±10%,50Hz,3Φ4W 2. 输出范围:相电压70V~300V可调,频率45~65Hz可调, 3. 控制精度:±1% 4. 带RS485通讯,可远程控制设置电压、频率,满足单相和
三相被试机测量;
地 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万达广场 1106 室 工厂地址: 佛山市南海狮山镇松岗石碣水松岗工业区 8 号厂房
3 采样间隔 5s 至 60s 之间可调,在运行软件前,可以由用户任意设定, 测试时软件操作顺畅,不卡滞、不延时、不死机;
4 在测试中可以对各种数据曲线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功 能,用户可在测试过程中根据需要完成对曲线的随意放大、缩小,调整刻 度,观察趋势和细节,可以在拉动游标定位,并打印出游标对应时间的瞬 时数据报表;
2. 软件功能
1 本软件满足上述各类试验的控制和测试的要求,其方法和试验精度完全符 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 本软件适用于 windows 操作系统,窗口界面中文显示,具有友好的人机界 面,能同时显示实时数据和曲线,数据监测直观、方便,实现试验过程的 实时监控、试验系统故障报警及诊断功能,用户可根据报警信息采取相应 措施,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
2.3 测试条件 (1)工况范围:
1 室外侧空气侧干球温度控制范围为-15~+45℃, 室内侧空气侧干球温度控
2 制范围为 0~+45℃,低温温度完全依靠工况机组降温; 3 环境湿度控制范围 30~95%(与干球温度的对应关系须满足国标要求 4 水箱温度控制范围为:+5~80℃。
(2)测试工况:
除湿机工况
地 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万达广场 1106 室 工厂地址: 佛山市南海狮山镇松岗石碣水松岗工业区 8 号厂房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计算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计算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计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七、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与计算说明用本节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测量记录与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实用。

它可以用来对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初步计算,也可对电脑输出的结果进行大致上的校核。

制冷量、制热量试验数据记录表试验系统在额定制冷工况条件下或额定制热工况条件下运行稳定后,应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整个试验过程应记录七次。

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推荐如附表1。

循环风量测量与计算试验系统运行稳定后开始进行循环风量测量,首先校正测量装置静压。

调节测量装置辅助风机转速(通过给定变频器频率调节),使静压箱与环境大气压压差为0。

然后测量喷嘴前后静压差,(每5分钟测量一次,如果某次测量结果与上一次有较大差别,应重新校正静压),并做好记录。

风量计算如下:采用1个Φ100喷嘴*:qA=×10-3√hp (M3/s)(1)采用1个Φ150喷嘴*:qA=×10-3 √hp (M3/S)(2)式中:hp—喷嘴前后静压差Pa.多个喷嘴测量,风量为每个喷嘴计算风量之和。

制冷量的计算1.4.1 焓差计算△h=hi-ho (KJ/Kg)(3)式中:△h—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出风焓差hi—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进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ho—被试空间调器(机)室内侧出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出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1.4.2 制冷量计算制冷量按公式(4)计算:Qr= QA.△h+QL (W) (4)式中:Qr—实测额定制冷量(W)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

QL—风量测量装置的漏热量(W),由式⑿得。

1.4.3 性能系数(COP值)性能系数按公式(3)计算:P=Qr/Pi(5)式中:P—性能系数Qr—制冷量(W),由公式(4)得Pi—实测额定制冷量时被试机的总输入功率(W)。

空调换热器换热量测量实验指导书

空调换热器换热量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空调换热器换热量实验实验地点:热动大楼163房间(大金实验室)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1. 观察并熟悉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器或测量装置。

2. 了解测量、数据采集、控制的系统与过程。

3. 掌握差压式风量测量的方法。

4. 掌握焓差法测换热器空气侧换热量的方法。

5.掌握换热器水侧换热量的方法。

二、 实验主要设备1. PT100干湿球温度传感器2套;2. 差压传感器2个;3. 电磁流量计一台;4. 风洞及喷嘴一套;5. 引风机一台;6. 空调换热器一台;7. 冷热水箱及电加热器两套; 8. 压缩冷凝机组一套;9. KEITHLEY 数据采集器一台; 10. 计算机及控制柜一套;三、 实验说明实验需要分别测量空气侧与水侧的空调器换热量。

空气侧空调换热器的换热量采用间接测量:焓差法。

水侧换热量的测量采用间接测量法。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z 实验方法通过测量风量、换热器进口焓、换热器出口焓,计算出换热量。

()air air in out Q m i i =−1)风量的测量风量的测量采用间接测量法。

通过喷嘴这一节流装置前后的压差,计算风量(体积流量):q 3600i i C A =式中,i 表示喷嘴号。

经过换热器的总风量(体积流量)为:q=q i ∑因此,质量流量为:air m q ρ=2)焓的测量 空气侧焓值的测量采用间接测量法。

通过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查焓湿图或计算出焓值。

3)水侧换热量的测量通过测量水的质量流量、换热器进口水温、出口水温,计算换热量:()w w p out in Q m c T T =−z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2) 喷嘴的选择;3) 换热器进口参数的控制:温度、湿度; 根据室内实际工况,选择性开启相应设备:I) 控制器设定参数的设定值:干球温度、湿球温度;II)开启压缩冷凝机组;III)开启空调箱:风机及其电加热;IV)开启加湿器;4)启动水泵;5)启动冷热水箱中的电加热,PID控制水温至稳定;6)步骤3)的设备开停控制与PID自动控制相结合,控制房间温湿度至稳定。

烘干机实验方案(焓差)

烘干机实验方案(焓差)

烘干机实验方案烘干机热量的测取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焓差实验可提供这样的环境。

可测试不同工况下的机组性能。

焓差法:它对机组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送风、回风焓差的乘积确定空调器的能量。

本试验室包括二个房间(室内侧和室外侧),每个房间内安装一套空气处理机组,用于控制每个房间内的空气状态。

另外,室内侧含有一套风量测定装置,用于测量被测机的风量和出口焓,风量测定装置包含静压箱、接收室、喷嘴和引风机等。

其测量方法是将被测机组按实际方式安装,通过控制被试机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干湿球温度,测量室内机进出口空气的温湿度及风量,从而计算出制冷制热能力。

该试验室是以焓差法作为制热量的基本测量手段,可以准确测定热量、风量以及电参数等技术数据。

同时还可以用于其他标准工况相关试验及扩展试验,为工厂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型式试验手段,满足产品抽检及产品开发(制冷系统匹配)使用。

一、测试方法:热量测量采用单侧(室内侧)空气焓差法,通过测量机组冷凝器进出风焓差(温差)及循环风量进行图1.熔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平台原理图①室内蒸发器②室内加熱器囱室内加湿器室内送凤机⑤室外送忸机⑥室外加溟器⑦室外加熱器⑧室处蒸岌器⑥室外机室空气取样及测量器⑩祯测空调室畀机幅被测空调室内机劇室内机室空气取样及测量器血静差压变送器闽被测空调出凤空气取样及测重器.⑸凤量测量装置接收室⑯升降支架呵喷嘴差压变送器⑧喷嘴㈣均流板如凰壘测量装墨引风机C2.1)引凤机曲动电机二、实验室所需设备焓差实验平台设备包括:A、空气处理柜:内含空气处理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制冷系统等组成。

其作用是对焓差试验室的室内的空气状态进行调节,达到测试时所需的工况条件。

冷机系统B、风量测量装置:风量测量装置由进风室、喷嘴、排风室、排风机、压力变送器、变频器、静压控制仪表、连接软管及计算机测量系统等组成。

其作用是测量被试机组的空气流量,同样是焓差法测试的基本参量。

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仿真试验

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仿真试验
要求:掌握焓差法测试的原理及过程,熟悉对空调器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用焓差法测定空调器的各性能参数 2、空调器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三、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表格 (5)实验结果 (6)指出实验中的问题,产生误差的原因,验证实验评价。
五、实验操作
制冷工况时,设备启动顺序如下: 电源――取样风机――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本体引风机――室外加热 ――室外加湿――室内加热――室内加湿(――室外工况机) 热泵工况时,设 备启动顺序如下: 电源――取样风机――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本体引风机――室内工况机 ――――室内加热――室内加湿(――室外加热――室外加湿――室外工况机) 必须在打开室内(外)风机的前提下才能打开室内(外)加热。 1、观察焓差法空调器性能实验系统软件过程线趋向和模拟图中实时显示的数据, 同时观察控制台上相应各个仪表,判断实验数据及实验环境是否稳定。 2、待实验数据及实验环境稳定一定时间后,点击焓差法空调器性能实验系统软 件界面上“记录”按钮,记录之前的实验数据。 3、数据记录完毕后,软件会弹出对话窗口,询问是否打印过程线及提示保存数 据,请按照提示点击“保存”按钮进行数据保存。也可即时打印出该实验时段 内实验数据。
五、实验操作
(三)实验结束
1、退出焓差法空调器性能实验系统软件。 2、关闭焓差法实验控制台钥匙开关,停止所有数据采集。 3、断开焓差法实验 室电源。
4、关闭冷却塔水泵。关闭阀门J、阀门K、阀门L、阀门M、阀门N、阀门O及阀 门P。 5、打开库板门,进入焓差法实验室,拨出被测空调器的电源插头。 6、将被测空调器从平台上拆下。准备下一次实验。 7、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注:原始实验数据保存在实验软件所在 目录下空调器子目录已保存数据文件夹中。对应文件名为当时实验时间.xls,例 如K04-11-05--15.43.xls就表示04年11月5日15点43分保存的实验数据。若实验中 没有即时打印出,可随时打开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①
被试机出风口处干球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力:
( ) P / wso
T/
Pa
T / = t / + 273.15
( ) ( ) ln
P/ wso
= C1 / T / + C2 + C3T / + C4T / 2 + C5T / 3 + C6 ln T /
( ) ②
被试机出风口处湿球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力:
(13)室内机空气侧制冷能力: Qea (W ) Qea = MF (i − i / ) + HL
式中: Qea ----为制冷量,W ; MF ----为干空气质量风量, kg / s ; HL ----为风洞漏热损失,W ; i ----为被试机进风口空气的比焓, J / kg ; i/ ----为被试机出风口空气的比焓, J / kg 。
/ Pwso / T /
=
P/ wso
Tw /
− A t / − tw / B / Pwso / T /
式中:
( ) Pw/ T / ---干球温度 t/的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 Pa ;
A = 0.000667
B ----大气压力, Pa (标准大气压 B = 101325Pa )
(7)被试机出风口处空气的含湿量: d / (kg / kg)
=
q/ A50
+
q
/ A70
+
q
/ A100
(11) 干空气的质量风量: MF (kg / s)
( ) MF = VF × r′ × 1 + d / / 3600
(12)风洞漏热损失: HL(Kcal / h) HL = k ⋅ ∆t
式中: k = 6 ; ∆t 为室内侧干球温度与被试机送风口干球温度之差,℃;
中制冷剂流动情况是否稳定; 7.观察性能测试实验平台各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从开机到系统稳定,约 60 分钟) 待上位计算机的性能测试软件检测实验平台处于稳定状态下时,记录各测试量(共 2 次,每次隔 5 分钟); 8.实验数据处理;
六. 数据处理
通过以下计算公式可以求得该空调装置在该指定工况下的制冷量 Qea :
d ----被试机进风口处空气的含湿量, kg / kg ; d / ----被试机出风口处空气的含湿量, kg / kg ; r / ----被试机出风口处空气的比重, kg / m3 ; VF ----为空气体积流量, m3 / h .
(17)显热量: Qx (W )
Qx = Qea − Qq
实验数据记录表
∆P (m3 / s)
采用 1 个φ70 的喷嘴:
q/ A70
=
4.786 ×10−3
∆P (m3 / s)
采用 1 个 φ100 的喷嘴:
q/ A100
=
9.767 ×10−3
∆P (m3 / s)
采用 1 个φ50 的喷嘴、1 个φ70 的喷嘴和 1 个 φ100 的喷嘴时的被试机出口风量:
VF
C5 = −0.14452093×10−7
C6 = 6.5459673 T = t + 273.15(K ) Ts = ts + 273.15(K )
① 室内侧进风口干球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力 Pwso (T )(Pa)
T = t + 273.15
(ln Pwso (T )) = C1 / T + C2 + C3T + C4T 2 + C5T 3 + C6 ln(T )
4
3 2
To DAS 17
19
To DAS To DAS
DP
TE TE
14 To DAS To PID
DP
13
6 7
18
15
21
20
1
11
10
8
16
12 SB
TE TE
To DAS To DAS To PID To PID
9
SB TE To DAS
To PID
图 1 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平台原理图
①室内蒸发器 ②室内加热器 ③室内加湿器 ④ 室内送风机 ⑤室外送风机 ⑥室外加湿器 ⑦室外加热
试验时,调节风量测量装置内的风机转速,使接受室内的静压在试验过程中始终 保持大气压状态。同时,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预运转 30min 以上。待工况稳定后,
。 每 15min 测量一次,测三次以上。如测量值超出平均值的 10%,应连续重复测量三次,
直到满意为止
三.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一分体式热泵空调。
Pa
14
风量测试值
m3 h
15
高压侧压力
(5P)
Pa
16 空气再
低压侧压力
(5P)
Pa
处理机
17 组
高压侧压力
(3P)
Pa
18
低压侧压力
(3P)
Pa
平均值
序 测量参数

1 室内侧空气含湿量
实验数据处理表
单 位 第一次数据 第二次数据 平均值 Kg Kg
2 室内侧空气相对湿度
RH%
3 室内侧水蒸气分压
五. 实验步骤
1. 熟悉性能测试实验平台; 2.开启实验平台的总电源; 3.更换空调器回风口、送风口的湿球温度传感器的湿球纱布,检查加湿器的加湿水 位; 4.启动被测空调器 5.启动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软件,输入被测机的铭牌参数等一些实验的基本信息, 设定实验工况;
6.开启实验装置;观察空气再处理系统的 pk (排气压力)、 p0(吸气压力)、视液镜
被测空调器的室内机安装在风量测试装置前,由风量测试装置测量空气流量,再
根据被测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计算出室内机的进出口焓差,
从而得出空调器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如下式:
Qea = MF (hi1 − hi2 ) + HL
(1)
式中: Qea —为制冷量,W ;
MF —为干空气质量风量, Kg / S ; hi1 —为进风口空气的比焓, J / kg ; hi2 —为出风口空气的比焓, J / kg 。 HL —为风量测试装置漏热损失,W ;
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指导书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2006-5-18
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实验
(教学实验指导书)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空气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 2. 熟悉性能测试实验平台的结构形式; 3. 了解空气被冷却和加热的过程; 4. 熟悉整个性能测试平台的电气控制原理及 PID 数字调节器的控制原理 5. 会动手操作性能测试平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d = 0.622Pw (T )/[B − Pw (T )]
(4)室内侧空气的比焓: i(J / kg )
i = 1010t + (2501 + 1.84t)d ×1000
(5) 被试机出风口处饱和水蒸汽分压: Pwso / (Pa)
( ) ( ) ln
P/ wso
= C1 / T / + C2 + C3T / + C4T / 2 + C5T / 3 + C6 ln T /
式中系数: C1 = −5800.2206
C2 = 1.3914993
C3 = −0.04860239
C4 = 0.41764768 ×10−4
C5 = −0.14452093×10−7
C6 = 6.5459673 T / = t / + 273.15(K )
Ts / = ts / + 273.15(K )
KFR-32GW/Z1 3200W 3600W 1200W 1300W 220V/50Hz 5.5A R22 0.86kg490 m3 / h
四. 实验装置
1. 空气再处理系统 2. 两个保温间 3. 风量测试装置 4. 温度传感器 5. 差压变送器 6. 电量测试仪 7. PID 数字调节器 8. ADAM 数据采集模块 9. 计算机
( ) [ ( )] d / = 0.622Pw/ T / / B − Pw/ T /
(8)被试机出风口处空气的比焓: i / (J / kg)
i / = 1010t / + (2501 + 1.84t / )d / ×1000
(9) 被试机出风口处空气的比重: r / (kg / m3 )
( ) ( ) ( ) r / = P 1 + d / / 461.5 / 273.15 + t / / 0.622 + d /
( ) P / wso
Tw /
Pa
Tw / = tw / + 273.15
( ( )) ( ) ln
P/ wso
Tw /
= C1 / Tw / + C2 + C3Tw / + C4Tw / 2 + C5Tw / 3 + C6 ln Tw /
(6) 被试机出风口处空气相对湿度:ϕ /
( ) ( ) [ ( ) ( ) ] ( ) ϕ / = Pw/ T /
式中:
Pw (T )---干球温度 t 的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 Pa ;
A = 0.000667
B ----大气压力, Pa (标准大气压 B = 101325Pa )
所以,干球温度为T 时,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
Pw (T ) = Pwso (T ) ϕ
(3)室内侧进风口空气的含湿量: d (kg / kg)
② 室内侧进风口湿球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力 Pwso (Tw )(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