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案

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案
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案

阿司匹林的制备

阿司匹林的制备

默认分类2009-05-0410:25:27阅读517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壹、目的要求

1、熟悉酚羟基酰化反应的原理,掌握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2、掌握抽滤装置的安装和操作。

3、学会利用重结晶纯化固体有机物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于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

应来制取。反应式如下:

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

三、仪器和药品

锥形瓶(100mL)、量筒(10mL,25mL)、温度计(100℃)、烧杯(200mL,100mL)、吸滤瓶、布

氏漏斗、水泵、水浴锅、电炉

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乙醇水溶液(35%)

四、实验步骤

1、酰化

于干燥的锥形瓶(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壹侧口安装球形冷凝管,另壹侧口安装温度计)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滴浓硫酸(水杨酸分子内存于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立即配上带

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于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

2、结晶抽滤

稍冷后拆下温度计。于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俩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烧杯中。

3、重结晶

于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俩次,压紧抽干。

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

五、注意事项

1、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气冲出。且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

2、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生成。

3、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

4、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于通风橱内取用,且注意不要粘于皮肤上。

实验八阿司匹林的制备

【目的要求】

⑴熟悉酚羟基酰化反应的原理,掌握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⑵掌握抽滤装置的安装和操作;

⑶学会利用重结晶纯化固体有机物的操作技术。

【预习指导】

⑴预习实验原理,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⑵认真阅读重结晶的原理、意义及操作方法,抽滤装置的安装和操作要点。 ⑶通过查阅资料填写下表:

名称

M

/g.mol-1 m.p. /℃

b.p. /℃ ρ/g.cm-3 水溶性 投料量

理论

产量 质量(体

积)/g(mL)

n/mol

水杨酸 乙酸酐 硫酸 乙醇(35%) 阿司匹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用退热镇痛药APC 中A 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于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反应式如下: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反应温度应控制于75~80℃左右,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

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

【仪器药品】

锥形瓶(100mL)量筒(10mL,25mL)温度计(100℃)烧杯(200mL,100mL)吸滤瓶布氏漏斗小水泵水浴锅电炉

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乙醇水溶液(35%)

【实验步骤】

⑴酰化于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于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

⑵结晶抽滤稍冷后拆下温度计。于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俩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烧杯中。

⑶重结晶于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俩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

【注意事项】

⑴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气冲出。且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

⑵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生成。

⑶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

⑷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于通风橱内取用,且注意不要粘于皮肤上。

注释

【1】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壹侧口安装球形冷凝管,另壹侧口安装温度计。

【2】水杨酸分子内存于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

实验: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

教学方案

教学目的:

1、通过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初步了解有机合成中的乙酰化学反应原理及方法。

2、巩固减压过滤的操作。

3、进壹步掌握用重结晶的方法来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基本原理:

水杨酸是壹个双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因此,有俩种不同的酯化反应。为了合成乙酰水杨酸,采用于强酸存于下,水杨酸和过量乙酸酐反应,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酯化。

反应结果能够见成是于水杨酸分子中引入个乙酰基。这种于有机分子中引入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基化反应。若引入乙酰基就称为乙酰化反应。提供酰基的试剂称为酰化剂,本实验中乙酸酐就是乙酰化试剂。

由于水杨酸是双官能团化合物,分子中的酚羟基和羧基彼此之间亦能起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乙酰水杨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于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于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能够于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和大多数酚类化合物壹样,水杨酸能够和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和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本实验除采用三氯化铁鉴定纯度外,仍可用测定熔点法来判断纯度。

实验药品:

水杨酸,乙酸酐,浓硫酸,浓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FeCl3溶液

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性状

比重

熔点

沸点

溶解度:克/100mL

溶剂 水

水杨酸 138.12 白色结晶

粉末

1.443 156℃‐159℃ 易溶 溶 溶

乙酸酐

102.09

无色透明

液体 1.45 1.08 ﹣73.1℃ 138.6℃ 微溶 易溶 易溶

乙酰水杨酸

108.16 白色结晶

粉末

135℃ 微溶 易溶 微溶

浓硫酸 无色油状液体

1.84 ﹣90.8℃ 338℃ 易溶

实验步骤

(壹)酰化反应

1、称取2.0g (约0.014mol )固体水杨酸,放入125ml 锥形瓶中,加入5.4g (5ml ,0.05mol )乙酐,用滴管加入5滴浓H2SO4,摇匀。

2、待水杨酸溶解后将锥形瓶放于85-90℃水浴中5-10分钟,常常摇动锥形瓶,使乙酰化反应尽可能完全。

3、冷至室温,即有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如不结晶,可用玻棒摩擦甁壁且将反应物置于冰水中冷却使结晶产生。

4、加入50mL 水,将混合物继续于冰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

5、减压抽滤,用滤液反复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结晶被收集到布氏漏斗

6、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几次,继续抽吸将溶剂尽量抽干。

7、粗产物转移至蒸发皿,于风中吹干,称重。

(二)、重结晶

1、将粗产物转移至150mL的烧杯中,于搅拌下加入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加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

2、抽气过滤,副产物聚合物应被滤出,用5-10mL水冲洗漏斗,合且滤液。倒入预先盛有4-5mL浓HCl和10mL水配成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

3、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

4、减压抽滤,用洁净的玻塞挤压滤饼,尽量抽去滤液,再用冷水洗涤2-3次,抽干水分。

5、将结晶移至表面皿上,干燥后称量。

(三)、产品纯度检验

取几粒结晶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

2、反应过程温度须控制于70℃左右,温度过高会加快副产物的生成。

3、抽滤后洗涤用水要少。

4、乙酰水杨酸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126~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

5、测熔点时先使温度达到120℃后再放样品,否则样品于升温过程中易分解。

现象记录及数据处理:

时间操作现象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本实验中乙酸酐过量,计算产率应以水杨酸为基准

基本操

作流

程:

方案选择:

注意事项:

(1)乙酸酐须重新蒸馏、水杨酸需预先干燥。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仍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和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FeCl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25℃。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化学名.(/乙酰氧基)苯甲酸,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35-140℃,无臭或略带醋酸味,水中微溶,乙醇中易溶,氯仿或乙醚中溶解,遇湿气缓慢水解生成水杨酸,具弱酸性,最稳定ph值2.5。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经酰化制得。在生成阿斯匹林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副产物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可提纯阿斯匹林。实验过程中,阿斯匹林产量少,并且不易结晶析出,常常须采用摩擦杯壁、加入晶种、浓缩溶液等办法才析出晶体,实验现象成功率低,同时需要较长的处理及静置时间。 阿司匹林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阿司匹林 本实验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使水杨酸与乙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制取阿斯匹林。由于水杨酸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反应必须加热到150~160℃。不过,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或浓磷酸过氧酸等来破坏氢键,反应温度也可降到60~80℃,而且副产物也会有所减少。原理如下: 水杨酸在酸性条件下受热,还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 酰化反应 在100 mL干燥的园底烧瓶中加入4 g水杨酸、10 mL乙酸酐和10滴浓硫酸,采用搅拌使水杨酸尽量溶解,然后在水浴上加热,水杨酸立即溶解。如不全溶解,则需补加浓硫酸和乙酰酐。保持锥形瓶内温度在70℃左右。安装回流装置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80~85℃,同时保持低速匀速搅拌, 20 min后停止加热。反应液稍微冷(50℃以下)却缓慢加入15 mL冰水用来水解过量的乙酸酐,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液倒入50mL冰水的锥形瓶,即有乙酰水杨酸析出,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析出。 产品的提纯 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3次,减压过滤,即得到粗产物。产品重结晶:将粗产物转移至烧杯,在搅拌下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直至无二氧化碳产生。减压过滤,用少量水冲洗漏斗,除去少量的白色聚合物,合并滤液,倒入预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2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利用酚类的酰化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的原理和制备方法。 2、掌握重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熔点测定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可通过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得。 COOH OH +(CH 3CO)2O H 2SO 4 COOH OCOCH 3+CH 3COOH HO n C O O O C O O C O O *m +H 2O (n-1)主反应 副反应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利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可把聚合物从乙酰水杨酸中除去。 粗产品中还有杂质水杨酸,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而乙酰水杨酸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与三氯化铁显色,因此,产品中残余的水杨酸很容易被检验出来。 三、实验药品及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图 抽滤装置干燥装置烧杯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反应装置 五、实验流程图 2g水杨酸 5ml乙酐 5d 六、实验步骤 在125ml的锥形瓶中加入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小心旋转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水浴中加热5-10min,控制水浴温度在85-90℃。取出锥形瓶,边摇边滴加1mL冷水,然后快速加入50mL冷水,立即进入冰浴冷却。若无晶体或出现油状物,可用玻棒摩擦内壁(注意必须在冰水浴中进行)。待晶体完全析出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用少量冰水分二次洗涤锥形瓶后,再洗涤晶体,抽干。 将粗产品转移到150ml烧杯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到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抽滤,副产物聚合物被滤出,用5-10ml水冲洗漏斗,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4-5ml浓盐酸和10ml水配成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用冰水冷却,使沉淀完全。减压过滤,用冷水洗涤2次,抽干水分。将晶体置于表面皿上,蒸汽浴干燥,得乙酰水杨酸产品。称重,约 1.5g,测熔点133-135℃。 取几粒结晶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的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 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晶体的一半溶于少量(2-3ml)乙酸乙酯中,溶解时

实验六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

12:47 装置好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及冷凝管的干燥三口烧瓶(250mL)。 12:49 三口烧瓶中加入10g水杨酸(白色晶体),28mL乙酸酐(无色液体,味道类似醋酸),再加浓磷酸(无色液体)3.6mL。 13:00 开始加热,液体飞速旋转 13:05 三口烧瓶温度升为60℃,通过控制加热套使其在60℃保持15分钟13:20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13:32 三口烧瓶壁有少量白色晶体开始析出。在搅拌状态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140 mL水,放在冷水浴中静置10分钟 13:41 放入冰水浴中静置20分钟,充分冷却,大量白色晶体析出,直至结晶完全。 14:08 抽滤,用冰水洗涤两次,抽干得到白色晶体。 14:28 将晶体放在250 mL烧杯中,加入7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到没有二氧化碳放出为止 14:45 真空过滤除去聚合物固体,少量土黄色滤渣。 14:54 将滤液放在250 mL烧杯中,慢慢滴入6mol/L盐酸溶液,搅拌 14:56 白色结晶析出后,继续滴加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5。 15:01 烧杯放入冰水浴中冷却,直至结晶完全。 15:11 真空过滤收集产物,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然后抽干。 15:25 取少许(约0.05g)粗产品放入2号试管中。 15:27 其余粗产品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缓慢加热(微热),搅拌,直至晶体溶解 15:31 再加入80mL水,在室温中静置,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重结晶 15:48 待结晶完全,抽滤 15:57 滤饼用少量35%乙醇溶液洗涤,抽干后取少许(约0.05g)精产品放入3号试管中。并称好表面皿的质量为38.558g。 16:00 置于表面皿,放入烘箱烘干。 16:15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334g 16:18 取少许(约0.05g)水杨酸放入1号试管中。在1、2、3三根试管中加入1mL乙醇,使化合物溶解。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1滴5%三氯化铁溶液,观察结果 16:30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084g 16:45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5.966g 17:00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948g(前后两次称量误差在0.05g),计算产率。17:15 测定产品的熔点。 【结果】 45.948 - 38.558 = 7.390 g 1号水杨酸黑紫色 2号粗产品深黄色 3号精产品淡黄色 熔点131.1 ~ 131.5 【思考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为什么所用的容器要干燥?

年产吨阿司匹林车间工艺设计模板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 100吨/年阿司匹林车间工艺设计 院系: 药学院 班级: 一班 设计人: ××× 学号: 指导老师: ×××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 药学院专业班级: 设计人: ××× 一: 课题名称 年产100吨阿司匹林车间工艺设计二: 原始数据及条件 1、年产100吨阿司匹林 2、原料: 水杨酸、乙酸酐、三氯化铝、乙醇 3、要求: 原料工艺级纯度 三、设计要求 编辑一份设计说明书, 主要内容包括: (1)标题页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设计方案简介 (5)工艺流程框图及说明

(6)物料衡算 (7)对本设计的评述( 问题及建议) (8)附图( 工艺流程简图) (9)参考文献 图纸需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绘 四: 设计日期 11月20日至12月15日 指导老师: 游桂荣 目录 一.产品介绍: ------------------------------------------------------------4二.设计任务-------------------------------------------------------------10三.产品方案-----------------------------------------------------------------10四.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10五.格原料、中间产物的主要技术或规格----------------------------13六.物料衡算----------------------------------------------------------------20七.主要工艺设备选型---------------------------------------------------21八.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21九.存在问题及建议------------------------------------------------------21十.参考文献---------------------------------------------------------------22 年产100吨阿司匹林车间工艺设计 一、产品介绍 1、产品简介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能运用已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及工具书,熟悉实验原理。 2.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主要仪器及试剂、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装置图等)。 3.了解乙酰水杨酸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4.通过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初步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等方法。 5.巩固称量、溶解、加热、结晶、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将水杨酸与乙酐作用,通过乙酰化反应,使水杨酸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水杨酸。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其作用是破坏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酚羟基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酰化反应容易完成。 水杨酸分子中含羟基(—OH)、羧基(—COOH),具有双官能团。本实验采用以强酸为硫酸为催化剂,以乙酐为乙酰化试剂,与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酰化作用形成酯。反应如下: M=138.12 M=102.09 M=180.15 M=60.05 反应原理:

副反应: O OH OH 2 OH C O O O O H +O H 2O OH OC OCH 3 O OH OH + OC OCH 3 C O O O O H 乙酰水杨酸能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副产物不能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可能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上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中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形成配合物;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 本实验用FeCl3检查产品的纯度,此外还可采用测定熔点的方法检测纯度。杂质中有未反应完酚羟基,遇FeCl3呈紫蓝色。如果在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FeCl3,无颜色变化,则认为纯度基本达到要求。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 药品:水杨酸5.00g(0.036mol),乙酸酐8.64g (8mL ,0.08mol),饱

阿司匹林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重结晶操作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有退热止痛作用。纯品为白色针状或片状晶体,溶解于37℃水中,口服后在肠内开始分解为水杨酸。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在酸催化下酰基化反应制得。 在反应过程中会形成聚合物,利用阿司匹林和碳酸氢钠反应形成水溶性的钠盐,可与聚合物分离。 通过过滤将聚合物除去,加酸酸化得到阿司匹林,再重结晶纯化。 水杨酸含有酚基,能与稀三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深紫色的溶液。纯净的阿司匹林不会产生紫色。所以通过对未反应的水杨酸的点滴试验,很容易检测产物的纯度。 产品可通过熔点,红外,核磁共振和液相色谱等鉴定。 本实验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在磷酸催化下酰基化反应制得乙酰水杨酸,通过溶解,过滤,结晶,重结晶等纯化得到阿司匹林产品。 三、仪器和材料 仪器:恒温水浴槽,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三口瓶,烧杯,量筒,天平,砂芯漏斗,过滤瓶。 材料:水杨酸,乙酸酐,浓磷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8%盐酸溶液,无水乙醇。 四、实验内容 实验装置图如下: CO O H O H +CH 3C O O C O CH 3CO O H O C O CH 3+ CH 3COOH 浓硫酸或磷酸

实验步骤 1.开启水浴恒温槽的电源,使水浴温度控制在60℃。 2.在三口瓶中加入5g水杨酸,14ml(15g)乙酸酐,1.8ml浓磷酸,按图的实验装置安装好。 3.在60℃的水浴中,搅拌,反应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在瓶中加入70ml水,继续搅拌5min, 再放在冷水浴中静置5—10min,加入冰块,在冰水浴中静置10—20min,充分冷却,直至结晶完全,真空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二次。 4.将晶体放在250ml烧杯中,并加入7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到无二氧化碳放出为止。真空抽 滤除去聚合物固体。 5.将滤液放在250ml烧杯中,边搅拌边慢慢滴入18%盐酸溶液,直至PH值1.5.烧杯放入冰水浴中冷 却,直至结晶完全。真空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二次,得粗产品。 6.粗产品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20ml无水乙醇,搅拌,缓慢加热,直至晶体溶解,再加入40ml水, 在室温中静置,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直至结晶完全。真空抽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水(1:2,v/v)溶液洗涤,烘干,得产品。称量,计算产率。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对产品进行称重,为2.663g,根据方程式:

(完整版)阿司匹林的合成

阿司匹林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阿司匹林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阿司匹林制备实验,初步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等方法。 3、巩固称量、溶解、加热、结晶、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4、了解合成中的副产物以及相应的除杂方法。 5、了解阿司匹林合成中可使用的催化剂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以醋酐为酰化剂, 与水杨酸羟基酰化成酯。传统的合成阿司匹林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它存在如下缺点: 1)收率较低(65%~70%),腐蚀设备,有排酸污染; 2)操作条件要求严格。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反应要严格控制其加入速度和搅拌速度, 否则会导致反应物碳化; 3)粗产品干燥时,由于硫酸分离不完全而导致部分产品氧化, 引起产品成色不好;4)产品不能加热干燥, 否则产品中残余的浓硫酸会催化乙酰水杨酸水解成水杨酸。 因而寻找一类新的催化活性高、环保型的催化剂来代替质子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必要的,改进后的催化剂大体可分为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和其他类型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机理如下:在酸作用下,乙酸酐中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强,使乙酸酐中酰基容易向羟基转移形成酯基, 即完成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催化剂酸性越强, 氢质子流动性越好, 越易于催化酯基的生成, 但在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中, 催化剂酸性太强, 也会造成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另一水杨酸分子中的酚羟基脱水酯化,生成较多的酯聚合副产物。因此,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为基础, 人们对酸性化合物替代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可喜成果。酸性催化剂包括路易斯酸、固体酸、有机酸、 酸性无机盐、酸性膨润土等。

阿司匹林的制备

阿司匹林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通过阿司匹林的制备,了解合成实验的一般原理、操作及思维方式 2、了解酰化反应的要求及应用 3、进一步巩固重结晶的操作方法学会混合溶剂重结晶 4、了解相关数据库的查阅方法:如维普、万方等,并能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 水酸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 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司匹林是由水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酸可由水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酸。反应式为 三、合成原料 阿司匹林又称醋柳酸。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学式C9H8O分子结构式为:CH3COOC6H4COOH、分子量180.16、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密度1.35g/cm3。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潮则缓慢水解成水酸和醋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也溶于碱溶液同时分解。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水酸化学名称:2-羟基苯甲酸分子式 C7H6O3 结构式 C6H4OHCOOH分子量138.12。水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先微苦后转辛。熔点157-159℃,在光照下逐渐变色。相对密度1.44。沸点约211℃/2.67kPa。76℃升华。常压下急剧加热分解为苯酚和二氧化碳。1g水酸可分别溶于460ml水、15ml沸水、2.7ml 乙醇、3ml丙酮、3ml乙醚、42ml氯仿、135ml苯、52ml松节油、约60ml甘油

和80ml石油醚中。加入磷酸钠、硼砂等能增加水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水酸水溶液的pH值为2.4。水酸与三氯化铁水溶液生成特殊的紫色。 乙酸酐分子式:(CH3CO)2O分子量:102有刺激气味,其蒸气为催泪毒气,溶于苯、乙醇、乙醚,常用作乙酰化剂以及用于药物阿司匹林染料、醋酸纤维制造。 四、实验步骤 称取50.0g水酸,加入50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5mL乙酸酐摇匀后加入5滴浓硫酸装一球形冷凝管见上图。待水酸全部溶解后将圆底烧瓶放入80~85℃水浴中恒温15~20分钟其间不断振摇。反应结束后稍微冷却倒入盛有30mL冷水的烧杯中并用10mL水洗涤圆底烧瓶将洗涤液也倒入烧杯中很快析出白色晶体将烧杯置于冷水 浴中并不断搅拌促其结晶完全。抽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晶体抽干得粗品阿司匹林。 取极少量粗品阿司匹林,溶于几滴乙醇中加入0.1%FeCl3溶液1~2滴现察颜色变化。 将粗品阿司匹林放入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5mL无水乙醇装上球形冷凝管通入冷凝 水置于60~70℃水浴中加热片刻若粗品还有少量未溶可补加少量乙醇直至其全都溶 解。用滴管向溶液中滴加水至微浑再加热溶解冷却至少半小时溶液析出白色晶体抽 滤红外灯烘干计算收率。 取少量重结晶后的阿司匹林溶解于几滴乙醇中并加入0.1%FeCl3 溶液1~2滴观察颜 色变化。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设计

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制药工艺学) 课程设计 班级制药0601 姓名孙溪 学号 20060687 指导教师徐国梅 二009年12月28日

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工艺设计课程:制药工艺学 系(部):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0601 学生姓名:孙溪 学号: 20060687 指导教师:徐国梅 完成日期: 2010年 1月 8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 2.课程设计说明书 (3) 3.课程设计简介 (5) 4.设计资料 (6) 5.车间平面布置 (6) 6.工艺设计计算 (8) 7.文献资料 (10)

课程设计简介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 某药厂年产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500千克。年工作日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且最终产品以颗粒剂出售,5g/袋。质量要符合成人用颗粒剂相关标准。 第二部分生产工艺选择及流程设计 一、生产工艺选择 本项目生产阿司匹林采用的是化学合成法,以水杨酸作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粗制、精制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阿司匹林产品。 本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工段:第一工段为反应阶段、第二工段为粗制阶段、第三工段为精制阶段。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二、工艺流程设计 1 配料比:水杨酸:醋酸酐:乙酸钠=1:1.4:0.07 本设计选择间歇式操作,将原料投入酰化釜中,升温1个小时,釜温达到75摄氏度左右时,打开搅拌桨搅拌,反应放热,打开冷凝器,使反应物料保持在液态,反应温度控制在75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过低的温度会使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升高温度,易产生许多副产物,是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控制反应时间与温度很重要,反应时间为6小时,当反应液中水杨酸含量低于0.02%时,停止反应(可通过取样检验获得)。关闭冷凝器,通入冷却水冷却至室温,投入结晶釜内结晶,用离心机过滤,收集乙酰水杨酸粗品,收集母液,供下批反应使用。将粗品投入结晶釜内,通过计量罐进入结晶釜内,通入蒸汽加热到40摄氏度,打开搅拌桨搅拌,均匀混合后,通入冷却水冷却至结晶,用离心机过滤,干燥,过筛后得乙酰水杨酸成品。废液进行处理并回收。 在制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单元操作过程有: 1.酰化反应 2.冷冻结晶

阿司匹林制备原理

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步骤与装置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酰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2掌握保护易氧化基团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重结晶操作技术,抽滤装置的安装与操作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 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 反应方程式: 副反应: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 产生的副产品: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1.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滴 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 2.结晶抽滤稍冷后拆下温度计。在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

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烧杯中。

3.重结晶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 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 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 三.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 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 四.实验仪器 圆底烧瓶(250ml),天平,胶头滴管,水浴锅,温度计(100℃),玻璃棒,布什漏斗,真空泵,烧杯(200mL,100mL),回流冷凝管,锥形瓶(50mL或100mL),试管,表面皿,烧杯,水浴锅电炉 五.实验药品 水杨酸 (s),乙酸酐 (L) ,浓硫酸(98%), 冰块,乙酸乙酯 (L) ,沸石,1%三 氯化铁溶液,乙醇,水(35%)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高分子11-3 班(09) 一、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学结构式为: 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140℃,易溶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 合成路线如下: 二、仪器药品 单口烧瓶(100mL)、球形冷凝管、量筒(10mL,25mL)、温度计(100℃)、烧杯(200mL,100mL)、吸滤瓶、布氏漏斗、循环水泵、水浴锅、电热套。 溶液。 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盐酸溶液(1∶2)、1% FeCl 3 三、实验步骤 于100 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g水杨酸和10mL新蒸馏的乙酸酐,在振摇下缓慢滴加7 滴浓硫酸,参照图1安装普通回流装置。通水后,振摇反应液使水杨酸溶解。然后用水浴加热,控制水浴温度在80~85℃之间,反应20min。 撤去水浴,趁热于球形冷凝管上口加入2mL蒸馏水,以分解过量的乙酸酐。 稍冷后,拆下冷凝装置。在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烧杯中,并用冰-水浴冷却,放置20min。待结晶析出完全后,减压过滤。 将粗产品放入100mL烧杯中,加入50mL饱和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搅拌,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为止。减压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30mL盐酸溶液,阿司匹林即呈结晶析出。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充分冷却后,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干燥,称量产品 四、纯度检验

向盛有5 mL乙醇的试管中加入1~2滴1%三氯化铁溶液,然后取几粒固体加入试管中,观察有无颜色变化,水杨酸可以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阿斯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结晶的一半溶于少量的乙酸乙酯中(约需2~3 mL),溶解时应在水浴上小心的加热。如有不溶物出现,可用预热过的玻璃漏斗趁热过滤。将滤液冷至室温,阿斯匹林晶体析出。如不析出结晶,可在水浴中稍为加热浓缩,并将溶液置于冰水中冷却结晶,抽滤收集产物,干燥后测熔点。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材料的摩尔比,可看出乙酰酐是过量的,故理论产量应根据水杨酸来计算。水杨酸理论上应产生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mol,则其理论产量为: (mol)×180(g/mol)=5.04g 产率:/×100%=% 六、思考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不加浓硫酸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在酯化反应以及酚羟基替代醇羟基完成的类似于酯化的反应,都需要用脱水剂来催化。浓硫酸在这里的作用是脱水剂和吸水剂,一方面脱水作用促进酯化反应,另一方面吸水作用使这种可逆反应向着酯化反应的正方向移动,促进产品的生成。如果不加浓硫酸则会导致产率下降。 2、制备阿司匹林时,为什么所用仪器必须是干燥的? 答:实验室制法中用到乙酸酐,乙酸酐遇水水解,水解以后的产物是乙酸,乙酸的乙酰化能力比乙酸酐弱很多,反应不能进行.所以仪器必须是干燥的。 3、用什么方法可简便地检验产品中是否残留未反应完全的水杨酸? 答:运用直接滴定法和两步滴定法测量

阿司匹林课程设计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年产1500吨阿司匹林醋化工序工艺设计设计者姓名:夏淼 指导教师:李健秀 系别:制药工程系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09(3)学号:09233217 设计时间2012年6 月至2012年6 月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 09(3) 班夏淼(学号 09233217)同学现给你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如下,要求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 一、设计题目: 1500t/a阿司林生产装置醋化工序工艺设计 二、设计主要内容: 1、物料衡算; 2、热量衡算; 3、典型设备的工艺计算以及选型; 4、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图,1张); 5、设计说明书。 三、生产条件(包括年操作日、生产方式及其它限制性条件) 1、连续生产,四个班组三班倒; 2、年操作日为333日,8000 h; 3、醋酐精制采用连续精馏,选用浮阀塔。 四、工艺参数 1、裂化反应的醋酸转化率为80%,乙烯酮的选择性为90%; 2、粗醋酐中醋酸酐的含量为85%(质量%)。 五、设计中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参考书、资料、规范、标准等) 1、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编.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第三版). 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 2、时钧,汪家鼎,余国琮,陈敏恒编. 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3、马沛生编著.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第一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4、黄路,王保国编. 化工设计(第一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王志祥.制药工程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化工部化工工艺配管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 (HG 20519-92).化工部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1993.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 20min 冷却 15min 抽滤 洗涤 粗产物 乙酸乙酯沸石加热 回流 趁热过滤冷却 抽滤 洗涤 干燥 乙酰水杨酸 测熔点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O OH OH +(CH3CO)2O浓H2SO4 O OH OCOCH3 +CH3COOH 副反应:

O OH OH 2 OH C O O O O H +O H 2O OH OCOCH 3 O OH OH + OCOCH 3 C O O O O H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名 称 分子量 m.p.或b.p. 水 醇 醚 水杨酸 138 158(s) 微 易 易 醋酐 102.09 139.35(l) 易 溶 ∞ 乙酰水杨酸 180.17 135(s) 溶、热 溶 微 四、实验步骤: 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 (0.050mol )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0.100mo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 ,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 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 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90℃)重结晶。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报告记录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阿司匹林的制备 实验名称: 班级: 姓名:

实验报告 一、实验项目 ?experimental project 阿司匹林的制备 The Preparation of Aspirin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aim and request 1、明确乙酰水扬酸的制备的原理,影响因素; 2、明确酚的性质实验的原理,及定性鉴定实验方法。 3、掌握抽滤装置的安装与操作; 4、学会利用重结晶纯化固体有机物的操作技术。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 醚,微溶于水。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 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 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反应式如下: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 酸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 COOH OH+CH3C O CCH3 O O H2SO4 75~80℃ COOH OCCH3 O +CH3COOH H+ OH COOH HO COOH + OH C O O COOH +H2O 水杨酰水杨酸酯 OCOCH3 COOH+HO COOH H+ OCOCH3 C O O COOH +H2O 乙酰水杨酰水杨酸酯

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 ,25mL ) 温度计(100℃) 烧杯(200mL ,100mL ) 吸滤瓶 布氏漏斗 小水泵 水浴锅 电炉 药品:水杨酸 乙酸酐 硫酸(98%) 乙醇水溶液(35%) 『实验步骤』 ⑴ 酰化 在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6g 水杨酸和10mL 乙酸酐,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 ,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 ,使反应进行完全。 ⑵ 结晶抽滤 稍冷后拆下温度计。在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 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 烧杯中。 ⑵ 重结晶 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称重为3.3209g ,计算产率。 『实验结果』 理论产量:6/138X180.16=7.833g 产率为:3.3209/7.833=42.4% 『注意事项』 水杨酸乙酸酐硫酸 酰化 锥形瓶 乙酰水杨酸乙酸硫酸水 水杨酸等少量杂质液相 固相 乙酸硫酸水 乙酰水杨酸粗品 抽滤装置加水搅拌析出结晶 过滤 重结晶过滤 抽滤装置液相 固相乙醇水水杨酸等少量杂质乙酰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完整版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 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副反应: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 溶液,观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 3 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135℃。因此重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 ~ 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 140℃的馏分。 139 ~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90℃)重结晶。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 ~ 七、深入讨论: 1、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英文名称: aspirin 其他名称:乙酰水杨酸,醋柳酸。适应症:阿司匹林是使用最多、使用时间长的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pge1)合成、释放减少,从而恢复体温中枢的正常反应性,使外周血管扩张并排汗,使体温恢复正常。本品尚具抗炎、抗风湿作用,并促进人体内所合成的尿酸的排泄,对抗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解热,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肌肉痛、头痛、偏头痛、痛经、牙痛、咽喉痛、感冒及流感症状。2、乙酰水杨酸其它制备方法 在干燥的锥形瓶中放入称量好的水杨酸(2g 、乙酐(5ml 5.4g ,滴入5滴浓硫酸,轻轻摇荡锥形瓶使溶解,在80~90℃水浴中加热约15min,从水浴中移出锥形瓶,当内容物温热时慢慢滴入3~5mL冰水,此时反应放热,甚至沸腾。反应平稳后,

阿司匹林的合成思考题及实验指导

附件3-2 阿司匹林的合成 () 第一部分实验前讨论题 A组 1.阿斯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是如何发现的再举例一个自然是人类的宝库的例子。 2.白柳叶子中的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为什么还要改造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写出反应式。 3.为什么要使用醋酐代替醋酸 4.阿司匹林的药片是纯阿司匹林吗添加了什么为什么要添加这些物质 5.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开发新的止痛药物 B组 1.阿斯匹林提纯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2.红外光谱鉴定物质结构的原理是什么讨论乙酰水杨酸的红外光谱图。 3.鉴别物质结构还有什么方法,至少讨论一种方法 4.减压过滤作用机理,和普通过滤相比有什么优点从实验步骤中可以看出阿司匹林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 5.药物的服药时间是如何确定的(讨论一级反应的速率问题) 第二部分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学习简单的有机合成及抽滤操作。 二、实验原理 阿斯匹林是一种止痛、退热和抗炎药。早在18世纪,人们就已经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发现它的作用,不过它对人的肠胃刺激作用很大。后来,人们发现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并成功地合成出了替代水杨酸的有效药物——乙酰水杨酸,并用它与添加剂配合制造了效果更好的药物阿司匹林。

通过醋酸中的羧基(—COOH)与水杨酸中的羟基(—OH)发生酯化反应就可制得阿斯匹林中的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 COOH OH + COOH O CCH3 O + + CH3C O OH H2O 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以上反应中所得的乙酰水杨酸产率不高。在实验中若以醋酐代替醋酸,醋酐将与酯化反应的产物水作用生成醋酸,从而促进酯化反应向右进行,使产率提高。另外,加入浓磷酸作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 COOH OH + CH3C O CH3C O O COOH O CCH3 + +CH3C O OH 乙酰水杨酸常温下为固体,微溶于水,可以通过结晶法分离出来。但是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也生成少量的聚合物副产物。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溶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纯化乙酰水杨酸。 没有发生反应的水杨酸,可以在纯化和重结晶过程中除去。水杨酸可与FeCl3反应生成深色配位化合物;而乙酰水杨酸的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FeCl3发生反应,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鉴定水杨酸杂质。本实验中采用冰醋酸和水样酸作为反应原料。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250 cm3锥形瓶(烘干),10 cm3量筒(烘干),布氏漏斗,吸滤瓶,水泵,水浴锅,温度计 试剂:水杨酸,冰醋酸,85%磷酸,饱和NaHCO3溶液,浓盐酸,1% FeCl3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阿司匹林的制备 取250cm3干燥锥形瓶一只,先后加入水杨酸,醋酐,再加入5滴85%磷酸作催化剂。将锥形瓶放在75℃左右的水浴锅内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锥形瓶中的液体,保持该温度

阿司匹林实习报告模板

阿司匹林车间实习报告模板

随着四月八号实习动员大会的召开,我们制药工程专业11级为期三周的实习生活正式全面开始。 在盛长文老师的详细介绍下,我对今后三周的实习充满了期待与向往。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整日面对的是生硬的教材知识。虽然不乏老师的精彩讲解,但是总是希望亲临一下药物的生产现场。由于制药工业的特殊性,通过我们自身很难取得在药厂的实习机会。所以这次机会才变得如此难能可贵。在此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与关爱。 由于实习时间的紧迫性,为了能更好的利用学校和药厂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我必须把握好每一天的实习时间,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玩闹,不浪费。在此之前,要绝对遵守老师和药厂技工所说过的安全条例,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努力做好实习前相关资料的查询,实习过程中记录每天的实习笔记,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做好相关记录,实习结束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整理总结。最后,依据自己的整理总结写出实习报告。 再次感谢领导、老师、技工对我们这次实习所做的帮助,相信不会让你们的努力白费。

前言 (1) 目录 (2) 第一章实习地点、时间 (3) 1.1药厂简介 (3) 1.2实习时间安排 (3) 第二章产品原料 (5) 2.1阿司匹林的介绍 (5) 2.2阿司匹林的标准与检测 (5) 2.3原料介绍与规格 (7) 2.4包装材料 (8) 第三章生产工艺流程 (10) 3.1工艺原理 (10) 3.2工艺流程框图 (11) 3.3工艺流程介绍 (11) 3.4工艺参数与生产标准 (13) 3.5物料衡算与产率 (15) 3.6生产消耗与能力 (18) 第四章三废处理与生产安全 (20) 4.1三废处理 (20) 4.2生产卫生 (20) 4.3生产安全 (20) 第五章技改建议 (23) 第六章附录 (24) 6.1附录 (24) 6.2附表 (27) 第七章实习感悟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