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埃及的金字塔

合集下载

15埃及的金字塔

15埃及的金字塔

宙457年 建造地点:希腊奥林匹亚城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 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 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會的发源地— —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城,第一届奥林 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的就是在此地举 办。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 “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 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 船只。”
巴比伦空中花园 —— 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点: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巴格达附近
这座神话般的建筑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一个妃子修建 的,大约400英尺见方,高出地面75英尺。 据 说它要由奴隶们转动机械装臵从下面的幼发拉底河里抽上 大量的水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
神殿是以表面 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 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条约高米的科 林斯式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107.75 尺,高1.0米3尺,神像则约高13米40尺, 米, 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筑 ,整座神像及他 相等於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座在宝座 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上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位於奥林 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 比亚的神殿於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虽然 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 宙斯神像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而幸免於 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 难,可是神像最终亦难逃扼运,於公元 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该宝座的底座阔6.5米20 462被大火烧毁。
摩索拉斯陵墓
罗德港巨人雕像
3.巴比伦空中花园4.阿耳 忒弥斯神庙5.宙斯神像6. 摩索拉斯陵墓7.罗德港巨 人雕像。 世界七大奇观已有极 多年的历史,到了现在已经 受到非常大的损毁,因此保 养问题是目前最重要的课 题.对於已经倒塌的奇观科 学家已设法找寻及发掘遗 迹。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15篇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15篇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15篇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15篇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1教学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埃及金子塔图片,多媒体课件等;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目标:1、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本,去埃及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数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难点:如何充分利用搜索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金子塔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教材分析:《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

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法与学法:本文是说明文,学生兴趣不浓。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

我借助百度搜索和多媒体,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与网络课堂的讲读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学生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结构的精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也能解决课文的难点,如学生对于金字塔垒石头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我让电脑通过画图演示垒石的方法,(其他同学在纸上画)然后向同学解说过程,自然就解决了这点。

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了。

3、课外延升,促进发展。

了解完金字塔让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信息,并说说作者运用的方法。

埃及的金字塔阅读答案

埃及的金字塔阅读答案

埃及的金字塔阅读答案埃及的金字塔阅读答案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

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

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任务。

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放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

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

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

此外。

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

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另外,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

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

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⑤二十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

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

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

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侧重介绍了埃及金字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侧重介绍了埃及金字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侧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表面雄伟、结构精妙的特色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纳的设施,热情歌颂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智。

第一点,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教学在严老师的引领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体现了教师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二点,教学扎实有效。

介绍说明方法,引领学生领悟这些方法运用的好处,是说明性文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和体味。

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教学时教师还通过计算、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的使用使学生更能形象的感知,从而理解文本。

学生的一次次的惊叹足以证明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透彻;那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读出了学生的感悟。

第三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充彻着我们的课堂。

这节课上,严老师先出示“探究专题”,这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再出示“合作提示”,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听了他们的交流过程,发觉他们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正确、语言表达准确,很有自己的见解。

听了全班同学的交流,更觉得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总而言之,感谢严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精彩的一堂课!方琳老师点评:都说说明类的文章很难上,很容易上成科学课,纯粹的知识讲授,数据传达那自然是不行的,文章内在的含意就得不到挥发,但严老师以朗读——感悟—交流的方式,在了解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的基础上,学生不免心生敬佩,接着“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的评价“你读出了自己的惊叹”等一系统启发性的话语让学生看似枯燥的数据堆里闻到了不曾离手的语文气息。

严峰老师点评:这篇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习了几种说明方法。

1、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2、举例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有的同学写我们的学校,如:我们的学校座落在乐余镇镇北路,走进校园,你首先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这幢楼高20米,长60米,每层楼有六个教室和两个办公室。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金字塔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③现在,这些金字塔______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答案】:
【解析】:
写出近义词。
宏伟—______精巧—______矗立—______紧密—______
【答案】:
【解析】: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屹立耸立矗立
①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______,傲对碧空。
②这些金字塔______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②金字塔是坟墓。
【答案】:
【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宇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答案】:
【解析】:
阅读选文《埃及的金字塔》,回答问题。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①这段文字介绍胡夫金字塔时,先写______,接着写______,最后写______,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的______和______两个特点。②作者在介绍胡夫金字塔时采用了多种写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如描?写______,运用了______;介绍______,运用了______;介绍______,运用了______。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埃及的金字塔PPT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埃及的金字塔PPT

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举世闻名”,“巍然屹 立”的意思。
举世闻名:形容非常著名。 巍然屹立:比喻像高山一样直立在地上,不可动 摇。
朗读2,3, 自然段。思考胡夫金字塔的特点有哪些?圈一圈, 画一画,写一点适当的批注。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话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让我们更真切,更形象地感受 到金字塔的高。也是对第一自然段“巍然屹立”“傲对碧 空”的具体描述。
请同学们把这段话抄在语文书P81页的第三自然段的旁边。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和得很紧密,几 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从“几千年过去了”“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 进去”说明了什么?
埃及金字塔
暴晒
矗立
本文词语
象征
结晶
轮廓
砌成
法老
木橇
坟墓
牲畜
大厦
倾斜
露出
统治
锋利
埋葬
锥形
路程
屹立
估计
锋利
搭建
倾斜
火车
重机
埃及
土坡
科学
巍然屹立
愈上愈小 宏伟而又精巧
傲对碧空
烈日曝晒
举世闻名
摩天大厦
勤劳而又聪明
本课生字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吗?
答:中国,古埃及,巴比伦,印度。 为什么埃及是古埃及而不是埃及呢? 答:古代埃及地处北非文明区内 ,地理范围包括从尼罗河的第一瀑至 三角洲的狭长地区。古代埃及境内的尼罗河 ,发源于赤道非洲的埃提 奥庇亚山脉 ,长约 6600多公里。尼罗河水从南往北源源不断地流去 , 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水势较为平稳 ,常年平均流量约 3000立方米 /秒。 尼罗河河水纵贯古代埃及全境 ,形成一种独特的地理环境 ,深刻而经久 地影响着古代埃及人的社会活动 ,对上古埃及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 巨大影响。尼罗河在数千年前为古代埃及原始农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使得尼罗河流域成为古代非洲的农牧业中心之一 , 促进古代埃及社会从蒙昧时代向野蛮时代发展。古埃及和现在的埃及 不是同一个文明体系 ,现代埃及是伊斯兰文明.罗马、希腊也差不多,都 是基督教文明,只是更多地保留了古代文明.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埃及的金字塔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埃及的金字塔
(2)“几千年过去了”仍然“连锋利的刀片 都插不进去”突出强调了石块砌合的很紧密,表 现了古埃及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工程浩大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

曝晒下干活儿。全部
:
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

间。


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 成的呢?勤劳而又聪明的埃及人想出 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 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 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 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说明方法:列数字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 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 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 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 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 需要60万个车皮。
精巧、坚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 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 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 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 片都插不进去。
这宏伟的建筑令人惊叹。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 部分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 1 ):金字塔的概貌和 地理位置 。 第二部分(2—3):金字塔的历史、外观和 结构特点。 第三部分(4—5):金字塔是如何 建造的。
第四部分( 6 ): 金字塔 是埃及的象征。
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 来写的?
三、按要求写句子。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是埃及人民智慧的 结晶。(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金字塔不但是埃及的象征,而且是埃及人民智慧的 结晶。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既是埃及的象 征有时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呢?今天就让 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七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七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面三句话中,与例句的表达方式不相同的是( )例: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A、如果我能参观一下秦兵马俑,不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它高超的制作工艺了吗?B、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每天都刻苦训练。

C、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阅读课文《埃及的金字塔》,完成练习。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①这一自然段以______为例,写出金字塔______和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整______紧密______锋利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巍然______宏伟______轮廓______愈演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屹______坟______墓______ 乞______纹______幕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要求: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 “厦”“缝”。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朗读资料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 。

说到埃及,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轮廓砌合宏伟吨角锥形矗立(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ci)葬埋(m印)怨大厦(sh d)厦(d d)门缝(f rng)隙缝(f岔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三、整体把握 1. 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 ,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

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5自然段)第四段(第 6 自然段)
3.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
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精读感悟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
问:能运用书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3.小结:下节课我们将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起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五、作业写完《习字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2.看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 了什么印象吗?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精读二、三自然段 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

1.自读课文,思考: ① 默读课文二、 三自然段, 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 划出
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 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 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 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预设 1: 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 146米多, 相当于 40 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 差不多要走 1 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 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 2.5 吨。

有人估计, 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 可绕地 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 60 万个车皮。

① 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第一段
1 自然段) 第二段
2、 第三段
4、 3自然段) 5自然段) 第四段 6 自然段)
第二课时
nn “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2:
读课后练习 2 的(2)的一段话,想一想: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3.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宏伟。

4.文章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得具体形象的?(二)精读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2.自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③再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3.学生展示交流。

引导体会: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

多么了不起啊!
三、拓展延伸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
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

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四、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2.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模仿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
宏伟
15 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
精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