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浮游生物整理

合集下载

常见浮游生物

常见浮游生物
海洋曲周藻
S形,末端很尖
舟形藻
42-92
羽纹藻
洛氏菱形藻
130-190
6-7
三角褐指藻
8
3
诺氏海链藻
12-43直径
圆海链藻
39-51直径
10高
丹麦角毛藻
8-23
大西洋角毛藻
15-40
劳氏角毛藻
10-80
窄隙角毛藻
中央部分相聚5
柔弱角毛藻
13-40
波状石丝藻
壳面三角形或四角形,中央
有中空大棘,膜状壳膜相连
30-42
米金裸甲藻
16-32
13-24
尖锐鳍藻
77-89
3Hale Waihona Puke -56链状裸甲藻48-65
30-43
具尾鳍藻
70-100
39-51
塔玛亚历山大藻
20-52
17-44
叉状角藻
100-200
30-50
链状亚历山大藻
21-48
23-52
锥幢施克里普藻
16-36
梨形
20-23
硅藻门
中肋骨条藻
6-7直径
脆杆藻
曲舟藻
2-3
长菱形藻
415
4-13
尖刺菱形藻
80-134
3.7-
菱形海线藻
30-116
5-6
细长翼根馆藻
3-7直径
针杆藻
刚毛根管藻
7-18直径
丹麦细柱藻
8-12直径
30-130
黄藻门
赤潮易湾藻
8-25
6-15
海洋卡盾藻
30-55
20-32
金藻门
锥囊藻
黄群藻

生物竞赛必备:水生生物汇总

生物竞赛必备:水生生物汇总

生物竞赛必备:水生生物汇总浮游藻类介绍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有些种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waterbloom)。

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形成“赤潮"(redtide )。

一、藻类主要特征藻类是一群无胚,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藻类藻体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体。

单细胞体种类大多营浮游生活,为小型或微型藻类。

藻体常为球形、椭球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新月形等。

群体类型的种类常呈球状、片状、丝状、树枝状或不规则团块状。

丝状体又可分为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和呈有分枝的异丝性丝状体。

分枝以侧面相互愈合而成盘状假薄壁组织。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三、藻类生殖方式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也可称为繁殖。

其生殖方式可分为: •营养生殖(vegetativereproduction ):细胞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生殖。

• 无性生殖(asexualpropagation):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抱子来进行生殖,即抱子生殖。

• 有性生殖(sexualpropagation):有性生殖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

四、藻类的生活史藻类生活史包括:1.营养生殖型2.无性生殖型藻类在植物界属于低等植物。

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1个门,其顺序如下:浮游藻类一般多见于前八个门,轮藻、褐藻和红藻门主要是大型藻类。

六、生态分布和意义(一) 生态分布: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生态类群: 1、浮游藻类(Phytoplankton )又称浮游植物。

2、底栖藻类: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

3、流水中的藻类: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浮游动物学重点——静影藤绒绪论1.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①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垂直移动的能力②除部分水母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③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④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2.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照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米到100-200米范围。

3.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的分类group Body-size representatives Femtoplankton超超微型0.02-0.2µm 病毒,细菌Picoplankton超微型0.2-2µm 细菌,金藻Nanoplankton微型2-20µm 硅藻.甲藻.chrysophyta,绿藻,黄藻Microplankton小型20µm-1mm 硅藻,蓝藻,原生动物,甲壳动物,轮虫,幼虫Mesoplankton中型1-5mm 水母,桡足类,cladocera,介形亚纲,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acroplankton大型5-10mm 水母,桡足类,磷虾,hyperiidae,sergestinae,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egaplankton巨型>1cm 水母,甲壳动物,被囊动物4.按生活史中浮游时期的长短Holoplankton 永久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阶段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浮游生物5.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研究海洋生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和海洋水体、基底结构及各种动态过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第一章浮游动物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第一章浮游动物
管水母目、筐水母目、花水母目、
硬水母目、软水母目、淡水水母目。
1.软水母目
多管水母科
多管水母属
Aequorea
2. 硬水母目Trachymedusae)
四 叶 小 舌 硬 水 母 Liriope tetraphylla
4条辐管和4个叶状生殖腺 8条触手,其中4条长而空心;4
条短而实心,相间排列 平衡囊8个,是我国沿海常见的
水母之一
3. 淡水水母目 Limnomedusac
桃花水母属Craspedacusta(右) 唯一的淡水类群 其他水母均海产 长 硬 钩 手 水 母 Gonionemus
vertens:常附着于马尾藻或其它 藻类上。在我国沿海常可采到。
4. 筐水母目 Narcomedusae
两手筐水母 Solmundella bitentaculata
上伞部中央附近生出2条细长的触 手,我国沿海常见种类。
5. 花水母目Anthomedusae
多为大洋性热带水母,海流指示生物。 无世代交替现象,但有多态现象。
帆水母Velella – 著名的暖流指示种
6. 管水母目(Siphonophora) 多为大洋性热带水母,种类不多,但数量大,分
布广,不少种类由于群体大,随流漂浮,是良 好的海流指示生物。 无世代交替,但有多态现象。水螅体和水母体
海 月 水 母 的 生 活 史
二、腔肠动物的分类
水母是腔肠动物在浮游生物中的唯一代表, 也是海洋浮游动物常见的类群和重要组成。
• 水螅水母纲 Hydrozoa // Hydromedusae • 钵水母纲 Scyphozoa //Scyhomedusae • 立方水母纲 Cubozoa
(一)水螅水母
(三)生殖与发育

常见浮游生物整理

常见浮游生物整理

常见浮游生物整理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群。

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

浮游动物是经济水产动物;是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对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很多种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气候有关,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动物。

许多种浮游动物是鱼、贝类的重要饵料来源,有的种类如毛虾、海蜇可作为人的食物。

此外,还有不少种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如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裸腹溞、剑水蚤(Cyclops)、臂尾轮虫等种类一般形式优势种群。

有些种类,如梨形四膜虫、大型溞等在毒性毒理试验中用来作为实验动物。

现在,小编汇总了一些常见的浮游动物,可能分类上有疏漏,还请指出。

桡足类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

桡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

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

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

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

腹部无附肢,末端具一对尾叉,其后具数根羽状刚毛。

雌性腹部常带卵囊。

变态发育。

即有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枝角类枝角类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

身体短小(体长0.2~1mm,视具体种类而定,如大型溞可达到4.2mm左右),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

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透明的介形壳瓣内。

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可分为内枝和外枝,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

胸肢4~6对,摆动时可产生水流,上有长刚毛,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

池塘常见浮游生物(上篇)

池塘常见浮游生物(上篇)

池塘常见浮游生物(上篇)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包括一些体型微小的原生动物、藻类,也包括某些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他们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那么池塘中常见的浮游生物有哪些?今天我们先来盘点一下硅藻门、原生动物门、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的常见浮游动物分别有哪些。

硅藻门
小环藻
圆筛藻
圆筛藻
冠盘藻
直链藻
根管藻
盒形藻
角毛藻
等片藻
平板藻
星杆藻
针杆藻
卵形藻
桥弯藻
舟形藻
羽纹藻
布纹藻
菱形藻
原生动物门
太阳虫
急游虫
壳吸管虫
钟虫
筒壳虫
喇叭虫
独缩虫
草履虫
肾形虫
栉毛虫
管领鞭虫
长吻虫
轮虫
轮虫属1
轮虫属2
旋轮虫属2
晶囊轮属
无柄轮属
臂尾轮属
桡足类和枝角类
许水蚤
猛水蚤
剑水蚤
湖仙达溞属
圆囊溞属
三角溞属
敬请期待池塘常见浮游生物下篇,盘点常见的蓝藻门和绿藻门的浮游生物有哪些。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浮游生物的分类浮游生物包括植物浮游生物和动物浮游生物两大类。

植物浮游生物是指那些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的浮游生物,它们通常是藻类或原生生物。

而动物浮游生物则是指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或者依靠其他浮游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它们通常是浮游动物或浮游无脊椎动物。

在现实生活中,浮游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形态和生态习性。

植物浮游生物通常包括浮游藻类和原生生物。

浮游藻类包括硅藻、甲藻、螺旋藻等,它们是水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水中食物链的起点提供能量。

原生生物则是一类比较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持水体的生物化学平衡等。

动物浮游生物通常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无脊椎动物。

浮游动物通常是那些在水中游动的微小动物,例如浮游水虱、浮游水丝虫等。

它们通常以浮游藻类和原生生物为食,同时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

浮游无脊椎动物则是指那些没有脊椎的水生动物,例如水母、水螅等。

它们通常依靠水流来移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成员。

二、浮游生物的生态角色浮游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水中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有机物质,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而动物浮游生物则通过捕食植物浮游生物或其他浮游动物来获取能量,同时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

因此,浮游生物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浮游生物也能够影响水的生物化学循环。

植物浮游生物通过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为水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供氧。

浮游动物则通过摄食植物浮游生物,帮助水生生态系统中营养循环的进行。

因此,浮游生物可以促进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另外,浮游生物还能够对水质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常见浮游生物

常见浮游生物
30-42
米金裸甲藻
16-32
13-24
尖锐鳍藻
77-89
33-56
链状裸甲藻48-Leabharlann 530-43具尾鳍藻
70-100
39-51
塔玛亚历山大藻
20-52
17-44
叉状角藻
100-200
30-50
链状亚历山大藻
21-48
23-52
锥幢施克里普藻
16-36
梨形
20-23
硅藻门
中肋骨条藻
6-7直径
脆杆藻
曲舟藻
常见浮游生物

名称
图片


名称
图片


甲藻门
海洋原甲藻
42-70
22-59
梭角藻
300-550
15-29
微小原甲藻
15-23
13-17
三角角藻
60-93
反曲原甲藻
60-85
20-30
大角角藻
42-57
短裸甲藻
18-40
16-65
倒卵形鳍藻
56-83
40-54
红色裸甲藻
55-77
40-50
渐尖鳍藻
40-50
高齿状藻
标尺为20
中心圆筛藻
62-304
辐射圆筛藻
100-133
巨形圆筛藻
150-300
威氏圆筛藻
250-385
细弱圆筛藻
48-103直径
格氏圆筛藻
60-215直径
浮动弯角藻
36-72
6-32
条纹小环藻
10-50直径
中华盒形藻
62-320
112-2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金裸甲藻
16-32
13-24
尖锐鳍藻
77-89
33-56
链状裸甲藻
48-65
30-43
具尾鳍藻
70-100
39-51
塔玛亚历山大藻
20-52
17-44
叉状角藻
100-200
30-50
链状亚历山大藻
21-48
23-52
锥幢施克里普藻
16-36
梨形
20-23
硅藻门
中肋骨条藻
6-7直径
脆杆藻
曲舟藻
海洋曲周藻
长菱形藻
415
4-13
尖刺菱形藻
80-134
3.7-
菱形海线藻
30-116
5-6
细长翼根馆藻
3-7直径
针杆藻
刚毛根管藻
7-18直径
丹麦细柱藻
8-12直径
30-130
黄藻门
赤潮易湾藻
8-25
6-15
海洋卡盾藻
30-55
20-32
金藻门
锥囊藻
黄群藻
蓝藻门
螺旋藻
念珠藻
颤藻
5
10-20
绿藻门
美丽胶网藻
3-8
标尺为20
中心圆筛藻
62-304
辐射圆筛藻
100-133
巨形圆筛藻
150-300
威氏圆筛藻
250-385
细弱圆筛藻
48-103直径
格氏圆筛藻
60-215直径
浮动弯角藻
36-72
6-32
条纹小环藻
10-50直径
中华盒形藻
62-320
112-264
长耳盒形藻
新月菱形藻
20-90
柔弱菱形藻
45-85.5
2-3
鱼腥藻
6-10
轮虫
褶皱臂尾轮虫
196-250
150-202
卤虫无节幼体
枝角类
鸟喙尖头溞
0.7-1.3mm
桡足类
中华哲水蚤
2.6-3.5mm
剑水蚤
S形,末端很尖
舟形藻
42-92
羽纹藻
洛氏菱形藻
130-190
6-7
三角褐指藻
8
3
诺氏海链藻
12-43直径
圆海链藻
39-51直径
10高
丹麦角毛藻
8-23
大西洋角毛藻
15-40
劳氏角毛藻
10-80
窄隙角毛藻
中央部分相聚5
柔弱角毛藻
13-40
波状石丝藻
壳面三角形或四角形,中央
有中空大棘,膜状壳膜相连
高齿状藻

名称
图片


名称
图片


甲藻门
海洋原甲藻42ຫໍສະໝຸດ 7022-59梭角藻
300-550
15-29
微小原甲藻
15-23
13-17
三角角藻
60-93
反曲原甲藻
60-85
20-30
大角角藻
42-57
短裸甲藻
18-40
16-65
倒卵形鳍藻
56-83
40-54
红色裸甲藻
55-77
40-50
渐尖鳍藻
40-50
3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