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2020年精选婚恋状况调查报告5篇

2020年精选婚恋状况调查报告5篇2020年精选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一)年龄:30岁是降低择偶要求的节点此次此次调查共涉及样本5万多人,本次调查的主体年龄层为85后和“80后”,有2000多名上海市民参与调查,请看相关的调查报告:三十而恋、三十而婚30岁确实是一个转折点。
你会在几岁降低择偶标准?调查显示,30岁是单身人士降低择偶要求的年龄节点。
到了30岁,会出现单身人士降低自己择偶标准的小高峰。
分析发现,在参与调查的单身人士中,9成单身人士觉得找到合适伴侣难,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觉得找对象更难。
有27.6%的人已经错过理想婚龄,且收入越高错过理想婚龄的人越多。
其中,收入3万以上错过理想婚龄的占44.2%,收入2000元只占16.5%,相差2.7倍。
但是即使错过自己理想的婚龄,仍有近四成的女性坚持不降低择偶标准。
职业:“稳定压倒一切”,娱乐圈人最不受待见调查发现,男性期望伴侣工作稳定,女性期望伴侣收入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成为婚姻生活中最大的诉求。
因此,技术人员、财务、律师、医生、科研人员、公务员、教师,这些职业在异性择偶中最不受欢迎的比例均在10%以内。
其中,技术人员、财务、律师位于最不受欢迎的职业最后三位。
而记者、护士、警察等处于中等位置,分别有11.2%、13.3%、16.2%的人选择为不受欢迎的职业。
收入:近8成女性要求男性收入比自己至少多1倍除了职业外,男性收入稳定比有房更易获得女性青睐。
不知从何时起,房子压上了男人的肩,刺痛了女人的心。
不过,这份调查报告给单身青年一些喜悦――81.8%的人认为男人有稳定收入就可以结婚,其中女性更高居89.0%。
相比之下,近六成的人希望另一半有房,近半数的人希望另一半有一定积蓄。
对于收入的要求,男女要求各不相同。
18.1%的女性要求男性收入比自己多3倍及以上,31.8%的女性要求男性收入比自己多2倍,27.4%的女性要求男性收入比自己多1倍。
但是,38.1%的男性接受男女收入不相上下。
2020年度婚恋调查报告 空姐、记者成最不受欢迎职业文档2篇

2020年度婚恋调查报告空姐、记者成最不受欢迎职业文档2篇2020 marriage survey report stewardess and journalist s become the most unpopular professional documents2020年度婚恋调查报告空姐、记者成最不受欢迎职业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度婚恋调查报告空姐、记者成最不受欢迎职业文档2、篇章2:婚恋调查报告空姐、记者成最不受欢迎职业文档篇章1:2020年度婚恋调查报告空姐、记者成最不受欢迎职业文档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网络调查三、调查对象:中国适婚网民近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百合网联合发布《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发布的最不受欢迎的职业排行榜中,空姐、导游、记者入围,被戏称“没人要”的职业。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郑州多家婚姻介绍所得知,公务员、教师最受郑州单身人士欢迎,而空姐、导游也确实存在恋爱难的情况。
谁来执掌家庭财政大权五成多女性想让男性婚后上交工资卡《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采用互联网线上调查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5074x份,覆盖全国,河南省占 3.7%,主要涉及大众关于婚姻、恋爱、择偶的态度。
调查中,“谁来执掌财政大权”成为新婚夫妻婚后面临的重大分歧之一,53.2%的女性认为男人婚后应该上交工资卡,但仅有x7.9%的男性持此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有车有房,“男性收入稳定”更易获得女性青睐。
2020年婚恋观调查报告3篇

2020年婚恋观调查报告3篇在学海里苦苦奋斗了十二个春秋的学子们,终于披着荣耀跨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成为天之骄子。
然而,随之而来的寂寞却常常让他们不知所措;于是,在这象牙塔里便多了许多浪漫的故事,那便是大学生的爱情故事。
据国内一家权威的调查机构统计数据表明,有87、9%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谈过恋爱,其中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高达94、6%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呀!那么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又是怎样看待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和你一起听听大学生的心声吧。
一,恋爱类型与成功指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恋爱风遍及大学校园呢?即是说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什么呢?通过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谈恋爱大体可归纳以下五种:志同道合型,也可称理想型或事业型这种恋爱类型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的基础之上的。
双方为了维系爱情的发展,不使对方失望,则往往对自己要求更高,学习和工作更勤奋。
据调查这种类型的恋爱人数占17%左右,但是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毕业以后能携手走出校园。
情投意合型,也可称情感型这种恋爱类型主要以共同的情趣、爱好为基础,一般感情专一、互敬互爱,遇到困难能够共同分担。
校园里常看见他们成双成对的走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生的悲欢。
这种恋爱人数占19%左右,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达到86%.尝试型,进人大学校园的青年大学生,由于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渐产生了接近异性、追求爱情的欲求。
另外,社会舆论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男女私情、婚姻爱情的渲染,触发了他们较强烈的性的体验,驱使他们产生了对“异性交往”的神秘感,加之大学自由宽松的客观条件,于是他们便产生了想了解和尝试爱情的需要和行为。
尝试型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而易遭对方的拒绝,出现“单相思‘’或悲观情绪,以致影响学业。
即使偶尔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常常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缺乏感情的交流,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共同的人生目标。
这种恋爱人数占的比率比较高,有37%多,而最终走到一起的并不多,往往只有20%~30%左右。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2020年,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男女婚恋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分析并总结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的特点和趋势。
一、婚龄推迟趋势明显首先,2020年中国男女婚龄普遍推迟的趋势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追求个人事业发展的意愿增加,婚姻成为次要的考虑因素。
调查显示,仅有30%的受访者在23岁以前结婚,而大多数人在25岁至30岁之间才步入婚姻殿堂。
这一结果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的规划更加审慎和深思熟虑。
二、婚恋途径多元化其次,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途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传统的相亲、约会、追求仍然是常见的婚恋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通过网络平台寻觅另一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结识了自己的伴侣。
这种趋势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网络交友的接受度,也提醒人们在网络婚恋中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与陌生人的关系。
三、婚恋观念更新另外,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念的更新也是显著的。
相比于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平等、共同成长的婚姻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应该是夫妻共同努力的结果,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角色应该是平等的。
这种观念的更新,意味着男女关系在婚姻中更加平等和和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寻求个人和家庭的双赢。
四、单身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2020年中国男女对单身观念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过去,单身常被视为不完整或非主流的选择,但是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单身生活的可能性,并且将其视为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
这一变化表明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和开放,不再将婚姻视为生活的唯一依靠,而是在个人意愿和社会压力之间做出更加自主的选择。
综上所述,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呈现出推迟婚龄、婚恋途径多元化、婚恋观念更新和对单身观念的改变等特点和趋势。
2023 202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报告发布
恋爱漫画2012年12月24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某大型婚恋交友运营平台联合发布《2012~2013年 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研究表明,非婚人口数量庞大、男女性别比失衡,“70后”“80后”“90后”非婚 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
主要内容
01
非婚人口多
02
择偶缺口
03
离婚增长快
04
性行为
06
工资卡问题
05
男友“钱途”
非婚城镇人口达1.32亿 大叔控调研结果表明,中国非婚人口数量巨大,18岁以上非婚人口达到2.49亿,占全部人口的18.6%;城镇 18岁以上非婚人口1.32亿,占城镇总人口的19.8%。 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发布,18岁以上非婚人口达2.49亿。
婚恋报告对于是否愿意向女方交工资卡,仅14%的男性会主动将工资卡交给女方,37%会在女方要求下交。在 近30个参与调查的重点省份中,广东男性愿意向女方交工资卡的比例是12%,河南、山西、吉林、贵州并列第一 达18%,黑龙江省比例最低为10%.而在30多个参与调查的重点城市中,广州男性愿意交工资卡的比例为10%,北京 是11%,排名最低是上海,只有7%,排名最前的是长沙16%.
“90后”男女相对谨慎
不少人认为现代人越来越开放,而调研结果却恰巧相反。调研结果显示:“70后”女性在“接吻”和“性行 为”上比“80后”“90后”女性更开放;“70后”男性最着急与女性进行“性行为”。“90后”男女们一旦有好 感就会很快进行“牵手”“拥抱”等恋爱行为,但对性行为还相对谨慎。
“90后”最低要求5000元 “90后”“80后”“70后”女性对理想男友收入的最低要求为:5000元、6000元、7000元。
2023 2023年中国男女婚恋 观调研报告
2020-202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文档2篇(1)

2020-202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文档2篇Survey report on Chinese men and women's views on m arriage and love from 2020 to 2021编订:JinTai College2020-202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202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70后很奔放 90后更加保守文档篇章1:2020-202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文档《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发布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已购房的男性择偶优势有所下降------------------------------------------------------“男财女貌”是男女择偶要求中最显著的差异男性“有(过)红颜知己”的比率,全国平均值69%,四川74% ,全国最高。
情人节来临,某婚恋网站昨日发布了《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该报告收集有效样本75185份,特别融入了xx年婚恋热点话题。
调查对象以80后为主力人群,23-32岁人群占比近七成,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比47%。
调查显示,在新的法律、文化等新背景下,受公民道德等因素变动的影响,中国男女婚恋观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婚恋观调查报告

婚恋观调查报告婚恋观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婚恋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解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我特地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调查。
该调查共涉及100名大学生,主要针对他们对婚姻和恋爱的看法和态度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5%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是一生的承诺,应该慎重选择。
这些大学生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需要付出经济和精神上的努力,而他们目前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些责任。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推迟婚姻,先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
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婚姻会束缚自己的自由,因此对婚姻持消极态度。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35%的大学生对婚姻持积极的态度。
这部分学生认为婚姻是一种稳定和温暖的关系,可以带来幸福和满足感。
他们希望早日结婚,建立自己的家庭,并愿意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学生相信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只有相互尊重、支持和信任,才能让婚姻幸福长久。
对于恋爱,多数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可以带来快乐和幸福。
他们认为恋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同时,他们还强调恋爱的坦诚和信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信赖的基础上的恋爱才能持久。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对恋爱持消极态度,认为恋爱过程中的纷争和矛盾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此外,调查还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婚姻和恋爱有现实的考虑。
他们认为婚姻需要经济基础和生活稳定,而恋爱也需要彼此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因此,他们在选择伴侣时会更加注重对方的实力、稳定性和责任感,以及对方的性格和思想是否与自己相配。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普遍更加看重个人发展和自由,对婚恋持谨慎态度。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人积极向往婚姻和恋爱,认为婚姻是一种美好和幸福的关系。
不论是哪种观点,婚恋都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和信任,才能让婚姻和恋爱变得更加美满和幸福。
婚恋观调查报告3篇

婚恋观调查报告3篇XX年,中国男女结婚率不断下滑,离婚率却逐步攀升,“男神”、“女神”被妖魔化,“90后”也步入被催婚的行列,传统的婚恋观再次受到新观念的严峻挑战。
2月10日,国内最大的婚恋交友运营平台世纪佳缘正式发布了《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针对中国单身男女的恋爱观、性爱观、生活状态及习惯进行了深入剖析,全面展现了当代中国男女的婚恋观状况。
本次报告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部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苏州、厦门、沈阳等城市举办了20多场单身座谈会进行定性研究,邀请各地单身男女典型代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择偶态度、及择偶经历,同时利用世纪佳缘与中科院心理专家联合开发的、国内首个婚恋智能匹配系统——懂你婚恋智能匹配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截至XX年12月31日,共有1605214人参与测试,通过严格的审核,最终共抽取128982个样本进行分析,样本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
90后“伪奔放”70后“伪保守”“非主流”、“任性”、“垮掉的一代”、“奔放”……这些都是贴在“90后”身上的标签,谈起90后的爱情,很多人也许会脱口而出“早熟”、“不负责任”,但世纪佳缘调查发现,跟70后、80后相比,90后的爱情观却最为保守,90后的奔放属于“伪奔放”。
在能接受闪婚的群体中,占比最大的不是以“任性”、“奔放”著称的90后,而是以70后和70前的年龄群体为主,其中70后单身男女接受“闪婚”的比例最大,男女占比分别达到63%和55%,其次是70前占比分别为58%和47%,排名第三的是80后,90后同意闪婚的比例最小,只有29%的单身男和18%的单身女能接受“闪婚”。
不仅对待“闪婚”问题谨慎,同样对待性的态度,90后也是最为保守的群体。
世纪佳缘对单身男女性爱观的调查中发现,年龄越大的男性对性的态度越开放,越希望配偶在性方面“经验丰富”,其中90后在“希望配偶在性方面擅长和开放”的问答中所占的比率最小,特别是单身男性仅占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9月23日,中国的婚恋交友运营平台世纪佳缘发布了第五期中国
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围绕中国单身男女对同性恋现象认知与态
度展开了调研。
世纪佳缘此次采用在线调研的方式,同时结合与中科
院联手打造的“懂你”系统数据,对全国32个省份的单身男女数据
实行分析,最终得出有效样本83250个。
80后对同性恋支持率
随着国人观点的开放,同性恋已经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一些
同性恋人群也开始勇敢的走到阳光下来,但是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
90后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包容和开放,但世纪佳缘此次调查发现,对
待同性恋问题,90后是“伪奔放”,80后才是对同性恋支持率的人群,且女性对同性恋的接受水准远远高于男性。
数据显示,在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调查中,80后对同性恋现象持
支持态度的占比近40%,而90后占比仅有31%,而女性对同性恋现象
的态度更加包容,支持同性恋的女性近三成,占到27%,男性则仅为14%,女性几乎是男性支持率的一倍。
全国各地区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北京、
河南、河北的男性对同性恋的支持率,而在广西、浙江、上海的女性
对同性恋现象支持率。
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80后对同性恋的支持率比90后高,主要是因为80后的感情观要比90后更加成熟,相对于90后敢爱敢恨
的性格来说,80后对待感情要更加沉稳和包容,也就更能接受和理解
同性恋的行为,“90后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表现的比较两级分化,整
体上没有80后态度的平稳”,张佳芮分析道,“而女性对待感情的感
性和男性对待感情的理性,使得女性更能从情感、感性层面去接受和
支持同性恋群体,所以女性总体对同性恋现象的支持高于男性”。
接受同性恋却反对同性婚姻?传统观点影响长远
“同性恋现象我觉得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不能接受同性婚姻合法化”,来自南京的80后小伙小亮说道,“虽然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通过了这个法律,但是在中国,同性婚姻合法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中国人传统观点根深蒂固,而且同性结婚对于家族里面的亲人长辈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能接受同性恋却不能接受同性婚姻?在单身男女里面,像小亮这种想法的人很多。
世纪佳缘调查显示,当问到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看法时,无论男女,反对的比例都要较单纯的反对同性恋的高,男女分别高出7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其中男性反对的比例达到了35%,女性占比18%,男性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比例依然高出女性。
数据显示,现阶段同性恋和同性婚姻难以被接纳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观点影响,有79%的男性和85%的女性表示“传统观点和世俗的眼光是制约自己接纳同性恋的主要因素”,而37%的女性和27%的男性则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新的观点,接纳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同性恋群体过于私密,缺乏和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张佳芮表示,无论是对同性恋的反对还是对同性婚姻的反对,主要原因还是受中国传统观点的影响,在中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长远,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更是根深蒂固,而同性恋现象恰恰违背了这些传统,被很多人认为是对道德和伦理的挑战。
“虽然现在勇敢的走在阳光下的同性恋越来越多,但为了避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很多同性恋仍然会选择隐瞒或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同性恋群体对于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神秘的群体,他们不愿意向外界去敞开心扉,这样就造成了更多的误解和歧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张佳芮说。
山东男最支持同性婚姻北京女最能接受同性恋朋友
“我觉得同性恋是能够理解的,同性婚姻也能接受,同性恋应该在婚姻法上享受跟异性恋同等的待遇”,来自山东济南的小磊告诉记者,面对是否接受同性婚姻的问题,世纪佳缘调查发现,直爽粗犷的
北方爷们比温柔细腻的南方男性更能接受,其中山东男性最能接受和
理解同性婚姻。
数据显示,35.6%的山东男人能接受同性婚姻,而全国男性对同性
婚姻的支持率仅为17%,山东男性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张佳芮表示,这与北方男人豪爽、耿直的性格相关,“北方爷们普遍比南方
男人性格直爽,这使得他们更能尊重别人的选择,不会过多的约束和
在意身边人的情感选择,而且北方传统观点整体也要比南方弱,特别
是山东男人一向以憨厚老实出名,他们更能理解和接受同性恋群体”。
虽然对同性恋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如果身边亲密的朋友是同性恋时,人们往往会流露出和对普通人不同的想法和态度。
当遇到身边的
朋友是同性恋时,男性多表示不能接受、试图协助朋友改变性取向的
比例接近一半,占到47%,而接近半数的女性表示理解并接受这样的朋友,其中北京女性最能理解和接受朋友是同性恋。
有49.3%的北京女性能接受身边的朋友是同性恋,高出全国平均值的46%。
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北京大妞在对待同性恋问题上比其他地区的女性更成熟和细腻。
“北京女孩别看性格大大咧咧,但从小生活在
皇城根儿下,对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水准都要比其他的地区的更快,而且在大城市,同性恋现象也比其他城市的多,所以相比较来说,北
京女孩也就更能接受和理解朋友是同性恋的事实”。
学历越高对同性恋的认知越高
同性恋是先天基因决定还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是正常的情感抉择
还是一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人对同性恋的认知和
形成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
世纪佳缘数据显示,近一半的男性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变态的心理
扭曲,但一半的女性却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情感抉择,男女对同性恋
认知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对同性恋现象接纳水准上的差异,同时学历
的高低也影响着对同性恋的认知,学历越高的人群,对同性恋现象的
认知越高。
无论男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大多认为先天和基因是形成同
性恋的主要原因,其中32%的男性和34%的女性同意这个观点,本科学
历的人群则多认为同性恋的形成主要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在高中
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中更多的人倾向于“异性恋情感受挫,对异性失望”这个因素。
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都曾对同性恋的形成因素实行过研究,
其中遗传因素和后天家庭环境因素是当前认为同性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张佳芮表示,学历高的人群对同性恋的认知越高,也越能理解和
包容同性恋群体。
“同性恋群体经常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特别是
周围人的歧视会让他们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对于周围的普通人
来说,了解同性恋的形成原因,提升对同性恋的认知,才不会带着有
色眼镜去看待同性恋人群,才能理解和包容他们”。
南京女对同性恋的认知度成都男最不能接受同性恋
在对全国32个城市的调查中,男性对同性恋的接受水准和认知水
准都比女性低,其中南京女性对同性恋现象先认知度,而成都男性则
是全国最不能接受同性恋现象的人群。
数据显示,高达61.4%的南京女性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不会歧视同性恋行为,相反的,成都男性却是全国最不能接
受同性恋的人群,有近一半的成都男性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扭曲的心
理变态”,同时成都男性对同性婚姻持反对态度的比例也达到了40%,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我虽然尊重同性恋人群,但很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更不能接受
身边的的朋友是同性恋,这样会让我感觉很奇怪,没有办法正常的和
TA相处”,来自四川的王先生说道,王先生毕业之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相比呆在老家四川的朋友,王先生对同性恋现象已经能用包容的眼光
去看待了。
对此,张佳芮表示,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主要是受教育水
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生活节奏较慢,传
统习俗和观点相对保存的比较好,所以对同性恋的接受水准要低于北
上广等大小城市”。
上海女对同性恋包容度超七成广州男反对同性恋
虽然同性恋群体在中国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社会
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大众对同性恋的接纳水准也在慢慢提升。
世纪佳
缘数据显示,在单身女性中,广西、浙江、上海地区对同性恋的支持率,尤其是上海的女性,支持率高达32%,对同性恋的包容度全国,而在单身男性中,经济发达的广州却有超七成的男性反对同性恋。
除了对同性恋的支持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面对“如何看待身边
的同性恋”这个话题时,上海女性的接受率也高达54%,在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上海女性对于同性恋的高接受度。
与上海女对同性恋的态度不同,广州男身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一直给人“时尚”、“潮流”的印象,但对同性恋这个话题,广
州男性却表现出较为保守的态度。
数据显示,广州有接近七成的男性
对同性恋持反对态度,在“发现身边好友是同性恋”这个话题中,仅
有23.6%的广州男性表示出“理解并接受”,29.1%的广州男性表示
“交往中有心理障碍”,26.4%的广州男性试图改变其性取向,20.9%
的人表示“完全无法接受”。
对此,张佳芮表示,作为中国最西方化的城市,上海相比其他城
市对同性恋的现象接受度更高。
而在对待社会舆论以及争议性话题上,女性同胞往往要比男性同胞体现出更多的包容性,极少讥笑怒骂,所
以这次报告显示的上海单身女对同性恋包容度也算是意料之中。
而广
州虽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对婚恋问题却一直保持较为传统的
观点。
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同步带来强烈的文化
冲击,但广州的地域性文化却得到较好的保留,这使得广州男性婚恋
观的形成会受到传统地域性观点的影响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