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材调查报告(1)

合集下载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一、引言
亳州市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

中药材市场
在亳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查,对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市场概况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主要集中在市区内的老字号药店和药材市场,产品种类繁多,从常见的人参、黄芪、当归到稀有的石斛、冬虫夏草等应有尽有。

市场规模较大,每天都有大量顾客光顾,交易繁忙。

三、市场调查结果
1. 产品品质
经过调查发现,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产品质量整体较好,很多药材都是当地种植,无添加剂,顾客对产品的品质普遍给予了好评。

2. 价格水平
在亳州市中药材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合理,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相比于其他
城市来说价格并不算高,受到消费者青睐。

3. 市场特色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在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上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周边地区有一定
的知名度,也吸引了一些外地顾客前来选购。

四、市场发展趋势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亳州市中药材市场有着良好的基础,市场趋势较为乐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药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顾客前来购买。

建议市场管理者加强和药农的合作,推广当地优质中药材,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对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调查分析报告,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安徽亳州作为中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发达的中药材市场。

本次调研报告对亳州中药材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该市场特点,提供决策参考。

一、市场概况亳州中药材市场位于亳州市中心,总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

市场内设有展示厅、交易大厅和仓库等。

市场内经营着数百家中药材经销商,提供各类中药材产品。

二、市场特点1.产品种类繁多:市场上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包括动物药材、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等。

植物药材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各类中草药和中草药提取物。

2.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材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经销商注重质量控制,有的则并不讲究,导致市场上存在一定的质量信任问题。

3.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上中药材的价格波动较大,受供求关系、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经销商处的价格差异较大。

4.顾客需求复杂:市场上的中药材顾客需求复杂多样,既有个体消费者,也有药店、中药厂商等批发商。

对中药材的质量、品种和价格要求不同。

三、市场竞争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亳州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内经销商众多,各家经营者都在努力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2.价格竞争尤为激烈:市场上经销商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低价销售成为吸引客户的有效手段。

存在一些经销商以低廉价格招揽客户,但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3.品质竞争逐步兴起:一些中药材经销商开始关注产品品质,力求提供高品质的中药材产品,从而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口碑。

四、市场发展趋势1.提高中药材质量: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中药材疗效的认可,市场上对中药材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注重中药材的检验合格证明,这为一些有质量保障的经销商提供了商机。

2.推动标准化生产:随着中药材市场的竞争加剧,标准化生产成为必然趋势,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因植物生长环境和生长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

3.应用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中药材市场推广互联网销售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还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满足不同地区顾客的需求。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中药材调查报告(一)近年来,中药材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对人们的健康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药材,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首先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考察。

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往往与它的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我们发现,大部分中药材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例如人参、黄芪等,它们通常生长在土壤肥沃、气温适宜的山区地带。

而一些寒性中药材,如柴胡、防风等,喜欢生长在寒冷干燥的高海拔地区。

我们还对中药材的栽培和采收进行了了解。

中药材的栽培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中药材的栽培过程需要精细的管理,如控制灌溉量、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对于一些不易栽培的中药材,如野山参、野生枸杞等,采取野生资源保护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药材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对各种中药材的功效和临床应用进行了了解。

中药材通过复杂的化学物质成分,对人体的机能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

例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常用于调理失血过多、气血不足等病症。

黄芪则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通过对中药材的功效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材进行保健和治疗。

最后,我们对中药材的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

中药材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商品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我们也发现市场上不乏一些劣质的中药材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品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药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居民健康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栽培和采收、功效和临床应用以及市场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中药材的价值和优势。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报告,对中药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药材调查报告(二)本文是对中药材调查结果的详细阐述。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不仅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栽培和采收、功效和临床应用以及市场现状进行了了解,还深入研究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的特点。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篇一: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

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

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

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 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

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玉林是中国南方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中药材市场作为玉林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桥梁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玉林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玉林中药材市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市场内设有200个摊位,供应各类中药材。

调查发现,市场每天平均流量约为500人次,其中以老年人居多。

市场年销售额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

三、主要中药材品种在玉林中药材市场,主要的中药材品种包括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等。

这些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四、供应链与质量控制市场上的中药材供应主要来自于当地农民和周边地区的种植户。

农民通过与市场的合作,将自己种植的中药材直接供应给市场,确保了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市场方对于供应商的中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市场上销售的中药材符合国家标准。

五、市场竞争玉林中药材市场面临着来自其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市场开始涉足中药材销售。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玉林中药材市场通过提供更多的品种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六、消费者需求调查显示,玉林中药材市场的消费者主要是老年人和中医药爱好者。

他们购买中药材的目的主要是保健和治疗疾病。

消费者对于中药材的质量和来源非常关注,更倾向于购买有机种植的中药材。

七、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趋势,玉林中药材市场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方应积极与国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推广玉林中药材的品牌和知名度。

同时,市场方还应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八、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玉林中药材市场的规模和现状。

市场在供应链和质量控制方面做得较好,但仍面临着来自其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未来,市场方应抓住机遇,与国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玉林中药材市场。

中药材调查报告2篇

中药材调查报告2篇

中药材调查报告2篇市卫生部门:依据市卫生部门的规定,近日我区机构人力资源对于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状况开展用心调查。

现将调查結果汇报以下:一、基本情况瓜州地区广阔,风景秀丽,县境东西长 185千米 ,南北宽 220千米 ,地质构造繁杂多种多样,山坡地、高原地区、平川、江河、荒漠、绿州种类齐备,交叠遍布;地形南北方高,正中间由西向东渐低,海拔高度在1100- - 1500米中间;占县境总面积8.5%的绿州被戈壁滩、山坡地、丘陵地形切分为东、西、南三大块,西热东凉和深圳南山地域多泉水湿地公园的特性;地区降雨少、旱灾,均值年降水量不够 50毫米 ,水面蒸发却达到 4000Mm 之上,白天黑夜温度差很大,是典型性的戈壁、半荒漠气候,地区有着各种绿色植物資源60多种,在其中天然的中草药材绿色植物约40多种,关键有夏枯草、锁阳、苁蓉、乌药、苍耳子、苦豆子、艾草叶、青篙、茵陈、枸杞子、蒲公英花、车费子、地肤子、芦根等,人力栽种的中药材有紅花、板蓝根冲剂等。

因为我县所处的所在位置和独特气侯,我县合适种植中药材,栽种的中药材品质平稳,成分高,低成本,易生产加工,零污染,功效好,在中国各省药材批发市场和药业公司具有不错的信誉和危害,商品供货跨省药业公司,世界各国市场的需求十分宽阔,市场的需求日益充沛。

二、天然的中草药材情况因为长期性过多收集,使野生动植物中药材資源日益降低,一部分面临匮乏,展现原材料供货匮乏的局势。

特别是在天然的夏枯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种植区农、游牧民追求完美短期内经济发展权益,天然的夏枯草被很多采收,一方面导致甘草种子遭受受到破坏,纯天然下种量剧减,天然的夏枯草总数降低,导致天然的夏枯草越挖越低,生产量骤减,乃至从部分地区绝种;另一方面,因为每采收一株天然的夏枯草要损坏一株或几棵沙生植物群落,导致我县绿色生态环境恶化。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我县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考虑,严禁采收天然的夏枯草。

乌药、苍耳子、苦豆子、艾草叶、青篙、茵陈等天然的中草药材因为总数比较有限,没法产生经营规模,仅被人民群众做为医疗或健康保健时运用。

中药社会实践报告

中药社会实践报告

中药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药在当代社会的实践应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中药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

1. 走访中药店。

我们先是走访了当地的中药店,了解了中药的种类、用途和销售情况。

通过和中药店老板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中药在当地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少人依然选择中药来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和调理身体。

2. 参观中药材市场。

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中药材市场,了解了中药材的采购、加工
和销售情况。

通过参观,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药材的丰富多样和制作工艺的繁复,也更加理解了中药的独特魅力。

3. 与中药医生交流。

最后,我们还有幸与一位中医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中医在当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交流,我们对中医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医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中药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中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们相信,中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践感想。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对中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中药文化的决心。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药,让中药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一、引言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治疗,能够保健养生的天然药材。

自古以来,中药材在中医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中药材。

本文将对中药材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特点、应用和市场情况。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实地走访主要是参观中药材市场和种植基地,了解中药材的来源和采集方式;问卷调查则是通过在线调查平台,针对中药材的消费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中药材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文献研究主要是查阅相关的中医药文献和行业报告,了解中药材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变化。

三、中药材的特点中药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天然药材中药材大多采自天然植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材的疗效更加温和,对身体的负担较小。

2. 综合疗效中药材通常具有多种功效,可以综合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肠炎等多种疾病。

3. 个体化治疗中药材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个体差异进行调配。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中药材的应用中药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药治疗中药材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广泛用于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中药材可以通过不同的煎煮、炮制等方式进行制剂,并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发挥最大的疗效。

2. 食疗保健中药材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作为食物的调味料或主要成分,用于食疗保健。

例如,人参可以作为滋补品使用,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 化妆品与护肤品中药材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许多中药材具有抗氧化、美白、保湿等功效,可以用于制造高品质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4. 养生保健品中药材作为养生保健品的销售也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中药材来维持身体健康,并提高免疫力。

五、中药材市场情况根据调查分析,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中药材市场的年销售额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

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

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

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

2010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
增长0.77万亩。

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1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

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

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

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

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
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00吨。

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3000---4000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

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

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

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

纯收益1560-430=1130元。

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10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1、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
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

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

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

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

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

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

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
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

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2、营销体系不健全
从农户种植与收益方面来看,存在市场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

现在中药材种植大多数都是种植户根据市场情况,自发种植。

由于缺乏与全国各大药市的沟通和了解,农户往往凭往年生产经验和市场行情确定当年种植面积及品种,跌入了“种什么都不值钱”的怪圈。

中药材由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目前国家推行采用GAP 体系,在生产流通方式上和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的流通方式之间,发生很多很大变化,还有一定的适应时间与过程,因此导致市场流通方面比较混乱,目前实际情况是两种体系并存,对于过去的老药人、药工,一般仍然采用明清时期就形成的药材质量体系和17个国家级的中药材市场为中心的交易采购体系;而GAP质量管理体系也同时存在,但有些GAP
认证只是形式上的存在。

结果导致,一方面价格忽高忽低,或着有价无市;另一方面,在质量监管方面2套程序,无所是从。

因上述原因,也使得中药材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管理混乱,也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种植的稳定性。

三、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1、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中药材作为特殊农产品,因为其市场容量基本不变,所以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价格回落,并影响大宗药材品种生产规模有不同程度缩小,但其他非流品种生产规模则会有较大增长,药农也转向生产一些地道特色明显而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珍稀品种,从而使药材品种逐步多元化发展。

2、逐步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随着GAP、GMP等国家规范的颁布施行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要进一步加快全国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步伐。

作为中药材新兴产地,张掖市要在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和产品标准的制订、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企业的标准化技术改造工作等方面迅速向前推进。

3、加大科技投入,扶植生产,推动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与大多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比,中药材生产规模虽然有很大扩展,但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
原料销售部分利润空间逐渐变小,产区的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因此,选育新品种、应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将是中药材生产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