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标点符号复习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四标点符号专题特训

专题四标点符号1.(2023·武汉)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B.,C.,D.。
D解析“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
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2.(2023·吉林)阅读语段,在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韵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
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
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
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A.顿号逗号B.逗号逗号C.逗号顿号D.顿号顿号B解析根据语段中“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或抒情”结构相同,这里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3.(2023·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过去10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
……B.、:……C.,:;D.、。
;B解析第一处,“共同的”与“唯一的”是并列关系,应用顿号。
第二处,后文是对前文“世界之最”的说明,应用冒号。
第三处,“世界之最”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应用省略号。
4.(2023·广安)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句子是()①2023年3月3日晚,由我市联合成都市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话剧《平凡英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
②话剧再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的生死经历和隐功埋名、无私奉献的事迹。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复习

(1)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2)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小学择校热会更火爆吗,学区房价格会更高吗,大医院、好医生会更紧俏吗,都是老百姓热议的话题。
10.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例如:
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
《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七、省略号
3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例如: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3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例如:
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28.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例如:
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29.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
《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30.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例如:
例如:
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20.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例如:
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 ,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初中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CNP

初中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一、填空题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不知道他喜欢去哪里旅游?B.花市上有蝴蝶兰,水仙,牡丹,山茶,梅花……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C.他的一篇文章在“语文报”上发表了。
D.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要进一步减少因为年龄,性别和资历的差别造成的不平等,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的环境。
B.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批判呢?C.少数国家出于加强本国军备等动机,在国际社会大肆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D.中关村企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踏步迈进。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组()A、我们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花,像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什么都有。
B、不知为什么,窗外飞进一片紫红色的枫叶。
C、多么可爱呀,这些孩子!D、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 华裔物理学教授林良多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这首诗是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记利箭”。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B、“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崇,人家就饿死了么?”C、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D、“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初中语文】语文标点符号复习

【初中语文】语文标点符号复习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清晰地表达意思,理解文意。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更能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句号(。
)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达疑问语气。
比如:“你吃饭了吗?”感叹号(!)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惊叹、喜悦、愤怒等。
像:“多么美丽的花啊!”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比如:“我喜欢阅读,也喜欢写作。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桌子上有苹果、香蕉、橘子。
”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比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
”冒号(:)通常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例如:“老师说:‘同学们要认真听讲。
’”引号(“ ”)用于引用他人的话语、特定称谓或着重强调的内容。
像:“他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括号(())用于注释说明或补充内容。
比如:“这是一种新的材料(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破折号(——)可以表示解释说明、话题的突然转变、声音的延长等。
例如:“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说话的断断续续等。
像:“她轻轻地哼着:‘一闪一闪亮晶晶……’”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比如:《红楼梦》二、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则1、句号的用法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当句子表达的意思完整、语气舒缓时,使用句号。
但要注意,不要在该用句号的地方误用逗号,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2、问号的用法一般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末尾用问号。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问句中,通常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标点符号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标点符号【考点导航】《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近年来,除了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许多省市还将标点符号单独设题列入中考试卷。
常见考点有:1.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即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常用点号和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常用标号的基本用法。
特别提示:1.顿号的运用:(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①他三十六七岁。
②距这里二三里。
③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④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2.点号运用的原则:(1)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问句只需标明一个问号。
疑问句、反问句都要用问号,但不要一见到有疑问词的句子就认为是疑问句而错用问号。
选择问句,问号要用在最后一个选项的后面;连续问句,则每个问句后都要用问号。
(2)将分号改成句号表示对各分句的强调。
(3)将句号改成叹号是为了加强句子的表达语气。
2. 辨识误用的标点,并加以选择或改正。
需要指出的是,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涉及名词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试题大多难易适度,不少试题采用课文中的句子,这就暗示我们平时要认真阅读课文,注意标点的使用。
【复习指要】针对上述考点,提供以下应试方案:1. 识别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病”及其“诊治方法”(1)非疑问句误用了问号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2)句末点号,应放在句子的末尾,不能用在中间例:“今天能不能完成任务?同志。
”厂长严肃地说。
(引号中的句子是个疑问语气的倒装句,“任务”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同志”后的句号应改为问号。
初中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FUK

初中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一、填空题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社区的自然状况,文化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C.光波长短不同,所含热量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含热量多,蓝、紫光波短,含热量少。
D.《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里的水果可多了,有苹果、香蕉、哈密瓜、草莓……等等,真是说也说不完。
B.“你瞧这小东西,”老张说:“多听话呀!”C.谈到怎样教育下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请让我们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B.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至少看到三、四次。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等。
D.“你是我的榜样。
”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B.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C.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题总复习题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题总复习题初中语文标点符号题总复习题1、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2、标点使用有错误的是()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500余人,学成回国只占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只有10人。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人们也记得,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被神甫攻击为“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D、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
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B、文章结构匀称指的是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
初中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DCK

初中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一、填空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A.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境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B.《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的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这样理解的?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传扬至今,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D.“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
B.《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
(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版)C.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刘伟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D.“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
”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发芽的时候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的读书……”。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4.短文修改。
(4分)①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
②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
③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
④读得好不好,要看(实验、实践、实力)。
⑤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
”⑥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浙江省诸暨中学马伯成(一)问号使用的错误(1)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
”问号是句末点号,只能在句末使用,不要在句中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3)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呢?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呢?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
例句(2)与例句(3)的第一层都是选择关系,因此,应该把这两个问号改成逗号。
(4)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例句(4)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
(二)叹号使用的错误(5)“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因此,例句(5)的第一个感叹号应该改成逗号。
(6)多壮观呀!杭州的钱江大潮。
(7)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例句(6)、(7)的感叹号应为逗号,句号改成感叹号。
(8)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句(8)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并放到句子最后。
(三)顿号使用的错误(9)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尾,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
例句(9)中的中西部属于这类情况,中间不用顿号。
(10)“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11)小岗岭在里屋架峰六、七里的地方。
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句(10)、(11)的“八九十年代”和“六七里”都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12)我任教高三年级十一二班的时候,他是十一班的学习委员。
不是概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例句(12)中的“十一二”应该写为“十一、二”。
(13)《渴》的第一章“‘战争’的信号陡然升空”,就描述了分住漳河两岸的河南河北为争水而引发的激烈纠纷。
两个意思连接不很紧密的词语之间应该用顿号点开,例句(13)的“河南河北”之间要使用顿号。
(14)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提升为逗号,例句(14)的“未来”、“左右”后面要用逗号。
(15)哥哥经常给我讲他的游泳啊、放牛啊、捉麻雀啊。
(16)小红的课桌上堆满复习参考用书,“物理精编”啊、“数学同步”啊、“政治大课堂”啊、“英语天天读”啊……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句(15)、(16)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17)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运输成本高、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但因其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大部分船被船民改建成“三无”居家船。
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句(17)中的顿号应为逗号。
(四)分号使用的错误(18)中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过低。
(19)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教育;二是研究。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的虽是并列分句,但是句子中间再无较小的语音停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逗号。
例句(18)、(19)的分号应为逗号。
(20)在海边,他写浪花、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例句(20)“秋月”后的分号应为冒号,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21)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了起来。
(22)……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23)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例句(21)、(22)的分号应该改为句号,因为前后不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例句(23)的“太白”后面的分号都应改为逗号,前后句子虽然是并列关系,但它只是更小的程度上的并列,不能与前面的处于同一个层阶上。
(五)冒号使用的错误(24)大学生兼职创收已不足为怪,温州师范学院学生小叶的兼职方式有点新鲜:和顾主从未谋面,只在自己寝室里敲桥键盘就可以赚钱,他一学期就赚大学四年的学费。
(25)在这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时刻,我们不由想起文坛泰斗巴金曾为本报题词:为繁荣创作摇旗呐喊,作为箴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之努力,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把文学报办得更好。
(26)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例句(24)、(25)和(26)中的冒号都只能管到句子的中间,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在使用冒号时,应该明白冒号管辖的范围。
例句(24)的“赚钱”、(25)的“呐喊”和(26)的“纱巾”后面都应该用句号。
(27)熊秉明喜欢小诗,李白《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
转述的文字不能用冒号,例句(27)的冒号要去掉。
(28)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29)老王来不及向他解释,只说了一声:“你看吧!”就走了。
文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
例句(28)、(29)的冒号要去掉。
(30)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出人物:宗庆厚、鲁冠球、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
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例句(30)中的冒号应去掉。
(31)在班委会上,班主任王老师宣布:“今后每个同学自学课必须做到三条:一是不能随便走动,二是不能交头接耳,三是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
”同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句(31)的后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32)“距离高考只有三个半月了,”班主任老师说:“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循序渐进地学好各门功课。
”引语中“某某说”后面不能用冒号,例句(32)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六)引号使用的错误(33经济学家马歇尔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
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
例句(33)的句号应该写在后括号内。
(34)虽然欧洲刚刚在“猎兔犬”2号上受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制定雄心勃勃的“极光计划”。
引号引用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名词,不能把它隔开,例句(34)的后引号应加在“2号”后面。
(35)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名句。
(36)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例句(35)引号里的句号应去掉,例句(36)是正确的。
(37)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其确切的。
”引用的话作为句子的一部分,不管句子多长,句末点号应写在括号外,不能写在括号里面。
例句(37)的句号应写到引号外面。
(七)括号使用的错误(38)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
)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括号里面的解释文字最后不能用点号,例句(38)括号中的句号应该去掉。
(39)小小一块积木般大小的“云杉、板材”,(注意:顿号用错了)居然卖到如此天价……、(40)金,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41)“勇气”号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火星上漫步20米,它2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
(相当于地球上92天)句内括号的点号应加在括号后面,不能加在前面,例句(39)、(40)的逗号和(41)的句号应该加到括号后面。
(42)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814页)。
句外括号起到补充和注释全句的作用,句外括号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例句(42)的句号应放在正文的句末。
(八)省略号使用的错误(43)“妈妈。
看见了吗……哦,还没有看见?为什么……我知道了。
”一般来说,在省略号的前面,如果句子的意思已经表达完了,说明这个句子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
例句(43)“看见了吗””和“为什么”后面都应加上句末点号。
(44)中国农民画的题材很广,有经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人情……等等,真实包罗万象。
用了省略号后,一般不接着用“等等”之类词,例句(44)的“等等”多余。
(九)书名号使用的错误(45)《上海文学》新开《自由谈》一栏,本期刊登王安忆、陈丹青关于当代影视剧的长篇对谈《生活与故事,故事与影视》之一,广征博引,分析精当。
书名号是用来标名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例句(45)中的“自由谈”是专栏,因此,不应用书名号,而改为引号。
(47)出版社在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属于出版社发的文件,应该加上书名号。
(48)今天,《美丽天使》杂志社3位编辑来我市采访,请市府办小周安排一下。
“xx杂志社”或“xx出版社”不用书名号。
有了“社”字就指单位了(不是指杂志或报纸的名称)了,因此,例句(48)中的书名号应去掉。
作者的其他文章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学好语文要有“死...抓住时机,巧妙点拨山村电影赶集夜宿五泄闲访姚氏旧居寻访千柱屋近日所发文章爷爷的长烟杆批改作业,以人为本人的差异在业余(...诗词名句分类集粹抠门拜师思古幽情篇山水风景篇花草虫鸟篇读者评论发表评论主题:发言人:返回作者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