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注射方法(四种)演示版.ppt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幻灯片PPT

本卷须知
〔1〕选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
下后上、由远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进展注射。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
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以及病情变化。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生理盐水的
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 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针头不动〕,调换 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展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 发生坏死。 〔5〕穿刺时要沉着。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疼痛 〔二〕局部组织反响 〔三〕注射失败 〔四〕过敏性休克
疼痛
原因
临床表现
3药1物.注浓射度前高病,人推高注度速紧度张快 4针2头.进过针粗与、皮欠纹锐垂利直、有勾
5消毒剂进入皮内
注射部位疼痛感尖 锐,推注药液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响
疼
预防及处理
痛1.心理护理 2.准确配制药液, 防3.止改浓进度皮过内高注射 方法
常用定位方法 十字定位法
联线法
髂前上棘 骶尾部
臀中肌、臀小肌
1〕以示指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 样髂嵴、示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示指 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股外侧肌注射法
取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 约7.5cm宽。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可注射的 范围较广,适用于屡次注射者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
注入皮下
穿刺后见回血,局 部无隆起,但患者 有痛感,针尖斜面 局部或全部穿透血 管壁,药液注入深
部组织
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药液外渗性损伤 二、静脉穿刺失败 三、血肿 四、静脉炎 五、过敏反响
各种注射法PPT课件

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
大血管较远的部位
常用部位
臀大肌、
臀中、小肌、
股外侧肌
-
上臂三角肌
15
-
16
)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 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臀部分 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 2) 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 处为注射部位.
-
25
松开左手,抽动活 塞,观察无回血后, 固定针头,以匀速 缓慢推药,同时注 意观察患者的表情 及反应
-
26
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 压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 续按压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者穿好 衣裤,取舒适体位,整体床 单位、洗手、 回治疗室,清理用物
-
27
定义 目的
皮下注射法
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技术
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
38
-
10
安瓿
-
11
自安瓿中吸药法(小安瓿)
-
12
自安瓿中吸药法(大安瓿)
-
13
自密封瓶中吸药法
-
14
定义
肌内注射法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 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目的
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 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
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 适于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的选择
-
17
常用定位方法 十字定位法
-
18
联线法
髂前上棘 骶尾部
-
19
-
返回20
股外侧肌定位
-
21
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
常用注射方法四种 ppt课件

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
四、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IV)
(一)皮内注射术(ID)
•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 法。
【目的及部位】
•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 缘。 •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手臂带动腕部的力量 ❖进针角度:90 ° ❖刺入针梗2.5~3cm
(针长1/2~2/3)
【操作步骤】
进针
注药
拔针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婴幼儿常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宜选 用臀大肌。
护理学基础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四、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IV)
(一)皮内注射术(ID)
•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 法。
【目的及部位】
•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 缘。 •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手臂带动腕部的力量 ❖进针角度:90 ° ❖刺入针梗2.5~3cm
(针长1/2~2/3)
【操作步骤】
进针
注药
拔针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婴幼儿常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宜选 用臀大肌。
护理学基础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各种注射法PPT课件

指导患者拔针后勿揉擦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 观察
24
25
定义 目的 部位
皮下注射法
是需将在少一量定药时液间或内生产物生制药剂效注,入而皮 不下能组上或织臂不的三宜技角口术肌服下给缘药时。 上预臂防外侧接、种腰。部、背部、 局部麻醉用药。 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
26
皮 下 注 射 部 位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所毒集做带隔有,体到离用一注一制过人射 人度物一时 一处品垫, 止须理枕要 血按,,对消 一处一次理人性 ,一物 不消品 可毒应 随按 意规 丢定 弃5
注射用物
一、注射盘
皮肤消毒溶液 无菌持物镊 消毒棉签、消毒治疗巾(针垫)、砂轮 开瓶盖器、弯盘等。
二、注射器 三、注射药液:按医嘱准备 四、治疗车下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桶、利器盒
62
用 定 使 角 走一;针,向见静拳手另尖在潜回 脉 ,拇 一 斜 静 行注 快血 推 固指 面 脉 刺手射 速, 进 定绷 朝 上 入持毕 拔表 少 针紧 上 方头 理 ,出明许头静 , 或皮再清床将针针,,脉针侧针次理单干头头松缓下头方小核用位棉,已开慢方与刺柄对物签用进止注皮皮入(,或放干入血入肤肤皮协注于棉静带药,成下助射穿签脉,液并,1患器5刺按,嘱使再°者与点压可 患沿静~取针及 片再 者静脉3舒栓0上 刻松顺脉固°适),方卧,位,整
51
注药毕,用无菌干 棉签轻压进针处,快 速拔针,并继续按压 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 者穿好衣裤,取舒适 体位,整体床单位 回治疗室,清理用 物
52
角度、深度(方法)53源自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
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 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 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24
25
定义 目的 部位
皮下注射法
是需将在少一量定药时液间或内生产物生制药剂效注,入而皮 不下能组上或织臂不的三宜技角口术肌服下给缘药时。 上预臂防外侧接、种腰。部、背部、 局部麻醉用药。 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
26
皮 下 注 射 部 位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所毒集做带隔有,体到离用一注一制过人射 人度物一时 一处品垫, 止须理枕要 血按,,对消 一处一次理人性 ,一物 不消品 可毒应 随按 意规 丢定 弃5
注射用物
一、注射盘
皮肤消毒溶液 无菌持物镊 消毒棉签、消毒治疗巾(针垫)、砂轮 开瓶盖器、弯盘等。
二、注射器 三、注射药液:按医嘱准备 四、治疗车下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桶、利器盒
62
用 定 使 角 走一;针,向见静拳手另尖在潜回 脉 ,拇 一 斜 静 行注 快血 推 固指 面 脉 刺手射 速, 进 定绷 朝 上 入持毕 拔表 少 针紧 上 方头 理 ,出明许头静 , 或皮再清床将针针,,脉针侧针次理单干头头松缓下头方小核用位棉,已开慢方与刺柄对物签用进止注皮皮入(,或放干入血入肤肤皮协注于棉静带药,成下助射穿签脉,液并,1患器5刺按,嘱使再°者与点压可 患沿静~取针及 片再 者静脉3舒栓0上 刻松顺脉固°适),方卧,位,整
51
注药毕,用无菌干 棉签轻压进针处,快 速拔针,并继续按压 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 者穿好衣裤,取舒适 体位,整体床单位 回治疗室,清理用 物
52
角度、深度(方法)53源自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
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 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 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各种注射法》课件

注射法的注意事项
注射法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选用。
02 注射器的使用与 维护
注射器的结构与原理
注射器的结构
注射器由针筒、活塞、针头等部分组成,各部分紧密配合, 共同完成注射操作。
注射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活塞的推拉,使针筒内的液体被挤出,从而达到注射的 目的。
《各种注射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注射法概述 • 注射器的使用与维护 • 注射法操作流程 • 注射法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理 • 注射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01 注射法概述
注射法的定义与分类
注射法的定义
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 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 的的一种方法。
注射法的分类
注射法可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 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多种 类型。
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年 龄、体重等因素确定注射剂量 和浓度,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射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途径 和部位,避免在血管、神经等 重要部位注射,以免造成损伤
。
注射时应缓慢推注,避免快速 注射导致患者不适或不良反应
。
注射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注射并采
取相应措施。
注射后的观察与并发症处理
注射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发 热、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 处理。
注射后应定期回访患者,了解治疗效 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注射后应嘱咐患者保持注射部位的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
注射后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注射史等相 关信息。
05 注射法在临床中 的应用
常见疾病的注射治疗
注射法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选用。
02 注射器的使用与 维护
注射器的结构与原理
注射器的结构
注射器由针筒、活塞、针头等部分组成,各部分紧密配合, 共同完成注射操作。
注射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活塞的推拉,使针筒内的液体被挤出,从而达到注射的 目的。
《各种注射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注射法概述 • 注射器的使用与维护 • 注射法操作流程 • 注射法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理 • 注射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01 注射法概述
注射法的定义与分类
注射法的定义
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 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 的的一种方法。
注射法的分类
注射法可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 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多种 类型。
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年 龄、体重等因素确定注射剂量 和浓度,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射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途径 和部位,避免在血管、神经等 重要部位注射,以免造成损伤
。
注射时应缓慢推注,避免快速 注射导致患者不适或不良反应
。
注射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注射并采
取相应措施。
注射后的观察与并发症处理
注射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发 热、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 处理。
注射后应定期回访患者,了解治疗效 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注射后应嘱咐患者保持注射部位的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
注射后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注射史等相 关信息。
05 注射法在临床中 的应用
常见疾病的注射治疗
各种注射法ppt课件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股外侧肌定位法
大腿中段外侧,膝上10cm,臗关节下10cm,宽7.5cm范围
上臂三角肌定位法
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手叉腰、三角肌隆起最高点)
肌内注射
(一)
(二)
(三)
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 局部皮肤,另一手以执笔 式持注射器;用前臂带动 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 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 2/3(约2.5~3cm)
松开左手,抽动活塞, 观察无回血后,固定针 头,以匀速缓慢推药,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 情及反应
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 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 并继续按压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者穿 好衣裤,取舒适体位, 整体床单位 回治疗室,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一)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和无菌操作制度
(二)
(四)
DESIGN FROM NIC25ME NhomakorabeaICAL
肌内注射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一)用物准备
皮肤消毒溶液
无菌持物镊
注射盘
消毒棉签、消毒治疗巾、 砂轮、开瓶盖器、弯盘等。
13
注射器规格和针头型号
注射器规格和针头构造
(二)药液抽吸法
小安 瓿内 吸取 药液 大安 瓿内 吸取 药液 密闭 瓶内 吸取 药液
各种注射的进针深度
各种注射方法

(7)注意事项:皮肤消毒忌用碘酒,注射部位不可用手按揉,以防影响结果的
观察。
精选可编辑ppt
2
二、皮 下 注 射 法(H)
(1)定 义: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2)目 的:迅速达到药效和不宜或不能经口服给药时;局部供药;预
防接种菌苗、疫苗。
(3)部 位: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持针姿势:中指固定针栓(握毛笔式)。 (5)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90°角。 (6)进针深度:针头的2/3(2.5~3cm)。 (7)注意事项:2岁以下婴幼儿因臀大肌发育不完善,所以不宜选用臀
大肌注射,应选臀中、小肌注射,以防损伤坐骨神经。
精选可编辑ppt
5
四、静 脉 注 射 法(IV)
(1)定义: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2)部位: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足背和踝部等处浅 静脉(如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
(3)持针姿势:同皮内注射。
(4)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20°角。
(5)系止血带的要求:部位在穿刺点上方6cm以上,时间在碘酒与乙
醇消毒皮肤之间。
精选可编辑ppt
6
四、静 脉 注 射 法(IV)
(4)持针姿势:右手食指固0°角。
(6)进针深度:针头的2/3(1.5~2cm)。
(7)注意事项: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角,以免刺入肌层;药液少于1ml
时用1ml注射器吸药并注射;经常注射者应更换注射部位。
精选可编辑ppt
3
三、肌 内 注 射 法(IM)
(6)注意事项:推药中若局部疼痛、肿胀,试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 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需长期静脉给药者, 应由远端小静脉开始,以保护静脉。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掌握注 入药物的速度,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及病情变化。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在血 管内,再换有药液的注射器注射,以防药液外溢而发生组织坏死。
给药法(各种注射)PPT课件

1.给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后,嘱患者勿离 开病室(或注射室),等待15~20分钟 后观察结果。同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应 立即通知护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指导患者切勿按揉注射部位及局部
精选ppt课件2021
16
精选ppt课件2021
17
精选ppt课件2021
18
定义: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过敏试验 备 0.1 %盐酸肾上腺素
精选ppt课件2021
13
[ 实施]
核对 → 抽药 → 选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在前臂 掌侧下1/3段,预防在三角肌外侧 )→ 75%乙醇 局部消毒皮肤 → 待干 → 吸药 → 排气 → 左手 绷紧病人局部皮肤 → 右手持注射器给药 针 头斜面向上 → 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内,深 度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 → 放平注射器 → 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 右手轻轻推注药液0.1ml → 皮丘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 拔出 针头,勿按压,清理用物。
精选ppt课件2021
44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刺入静脉过浅,或因松解止血带时 针头滑出血管
2.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针尖部分斜面在 血管外
3.针头刺入较深,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 血管壁
4.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破对侧血管壁
精选ppt课件2021
45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肥胖病人 摸清血管走向,静脉上方30°~ 40°进针
诊断性检查
静脉营养治疗
输液或输血
精选ppt课件2021
39
部位:
上肢肘部浅静脉、下肢浅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 股静脉
精选ppt课件2021
40
小儿头皮浅静脉注射
[ 目的 ] 方便患儿肢体活动及护理 [ 部位 ] 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耳
精选ppt课件2021
16
精选ppt课件2021
17
精选ppt课件2021
18
定义: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过敏试验 备 0.1 %盐酸肾上腺素
精选ppt课件2021
13
[ 实施]
核对 → 抽药 → 选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在前臂 掌侧下1/3段,预防在三角肌外侧 )→ 75%乙醇 局部消毒皮肤 → 待干 → 吸药 → 排气 → 左手 绷紧病人局部皮肤 → 右手持注射器给药 针 头斜面向上 → 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内,深 度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 → 放平注射器 → 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 右手轻轻推注药液0.1ml → 皮丘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 拔出 针头,勿按压,清理用物。
精选ppt课件2021
44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刺入静脉过浅,或因松解止血带时 针头滑出血管
2.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针尖部分斜面在 血管外
3.针头刺入较深,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 血管壁
4.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破对侧血管壁
精选ppt课件2021
45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肥胖病人 摸清血管走向,静脉上方30°~ 40°进针
诊断性检查
静脉营养治疗
输液或输血
精选ppt课件2021
39
部位:
上肢肘部浅静脉、下肢浅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 股静脉
精选ppt课件2021
40
小儿头皮浅静脉注射
[ 目的 ] 方便患儿肢体活动及护理 [ 部位 ] 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件.
1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件.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2
学习目标
1.具有慎独、严谨的工作作风;动作轻稳,关爱病人,运用 沟通技巧,取得合作;做好查对,防止差错,保证给药安全 有效。
2.掌握药物保管原则,给药原则,注射原则;医嘱中常用外 文缩写,常用药物的过敏试验方法和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精品课件.
10
【评估】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术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精品课件.
11
(一般情况:年龄、病情、治疗经过、用药史、过敏 史、注射部位局部情况。
2. 病人的认知反应:对注射药物的认知、心理状态、合作程 度。
.精品课件.
12
(一)皮内 注射法—— 计划
.精品课件.
13
(一)皮内注射—实施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拔针观察 整理记录
勿按压、观察20分钟
3.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和局部给药法。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精品课件.
3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
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严防交叉感染
避开:血管、神经处。 炎症、化脓感染、瘢痕、硬结及皮肤病处。
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部位。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六)药液应现用现配
(七)注射前排尽空气---不见液不进针(不消毒不进针)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精品课件.
33
你被打过针吗??
你想给别人打针吗??
.精品课件.
34
(三)肌内注射术(IM)
定义: 1.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 织的方法。
目的:
1.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
射的药物,且要求药效比
皮下注射更迅速。
2.注射剂量较大或刺激性较
强的药物。
4、进针推药: 进持针方式--平执式 进针角度--与皮肤呈5°角拔针观察 进针深度---针尖斜面完全刺入皮内,放平注射器,推药0.1ml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消
进
毒
针
拔
注
针
药
.精品课件.
17
12-4 注射给药法
.精品课件.
18
【注意事项】
1.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2.忌用含碘消毒剂。 3.进针角度不宜太大。 4.嘱病人勿按揉注射部位。
.精品课件.
【操作步骤】
23
左手、右手(方法)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角度、深度(方法)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27
.精品课件.
28
进针
注药
.精品课件.
拔针
29
【注意事项】
1.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不宜做皮下注射。 3.药液不足1ml时,选1ml注射器。 4.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过瘦者捏起注射部位并减少进针角度。
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药物注射。 适合小剂量及刺激性弱的药物注射。 2.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 3.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精品课件.
22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 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等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与皮肤呈30°~40°角,快 速刺入针梗的2/3
拔针按压
整理用物
4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精品课件.
5
给药途径
一般规律是:静脉>吸入>肌内>皮下>直肠黏膜>口服>皮肤
三查七对(八对)是什么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 七对(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批号) 注意:药物的质量与有效期
1)三横指定位法
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
2)示指中指定位法 (构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
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
.精品课件.
19
(二)皮下注射(H)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皮内注射
.精品课件.
不同点:注 射药物的深 浅不同
20
(二)皮下注射术(H)
【目的】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精品课件.
21
【目的】
1.用于不宜口服,且需在一定时间内发挥 药效的药物。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精品课件.
38
.精品课件.
39
连线法
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 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 射部位。
.精品课件.
40
.精品课件.
41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八)注射前检查回血---一定抽动注射器活塞看有无回血
(九)掌握无痛注射技术---掌握“两快一慢”
.精品课件.
7
四、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IV)
.精品课件.
8
(一)皮内注射术(ID)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精品课件.
9
【目的及部位】
.精品课件.
14
1、核对解释 如: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三史
(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
2、注射选择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选用前臂掌侧下段,该处皮较薄,肤色较淡,易于 注射,且易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如卡介苗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选用实施局麻处
3、消毒皮肤:用70%~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酒精过敏者选择生理 盐水消毒)
.精品课件.
35
(三)肌内注射术
选择标准: 1、肌肉丰厚的部位 2、三大远离:大神经、大血管、骨突处。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精品课件.
36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精品课件.
37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精品课件.
1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件.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2
学习目标
1.具有慎独、严谨的工作作风;动作轻稳,关爱病人,运用 沟通技巧,取得合作;做好查对,防止差错,保证给药安全 有效。
2.掌握药物保管原则,给药原则,注射原则;医嘱中常用外 文缩写,常用药物的过敏试验方法和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精品课件.
10
【评估】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术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精品课件.
11
(一般情况:年龄、病情、治疗经过、用药史、过敏 史、注射部位局部情况。
2. 病人的认知反应:对注射药物的认知、心理状态、合作程 度。
.精品课件.
12
(一)皮内 注射法—— 计划
.精品课件.
13
(一)皮内注射—实施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拔针观察 整理记录
勿按压、观察20分钟
3.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和局部给药法。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精品课件.
3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
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严防交叉感染
避开:血管、神经处。 炎症、化脓感染、瘢痕、硬结及皮肤病处。
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部位。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六)药液应现用现配
(七)注射前排尽空气---不见液不进针(不消毒不进针)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精品课件.
33
你被打过针吗??
你想给别人打针吗??
.精品课件.
34
(三)肌内注射术(IM)
定义: 1.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 织的方法。
目的:
1.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
射的药物,且要求药效比
皮下注射更迅速。
2.注射剂量较大或刺激性较
强的药物。
4、进针推药: 进持针方式--平执式 进针角度--与皮肤呈5°角拔针观察 进针深度---针尖斜面完全刺入皮内,放平注射器,推药0.1ml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消
进
毒
针
拔
注
针
药
.精品课件.
17
12-4 注射给药法
.精品课件.
18
【注意事项】
1.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2.忌用含碘消毒剂。 3.进针角度不宜太大。 4.嘱病人勿按揉注射部位。
.精品课件.
【操作步骤】
23
左手、右手(方法)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角度、深度(方法)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27
.精品课件.
28
进针
注药
.精品课件.
拔针
29
【注意事项】
1.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不宜做皮下注射。 3.药液不足1ml时,选1ml注射器。 4.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过瘦者捏起注射部位并减少进针角度。
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药物注射。 适合小剂量及刺激性弱的药物注射。 2.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 3.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精品课件.
22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 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等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与皮肤呈30°~40°角,快 速刺入针梗的2/3
拔针按压
整理用物
4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精品课件.
5
给药途径
一般规律是:静脉>吸入>肌内>皮下>直肠黏膜>口服>皮肤
三查七对(八对)是什么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 七对(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批号) 注意:药物的质量与有效期
1)三横指定位法
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
2)示指中指定位法 (构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
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
.精品课件.
19
(二)皮下注射(H)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皮内注射
.精品课件.
不同点:注 射药物的深 浅不同
20
(二)皮下注射术(H)
【目的】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精品课件.
21
【目的】
1.用于不宜口服,且需在一定时间内发挥 药效的药物。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精品课件.
38
.精品课件.
39
连线法
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 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 射部位。
.精品课件.
40
.精品课件.
41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八)注射前检查回血---一定抽动注射器活塞看有无回血
(九)掌握无痛注射技术---掌握“两快一慢”
.精品课件.
7
四、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IV)
.精品课件.
8
(一)皮内注射术(ID)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精品课件.
9
【目的及部位】
.精品课件.
14
1、核对解释 如: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三史
(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
2、注射选择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选用前臂掌侧下段,该处皮较薄,肤色较淡,易于 注射,且易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如卡介苗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选用实施局麻处
3、消毒皮肤:用70%~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酒精过敏者选择生理 盐水消毒)
.精品课件.
35
(三)肌内注射术
选择标准: 1、肌肉丰厚的部位 2、三大远离:大神经、大血管、骨突处。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精品课件.
36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精品课件.
37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