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
【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优质新授课件

[点评]
本题易错选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除t1和t2两个时刻外,任何时刻B车的位 置坐标都大于A车的位置坐标,因此容易得出B车的位移大于A车位移的 错误结论。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的x-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40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0 s运动的方向与后20 运动的方向相同 C.前20 s做速度增大的运动,后20 s做速度减小的运动 D.前20 s为匀速运动,后20 s也为匀速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典例1]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 移—时间(x-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比A车的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解析] 从x-t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错误;在t2时 刻,B车运动图像的斜率为负值,表示B车速度反向,而A车速度大小和 方向始终不变,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位移相 同,C错误;从t1时刻到t2时刻,图线b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至零后增大, 反映了B车的速率先减小至零后增加,故选项D错误。
A.在0~1 s内做曲线运动 B.在1~2 s和2~3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C.在1~2 s内的加速度为-4 m/s2 D.在0~3 s内的总位移为-4 m
解析:由于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不是运动的 轨迹,故物体在 0~1 s 做变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在 1~2 s 内的速度为 v12=02- -41 m/s=-4 m/s,在 2~3 s 内的速度为 v23=-3-4-20 m/s=-4 m/s, 均为负值,方向相同,故 B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 1~2 s 内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加速度大小为 0,C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 0~3 s 内的总位移 为-4 m-0=-4 m,故 D 正确。 答案:D
专题二: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

专题二: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单物体V —t 图1、一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物体在8S 内的位移大小和第7S 内加速度为( ) A .28m, -4m/s2 B .28m,4m/s2 C .36m, 4m/s2 D .36m, -4m/s22、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t3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 B .t2-t3时间内,玩具火箭在向下运动 C .t1-t2时间内,玩具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D .0-t3时间内,玩具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B .在t 2时刻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 .在t 3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D .在t 4时刻物体回到了出发点4、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 =10m/s 2,则( )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 .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m/s C .小球能弹起0.8mD .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0.8m5、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6、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如图所示,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0,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时间为t c ,那么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7、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 个连续的位置的图片。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像

3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自主学习】1、如图所示是一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x-t图象),P(t1,x1)为图象上一点,PQ 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
回答以下问题:(1)图象中P点的含义是什么?(2) t1时刻,质点的速度多大?沿什么方向运动?(3)0~t1时间内,质点做什么运动?(4) 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多大?2、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在0~2s内,物体沿方向做运动,加速度a= 。
(2)在4~5s内,物体沿方向做运动,加速度a= 。
(3)在第6s内,物体沿方向做运动,加速度a= 。
(4)在0~6 s内,物体的位移为 m,路程为 m。
(5)在哪一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6)在0~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针对训练】1.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8 s末小车的位移为20 mB.前10 s内小车的加速度为3 m/s2C.20 s末小车的速度为-1m/sD.前25 s内小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2.电梯某段时间的v-t图像如图所示,该时间内电梯()A.0~5s处于上升状态B.5~11s的速度为0C.11~13s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D.大约经过30层楼的高度3.如图甲所示,汽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位移x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时间内,v增加B.时间内,v不变C.时间内,平均速度为D.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增加4.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抛物线)如图所示,为图线上的一点,为过点的切线,与轴交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B.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D.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5.一物体(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关于物体在0~12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0~5s内做匀速运动,5s~8s内静止B.物体在10s~12s内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6m/s2C.物体在10s末离出发点最远D.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2m/s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刹车后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后图线与t轴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加速度大小为B.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C.内汽车的位移为D.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7.“钓鱼岛事件”一直牵动着军民爱国之心,我国空军某部为捍卫领土完整,举行了一次空前的跳伞保岛演练,如图甲所示为一战士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的画面,某同学画出该战士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竖直方向上,关于该战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B.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15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10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s末D.s内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8.某科研人员为研究潜水艇模型的性能,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测得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像显示出了潜水艇模型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s内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潜过程的最大速度为3m/s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2m/s2C.3s~4s与6s~8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在t=5s时,潜水艇模型恰在水面上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A.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C.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10.物体甲的位移—时间图像和物体乙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3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乙在3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甲在6s内平均速度与3s末瞬时速度相等D.乙在6s末时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6m11.如图是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时间内,汽车I的平均速度大于汽车II的平均速度B.汽车I的位移不断增大,汽车II的位移不断减小C.汽车I的加速度不断增大,汽车II的加速度不断减小D.当t=时两车相遇12.如图所示,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则()A.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B.t1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同C.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D.0~t1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物理直线运动教案:研究速度时间图像与位移时间图像的关系

物理直线运动教案:研究速度时间图像与位移时间图像的关系时间图像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的基本概念;2.掌握使用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研究直线运动的方法;3.发现并分析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图像与位移-时间图像的关系三、教学重点1.掌握使用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进行研究的方法;2.确定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分析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回顾法;2.实验法;3.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前的准备教师介绍物理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的概念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知识点讲解1.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速度-时间图像,也称为v-t图,是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是纵坐标,时间是横坐标,坐标轴上有箭头标记。
图像中的直线斜率代表速度的值,直线越陡峭表示速度越大。
2.位移-时间图像的概念位移-时间图像,也称为x-t图,是表示物体移动距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位移是纵坐标,时间是横坐标,坐标轴上有箭头标记。
图像中的直线斜率代表平均速度的值,直线越陡峭表示速度越大。
3.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的关系物理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之间的关系可总结为:I. 速度增加时,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加,即图线越来越陡峭。
II. 相反地,速度减小时,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即图线越来越平缓。
III.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时间图像的图形是一条水平直线,位移-时间图像的图形是一条斜率均为常数的斜线。
(三)实验演示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匀变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和位移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6 第2课时 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课时2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x-t图像和v-t图像的意义,会分析并使用图像解决问题.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1.x-t图像: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位移x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常见的x-t图像:(1)静止: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2)匀速直线运动:一条倾斜的直线.3.x-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1.v-t图像: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速度v为纵坐标,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即学即用]1.如图1所示,为某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x-t图像,则质点在第1 s内做________运动,1~3 s内________.第1 s内速度为________m/s,1~3 s内速度为______m/s,3~5 s内速度为________m/s,0~5 内的位移为________.图12.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它在0~12 s内的位移x=________m,路程s=________m.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1.x-t图像: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位移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像叫位移—时间图像.2.对x-t图像的理解(1)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截距:纵截距表示物体起始位置.(3)交点: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3.几种常见的位移-时间图像(1)静止物体的x-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3直线A.图3(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直线B和C,其斜率表示速度.其中B 沿正方向运动,C沿负方向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由位移x =v 0t +12at 2可以看出,x 是t 的二次函数.当v 0=0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是顶点在坐标原点的一部分曲线,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那一时刻的速度,图4中切线斜率增大,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例1(多选)一遥控玩具小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 mB.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C.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例2如图6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 -t 图像,由图可知( ) A .t =0时,A 在B 后面B .B 质点在t 2秒末追上A 并在此后跑在A 的前面C .在0~t 1时间内B 的运动速度比A 大D .A 质点在0~t 1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1)x -t 图像上两点坐标之差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Δx ,即Δx =x 2-x 1; (2)x -t 图像的斜率k =ΔxΔt表示质点的速度;(3)交点坐标表示两质点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二、x -t 图像与v -t 图像的比较内容种类v-t图像x-t图像图像上某点的纵坐标表示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表示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无意义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纵截距表示初速度表示初始时刻的位置横截距表示开始运动或速度为零的时刻表示开始运动的时刻两图线交点坐标表示速度相同但不表示相遇,往往是距离最大或距离最小的临界点表示相遇(2)v-t图像和x-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例3(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0到2 s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 m/s2B.在0到5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10 mC.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7.5 mD.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 m例4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行驶,0~6 s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8甲所示.(1)在图乙中画出物体在0~6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 s内物体的位移.1.(x-t图像)图9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B.在0~t1这段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2.(v-t图像)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在40 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 000 mC.火箭经过120 s落回地面D.火箭经过40 s到达最高点3.(x-t图像)(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11所示,则()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出发时乙在甲前x0处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4.(v-t图像)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12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 B.x=8 mC.x=9 m D.x=14 m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9为单选题,10~11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描述质点运动的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表示对应时间内质点位移的是()2.A、B两质点的v-t图像如图1所示,设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在t=3 s时它们在中途相遇,由图可知()A.A比B先启程B.A比B后启程C.两质点启程前A在B前面3 m处D.两质点启程前A在B后面2 m处3.如图2所示描述了一位骑自行车者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则此人在下列区间中,行驶最快的是()A.区间ⅠB.区间ⅡC.区间ⅢD.区间Ⅳ4.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5.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的v-t图像如图4所示,由此可判断两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A.甲车大于乙车B.甲车小于乙车C.甲车等于乙车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如图5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8.如图7,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t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 地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6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 mD.在t=8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9.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8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A.t 1时刻车速更小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加速度总比未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未启用ABS更短10.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 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9所示,则在0~10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小于c的平均速率D.a的平均速率最大,b、c的平均速率相等11.如图10所示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时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 A.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0 sB.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C.汽车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 mD.汽车启动过程中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二、非选择题12.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 s速度达到4 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 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 s停止在井口.(1)画出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2)求矿井的深度.。
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简介

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简介位移-时间图像 (Displacement-Time Graph)位移-时间图像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的图像。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通过观察位移-时间图像,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变化情况。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直线段表示物体匀速运动,而曲线段则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加速或减速。
当曲线的斜率增大时,表示物体的速度在增加,而斜率减小则表示速度在减小。
图像的斜率可以被理解为物体的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 (Velocity-Time Graph)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图像。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通过观察速度-时间图像,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段表示物体的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而曲线段则表示物体进行了非匀速运动。
图像上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当直线段的斜率为正时,表示物体在加速,斜率为负时表示物体在减速。
曲线段的曲率可以体现速度的变化率。
综合来说,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变化,而速度-时间图像则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
通过分析这两种图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以及非匀速运动。
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重要的工具,它们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位置变化和速度变化。
在物理学研究中,这两种图像常常被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特征和理解动力学规律。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位移-时间图像。
在这个图像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物体的位移。
物体的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变化。
当我们观察位移-时间图像时,直线段代表物体的匀速运动,而曲线段则表示物体经历了加速或减速。
直线段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
一段直线的斜率可以被理解为变化率,也就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热点题型2 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1 / 5热点题型2 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及应用1.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35m 处时,绿灯还有4s 熄灭。
由于有人横向进入路口,该汽车在绿灯熄灭前要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 图像可能是 ( )答案 C 要使汽车停在停车线处,则v-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应刚好等于35m;B 选项的面积明显小于30m,A 、D 选项的面积为25m,而C 选项的面积介于20m 到40m 之间。
根据排除法,只能选C 。
2.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闯入我国西沙群岛海域。
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
如图所示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舰在0~66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美舰在66s 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96~116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美舰在66~96s 内运动了225m答案 D 根据v-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美舰在0~66s 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选项A 错误;美舰在66s 末开始做减速运动,选项B 错误;美舰在96~116s 时间内调头逃离,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根据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美舰在66~96s内运动的位移x=12×15×(96-66)m=225m,选项D正确。
3.鱼雷是最好的水下打击武器,现代鱼雷所使用的超空泡技术是利用空腔气泡隔绝水和鱼雷,从而大大降低阻力,获得高速航行的技术。
图是某次军事演习中红方超空泡鱼雷打击蓝方潜艇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鱼雷一定做曲线运动C.在t2时刻鱼雷与潜艇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D.在0~t2时间内鱼雷的平均速度大于潜艇的平均速度答案 D 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于潜艇的x-t图像为倾斜的直线,故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

(一)、s-t 图象:知识梳理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①.用纵轴表示位移s ,用横轴表示时间t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画出的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叫 ,简称 .②.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③.位移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 的大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st 是恒定的,如图1-6-1所示,v =s t=tan θ.显然,在同一坐标系中,位移图象斜率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 ,斜率越小,表示物体的速度 .例题精讲【典例1】 (双选)图1-6-7是M 、N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A .M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N 物体做曲线运动C .t 0秒内M 、N 两物体的位移相等D .t 0秒内M 、N 两物体的路程不相等【变式1】 (单选)图1-6-8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 .质点在第3 s 内位移是2 mC .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 .该质点前4 s 内位移是2 m巩固训练1.(单选)如图1-6-1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双选)如图1-6-13所示,Ⅰ和Ⅱ分别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由图象知().A.甲、乙二物体同时、同向作匀速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当t=15 s时,甲、乙二物体相距150 mD.位移150 m处,乙物体超前甲物体5 s(二)v-t图像知识梳理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所画出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叫.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如图1-6-2所示.③.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s=v 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和不随时间变化,我们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实际上就是一条和横轴的直线.②.根据v t=v0+at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如图1-6-3所示.与纵轴的交点即为物体运动的.3.直线的斜率k=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大小等于图1-6-3中梯形的“”.例题精讲【典例2】如图1-6-9甲为质点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乙为质点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求它们的加速度,并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变式2】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6-10所示.图1-6-10(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典例3】A、B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图1-6-11(a)为A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图象,图1-6-11(b)是B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试问:图1-6-11(1)A 、B 两物体在0~8 s 内的运动情况.(2)A 、B 两物体在8 s 内的总位移和总路程分别为多少?【变式3】 (单选)下图中,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 ).方法总结s -t 图和v -t 图比较对于图象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象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象(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 -t 图和v -t 图(图1-6-18)意义上的比较.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ss vv 11t t t t 11OO图1-6-18s -t 图v -t 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的位移⑤t1时刻物体位移为s1⑤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巩固训练3.(双选)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6-14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 mD.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间速度的大小为3 m/s4.(双选)下列各图所示分别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5.(单选)如图1-6-15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A.质点在第1 s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 s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 s内做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为零6.(单选)如图1-6-16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表示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巩固训练知识点一位移图象1.(单选)若有A、B、C三辆汽车同时同地同方向沿笔直公路行驶,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1-6-17所示,则在20 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关系为().A.v A=v B=v CB.v A>v B=v C[来源:]C.v A>v C>v BD.v A=v B<v C图1-6-172.(双选)如图1-6-18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则().A.甲、乙两物体都做变速运动B.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一定会相遇C.t1时刻甲、乙相遇D.t2时刻甲、乙相遇图1-6-183.(单选)图1-6-19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可以看出().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D.物体沿直线做往返运动图1-6-194.(单选)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1-6-20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s 1、s2和s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A.s1>s2>s3B.s1<s2<s3C.s1=s2=s3D.三者关系无法确定图1-6-20知识点二速度图象5.(单选) 如图1-6-21所示,对质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质点做曲线运动B.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该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该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图1-6-216.(双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6-22所示,则().A.在前3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1~3 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变速直线运动C.在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图1-6-22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可求出位移
x=vt
v
v/m ·s-1
0
t
t/s
速度时间图象中的位移等于图线与坐标轴所 围的“面积”
(5)、斜率: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v/(m/s)
v4
v3 C
D
v t
v k tan a t
v2
v1 A
B
t
θ
v
O t1
t2
t3
t4
t/s
v/ms-1
8
①的斜率为: ① k1=tanθ=6/3=2 ③ ②的斜率为:
A
20 B
10
t/s 5 10 15 20 25
v/(m/s)
A B
2、某物体的v-t图像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C )
C
o
D
E
t/s
A、在AB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CD段和DE段,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 C、在C点,物体的速度为零,是速度方向发 生改变的临界点 D、在BD段,物体的加速度发生了改变
X
丙
x/m
5、某物体的x-t图像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BD )
A
B
C
o
D
E
t/s
A、在AB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CD段和DE段,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 C、在C点,物体的速度为零 D、在E点,物体的位移为零
二.速度-时间图像
v/m/s
时间 s 速度 m/s
0.6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04 0.08 0.12
k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k的正负表示速 度方向
X/m
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D C
x4 x3
x t
x2
x1 A
B
t
x
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t2 t3 t4
t/s
O
t1
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X/m
静止
O
t/s
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的是:物体静止
X/m
思考:物体的位移-时间图 象是曲线如图,表示物体 做什么运动?
a b
c
t/s
O X-t图像中, 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的是:物体静止
注意: 1、X-t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 2、X-t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X/m
a
b c
O
t/s
运动的快慢: 由图线的倾斜程度来决定 图线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a、b、c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a vb vc
Ⅰ的斜率为: k1=tanα=20/4=5
Ⅰ
Ⅱ的斜率为: k2=tan β=-tan(1800- β)=-30/4=-7.5 ⅲ的斜率为: k3=0
ⅲ
β t/s
4
①图象向上倾斜k>0即v >0物体向正方向运动; ②图象向下倾斜k<0即v < 0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③图象平行于时间轴k=0即v = 0物体静止.
图像的倾斜程度如何变化?
O
x/ m
t/s
斜率?
速度?
曲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0
t/s
(4)、交点:交点表示物体相遇
x/m 500 400 300 200
交 点
100
0 5 10 15 20 25 t/s
(5)、截距:图线与横轴截距表示物体在原 点;图线与纵轴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X/m
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
注意:v-t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
v/(m/s)
a
b c
运动的方向: 图线斜向上,a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图线斜向下,a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O
t/s
v/(m/s)
a
b c
O
t/s
速度变化的快慢: 由图线的倾斜程度决定 图线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v/(m/s)
v4 v3 C
D
v t
v2
v1 A
B
t
v
O t1
t2
t3
t4
t/s
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 动
V/(m/s)
O
t/s
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V/(m/s)
O
t/s
曲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变化的直线运 动
(6)交点:两直线相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1、在图所示的X-t图象中,能表示质点作匀速 直线运动的是( AB )
X/m
X/m
O
A
t/s
O X/m
B
t/s
X/m
O
C
t/s
O
D
t/s
3、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 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图中能反映此同 学运动情况的X-t图线应是( C )
X X X
X
4、图示为甲、乙、丙三物体运动的X-t 图象,则甲的速度是____m/s ,乙的速 5 -5 度是____m/s ,丙的速度是____m/s 。 2.5
20.0 400
10
15
20
t/s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 轴表示位移x(x-t图象)
x-t图像表示 的是位移随 时间的变化 规律不是物 体运动的轨 迹。
x/m c b a
2.物理意义:
o
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s
3.从x-t图像上能获取的信息:
(1)、图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物体在 某一时刻及所处的位置或相对坐标原点的位 移。
一.位移-时间图像
在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可以 建立直线坐标系。
x/m
但是直线坐标系只能反映小车的位置,不能 反映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0
50
100
150
时间 t/s 位移 x/m
x/m 400 300 200 100 0 5
0 0
5.0 100
10.0 200
15.0 300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 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 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 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4、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C )
V/(m/s)
A、因为图线是一条斜向上的 直线,故其速度一直在增大 B、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C、加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 化 D、加点运动的x—t图像和 v—t图像。试说明两图像中的OA、AB、BC、 CD、DE四个阶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
x/m
(1)、图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物体在 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大小。
(2)、一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v/ms-1
8
4
0
1
2
3
4
5
t/s
(3)、判断速度方向
v/m ·s-1 v0 0 0 v0 t/s v/m ·s-1 v/m ·s-1
t/s
0
t/s
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正方向:图像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为正 负方向:图像在时间轴下方,速度为负
x/m
5
(2)、一段时间内 物体发生的位移
4
3
2
1
0
-1
1
2
3
4
5
t/s
(3)、斜率: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 K—图线的倾斜程度)
x4 x3 x2 x1 0 t1
x
t
x k tan v t
t2
t3
t4
t/s
x/m 30 Ⅱ 20 10 0 α 2
k3=0
k2=-7.5 k1=5
v/(m•s-1)
v1 0 t1 t/s
(7)截距:纵截距表初速度
v/(m•s-1) v/(m•s-1)
v0 0
0
v0 t/s
t/s
横截距表示速度为0时对应的时刻
v/(m•s-1) v0 v/(m•s-1) 0
t0
t/s
0
t0
t/s
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 线运动 曲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变化的直 线运动
t/s
0.5
0.5 0.5 0.5 0.5 0.5 0.5
0.4
0.2
0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 表示速度v(v-t图象)
v-t图像表示 的是速度随 时间的变化 规律不是物 体运动的轨 迹。
V/(m/s)
a b
2.物理意义:
o
c
t/s
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从v-t图像上能获取的信息:
②
2 3 4 5
4
k2=tan β=-tan(1800- β)=-10/5=-2
t/s
0
θ
1
③的斜率为: k3=0
①图象向上倾斜在t轴上方v>0,k>0即a >0物体向 正方向加速运动; ②图象向下倾斜在t轴上方v>0,k<0即a< 0物体向 正方向减速运动; ③图象平行于时间轴在t轴上方v>0,k=0即a = 0物 体向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10 5 0 -5 -10
2
4
6
8
t/s
s
A
B
v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