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郑成功教学设计之三
郑成功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4篇

郑成功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4篇《郑成功》的教学设计篇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成功》,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
课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民族英雄这一中心,着重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详细经过,描写建设中国台湾部分相对简略,文章展示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课文的情节性强,《课程标准》对5、6年级段的阅读有这样的要求:对于像《郑成功》这类叙事类作品,能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同情,崇敬感受。
文章故事性强,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微预习,就可以基本扫清字词障碍,而且比较容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但要透过字里行间去感悟郑成功的民族气节,对于远离时代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点困难。
因此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直切重点,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收复中国台湾部分的内容。
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中描写收复中国台湾的部分。
3、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不必在具体内容上多花时间,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战斗场面的激烈,以及郑军官兵的勇敢;了解台湾同胞从痛恨到痛快的心里过程。
同样,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课前我做了如下准备: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郑成功的有关资料,对郑成功有个初步的了解。
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地图和相关电影,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历史史实的了解。
《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性阅读能力,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悦读,成为我设计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郑成功》教案参考

《郑成功》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掌握与他相关的历史背景。
(2)通过查阅资料,学会分析史料,培养史料分析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郑成功的功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郑成功的历史地位。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郑成功与民族英雄的关系。
(3)采用案例研究法,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例,分析其战略眼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3)提高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增强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1)郑成功的家世背景(2)郑成功的军事才能(3)郑成功的政治智慧(4)郑成功的文化成就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及过程(1)明末清初的台湾局势(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与战术(3)郑成功在台湾的治理3. 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及评价(1)郑成功与民族英雄的关系(2)郑成功的功过分析(3)郑成功对后世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及其历史地位。
(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及其治理。
(3)郑成功评价的主要观点及其分析。
2. 教学难点:(1)郑成功军事才能的具体表现。
(2)郑成功政治智慧在台湾治理中的体现。
(3)如何客观评价郑成功的历史地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郑成功相关的歌曲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郑成功的生平背景,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2)分组讨论,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重点阐述其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及文化成就。
(2)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与战术,探讨其在台湾的治理。
4. 案例分析:(1)选取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案例,分析其战略眼光。
(2)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成功的功过。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郑成功》三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郑成功》三1、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3、多媒体课件、道具等。
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录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栋梁。
(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其中这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板书课题)(二)交流信息,了解人物。
①孩子们,对郑成功这个人物你了解吗?(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你们是怎么知道呢?(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搜集的一些图片及文字等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设想:借助网络,学生自主探索,搜集了大量有关郑成功的资料,这是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课内阅读,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②课前预习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上网查阅、搜集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带生字的词语会读吗?③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纠正并鼓励。
△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残酷、徭役、慷慨、碎片、融洽④你读得真好!就请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看。
生字这个拦路虎了,读书就顺畅多了。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咬准,句子读通顺,有疑问可查阅工具书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2、读完了课文以后,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3、根据这一句话能不能设计一些问题呢?4、在这些所提的问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过渡: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
《郑成功》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3

《郑成功》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郑成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课题名称《郑成功》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学时间两课时学习者分析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比如:能够在课前通过预习掌握字、词;自然段的理解,句子的表面含义等。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适时点拨学生、激发学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3.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资源1.课前搜集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资料。
2.本课的幻灯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1.导语: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和仁人志士。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时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板书课文题目:郑成功)2.你们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有关郑成功的资料。
教学活动2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郑成功的那些事迹。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词语卡,请学生认读奴役慷慨激昂允许街头巷尾融洽(2)注意字形。
指导学生书写“街头巷尾”的“巷”,下面的笔顺是“横折、横、竖弯钩”。
教学活动3三、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宝岛台湾。
)2.指导学生看图:郑成功远眺到什么?出示句子3.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自古以来”“决不允许”“一定要”等词语,感受郑成功下定决心收复台湾的爱国之情。
)教学活动4四、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感受爱国之情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找出郑成功胜利的原因,画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

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郑成功的基本生平,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郑成功的基本生平。
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1. 郑成功的精神品质。
2.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基本生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郑成功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2. 学生做笔记,记录关键信息。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详细讲解。
2. 强调郑成功的精神品质,如勇敢、坚定、爱国等。
五、情感升华(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郑成功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发表对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复述郑成功的基本生平和他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郑成功的基本生平和他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郑成功的精神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郑成功的精神品质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郑成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郑成功》教学设计(精选12篇)《郑成功》篇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林春曹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1、: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共度40分钟的语文时光。
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第26课。
2、齐读题:2 郑成功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过渡:听说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吗?下面我们看看谁的预习最棒。
1、这是本课的生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残酷奴役”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慷慨激昂”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蔽、隅、艘、蔬、犁、耙、镰、徭2、生字词没难倒你们,下面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
课文较长,这里我们挑一段最难读的考考你,第5自然段谁能读好?读后简单评议。
3、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哪里人?什么人?什么事?)板书:民族英雄、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三、阅读“收复中国台湾”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
1、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3、“眺望”画面。
①、看图: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大海)厦门和中国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中国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中国台湾岛,但他的心一直在牵挂着中国台湾。
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请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自古以来”、“绝不允许”、“一定要”感悟郑成功下定决定收复中国台湾,充满强烈的爱国、爱宝岛的激情。
③、联系上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适当引入荷兰侵略者强占中国台湾的背景资料,解读“残酷”、“奴役”——荷兰侵略者强占了中国台湾,实行强制统治,把大批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把土地占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还大肆掠夺中国台湾的大米、甘蔗等物产。
中国台湾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一船船地运往荷兰。
同学们,这些就是文中“残酷奴役”的具体含义啊。
课文《郑成功》教案

课文《郑成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郑成功》。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郑成功》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掌握与应用。
(3)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准确认读和书写。
(2)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郑成功》。
2. 抄写生字词,并加以理解和应用。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郑成功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地图、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精品范文】2018年郑成功教学设计5篇

《郑成功教学设计》郑成功教学设计(一):《郑成功》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的一位民族英雄吗?(林则徐)是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被永远载入史册,这节课,我们再来一齐认识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
(板书课题:郑成功)(生齐读两遍课题)课前,你们了解了哪些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二、交流预习收获。
1.交流郑成功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进行补充。
台湾岛啊,我的故乡,多么美丽的地方。
甘蔗甜啊,稻米香。
日月潭边好风光(让孩子感受到台湾的美丽和富饶)资料收集的很全面也很有价值,字词掌握的怎样样,老师要进行检查。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词慷慨激昂负隅顽抗载歌载舞街头巷尾镰刀融洽奴役隐蔽耙地指名读,齐读⑵我想告诉大家载歌载舞的读音(3)注意字型。
指导写慨蔽镰然后描红看来,预习时,你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再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3.概括课文重要资料。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4.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其实从你的资料当中能够提炼出更简洁的语言来赞美郑成功的伟大功业,谁能试试?(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你如何来理解收复呢?口说无凭,有史料为证。
(出示课件收集关于台湾历史的资料)台湾在东汉、三国时称夷洲,隋朝时称流求,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时吴国和隋朝都曾派官员到台湾。
南宋时台湾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统管,明万历年间改称台湾。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民众对开发台湾都作出了贡献。
是啊,同学们,这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郑成功也慷慨激昂地说(课件出示)(课件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必须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之大和他的爱国之情。
)相信同学们必须能把郑成功的愤慨、决心、爱国这些复杂的情感读出来。
郑成功的决心如此之大,他是如何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段,认真研读并简单写出自己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郑成功教学设计之三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起引入文:1、谈话:同学们,我想你们一定不能忘记去年 10月15日,还记得那是个什么日子?(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2、对啦!那可是举国欢腾的好日子,咱们中国的飞船终于升空了,不容易啊,整整40多年的拼搏啊!所以咱们都称航天员杨立伟叔叔为(生:航天英雄!)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啊?很有本事的人。
像杨立伟叔叔这样的。
了不起的人!勇敢的人!4、你知道哪些英雄?战斗英雄:黄继光,董存瑞。
抗非英雄。
岳飞是抗金英雄。
5、对,岳飞!南宋的爱国名将,精忠报国!抗击金兵!我们都称他为民族英雄。
(板书)6、民族英雄和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英雄有什么不一样?生交流7、记住了,只有抗击外国或其他民族入侵的战斗英雄才叫民族英雄。
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8、来!齐读课题。
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再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可能同学们对他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我相信,只要大家打开书,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你对他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在巡视中边听个别学生读书边示意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生交流。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尽情而简单的谈读书的收获。
3、我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读读看,找到了吗?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4、谁来说说看,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主要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件事。
三、再度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读课文,看书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台湾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台湾的?好好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部分内容,其实等于再读全文。
)2、文章不是无情物。
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
我要问一问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你们感受到了课文中浓浓的情感吗?说说看,什么感受?气愤。
(师:对!我也是觉得怒火中烧!能不气愤吗?荷兰侵略者无端地侵略咱们的台湾,真是欺人太甚!除了气愤,还有别的感受吗?)痛快开心!激动的。
四、细读品位1、读一遍文章,只要你是用心去读了,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下面我想看大家拿出证据来,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气愤?让你痛快?让你开心?让你激动?为什么?来,快速读读课文。
2、生自由快速读课文。
3、交流。
(一)气愤1、学生交流。
2、随即出示第二节:明朝未年,荷兰侵略者。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气愤之情。
随机理解奴役这个词那么什么叫残酷地奴役呢?4、师:是啊!他们挖空了心思,用尽了所有卑劣的手段,用尽了所有折磨人的酷刑,把罪恶的魔刀伸向了无辜善良的台湾人民。
也许,我们能从一些电影电视里的有关镜头体会到这种残酷的场面。
但历史的真实更会让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义愤填膺!痛恨不已!请看大屏幕。
5、(大屏幕映示补充材料,学生自由阅读。
)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的统治长达38年。
在这38年中,他们真是丧尽天良,惨无人道。
1622年,17艘满载荷兰士兵的战舰在澎湖的马公岛登陆。
侵略军一上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将手无寸铁的居民赶到一个地方集中,然后架起大炮轰击,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台湾人民稍有反抗,他们就进行血腥镇压,对起义者残暴蹂躏(ru ln),严刑拷打,任意杀害,甚至施以车裂、五马分尸等残暴刑法,有时是整个部落地进行屠杀。
这在当时,就连荷兰远征队统帅宋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中国沿岸的掠夺行为,激起了全中国的愤怒和反抗,他们把我们看成是谋杀者、暴君、海盗。
我们对付中国人的手段确实也太过刻薄和残酷了。
6、读了这段话,你心里头有什么感受?谁有话要说?7、你体会得很深刻!一切侵略者都是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就连当年荷兰侵略者的指挥官宋克,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恶太过分了!所以台湾人民生:恨透了这伙强盗!8、、什么叫恨透了?9、对!就是非常非常地恨!恨到不能再恨了!那么,你能体会到这种仇恨吗?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它体会出来?10、指名读评读齐读11、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二)体会激动1、过渡:好!咱们暂且把仇恨埋在心里。
谁再来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到激动不已?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岛屿台湾!(1)这说明郑成功十分痛恨荷兰侵略者,他决心已下,一定要赶走他们,收复台湾。
(2)理解慷慨激昂(3)我们一起慷慨激昂地读一读好吗?(4)生齐读郑成功的话。
(铿锵有力!)继续交流。
3、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这句话也感到很激动。
这说明大家都盼望着能早一天赶走荷兰侵略者,早一天收复台湾,早就等不及了。
(2)那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3)体会终于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大家昐望早日收复台湾的心情。
还有台湾人民那种恨透了的心情。
还能看出郑军官兵必胜的心情。
4、小结: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而且读书也很有方法,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读书就要这样,对于文中恰当而传神的词句就要细细地品味,好好地学习。
其实,像前面的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这些词语,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在于作者高超的遣词造句水平。
一个词用得好,一篇文章就活了!就有生气了!这和画龙点睛说的是一个理。
好!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读一读,体会体会。
5、生齐读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三)体会痛快学生交流,随即出示第五节1、扣句:随着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
那艘敌舰被炸成碎片,飞向天空。
敌人的弹药库爆炸了,真是大快人心!(1)小结揭示:这是典型场面的描写。
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
郑军官兵作战勇猛,把敌舰包围了,他们的大炮也没有作用了,这样,他们就只有等着挨打了,台湾同胞总算出口气了。
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
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
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我从这里感到很开心!很痛快!这些荷兰侵略者,他们作恶多端,今天这是罪有应得!恶有恶报!他们被迫投降,郑成功终于收复台湾了。
追问:哪个词让你痛快?统统举手投降惊恐万状:他们终于有这一天!这就是他们的末日!早知如此,他们何必当初呢?(2)小结揭示:这是对敌人的描写。
2、从典型场面和敌人惭样的描写中,除了看到敌人的狼狈样感到痛快之外,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郑家军的英勇善战,奋不顾身)3、认真读读课文,找出描写郑家军的句段,体会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他们的勇猛和奋不顾身?学生交流,出示句段: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架着舰船向敌人冲去。
这里有个冲字,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读悟:(1)现了官兵的奋不顾身。
(2)体现了郑军的军事战略才能感情朗读句子:(3)小结揭示:用词准确。
4、这一节重点描写了收复台湾的战斗过程。
运用了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敌我双方的描写和典型场面的描写,表现了郑军勇往直前,同仇敌忾的大无畏气概,刻画了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的狼狈样。
(四)交流开心1、你们说,后面的四小节,读到哪一节最开心?生:第六节。
2、哪些词句让你开心?读到喜出望外我很开心。
因为郑成功的军队到了,台湾又回到了我们的手里。
读出喜出望外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我读到这里觉得特开心!胜利了,再也不受侵略者的奴役了,我们自由了!读出欢庆胜利的喜悦3、引读:说得多好啊!我们胜利了!我们自由了!所以台湾同胞个个喜出望外。
他们把(接着读!)生:读他们把粮食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郑成功表示谢意。
四、总结提升1、假如没有郑成功挺身而出,率领千千万万个郑军官兵去收复台湾,台湾人民还会这么喜出望外吗?不会。
还能这样载歌载舞吗?不能。
还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吗?不能。
还能开办学校,学习文化吗?不能。
2、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
郑成功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人们称他为生齐读:民族英雄!3、引读:所以我们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生: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4、师激情概述提问:是的,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谁又怎能忘记呢?面对这样一位36岁抗击荷兰侵略者,多年抗战胜利后,却又与世长辞了的英雄,台湾同胞怎能忘记?每一位中华儿女又怎能忘记?请看大屏幕:(映示几个网页:①郑成功塑像②郑成功陵墓③郑成功纪念馆④郑成功诗句⑤两岸共庆郑成功诞辰80周年⑥郑成功邮票)(最后画面定格在郑成功塑像。
)5、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6、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生读:民族英雄郑成功。
反思: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
教学本课,为了让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活力。
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一、体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共振,语言与精神的共振首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课堂教学中,我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变成双方相互敞开接纳和分享;变成了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建构关系。
立根树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学生自我对话使学生的感悟始终在工具和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地徜徉,努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其次,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学生的精神在成长,教师的精神也在成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
因此面对文本,教师、学生都是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
课堂教学中,我与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文本阅读,将语言的感悟、实践与积淀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为一种人文情感内在熏陶与互为感化。
二、尊重独特感受,彰显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主要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各个不同,存在着鲜明差异。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对课文的词句有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个性得到彰显。
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才能充分激活思维,有效进行思维碰撞,对话才能不断深入。
基于以上考虑,本堂课中,我抓住文本的内在情感线索,先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表达各自的感受,在学生分别说出气愤激动痛快开心的不同感受后,即围绕重点词句如残酷地奴役慷慨激昂终于喜出望外等深入品味、体验课文的内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