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7 这个世界的音乐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必修3这个世界的音乐1ppt

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非事务性语言
文中为说明动物的音乐举了很多例子,请快 速找出文中证明动物声音是音乐的例子
• 白蚁高度的组织规律的敲打声,有规律的、有 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的敲击声就像定 音鼓部的谱号。 • 蝙蝠休息时发出的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 如铃的可爱声音。 • 蚯蚓也能发出一组组微弱的规则组合的断音符。 这里的“也”说明本段的其它动物发出的声音 也具有蚯蚓声音的特点。 • 蟾蜍互相对歌,朋友们则报以应答轮唱。 • 鸟儿们能唱出不同类型的曲子。 • 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的充满力度和肯定 的歌曲,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鲸鱼之歌等
的本质
在生活中,你一定接触过许多 动物,静下心来,试着仔细 观察,倾听来自它们的“音 乐”,并与同学交流各自的 感受。
再 见
“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 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 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 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 的过程。”
• 简单地说,创作音乐就是从杂乱到有序,从无生 命到有生命的过程。
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
引用:增强文学色彩,充实文章的内容 打比方: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下定义: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说明事物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这个世界的音乐》

这个世界的音乐一、教学目标:1、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理解声音与音乐的本质区别。
2、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领会“音乐”的含义,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
难点: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引申到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和谐的主题。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3题。
1.选文第1段中的“废话”和第2段中的“类似问题”各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联系上文的“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有意义的信号来”可以看出“废话”指噪声。
理解“类似问题”要联系上下文。
答案:“废话”指噪声,“类似问题”指发声含糊不清。
2.选文第2段“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这句话怎样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联系文段的主旨和“缺乏句法和意义”“无关紧要”等词语。
答案:大自然的声音很多,而大部分声音是没有意义的。
3.课文主要说明动物世界的“音乐”,为什么选文第1段却从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写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作用的理解。
要根据文段的位置及文章的内容作答。
答案:①以人类现实生活“拥挤”、“噪声”引出话题:音乐是我们这个世界非常重要的东西。
②从现实写起,能使读者近距离审视生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4~7题。
4.“事务性通讯”和“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文中写画眉的歌声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和说明方法的理解。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这个世界的音乐学案粤教版必修3

7 这个世界的音乐[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嘈.杂(cáo)携.带(xié)剔.除(tī)戛.然而止(jiá) 管弦.(xiá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颤(chàn)颤动(zhàn)颤栗创(chuànɡ)创作(chuānɡ)重创2.语境辨析法(1)有闲心思量.(liáng)她,没度量.(liàng)宽容她。
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2)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à )之色。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liáo(缭)绕liáo(潦)草qì(迄)今起qì(讫)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戛然而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聊以慰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得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杂乱无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关紧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含糊不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2) 暂且用来宽慰自己。
(3)自己从其中得到乐趣。
(4)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5) 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7课 这个世界的音乐 精品学案

《这个世界的音乐》导学案训练突破1.按常规,理清文章内容。
训练1文章很长,段落很多,应该划分几个大的部分?点拨1文章内容繁杂,但思路清晰。
先从人类自身的生活谈起,说明“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然后由人类过渡到自然,以白蚁、蝙蝠为例,列举了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发声及其发声所采取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深入,对自然界各种动物“歌声”的功用进行了分析,由此说明,动物的“生物性活动”本能决定了它们的音乐的不同特点,这也是人类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音乐互相不能听懂的原因。
最后文章从更深更远的角度探求自然界各种动物“歌声”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全文向读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自然界众生以其不同的“歌声”显示着自身的存在,并达到自然和谐,从而产生了“这个世界的音乐”。
文章共有16段,依照内容,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说明“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这一说法也被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所证实。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列举大量现象,说明动物中“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
第三部分:9—14自然,“这个世界的音乐”产生的原因是动物“生物性活动”使然。
第四部分:15、16自然段,从更广阔的背景来探求“这个世界的音乐”产生的原因。
2.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语句。
训练2怎样理解下列几个句子?①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
②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整个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
③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
④我不能想像,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三《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设计

这个世界的音乐一、教学目标:1、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理解声音与音乐的本质区别,概括作者观点。
2、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领会“音乐”的含义,学习概括作者观点,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
难点: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引申到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和谐的主题。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各位同学,尘世的喧嚣,忙碌的生活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大自然中还有美妙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进入森林音乐网,倾听来自大自然的歌声吧......2.屏幕显示,播放音乐动化片《森林狂想曲》。
3.看动物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4.引言。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检查预习中对作者的掌握情况。
(三)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总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大致思路。
1.明确:引出说明对象(音乐)——列举和描写动物世界的一些“音乐”——解释动物“音乐”产生的过程。
2.处理字词。
(四)重、难点知识解决。
1、提问:文章讲的是音乐,但似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动物发出的声音,那么是不是说动物发出的声音就是音乐?请找出动物的声音是音乐的句子。
明确:1)白蚁高度的组织规律的敲打声,有规律、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的敲击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2)蝙蝠休息时发出的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般的可爱声音。
3)鸟类事务性语言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
4)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令人飘然欲飞的合成音响等等。
2.引导学生概括作者观点:1).阅读课文第9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A、“事务性通讯”和“八小时以外的事务性语言”具体指什么?B、“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意思是什么?C、作者认为音乐的性质是什么?2).由此可以归纳出这些声音的特点:A、动物的音乐是一种“奇妙的、美妙的、可爱的、让人飘然欲飞”的音乐,这说明动物声音中有情感存在。
潍坊市2018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这个世界的音乐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 这个世界的音乐学习重点 1.理解题目的含义,概括作者提出的观点及写作意图。
2.体会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的不同效果。
描写音乐的古诗文名句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白居易《琵琶行》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5.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嘟哝( ) ②剔除( )③蝙蝠( ) ④水蛭( )⑤蟾蜍( ) ⑥管弦( )⑦缥缈( ) ⑧湮灭( )(2)多音字①Error! ②Error!③Error!④Error!2.辨形组词(1)Error!(2)Error!(3)Error!(4)Error!3.理解词义(1)湮灭: (2)剔除: (3)慰藉: (4)缥缈: (5)戛然而止: (6)杂乱无章: 4.选词填空(1)姑且·尚且①在中国年轻人迷茫和失落没有信仰的时候,他们就________把韩寒当作信仰了。
②房价持高不下的原因是房地产商自恃资金__________充足,可以应对低迷的市场。
(2)湮没·淹没①任何辉煌的文明都可能被历史的烟尘________,但仍可以通过博物馆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
②连续几天的降雨把村子及农田全部________了,损失惨重。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答: 2.文中提到的声音分为几种类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进行说明?答: 1.“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哪一类声音?它有什么特点?答: 2.阅读课文第11段和第15段,思考为什么动物和人类都需要音乐?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答: 3.阅读课文第15段,思考莫罗维茨的热力学理论与作者的解释有何相似之处。
高中语文:第7课 这个世界的音乐 教案 北京版必修3

《这个世界的音乐》教学设计这个世界的音乐自读目标1 了解这篇优秀科普读物介绍的声音现象。
2 学习本文生动说明的方法。
3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一作者介略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这个世界的音乐》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
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
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十八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人,这种生物圈的后来者,在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抛弃了对神的信仰,嘲弄了原始的神话,却编造了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神话。
刘易斯·托马斯从独特的角度,根本性地批判了这种人类自大或人类沙文主义。
疾病是生命存在的正常形式;许多疾病是人的反应造成的;有些疾病,特别是大病,是一种偶然的、不可知的自然力量。
人要消灭疾病、消除死亡,是徒劳的,也是反自然的。
人其实并不是独立的、自足的实体。
人是由具有独立的生命、独自复制繁衍的细胞和细胞器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而宏观地看,人又是社会、城市这些巨大生物的细胞,是无名的组成部分。
因而,人的自尊自大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必要的。
人与其他生物的同一性比其特殊性更为重要。
二课文结构(一)(1)提出问题,引出说明对象。
(二)(2-14)通过各种动物不同的发音体从不同的部位发出的声音具有音乐美的生动事例来说明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音乐现象。
2019春语文(金版学案)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7课这个世界的音乐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这个世界的音乐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乐,我们触摸到了生命的真谛,感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珍贵。
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长”,可如果人类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巨大的星球上,是否会感到寂寞和无聊呢?会!那就与生物在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上和谐相处。
企图破坏、消灭这种和谐、违背自然有序法则的,必将受到惩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不闻天籁之日,就是人类自毁之时。
真正的好诗,不是苦吟得来;真正的好画,不是修饰得来;真正的好歌,不是假声得来;真正的美人,并不依靠脂粉;真正的作1.个体的生命孤单又寂寞,许多动物在单独演奏之外还进行合奏。
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合奏出缥缈的和声;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蟋蟀或蚯蚓组成巨大的合唱队,合奏出对位音,音调和音色的平衡,还有和弦和各种亮度;海鸟合奏出漫空的高音;座头鲸的合奏则充满力度和肯定……它们的音乐都体现出生命的磅礴和美妙。
而作为人类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呢?只有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倾听自然,我们才会听到自然界的一切音乐,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实:风吟水唱,鸟鸣鲸歌,演绎着生命的温柔与欢乐;渭城朝雨,鹊桥玉露,诠释着生命的不舍与相依。
让我们珍惜现在,与自然共鸣,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吧![写作运用]适用于“善待自然”“诗意地栖居”“保护环境”等话题。
2.《这个世界的音乐》为我们展示了地球上的生物所创作的音乐是如此的奇妙,因为有这些音乐,这个世界才不再沉寂,变得热闹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是大自然一种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和谐。
人类除自身创作和欣赏音乐之外,如果要永远听到美妙的天籁之音,那就应该与生物、自然和谐相处。
相反,企图破坏、消灭这种和谐,违背自然法则的,必将受到惩罚。
文章引导人们对自然界持乐观的态度,感受一切生命的美好。
[写作运用]适用于“和谐”“倾听”“音乐”“人与自然”等话题。
示例一:与自然和谐共存,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吧!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由浮躁变得宁静。
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喧嚣和浮躁,我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倾听自然界中的乐声,在海鸟合奏出漫空的高音中,在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合奏出缥缈的和声中找回生活的诗意,找回心灵的宁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世界的音乐过关练习篇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燕雀.(qüè)洞穴.(xuè)蚯蚓.(yǐn)脱.离(tuō)B.鲸.鱼(jīnɡ)执.著(zhí)曲调.(diào)缥缈.(miǎo)C.蚊蚋.(ruì)修饰.(shì)喜悦.(yuè)欢腾.(ténɡ)D.造.访(zào)迷惑.(huò)流逝.(shì)驱.动(qū)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违反潮流姑且不懈B.混钝窟窿途径循环C.边缘纳闷胸脯模型D.蟋蟀弦乐附近缭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__________,冰雪是它的前身。
②在宇宙事件的__________中从来没有一个起点吗?这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③科技的进步使人们足可以__________时间的减慢,人们用两个超精密度相同的原子钟即可进行此项研究。
A.发端消逝证明B.发源消逝证实C.发端流逝证实D.发源流逝证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
B.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孩子的自立精神培养放在首位。
C.2001年2月19至20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官员相继抵京,从而开始了对2008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城市全面评估的序幕。
D.“十五”计划,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电影开映后10分钟内,观众如对电影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
结果,票房率大增,半途退票的则凤毛麟角....。
B.下到中盘,他忽然变了套路,出奇制胜....了那位八段棋手。
C.尽管我一再追问,他仍然闪烁其词....,不作明确的回答。
D.你始终没能提出一个光明磊落....的理由,难以令人信服。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过错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坏事。
,过错也不例外,它虽然会给你带来一些损失,但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对的失,也绝不会有相对的得。
A.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B.任何矛盾的两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D.好事与坏事是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
二、阅读部分(32分)(一)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15分,每小题3分)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动力如同我们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
既然手边没有现成的解释,那我自可冒昧做出一个。
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莫罗维茨(Morowitz,H.J.)以热力学的语言提出见解,他的假说是,从无穷尽的太阳那里,不断地流向外层空间这个填不满的窟窿的能量途经地球时,从数学上来看,不可避免地要使物质组织成越来越有序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平衡行为是带化学键的原子不停地组成越来越复杂的分子,同时出现了贮存和释放能量的循环。
太阳能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稳定状态(假定如此),不会仅仅流到地球,然后由地球辐射开去。
从热力学上讲,它势必要把物质重新安排成对称形式,使之违反几率,反抗熵的增加,使之提高——姑且这样说吧——成为在不断重排和进行分子修饰的变化状态。
在这样一种系统中,结果就会出现一种偶然的有序状态,永远处在陷入混沌的边缘,只是因为来自太阳的那不懈的、不断的能量潮流,才使这种有序状态没有解体,而继续违反着几率。
如果需有声音来代表这一过程,对我的耳朵来说,它会像《勃兰登堡协奏曲》(巴赫)的排列。
但我不免纳闷,那昆虫的节奏,鸟鸣中那长段的、上下起伏的急奏,鲸鱼之歌,迁飞的百万头的蝗群那变调的振动,还有猩猩的胸脯、白蚁的头、石首鱼的鳔发出的定音鼓节奏,是否会让人回想起同样的过程。
奇怪得很,“grand canonical ensemble”(宏正则系综)这个音乐术语,通过数学被热力学借来,会成为热力学中计量模型系统的专门术语。
再借回来,加上音符,它就可以说明我所想的是什么。
7.“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怎样的一些声音?它们是否都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8.依据作者的观点,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上下文,把下面三句话的主要意思分别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与原句比较一下,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9.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10.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
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
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
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
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
这是一种沉思的、若泣若诉的音乐。
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11.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飘然欲飞的。
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许多动物,静下心来,试着仔细观察、倾听来自它们的“音乐”,并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感受。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17分,12~14每题4分,15题5分)谈生命(节选)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
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摘自《青年文摘》2001年第3期)12.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请作具体分析。
①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②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做了回答。
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1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这句话的意蕴和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①请阐释这句话的意蕴。
②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和意义?14.揣摩并领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一句。
①文章写了哪些快乐的事情?(至少写出3件)②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15.下面是对全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题目中的“谈”,不是指一般漫谈,而是表现了作者对一个严肃话题的理性思考。
B.两个比喻段,虽喻体不同,但语句处处对比,意旨完全一致,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
C.“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形象地表现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里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D.第二段末句,连续使用四个“再”字构句、铺陈渲染,重现“一江春水”拼搏不止的形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E.全文行文流畅,想象丰富,充满了真挚情感,又蕴含了深刻哲理。
提高作业篇●作业导航1.能分点概括“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具体意义。
2.能依据作者的观点,概括人类创作音乐的原因。
3.把握文章平实的语言特点。
一、基础部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慰籍妨碍讫今蚊蚋B.缥渺鱼鳍混沌水蛭C.蟾蜍歌鸲婉转蚯蚓D.蟋蟀骷髅洞萧惕除2.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企图_________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整个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
②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_________。
③在它听来,第十四号四重奏也许是发布某种讯息,意思是宣布“贝多芬在此”,而经过时间的流逝,_________于人类思想的洋流之后,过了一百年,又有一个长长的信号回应它……A.给予申明湮没B.赋予声明湮没C.给予声明埋没D.赋予申明埋没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被誉为“中国话剧创作第一次成熟而重要的收获”的《雷雨》,以.其经典的戏剧理念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
B.我曾经为.寻求这样的意境来到长江边。
C.遥望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中低低的浮云,让.人感到一点点的压抑。
D.因.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的战略目标,代表们讨论最为热烈。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雪并没有多厚,,在半夜就不下了。
②工作中出现差错,有水平问题,也与是否_________有关。
③常在父母身边生活,容易养成_________。
A.大概精心娇气B.大概经心骄气C.大致经心骄气D.大致精心娇气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