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6. 作好选择工作
引种实践-水稻引种
由南向北引种时,选择早稻早熟品种、中熟品 种 或对短日照品种反应迟钝的品种比较容易成 功。 北方水稻引至南方时,因遇高温和短日照,使
发育加快,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导致减
产。宜引晚熟品种,但一般不能进行引种生产。
引种实践-小麦引种
将北方的冬小麦引至南方,由于气温偏高日照变 短,往往不能顺利完成感温阶段,导致成熟期延 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三. 纬度、海拔、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4、纬度、海拔: 低纬度:高温、短日照 高纬度:低温、长日照 海拔增加100m,相当于纬度增加1度。
第三节 引种的一般规律及方法
一 . 引种的一般规律
考虑作物的发育特性
注意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春化”是主要因素 (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南引种,不能满 足春花的低温要求,迟熟或不抽穗 (2)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北引种,生育期 缩短,早熟,但易冻害 (3)冬播区春性品种:向春播区引种,适应,甚 至好于原产地,表现早熟、高产。因日照变长, 变强。但抗病性是一个推广的影响因素。
一.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二.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三. 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四.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 显的影响和直接作为作物所同化的因 素称之为生态因素。土、肥、水、温
(2)生态环境:综合起作用的一些生态 因素的复合体称之为生态环境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4)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向冬播区引种,大多为 不适应。表现迟熟和结实不良,易受冻害。春 季光照不充足。 (5)高海拔地区的冬作作物品种:偏冬性,引种 到平原大多不适,反之有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

2
影响
引种为世界各地的农业带来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
选择育种的定义和分类
选择育种的定义
选择育种是利用选择性繁殖,以提高某种特定 性状的农作物或动物种群。
自然选择
由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决定,适应环境的个体在 繁殖中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
选择育种的分类
选择育种可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种类别。
人工选择
由人为选择,选择具有某一有利性状的个体进 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性状。
人工选择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农作物或动物的进化进程, 提高产量和质量。
人工选择对基因多样性产生影响,可能导致 基因的丧失和遗传疾病的增加。
选择育种的历史和影响
1
历史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进行选择育种,早期的选育目的是改良食物的品质和适应性。
禽类动物的选择育种方法
家禽 蛋禽 肉禽 野禽
饲养管理、选择育种 高产蛋鸡选育、饲料营养研究 选种选育、疾病防治 保护和栖息地恢复
鱼类的选择育种方法
海水鱼类
• 选择有利性状的个体繁殖 • 调控水质和饵料
淡水鱼类
• 选用高产肉、美型和耐 性状的个体
• 控制饲料和养殖环境
迁移性鱼类
• 维护洄游路线和栖息地 • 改善水生态环境
《引种和选择育种》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引种和选择育种的重要性、定义、历史、分 类以及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它们对于农业和人类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 展方向。
引种的定义和分类
引种的定义
引种是将外来种质引入特定地区或环境中,用 于改良当地的农作物品种。
自然引种
通过风、水、动物等自然因素散播传播植物种 子,实现种植物种的引入。
第四章 家禽的育种

有的不一样,是决定性别的。公禽性染色体为ZZ型, 母禽为ZW,Z上含有基因,W上不含基因。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染
色体。
伴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伴性遗传:公母遗传不一样的现象。
羽色自别雌雄
银白色羽S
金黄色羽s
ZsZs×ZSW(母) F1 ZSZs ZsW
二、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外貌选择优良鸡种
(一)雏鸡的选择
(二)育成期的选择
大约在18~20周龄时,育成鸡转群时要进 行一次选择,选留特征明显、体型结构良好、 身体健康的育成鸡,这时要淘汰那些体重严重 不足,有生理缺陷和有病的鸡。
(三)产蛋期高产鸡的选择
返回
(一)雏鸡的选择
蛋白品质:它是蛋的重要特征。浓蛋白高度是确定蛋
白品质的主要指标。蛋白品质一般用哈氏单位表示, 遗传力为0.10~0.70。 哈氏单位HU=100㏒(H-1.7W0.37+7.6) 式中H为蛋白高度(mm),W为蛋重, HU以85以上为优等,75~85为良好,60以上为合格。 品种对蛋白品质影响较大,一般褐壳蛋比白壳蛋的蛋白
4)屠体品质
它包括胸肌丰满度、胸部囊肿、肌肉纤维
的粗细和拉力、屠体化学成分及腹脂率等指标。
胸部肌肉丰满,屠体呈圆柱形,产肉量高。遗传力为
0.40。
肉用仔鸡出现胸部囊肿会降低鸡肉等级,价格便宜,
经济效益低。遗传力为0.20。
肌肉纤维的粗细和拉力,可以判断肉质的老嫩。好的
鸡肉要求香、鲜和嫩。
屠体化学成分主要指屠体的水含量、蛋白质含量、脂
肪含量、灰分含量。它与饲料转化率有较强的相关性, 而与采食量相关性较低。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

一、引种驯化的含义和作用 2.驯化:
将引入的外地或外国的种类〔系〕,经选择 培育本钱地推行的作物种类的措施和过程。
“引种驯化〞和“引种栽培〞区别:
“引种驯化〞:普通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 种子〔开花结实〕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本地根本上 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种栽培〞:那么是从外地引进种子或种苗,虽然已 运用于消费栽培,但不能到达或产品收获时还未到达开 花、结实阶段,如黄麻。
又称为“系统育种〞,“纯系育种〞。
〔二〕特点:
1. 优中选优,延续选出新种类:
一个较纯的种类在宽广地域长期栽培过程中,产生新的变异, 进展选择育成新种类,新种类又不断变异,为进一步的选择提 供了资料。
例如:
鄱阳早→南特号→南特16号→矮脚南特→青子金早
2.简便快速: ① 立足于选:省去人工发明变异的环节; ② 纯合快:所选个体普通为同质结合; ③ 推行运用快:只在原推行种类根底中选改良 了部分性状,顺应性强。
〔一〕〔低以温小长除麦日为作检例物〕引疫种规外律 ,新引进的种类资料还必需经过特设的检疫圃,
早稻感光性弱
一 〔一、〕两原种根隔那本么的离选择种方法植,假设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的病虫害,
春小麦的短日低温性不强,春化阶段短,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顺应性强,引种范围较广,如墨西哥育成的春小麦种类,在世界上有二、三
3.有一定局限性:
① 依托自然变异,不能有目的的创新;
② 个别性状上改良,综合性状上较难突破。
二 、作物种类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一〕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 〔二〕自然突变; 〔三〕诱发变异:
有些种类育成时,有些性状并未到达真正纯 合,尤其是一些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致在 推行后依然发生一些分别;有些性状在推行到新 地域后,在新的生态条件下暴显露其中的变异。
育种学总论引种与选择育种

2019/7/17
共47页
34
二、选择
即选优汰劣,从自然变异群体中,根据单株的表现型 挑选符合生产需要的基因型,使选择的性状稳定的遗 传下去
选择的遗传原理: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变异(选 择的基础)、遗传(选择的保证)和选择
选择可以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选择可以保留 和积累变异
2019/7/17
大 条件。如果该时期温度条件不能满足,就
学 不能完成这一阶段的发育,如小麦、油菜
植 不同植物完成春化所需温度与持续时间不
物 同(冬性、半冬性、春性及喜温植物)
科 技 学
作物的不同品种完成春化所需温度与持续 时间也不同(小麦可分为强冬性、冬性、弱冬
性和春性;甘蓝型油菜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
院 性)
2019/7/17
共47页
40
一次单株选 择
2019/7/17
共47页
41
多次单 株选择
2019/7/17
共47页
42
2019/7/17
2 纯系育种 程序
优良变异个体 的选择
株行比较试验
品系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 产试验
品种审定与推 广
共47页
43
(二) 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2019/7/17
2019/7/17
共47页
36
四、性状鉴定
鉴定是进行有效选择的依据,是保证和 提高育种质量的基础
鉴定方法:直接鉴定与间接鉴定;田间 鉴定和实验室鉴定;自然鉴定与诱发鉴 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2019/7/17
共47页
37
五、选择育种的程序
(一)纯系(系统)育种程序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三)集团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四)改良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

《植物育种学》(杨存义)绪论一、名词解释1.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遗传特性稳定、性状一致、特性明显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二、填空题1.每个作物品种一般都有其所适应的地区范围和耕作栽培条件,而且都只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所以优良品种一般都是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2.作物品种可分为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五性系品种。
3. 作物进化决定于3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选择。
三、简答题1.优良品种在发展农艺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质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资源;2)并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3)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7)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现代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育种目标要求要高。
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单产潜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适应机械操作的特性等。
作物育种学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一)引种计划的制定和引种材料收集
引入品种材料时,首先从生育期上估计哪 些品种类型能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和生产要 求,然后确定从哪些地区引种和引入哪些 品种。
(二)引种材料的检疫
引种往往是传播病、虫、草害的一个主要途径。如棉花的枯、 黄萎病都是随国外的引种传入的,此外还有甘薯的茎线虫病 和根腐病。因此,对引入材料要严格检疫,及时清除杂草杂 物。
(1) 长日照作物:这类作物在通过感光阶段时,要求日照时间 在12 h以上,而且光照连续时间越长,就越能迅速通过感光阶 段,使抽穗、开花时间提早。当日照时间在12 h以下时,就不能 通过感光阶段,导致抽穗开花时间推迟,甚至不能抽穗成熟。 (2) 短日照作物:这类作物要求在12 h以下的日照日照时间越 短,黑暗时间越长,感光阶段通过就越快,它们的抽穗开花期 也就越早,而在长日照条件下,则不能通过感光阶段。 (3) 中间性作物: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反应不敏感,日照 长短对抽穗开花影响不明显。
同一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引种要注意温度生态因子。 (五)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情况: 引入品种的原栽培、耕
作、土壤等情况与引入地区相似时,容易成功。
(六)植物的发育特性:
(六)植物的发育特性 : 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对温度、日 照反应不同的发育阶段,即感温 (春化)阶段和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 :植物要求有一定温度、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条 件的总体作用。其中, 温度条件起着主导作用 。根据植物通过 感温阶段所需温度和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甘薯的根腐病
(三)引种材料的试验鉴定和评价
1.观察试验:将引入的少量种子与当地推广的优 良品种进行比较。
2.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对于在观察试验中 获得初步肯定的品种进行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引种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四、选择育种
一、引种及其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引种: 广义引种: 指从外地(不同生态区)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
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作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 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的一种育种手段。
又如,小麦的生态型有:冬性型(0-7°C, 30-70d),半 冬性型(0-7°C, 20-30d),春性型(南方小麦,温州以南, 015°C, 5-15d),春麦型(高原小麦, 基本无需低温春化 )
土壤生态型: 是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 含盐量、 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 如大豆不同结荚习性的品种类型,水稻和旱稻等。
如果没有特指,本章所指的引种均为狭义引种,即生产 性引种。它是重要的育种途径之一。 不过应遵循有关法律规 章。目前各省对引种均有相关规定。如:《福建省农作物种 子管理条例》(2007年7月26日通过,2007年10月1日实施)
第十四条 申请引种相邻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 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 请。
二、引种的理论与引种规律
(一)引种的理论 ----气候相似论
引种=甜蜜的梦想?
为了减少引种的盲目性、增加预见性, 20世纪初,( 1906年) 德国林学家迈尔( H. Mayr )提出气候相似论。
该理论的要点是:
原产地与引进地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应 尽可能相似,才有可能引种成功。
? 气候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雨量等。
相邻省是指浙江、江西、广东。从非相邻省引种主 要农作物品种的,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的规定 执行。 2、调种:指从外地大批量地调进本地推广品种的种子。
调种是种子工作的环节,无需试种。引种是育种手 段,需经试验与批准。
3、驯化:指使(动)植物通过人工培育逐渐适应与原产 地显著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的过程。
? 该理论是一种“顺应自 指在作物生长的空间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 响,并被作物所适应的生态因子,如气候生态因子、土壤生态因 子、生物生态因子等。
2、生态环境: 各种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复 合体,共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影响,这样的复合体称为生态 环境。
北种南引 南种北引
长日照作物
生育期变长 (迟熟),营养 生长好, 植株高,通常难 通过发育对低温的要求
发育快 (早熟),营养生长 不良, 易受冷害或冻害
短日照作物
发育快 (早熟),营养生 长不良, 植株矮、穗、 粒小,产量下降
生育期长 (迟熟),营养 生长好,植株高,穗、 粒增大,或不抽穗开花, 如感光性强的水稻品种
共栖生态型: 是和生物因子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 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例如我国江淮流域气候 温和、湿度大、小麦条锈病发生较重。经过长期 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一些耐小麦条锈 的品种。
(三)纬度、海拔与作物生长特性的关系
1、纬度、海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1)春分 →秋分
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 雨量↓
1、水稻引种 水稻属喜温、喜湿的短日照作物。
南种北引: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生育期延长,甚至 不能抽穗。所以一般宜引种对光温反应迟钝的早熟或中 熟品种。
包括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外地(外国)植物→本地 植物。因此从国外引种带有驯化的内涵。
(二)引种的作用
1、引进新作物,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 原产地的作物种类有限,引种是作物传播的主要途
径;我国4/5的蔬菜种类从国外引进。
2、引进新品种,扩大新品种的推广范围 3、引进新种质,丰富引进地的作物类型和种质资源
小麦、大麦、甜菜等。
(3)中日性作物: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 日照<l2h
3、气候因子与作物生长特性的关系
(1)短日照作物:日照 长度↓, 温度↑,生长期缩短,反之则延长。
(2)长日照作物:发育需要低温春化,生长要求长日照。
(四)作物引种实例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提高引种成功的几率,必须综合 考虑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引种目的以及原产地与引 进地的气候生态条件。一般地说,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间 引种比经度相近而纬度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引种具有较大 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同纬度地区气候相似,接受太阳辐射 能量与日照长度、温度、雨量是相似的。
3、生态适应: 生态环境因地、因时而异,不同作物、 不同品种对不同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反应,作物对 一定生态环境表现为生长发育正常,称为生态适应, 育种中最重要的是生育期适应。
4、生态地区: 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 的地区。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生态环 境大致相同。
5、生态类型(生态型): 一种作物中对一定的生态地 区具有最大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或类型。这是自然 与人工选择的结果。生态类型相似的品种,也必然 具有相似的适应性。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进国外或外地的品种或种为我所用是作物育种 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 育种,是作物育种最基本、简易、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 本章的重点:掌握引种和选择育种的基本理论、引种 的方法和程序;熟悉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基 本程序。 ? 授课内容
一、引种及其作用
(2)秋分 →春分
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 雨量↓
(3)海拔↑,温度↓ 。海拔每 ↑ 100m,温度大约 ↓ 0.6 °C 2、纬度与作物发育特性 (系统发育 )的关系 (1)短日照作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喜温、喜湿,发育需要短日
照。如水稻、大豆、玉米等。 (2)长日照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发育需要低温、长日照。如
根据决定作物生态型的主要生态因子,作物生 态型一般可分为以下 三种:
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子,如光照、温度、 湿度等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如,水稻的早稻和晚稻,粳稻和籼稻(不同亚种)均 为不同的生态型。前者是受光照影响的季节气候生态型, 早稻对光长要求不高,但晚稻只有在短日照下才能抽穗。 后者则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地理气候生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