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3.下列动物器官适于在水中游泳运动的是( )
①鳍②趾间具蹼的足③翼④趾间无蹼的足⑤鳍状附肢⑥翅⑦步行足
A.①②⑤B.②③⑤C.④⑤⑦D.④⑤⑥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海豚顶球B.蜘蛛织网C.老马识途D.小狗识数
5.如图表示能正确表示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关系的是( )
A.乌贼释放墨汁B.老鼠将食物放入洞里
C.蜘蛛编织蛛网D.清晨公鸡打鸣报晓
22.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D.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23.小明同学刚入学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有些驼背,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
A.小明的骨中无机物多于 ,有机物少于 ,弹性小硬度大,易骨折
A. B.
C. D.
6.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动力B.支点C.控制D.杠杆
7.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端的肌键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两端的肌腱一般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
D.接受刺激后能够收缩
8.下列几种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A.蚂蚁B.野兔C.绵羊D.猪
(2)不同科的植物叶片;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3)10条;为了减小用1条菜青虫进行实验所造成的偶然性;
(4)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B.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在森林的一角,大大小小的黑猩猩的行动都听从雄性黑猩猩“毛里”的指挥
动物的行为 习题(含答案)

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B.大雁南飞C.狼捕鹿,鹿奔跑D.鸟儿鸣叫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类下列哪种行为?()A.攻击行为B.取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3.“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动物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节律行为4.“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B.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C.“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5.下列各项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B.黑猩猩登高取香蕉C.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6.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行为是()A.节律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社群行为7.“幼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诗中描述的是鸟类生殖过程中的()A.筑巢行为B.求偶行为C.孵卵行为D.育雏行为8.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A.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惊弓之鸟B.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D.黄牛耕地10.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遗传因素B.后天学习C.亲代教育D.环境因素1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2.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A.学习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C.贮食行为D.防御行为1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B.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D.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4.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______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5.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 行为和______ 行为两大类.16.请将相关动物的活动与其行为方式连接起来:17.“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 行为.1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指的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 行为.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______ 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是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约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用两支滴管分别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所示:(1)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地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______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答案】1. A2. C3. B4. C5. B6. C7. D8. C9. C10. A11. A 12. B 13. C 14.×15. 先天性;学习16. 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蜘蛛织网属于取食行为.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雄狮搏斗属于斗争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故答案为:17. 求偶18. 筑巢19. 雄;求偶20. 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糖;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解析】1.解: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是生理现象,不是动物行为,A错误;B、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B正确;C、狼捕鹿属于捕食行为,鹿奔跑属于防御行为,C正确;D、鸟儿鸣叫,有的是求偶的,有的是防御行为,D正确.故答案选:A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2.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因此,这句诗反映了鸟的繁殖行为.故选:C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繁殖行为的特点.3.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明确“孔雀开屏”与“蜻蜓点水”都属于繁殖行为.4.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故选项C错误.故选:C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5.解: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C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黑猩猩登高取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6.解: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故选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特点、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目的.7.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行为.故选: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8.解: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这是蚂蚁为了防御敌害而采取的防御行为.故选: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贮食行为是指储存食物,备用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目的.9.解:ABD、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黄牛耕地,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蜘蛛结网.故选:C(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0.解: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因素.故选:A(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1.解: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正确.故选: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2.解: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B.(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3.解:ABD、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都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都不属于动物行为;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因此属于动物行为的是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故选:C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14.解: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5.解: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故答案为:先天性;后天性(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6.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和动物行为的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17.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故答案为:求偶.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繁殖行为的概念、种类.18.解:早莺争“树”,是为了在树上建巢;新燕捉“泥”,也是为了筑巢,属于鸟类的筑巢行为.故答案为:筑巢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的鸟都具有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诗句的含义.19.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答案为:雄;求偶雄蛙在稻田里高声鸣叫以吸引雌蛙,这种行为属于生殖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20.解:由题意可知:(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2)糖;(3)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4动物的行为(中考试题及答案)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3.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近年来蜜蜂在一些农业区遭受重创,这些地区单一的种植模式导致蜜蜂赖以生存的野花大规模消失,农场过度使用杀虫剂也给蜜蜂种群造成了伤害。为保护蜜蜂,5月20日被定为“世界蜜蜂日”。
(1)蜜蜂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三部分,足和触角分___________。
(2)蜜蜂与蜜源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6.我国民间有很多俗语和谚语都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燕子飞得低,出门带蓑衣”等,黄鼠狼和燕子它们的形态结构各异,却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鼬,俗称“黄鼠狼”,属于哺乳动物,全身体表______,具有保温作用;黄鼬用____呼吸,体温恒定,生活环境较为多样。
(2)北京雨燕,俗称“楼燕”,其体表覆盖______,前肢变成翼,在龙骨突上附着发达的_________,可牵动翼的振动进行飞行。
(3)《采桑子》中有关燕子的诗句:“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春暖花开燕子从南方来到北方属于__________行为。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D.后天性、防御性为
8.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动物的行为》练习题4

《动物的行为》练习题4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说法正确的是()A. 先天性为和学习行为互不相关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 动物均具有社会行为D.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参考答案: D【思路分析】解答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行为的特点。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体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题过程】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故A错误。
B学习行为是后天形成的,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故B错误。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体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所以只有群居的动物才有可能有社会行为,故C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故D正确。
故选D。
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环境因素决定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参考答案: C【思路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①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7.1动物的行为 同步测试(含答案)

1__动物的行为1.“桃花深处蜜蜂喧”,蜂王留守蜂巢,工蜂外出采蜜。
蜜蜂的这些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遗传因素决定④由环境因素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8·北京改编)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蜘蛛结网B.喜鹊筑巢C.狗钻火圈D.雄鸡报晓3.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
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社群行为④繁殖行为A.①B.④C.①④D.②③4.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5.(2018·昆明改编)“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群行为D.繁殖行为6.(2018·江西改编)每年春天,长江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
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
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江豚的这些行为属于__行为。
7.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A.觅食行为B.社群行为C.攻击行为D.繁殖行为8.(2018·扬州)“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本能行为,防御行为B.先天性本能行为,繁殖行为C.后天性学习行为,繁殖行为D.后天性学习行为,领域行为9.(2019·北京顺义区一模)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够运用植物枝叶制作出基本的小棒、带钩棒和带刺棒等工具。
对于这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遗传物质无关B.是天生就会的C.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10.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多种候鸟在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进行有规律的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属于鸟类的___行为;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这种行为称为____行为。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

第16章动物的行为复习题一、选择题1.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A.遗传物质B.学习C.激素D.生活环境2.下列关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建立的行为B.动物的行为主要是学习行为C.一般能遗传给后代的行为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3.下列有关如图中大熊猫的两种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行为和乙行为都是后天学习行为B.甲行为是先天性行为C.乙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D.甲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4.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A.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D.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5.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A.亲鸽衔虫喂雏鸽B.鸟占巢区并筑巢C.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D.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6.两只狗为争一块骨头而争斗的行为属于()A.取食行为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7.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遗传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领域做出的贡献。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昼夜节律”的是()A.蟹类在涨潮时躲藏于洞穴内,退潮后爬出洞穴觅食B.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C.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多数动物通常在春季繁殖D.多数动物是白天活动,猫头鹰、蝙蝠等则在夜间活动8.黑猩猩摘到挂在天花板上香蕉,对这一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A.不需借助生活经验和经历B.不同实验个体会存在差异C.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D.叠箱子是一种本能9.东方蜜蜂面对天敌胡蜂攻击时,守卫蜂巢的工蜂会集结成团,围困胡蜂,其中心温度可达50℃以上,从而将胡蜂“热死”。
下列关于蜜蜂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方蜜蜂结团,能更加有利于生存B.东方蜜蜂结团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C.东方蜜蜂结团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D.参与结团的工蜂在蜂群中等级较低10.如表为小明在探究“蚂蚁食性”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对其修改不正确的是()位置(同一培养皿)蚂蚁所加的食物光线培养皿的一端10只少许面粉明亮培养皿的另一端5只少许白糖阴暗A.培养皿的两端的蚂蚁数量应该相同,10只以上B.培养皿的两端的光线明暗程度必须一样C.培养皿两端放入的蚂蚁的大小和生活力可不一样D.面粉和白糖的量应该相等11.处于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只会对涂上红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猛烈攻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6章动物的行为 达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16章达标性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广东)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蜻蜓点水B.孔雀开屏C.鹦鹉学舌D.金鸡报晓2.下列属于动物繁殖行为的是( )A.蜻蜓点水B.蜜蜂采蜜C.蜘蛛织网D.蚂蚁上树3.海豚、海狮为观众朋友们进行顶球、转呼啦圈等表演,这些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后天学习行为C.取食行为D.帮助行为4.“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A.先天性本能行为,攻击行为B.先天性本能行为,繁殖行为C.后天性学习行为,繁殖行为D.后天性学习行为,领域行为5.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瓷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瓷就捕鱼吃。
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B.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C.这种行为的出现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D.这种行为出现后,是能够遗传给后代个体的6下列关于学习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学习行为,体内没有骨骼的动物只有本能B.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有学习行为,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越低等,学习行为越简单D.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7.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维持群体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是( )A.贮食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通讯行为、取食行为、学习行为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社会行为、通讯行为、繁殖行为8.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两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种昆虫的行为它们分别是(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徒行为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9.杜鹃被人们称为“鸟类的黑手党”,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
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练习题及答案动物行为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行为模式、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以下属于动物内在行为的是?A.鸟儿飞翔B.狗叫C.蜜蜂采集花粉D.猫咬老鼠答案:C.蜜蜂采集花粉题目二:以下属于动物条件反射的是?A.鸟儿筑巢B.狗摇尾巴C.蜜蜂采集花粉D.猫听到声音后反应答案:D.猫听到声音后反应题目三:以下不属于动物觅食行为的是?A.老鼠找食物B.狗舔食物C.猫捕捉老鼠D.鹿吃草答案:C.猫捕捉老鼠题目四:以下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A.鸟筑巢B.狗摇尾巴C.狮子独自捕食D.蜜蜂工蜂分工合作答案:D.蜜蜂工蜂分工合作题目五:以下动物行为具有遗传性的是?A.鸟儿学习唱歌B.狗跳舞C.蜜蜂采集花粉D.猫咬老鼠答案:C.蜜蜂采集花粉题目六:以下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鸟儿筑巢B.猫抓老鼠C.蜜蜂采集花粉D.狗按铃取食物答案:D.狗按铃取食物题目七:以下动物行为属于育儿行为的是?A.鸟筑巢B.狮子狩猎C.蜜蜂分工合作D.蚂蚁回巢答案:A.鸟筑巢题目八:以下动物行为属于迁徙行为的是?A.蜜蜂采集花粉B.狗摇尾巴C.猫咬老鼠D.候鸟南飞答案:D.候鸟南飞题目九:以下动物行为属于护卫行为的是?A.蜜蜂授粉B.狗朝陌生人吠叫C.猫捕捉老鼠D.杂草在周围生长答案:B.狗朝陌生人吠叫题目十:以下动物行为属于休眠行为的是?A.鸟儿筑巢B.猫休息C.蜜蜂采集花粉D.蝙蝠冬眠答案:D.蝙蝠冬眠以上是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动物的行为模式、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响应,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生物学知识。
祝你学习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26.0 分)1. 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 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B大.雁南飞C狼.捕鹿,鹿奔跑D 鸟.儿鸣叫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类下列哪种行为?()A. 攻击行为B取.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3. “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动物行为属于()A. 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节.律行为4.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动B.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C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动D.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5. 下列各项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 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B黑.猩猩登高取香蕉C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6. 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行为是()A. 节律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社.群行为7.“幼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诗中描述的是鸟类生殖过程中的()A. 筑巢行为B求.偶行为C孵.卵行为D育.雏行为8. 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A. 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9.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惊弓之鸟B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D黄.牛耕地10.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 遗传因素B后.天学习C亲.代教育D环.境因素1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 是先天性行为② 是学习行为③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 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2.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A. 学习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C贮.食行为D防.御行为13.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 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家B.鸽用气囊协助呼吸蜥C 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青D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14. 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______(判断对错)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0 分)15. 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行为和 ______行为两大类.16.请将相关动物的活动与其行为方式连接起来:17.“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______行为.1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指的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行为.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______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是______.四、实验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20.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约 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用两支滴管分别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所示:(1)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______.(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地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______.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______.(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答案】1. A2. C3. B4. C 5 . B6. C7. D8. C9. C 1 0. A11.A12.B13.C14.×15.先天性;学习16.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蜘蛛织网属于取食行为.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雄狮搏斗属于斗争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故答案为:17.求偶18.筑巢19.雄;求偶20.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糖;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解析】1.解: 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是生理现象,不是动物行为, A 错误;B、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B 正确;C、狼捕鹿属于捕食行为,鹿奔跑属于防御行为, C 正确;D、鸟儿鸣叫,有的是求偶的,有的是防御行为, D 正确.故答案选: A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2.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因此,这句诗反映了鸟的繁殖行为.故选: C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繁殖行为的特点.3.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选: B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明确“孔雀开屏”与“蜻蜓点水”都属于繁殖行为.4.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故选项 C错误.故选: C精心整理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5.解: A 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 C 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 D 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 黑猩猩登高取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 B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6.解: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故选 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特点、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目的.7.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行为.故选: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8.解: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这是蚂蚁为了防御敌害而采取的防御行为.故选: 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贮食行为是指储存食物,备用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目的.精心整理9.解: ABD、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黄牛耕地,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蜘蛛结网.故选: C(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0.解: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因素.故选: A(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1.解: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A 正确.故选: 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2.解: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 B.(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3.解: ABD、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都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都不属于动物行为;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因此属于动物行为的是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故选: C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14.解: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精心整理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5.解: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故答案为:先天性;后天性(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6.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和动物行为的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17.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故答案为:求偶.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繁殖行为的概念、种类.18.解:早莺争“树”,是为了在树上建巢;新燕捉“泥” ,也是为了筑巢,属于鸟类的筑巢行为.故答案为:筑巢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的鸟都具有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诗句的含义.19.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答案为:雄;求偶雄蛙在稻田里高声鸣叫以吸引雌蛙,这种行为属于生殖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20.解:由题意可知:(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精心整理蚂蚁喜欢甜食.(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2)糖;(3)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