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制铜管标准
拉制铜管规格表和理论重量表

拉制铜管规格表和理论重量表拉制铜管规格表和理论重量表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3 0.5 0.035 9 1.0 0.224 13 3.0 0.8383 0.75 0.047 9 1.5 0.314 13 3.5 0.9294 0.5 0.049 9 2.0 0.391 14 1.0 0.363 4 0.75 0.066 9 2.5 0.454 14 1.5 0.5244 1.0 0.084 10 0.5 0.133 14 2.0 0.6715 0.5 0.063 10 0.75 0.194 14 2.5 0.803 5 0.75 0.089 10 1.0 0.252 14 3.0 0.922 5 1.0 0.112 10 1.5 0.356 14 3.5 1.0275 1.5 0.147 10 2.0 0.447 15 1.0 0.3916 0.5 0.077 10 2.5 0.524 15 1.5 0.566 6 0.75 0.110 10 3.0 0.587 15 2.0 0.727 6 1.0 0.140 11 1.0 0.280 15 2.5 0.873 6 1.5 0.189 11 1.5 0.398 15 3.0 1.0066 2.0 0.224 11 2.0 0.503 15 3.5 1.1257 0.5 0.091 11 2.5 0.594 16 1.0 0.419 7 0.75 0.131 11 3.0 0.671 16 1.5 0.608 7 1.0 0.168 12 0.75 0.236 16 2.0 0.782 7 1.5 0.231 12 1.0 0.307 16 2.5 0.943 7 2.0 0.280 12 1.5 0.440 16 3.0 1.090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8 0.5 0.105 12 2.0 0.559 16 3.5 1.223 8 0.75 0.152 12 2.5 0.664 16 4.0 1.341 8 1.0 0.196 12 3.0 0.755 16 4.5 1.445 8 1.5 0.273 12 3.5 0.832 17 1.0 0.445 8 2.0 0.335 13 1.0 0.335 17 1.5 0.6448 2.5 0.384 13 1.5 0.482 17 2.0 0.8389 0.5 0.119 13 2.0 0.612 17 2.5 1.012 9 0.75 1.173 13 2.5 0.734 17 3.0 1.17417 3.5 1.320 22 1.0 0.587 26 2.0 1.341 17 4.0 1.453 22 1.5 0.859 26 2.5 1.64217 4.5 1.570 22 2.0 1.118 26 3.0 1.92818 1.0 0.475 22 2.5 1.361 26 3.5 2.200 18 1.5 0.692 22 3.0 1.593 26 4.0 2.460 18 2.0 0.894 22 3.5 1.800 26 4.5 2.704 18 2.5 1.082 22 4.0 2.012 26 5.0 2.934 18 3.0 1.258 22 4.5 2.201 27 1.0 0.727 18 3.5 1.418 22 5.0 2.375 27 1.5 1.070 18 4.0 1.565 23 1.0 0.6149 27 2.0 1.398 18 4.5 1.695 23 1.5 0.901 27 2.5 1.712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19 1.0 0.503 23 2.0 1.174 27 3.0 2.012 19 1.5 0.734 23 2.5 1.40 27 3.5 2.297 19 2.0 0.950 23 3.0 1.661 27 4.0 2.571 19 2.5 1.153 23 3.5 1.897 27 4.5 2.829 19 3.0 1.341 23 4.0 2.124 27 5.0 3.074 19 3.5 1.515 23 4.5 2.326 28 1.0 0.755 19 4.0 1.677 24 1.0 0.643 28 1.5 1.11119 4.5 1.821 24 1.5 0.943 28 2.0 1.45320 1.0 0.531 24 2.0 1.230 28 2.5 1.782 20 1.5 0.775 24 2.5 1.502 28 3.0 2.096 20 2.0 1.006 24 3.0 1.761 28 3.5 2.395 20 2.5 1.223 24 3.5 2.005 28 4.0 2.683 20 3.0 1.425 24 4.0 2.236 28 4.5 2.955 20 3.5 1.605 24 4.5 2.453 28 5.0 3.214 20 4.0 1.778 24 5.0 2.655 30 1.0 0.810 20 4.5 1.949 25 1.5 0.983 30 1.5 1.19520 5.0 2.096 25 2.0 1.286 30 2.0 1.56521 1.0 0.559 25 2.5 1.572 30 2.5 1.922 21 1.5 0.817 25 3.0 1.844 30 3.0 2.264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21 2.0 1.062 25 3.5 2.102 30 3.5 2.592 21 2.5 1.291 25 4.0 2.348 30 4.0 2.906 21 3.0 1.509 25 4.5 2.578 30 4.5 3.206 21 3.5 1.703 25 5.0 2.795 30 5.0 3.493 21 4.0 1.901 26 1.0 0.699 (31) 1.0 0.8385 21 4.5 2.075 26 1.5 1.027 (31) 1.5 1.236 (31) 2.0 1.621 36 2.5 2.340 44 4.0 4.472 (31) 2.5 1.99 36 3.0 2.767 44 4.5 4.968 (31) 3.0 2.347 36 3.5 3.18 44 5.0 5.450 (31) 3.5 2.696 36 4.0 3.577 44 6.0 6.373 (31) 4.0 3.019 36 4.5 3.961 45 1.0 1.230 (31) 4.5 3.332 36 5.0 4.331 45 1.5 1.823(31) 5.0 3.634 38 1.0 1.034 45 2.0 2.40332 1.0 0.866 38 1.5 1.530 45 2.5 2.969 32 1.5 1.278 38 2.5 2.480 45 3.0 3.521 32 2.0 1.677 38 3.0 2.934 45 3.5 4.059 32 2.5 2.050 38 3.5 3.375 45 4.0 4.584 32 3.0 2.431 38 4.0 3.800 45 4.5 5.094 32 3.5 2.790 38 4.5 4.213 45 5.0 5.589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32 4.0 3.130 38 5.0 4.612 45 6.0 6.540 32 4.5 3.458 40 1.0 1.090 48 1.5 1.949 32 5.0 3.773 40 1.5 1.614 48 2.0 2.571 34 1.0 3.922 40 2.0 2.124 48 2.5 3.180 34 1.5 1.362 40 2.5 2.620 48 3.0 3.772 34 2.0 1.788 40 3.0 3.102 48 3.5 4.358 34 2.5 2.201 40 3.5 3.57 48 4.0 4.918 34 3.0 2.599 40 4.0 4.025 48 4.5 5.471 34 3.5 2.98 40 4.5 4.464 48 5.0 6.008 34 4.0 3.354 40 5.0 4.890 48 6.0 7.04334 4.5 3.710 42 1.0 1.146 50 1.0 1.36934 5.0 4.052 42 1.5 1.693 50 1.5 2.03335 1.0 0.950 42 2.0 2.236 50 2.0 2.683 35 1.5 1.404 42 2.5 2.760 50 2.5 3.318 35 2.5 2.270 42 3.0 3.270 50 3.0 3.940 35 3.0 2.683 42 3.5 3.765 50 3.5 4.559 35 3.5 3.08 42 4.0 4.248 50 4.0 5.142 35 4.0 3.465 42 4.5 4.716 50 4.5 5.723 35 4.5 3.835 42 5.0 5.171 50 5.0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35 5.0 4.192 44 2.0 2.347 50 6.0 7.37936 1.0 0.978 44 2.5 2.904 (51) 1.5 2.075 36 1.5 1.445 44 3.0 3.438 (51) 2.5 3.388 36 2.0 1.900 44 3.5 3.962 (51) 3.0 4.024 (51) 3.5 4.647 60 3.0 4.778 70 4.0 7.377 (51) 4.0 5.255 60 3.5 5.526 70 4.5 8.238 (51) 4.5 5.848 60 4.0 6.259 70 5.0 9.082 (51) 5.0 6.429 60 4.5 6.980 70 6.0 10.733 (51) 6.0 7.547 60 5.0 7.685 75 1.5 3.081 (53) 1.5 2.159 60 6.0 9.056 75 2.0 4.080 (53) 2.0 2.850 (63) 1.5 2.578 75 2.5 5.765 (53) 2.5 3.529 (63) 2.0 3.410 75 3.0 6.036 (53) 3.0 4.193 (63) 2.5 4.228 75 3.5 6.994 (53) 3.5 4.842 (63) 3.0 5.031 75 4.0 7.936 (53) 4.0 5.478 (63) 3.5 5.821 75 4.5 8.867 (53) 4.5 6.100 (63) 4.0 6.596 75 5.0 9.780 (53) 5.0 6.708 (63) 4.5 7.328 75 6.0 11.571(53) 6.0 7.882 (63) 5.0 8.106 (76) 3.0 6.120(54) 2.0 3.906 (63) 6.0 9.559 (76) 3.5 7.092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54) 2.5 3.599 65 2.0 3.521 (76) 4.0 8.050 (54) 3.0 4.276 65 2.5 4.366 (76) 4.5 8.993 (54) 3.5 4.940 65 3.0 5.199 (76) 5.0 9.922 (54) 4.0 5.590 65 3.5 6.015 (76) 6.0 11.739 (54) 4.5 6.226 65 4.0 6.820 80 1.5 3.290 (54) 5.0 6.848 65 4.5 7.609 80 2.0 4.359(54) 6.0 8.050 65 5.0 8.383 80 2.5 5.41455 1.0 1.499 65 6.0 9.894 80 3.0 6.456 55 1.5 2.243 68 2.0 3.689 80 3.5 7.484 55 2.0 2.962 68 2.5 4.577 80 4.0 8.498 55 2.5 3.668 68 3.0 5.450 80 4.5 9.496 55 3.0 4.359 68 3.5 6.410 80 5.0 10.48 55 3.5 5.038 68 4.0 7.154 80 6.0 12.410 55 4.0 5.702 68 4.5 7.986 85 1.5 3.500 55 4.5 6.351 68 5.0 8.804 85 2.0 4.639 55 5.0 6.986 68 6.0 10.399 85 2.5 5.863 55 6.0 8.217 70 1.5 2.871 85 3.5 7.971 60 1.0 1.649 70 2.0 3.800 85 4.0 9.054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60 1.5 2.452 70 2.5 4.716 85 4.5 10.12 60 2.0 3.242 70 3.0 5.617 85 5.0 11.18 60 2.5 4.017 70 3.5 6.504 (86) 3.0 6.958 90 1.5 3.709 122 6.0 19.46 182 3.5 17.47 90 2.5 6.113 124 7.0 22.90 183 4.0 20.02 90 3.5 8.460 125 2.5 8.56 185 5.0 25.16 90 4.5 10.75 129 2.0 7.10 189 7.0 35.62 90 5.0 11.88 130 2.5 8.91 206 3.0 17.03 95 1.5 3.919 130 10.0 33.55 207 3.5 19.91 95 2.0 5.198 131 3.0 10.74 208 4.0 22.8195 2.5 6.462 132 3.5 12.57 210 5.0 28.6696 3.0 7.796 135 5.0 18.17 212 6.0 34.56 96 5.0 13.27 137 6.0 21.98 214 7.0 40.51100 1.5 4.129 139 7.0 25.87 231 3.0 19.12 100 2.0 5.477 144 2.0 7.94 232 3.5 22.36 100 2.5 6.811 145 2.5 9.96 233 4.0 25.61 100 3.0 8.132 145 10.0 37.75 235 5.0 32.15 100 3.5 9.438 146 3.0 11.99 239 7.0 45.41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外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量(公斤/米)104 2.0 5.70 150 5.0 20.27 258 4.0 28.41 105 2.5 7.16 155 2.5 10.66 260 5.0 35.65 106 3.0 8.64 156 3.0 12.83 282 3.5 27.25 107 3.5 10.13 157 3.5 15.02 283 4.0 31.20 108 4.0 11.63 158 4.0 17.22 307 3.5 29.70 110 5.0 14.68 160 5.0 21.67 308 4.0 34.00 110 10.0 27.96 165 2.5 11.36 310 5.0 42.64 114 2.0 6.26 166 3.0 13.67 332 3.5 32.15 114 7.0 20.94 168 4.0 18.34 357 3.5 34.59 115 2.5 7.86 170 5.0 23.07 358 4.0 39.59 116 3.0 9.48 170 10.0 44.74 360 5.0 49.63 120 5.0 16.08 180 10.0 47.53 - - - 120 10.0 30.76 181 3.0 14.93 - - - 注:1、拉制铜管的长度1-6米,牌号与挤压铜管相同。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拉管》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拉制管》(预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GB/T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国家标准,2006年实施,距今已经6年多。
本标准修改采用EN12449:1999《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无缝圆形管》进行修订,适用于所有一般用途铜管材。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铜管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产品不断地打入国际市场,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国家。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4]51号和有色标委[2014]29号《关于转发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50(项目编号“20140959-T-610”)《铜及铜合金拉制管》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华宏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7年。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华宏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上虞金鹰铜业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将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我国现用铜及铜合金拉制管国家标准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为大众化、一般用途的铜及铜合金拉制管用产品标准。
铜管技术标准

≥12
≥16
(GB)H63-3 Y
力学性能
MECHANICS PROPERTY
公称外径(mm)OUSIDE DIAMETER
5~9.5
9.5~14
14~20
20~30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N/mm2)
≥510
≥490
≥451
≥412
延伸率§10(%)ELONGATION
≥2
5~6
6.5~10
11~18
19~30
32~50
52~80
(GB)H62
-0.08
-0.09
-0.11
-0.13
-0.25
-0.30
(GB)HPb59-1
HPb63-3
外径公差
TOLERANCE
普通normal
中级middle
高级senior
-0.12
-0.15
-0.18
-0.21
-0.39
-0.46
2.0040
C1020
磷脱
氧铜
TP1
TP2
C12000 C12100 C12200
-
122
C106
-
SW-Cu
SF-Cu
-
2.0076 2.0090
-
C1201
C1220
-
含银
纯铜
TAg0.08
TAg0.1
C13000 C12900
130
-
C101
-
CuAg0.1
-
-
-
C1271
pp
-
普
通
黄
铜
H96
铜管标准

5、常用铜管的制造方法及性能对照表
表 1 常用铜管的制造方法及性能对照表
制造方法 拉制
挤制
生产工艺流程
熔炼-引铸-下料-加 热-挤压-冷轧/拉伸 -退火-矫直-切头尾
熔炼-引铸-下料-加 热-挤压-切头尾-矫 直
性能
组织致密、均 匀,尺寸精度 高,表面光洁
组织致密、均 匀,尺寸精度较 高,表面光洁
主要用途 零件对产品强度和外观要求相对较 高,一般只用于机加的零件且切削量 较大(多用大直径、壁厚大的铜管) 外观和强度要求高的零件,可用于同 时需要冷弯、冷压力(多用较小壁厚 的铜管)和机械加工的零件
-
≤ 0.005
-
≤ 0.005
-
-
铜 T3 ≥99.7
-
≤ 0.002
-
-
-
-
≤ 0.01
-
- --
铜管的化学成分按 GB/T 5121.1~2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执行,允许使用其它能达
到分析精度要求的方法测定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当分析结果有争议时,以化学分析方法为仲裁分析。
7、常用铜及铜合金管的牌号、状态、规格和主要用途及性能 表 4 常用铜及铜合金管的牌号、状态、规格和主要用途及性能 规 格/mm
牌号
状态
圆形
矩(方)形
主要用途及性能
外 径 壁 厚 对边距 壁 厚
T2、T3
软(M)、轻软
(M2)、硬(Y)、特 3~360
拉制
硬(T)
半硬(Y2)
3~100
0.5~15
3~100
密封垫片、电器元件、
1~10
滚筒、铰链等。在还原 气氛中:退火、硬钎焊
或焊接时会变脆
铜管技术标准

¢2.5~15
0.05
0.03
0.04
0.05
0.06
0.07
>15~20
0.05
0.04
0.05
0.06
0.07
0.09
>20~30
0.07
————
0.05
0.07
0.09
0.1
>30~80
0.10
————
————
0.09
0.10
0.15
注:1、管材的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匀度不液压超过外径和壁厚的允差,如果外径与壁厚之比大于32,
2.2 GB/T 242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2.3 GB/T 246金属管压扁试验法
2.4 GB/T5231加工铜化学成分与产品形状
2.5 GB/T 5121.1~5121.23铜和铜合金化学分析法
2.6 GB/T 17791-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2.7 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则其短轴尺寸不小于公称尺寸的98%。
2、用于出品产品的铜管,其外径公差、壁厚取上偏差,即下偏差为零,上偏差同上表3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标题
铜管技术标准
编号:
TYT-JS-01-0003-001
制定部门
技术部
制定日期:
2012-2-14
项目:
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3.4化学成份: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5231中T2、TU1、TU2、TP1中相对应合金牌号的规定TP2化学成分规定为Cu≥99.90%、P为0.015%~0.040%,其它成份均按GB5231中的规定。
>19
挤制铜管和拉制铜管的区别在哪里?

挤制铜管和拉制铜管的区别是什么?
(1)挤制铜管材质一般是软状态,形位公差比拉制铜管低;可以做轧制铜管的坯料、可以做扩孔接头管使用。
而拉制铜管一般情况下材质为硬状态,尺寸规格比挤制铜管严格的多;可以制作精密仪器材料。
(2)挤制铜管一般是大口径铜管,而拉制铜管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细,例如:冰箱等用的铜管一般都是拉拔而成,建筑等用的大通径铜管是挤制而挤制的铜管更多一些,拉制的铜管比较少。
(3)拉制铜管一般在高压的情况下使用,挤制铜管一般用于低压来的。
挤制的铜管更多一些,拉制的铜管比较少。
拉制铜管材质分析方法

拉制铜管材质分析方法前言伴随着冰箱技术进步和检测深化,铜管化学成份的检测项目和要求也与日俱增,在充实了现代检测手段的基础上,本标准增加了光谱分析的内容。
本标准由冰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计量检验部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家骏。
本标准首次发布实施日期为:1992年8月1日。
本标准1994年首次修订,主要修订人:。
本标准1996年12月第二次修订,主要修订人。
xx冰箱公司企业标准拉制铜管材质分析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拉制铜管材质的分析方法和检测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制冷电器制冷铜管。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121.6-85 铜化学分析方法--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铋量。
GB 1467-87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466-87 铜分类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QJ/KB 1620.017-96 ICP等离子体光谱分析通则3 技术条件化学成份应符合GB 466《铜分类》中二号铜规定。
4 分析方法4.1 铜的化学分析法按GB 5121.6 铜化学分析法、电解法测定铜量4.2 铋的化学分析法按GB 5121.6 铜化学分析方法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铋量。
4.3 铅的化学分析法——二硫腙萃取光度法4.3.1 方法提要二硫腙HD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与铅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定量地被四氯化碳(PH8~10)、氯仿(PH8.5~ 11)和苯萃取,进行光度分析,络合物入max为冰箱公司520~530nm。
在pH9~11条件下加入氰化钾可使铜、锌、镉、银、汞、锰、钴、钯、金等元素掩蔽而分离,加入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即可保留铅于溶液中,又可络合铁、锡、铝,以免在碱性溶液中产生沉淀,影响铅的萃取,此情况下的最佳萃取酸度在pH10.5~11.5之间。
铜管技术标准

表6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平均晶粒度
牌号
状态
抗拉强度
(MPa)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N/M M2)
断后伸长率A/%
平均晶料度(mm)
硬度(HV)
TU1
TU2
T2
TP2
硬(y)
≥315
≥250
————
————
>130
半硬(Y2)
≥250
≥120
≥15
————
90~120
管材应逐根进行涡流探伤检测,盘管涡流探伤报警信号次数最多为5次,报警信号深色标记长度不小于300mm.(此项由厂家提供检验报告保证)
5、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管材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按YB70-70《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的一般方法》和GB8888的规定进行。
拟制:
审核:
批准:
技术标准页次:1/3
文件标题
铜管技术标准
编号
TYT-JS-01-003-001
制定日期
2012年2月17日
项目
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铜管材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材。
2.引用标准
GB/T 228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 242 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
外径
壁厚
长度
T2
TU1
TU2
TP2
硬(Y)
半硬(Y2)
软(M)
轻软(M2)
直管
¢~¢80
~
400~1000
盘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J/KB 广东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冰箱(冷柜)公司企业标准
QJ/KB 1410.007-2004
拉制铜管
2004-06-24发布 2004-07-01 实施广东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冰箱(冷柜)公司发布
QJ/KB 1410.007-2004
前言
本次主要修订内容:
将《QJ/KL 1410.035拉制铜管盘管验收标准》、《QJ/KG 1412.001冷柜铜管》、《QJ/KG 1412.004R-134a 用铜管》归纳于本标准,同时将《QJ/KL 1410.035拉制铜管盘管验收标准》、《QJ/KG 1412.001冷柜铜管》、《QJ/KG 1412.004R-134a用铜管》标准作废。
本标准由冰箱(冷柜)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质保部和技术开发部联合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2004年6月第三次修订,主要修订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QJ/KL 1410.007-94、QJ/KB 1410.007-98 、QJ/KB 1410.007-2002。
广东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冰箱(冷柜)公司企业标准
拉制铜管
QJ/KB 1410.007-2004 代替 QJ/KL 1410.035-94 QJ/KG 1412.001-1997 QJ/KG 1412.004-1998 QJ/KB 1410.007-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电解铜T2和磷脱氧铜TP2为原料, 使用拉制工艺制得的铜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冰箱、冷柜制冷管道用铜管的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5231 加工铜-化学成份和产品形状
GB/T 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QJ/KB 1440.003 电冰箱、冷柜制冷系统管道含水量、含杂量标准
QJ/KB 1620.001 拉制铜管材质分析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
3.1.1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颜色为金属铜本色, 色泽均匀, 外表面无明显深色氧化膜, 不应有针孔、裂纹、起皮、划痕、气泡、起毛、分层、粗拉道、夹杂、碰凹、压扁。
允许盘管内壁有轻微的局部的淡紫色致密氧化膜,其致密性可用火柴棍反复十次刮擦不脱落来判定。
允许有少量轻微的、局部的、不使管材外径和壁厚超出允许偏差的划伤、凹坑、压入物、斑点等缺陷。
对于盘管, 同一卷盘管以上允许的缺陷不得多于5个(包括生产厂家作喷墨标记的缺陷点), 否则该盘管铜管为不合格。
对于直管, 一根直管以上允许的缺陷不得多于1个(包括生产厂家作喷墨标记的缺陷点), 否则为不合格。
3.1.2 对于免清洗铜管, 其内、外表面不得有用滤纸明显擦得出的润滑油类。
对于清洗铜管, 其内、外表面不得有正常清洗工艺条件下清洗不掉的油污。
外观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A]。
3.2 供应状态:
对于盘管, 每卷盘管要充0.5MPa氮气保压。
冰箱(冷柜)公司 2004-06-24 批准 2004-07-01 实施
1
3.3 尺寸、规格
3.3.1尺寸应按图纸、工艺要求。
直管直线度要求: 每米长度≤3mm。
3.3.2 允许偏差按表1规定。
尺寸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A]。
表1 单位:mm
注:
1 定尺或倍尺长度供应之铜管、其长度允许+15mm,倍尺长度加入锯切量5mm。
2 管的壁厚应均匀一致,外径>6mm的铜管, 其两边壁厚差不得超出0.04mm。
外径≤6mm的铜管, 其两边壁厚差不得超出0.06mm。
3.3.3 管材端部应锯切平整, 允许有轻微毛刺。
3.3.4 对于盘管每卷应由一根管材呈螺旋状多层缠绕而成, 盘管重量根据其外径分别有如下限制:
管外径(mm) 重量(kg)
φ4 φ4 .76 20~80
φ5 20~100
φ6 φ6 .35 20~100
φ7.94 φ8 50~100
φ10 50~100
3.4 铜管的室温力学性能按表2、表3规定。
3.4.1 清洗铜管按表2规定:
表2
3.4.2 免清洗铜管按表3规定:
表3
力学性能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A]。
3.5 化学成份
按GB/T 5231中T2、TP2的规定。
化学成份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B]。
3.6 免清洗铜管的含水量、含杂量
免清洗铜管的含水量、含杂量应符合QJ/KB 1440.003的规定。
含水、含杂量质量特性重要度为[A]。
4 试验方法
4.1 外观
管材的外观应在充足的光线下目测,必要时以供需双方认可的封样作为最低验收标准, 样品的长度一般为150mm~200mm。
对于有油污的清洗铜管应用Na2CO3 5%和水玻璃2% 溶液清洗1min, 铜管的内、外表面应润湿、光亮。
4.2 供应状态
拨掉胶塞, 用手感觉是否有气冲出。
4.3 尺寸
管材应用精度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分别测量外径及壁厚,用精度为1mm的卷尺测量其长度。
4.4 室温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拉力试验方法按GB/T 228的规定进行。
拉伸试验的试样按GB/T 6397选S8号定标距试样, 即原始标距L0=50mm, 平行部份长度L≥100mm。
4.5 化学成份
管材的化学成份分析方法按 QJ/KB 1620.001 的规定进行。
4.6 免清洗铜管的含水量、含杂量
按QJ/KB 1440.003的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每批管材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
管材要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符合本标准所有条款要求时方可出厂, 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
5.2 管材的外观与供应状态
5.2.1 盘管以卷为单位, 其外观与供应状态按 GB/T 2828, 一般检查水平 I 级, AQL=1.5正常一次抽样
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5.2.2 直管以根为单位, 其外观按GB/T 2828, 一般检查水平I级, AQL=1.5, 正常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5.3 尺寸与室温力学试验
由每批中随机抽取两根管材,每根取一个试样,如其中有一个不合格再双倍抽样,如又有一根不合格,就判定该批材料不合格。
5.4 铜管的化学成份
新开点第一次送检时检验。
正常送检时, 每半年抽检一次。
生产现场有质量问题或正常抽检不合格时, 加严抽检, 加严抽检的频次视具体情况确定。
5.5 免清洗铜管的含水量、含杂量
抽样方案与检验频次按 QJ/KB 1440.003的规定进行。
6 包装、标志
产品应用布、塑料薄膜或铁箱包装好,并标志好生产厂家、产品名称、规格、状态、批次、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并盖有合格章、注明重量。
其余应符合GB/T 8888的规定,库存时间应不超过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