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习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各章练习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练习题一.填空1.电子数字计算机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两类。
2.硬件采用LSI或VLSI的电子计算机属于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第四代。
3.存储器中存放数据和程序。
4.一台计算机包括运算、存储、控制、输入及输出五个单元。
5.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是运算器(或ALU);运算器的核心是加法器;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的部件是控制器。
6.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是内部总线;CPU同存储器、通道等互相连接的总线是系统总线;中、低速I/O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是I/O总线。
7.在多总路线结构中,CPU总线、系统总线和高速总线相连通过桥实现。
8.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9.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10.机器字长是指一台计算机一次所能够处理的二进制位数量。
11.数据分类、统计、分析属于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12.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它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13.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微型机。
14.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功能。
15.用于科学技术的计算机中,标志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是MFLOPS。
16.通用计算机又可以分为超级机、大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
17.“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冯.诺依曼提出的。
18.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CPU,CPU和主存构成主机。
19.取指令所用的时间叫取指周期,执行指令所用的时间叫执行周期。
20.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编号,该编号称为地址。
21.现代计算机存储系统一般由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存构成。
22.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二.单选1.存储器用来存放( C )。
A.数据B.程序C.数据和程序D.正在被执行的数据和程序2.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A.控制器能够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
第1、2、3、4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第4版各章习题.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第4版)各章习题第1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什么是媒体,媒体是如何分类的?2.什么是多媒体?它有哪些关键特性?3.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是怎样分类的?4.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当前发展与应用包括哪些方面?5.简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物联网、移动计算与云计算的概念与区别。
6.多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7.如何理解多媒体技术是人机交互方式的一次革命?8.你认为可穿戴设备可能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什么影响?9.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是什么?二、练习与实践1.结合本章所述内容,写一篇短文,回顾了人类在近代媒体传播技术所走过的历程与当前的发展趋势。
2.简述多媒体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它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3.试从一两个应用实例出发,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4.观察你生活中的一天,使用了哪些信息设备,获得了哪些信息,体验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5.大部分人都认为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与生活方式,虽然人文主义者并不完全赞同。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我们的生存状况会在多大程度上变好或是变差。
第2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消息、数据、信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相对于物质和能源,在信息的众多特征中,哪些是信息独有的?3.信息论发展的分为哪几个阶段?4.狭义信息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它有哪些局限性?5.广义信息论与狭义信息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涉及哪些研究领域?6.通信系统(包括所有的信息通信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7.什么是事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如何与信息的度量发生关系?8.信息是如何度量的?自信息量与信息熵的区别是什么?9.根据信息度量理论,如果必然事件的自信息量为0,那么不可能事件的自信息量是多少?( )。
10.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信息数字化后的优点有哪些?11.简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的一般过程。
12.DAC与ADC是如何实现信号转换的?13.信号的采样与量化步骤有什么不同?信号失真产生于哪个环节?14.为什么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比模拟通信系统强得多?15.模拟信号在抽样后,是否变成时间离散和幅值离散的信号了?为什么?16.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7.结合通信系统模型,试以手机为例,指出信源、信道、信宿、编码、译码等各部分对应于手机通信过程的那些功能。
西方社会学各章重点温习题与答案

各章重点温习题第一章导论单项选择题:1.自1838年(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D.孔德年孔德提出()概念至今,仅仅170连年的历史,社会学取得了迅速进展。
A.社会形式B.工具理性C.有机团结D.社会学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单项选择题:1.孔德将()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多项选择题:1.孔德强调了社会学研究的()原则。
A.客观性 B.自主性 C.能动性 D.相对性2.孔德以为社会进展前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
A.原始阶段 B.神学时期 C.形而上学时期 D.实证时期名词解释:1.社会秩序(孔德)在孔德那里,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间稳定的有序联系,并且是一种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联系。
2.实证阶段(孔德)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第三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单项选择题:1.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2.从客观的()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本位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多项选择题:1.斯宾塞站在()立场阐述了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A.自然主义 B.本位主义 C.集体主义 D.人文主义2. 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包含着生物有机体一样的系统,包括:( )等系统。
A. 循环系统B.骨骼系统C.神经系统D.营养系统第四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论单项选择题:1.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各章课堂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多道程序技术的引入能提高CPU的使用效率,这是因为发挥了与之间的并行工作的能力。
2、操作系统的特征包括并发性、、、。
3、Windows 95是一种类型的操作系统,UNIX是一种类型的操作系统。
4、从结构上讲,任一进程均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分别是、、。
5、现代操作系统中一般已有线程管理,此时,申请资源的基本单位是,CPU得到执行的基本单位是。
6、在一个单处理机的系统中,若有6个用户进程,在用户进程执行的某一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个,最少有个。
7、对信号量S值的改变只能通过操作进行,其物理意义:一个相当于申请资源,另一个相当于释放资源。
8、并发进程之间的基本关系式或。
其中是指进程之间的一种间接制约关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操作系统是管理(C )的软件。
A、计算机硬件B、计算机软件C、计算机资源D、用户信息2、操作系统提供了处理机管理、( A )管理、设备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的软件。
A、存储器B、用户C、软件D、数据3、从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是(C )。
A、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B、计算机工程流程的组织者C、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D、由按层次结构组成的软件模块的集合4、该类操作系统管理的是一个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互相之间无主次之分,相互协调,平衡系统的负载,且共享系统资源;程序由系统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计算机协同执行。
( D )A、分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布式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5、操作系统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C )的工作。
A、硬件无关和应用无关B、硬件相关和应用无关C、硬件无关和应用相关D、硬件相关和应用相关6、配置了操作系统的机器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机器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
A、并行B、真实C、虚拟D、共享7、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
A、指令B、原语C、信号量D、信箱通信8、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的概念后并不能够()。
病理学课后习题(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一、名词解释1.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脂(中性脂肪)的蓄积。
2.营养不良性钙化:继发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内的钙化。
3.包裹:坏死灶如较大、或坏死物质难干溶解吸收,或不完全机化,最初是由肉芽组织包裹,以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
4.萎缩:是指已经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5.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见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间,似虎皮斑纹。
二、选择题1 老年人产生萎缩的器官主要有(B)A 心、肾B 脑、心C 肝、肺D 心、肺E 肾、脑2 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其脂滴的主要成分是(D)A 磷脂B 胆固醇C 脂褐素D 中性脂肪E 蛋白质3 发生液化坏死基本条件(D)A 含较多的可凝固蛋白B 组织凝血较严重С 有腐败菌感染D 产生蛋白酶较多E 组织较松软4 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E)A 老年男性的睾丸B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脏C 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D 成年女性的子宫E 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5 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脾脏D 肺脏E 肾脏三、是非判断题1 心衰细胞中出现色素颗粒是脂褐素。
(╳)2 心肌脂肪性引起“虎斑心”时,最易出现变化的部位是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3 血管壁玻璃样变时,形成病变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
(╳)4 胃粘膜上皮可发生肠上皮化生,但绝不可能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5 萎缩是适应性变化,去除原因后,都可恢复正常。
(╳)四、简答题2 试述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果答:1)形成原因:血管中逸出的cell被巨噬细胞摄入,经其溶酶体降解。
在巨噬细胞质内,来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成光镜下可见的含铁血黄素。
2)形态:HE染色呈棕黄色,较粗大,有折光的颗粒。
3)临床意义:①局部沉着过多,提广陈旧性出血,可继发纤维化。
各章复习题——精选推荐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热机内燃机外燃机柴油机2.与其它类型动力机械相比,为什么柴油机的经济性较好?3.试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各自的工作特点。
4.内燃机气缸内要进行几次能量转换?实现这些能量转换要有哪些必要条件?5.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哪些工作过程组成?其中哪一个过程对外作功?6.试述柴油机的主要优缺点。
7.对船舶主机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说柴油机在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8.船舶柴油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技术成就是什么?9.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船用低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的主要生产商有哪些?10.简述我国船舶柴油机的发展状况。
11.当前船舶柴油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是什么?12.现代船用柴油机提高经济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简要进行分析。
13.当前船舶柴油机进一步提高功率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功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解释下列名词:上止点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压缩比气阀定时气阀重叠角扫气直流扫气弯流扫气横流扫气回流扫气增压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有效功率机械效率机械损失功率泵气损失燃油消耗率活寒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强化系数2.柴油机通常可分为哪些类型?3.试述影响压缩比的因素有哪些?压缩比不符合规定对柴油机的工作有何影响?4.内燃机有哪几种理论循环?分别用于哪种内燃机?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5.试述柴油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存在哪些差异?它们对柴油机工作有何影响?6.试述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7.画图说明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定时圆图。
8.四冲程柴油机,飞轮周长为720mm,在定时测量中测得进气阀开启离上止点的圆弧长为120mm,关闭离上止点的圆弧长为60mm;排气阀开启离下止点的圆弧长为90mm,关闭离上止点的圆弧长为90mm,求该机的气阀定时和气阀重叠角。
9.柴油机实现二冲程循环的条件是什么?10.压缩始点温度过高对柴油机的有何影响?11.什么是有效压缩比?有效压缩比与几何压缩比有何差异?12.直流扫气和弯流扫气各有何优缺点?为什么现代二冲程柴油机向直流扫气方向发展?13.什么是增压?增压柴油机有何特点?根据驱动增压器的能量不同,有哪几种增压类型14.什么是柴油机的机械效率,哪些因素影响机械效率?15.什么是机械损失功率?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6.最高燃烧压力对柴油机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影响?17.行程缸径比增加对柴油机有何影响?18.压缩比的大小对柴油机各方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燃烧室机械负荷热负荷热疲劳薄壁强背结构振荡冷却低温腐蚀缸套穴蚀磨合倒挂式主轴承2、柴油机主要是由哪些零部件和系统组成的?3、燃烧室部件机械负荷的产生及机械应力的特点?4、什么是热应力和热疲劳?如何减轻其危害?5、燃烧室部件采取怎样的结构措施解决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矛盾?6、简述十字头式柴油机活塞的作用和基本组成7、简述筒形活塞的结构特点8、活塞环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基本要求?9、活塞的冷却方式及冷却液的输送方式有哪些?10、活塞杆填料函的作用和结构特点?11、气缸的作用、工作条件及结构特点?12、气缸穴蚀机理及减轻穴蚀措施?13、气缸盖的作用和要求?14、活塞环的常见故障及原因?15、燃烧室部件裂纹的常见部位及原因?16、通过扫气口检查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7、十字头的作用及基本结构?18、十字头轴承工作分析和提高可靠性措施?19、对连杆的要求?RTA-T-B型柴油机连杆的结构及特点?20、曲轴的作用及工作条件?21、曲轴的组成及结构类型?22、曲柄排列的原则?23、曲轴疲劳损坏的类型和特点?24、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有哪些?贯穿螺栓结构有何优点?25、推力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6、主轴承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7、主轴承常见损坏形式及原因?28、360度推力轴承有何优点?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 解释下列名词:十六烷值热值残炭值闪点过量空气系数喷油规律供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二次喷射断续喷射最低稳定转速可燃混合气空间雾化混合开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滞燃期速燃期平均压力增长率后燃热平衡2. 燃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各自在燃油中的比例是多少?燃油的化学组成有哪些?3. 燃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它们各自从哪些方面影响燃油的性能?4. 什么是十六烷值?燃油的十六烷值对柴油机工作过程有何影响?5. 什么是计算碳芳香指数,它是怎样确定的?6. 试分析燃油中的硫分与钒、钠含量对燃烧室部件的腐蚀作用。
《大学语文》各章及综合练习题

《大学语文》各章及综合练习题《诗经》、《楚辞》一、选择题: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
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2、《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B )。
A、西周初年至战国B、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C、春秋至战国D、整个周代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依据是( A )A、音乐的不同B、作用的不同C、作者的不同D、创作方式的不同4、《诗经》中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 C )。
A、比B、兴C、赋D、颂5、《诗经》中的作品总共有( C )A、300篇B、500篇C、305篇D、505篇二、判断题: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2、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三、问答题:1、比较分析《诗经》、《楚辞》的不同处;2、《采薇》诗中是怎样处理爱国与恋家关系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熟读课本所选《诗经》篇章,举例说明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
4、谈谈诗经和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四、名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终南山》一、选择题:1、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A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B、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C、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二、判断题:1、开田园诗先河的诗人是王维。
()2、王维,字元亮。
()三、问答题:1、比较王维、孟浩然诗风之异同。
2、简单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春江花月夜》一、选择题:(单选)1、《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A、王勃B、王维C、骆宾王D、张若虚2、张若虚是时期的诗人。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3、被闻一多先生评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是。
A、王维《渭川田家》B、李白《蜀道难》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陶渊明《归园田居》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出自。
A、白居易《长恨歌》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杜甫《月夜》D、李贺《梦天》5、下列诗句中表达游子思妇音问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是( C )A、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B、白云一片去悠悠,表枫浦上不胜愁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6、《春江花夜月》中与情、景同步相生的部分是( B )A、月夜美景B、观照人生C、思妇相思D、游子盼归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B )A、江B、月C、花D、夜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B)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二、判断题:1、《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中唐时期的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章习题第1章1.什么是菌落?了解菌落有何实际意义?2.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3.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
4.试述脂多糖及外膜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5.叙述细菌核体与真核细胞核的异同。
6.解释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
7.S层是什么样的结构?8.试述鞭毛的结构和功用。
9.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10.叙述芽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11.根据鞭毛、芽胞为何能鉴别细菌?12.什么是革兰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13.试述应用电镜观察细菌有哪些特点和限制?第2章1.细菌菌体分裂为什么只需较短时间?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3.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
4.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6.生物被膜有何特点?7.何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举例说明其作用。
8.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9.何谓菌群失调?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10.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
第3章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
2.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
3.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4.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
5.试述滤过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4章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2.试述致病菌侵入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
3.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4.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5.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6.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意义及检测方法。
7.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
第5章1.何谓细菌遗传?细菌变异?2.概述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质粒有哪些主要特点及类型?4.试述毒力岛的概念及特点。
5.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6.什么叫转化?试述转化的一般过程。
7.何谓转导?转导有哪些类型?第6章1.什么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什么指标来确定?2.举例说明细菌的拉丁文名的命名规则及中文译名特点。
3.简述世界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
4.试述动物致病菌的鉴定程序。
第7章1.试述葡萄球菌属的基本特征。
2.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特征及在普通肉汤中的生长特征。
3.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致动物哪些疾病?4.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的毒素和酶及其致病作用。
5.试述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试验。
6.阐述链球菌区分血清群的依据及各型的主要致病特性。
7.链球菌各型的溶血表现及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特征如何?8.试比较猪链球菌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中的鉴别要点。
第8章1.试述肠杆菌科的基本特性及其分类概况。
2.概述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类以及毒力因子基本特性和致病机理。
3.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抗原结构是如何组成的,又是如何鉴定的?4.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及其鉴定依据是什么?第9章1.副溶血弧菌如何检测?它有何致病意义?2.试述鱼类弧菌病的病原及其主要特点。
3.试述分离鉴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和步骤。
第10章1.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方面有何特征?2.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应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3.鸭疫里氏杆菌的名称和分类与过去有何不同?其微生物学诊断要点有哪些?4.为什么分离培养嗜血杆菌常用巧克力培养基?第11章1.布氏杆菌属有哪些种和型,其分类染色及培养特点如何?2.布氏杆菌的主要抗原有哪些及其属内抗原的关系如何?3.试述布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检疫诊断方法和免疫防治措施。
第12章1.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性是什么?2.简述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
3.何谓“冷增菌法”?对何种细菌适用?4.阐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与猪丹毒杆菌的区别。
5.简述猪丹毒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特点。
6.试述猪丹毒杆菌的致病特点。
7.猪丹毒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有哪些?第13章1.炭疽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及培养特性。
2.如何进行炭疽的微生物学诊断,采取检验材料应注意哪些事项?3.试述产气荚膜梭菌菌型的划分和各型菌所致疾病以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第14章1.试述分枝杆菌的染色特性与细胞壁的结构的关系。
2.如何检测牛是否感染分支杆菌?第15章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有哪些?第16章1.酵母菌的构造有哪些?有哪几种繁殖方式?2.霉菌有哪几种繁殖方式?产生哪些孢子?3.外界条件对真菌生长繁殖影响的因素有哪些?4.真菌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对动物的感染性真菌有哪些?怎样进行微生物学诊断?第17章1.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如何?画出模式图。
2.病毒的核衣壳的对称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阐述病毒核酸及蛋白的特点。
4.如何确定病毒是否有囊膜?其依据何在?5.比较病毒与细菌分类体系的异同。
6.简述病毒分类的机构和标准。
第18章1.何谓病毒的MOI及一步生长曲线?二者有何关系?2.解释病毒的复制周期及隐蔽期。
3.举例说明病毒的特异性吸附与细胞的受体的关系。
4.双股DNA、单正股RNA、单负股RNA、反转录病毒的生物合成各有何特点?5.有囊膜的病毒如何成熟与释放?第19章1.病毒的基因组变异有哪些类型?发生的机率及后果如何?2.举例说明病毒表型变异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3.什么是缺损型干扰突变?有何意义?4.举例说明分子内重组与重配的结果与意义。
第20章1.细胞培养与SPF动物或鸡胚相比,培养病毒各有什么优缺点?2.细胞有哪些类型?用于病毒培养各有何适用范围?3.简述各种细胞培养方法的要点。
4.什么是病毒的生产性感染与非生产性感染?对细胞各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细胞病变?其表现形式及涉及的细胞结构如何?6.什么是空斑试验?有什么用途?7.阐述包涵体的类型、本质及诊断意义。
8.病毒感染的非杀细胞变化通常引致什么后果?9.介绍干扰素的性质、类型及作用。
第21章1.痘病毒的结构与形态有何特征?2.举例说明痘病毒感染的宿主谱的类型。
3.对绵羊致病的有哪些痘病毒?如何鉴别?4.研究鸡痘病毒有何意义?5.试述非洲猪瘟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及传播方式的特点。
6.阐述疱疹病毒科的分类及共同特点。
7.如何解释伪狂犬病感染猪及其它动物的不同后果?8.鸡马立克病毒的致病特点如何?9.试述腺病毒的结构特点。
10.举例说明腺病毒的致病特点及控制手段。
第22章1.细小病毒的基因组及病毒颗粒有何结构特点?2.简述细小病毒对猪致病的特点。
3.犬细小病毒病如何诊断与预防?4.简述圆环病毒的主要特征。
5.说明鸡贫血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意义。
6.猪圆环病毒的致病性如何?第23章1.阐述反录病毒及反录酶的结构特点。
2.反录病毒科如何分类?3.试述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的亚型及致病性。
第24章1.蓝舌病毒的病原及致病特点如何?2.分析轮状病毒的致病性。
3.轮状病毒是如何发现的?给人以何种启示?4.阐述传染性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主要致病特点。
第25章1.单负股病毒有哪些成员?有何特点?2.副粘病毒科如何分类?有哪些重要致病病毒?3.试述新城疫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检测手段和预防措施。
4.阐述犬瘟热病毒的致病特点及检测。
5.试述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如何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毒的传播?第26章1.试述正粘病毒科的分类及基因组结构的主要特点。
2.流感病毒如何命名?举例说明。
3.什么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阐述其致病机理。
4.如何检测及控制流感病毒?第27章1.比较冠状病毒科与动脉炎病毒科的异同并说明设立套式病毒目的依据。
2.以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例,试述冠状病毒变异的复杂性。
3.阐述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致病特点。
第28章1.试述微RNA病毒科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2.口蹄疫病毒有哪些血清型?3.如何鉴别口蹄疫病毒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4.试述兔出血症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诊断及预防控制。
5.黄病毒科如何分类?各有何特点?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哪些生物型?其致病性及基因结构有何差异?7.试述猪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及检测手段。
第29章1.朊病毒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特性?2.比较并分析PrPc及PrPsc的主要异同。
3.朊病毒如何复制?基因起何作用?4.试述牛海绵状脑病的成因、特点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5.提出痒病的控制措施并分析其依据及可行性。
6.朊病毒的发现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