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汽轮机油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润滑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轮机油化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汽轮机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首先,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粘度、闪点、凝固点、蒸发损失、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等。

其中,粘度是汽轮机油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汽轮机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而流动性能又直接关系到汽轮机油在高速旋转的汽轮机内部的润滑效果。

因此,粘度的化验标准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汽轮机油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发挥良好的润滑作用。

其次,闪点和凝固点是汽轮机油的安全性能指标,闪点是指汽轮机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可燃气体的最低温度,而凝固点则是指汽轮机油在低温下开始凝固的温度。

这两个指标的化验标准直接关系到汽轮机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必须严格把控。

此外,蒸发损失、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也是汽轮机油化验标准中不可忽视的指标。

蒸发损失是指汽轮机油在高温下蒸发失重的性能,氧化安定性是指汽轮机油在高温下抗氧化降解的能力,而抗乳化性则是指汽轮机油在与水混合后的分离性能。

这些指标的化验标准直接关系到汽轮机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也必须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的标准都直接关系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化验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汽轮机油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为汽轮机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润滑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先进的化验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汽轮机油进行全面、准确的化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汽轮机油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同时,也要加强对化验标准的研究和更新,及时调整标准要求,以适应汽轮机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化验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汽轮机油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为汽轮机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润滑保障。

汽轮机油国标

汽轮机油国标

汽轮机油国标
摘要:
1.汽轮机油的定义与用途
2.汽轮机油的ISO 黏度等级
3.汽轮机油的检测标准与项目
4.汽轮机油与汽油机油的区别
5.汽轮机油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汽轮机油的定义与用途
汽轮机油,又称透平油,是一种用于发电厂、船舶和其他工业蒸汽轮机、水力轮机的润滑油。

它能够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减少摩擦,保护轮机免受损坏。

二、汽轮机油的ISO 黏度等级
汽轮机油按照ISO 黏度等级分为32、46、68、100 几个等级。

这些等级代表了汽轮机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

黏度越高,油液在高温下的流动性能越好,润滑性能也越出色。

三、汽轮机油的检测标准与项目
汽轮机油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蒸汽轮机油、燃气轮机油、水力轮机油等。

检测项目包括密度、黏度、闪点、燃点、氧化安定性、腐蚀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润滑油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稳定。

四、汽轮机油与汽油机油的区别
汽轮机油与汽油机油的参数、转数、温升条件以及燃点都有所不同,因此
它们不能通用。

汽轮机油主要应用于高温、高压的轮机润滑,而汽油机油则适用于内燃机的润滑。

五、汽轮机油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汽轮机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轮机的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ISO 黏度等级的汽轮机油。

2.确保润滑油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避免使用劣质油液对轮机造成损害。

3.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性能,如密度、黏度等,及时更换润滑油。

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

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

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
电厂汽轮机油是指用于汽轮机润滑和密封的特殊润滑油,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汽
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标准对于保障电厂汽轮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应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

这包括油品的粘度、闪点、凝点、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等指标。

合格的汽轮机油应具有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以保证在高温高压下仍能有效润滑汽轮机的各个部件。

其次,标准应规定汽轮机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这包括油品在高速高温下的润滑
性能、抗磨损性能、清净分散性能等。

合格的汽轮机油应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持机件表面的清洁,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汽轮机的高效稳定运行。

此外,标准还应规定汽轮机油的环保性能要求。

这包括油品的挥发性、毒性、
生物降解性等指标。

合格的汽轮机油应具有低挥发性和低毒性,且对环境友好,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

最后,标准还应包括对汽轮机油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
和检验、生产工艺的要求、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等。

只有严格控制汽轮机油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是保障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严格
的标准,可以规范汽轮机油的生产和使用,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保障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各电厂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标准制定和执行,确保电厂汽轮机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90
90
90
GB/T1995
倾点≤(℃)
-7
—7
-7
—7
—7
-7
GB/T3535
*开口闪点≥(℃)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GB/T267
密度
(20℃、g/cm3)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GB/T1884
*酸值≤(mgKOH/g)

-
-



GB/T264
机械杂质






GB/T511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SH/T0124
沉淀物(%)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
3000
3000
2000
2000
1500
1500
*液相锈蚀试验
(合成海水)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GB/T11143
铜片腐蚀≤(100℃,3h小时)


1

1
1
GB/T5096
空气释放值≤
机械杂质

外观目测
5
颗粒度①
NAS—1638
9级
SD/T313或DL/T432
6
酸值
mgKOH/g
≤0。2
GB/T264或GB/T7599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运行中汽轮机新油质量标准

运行中汽轮机新油质量标准

≤100 ≤200
起 泡 沫 试 验 mL
250MW及以上
报告
空气释放值
251MW及以上
报告
检验方法 外观目视 GB/T 265 GB/T 267 外观目视 SD/T 313或 DL/T 432
GB/T 264或DL/T 7599
GB/T 11143 GB/T 7605
GB/T 7600或 GB/T 7601


设备规范
质量标准


透明
运动粘度(40℃) 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闪点(开口杯) ℃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机械杂质




250MW以上
NAS 9
酸值 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 加防锈剂油
≤0.2 ≤0.3
液相锈蚀
无锈
破 乳 化 值 min
≤60
水 分 mg/L
200MW及以上 250MW及以下
32
28.835.2
90
46
41.450.6
68
61.274.8
100
90.0110.0
GB 265 GB 1995
倾点(℃)
不高于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GB 3535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
运行中汽轮机新油质量标准
项目
优级品
质量标准 一级品
合格品
试验方法

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新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11120L-TSB)
项 目
优 级 品
一 级 品
合 格 品
试验方法
粘度等级
32
46
32
46
32
46
GB/T3141
*运动粘度
(40℃、mm2/s)
28.8~
35.2
41.4~
50.6
28.8~
35.2
41.4~
50.6
28.8~
35.2
41.4~
50.6
GB/T265
粘度指数
空气释放值≤
[50℃(min)]
5
6
5
6
-
-
SH/T0308
注:带“*”为新油验收测试项目,必要时可增加检测项目。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单 位
质 量 标 准
检验方法
1
外状
透 明
外观目测
2
运动粘度(40℃)
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GB/T265
3
开口闪点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GB/T267
4
机械杂质

外观目测
5
颗粒度①
NAS-1638
9级
SD/T313或DL/T432
6
酸值
mgKOH/g
≤0.2
GB/T264或GB/T7599
7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8
破乳化度
min
≤60
GB/T7605
9
水份②
mg/L
≤100
GB/T7600或GB/T760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首先,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粘度、抗氧化性、抗乳化性、抗泡性等性能,以确保汽轮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因此,制定合理的油质量标准,可以有效保障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其次,执行汽轮机油质量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油质量标准,才能确保汽轮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到油质量的影响,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执行标准还可以有效避免使用劣质油品对设备造成的损害,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定期对汽轮机油进行检测,确保油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对于超过使用寿命的油品,要及时更换,避免因为油质量下降导致设备故障。

最后,要做好油品的储存和保管工作,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油品质量下降。

总之,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严格执行油质量标准,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能。

汽轮机油标准

汽轮机油标准

NAS1638污染等级标准(100mL中的颗粒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for power plantsGB/T 7596-2000代替GB 7596-1987前言本标准是对GB 7596-1987《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该标准已经实施了十年,在工业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积累了一些新实践经验。

但随着大容量汽轮机、水轮机日益增多,对汽轮机油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

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依据国情和多年实践经验进行的。

主要修订内容有:1.保留原标准八项指标,对闪点、水分两项指标做了修订;2.新增加了颗粒度、气泡沫试验和空气释放值三项指标;3.对补充油和混油规定做了补充和修订;4.分别按机组容量划分不同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5.将运行中汽轮机油的防劣化措施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A中;6.新增加的有关颗粒度标准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B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质量监督应符合本标准,同时替代GB 7596-1987。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业管理局、贵州电力试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桂兰、孟玉蝉、温念珠、王美文、张警钟、谢明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T 7596-2000代替GB 7596-1987 Quality criteria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for power plants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3批准2000-12-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包括水轮机、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00
2000
2000
1500
1500
*液相锈蚀试验
(合成海水)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GB/T11143
铜片腐蚀≤(100℃,3h小时)
1
1
1
1
1
1
GB/T5096
空气释放值≤
[50℃(min)]
5
6
5
6
-
-
SH/T0308
注:带“*”为新油验收测试项目,必要时可增加检测项目。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7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8
破乳化度
min
≤60
GB/T7605
9
水份②
mg/L
≤100
GB/T7600或GB/T7601
10
起泡沫试验
mL
参考国外标准为600
GB/T12597
11
空气释放值
min
参考国外标准为≤10
SH/T0308
注: ①颗粒度检测取样部位一般为回油管出口。
②在冷油器处取样。
序号
项 目
单 位
质 量 标 准
检验方法
1
外状
透 明
外观目测
2
运动粘度(40℃)
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GB/T265
3
开口闪点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GB/T267
4
机械杂质

外观目测
5
颗粒度①
NAS-1638
9级
SD/T313或DL/T432
6
酸值
mgKOH/g

GB/T264或GB/T7599
新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11120L-TSB)
项 目
优 级 品
一 级 品
合 格 品
试验方法
粘度等级
32
46
32
46
32
46
GB/T3141
*运动粘度
(40℃、mm2/s)
~
~
~
~
~
~
GB/T265
粘度指数
90
90
90
90
90
90
GB/T1995
倾点≤(℃)
-7
-7
-7
-7
-7
-7
GB/T3535
*开口闪点≥(℃)
起泡性
试验
(ml/ml)
24℃≤
450/0
450/0
450/0
450/0
600/0
600/0
GB/T12579
93.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总氧化物(%)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SH/T0124
沉淀物(%)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氧化后酸值达g的时间(h)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GB/T267
密度
(20℃、g/cm3)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GB/T1884
*酸值≤(mgKOH/g)
-
-
-
-
-
-
GB/T264
机械杂质






GB/T511
水份






GB/T260
*破乳化时间 [54℃(min)] ≤
15
15
15
15
15
15
GB/T7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