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合集下载

中药点疣操作方法

中药点疣操作方法

中药点疣操作方法
中药点疣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1. 准备材料:纯正的中药,例如皂角刺、大戟等;
2. 将中药研磨成细末状;
3. 用开水将中药煎煮,煮至水变浓稠;
4. 等水温降至合适的温度,可以用来涂抹患处;
5. 在疣周围涂一层凡士林或润肤霜,以保护健康皮肤;
6. 用棉签或刷子将中药煎剂涂抹在疣上,涂抹过程中可以稍微按摩疣体,以促进药效渗透;
7. 涂抹后,用纱布或透气性良好的敷料覆盖疣部,以防止疣头脱落;
8. 每天涂抹2-3次,每次保持20分钟到1小时;
9. 涂抹后可以进行保护或调理,例如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等;
10. 持续操作数周或数月,直至疣体逐渐凋亡脱落。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点疣的操作方法可能因个体而异,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并且,如果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治瘊子的最佳偏方大全

治瘊子的最佳偏方大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治瘊子的偏方大全最近有朋友向我诉苦,说身上长了很多瘊子,并且越来越多,头皮上都长了,不痛不痒,看着却瘆人,很是苦恼。

记得当年我有一兄弟也是为这事苦恼,不过后来用无花果叶梗的白汁点好了,治疗过程很奇怪,只是点了手上局部的几个,点的那几个慢慢萎缩,后来掉了,再后来身上其他的也在不知不觉间全掉了。

据说瘊子也是沿经络长的,没做过研究,道听途说而已,搞深研究的同学不要笑话。

先说说什么是瘊子。

我们俗话说的瘊子学名叫疣,疣是病毒引起的以细胞增生反应为主的一类皮肤浅表性良性赘生物。

受到感染后,约潜伏四个月左右发病。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手背、指背、甲缘、足缘、面部等处,初为局限性稍隆起的粗糙皮肤损害,色灰白,边清无晕,表面粗糙不平质硬,一般无自觉症状,位于甲缘者常因碰触而发生疼痛,生于足底者,因受压力于周围形成很厚的角质圈,形如鸡眼,行走时痛。

皮肤疣的种类有多种,现介绍常见的三种;1寻常疣,又称千日疮。

如谷粒、黄豆大小的角质性丘疹;半圆形、质硬、灰褐色或正常肤色、顶头可分裂成花蕊状或刺针状,初发一个,逐渐增多,少数有触痛。

2跖疣:发生于足底,大多为4-5毫米,扁平状,黄色角质增厚的丘疹,有压痛。

角质下可见白色松软角质芯。

3扁平疣: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圆形或不规则扁平丘疹,淡褐色或肤色,好发于颜面及手背部,多见于青少年。

呈圆形或长圆形,边缘清楚,直径约1-5毫米,表面平滑,数目常很多,可持续多年不变,不痛不痒,病程呈慢性经过。

自疗注意事项(1)疣在2-3年内可能自行消退,但也有不少病例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故自疗必须坚持不懈。

(2)疣个数少者一般只需外治,多而经常发作,才需要配合中医内治疗法。

(3)心情郁怒,肝火易动会诱发扁平疣等生长。

某些患者不用针对性药物治疗,而采取直接、间接暗示疗法治疗,疠也会脱落痊愈,足见精神与疣有一定关系。

中医治疣方案

中医治疣方案

中医治疣方案第1篇中医治疣方案一、背景概述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在我国,中医治疗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方案旨在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中医治疣方案,为疣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治疗建议。

二、治疗原则1. 辨证论治:根据疣的类型、病因、病机、病程及患者体质,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2. 整体观念:注重疣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关系,调整机体内外环境,提高免疫力。

3. 安全有效:选用无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药,确保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4. 结合西医: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抗病毒、调节免疫等治疗手段,提高疗效。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内治法: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以下方剂进行治疗。

1) 风湿热毒型: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 湿热瘀毒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3) 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4) 气血两虚型:治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

方选归脾汤加减。

(2)外治法:采用以下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1) 硬化剂:如5%的氟尿嘧啶、5%的碘酊等,局部涂抹,每日1-2次。

2) 中药外敷:如雄黄、冰片、青黛等,按比例研末,加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

2. 非药物治疗:(1)针灸治疗:选取局部穴位,如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周2-3次。

(2)拔罐疗法:在疣体周围拔罐,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周2次。

(3)激光治疗:适用于疣体较小、数量较少的患者。

术后注意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感染。

四、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海鲜等发物。

3.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疣体扩散。

4. 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性生活,防止病毒传播。

五、疗效评价1. 痊愈:疣体完全消退,皮肤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

去瘊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去瘊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去瘊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瘊子,现代医学名称为寻常疣,中医称为千日疮,具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直接、间接接触的方式将人类乳头状瘤传染到人所致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去瘊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瘊子的最有效治疗方法1、全身治疗中药水煎内服,或以清热解毒为主,或以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为主,多能奏效。

常用的中药如清热解毒的板蓝根、大青叶、马齿苋、败酱草,理气活血的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牛膝,软坚散结的龙骨、牡蛎、穿山甲等。

内服同时还可配合外洗,效果更佳。

2、局部药物治疗可用10%~20%水杨酸或三氯醋酸、冰醋酸溶于等量的弹性火棉胶外涂疣体,或用5% 5-氟脲嘧啶软膏外涂,可使疣体环死、脱落。

但可致局部刺激,出现红肿、皲裂、疼痛、过敏反应、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还有用0。

1%争光霉素生理盐水溶液0。

1ml注射于寻常疣或跖疣基底部,隔日1次,共2~3次即可脱落,此法副作用少。

跖疣可用3%福尔马林溶液作局部湿敷或浸泡,每天1次,每次15分钟,连续4~8周,常有效。

3、物理疗法包括冷冻、电灼、激光等方法。

4、手术切除术后易复发且易形成疤痕。

瘊子虽不是什么大病,却会影响美观,并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患者多希望寻求简便而迅速的治疗方法。

目前最受医生和患者青睐的要属冷冻和激光治疗,因其治疗迅速、彻底、简便易行而且副作用少。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单发或数目较少者可作首选。

如果是多发或融合的面积较大的疣体,还是应采取综合疗法为宜,即内服中药配合外洗中药或细胞毒性药物外涂以促使疣体脱落。

瘊子的最快治疗方法用消过毒的针将瘊子挑破,然后用捣碎的大蒜敷设在瘊子上,会有刺痛,多敷设几次,瘊子会掉。

使用猪皮每天都在瘊子上擦拭,一天擦三次,每次五分钟,坚持下去,瘊子就掉了。

将剪刀或刀子做好消毒准备后,直接将瘊子去掉,直到见血,然后再次消毒包扎。

去医院做激光去瘊子的手术治疗,这个方法最为见效,随治随走。

千日疮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千日疮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千日疮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千日疮对于皮肤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当前这个爱美的时代,很多人都不愿意自己皮肤有千日疮,所以很多皮肤有千日疮的人,为了尽快的能治愈这
千日疮对于皮肤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当前这个爱美的时代,很多人都不愿意自己皮肤有千日疮,所以很多皮肤有千日疮的人,为了尽快的能治愈这种千日疮,就想了解一下千日疮最佳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为了你能了解的更清楚,也为了你尽快康复,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千日疮,又名疣目、枯筋箭、悔气疮、瘊子等,俗称刺瘊。

其特点是肤生赘疣,初如赤豆,状似花蕊,日久自落,故名千日疮。

可见于现代医学诊断的寻常疣。

病因病机
千日疮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由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所成。

也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

临床表现
初起小如粟粒,渐至大若黄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污黄,表面呈现蓬松枯槁,状如花蕊。

所发之数多少不一,少者独一,多则甚至数十者,或散在或群聚,并无一定规律。

一般无自觉症状,若受挤压则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摩擦时易于出血。

好发于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面部、脖子、前胸、后背。

诊断
好发于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硬实丘疹,表面粗糙,呈花蕊或刺状;初发为单个,可自身接种而增多,多无自觉症状,病程慢性。

治疗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治疗寻常疣

中医治疗寻常疣

中医治疗寻常疣【疾病介绍】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表皮肿瘤,中医称“千日疮”,俗称“刺瘊”、“瘊子”等。

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质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

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

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

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

病程慢性,部分可自愈。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

由于局部压迫、摩擦而使表面形成黄色胼胝状,如以小刀削去此层,即可见白色软刺状疣体,表面常有散在小黑点。

发生在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

寻常疣还有其他特殊的类型,如丝状疣,其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指状疣,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尖端为角质样棘刺,数目多少不等,常发于头皮,也可发于面部、趾间。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风邪搏于肌肉而变化。

也有认为肝主筋,肝失血养,肝气外发,而生疣赘。

或因肝失荣养,失其藏血之功,导致血枯升燥。

筋气外发于肌肤,复遭风毒之邪相乘,而致血瘀,肌肤不润而生苦筋箭。

【治疗方法】1.内服治疗方剂1:灵磁石、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先煎),板蓝根、浙贝母、白芍、地骨皮各15克,黄柏12克,桃仁、红花各9克,山慈菇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方剂2:熟地黄25克,何首乌15克,白芍、赤芍、杜仲、牛膝、赤小豆各12克,桃仁、川红花、牡丹皮、穿山甲、白术各9克。

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外敷治疗方剂1:用鸦胆子捣烂如泥,外敷疣体(外敷前最好先用热水浸泡患部,并用刀片刮去表面的角质层),用玻璃纸及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

方剂2:木贼、香附、板蓝根各30克,大青叶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方剂3:苍耳子6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2次;或将苍耳子用75%乙醇浸泡,涂患处,一般1周左右可脱落。

方剂4:香附、木贼各60克,煎浓汁,洗涂患处,有良效。

方剂5:鸦蛋子去壳,捣泥状,敷疣上,每日换药1次。

【优秀文档】刺猴的治疗偏方,这样治疗刺猴好得快

【优秀文档】刺猴的治疗偏方,这样治疗刺猴好得快

刺猴的治疗偏方,这样治疗刺猴好得快
瘊子是人们对寻常疣(或跖疣)的俗称,中医称千日疮。

那么,刺猴已改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刺猴有什么好用的偏方吗?刺猴的病理有什么?赶紧跟着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
看看吧!
治疗刺猴的偏方
一、中药鸦胆子仁涂擦疣面;或取薏苡仁30克,水煎服。

二、七个生鸡蛋在醋里泡七天,再把鸡蛋煮吃,每天吃一个,七个吃完,刺猴全掉。

三、牛奶秧的白牛奶水可治刺猴,小区灌木里,叶如心形,果实象牛角,细又长。

干了裂开飞白毛。

用白牛水摸两次就好。

刺猴的偏方
1.治疗刺猴偏方红药水1小瓶,棉签,鸡眼膏(类似创可贴,带胶布,中间有胶圈,里边有个红药丸)1-2盒,蒜头。

用热水,有些烫的最好,泡刺瘊部位10分钟。

2.把蒜瓣从中间切开,切开处涂抹刺瘊部位,反复擦几分钟。

3.把红药水用棉签涂在刺瘊处,反复涂几次即可。

4.用鸡眼膏中间的对准刺瘊,贴好。

第三天可以试着揭开鸡眼膏,再重复一遍1-4步骤,然后隔两三天换一次鸡眼膏即可。

5.每天晚上临睡前热水泡脚半小时以上,擦干后用蚊香火烤患处,火头要慢慢靠近患处,当热得不能忍受时,将香火立即拿开,待患处不疼时再将香火慢慢靠近患处,这样反复十多次(不要用手揪或用刀削患处),连续做十四天。

一个月后刺猴会自然脱落。

刺猴的病理
本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外伤对HPV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简易偏方治疗脚气、瘊子

简易偏方治疗脚气、瘊子

简易偏方治疗脚气、瘊子列在此处的方案均为作者亲眼证实或切身体验决无虚言!1,盐水白醋治疗脚气:每晚睡觉前用热盐水泡脚,而后擦干,用棉球沾白醋涂抹患处,干后可入睡。

最长坚持数月即可痊愈。

2,白醋治疗灰指甲:睡觉前洗净患指(趾),棉球沾白醋放在患处,用塑料纸包好(切记!不要扎紧,以防指头缺血坏死!),第二天起床时去除。

如此坚持数月,待到好指甲长好,再坚持一阵即可根除!3,中医药内服根治扁平疣:本方对多发性复发性扁平疣有确切效果!其他可作参考。

扁平疣又称‘瘊子’或‘千日瘊’(据传千日自灭,不知真伪)好发于面部及四肢,在皮肤上呈扁平状突起,严重时其上呈乳头状或菜花状,(状类似性病湿疣)。

外科切除后极易复发,一般医生束手无策,患者求医无门。

辞海载:疣1,一种病毒感染。

常见的有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和跖疣。

前两者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和手臂,散在分布。

扁平疣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数目较多。

寻常疣也称‘瘊子’,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表面粗糙,数目较少。

传染性软疣,以儿童多件,好发于躯干,为黄豆大小的半球形隆起,有蜡样光泽,中心有脐状凹陷,可挤出豆渣样物质。

跖疣,好发于足底,为角化性皮损,中央凹陷,外有高起的黄色角质环,有明显压痛。

2,中医学病名。

又名‘千日疮’,‘枯筋箭’,俗称‘竖头肉’。

指生长于体表的一种突起。

多发于手背、手指、头面部,初起小如粟米,大如黄豆,表面粗糙如花蕊状,色灰白或污黄。

数目多少不定,可呈群集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按之疼痛,撞破后容易出血。

)内服方:坚持数月,患处略发痒,疣将一点点脱落完,不留痕迹。

1,薏米仁(可在五谷杂粮市场购买,药店也有但价高)少许(或一至二两),百合若干片,熬汤(无须浓,可略多放些水)食尽。

至少每日睡前服一剂。

(注:薏米不同于大米,煮开需时较长。

)2,板蓝根冲剂,按其方服用或至少每日睡前醒后服用一剂。

特别说明:此方可以长期服用。

板蓝根大家都用过,不用我多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本病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中HPV—l、HPV一2和HPV 一4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初起为针头大小丘疹,逐渐增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过度,质地坚硬,灰黄或污褐色,可呈乳头瘤样增殖,拔除角质棘刺时容易出血。

疣体数目不等,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

发于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

半数以上的患者疣体在两年内可自然消退。

特殊类型:(1)丝状疣;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2)指状疣: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尖端为角质样棘刺,数目多少不等,常发于头皮,亦可发于面部、趾间。

寻常疣发于足底的称为跖疣,外伤、摩擦或多汗为其诱因。

初起为一发亮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色或灰黄色,圆形,境界清楚,多发于足跟及经常受压处。

单发或多发,有时在跖疣外围有细小的卫星疣存在。

寻常疣如发于手掌则称为掌疣。

如数个疣聚集在一起,融合成为角质片块,将表面角质削去后,呈现多个角质细蕊,又可称为镶嵌疣。

中医称此病为“千日疣”或“千日疮”,又名“枯筋箭”、"悔气疮"、"瘊子"。

鉴于赘疣表面粗糙如刺,俗称“刺瘊”。

早在《灵枢经·经脉篇》中就有记载,隋朝《巢氏病源》称之谓“疣目”。

发病机理系由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

亦有认为肝主筋,肝失血养,肝气外发,而生疣赘。

或因肝失荣养,失其藏血之功,导致血枯生燥。

筋气外发于肌肤,复遭风毒之邪相乘,而致血瘀,肌肤不润而生枯筋箭。

一.大蒜治寻常疣用紫皮大蒜1—3瓣,捣成糊状,用胶布将寻常疣根基部皮肤粘贴遮盖。

75%酒精消毒疣体后,用无菌剪刀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度,随即用适量蒜泥贴敷疣体及剪破处,随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5天后疣体即可脱落。

若惧怕剪破疣体者,可将蒜瓣切开涂擦疣体。

每日3—5次,14天后疣体即可脱落,患者不妨一试。

二.以线香灸法治疗寻常疣3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27例,女性8 例;年龄12~56岁;疣体1~8 个;病程2个月~3年。

治疗方法患处皮肤常规消毒,取线香1支,点燃后将香头靠近疣体头部,施以温和灸,以使患者感到略有灼痛但能忍受为度。

每个疣体施灸15~20分钟。

如患者年轻体壮,忍耐力强,可适当延长施灸时间。

若经1次灸疗后未愈,再次施灸前,宜将疣体头部已角化部分以消毒刀片祛除,暴露其根部以提高疗效,每日可施灸1~2次,7天为个疗程。

治疗过程中须注意,若疣体周围因灸时火力过大而起水疱,切勿刺破,可停灸数日待其干瘪后,以镊子除去疣体。

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疣体完全脱落,1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

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5剂服10天为1疗程。

方解:人体气血调和,百脉通畅,不会生刺瘊、痰核、结节等痰湿瘀结之症。

若瘀结已成,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不畅己久,经脉痹阻而生。

在血流不畅、渐而成瘀的过程中,气虚常伴随始终,因气为血帅,血无气不行,所以方中重用黄芪、党参温养脾胃,振奋中阳,使清气畅达四末,行泽肤充肌之用,以此为主药,辅以赤芍、红花活血通络,畅达气血,又辅以急性子、黄药子、路路通,豁痰消瘀,破坚散结。

佐以香附子、枳壳,理气活血,甘草为使药,既能助党参、黄芪温中健脾,又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运用:若颏下痰核肿大坚硬,久治不消,但未破溃者,方中加山慈菇10克,牡蛎30克。

若刺瘊多而渐漫延者,加木贼草15克。

同时可用香附子、木贼草各30克煎水外涂患处,1日2次。

对体虚日久,气血不足,面黄少华者,方中加丹参、当归等养血之品。

九.治寻常疣验方克疣方: 白花蛇舌草30克,板蓝根2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马齿苋10克,薏米仁10克,黄芪20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

药渣煎水外洗患处。

30天为1个疗
程。

乌附木贼汤: 乌梅30克,香附20克,板蓝根20克,木贼草20克,马齿苋20克,苦参10克,甘草10克。

水煎2次,去渣取药液300ml左右,待温后浸泡或湿敷皮损处,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3~5天。

用治寻常疣、扁平疣,均需3~5天内效果明显。

用药过程中,可见疣赘与正常皮肤逐渐分离,可伴有灼痛,但不可停药,继续使用,直至疣赘全部脱落,多数患者无痛或轻痛,能忍受。

芝麻花擦剂: 取新鲜芝麻花适量,用以揉擦患处,每日3次。

笔者在基层中医院皮肤科经常使用此方法,结果效果较好仅少数复发。

一般7~10天见效。

若为干品芝麻花,可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冷却后涂擦患处亦效。

十.治疗寻常疣扁平疣10则验方验方1 薏苡仁治疗扁平疣、寻常疣。

取生薏苡仁500克,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砂糖500克,共拌和。

每日服2~3次,每次1匙,服用10~30天可消退。

验方2 质优米醋100克,鲜姜50克,将鲜姜切碎,浸泡在米醋中10天即可。

用脱脂棉蘸醋少许,抹在瘊子局部,日擦洗1~2次,7日后,瘊子(寻常疣)即见萎缩,逐渐缩小,以致消失。

如能察知母瘊,即第一个生长出来的,个大表面粗糙,顶部开花,呈絮珠状,此为母瘊。

用此醋擦之,至母瘊消失,其他瘊子也能自然消失。

验方3 苦瓜口服、嫩南瓜汁液外涂可治疗治扁平疣。

验方4 丝瓜叶擦搓患处可治疗
寻常疣。

验方5 取粗大点的节节草(又名木贼草、笔头草)拔断节,用多汁的一头涂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5天。

验方6 木贼草30克,香附30克,把两药放入500毫升食用醋中,慢火熬至80毫升,滤出药液备用,每日用药水涂抹患处2次,每次10分钟,半月后自然脱落,无痛苦。

验方7 中药内服,麻黄10克,杏仁(打)10克,苡薏米120克,甘草6克,猫爪草10克,连3~5剂。

然后置薄姜片或薄蒜片于疣体上,用艾柱点燃炙。

炙至皮肤灼痛即可,每日灸数次。

验方8 板蓝根、山豆根、香附、木贼各30克,食醋500克。

用法:以上前4味加入食醋中,煎煮10分钟,去渣待温备用。

泡洗患处15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5天。

验方9取细线1根,长10 厘米以上,选择最大或最早出现的疣体(母疣)作为结扎对象,用线结扎其基底部(平正常皮肤处),结扎后患者感到局部略有痛感,但无明显不适,打好死结,防松动脱落,剪去丝线多余部分,1~3周后母疣坏死脱落。

一般在母疣脱落后1周,其它疣体常可自行消退或变小。

如母疣已除1周后,其它疣体无明显变化,可对其中符合结扎条件者加以结扎除去。

本法愈后不留疤痕。

验方10 鲜白蒺藜(带节)适量,砸烂如泥。

先洗净患处,再将上药泥敷于患处,用手指在患处反复揩擦,至有灼热和微痛感即可,每日1次,擦后不要用水洗患处。

一般治疗3-10天可愈。

方名:鼠妇外治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破瘀,消瘢痕。


治寻常疣和扁平疣。

【处方组成】鲜活鼠妇,用时直接将虫体和液体汁涂抹患处,用量根据疣大小、数目而定,一般每个患处每次用l-5枚鼠妇。

【临床疗效】治疗寻常疣45例,痊愈38例,占84.4%,好转4例,占8.9%,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93.3%;治疗扁平疣30例,痊愈19例,占63.3%,好转6例,占20%,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大部分病人用药3-5次即获好转或痊愈。

【按语】鼠妇,俗称潮虫,颇似平甲虫,主要含蛋白质,可能含蚁酸。

用以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临床证明有效,且药源丰富,方法简便。

方名:醋蛋方【功能主治】功能平肝解毒。

主治寻常疣。

【处方组成】新鲜鸡蛋(或鸭蛋)7枚,煮熟或蒸熟后,剥去蛋壳,竹筷刺孔或切成4等分,浸入食醋50-70毫升,浸2-6小时服用。

或将7只蛋蒸成蛋羹,再加醋50-70毫升,拌匀后服用。

醋蛋可空腹1次服用,也可在当天分作2-3次服用。

服食时忌盐、酱油。

用前忌碱性食物或碱性药物。

如食用1次未效者,隔1个月再服1次。

【临床疗效】治疗68例,痊愈67例,其中服食1次痊愈者63例,服2次痊愈者4例,无效1例。

服用1次后7-lO天内,损害日渐缩小,消退时间平均14.5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