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总结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细胞的结构。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场所;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染色体和核仁;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其次,细胞的功能。

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生长、分裂、分化和自我调节等功能。

其中,代谢是细胞最基本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生长是细胞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分裂是细胞繁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分化是指细胞从未分化状态向分化状态的转变,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自我调节是指细胞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保持内稳态。

再者,细胞的生理。

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包括新陈代谢、运输、排泄、兴奋、传导等。

新陈代谢是细胞内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运输是指物质在细胞内外的转运过程;排泄是指细胞代谢产物的排出;兴奋是指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传导是指细胞内外信息的传递过程。

最后,细胞的遗传。

细胞的遗传是指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表达过程。

DNA 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它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细胞的遗传还包括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这是细胞功能多样化的基础。

总之,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涉及细胞的结构、功能、生理和遗传等方面。

通过对细胞生物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希望本文总结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结构
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及细胞器四大结构组成。

(1)细胞膜:是细胞的外表皮,由脂质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外表构成细胞的外廓。

(2)质膜:是外膜和内膜的结合体,其功能是把细胞质及细胞器室内外分隔开来,上覆有特殊膜蛋白,负责运输、吸收、抗拒等内部结构和功能。

(3)细胞质:是细胞的水分子及其他微量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葡萄糖、磷脂、磷酸、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4)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器官体,由质膜和内膜组成,有线粒体、质体、质颗粒、核仁、微体、质粒、囊泡、小体、溶解体等不同类型的结构体。

2、细胞特征
(1)活性:细胞有生长、分裂、衰老等活性,从而维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和功能的平衡。

(2)多样性:细胞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有不同的功能。

(3)分化:细胞可以发生分化,由简单的细胞分化成复杂的细胞,充分发挥其功能。

(4)细胞间共存:细胞之间是相互共存的,调节着彼此间的功能。

3、细胞生物学技术
细胞生物学技术是研究细胞的生物学技术,其中包括细胞动力学、细胞培养系统、细胞形态及形态分析、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等。

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形成、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学科。

本文将从细胞的结构、功能、分裂、信号传导和凋亡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染色体和核仁。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叶绿体等。

内质网是由膜系统构成的复杂网络,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上有许多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高尔基体是内质网的延伸,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作用。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分解。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

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

微管是由蛋白质管组成的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运动。

微丝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形态的维持和细胞运动。

中间纤维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机械支撑和细胞形态的维持。

二、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许多功能,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分泌、运输、排泄、感受、传递和存储等。

细胞的功能与细胞器密切相关。

例如,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分泌和修饰,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作用,溶酶体参与物质的分解和消化,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

细胞的功能还与细胞膜密切相关。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感受外界的信号,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

细胞膜上的酶可以参与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细胞膜上的通道可以参与物质的运输。

三、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将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形成纺锤体,染色体直接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物世界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是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在生物学中,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细胞结构1. 细胞膜:细胞的外包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的外部支持结构,由纤维素构成,赋予细胞形状和支持作用。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

4.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含DNA、RNA和核蛋白等。

5. 内质网:由膜系统构成的细胞内网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6. 高尔基体:由扁平的囊泡组成,参与蛋白质的改造和分泌。

7. 线粒体:主要进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能量。

8.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的独特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二、细胞功能1. 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方式繁殖,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

2. 表达: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使D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3. 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维持细胞内平衡。

4. 运动: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器的移动,实现细胞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5. 接受刺激和信号转导:细胞膜上的受体感知外部信号,通过信号转导传递内部。

6. 分泌:细胞通过高尔基体、囊泡等途径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

7. 摄取和排泄: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内吞和外排过程实现物质的摄取和排泄。

三、细胞生理过程1.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

3. 分裂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方式复制和分裂。

4. 转录和翻译:基因的转录(DNA合成RNA)和翻译(RNA合成蛋白质)过程。

5. 合成和降解:细胞内的合成和降解反应,维持细胞内平衡。

6. 信号传导: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教学总结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学习的方法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1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

(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

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

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

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

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

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活动。

从细胞的基本单位开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各种生命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一、细胞的分类根据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简单,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如细菌;真核细胞复杂,有细胞核和多个细胞器,如动物和植物细胞。

二、细胞的组成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薄层,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胞浆,提供营养和支持细胞活动。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活动和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

三、细胞的器官细胞器是细胞内部特定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溶酶体等。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合成和运输。

高尔基体负责合成和包装分泌蛋白。

线粒体是能量的制造者,产生细胞所需的ATP。

溶酶体主要参与细胞的内部消化和废物排泄。

四、细胞的呼吸与发酵细胞进行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是呼吸和发酵。

呼吸是指在氧气参与下,由细胞线粒体进行的有机物氧化过程,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由细胞质中的酶参与的代谢过程,产生少量能量和乳酸或乙醇。

五、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实现。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非生殖细胞进行的分裂过程,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进行的分裂过程,产生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细胞分化是指多能细胞分化为特定功能细胞类型的过程。

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改变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形成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六、细胞膜的运输细胞膜的运输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膜囊泡运输。

主动转运是细胞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主动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运至高浓度区域,消耗能量。

被动扩散是指物质自由通过膜的扩散,沿浓度梯度移动,不耗能。

膜囊泡运输是细胞膜通过胞吞作用或胞吐作用运输物质。

细胞生物学 总结

细胞生物学  总结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1.内膜系统: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各种转运小泡。

真核与原核细胞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内质网(ER):是一类由大小、形态各异的膜性囊泡构成的细胞器。

3.内质网以脂类和蛋白质为主要化学组成成分,二者比例大约为1:2 ;功能愈复杂,蛋白质的含量愈大。

4.ER膜的类脂双分子层包括磷脂、中性脂、缩醛脂和神经节苷脂。

其中以磷脂含量最多。

5.ER膜中含有的酶蛋白至少在30种以上。

根据功能特性,可分为:①与解毒功能相关的氧化反应电子传递酶类。

②与脂类物质代谢功能反应相关的酶类。

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反应相关的酶类。

④参与蛋白质加工转运的多种酶类。

ER膜的标志酶:葡萄糖—6—磷酸酶6.ER的形态结构ER是由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膜性小管、小泡和扁囊彼此连通所构成的三维网管结构体。

7.ER的类型①粗面内质网(RER),又称颗粒内质网(GER):形态特征:为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

功能:RER主要和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转运有关。

分布:蛋白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RER高度发达;肿瘤细胞和未分化细胞中相对较少。

②滑面内质网(SER),又称无颗粒内质网(AER):形态特征: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并常常可见与RER相互连通。

功能: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器,在不同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生理时期,常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功能特性。

③ER的衍生结构:髓样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孔环状片层:生殖细胞、癌细胞等。

8.ER的功能:(1)RER的功能:①与外输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运过程密切相关:a.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由RER上附着型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外输性或分泌性蛋白、膜整合蛋白、细胞器中的驻留蛋白。

b.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分子伴侣:能够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和组装的结合蛋白,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总结一、绪论1.什么是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完整的遗传单位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位2.什么是细胞生物学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关键事件四个阶段: 16世纪到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如今关键事件:第1~5页二、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有哪些区别。

2、简要说明细胞培养的过程。

三、细胞膜1.细胞膜主要构成成分及其化学组成、特性和功能是什么答:细胞膜主要由膜脂、膜蛋白和膜糖类。

其中,膜脂是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总称,包括磷脂、胆固醇和糖脂,这三类脂类都是双亲性分子,有一个亲水末端(极性头部)和一个疏水末端(非极性尾部),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各有其作用;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也具有双亲性,根据膜蛋白和膜脂的结合方式,可分为膜内在蛋白质、膜外周蛋白质以及脂锚定蛋白质;膜糖类分为糖脂和糖蛋白,具有保护细胞表面、细胞识别和黏着、信息传递功能。

2.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特点答:生物膜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3.什么叫做流动镶嵌模型简述其基本内容。

答:流动镶嵌模型是Singer和Nicolson于1972提出的,该模型的特点是: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它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分子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

它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地结构。

4、叙述细胞膜小分子及离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代谢能,依靠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就能够将物质从膜一侧运输到膜的另一侧。

主要包括不需要蛋白介导的简单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

而主动运输时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代谢能,细胞才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主要包括离子泵、离子梯度驱动的协同运输。

5、以钠钾泵为例说明细胞膜的主动转运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1)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2)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3)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4)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转进两个K+.Na+-K+泵的意义(作用):•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积;•②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6、叙述细胞膜大分子及颗粒性物质的运输方式。

大分子物质以膜泡形式运输,根据物质分子流向分为胞吞作用(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二者均需要消耗能量。

四、内膜系统1.以80S核糖体为例,说明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

核糖体是一种没有被膜包裹的颗粒状结构,其主要成分:核糖体表面r蛋白质40%,核糖体内部rRNA60%。

80S的核糖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由60S大亚单位与40S小亚单位组成,60S大亚单位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103,40S小亚单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103。

小亚单位中含有18S的rR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900×10,含有33种r蛋白;大亚单位中含有一个28S的rR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103,还含有一个5S的rRNA 分子和一个的rRNA分子,含有49种r蛋白。

核糖体大小亚单位常游离于胞质中,只有当小亚单位与mRNA结合后大亚单位才与小亚单位结合形成完整核糖体。

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解离,重又游离于胞质中。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2.已知核糖体上有哪些活性部位它们在多肽合成中各起什么作用1.氨酰基位点(aminoacy l site):受位(A位)与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位于大亚基2.肽酰基位点(peptigyl site):给位(P位)与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位于大亚基3.肽酰基转移酶位点:催化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

位于大亚基4. GTP酶位点:供给催化肽酰tRNA从A位点转移到P位点所需能量位点(exit site):肽酰转移后与即将释放的tRNA的结合位点,位于大亚基。

3.何谓多聚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常由3-5个或几十个甚至更多聚集并与mRNA 结合在一起,由mRNA分子与小亚基凹沟初结合,在与大亚基结合,形成一串,称为多聚核糖体(游离多聚核糖体及固着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或 polysome)4.试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在结构组分的异同点.5.内质网的形态特征,功能内质网(ER)的形态特征: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连续的网状膜系统6.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84到86页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 GC)(1)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复杂的囊泡系统,电镜下由小囊泡、扁平囊和大囊泡组成(2)有极性;扁平囊凸面称生成面或未成熟面,凹面称成熟面或分泌面凹面:分泌(反)面大泡(分泌泡) 凸面:生成(顺)面小泡扁平囊反面膜囊(分选运输) 中间膜囊(糖基化) 顺面膜囊(筛选)(3) 标志酶是糖基转移酶(4)功能(一)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二)糖蛋白的加工合成糖基化的结果1、使不同的蛋白质带上不同的标记2、改变多肽的构象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三)蛋白质的水解(四)蛋白质分选与胞内膜泡运输7.什么是信号肽试述蛋白质合成的信号假说信号肽是首先在游离核糖体上由信号密码翻译出一段肽链信号假说看书本80页第一段,参与分子(1)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2)信号识别颗粒SRP (3)信号识别颗粒受体 (4)通道蛋白移位子8.溶酶体是怎样形成的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具有哪些功能初级溶酶体 GC的运输小泡+内吞体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

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次级溶酶体①自噬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内源性物质②异噬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外源性物质三级溶酶体(残余小体)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留物溶酶体的形成过程:①ER上核糖体合成溶酶体酶蛋白进入ER腔进行N-连接糖基化②进入GC顺面膜囊③寡糖链上甘露糖残基磷酸化,形成6-磷酸-甘露糖(M6P)④与TGN上的M6P受体结合⑤出芽形成特异性运输小泡 +内吞体⑥内体性Ly功能:(一)对细胞内吞物质的消化(二)对自身物质的分解(三)细胞营养作用(四)防御保护功能(五)在个体发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如:蝌蚪尾巴的消失9.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10.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信号肽假说(79页) 协同翻译转移(79页右下角)内质网上蛋白质的转运(81页左下角)高尔基体参与分泌活动(85页右边第四段)经历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分泌蛋白合成时,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由信号密码翻译出一段肽链,称为信号肽,信号肽引导核糖体向内质网靠拢。

在此期间,信号肽与SRP结合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蛋白质合成暂时中止。

SRP与粗面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使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此时SRP与受体分离并离开核糖体A位。

新生肽链继续合成,多肽链在翻译过程中穿过移位子孔进入内质网腔内,当信号肽进入内质网腔后会被腔内的信号肽酶切掉。

多肽链在内质网膜腔里后经过一系列的修饰和折叠后,内质网膜以芽生的方式形成囊泡包裹着加工后的多肽链运输到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多肽链在高尔基体的中间扁平膜囊中继续加工。

加工完毕后,在高尔基体的成熟面形成分泌泡,包裹着分泌蛋白到质膜,与质膜融合,排出。

简化由粗面内质网合成的多肽链在内质网膜腔内进行一系列的修饰加工后,由囊泡包裹着运输到高尔基体顺面,在高尔基体中间膜囊中进一步加工后在反面由分泌泡包裹着,到质膜,与质膜融合,排除。

五、线粒体1.描述线粒体的结构.分为外膜,膜间腔,内膜(向基质折叠形成脊,附着有基粒),和基质P93-P942.描述线粒体结构与ATP合成的联系.答:1.内膜折叠成脊,扩大了内膜表面积,为基粒提供了了更多的附着位点,极大地提高了线粒体进行生化反应的效率。

2.基质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

3.内膜通透性很低,这种通透性的屏障在ATP合成过程中起特别关键的作用。

4.除转运蛋白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也位于内膜上,因此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内膜起重要作用。

3.描述化学渗透假设。

P100的第三节,一的第三段。

4.为什么你认为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P98 2.线粒体的半自主性六、细胞骨架1.描述微管、微丝及中间丝的组装。

P106,P112,P1182.三种细胞骨架成分的比较。

第104页从组成成分和功能两方面回答七、细胞核1 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及其功能P123 核孔复合体由胞质环,核质环,轮辐,中央栓四部分组成,核孔复合体是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参与主动运输和被动扩散,既能介导蛋白质入核转运,又能介导RNA,核糖核蛋白的出核转运。

2 简述染色体的组装过程P1251.组蛋白组成盘装八聚体,DNA缠绕其上,成为核小体颗粒,两个颗粒之间经过DNA连接,形成外径10nm的纤维状串珠,称为核小体串珠纤维,是为染色体一级结构.2.核小体串珠纤维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外径30nm的螺旋结构. 是为染色体二级结构3.螺旋结构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结构(微带)4、超螺线管(微带),形成绊环,即线性的螺线管形成的放射状环.绊环再非组蛋白上缠绕即形成了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结构3 简述核仁的超微结构与功能超微结构:(1)纤维中心(FC):低电子密度岛,含rRNA及RNA聚合酶(2)致密纤维成分(DFC):含正在转录的RNA(3)颗粒成分(GC):含RNA的前体功能:r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组装4 简述细胞核的功能(1)遗传物质DNA的储存(2)遗传物质DNA的复制(3)遗传物质DNA的转录5 核纤层和核骨架的主要功能。

核纤层:(1)与核被膜的稳定有关 (2)维持核孔的位置 (3)稳定间期染色质形态与空间结构 (4)核膜重建及染色体凝集相关核骨架:(1)与DNA的复制密切相关(2)基因转录、RNA加工及其定向运输(3)细胞核的构建和核重建(4)与细胞分化有关(5)参与病毒DNA复制,RNA转录(6)癌基因表达八、细胞生长与增殖1.细胞周期各时相划分及其主要事件第195页细胞周期被划分为四个时期:G1期(复制前期,M期结束至S期间的间隙)、S 期(复制期,DNA合成期)、G2期(复制后期,S期结束至M期间的间隙)、M期(有丝分裂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