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布的疵点
通常布面的疵点及其产生原因

.通常布面疵点1.疵布表磨损点:布面由于摩擦或非正常力的作用,使布面有所损坏。
2.背面的印渍:在印花过程中,常常背面有垫布,使染布的背面有印花的痕迹。
3.横档:在织造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
4.斜纹路:针织,梭织布,纹路不直,或非直角状,构成斜纹路。
5.弓纱:弓经或弓纬(梭织和针织都有,往往是张力不匀引起。
6.粗纱:织造过程中由于纬纱用光而带来的引起的粗纬或弓纬,也有其它因素引起的可能7.斑点,粒子:当纬纱用完时,一个尾巴结入织物中,把它钩出来在织物中留下的空档8.飞色:A.纱或织物颜色B.象夹着染色物一样,引起的原因是仿纱或织造过程中的杂物和飞尘造成9.带色:色织物较多,梭织布的色纱经过布机时没,织布机上留下颜色所致,会使织物花形,图案的不全,针织布纱在导圈上留下颜色,同样造成图案和花形不良10.少色:印花过程中,阔色时,由于不平直导致未在布上沾上颜色。
11.色污:印花过程中,被粘污或图案被破坏12.折痕:不同于织档,它有可能贯穿于整个布面,而折痕仅仅是成品检验,折叠过程中折布造成很难在后道工序中把它清除掉13.直档:筒子布,在染色过程中的挤压导致,布面呈现直档14.吊经:由于布机布面张力太大,超过正常的要求,通常断头引起15.筘路:由于针和筘的关系显示洞和少针迹16.缩纬:无梭织机纬纱进去后缺少张力导致纬纱不平直17.印花中的干痕:由于刮刀关系,没有清洁好,通常留下长痕18.少纱:织布和针织机断纱时仍在运转19.飞花:长在纺纱过程中杂质等飞入导致,纱线不纯20.全横档(疵):边对边全排可见的疵点允许2-3次/100码,如果超过3处,就视作为降等,如在6码内出现这些疵点,应扣除这6码数量21.综落下:一般织物吊综带断,导致织造图案的破坏22.孔:破损或破洞23.少经:各种织机停经自动装置无或失灵,导致少经时机器仍在转24.缩皱:未温而皱,通常在两头较多,当布展开来的时候,表现出来为皱纹和波浪,有时在验布机上验布时,如果下面的罗拉紧一点,就会漏过这些疵点25.混纱:纤维或纱支,差错织入布中,布看上去有一些厚或薄,如果纤维不同成品后颜色也不同26.针路:由于弯针引起,针的针痕,通常是垂直方向27.针孔:后加工过程中用于定28.印花错位:由于印花滚筒不是同步进行,导致颜色位置不对,而错位29.聚浆:由于印花过程中停机,导致这一位置中的染料太多30.皱边:预缩过程中导致皱边,缩边等31.筘路:由于筘号不符或用错导致整个图案的筘路32.经路不良:针织布由于针不良,尖针,跳针导致垂直方向的经路33.少经:针织布由于断针,导致少针,通常有断经自停装置34.折痕:布折处,经过印花机时,没有印上去35.背印: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印花压力而引起下面的布反印到布上36.松边或长边:布边比布身长,导致在拉布时走布起皱和波浪状。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胚布)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1.针织圆机的结构要解决问题,那就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下面就先介绍一下针织大圆机的结构: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针织大圆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
(一)给纱机构其作用是将纱线从筒子上退解下来,不断地输送到编织区域,以使编织能连续进行。
针织大圆机的给纱机构有积极式、半积极式和消极式3种类型。
目前生产中常采用积极式给纱机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喂纱,控制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使其保持恒定,以改善针织物的质量。
(二)成圈机构其作用是将喂入的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运动编织成针织物。
成圈机构由织针等多种成圈机件组成,能独自把喂入的纱线形成线圈而编织成针织物的编织机构单元称为成圈系统。
纬编机一般都装有较多的成圈系统,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一转多编织的横列数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三)牵拉卷取机构其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一定形式的卷装,以使编织过程能顺利进行。
牵拉卷取量的调节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织物密度均匀、门幅一致,牵拉卷取必须连续进行,而且张力稳定。
此外,卷取坯布时还要求卷装成形良好。
(四)传动机构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送给上述各个机构,使它们协调工作而完成各自的任务。
传动机构要求传动平稳、动力消耗小、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五)辅助装置其作用是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或使机器便于调节和看管,保证编织正常进行,如机器上的花型机构、自动加油装置、清洁除尘装置、各种自停装置等。
2.常见疵点针织大圆机在编织时出现的机械故障和织物疵点的原因较多且比较复杂。
针织面料四分制公式

布匹四分制公式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 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
一、评分的标准1、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一分:疵点长度为3寸或低于3 寸两分:疵点长度大于3寸小于6 寸三分:疵点长度大于6寸小于9 寸四分:疵点长度大于9寸2、疵点的评分原则:A、同一码中所有经、纬向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
B、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
例如: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破洞都将被评为四分。
C、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
D、布边1”内不扣分E、无论经向或纬向,无论何病疵,都以看得见为原则,并按疵点评分给予正确扣分。
F、除了特殊规定(比如涂层上胶布),通常只需检验坯布的正面。
二、检验1、抽样程序:1)、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A、抽样数量:总码数的平方根乘以八。
B、抽验箱数:总箱数的平方根。
2)、抽样要求:选择待检卷完全是随机挑选。
纺织厂需要在一批布匹中最少有80%的卷已打包时,向检验员出示货物装包单。
检验员将从中挑选受检卷。
一旦检验员选定待检卷,不得再对待检卷数或已被挑选受检的卷数进行任何调整。
检验期间,除了记录和核对颜色之外,不得从任何卷中截取任何码数的布匹。
对接受检验的所有卷布匹都定等级,评定疵点分数。
2、检验评分评分的计算:原则上每卷布经检查后,便可将所得的分数加起来。
然后按接受水平来评定等级,但由于不同的布封便须有不同的接受水平,所以,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每卷布匹在每100平方码的分数,而只须制订在100平方码下的指定分数,便能对不同布封布匹做出等级的评定。
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

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针织面料样品的疵点类型、数量和结构整理归纳,就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展开分析,分析原因所在,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便于打造高质量的纺织产品,推动纺织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纬编;针织面料;胚布;表面疵点近些年来,我国的纺织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针织面料占据纺织业半壁江山。
针织面料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表面疵点,加之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加剧劣质纺织产品的出现。
故此,应该加强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进行分析,改善产品质量,以求提升纺织产业整体工艺水平,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通过对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有助于积累经验,把握纺织工艺要点,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一、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原因分析就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来看,原因较为复杂、多样,通过实践归纳和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机械零件质量差,设备未能定期保养和检修,在实际生产中零件出现严重的磨损和老化。
(2)原料品质较差,原料和纱线的各项参数不符合要求,纺织期间可能出现成纱不良的问题,如细节、粗节、毛快和杂质等,在后期漂染过程中清洗不干净,纱线回潮问题严重等。
(3)在纺织前的准备阶段,由于清纱器之间的间隔过大,未能及时清理结头和粗纱,加剧表面疵点出现[1]。
(4)操作人员对设备和工艺掌握不充分,设计操作不熟练。
(5)编织机件质量不符合要求,未能结合实际要求调整和控制。
(6)产品工艺不合理,所选择的机械设备和纱线细度不符合标准,二、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的改进措施(一)针路纺织生产期间,可能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加剧指向条纹问题出现,布面透明呈直线,开底灯透亮,手拉布面会出现一条凹凸线段的情况,即针路[2]。
(1)设备方面。
针筒作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运转中可能设备磨损,形成大小不同的针路。
对于此类问题,需要结合质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针筒,规避针路问题出现。
新针筒使用时间短,适合生产丝光和磨毛布等要求较高的布料;A类针筒,表面磨损问题不严重,适合平纹布或是丝光布纺织生产;B类针筒,沉降片和针磨损较为严重,伴有一定的撞痕,适合生产拉架布和平纹布等;C类针筒,纺织生产期间撞针修复,适合生产抽针布和拉架布。
针织检验标准

针织面料检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针织成品布的规格、要求、外观质量检验、检验规则和产品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竹莫(纯竹和人棉)氨纶汗布,纯棉汗布和纯棉双面布、涤棉混纺汗布和双面布、网眼类、毛圈类等。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FZ/T —2000 针织坯布GB/T 22848—2009 针织成品布GB/T 22846—2009 针织布(四分制)外观检验三、要求针织成品布要求分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内在质量要求参考国标(GB/T 22848—2009 针织成品布);外观质量要求包括局部性疵点、散布性疵点、幅宽偏差、纹路歪斜、与标样色差、同匹色差、同批色差等。
局部性疵点按四分制计分。
针织成品布以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最低一项评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四分制术语和定义3.3.1 四分制定义无论疵点大小和数量多少,直向1米全幅范围内最多记4分。
3.3.2 线状疵点定义一个针柱或一根纱线或宽度在1毫米及以内的疵点。
3.3.3 条块状性疵点定义超过线状疵点的疵点。
3.3.4 破损性疵点定义断掉一根及以上纱线或织物组织结构不完整的疵点。
3.3.5 局部性疵点定义在局部范围内,能明显观察到的疵点。
3.3.6 散布性疵点定义难以数清、不易量计的分散性疵点及通匹疵点。
3.3.7 明显散布性疵点定义明显影响外观效果的散布性疵点。
四、检验程序织物直向移动通过目测区域,保证1米长的可是范围进行检验。
以针织物使用面(正面)为准,以目光距布面70cm到90cm评定疵点。
正常北光下检验。
局部性疵点、线状性疵点按疵点的长度计量。
条块状疵点按疵点的最大长度或疵点的最大宽度计量。
疵点计分规定无论疵点的大小和数量在直向1米全幅范围内最多计4分。
破损性疵点,在1米内无论疵点大小均计4分。
明显散布性疵点,每米计4分。
有效幅宽偏差超过正负%,每米计4分。
纹路歪斜(纬斜),直向1米为限,横向以幅宽为限,超过%,每米计4分。
面料疵点介绍

横裆疵 (Barre)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的特点是在织物横列或在织物横向上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花纹图案。
纱线不均匀、纱线张力不均匀以及纱线具有不同的染料亲和力等都可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坏地 (Bad Place)对于那些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织物缺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术语。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织物织造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
斜纹疵 (Bias) (参考纬斜)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纬纱与经纱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横列与织物纵行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
鸟眼花纹疵 (Birdseye Defect)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偶尔无规律出现的与织物设计相反的集圈组织。
弓弧 (Bow)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线圈横列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
断头疵 (Broken End)这种缺陷指的是经纱断裂后并经过修补的地方,它的常见特点是可以看见织到织物当中的断头。
花纹错色疵 (Broken Col Pattern)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花纹的不连续性,在用织布机通丝描绘彩色图案时产生错误或者在纬纱断裂时对织布机进行维修以后对图像填充链的重新设置不正确都可能会导致这种缺陷的产生;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是由梭换筒错误而产生的。
断纬疵 (Broken pick)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纬纱断裂而导致在织物的部分宽度上缺少纬纱。
擦伤疵 (Bruise) (参考边撑疵)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正在进行编织的纱线或者已经编织完毕的织物受到磨损,从而导致纤维失去方向感并导致织物外观失真。
斑点疵 (Burl mark)这是一种由于某些物质过量而导致的变形,这些物质包括粗纺线,废物以及正在用修补工具来去除的飘头纱。
吊边疵 (Buttonhole selvage)这是一种织物织边缺陷,更换纬纱之前在织布机梭子上累积起来的过度张力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
纱线质量与布面外观疵点

纱线质量与布面外观疵点众所周知,在考核织物质量的各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织物的外观质量。
除织物的组织风格外(光泽、手感、纹路等),织物外观质量重点关注的是织物表面疵点。
因此可以说,布面外观疵点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对纱线产品质量提出要求的关键要素。
我们通常所说的布面外观疵点多种多样,按其出现的部位可分径向疵点,纬向疵点,经纬共有疵点,按影响面积分为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按造成原因可分为纱疵、织疵、染整疵点等。
其中,结合纱线产品,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因纱线质量引起的布面疵点类型以及成因,因此,首先需要了解按照原因分类的布面疵点的种类。
纱疵,是由纱线本身质量引起布面疵点,通常有粗纱、细纱、结纱、条干、花纬等,织疵是由织造过程产生的疵点,有跳纱、断径、径档、纬挡、缺纬、厚薄段等,染整疵点是在染色工艺中发现的疵点:如色档(横档)、色花、色差等,这类疵点一般难以修复。
三类疵点的成因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关联,因此,概括地说,布面疵点的形成有纱的原因、织机的原因、染整工艺的原因,还有管理的原因。
与纱线质量有关的常见布面疵点有:条干不匀:指叠起来看前后都能与正常纱线明显划分得开的较差的纬纱条干。
竹节:布面上出现规律性的短片段的粗节,这种疵点大多是由于纱线粗节过多引起。
错纤维:异纤维纱线织入,如纱线上含有三丝等非棉类纤维。
错支:不同纱支的纱织入。
布面上会出现明显的厚薄档。
粗经:直经偏粗且长5cm及以上的经纱织入布内。
这类疵点大多是由纱线上的长粗节或长片段不匀造成。
紧经:部分经纱捻度过大造成。
并线松紧:单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云织:纬纱密度稀密相间呈规律性的段稀段密。
大多由错支或纱线重不匀造成错纬:直径偏粗、偏细长5cm及以上的纬纱、紧捻、松捻纱织入布内。
花纬:由于配棉成分或陈旧的纬纱,使布面色泽不同,且有1~2个分界线。
花经:由于配棉成分使布面色泽不同。
在织造过程中,对布面疵点形成的因素有织机的机械问题,在布面外观检验过程中,通常采用目观检验法,检验发现经染整后布面外观疵点常见的有:白星、高捻、起横白星:在染色织物上呈现白色不上色的棉粒,此疵点可能为棉籽或梳棉机问题引起。
针织疵点(二)

①斜纹、弓形以布封的3%内为合格;波浪纹、窄封布: 谷顶或谷底与水平线之距离以1″以内为合格;宽布封则谷 顶或谷底与水平线之距离以2″以内为合格
②斜纹、七字纹、弓形通常可以在定型时向反方向适量校 正其布纹,但严重的无法回修。
斜纹 七字纹
波浪纹 弓形
2.6、谷波
滑,将布质结构疏松的布的纱线勾起或勾断,其 特点为纱线外露。 2.1.2、审查手法 ①开面灯,用眼睛看,视线距离以1米为准 ②注明离两边寸数,直落性或全疋性开异状书知 会责任部门
2.2、破洞(爆空) 2.2.1、造成原因 形成原因与勾纱相似,另外就是布疋被铁勾勾住,
而勾成破洞或被某种助剂烧破。 2.2.2、审查手法 开底灯,用眼睛看,视线距离以1米为准 破洞形状各异,分布散乱,边缘均因洗刷而发毛
释不均或未用布过滤,未被布身均匀吸收,使布面上出现 的块状油渍被称为软油污 B、油点:正恒速运行的定型机漏油,滴在布面上所致, 也可能是在染色或洗水过程中,由于机器本身漏油或是混 入别的带油的物质被沾附于布身上而形成的点状或块状油 渍,被称为油点或油污。 2.4.2、审查手法 ①色深于布身色,视觉上有手印感 ②用手摸有油腻感 开面灯,以自然的查布姿式能看见即为不OK 贴鸡纸记疵点 2.4.3、评定结果和处理方法 ①软油污不可打油松OK,用去污剂喷 ②油点先打油枪,通常可清除,如不能处理OK则记点
(五)染色疵点
疵点 色花
疋差 缸差
色渍
锈渍 风印 折痕 爪痕 破洞
产生原因
1、前处理不透不匀 2、染料溶解不良 3、加料太块不匀 4、升温太快
5、选择染料不当 6、染机转速太慢
7、布在机内打结或停机时间太长
1、加热不匀 2、每疋布的长短差异大 3、加料不匀 4、纱批混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布的疵点
1 横档 barre
织物中的条纹或带状条纹,是由于织物中的一个区域的纱线纤度不同,还有纱线或织物的张力、颜色、光泽或者是缩率不一致造成的。
带状条纹是横向的,只在纬编织物中发现。
2 鸟眼或花针 birdseye or tucking defect
偶然的花针是由于舌针针舌弯曲或者是因为织针未上升到合适的高度,旧线圈因此未能脱圈所致。
3 手感粗硬 boardy
手感非常粗糙或者硬挺,这是由于线圈结构过紧或者是纱线太粗造成的。
4 丝缕歪斜 bowing
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的花纹或者线条发生弯曲,这种变形是由于针织机的卷取装置故障,或者是由于在后面处理针织物的过程中,某个机器故障而造成的。
5 长丝断裂 broken filaments
是由于长丝织物中的一些长丝断裂或分叉。
根据长丝的破损数量,织物中就会出现斑点或一些绒毛样的外观。
6 织物起皱 cockled fabric
织物起皱而不能伸展,是由于线圈不匀或者纱线纤度不匀导致的。
7 漏针 drop stitch
没有编织形成线圈,由于线圈太松或者是导纱器安装不正确造成的。
8 跳纱 float
由于纱线没有垫到织针上而形成的意外浮线。
9 直条花 needle line
由于一个纵行比其他纵行紧或松而形成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针迹或线条。
这可能是由于针槽里的针过紧的原因。
10 漏洞 press-of
由于某路上的纱线断裂使编织不能进行而在织物中形成一个很大的洞。
11 线圈脱散 run or ladder
在一个纵行中,连续的脱散线圈。
12 纬斜 skewing
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的织物上的花纹或直条,却与织物的边不互相垂直。
13 稀松针、稀松组织 sleazy
稀薄或者结构不良的针织物。
14 停车横条 stop mark
当针织机停机时,在织物上形成的水平横条。
这是由于纱线的张力不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