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经典诵读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经典诵读竞赛试题1

三年级经典诵读竞赛试题1

中宁一小三年级“读经典、诵经典〞竞赛试卷一、读拼音写汉字,并选两个不同结构的字给出写好这两个字的建议。

〔7分〕二、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阿妈妮〔nī〕似〔sì〕的没〔méi〕腿深B、大嫂〔shǎo〕友谊〔yí〕看〔kàn〕守C、狞〔nínɡ〕笑暂〔zàn〕时呻〔shēn〕吟三、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抚摸天崖翠色欲流巾飘带舞B、幻稚纺碍绞尽脑汁随心所欲C、盗贼长进面不改色安居乐业D、销烟祭奠同归于进势不可当四、选择适宜的词语填空。

〔5分〕不是……而是……因为……所以……宁可……也不……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只有……才……1、〔〕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牺牲自己,〔〕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没有科学根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严峻严格严厉严肃1、老师〔〕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

2、饥饿威胁着我们。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的批评。

五、句子万花筒:请按要求写句子。

〔8分〕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2、木桥开始,开始。

〔补充拟人句〕3、老班长牺牲了。

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用关联词把两句合成一句〕4. 我们唱着欢快的歌声,走出校园。

〔修改病句〕六、课文精彩我知道。

〔13分〕1、童年生活多么有趣,诗人纷纷借诗词来表达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请补充下面的诗词。

〔8分〕A、归来饱饭黄昏后,。

〔1分〕B、怪生无雨都张伞,。

〔1分〕C、,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2分〕再写出你这学期所学的一首名为?浪淘沙?的诗:〔4分〕2、这半学期,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

如? ?中的老红军忠于革命事业、舍己为人。

经典诵读三年级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三年级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三年级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不是出自《望岳》的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中李白所表达的情感。

2. 请解释“春眠不觉晓”中的“春眠”和“不觉晓”的含义。

四、诵读题:1. 请诵读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并简要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2. 春晓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选择题:1.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2. 水调歌头三、简答题:1. 《静夜思》中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孤独寂寞的心情。

2. “春眠”指的是春天温暖的气候使人容易入睡,“不觉晓”则是指在春天的早晨,由于睡得太香,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四、诵读题:1. 诵读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意境描述: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破败,但自然景色依旧美丽。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结束语:通过这些试题,我们不仅复习了经典文学作品,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热爱经典诵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三年级经典诵读练习题 答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练习题 答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练习题答案1、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独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司图空.3、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4、自羲浓;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皇是指、和.5、;.五霸强;七雄出.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7、近乡情更怯;.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朝诗人的《》.9、东汉之后;、、三国争夺汉朝的天下.10、“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指.11、;.至孝平;王莽篡.12、“;.;称三王.”其中的三王是指、、.13、;国号商.六百载.14、;.为南朝;都金陵.15、北元魏;分东西.;.16、辽与金;.;宋犹存.17、;.四百年;终于献.18、嬴秦氏;始兼并.;.19、周武王;始诛纣.;.20、王朝的每一代帝王都把王位直接传给儿子1、昔去雪如花; .雪如花指花似雪指 .2、此地别燕丹; .昔时人已没; .这是一首著名的3、山中相送罢;;这首诗的题目是4、至元兴; .有宋世; .并中国;5、明太祖; .传建文; .迁北京6、读史者; .通古今; .口而诵;朝于斯; .朝指;夕指 .7、;师项橐. ;尚勤学. ;读鲁论. ;学且勤.8、牧竖持蓑笠; .9、牧童见客拜; .昼日驱牛归;10、牧童归去横牛背; .这首诗的作者是11、披蒲编; .彼无书; .12、如囊萤; .家虽贫; .13、如负薪;如挂角. ; .14、苏老泉;二十七. ; .15、彼既成; .尔小生;.告诉我们应该16、莹八岁; .泌七岁; .17、彼颖悟;人称奇. ; .18、我们应该学习孙敬和苏秦的和19、《牧童》的作者是代的诗人 .20、北宋文学家;二十七岁才开始下定决心;努力读书.选择题1、《绝句二首》中“今春看又过”中“看”的意思是()A、看见B、眼看着C、看一看2、《独望》的作者是唐朝的()A、李白B、杜甫C、司空图3、《独望》中“黄花入麦稀”中“黄花”的指的是()A、菜花B、黄色的花C、小黄花4、《出郊》的作者杨慎是()朝的.A、唐朝B、明朝C、宋朝5、《独望》中“绿树连村暗”中“暗”的指的是()A、阴暗B、绿树荫浓C、偷偷的6、《出郊》中“高田如楼梯”中“高田”的指的是()A、山上的梯田B、高高的田地C、在高处的地7、《出郊》中“点破秧针绿”中“秧针”的指的是()A、细细的针B、水稻的幼苗C、一种草8、《出郊》这首诗写的是()季郊外的景色.A、春B、夏C、秋9、“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中“三皇”指的是()A、王羲之、神农、皇上B、伏羲、农民、皇帝C、伏羲、神农、皇帝10、“唐有虞;号二帝”中“二帝”指的是()A、尧、禹B、尧、舜C、舜、禹11、“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被称为()A、三皇B、三帝C、三王1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中“五霸”指的是()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A、齐桓公、晋文公B、齐桓公、周武王C、周武王、晋文公13、“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中“七雄”指的是()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A、齐国、楚国、燕国B、齐国、楚国、宋国C、齐国、鲁国、燕国14、“高祖兴;汉建业”中“高祖”指的是汉高祖()A、刘邦B、项羽C、秦始皇15、东汉和西汉一共延续了()年.A、300B、400C、35016、《赠范晔》这首诗是在()季所写.A、春B、夏C、秋17、《赠范晔》中“折梅逢驿使”中“驿使”指的是()A、驿站的人B、送信的人C、骑马的人18、《渡汉江》的作者是唐朝的()A、李白B、宋之问C、司空图19、《渡汉江》中“不敢问来人”中“来人”的指的是()A、对面走过来的人B、外面来的人C、从家乡来的人20、《杂诗》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21、《杂诗》中“君自故乡来”中“君”的指的是()A、君子B、有文化的人C、您22、《杂诗》中“寒梅著花未”中“著花”的指的是()A、开花B、有名的花C、落23《三字经》中“三国”的指的是()A、奇、鲁、赵B、魏、蜀、吴C、唐、元、明24、结束三国鼎立格局;统一中国的是()王朝.A、宋B、夏C、晋25、“南朝”包含几个朝代()A、5B、3C、426、“唐高祖”是()A、李渊B、李白C、李世民27、唐朝皇帝一共传了()代.A、17B、20C、2428、“五代”分别指的是()后晋、后汉和后周.A、后秦、后梁B、后梁、后唐C、后唐、后隋29、宋朝一共有()代皇帝.A、18B、20C、2330、宋朝和金国联手消灭了()A、唐朝B、隋朝C、辽国1、《绝句二首》中“今春看又过”中“看”的意思是()A、看见B、眼看着C、看一看2、《独望》的作者是唐朝的()A、李白B、杜甫C、司空图3、《独望》中“黄花入麦稀”中“黄花”的指的是()A、菜花B、黄色的花C、小黄花4、《出郊》的作者杨慎是()朝的.A、唐朝B、明朝C、宋朝5、《独望》中“绿树连村暗”中“暗”的指的是()A、阴暗B、绿树荫浓C、偷偷的6、《出郊》中“高田如楼梯”中“高田”的指的是()A、山上的梯田B、高高的田地C、在高处的地7、《出郊》中“点破秧针绿”中“秧针”的指的是()A、细细的针B、水稻的幼苗C、一种草8、《出郊》这首诗写的是()季郊外的景色.A、春B、夏C、秋9、“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中“三皇”指的是()A、王羲之、神农、皇上B、伏羲、农民、皇帝C、伏羲、神农、皇帝10、“唐有虞;号二帝”中“二帝”指的是()A、尧、禹B、尧、舜C、舜、禹11、“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被称为()A、三皇B、三帝C、三王1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中“五霸”指的是()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A、齐桓公、晋文公B、齐桓公、周武王C、周武王、晋文公13、“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中“七雄”指的是()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A、齐国、楚国、燕国B、齐国、楚国、宋国C、齐国、鲁国、燕国14、“高祖兴;汉建业”中“高祖”指的是汉高祖()A、刘邦B、项羽C、秦始皇15、东汉和西汉一共延续了()年.A、300B、400C、35016、《赠范晔》这首诗是在()季所写.A、春B、夏C、秋17、《赠范晔》中“折梅逢驿使”中“驿使”指的是()A、驿站的人B、送信的人C、骑马的人18、《渡汉江》的作者是唐朝的()A、李白B、宋之问C、司空图19、《渡汉江》中“不敢问来人”中“来人”的指的是()A、对面走过来的人B、外面来的人C、从家乡来的人20、《杂诗》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21、《杂诗》中“君自故乡来”中“君”的指的是()A、君子B、有文化的人C、您22、《杂诗》中“寒梅著花未”中“著花”的指的是()A、开花B、有名的花C、落23《三字经》中“三国”的指的是()A、奇、鲁、赵B、魏、蜀、吴C、唐、元、明24、结束三国鼎立格局;统一中国的是()王朝.A、宋B、夏C、晋25、“南朝”包含几个朝代()A、5B、3C、426、“唐高祖”是()A、李渊B、李白C、李世民27、唐朝皇帝一共传了()代.A、17B、20C、2428、“五代”分别指的是()后晋、后汉和后周.A、后秦、后梁B、后梁、后唐C、后唐、后隋29、宋朝一共有()代皇帝.A、18B、20C、2330、宋朝和金国联手消灭了()A、唐朝B、隋朝C、辽国三、四单元选择题:1、《别诗》中的“洛阳城东西;常作经时别”经时..是指()A、经常B、经过时C、经历的时间很长D、一个时刻2、《别诗》“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中描写了两个季节分别是()A、春、夏B、秋、冬C、春、冬D、秋、冬3、《于易水送人一别》作者是()A、(唐)骆宾王B、(唐)李白C、(明)杨慎D、(唐)杜甫4、《于易水送人一别》这是一首描写()的诗A、送别诗B、山水田园诗C、边塞诗D、咏物诗5、《山中送别》一诗中“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中的“柴扉”是指()A、柴火B、柴门C、森林D、人名6、《山中送别》中的“王孙”是什么意思()A、叫王孙的人B、贵族子孙C、国王和臣民D、姓王的孙子7、“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后一句是什么()A、煤山逝B、久亲师C、十二世D、兼戎狄8、“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中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春秋B、战国C、元D、金9、“明太祖”是谁()A、朱元璋B、周武王C、新觉罗努尔哈赤D、嬴政10、明太祖;久亲师;();方四祀.A、迁北京B、永乐嗣C、传建文D、煤山逝11、明朝一共有()位皇帝.A、15B、16C17、D、1812、朱元璋去逝后把帝位传给了谁()A、朱允炆B、朱棣C、朱由检D、李自成13、();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A、由康雍;B、历乾嘉;C、民安富;D、清太祖14、“清太祖”是()A、朱元璋B、周武王C、努尔哈赤D、嬴政15、‘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中清世祖顺治统一了全国;传了()代帝王;清王朝结束16、‘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中的实录是()A、记录B、事实C、是常活动和历史大事的如实记载D、历史大事17、我们在读史书时有三点分别是()A、开口、用心、专一B、动手、动口、动头C、动脑、动手、动口D、用眼;用心;动手18、口而诵;心而惟.();夕于斯A、朝于斯B、考实录.C、通古今;D、若亲目19、“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中的仲尼是()A、孔子B、僧人C、老子D、墨子20、“赵中令;读鲁论;”.中的“中令”是()A、人名B、官职C、命令21、赵中令;读鲁论;();学且勤A、彼既仕B、师项橐;C、古圣贤;D、尚勤学22、《牧童》的作者是()A、刘驾B、崔道融C、雷震D、柳宗元23、《牧竖》中耕却傍溪田中‘傍’的含义()A、傍晚B、靠近C、陪伴D、依靠24、通过《村晚》我们看到了()A、山村的美丽清早景象B、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C、描写的是盛夏.25、头悬梁;是写()的故事A、车胤B、孙敬C、朱买臣D、李密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中()借萤火虫来看书.A、车胤B、孙康C、朱买臣D、李密27、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把书借来抄在编起来的蒲草上.A、路温舒B、公孙弘C、孙敬D、苏秦28、《村晚》第三句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B、山衔落日浸寒漪(yī)C、短笛无腔信口吹D、牧童归去横牛背29、“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句话中说明什么道理()A、让我们懂礼貌B、让们刻苦学习C、让我们早点觉悟;及早学习D、让我们热爱读书30、“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碁”中“泌”是()A、祖莹B、李泌C、梁灏D、赵中令;。

三年级古诗诵读题库

三年级古诗诵读题库
(1)《登鹳雀楼》 (2)《鹿柴》 (3)《望天门山》 (4)《赠汪伦》
第四题: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准备时间:半分钟) (评分标准见赋分表,共计30分。)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第四题: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准备时间:半分钟) (评分标准见赋分表,共计30分。)
江上渔者
范仲(zhòng)淹(yān)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lú)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mò)风波里。
第一题:请背诵杜甫写的一首 《绝句》。 (评分标准:每句诗占7.5分,共 计30分。)
第二题:请你说出下列诗句出自哪首古诗。 (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三年级古诗诵读题库
第一题:请根据内容提示说出古诗名字, 并背诵这首古诗。 (评分标准:古诗名字占10分,每句诗 占5分,共计30分。)
相传这是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 的一首诗,短短十几个字,却生动 传神地刻画出了儿童眼中大白鹅的 形象。
第二题:下列古诗中,哪首诗不是王维写的? 请你找出来,再说出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并背 诵这首诗。 (评分标准:诗的题目和作者各占5分,每句 诗占2.5分,共计20分。)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一题:请根据内容提示回答。 (评分标准:诗的题目和作者各占5分,每句 诗占5分,共计30分。)
春天到了,高高的柳树颜色青翠, 就像由碧玉装扮而成,千万条下垂的柳 条就像绿色的丝绦。这是哪首诗描绘的 景象?作者是谁?请你背诵这首诗。
1、《鹿柴》 2、《送元二使安西》 3、《夜书所见》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三题:根据上句(或下句)请你说出下句(或上 句)古诗。 (评分标准:每句诗占5分,共计20分。)

三年级下语文朗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语文朗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语文朗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朗读材料
1. 《春》
2. 《小池》
3. 《登鹳雀楼》
二、朗读要求
- 请同学们注意语音清晰,语速适中,注意停顿和节奏。

- 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三、测试题
1. 《春》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
2. 《小池》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3. 《登鹳雀楼》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参考答案
1. 《春》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包括:春风吹拂、万物复苏、花开、鸟
鸣等。

2. 《小池》中描绘了自然景物包括:池塘、荷叶、荷花、蜻蜓等。

3. 《登鹳雀楼》中,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之情。

五、朗读指导
- 在朗读《春》时,可以想象春天的生机勃勃,用温暖的语调来表达。

- 朗读《小池》时,可以感受夏日的清凉,用轻快的语速来表达。

- 朗读《登鹳雀楼》时,可以体会诗人的豪迈和对远方的憧憬,用激
昂的语调来表达。

六、朗读练习
1. 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朗读,注意语速和情感的表达。

2. 可以请家长或老师听你的朗读,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七、朗读测试
1. 请同学们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进行朗读测试。

2. 测试结束后,老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八、总结
通过本次朗读测试,同学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热爱朗读,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经典诵读试题2012.6

三年级经典诵读试题2012.6

三年级经典诵读竞赛试题2012.6一、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0分)1、《海的女儿》中,小人鱼最后杀了小王子了吗?() A 杀了小王子 B 没有杀小王子2、《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样子是()。

A 人身鱼尾 B 鱼头人腿3 、《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最后化成了()。

A 泡沫 B 海水 C小精灵4、《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用什么换来了双腿?()A 手 B 头发 C 舌头5、《海的女儿》中,是谁救了王子?()A 邻国公主 B 小人鱼6、《海的女儿》中王子最后娶了()。

A邻国公主 B小人鱼 C宫女7、《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有没有穿棉鞋?()A 有 B 没有8、《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了几次火柴?()A 5 B 4 C39、《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A 烤鹅 B 圣诞树 C奶奶10、《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在()。

A 大年夜 B 元宵节的前夕11、《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有没有卖掉一根火柴()?A 有 B 没有12、《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喜欢()。

A 穿新衣服 B 看戏 C 吃美食13、《皇帝的新装》中有几个骗子?()A 1 B 2 C 314、《皇帝的新装》中诚实的老部长说的是实话吗?()A 是 B 不是15 、皇上什么也没有穿”是()说 A 一个小孩 B大臣 C围观的人16、《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穿着新衣去参加()。

A 游行大典 B 国庆大典 C 祭祀大典17、《野天鹅》中十一位王子变成了十一只()。

A 野天鹅 B 怪鸟 C 麻雀18、《野天鹅》中艾丽莎有没有使哥哥们恢复原样?()A 有 B 没有19、《野天鹅》中,妹妹编织()救了哥哥。

A 披甲 B 衣服 C帽子20、小鸭变成了美丽的()。

A 仙女 B 天鹅 C 鸭妈妈21、小鸭冻死在湖面上,()救了她。

A 鸭妈妈 B 老婆婆 C 农夫22 、《夜莺》中,夜莺的歌声有没有使国王的生命得到延续? A 有 B 没有23、《大劳克斯和小劳克斯》中,愚蠢的()投到河里死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诵读竞赛试题_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诵读竞赛试题_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语文试题-经典诵读竞赛试题一、精挑细选(只填序号)。

(每小题2分,共20分)1、《天平山中》描绘了()的景色。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2、表达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是()。

①《冬夜读书示子聿》②《听流人水调子》③《赠梁任父同年》④《咏架上鹰》3、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

①亲心伤②亲伤心③贻亲愁④贻亲羞4、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

①长空②苍穹③苍松④天中5、《我要报效我的祖国》一文的主人公是()。

①邓亚萍②华罗庚③钱学森④一名给奥运会捐钱的小学生6、“僵卧孤村不自哀”的下一句是()。

①铁马冰河入梦来②万马齐喑究可哀③似水臣心何去留④尚思为国戍轮台7、下面的几首古诗,不是杜牧写的一首是()。

①《清明》②《赠花卿》③《赠别》④《泊秦淮》8、匡衡勤奋刻苦学习的故事是()。

①悬梁刺股②囊萤映雪③闻鸡起舞④凿壁偷光9、关于读书,朱熹说过这样一句话:“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

”①听②说③读④写10、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①为有泉水源头来②为有源头泉水来③为有活水源头来④为有源头活水来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1、“识得扁舟五湖趣”中的“扁”读biǎn…………()2、“返景入深林”中的“景”读yǐnɡ,意思是日光。

……………………()3、《成功的花》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勇于奋斗,敢于牺牲。

………………………………………………………………()4、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把汉奸和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

…()5、“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是说李杜的诗篇也只能流行一时。

……………………………()三、古诗积累。

(每小题3分,共30分)1、功盖三分国,。

2、古调虽自爱,。

3、别有忧愁暗恨生,。

4、商女不知亡国恨,。

5、自古逢秋悲寂寥,。

6、天街小雨润如酥,。

7、,切身须要急思量。

8、,牧童遥指杏花村。

9、,人间能得几回闻。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测试题及答案
Bx宝应
C、扬州
18.以下哪句诗歌的作者不是李白
。2欲饮琵琶马上傕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日頤香炉生紫烟
,「总把新桃换日符"的作者是.
沪石
日轼安游
•+鼻ABC
9XQ
C、长湖
10、“青山隐隐水迢迢''的后一句是
A、玉人何处教吹箫
°B、秋尽江南草未凋
C、无边风光一时新
1K"独比琼瑶贵"中的T京瑶”指的是
2琼瑶阿姨
小、美玉
C、琼花
12.下面诗句出自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
山色空蒙雨亦奇
C、春风送暖入屠苏
17,童城东北倚高台弾中的“盂城V旨的是,°A\咼邮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测试题及答案
1、《<|、儿垂初的作者是
h、王安石
-范成大
°Cx胡令能
2>《渔歌子》的作者是
°A.张志和
B、张九龄
J王翰
3、醫可爱深红爱浅红''的前一句是—
k、浓妆淡抹总相宜
。Bh桃花一簇开无主
J半江瑟瑟半江红
冬《凉州词》黃河远上白云间的作者是o乩王之涣
X王昌龄
C、干翰
5、明朝于谦写的诗是下面哪首
A、《陶者》
B、《寻胡隐君》
「C、《石灰吟》
6、"一片冰心"补充完整应该是
-A、一片冰心再玉壶
。B、一片冰心在玉壶
C、一片冰心在一壶
J《竹里馆》的作者是
0A、王维
B歌的作者不是朱喜
A>《春日》
。B、《忆扬州》
C、《观书有感》
9、"瘦西湖"的原名叫什么
°A、炮山河
B、春江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经典诵读知识竞赛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总分_______
一,我会填歇后语(20分)
1,芝麻开花——()2,飞机上点灯——()3,孔夫子搬家——()
4,老鼠过街——()5,秀才遇到兵——()6,鸡蛋碰石头——()
7,老将出马——()8,宋江的眼泪——()9,山中无老虎——()
10,小葱拌豆腐——()
二,我会对明联(20分)
1,青山对()2,有容对()3,书山对()4,黑发对()5,作画对()
6,苍龙对()7,走马对()8,山花对()9,赤日对()10,大陆对()
三,我会连线(20分)
老虎的屁股假慈悲虚心竹有低头叶淡泊以清心
老鼠进书箱摸不得良药苦口利于病褒贬自有春秋
老虎挂念珠咬文嚼字俯仰不愧天地法古今完人
蚊子找蜘蛛无影无踪宁静而致远傲骨梅无仰面花
断线的风筝自投罗网养天地正气忠言利耳利于行
飞机上吹喇叭得寸进尺忍一时风平浪静文似看山不喜平
给了九寸想十寸上下两难黑发不知道勤学早不进则退
老太太住高楼空响(想)学如逆水行舟事非经过不知难
拔苗助长说变就变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
孙猴子的脸急于求成友如作画须求淡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我会积累(20分)
1,对那些不懂得节俭的人,我会送给他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那些不努力的同学,我会把这副对联送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用(20分)
1,有一道题难住我了,我请爸爸帮我想办法,爸爸看了看,摇摇头说:“我也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丁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可他还要多加一段,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知道考得好不好,心里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哥哥读中学了,他总是不听妈妈的劝告,每天只知道玩。

我想送他一副对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