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人机接口B.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C. 执行应用程序D. 实现文件管理答案:B.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2. 下列哪个不是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A. 内存管理器B. 文件管理器C. 进程管理器D. 网络管理器答案:D. 网络管理器3. 进程是指什么?A. 程序的执行实例B. 程序的源代码C. 程序的编译结果D. 程序的运行环境答案:A. 程序的执行实例4. 下列关于多道程序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B. 只能运行一个程序C. 依次执行多个程序D. 只有操作系统才能运行多个程序答案:A. 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5. 以下哪个是常见的作业调度算法?A. 先来先服务(FCFS)B. 最短作业优先(SJF)C. 最高响应比优先(HRRN)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1. 在进程调度中,使用________算法可以保证公平调度。

答案:轮转法2. 资源的死锁是指进程之间由于竞争资源而造成的________问题。

答案:互斥三、判断题1. 操作系统是必须安装在计算机上才能使用的。

()答案:错误2. 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管理物理内存的技术。

()答案:正确3. 操作系统通过中断机制来处理程序的执行顺序。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案: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运行,每个进程都独立分配了资源和状态。

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它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和状态。

进程间切换开销较大,而线程间切换开销较小。

2. 请简要解释死锁的原因以及预防策略。

答案:死锁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进程之间相互等待对方占用的资源,形成了一个循环等待的闭环。

预防死锁的策略包括资源分配策略、环路剥夺策略和预防策略。

资源分配策略是通过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互斥、占有并等待、不可抢占、循环等待)来预防死锁。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
此题难度等级为:B
200310. 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此题答案为:答:分时系统的相应时间是指用户从终端发出一个命令到系统处理完这个命令并做出回答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受时间片长度、终端用户个数、命令本身功能、硬件特性、主存与辅存的交换速度等影响。
此题难度等级为:A
200311. 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主要区别?
此题难度等级为:D
200309. 多道程序系统如何实现CPU计算与I/O操作的并行?
此题答案为:答: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当需要I/O操作时,不需要CPU直接控制I/O操作的完成。可利用通道、DMA及中断机构来直接控制I/O操作的完成,这时CPU也不是专门空闲等待I/O操作的完成,而是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
此题难度等级为:C
200315. 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此题答案为:答: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是实时过程控制系统与实时信息处理系统相结合的系统。
此题难度等级为:A
200316. 为什么中断机构对于多道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此题答案为:答:很多进程的切换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时钟中断,尤其是分时系统。用户程序进行系统调用时通过软中断来实现,如TRAP。通道和外设的操作也要向操作系统发送中断
(4)多道批处理系统是多道程序系统,没有交互性。CPU在执行一道程序时一般切换到其他程序,只有在需要等待某种事件发生时,才切换到另一程序执行。因此,它的CPU切换次数远远低于分时系统,而CPU的有效利用率高于批处理系统。
此题难度等级为:D
200321. Windows这样的多任务系统和Unix这样的多进程系统在调度上有何不同?
因此,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既可以用于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也可以用于单机系统,只不过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更需要这种形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工具软件D 调试软件答案:B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2、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是()。

A 进程管理B 存储管理C 设备管理D 文字处理答案:D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文字处理通常是由专门的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不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为基本单位。

A 程序B 进程C 作业D 指令答案:B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4、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不正确的是()。

A 就绪→运行B 运行→就绪C 运行→阻塞D 阻塞→运行答案:D进程状态的转换中,阻塞状态不能直接转换为运行状态,必须先转换为就绪状态,然后再被调度为运行状态。

5、临界区是指()。

A 一段程序B 一段数据区C 一种同步机制D 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段答案:D临界区是指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段,在这段程序中,进程可能会改变共享变量的值。

6、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时间片过大,系统的性能将会()。

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A时间片过大,会使得每个进程都能在一个时间片内完成大部分工作,导致进程切换次数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变长,性能降低。

7、下面关于死锁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等待永远不会发生的条件B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竞争资源而产生的一种僵持状态C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同时被阻塞,并永远无法唤醒D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答案:D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即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

8、以下存储管理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B. 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C. 控制计算机的运行流程D. 以上答案都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A. 进程管理B. 文件管理C. 硬件管理D. 内存管理答案:C3. 操作系统的进程是指()A. 计算机运行的一个程序B. 计算机运行的多个程序C. 计算机运行的最核心程序D. 计算机运行的最后一个程序答案:B4. 下列哪个不是进程状态()A. 运行态B. 就绪态C. 阻塞态D. 结束态答案:D5. 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是指()A. 确定进程的执行顺序B. 操作系统的启动顺序C. 进程与外设的交互顺序D. 确定进程的创建顺序答案:A二、填空题1. 操作系统内核是指()。

答案: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系统调用接口。

2. 进程的状态包括()。

答案: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3. 进程调度算法的目标是()。

答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减少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公平性。

4. 死锁是指进程()。

答案:由于竞争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无法继续执行的状态。

5. 虚拟内存是一种()。

答案:将进程的部分或全部地址空间放在磁盘上,以此扩充实际内存的技术。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答案:进程是计算机运行的一个程序,包括代码、数据和运行状态等;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但拥有各自的执行路径和栈空间。

线程之间的切换开销较小,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

2. 简述死锁的条件以及解决死锁的方法。

答案:死锁的条件包括互斥、持有并等待、不可剥夺和循环等待。

解决死锁的方法有预防、避免、检测和恢复等。

预防死锁可以通过破坏死锁条件来实现,如破坏循环等待;避免死锁可以通过资源分配策略来避免产生死锁;检测死锁可以通过资源分配图等方法来检测死锁的发生;恢复死锁可以通过资源抢占和进程终止等方式来解除死锁。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1.( D)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2.(C )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同时性B、独立性C、实时性D、交互性3.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被分成两类,其中有一类称为特权指令,它只允许(C )使用。

A、操作员B、联机用户C、操作系统D、目标程序4.当用户程序执行访管指令时,中断装置将使中央处理器(B )工作。

A、维持在目态B、从目态转换到管态C、维持在管态D、从管态转换到目态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B、用户无条件地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B、地址转换程序C、用户程序D、装入程序8.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 D)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B、建立索引表C、建立指针D、多级目录结构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A、字符B、数据项C、记录D、文件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B、设备类绝对C、相对D、绝对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B、PCBC、CAWD、CSW 12.作业调度是从输入井中处于( B)状态的作业中选取作业调入主存运行。

A、运行B、收容C、输入D、就绪13.一作业进入内存后,则所属该作业的进程初始时处于(C )状态。

A、运行B、等待C、就绪D、收容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C、只能被用户进程D、可被多个进程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B、信息存储C、数据D、程序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最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最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1.单项选择题(共200个题目)100236.一般用户更喜欢使用的系统是(C )。

A.手工操作B.单道批处理C.多道批处理D.多用户分时系统100237.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D).A.编译程序B.数据库管理程序C.游戏程序D.OS100238.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 是由(D)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B.磁盘C.对象D.多道程序100239.早期的OS主要追求的是(A)。

A.系统的效率B.用户的方便性C.可移植D.可扩充性100240.(A )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B.多道批处理系统C.单用户多任务D.多用户分时系统100241.(B)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B.中断机构C.软盘D.鼠标100242.特权指令可以在(C )中执行。

A.目态B.浏览器中C.任意的时间D.进程调度中100243.没有了(C )计算机系统就启动不起来了。

A.编译器B.DBMSC.OSD.浏览器100244.通道能够完成(C )之间数据的传输。

cA.CPU与外设B.内存与外设C.CPU与主存D.外设与外设100245.系统的主要功能有(c)。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100246.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 (A )是并行操作的。

A.处理机操作和通道操作是并行的B.程序与程序C.主程序与子程序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100247.处理机的所有指令可以在(D )中执行。

A.目态B.浏览器中C.任意时间D.系统态100248.(B )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B.对程序进行编译C.实现虚拟存储器D.删除文件100249.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界的请求必须给予及时相应的OS 是(B )。

完整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完整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完整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完整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计算机操作系统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c)a、完整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完整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完整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完整操作系统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b)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b、操作系统c、编译系统d、标准库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就是(c)。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a、动态重定位)a、动态重定位b、段式地址转换c、页式地址转换d、静态重定位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c)进行排列。

a、地址从小至大b、地址从小到大c、尺寸从小到大d、尺寸从小至大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d、实时性和可靠性7.当进程因时间片扔掉而让给处理机时,该进程应当转型为(b)状态。

a、等待b、就绪c、运行d、完成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c)。

a、篡改b、破坏c、窃取d、删除9.若系统中存有五个mammalian进程牵涉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有关临界区就是由(d)临界区形成。

a、2个b、3个c、4个d、5个10.按逻辑结构分割,文件主要存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b、网状文件c、索引文件d、流式文件11.unix中的文件系统使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b、记录式文件c、索引文件d、流式文件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

a、同时实现对文件的按名读取b、同时实现交互式存贮器c、提升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d、用作暂存系统文档13.文件系统中用(d)管理文件。

操作系统试题库(经典版)

操作系统试题库(经典版)

操作系统试题库一, 选择题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述1.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B ).A. 一般应用软件B.核心系统软件C.用户应用软件D.系统支撑软件2.( D )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3.(C )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同时性B,独立性C,实时性D,交互性4.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D)是不正确的.A."管理资源的程序"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5.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A )A.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B)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D.实时性和可靠性7.操作系统是一种(B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8.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B ).A,程序和数据B,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C,处理器和内存D,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9.下面关于计算机软件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它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B,它是指计算机的程序与文档C,位于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D,分为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两大类10.财务软件是一种(C).A,系统软件B,接口软件C,应用软件D,用户软件11.世界上第一个操作系统是(B).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12.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但(B ).A,系统吞吐量小B,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C,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D,不具备并行性1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A).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14.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15.操作系统是一组(C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16.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A,多道程序设计B, 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17.(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 管理计算机裸机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18.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D ).A,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B,增强系统的交互能力C,提高实时响应速度D,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的等待时间19.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CPU(C ).A,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B,可以被多个程序同时占用C,可以被多个程序交替占用D,以上都不对20.多道程序设计是指(B ).A,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CPU运行B,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主存并行运行C,程序段执行不是顺序的D,同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进程21.从总体上说,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 )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对每一个算题,从算题开始到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比单道执行所需的时间可能要(B).A,增加,减少B,增加,延长C,减少,延长D,减少,减少22.(A)没有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A,DOS B,UNIX C,WINDOWS D,OS/223.下列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C ).A,MS-DOS B,WINDOWS 98C,UNIX D,OS/2系统24.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 B),响应时间越长.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C,后备队列D,用户数越少25.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B ).A,CPU的利用率不高B,失去了交互性C,不具备并行性D,以上都不是26.在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C )A, 交互性B, 多路性C, 成批性D, 独占性27.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A,高吞吐率B,充分利用内存C, 快速响应D, 减少系统开销28.以下(C)项功能不是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A,内存管理B,中断处理C,文档编辑D,CPU调度29.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C). A, 一个程序模块B,分层结构C, 层次模块化D,子程序结构30.操作系统负责为方便用户管理计算机系统的(C ).A, 程序B, 文档资料C, 资源D, 进程31.计算机在接受用户请求后处理数据以与在数据处理结束时,将结果送到终端显示器.例如,导弹控制系统应选择安装(C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32.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A).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33.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D ).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B.共享网络中的资源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34.Linux操作系统是著名的(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13. 举例说明,只有被操作系统管理和控制的资源才能被用户使用。

答: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时候,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完全由用户和用户程序来控制和管理,使用非常不便。

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由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用户通过操作系统的服务接口使用这些资源。

如果操作系统没有控制和管理某些资源,用户就不能通过操作系统的服务接口使用这些资源。

例如,OS只能管理1M的内存,装上再多的内存,一般用户也无法使用。

200314. 举例说明,多道程序的引入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使操作系统复杂化。

答:多道程序系统中存在着并发和并行操作。

例如,在内存中同时装入几个用户程序,I/O操作与CPU计算机并行。

由并发和并行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何从一个活动切换到领一个;怎样保护一个活动使其另外一些活动的影响;如何实现相互依赖的活动间的同步等。

200315. 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答: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是实时过程控制系统与实时信息处理系统相结合的系统。

200316. 为什么中断机构对于多道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答:很多进程的切换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时钟中断,尤其是分时系统。

用户程序进行系统调用时通过软中断来实现,如TR P。

通道和外设的操作也要向操作系统发送中断200317. 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区别?答:网络OS中的用户使用自己的机器可以访问网络上别的机器的资源,通过网络将很多机器连接起来,共享硬件资源,但是,整个系统对用户来说是分散的,不透明的。

分布式OS的用户也是通过网络将多台机器连接起来,但是整个系统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对整个OS就好像使用一个自己的机器一样。

200319. 多用户分时系统如何克服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答:尽管多道批处理系统已经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但是它的致命缺点是缺少交互性。

怎样才能使系统既具有交互性又不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利用率和交互性是一对矛盾。

如果一台计算机能够连接多个操作台(终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操作台上操作,每个操作台上的拥护执行一个程序,形成多个程序的并发执行。

通过并发程序的分时执行,确保每个用户操作的计算机终端就好象单独一台计算机一样。

这样就避免了只有一个操作台时,大量的计算机时间被一个用户浪费,同时又克服了多道批处理系统非交互性的缺点。

200320. 将手工操作、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多用户分时系统按CCPU的有效利用率,由小到大进行排列。

答:手工操作、单道批处理系统、多用户分时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

(1)手工操作没有操作系统,属于单道程序系统,大量的处理机时间被人工操作所浪费,因此CPU的利用率很低。

(2)单道批处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手工操作的缺点,但仍属于单道程序系统,大量的CPU时间浪费在等待I/O操作的完成上。

因此它的CPU利用率比手工操作的系统要高,但比多道程序系统要低。

(3)多用户分时系统是多道程序系统,具有交互性。

但是程序的分时运行需CPU不断地在多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这种切换需要占用CPU时间。

(4)多道批处理系统是多道程序系统,没有交互性。

CPU在执行一道程序时一般切换到其他程序,只有在需要等待某种事件发生时,才切换到另一程序执行。

因此,它的CPU切换次数远远低于分时系统,而CPU的有效利用率高于批处理系统。

200323. 程序的并发执行为什么会有间断性?答:并发执行是指系统内有多道程序在宏观上"同时"执行,但系统内往往只有一台处理机,因此只能分时地为多个程序服务。

就一道程序而言,往往不是一次能够运行完成,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完成其运行,这就是并发系统内程序执行的间断性。

200324. 进程能自己将自己唤醒吗?进程能自己将自己撤销吗?答:唤醒进程和撤消进程都是要通CPU上运行程序来实现的。

一个进程入睡了,它就不可能被调度到CPU上运行;一个进程在撤消前必须先进入终止状态,而处于终止状态的进程不可能被调度到CPU 上运行。

因此,进程被唤醒、被撤消都不能由自己来完成,只能由别的进程实现。

200332.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之后,父子进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一个进程创建子进程之后,进程与产生的进程之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分别成为进程和子进程。

子进程一经产生就与你进程并发执行,子进程共享父进程和子进程。

子进程一经产生就与你进程并发执行,子进程共享父进程的正文段和已经打开的文件。

200334. 简述引进线程的好处。

答:引进线程的好处为:(1)以线程作为系统调度的基本单位,减少了系统的时空开销。

以进程为系统调度的基本单位的系统中,进程的切换是很频繁的。

在切换中由于要保留当时的运行环境,还要设置新选中的进程的运行环境,这既花费了处理机的时间,又增加了主存的空间,从而也限制了系统进程的数量和进程的切换速度。

(2)引进线程提高了系统的并行能力。

线程作为进程内的一个可执行实体,减少了并行粒度。

线程作为调度的基本单位而不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调度更为容易,而且采用线程提高系统的并行能力比采用进程更为有效。

(3)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进程的用户地址空间,所以同一进程的线程间的通信更容易实现。

200335. 当系统内所有的进程都进入睡眠之后,系统还有可能复活吗?答:只有两种情况下系统可以复活:一种情况是有因等待I/O操作完成而进入睡眠的进程,当相应的I/O操作完成后,I/O中断处理程序唤醒等待本次I/O的进程,而该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又可能通过释放资源、发送消息等事件而唤醒其他进程,这样整个系统就又活跃起来了;另一种情况是没有等待I/O操作完成的进程,但有定时睡眠的进程,当睡眠时间到期,会由时钟中断将该入睡进程唤醒,从而获得可运行进程,并有可能使系统重新活跃起来。

200336. 当一个进程的父进程被撤销时,该进程是撤销好还是不撤销好?答:在实际系统中,两种处理办法都是可行的,且各有优缺点。

若撤消,则该进程的任务可能还没有完成,这显然是不利的,特别是当该进程的运行结果对其他进程的运行很重要(如该进程是其他进程的前趋进程,没有它的运行结果其他进程无法运行)时;若不撤消,则该进程又可能成为不可控的"孤儿",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

比较好的做法是,当一个进程的父进程被撤消时,可以将该进程"过继"给系统内一个级别较高的进程(如Unix中的1#进程),让它有一个"新的父亲",这样既可以继续完成其任务又不会成为不可控的。

200338. 简述进程为什么不能从就绪状态直接变成阻塞(睡眠)状态?答:一个进程要进入阻塞(睡眠)状态,必须通过执行相应的程序才能实现,如Sleep()或lo Ck()。

就绪进程当前不在CPU上运行,不能执行任何程序,当然不能使自己直接进入阻塞状态。

200340. 为什么说互斥也是一种同步?答:互斥指的是某种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即你在使用的时候我不能使用;我在使用的时候你不能使用。

这就是一种协调,一种"步伐"上的一致,因而也就是一种同步。

但是,为了求解实际问题,将"同步"与"互斥"加以区别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两种问题的求解方法是不同的。

200341. 为什么说进程同步问题关系到QS的成败?答:这是因为,进程同步问题若处理不当,有可能会产生种种"与时间有关性错误",特别是当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了公共变量而又没有互斥地使用这些变量时,极有可能导致用户程序运行结果的不正确,这量种灾难性的后果。

这种OS显然是不成功的,是用户不敢使用的。

200345. 什么是原语?它与广义指令有什么区别?答:原语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而这段程序在系统态下执行,且在执行期间是不可分割的。

它与广义指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原语的执行是不可分割的,而广义指令所包含的程序段是允许被中断的,不要求具有不可分割性。

(2)广义指令的功能可以在用户态下实现,而原语只能在系统态下执行。

200349. 试述引起多道程序系统程序执行不确定性的内部原因?答:程序执行不正确性,有两个方面:(1)程序执行结果不正确,即程序执行结果不能再现。

同一个程序,对给定相同的初始数据,在相同的环境下运行,多次运行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2)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按异步方式运行,每个程序在何时执行,各个程序执行的顺序,以及每个程序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预知的。

例如,有三个程序P1,P2,P3,这次运行共花了10min,完成的次序是P2,P1,P3,下次运行可能要花15min,完成的次序是P3,P1,P2,等等。

这种表现在外部的不确定性是由OS内部复杂的并发事件造成的。

例如,随即产生的中断可改变一个进程的运行时间(因为中断处理时间记在被中断进程的账上),而进程调度的不确定性导致程序完成先后次序的不确定性,没有正确的同步和互斥导致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等。

200351. 如何理解原语的原子性,在单机环境下如何实现原语的原子性,实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所谓原语操作是指一个操作中的所有动作,要么成功完成,要么全不做。

也就是说,原语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为了保证原语操作的正确性,必须保证原语具有原子性。

在单机环境下,操作的原子性一般是通过关中断来实现的。

由于中断是计算机与外设通信的重要手段,关中断会对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现时一定要避免原语操作花费时间过长,绝对不允许原语中出现死循环。

200355. 进程之间存在哪几种相互制约关系?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列活动分别属于哪种制约关系?(1)若干同学去图书馆借书。

(2)两队举行篮球比赛。

(3)流水线生产的各道工序。

(4)商品生产和消费。

答:进程间存在着两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直接制约关系(即同步问题)和间接制约关系(即互斥问题)。

同步问题是存在逻辑关系的进程之间相互等待产生的制约关系,互斥问题是相互无逻辑关系的进程间竞争使用相同的资源所发生的制约关系。

(1)属于互斥关系,因为书的个数是有限的,一本书只能借给一个同学。

(2)属于互斥关系,篮球只有一个,两队都要争夺。

(3)属于同步关系,各道工序的开始都依赖前道工序的完成。

(4)属于同步关系,商品没生产出来,消费无法进行,商品未消费完,生产也无需进行。

200357. 高级调度和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引入中级调度?答:(1)高级调度又称为作业调度。

它是批处理系统中使用的一种调度。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算法从外存的后备队列上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其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所创建的进程控制块插入就绪队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