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最新整理)
2024年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2024年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光现象》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光纤通信和激光应用等。
重点聚焦于光的传播原理、反射和折射定律、色散现象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使学生了解光的色散原理,以及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应用,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学演示仪、光纤通信模型、激光笔。
2. 学具: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复习光的反射现象。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定律。
(2)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3)介绍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进行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现象。
4. 小组讨论(15分钟)(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定律。
2. 光的色散原理。
3. 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定律。
(2)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论述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定律:光的传播是直的,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光的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
《光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

(1)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 的_________ 的缘 (2)演员的衣服主要是黄色,而我们却看到的是黄色与黑色的交 替,原因是: 10.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 钱包.图 5 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 并的赞叹,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 你还能列举哪些美丽的诗句是赞美神奇的光现象的?
例 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 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 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 后者是大雁的像 专题二、作图专题 例 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灯
沙发
钱 包
图5
11.画出折线 ABC 在镜中的像.
板 书 设 计 参 考 资 料 教 学 反 思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400
例 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 a 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 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 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 光路。 )
我来总结:以上作图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 6 、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
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 的入射角度, 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 到 , 实 验 结 论 是: 。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 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 实验结论是: 例 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 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 9 所示,在此实验中: (1)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 关系; ( 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 A 的火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 )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 是_______ 像; (4) 、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
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
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光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精美图片,回顾光现象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总结方法【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光源和光源。
例如:太阳、萤火虫、水母属于天然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月亮_________(是或不是)光源。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光现象》的总复习,内容涉及教材第八章“光的传播与现象”全章,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学演示仪、光源、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用光学器材、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光学演示仪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平面镜反射实验进行演示。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凸透镜、三棱镜等实验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2)针对所学内容,设计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解答布置课后作业,对作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与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 光学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
(2)画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如:水中筷子变弯、阳光透过树叶产生的光斑等。
(2)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光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光现象》总复习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涉及第十二章《光与眼睛》和第十三章《光的性质》两章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成像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透镜成像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回顾光的传播规律。
2. 知识点回顾(15分钟)(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5)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透镜成像的计算题,强化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光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2)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并根据成像规律判断物体与像的关系。
2. 答案:(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日月食等。
(2)凸透镜焦距为正值,成像为实像;凹透镜焦距为负值,成像为虚像。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四章《光现象》的复习课,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光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忆起光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投影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如镜子、彩虹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第四章《光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光现象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六、板书设计(5分钟)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请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请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作业答案: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来。
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光的色散: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2024年《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2024年《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物理教材《光现象》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成像等基础知识,着重对光学现象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系统复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经典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光学现象相关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点回顾(15分钟)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光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光学现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 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解释生活中一个与光学现象相关的实例。
(3)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的形成。
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如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如透镜成像。
(2)实例: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虹。
(3)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
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2 知道光在真 空中的速度.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 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 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 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 折射规律.
例 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 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吗?
例 2. 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①“潭清疑水浅”_________
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 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___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
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
后者是大雁的像
专题二、作图专题
例 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400
例 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 a 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 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 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 光路。)
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
实验结论是:
例 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
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 9 所示,在此实验中:
( 1) 直 尺 的 作 用 是 便 于 比 较 物 与 像
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
的_________
的缘
(2)演员的衣服主要是黄色,而我们却看到的是黄色与黑色的交替,
原因是:
10.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
钱包.图 5 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
过 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程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
设 ______反射.
计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2)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发散思维:古代诗人对光充满了虔诚的赞叹,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
你还能列举哪些美丽的诗句是赞美神奇的光现象的?
例 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
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在颐合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 筷子斜插到水中,水下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2.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
则电子表的实际时
间是( ) A 21:51 B 21:15 C 15:12 D 12:15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 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4.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 练 的是( ) 习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设 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 计 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 大 气 时 发 生 了 _______而 形 成 的 _____像 (填 “ 虚 ” 或 “ 实 ” ),太 阳 实 际 在 下 图 中 的 ______位 置 (填 “ 甲 ” 或 “乙”) 6.“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游,鸟在水中飞”的美景奇观, 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 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像. 7.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如果入射 光线的反向不变,把镜面旋转 40°(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0°),则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 8.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看到的 鱼的______方叉,这是由于光从______中斜射到_______中发生了折射 的缘故. 9. 2005 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
平 面 内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分 居 法 线 两 侧 ;__________等 于
教 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学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
并画出法线.
灯
沙发
图5 钱 包
11.画出折线 ABC 在镜中的像.
一、光的直线传播 板 二、光的反射 书 三、平面镜成像 设 五、光的色散 计 六、看不见的光
参 考 资 料
教 学 反 思
教学方法 和手段
教学准备
【知识梳理】
1.光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中 沿 直 线 传 播 ,光 在 真 空 中 的 速 度 为
________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教学设计
年级 初二 学科
物理
备课
授课
燕春胜
教师
时间
课 题 光现象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2 知道光在真 空中的速度.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 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 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7.知道光的色散,知 道物体的颜色之谜.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
系;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 A 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 像;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拓展延伸:小孔成像有什么特点?与平面镜成像有什么区别?
【想想议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 科学性. 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 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 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 次 是 ______________,这 就 是 色 散 现 象 .色 光 的 三 原 色 是 _____、 ______、_____.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色物体能反 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不反射任何色光.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 体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体看上 去呈黑色.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 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本章专题讲解】 专题一、光现象的应用
我来总结:以上作图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 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
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
的入射角度,
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
到
,实验结论
是:
。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